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 总结范文
栏目

声现象知识总结4篇

发布时间:2022-12-02 13:14:04 热度:86

声现象知识总结4篇范文

第1篇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人发声靠声带,鸟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的振动。

蟋蟀是靠左右翅的摩擦的.振动发声的。

2、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如空气、木、铁等。

3、声音的场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4、人要能分辨出回声,则回声要比发声晚0.1秒以上。最少也要0.1秒。

5、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在响度和音调相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音色来判断发声体。

6、音调:人们所感到的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7、频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8、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9、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0、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1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噪声是物体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讲,噪声是妨碍正常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或者干扰人们听的声音。

12、减小噪声的方法: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途径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13、噪声等级:小于40分贝安静,超过50分贝影响睡眠休息,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长期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会引超疾病,150分贝以上就损坏人的听觉器官。

第2篇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不是所有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八、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第3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八、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第4篇 初中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ts,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这是乐音三要素)

在响度和音调相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音色来判断发声体 。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1、噪声:① 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② 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① 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②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隔音墙);③ 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八、声音的利用

1、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蝙蝠辨向)制作(声纳系统)

2、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声现象知识总结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