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xxxx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工作总结范文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xx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第2篇 中国先秦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先秦:(祖国历史的光辉开端)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具体细节)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第3篇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二)
一.知识归纳
(一)大纲版
1.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秘书和监察;“九卿”是虚指,是中央各部门的专职官员。
2.隋唐: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完善,中书省草拟政令(中书发令),门下省审核批驳(门下审令),尚书省颁发执行(尚书行令),三省集权于皇帝;六部分吏、户、礼、兵、刑、工。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是封建社会官制的重大变革。
3.宋元:(1)北宋:按“分化事权”原则设三个副宰相,参知政事管行政,枢密使管军事,三司使管财政。(2)辽:实行“蕃汉分治”,中央设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管理契丹和其他少数民族;又设南面官,由契丹人或汉人担任,管理汉人和渤海人。(3)西夏:实行*项官职和汉族官职分开的制度。(4)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为全国行政**(相当于秦朝丞相和唐朝尚书省),设枢密院为军事**;设御史台为监察**;设宣政院专管西藏和宗教事务。
4.明清:(1)明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2)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帝设军机处;乾隆帝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中央设理藩院专管民族和外交事务。
(二)新课标版
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1)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2)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可以世代承袭(世袭制一直沿袭到清亡,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时间)。(3)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因为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
2.夏商时期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相、卿、师等的设立。
3.西周的宗法制:(1)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具有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2)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其特点):第一,宗法制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第二,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第三,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3)宗法制的作用: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4)宗法制对今天的中国社会的影响:①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如“尊宗敬祖”“认祖归宗”;②消极影响: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和宗派势力等,如“认人唯亲”“宗派主义”。
4.秦朝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①建立:从秦朝开始,皇帝成为中国古代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全国军政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吏也都由皇帝任免。调动军队的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②特征: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古代****制度的重要特征。
(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①职能:秦始皇建立的中央机构中,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兼理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②评价: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然而,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5.从汉至元君主****的演进:(1)汉朝: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工作人员,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2)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3)隋唐时期: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司、工六部。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4)北宋:措施:中书门下是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5)元朝:中书省是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相权得到加强。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6.明清君主****的加强:(1)宰相制度的废除: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明初沿袭元朝制度,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中央。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影响,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使中国历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延续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君主****进一步加强;但是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造成了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2)内阁的出现: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至明朝中后期实际掌握了宰相的权力。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是君主****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3)军机处的设立: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的决策和中枢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康熙帝设置南书房,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加强了皇权。雍正帝时为办理西北军务,又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二.规律小结
1.各部门分工合作又相互制约,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一个基本特点。
2.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皇权的强化和相权的弱化是一个基本趋势。
3.历代中央官制之间有继承和发展关系,如秦与汉、隋与唐等。
三.热点冷点
1.中国古代各朝代中央官制的具体内容及总体演变趋势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历代中央官制与当时的历史阶段特征的联系是高考的冷点。
四.高考题例
01.(2022天津文综15)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d.实现了选贤任能
02.(2022天津文综13)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d元朝设立中书省
03.(2022全国文综二14)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
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
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04.(2022广东历史4)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05.(2022广东文基历史20)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06.(2022广东历史5)反映我国君主****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
07.(2022山东文综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08.(2022海南历史6)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b.汉朝的刺史c.唐朝的节度使d.宋朝的枢密使
09.(2022天津文综13)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皇权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
10.(2022年江苏历史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11.(2022年辽宁宁夏文综28)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握的主要是
a.决策b.行政c.监察d.司法
12.(2022年浙江文综16)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13.(2022年广东历史5)君主****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14.(2022江苏历史27)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11分)
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
01.c君主“天下为私”,用****等大权在握,这是实行封建官制的政治前提。
02.ba项为三公九卿制,丞相权力极大;c项通判为地方官员以牵制知州;d项中书省为行政机构。
03.d熟悉隋朝以来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即行。
04.d仅③④项涉及宰相制度的变更。
05.a这是北宋初高度集权的反映。
06.d④①②③依次为隋朝、北宋初、明太祖时、雍正帝时。
07.b从三省六部制下各中央部门的关系可看出。
08.d四个选项中只有宋朝的枢密使分管中央军权。
09.a总结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变化的基本规律得出。
10.c从“三省”的职能和相互制约关系角度思考。
11.b从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确定其职能。
12.b熟悉内阁的由来及演化。
13.d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弱化了君主****。
14.
(熟悉四个朝代中央官制的基本情况)史实: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把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力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总结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基本规律)总体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得出最终结局)影响:君主****制度走向极端。
五.新题预测
01.韩非有言:“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首先实践“圣人执要”这一思想的具体措施是a
a.确立皇帝制度b.设置压相c.设置“三公”“九卿”d.确立郡县制
02.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捆好书绳的简策的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从下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c
①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②秦朝实行分封制③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④秦朝廷尉由丞相直接任免
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③④
03.“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钱穆《国史新论》)文中“委员制”指当时的c
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
04.中央官制和政府机构的改革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建设的主体内容,下列措施既能分化事权、强化君主****,又能提高行政效率的是b
a.秦始皇虚设太尉、直辖兵权
b.隋文帝设立三省、同为宰辅
c.宋太祖实施“更戍法”,疏远将兵关系
d.康熙帝以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同掌中枢
05.隋唐时期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元朝时在中央也建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最根本的不同在于b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前者是立法机构,后者则是行政机构
c.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各民族的控制而设
d.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成熟;后者标志着****主义达到顶峰
06.我国古代的中央政治制度经历了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再到内阁六部制的演变,下列关于它们的评价,正确的是d
a.前者确立于秦,中者盛行于隋,后者完善于宋
b.丞相名号始终保存并呈现权力加大趋势
c.都体现了决策、审议、行政三权分立的管理特色
d.皇权一步步加强,有利于君主****的有效实行
07.根据秦朝官制,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但太尉一职始终空设,在此背景下,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d
a.监察百官并掌管财政b.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c.协助丞相管理军事d.牵制丞相,以防其专权
08.按唐制,中男不服兵役,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兵役的建议,得到唐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办法。最终此建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c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吏部
09.陆游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王师”,按两宋军事管理模式,其调兵之权应属于b
a.节度使b.枢密院c.三司使d.转运使
10.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力国王直辖的行政**。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权力的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第4篇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三)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三)已公布,具体内容如下: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一.知识归纳
(一)大纲版
1.先秦:从夏朝到春秋,选官主要按爵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地主阶级改革才重视按军功授爵。(标准从爵位到军功)
2.秦汉: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自下向上推荐)和皇帝征召(自上向下招聘)等,先重“孝*”,德才皆备,到东汉时注重门第族望,世家大族形成。(标准从才能到门第)
3.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按照“中正”所评品级决定官员奖惩,反映了世家大族(士族地主)的垄断地位。(标准为门第)
4.隋唐: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产生了科举制。隋文帝时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太宗时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科举制意义:打击门阀势力;扩大官吏来源;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积极作用为主)
5.宋元:北宋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大增;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不考诗赋,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试成绩好的可直接授官。(特点:更严密;人数增;更实用)
6.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限制,为君主****培养了忠顺奴才,但严重制约了中国科技、思想的发展。(消极作用为主)
(二)新课标版
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朝:主要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3)隋唐:实行科举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4)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5)科举制的影响: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③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二.规律小结
1.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经历了爵位—军功—才能—品第—才能—忠顺的变化,其核心是为奴隶主阶级或地主阶级统治者选拔维护统治的人才。
2.应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看待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如察举制在西汉和东汉时的不同情况;科举制由隋朝产生直到明清,其内容与作用都有很大的变化。
三.热点冷点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具体内容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不同时代不同选官制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这是高考的冷点。
四.高考题例
01.(2022江苏历史2)下列政治举措中,不属于汉武帝时代的是
a.实行刺史制度b,设置西域都护
c.实行察举制d.颁布“推恩令”
02.(2022春季文综12)关于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作用,下列提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门第限制b.削弱了皇权
c.有利于选拔人才d.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03.(2022江苏历史5)科举制在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北宋创立了
a、武举b、殿试c、糊名法d、进士科
04.(2022江苏历史5)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b.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旁行糊名法
05.(2022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1)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06.(2022年上海历史5)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07.(2022重庆文综37)(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古之取士皆于学校,故首先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友以成就之,以议者之所患也。今欲追复古制以革其弊……以俟(等待)朝廷兴建学校。(王安石《临川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原因,(2分)概括其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6分)
08.(2022全国文综ⅰ卷37题第(1)、(2)问)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二试三试
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6分)
(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10分)
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
01.b西域都护是汉宣帝时设立。
02.b应是强化了皇权。
03.c糊名法是北宋科举中防舞弊的办法。
04.b熟悉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
05.c史实方面科举制的产生和八股取士的时间都表述错误;评价方面太片面。
06.d熟悉隋朝以来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明确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07.
答案要点:
(结合变法的背景)原因:当时的教育不利于培养人才,舆论不利于变法。
(结合变法中教育措施的内容思考)特征:注重改革教育内容,培养实用性人才;扩大了选官途径。
08.
答案要点:
(1)(对比明经科和进士科的考查重点)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2)(从选拔方式和范围思考)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主要由国王遴选,对象是国王的亲信和随从。
五.新题预测
01.中国古代官吏选拔标准有一个由世袭—功劳—道德—门第一才学的变化过程。其中实现选择标准由家族世袭到功劳大小的变化的时期是b
a.西周b.战国c.魏晋d.隋唐
02.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诏曰“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剌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这说明b
a.隋朝科举制度正式形成b.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c.隋朝科举制度已经较为完善d.隋朝参加科举的官员身份很低
03.西方学者称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c
a.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c.利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各级官吏,有利于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
d.营造了尊师重教、勤奋学习的社会氛围
04.今天的高考制度借鉴了古代科举制中的d
①通过考试选拔人才②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
③采用密封卷阅卷的方式④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05.明代后期一位来自苏州的考生,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位考生可能经历下列哪一事件?b
a.该生通过乡试后,即获准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b.在茶馆里,该生听北京居民议论着官军与倭寇的战事
c.该生在书肆里见到刚出版的《海国图志》
d.为了准备法律判例的考试,该生努力背诵《大明律》
06.史学家钱穆评价科举制“乃一种直接的民权,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这句话说明科举制的意义在于c
a.削弱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第5篇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八)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八)如下:
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
(一)近代前期中国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救国探索
一、知识归类
1、清朝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⑴禁烟运动。⑵鸦片战争。⑶第二次鸦片战争。⑷边疆地区新危机及中法战争。⑸中日甲午战争。⑹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人民群众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
⑴鸦片战争。⑵太平天国运动。⑶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⑷义和团运动。
3、资产阶级领导的改良、革命和思想启蒙运动
⑴戊戌变法;⑵辛亥革命;⑶新文化运动
4、清政府的“自救”
⑴洋务运动;⑵百日维新;⑶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5、近代前期不同阶级和阶层提出的救国方案和主张
⑴地主阶级:①改革派: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②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发动洋务运动。
⑵农民阶级:①太平天国运动中先后提出《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②义和团运动提出“扶
清灭洋”的口号
⑶民族资产阶级:①早期维新派:经济上主张发展工商业,进行商战;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②维新派与戊戌变法。③革命派辛亥革命及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④激进民主主义者与新文化运动。
⑷无产阶级(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入,逐渐成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的指导思想,并在中共领导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6、新式学堂的兴办和近代教育改革
⑴新式学堂的创办:洋务运动期间和维新派创办的学堂;⑵高等学校的创办:百日维新期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1898年);⑶新学制的制订: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与1905年废除科举制;⑷民国教育的改革:蔡元培的全面教育理论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二、知识深化
1、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救国探索的特点
⑴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的,学习西方和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是紧密联系的。
⑵向西方学习的演变过程为:初期模仿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后来逐步领悟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在到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
⑶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道路,其中最重大的选择是将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使中国有了最先进的革命指导思想。
⑷每一个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得失而有所发展;每一个新的探索又为后面的探索提供了借鉴经验,都有继承和发展的联系。
三、若干问题
1、农民阶级为什么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2、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回声”?
3、基督教传入中国后为什么会被太平天国农****动所利用?
⑴基督教思想中的阶级对抗因素和平等观念适应了苦难中的中国人民的政治需要;
⑵破产的农民中国原有的宗教信仰发生动摇。
4、如何正确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不同?
⑴产生背景不同;⑵有关社会经济的主张不同;⑶群众基础不同;⑷作用不同;⑸反映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
6、为什么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不是由资产阶级而是由农民革命领袖提出?
7、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在本质上是一次旧式的农****动?
依据:领导阶级;组织形式和革命理论;革命纲领;主要斗争对象。
8、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起义相比所表现出的新特点?
⑴背景有所不同;⑵起义形式有所不同;⑶领导人的思想有所变化;⑷曾与外国人打交道,与侵略者作战;⑸提出了《资政新篇》;⑹失败的客观原因不同。
9、太平天国运动前期以反封建斗争为主,后期肩负反封建反侵略双重任务的主要原因?
10、正确认识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的口号?
11、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⑴原因;⑵指导原则和组织方式;⑶与宗教的关系;⑷对外关系上;⑸结局;⑹影响,等等。
12、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的阶段性特点及成因?
⑴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反封建和反侵略基本上是分开进行的,是以反侵略为主,而且是直接与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原因在于这一时期中外反动势力时战时和,以战为主,外国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直接的、公开的武装侵略。
⑵《辛丑条约》签订后,反帝反封建斗争是结合在一起的,突出表现为中国人民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因为《辛丑条约》签订后,反动政府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帝国主义采取以华治华的政策,利用其代理人进行侵略,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趋于汇流。
13、洋务运动的目的?
14、洋务派军事企业与民用企业的特点?
⑴前者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⑵后者采用大机器生产,是含有资本主义成分的近代企业。
1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特点?
⑴从轻工业和小规模的采矿业开始;⑵大部分企业投资小、规模小;⑶发展十分艰难;⑷与外国资本是既矛盾又依存的关系。
16、维新思想的产生(维新思想(改良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脱胎于洋务派的早期维新思想。)
17、早期维新派与康梁维新派的不同点?
⑴产生时间不同;⑵人物:前者是从封建士大夫和洋务派中分化出来,后者是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知识分子;⑶思想主张:前者只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实践;后者则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作为变法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公车上书”使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并进行了“百日维新”。
18、康、梁、严维新思想的特点?
康有为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学说相结合,借孔子的权威宣传变法理论;梁启超协助康有为撰写变法理论著作,提出变法是救亡的出路;严复大力提倡西学,培养精通西学的人才。
19、康有为为什么要装扮孔子让他充当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先师?
⑴中国传统思想之深厚;⑵维新派的软弱性与妥协性;⑶康有为的出身和经历;⑷康有为对国情的认识。
20、正确认识光绪皇帝在变法中的作用问题?
光绪帝的变法并非在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他也不是什么维新派的皇帝。他虽然借助维新派与慈禧对抗,但毕竟是一个封建皇帝,他不可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21、戊戌变法的评价?
⑴从变法背景来看,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⑵从变法内容来看,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⑶从维新思想的传播来看,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⑷从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来看,是一次争夺政权的斗争,既有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封建顽固派的权力争夺;也有“帝*”和“后*”之间的宫廷斗争。
22、比较洋务派和鸦片战争时期抵抗派、维新派和洋务派思想的异同点?
⑴洋务派和抵抗派:目的相同但有不同,后者还为了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方法和步骤相同,但抵抗派的主张未实施;结果相同,都失败。
⑵维新派和洋务派:根本分歧在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上,而且两者的目的也不同。
23、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
⑴经济基础;⑵社会基础;⑶思想文化;⑷领导力量;⑸改革程序;⑹国际背景。
24、对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认识与评价?
⑴主观目的具有反动性;⑵本质具有落后性;⑶客观影响具有进步性;⑷实际作用具有背离性。
25、如何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26、三民主义的含义及其评价?
27、保路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四川保路运动对武昌起义起了直接推动作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28、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
29、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从组成人员、对内政策和《临时约法》来看。
30、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主要表现?
⑴三民主义的局限性;⑵中国同盟会的涣散,没有充分发挥政*的领导核心作用;⑶革命派不
注重发动群众;⑷武昌起义后把政权交给旧官僚和立宪派;⑸被迫同意南北和谈;⑹《告各友
邦书》;⑺在中外压力下,把政权交给袁世凯。
31、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纲领;农民问题;政*;武装力量)。
32、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反封建思想的差异?
⑴前者中外结合,在孔子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守旧思想;后者运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宣传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⑵前者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未触及封建土地制度;后者主张****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
共和国,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⑶前者主张和平改良,后者主张暴力革命。
33、维新派、保皇派和立宪派的区别和联系?
从实质上看,立宪派是与维新派、保皇派一脉相承的资产阶级改良势力。因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争夺的重点不一样,依次形成为三个不同段落的分称:戊戌变法时为维新派,戊戌政变后称保皇派,日俄战争后为立宪派。但改良派是其总称,表示了它们的改良主义路线的一贯性;分称表示了它们各自的时代特征及对革命派的关系的变化。维新运动时的维新派在于除旧布新,挽救威望,以消弭革命于方萌;保皇活动中的保皇派以保护光绪帝、反对慈禧太后为宗旨,与革命派既联系又争夺;立宪运动中的立宪派则呼吁开国会,立宪法,以挽救清朝的危亡,与革命派尖锐对立,互争成败。在革命成为时代中心之后,立宪派又成为与革命派横向对峙的政治力量。
34、维新派与清末立宪派的比较?
同:⑴都主张自上而下的改革,实行君主立宪;⑵不敢发动群众,甚至仇视革命;⑶都属于资产阶级上层分子,与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异:⑴进行改革和目的存在一定差距;⑵维新派以维护清朝统治为己任,但后者有部分参加了辛亥革命,加速清朝的灭亡;⑶两者组成成分有所不同:后者有部分清朝大员加入;⑷后者是前者演变而来。
35、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关系?
⑴两者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但手段和方式不同;⑵前者的活动在一定程度山配合了后者的活动;⑶前者向后者的进攻和支持袁世凯,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36、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比较?
⑴背景相同,但前者是为了救亡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后者是挽救统治危机;⑵不同;⑶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但性质截然相反;⑷历史地位不同;前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后者的客观积极作用无法抵消其主观反动性。
37、辛亥革命和武昌起义的关系?
⑴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武昌起义只是其中一部分。⑵两者的联系:以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发动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使辛亥革命达到高潮。
38、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成败的本质含义?
39、正确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40、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与新文化运动兴起之间的联系?
41、前期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的特点?
⑴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封建历史传统持全面批判态度,表现为对孔孟儒学的政治价值观的彻底否定;⑵主张以文化作为革新社会的主要手段,认为政治革命的方法并不能解决中国的民主化问题;⑶主张引进西方文化精神来改铸中国民众的竟声状态。
42、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孔教?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入学,隋唐初年它被神化为儒教,核心是三纲五常。由于它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因而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近代以来,在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过程中,思想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但中国的封建统治势力十分顽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了其特殊的政治目的,尊孔更变本加厉,因此,要在思想领域反封建,就必须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
43、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44、全面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
45、新文化运动前期和后期的比较?
⑴共同点:①从性质上看,都带有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性质;②从方面来看,有些是相同的;③从形式上看,都通过著书立说开展文化宣传,都经过长期激烈的争论;④从作用来看,都是当时社会先进思潮的主体部分,都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
⑵不同点:①从性质上看,前者属于纯粹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后者带有大部分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的性质。②从上看,前者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带有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后者其中部分人已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或马克思主义分子,并加入了一批新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③从内容上看,前者是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后者是宣传马克思主义。④从阵营团结上看,前者的表现较为一致;后者因问题与主义之争,阵营发生分化。⑤从范围上看,前者主要局限于局部地区、少数知识分子;后期进一步扩大了区域,更多的人加入运动,而且马克思主义还同工人运动相结合。⑥从作用上看,前期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起到了一定的社会启蒙作用;后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因素。
46、如何理解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⑴以前不曾有过如此这般敢于向封建势力挑战的思想运动来打破已经存在几千年的旧传统,推动社会进步。⑵对许多中国人,尤其是广大青年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⑶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引起巨大反响,为迎接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做好了思想准备。
47、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局限性?
⑴表现:①认为离开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根本改造,仅仅依靠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斗争,就可以改造国民性。②没有揭示孔学的社会根源并进而指出改造中国现存社会制度的必要性。③没有对工农群众的痛苦表示真切的同情,没有同群众运动结合。④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着形式主义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⑵产生局限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的阶级局限性和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
48、近代前期思想演进的过程、影响及特点?
⑴过程:(略)
⑵影响:(略)
⑶特点:①是在侵略与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出现的,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②在西学影响下进行的,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途径,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主流。③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其轨迹是器物层次(师夷长技和洋务运动)→制度层次(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文化层次(新文化运动)。④每一次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得失而有所发展;又为后面的探索提供借鉴经验;都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⑤由于民族救亡的需要,几乎都进行了社会实践,但多数没有形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成熟的理论体系,没有指出中国革命正确的发展方向。⑥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道路,其中最重大的选择是将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使中国革命有了最先进的指导思想。
49、中国科学文化近代化的轨迹?
先是传教士东来,西学东渐;后是“船坚炮利”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于是不自觉或自觉地开始了向西方的学习,开始了西方近代文明,首先是西方近代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50、近代前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原因及特点?
⑴原因:主要在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杰出的科学技术人员在艰苦的环境里发愤图强,努力探索也是重要原因。
第6篇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五)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五)已公布,具体内容请各位考生查看如下: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一.知识归纳
(一)大纲版
1.先秦:西周—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分封建诸侯的制度,是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建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诸侯要服从命令,按期纳贡,随从作战。作用:初期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后期造成了割据,削弱了奴隶制);战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2.秦汉:秦朝—郡县制(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两汉:刺史制度的演变(监察—地方行政:汉武帝时实行刺史制度,刺史级别不高,但可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执掌州的军政大权;东汉末年地方行政区划变为州、郡、县三级制);郡国并行与王国问题的解决(汉初郡国并行;其中,王国与割据无异,侯国受所在郡监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附益法”、“左官律”,逐步解决了王国问题);编户齐民制度(既是赋税制度,也是户籍管理制度)。
3.宋元:北宋—知州与通判相牵制;辽—蕃汉分治(辽实行“蕃汉分治”,南面官任汉契人,统治汉人渤海人;北面官是契丹人,统治契丹少民人;北面大于南面官);金—猛安谋克制(兵农合一,加深了女真族的封建化);元—行省制度(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直辖河北、山西、山东;蒙古地区为岭北行省;东北地区为辽阳行省)。
4.明清:明—废行省设三司(布政司管民政财政;按察司管监察司法,都司管军政);明朝在西藏实行僧官制度(僧官是法王);土司制度(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宣慰司、土知府长官)与“改土归流”(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有任期、不世袭、可调动的流动官员直接统治的变革,称为“改土归流”。但明朝时西南大部分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雍正帝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改土归流的意义:加强中央统治→→改变落后纷争→→促进民族交流→→国家巩固发展);清—十八行省五将军辖区(黑龙江、吉林、盛京、乌里雅苏台、伊犁)两个办事大臣辖区(青海、西藏)一个盟旗(蒙古)。
(二)新课标版
1.夏商的地方行政制度:侯、伯等的设立。
2.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候的制度。它形成于夏商时期,西周时得到进一步发展。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候国,拱卫王室;诸候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分封制的特点:第一,分封制是西周长期的“国策”和普遍推行于全国范围的政治制度;第二,分封制是西周巩固王朝统治的战略措施;第三,授土授民和受封诸侯履行广泛义务,是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第四,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形成了以周王为首的等级制度和从属关系。分封制的作用:分封制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建立: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2)建立地方官僚机构:郡守是郡的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长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3)影响:①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这套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人国家政治体制之中。②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4.从汉至元的地方行政制度:(1)汉朝:汉初,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往往还是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有时也会与朝廷对抗。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唐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际上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成为割据势力。结果,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3)北宋:军事上,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结果,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也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4)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尉司进行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规律小结
1.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矛盾。
2.中央是否能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地方,成为中央集权国家是否巩固的关键点。
3.很多地方行政制度都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如分封制、刺史制度和“改土归流”。
三.热点冷点
1.中国古代各朝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具体内容及作用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如何用联系的观点、辩证的方法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具体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高考的冷点,也是难点。
四.高考题例
01.(2022全国文综三套16)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02.(2022年重庆文综12)史**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争权”。反映的朝代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03.(2022年江苏历史4)下列政治制度中属于辽代的是
a.猛安谋克制b.“蕃汉分治”c察举制度d.行省制度
04.(2022四川文综12)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元朝统治者在地方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西域都护b.行中书省c.宣政院d.理藩院
05.(2022四川文综13)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三司”指的是①承宣布政使司②提刑按察使司③奴儿干都司④都指挥使司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06.(2022广东历史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的下列哪一项事实?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
07.(2022宁夏文综25)《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定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士族
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
08.(2022重庆文综18)下列职官或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财政的是
a.西汉刺史b.唐朝户部
c.北宋三司使d.明朝承宣布政使司
09.(2022广东文科基础21)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
a.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
c.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
10.(2022年北京文综12)图6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
11.(2022年安徽文综12)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④②①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d.①③②④
12.(2022年浙江文综14)右图是一副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结构示意图”。请根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
01.a熟悉郡县制郡守、县令的产生方式。
02.c从通判与知州的设置时间得出结论。
03.b“蕃汉分治”(南北两面官制)为辽代制度。
04.b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为元代地方管理机构。
05.b奴儿干都司为明朝管辖女真族地区的地方机构,非三司。
06.c从郡县名称可以印证。
07.a从诛大姓皇甫氏的作用思考。
08.d布政使司管地方的民政和财政。
09.c从“靖难之役”的历史背景思考。
10.c从题中文字可知是西周初年开始实行的分封制。
11.a图③春秋时,图④秦汉时,图②唐朝时,图①元朝时。
12.b从军事、行政、司法、财政权分立及地方官名称作判断。
五.新题预测
01.清朝时期黑龙江将军的主要辖区在唐、元、明时期的行政管辖机构分别是c
a.瀚海都督府、辽阳行省、乌里雅苏台将军b.黑水都督府、岭北行省、奴儿干都司
c.黑水都督府、辽阳行省、奴儿干都司d.忽汗州都督府、岭北行省、乌里雅苏台将军
02.atisasofworldhistory一书中写道:“theoldfeudal(封建的)systemofgovernmentwasabolishedandasystemofprefects(官员)wasintroducedbyqinshihuangdi(秦始皇).”这里的“feudalsystem'指的是a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
03.“他将整个帝国分为36个地方行政单位,将地方行政管理权和人事任免权收归中央,从而避免在他之前长达数百年的分裂战乱,保证了帝国的统一(尽管这种局面因其暴虐统治而很快被打破)。……这种体制被中国历代所沿用”。材料中所说的“体制”是指c
a.分封制b.皇帝制
c.郡县制d.内外朝制
04.贾谊《治安策》中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b
a.削夺王国的封地b.颁行推恩令
c.夺去王侯的爵位d.继承西周的分封制
05.《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注:即“周六师”,是周王室的主力军,驻镐京一带)移之。”此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
a.西周时周王与诸侯的关系b.周王室对诸侯失控
第7篇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六)
资本主义列强侵华
一、知识归类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过程
⑴开始: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等的签订;
⑵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条约的签订;
⑶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⑷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2、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年)。
3、近代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⑴清朝晚期;⑵北洋政府时期;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归纳条约特点:如首先明确规定传教权的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的条约;中国内河航运权最先被破坏的条约;灭亡中国的条约等
4、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割占(结合地图)
⑴英国: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
⑵日本:割占台湾、澎湖列岛(1895年《马关条约》)
⑶俄国:19世纪50—80年代,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大约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5、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结合地图)
⑴《南京条约》;⑵《天津条约》;⑶《北京条约》;⑷《马关条约》。
*中国近代何处开放的通商口岸最多?列强是怎样逐渐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据图指出)有人说通过这些开放的通商口岸,近代中国人也从西方学了不少好东西?这话有道理吗?
6、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表现
⑴攫取海关管理权。⑵对华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⑶贩卖华工。⑷早期资本输出。⑸大规模的资本输出。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可分为哪两个阶段?其侵略重点有何变化?清政府借外债和今天我们引进外资有区别吗?
9、列强对近现代中国革命的镇压(表现)
⑴绞杀太平天国运动;⑵绞杀义和团运动;⑶破坏辛亥革命;⑷破坏和镇压国民革命运动;⑸扶蒋****;⑹干涉新中国内政
10、列强在华矛盾的表现
⑴“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⑵对中国铁路修筑权的争夺;⑶三国干涉还辽;⑷日俄战争;⑸分别扶植各派军阀割据一方。
二、知识深化
1、西方列强侵华过程和阶段特征
⑴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前(1840—1894年)。
阶段特征: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
手段。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俄国。
⑵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一战结束(1894—1918年)。
阶段特征:侵华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政治上,由掀起瓜分狂潮到逐渐实行“以华治华”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想资本输出为主过渡;文化侵略也日益加强。侵华的主要国家除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外,还有后期的德、日、意、奥匈帝国等国家,它们在中国既勾结又争夺,。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共同,美国占优势,后在一战期间日本独霸。
⑶第三阶段:一战后到二战结束(1918—1945年)。
阶段特征:侵华的主要方式是从“以华治华”到独占中国。侵华的主要国家是美日两国,它们在中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侵华的主要格局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到日本独霸。
⑷第四阶段:二战后到朝鲜战争(1945—1953年)。
阶段特征:侵华主要国家是美国。侵华方式主要是:政治上“以华治华”,奉行扶蒋****的政策;经济上凭借雄厚的实力,打着平等的旗号,大肆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军事上以援助为名,加紧控制中国;文化上输出美国价值观,扶持亲美势力。
2、对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的认识
这些战争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逐步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⑴从原因来看,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它们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实质上体现了它们以资本主义方式政府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它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强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武力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这是由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决定的。此外,中国的落后和历届政府的****,也是其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
⑵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来看,两次鸦片战争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则是以侵吞中国邻国和边疆地区,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出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分割世界的要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妄图独占中国、政府世界的称霸战争,是帝国主义阵营分化的结果,也是东西方帝国主义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
⑶从发动者来看,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再由多国到一国的变化。在地域上,由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为主,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趋势、。
⑷从规模来看,战争的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更大。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侵华战争达到了历的峰。
⑸从结果和影响来看,除了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战争外,其余都以中国失败而告终,其基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和政治****。这些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是造成中国落后的主要根源。但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在复习中加强比较。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近代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比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以往历次侵华战争的比较。
3、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和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
在近代,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成为列强干预和控制中国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这些条约渗透到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司法、文化等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一种庞大体系,成为不平等条约体系。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⑴形成阶段:1842年至1860年。在这一阶段中,《南京条约》的签订开始了这个体系的形成过程;该条约又与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一起构成了不平等条约体系最早的也是最重要
的三块奠基石。其中包含的权利构成了外国在华特权的基本的方面,尔后所有不平等条约规定的种种特权不过是上述权利的延续、派生和补充。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和列强又签订了中俄美英法《天津条约》、中英法《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又获得了新的特权。
⑵扩大期:1860年至1919年。这个时期中,除了英法美俄等国外,又有总数达20多个国家跻身于这个体系中。其中可分为两个小阶段:①19世纪60—90年代,中外关系相对平静,除了中法战争。这时期未出现影响全局的条约,但局部性条约层出不穷,如《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伊犁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中法新约》。②从甲午战争后进入第二个小阶段这一时期中日《马关条约》是一个空前屈辱的条约。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5年5月9日袁世凯为了称帝接受了日本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⑶修订期:1919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这一时期有两个特点:一是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基础开始动摇,列强被迫修订这个体系的若干内容,开始部分放弃在华的条约特权。二是这个时期的不平等条约体系虽然发生了动摇,却没有被摧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受不平等条约体系舒服压迫的局面没有彻底改变。该体系在20世纪30—40年代两度得到极强。一是伴随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而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同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政府、汪伪政府等)签订了一系列旨在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条约。“七七”事变前,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也同日本签订一系列妥协投降的条约,如《何梅协定》、《淞沪停战协定》等。二是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空前出卖国家主权。但这不能改变该体系缩小之至结束的命运,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共同纲领》规定对以往条约将视其内容加以承认、废除、修改、重定,从而宣告旧体系的结束,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新条约时代的开始。
认识:
⑴这些条约大多是外来资本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或当时的反动政府所签的,都是屈辱性的条约;有些是当时的反动政府处于政治上的需要,对列强进行妥协或勾结的结果。
⑵这些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是巨大的。
⑶这些条约的掠夺性和奴役性的条款,导致中国国际地位下降。
4、列强侵华势力的消长与各自特点
英法俄德美日等是近代侵略中国的六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势力此消彼长。
⑴具体表现在:
①19世纪中晚期,英法俄三国,特别是英国侵华势力,是侵华的急先锋;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日三国特别是美国侵华势力急剧增大,并提出独立的侵华政策“门户开放”政策,不再追随西方列强;③一战后至40年代,美日两国成为争夺中国的两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④二战后至50年代初,美国是侵华的主要国家。
⑵列强侵华过程中,既勾结又争夺,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以各自的利益为转移。列强侵华势力此消彼长的原因:
①19世纪中晚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处于工业垄断地位,综合国力,在侵华过程中占绝对优势。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德日发展迅速,英法实力下降,这一时期,美国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德日也积极争夺中国。③一战后至40年代,英法实力空前下降,德国遭到严重削弱,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美日成为最主要德竞争对手。
④二战后至50年代初,美国成为侵略中国的最主要的国家,美国在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在侵华问题上,各国惟美国马首是瞻。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扼杀新中国的企图遭到破产。
⑶各国侵华特点:
①英国:始终把获取各种“通商”特权作为侵华的首要目标。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英国对华贸易始终名列榜首,但20世纪30年代后地位下降。
②美国:19世纪中叶作为英国的伙伴,以片面最惠国待遇来掠夺中国;随着美国经济在19世纪末跃居世界第一位后,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开始奉行独立的对华政策,以“利益均沾,机会均等”为旗帜、凭借经济实力并占领全中国的市场。但抗战后美国独霸中国,中国门户对其一国开放。
③法国:披着天主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成为法国侵华的重要特征,但法国也直接对华侵略,19世纪中后期在侵华规模上,法国仅次于英国,但一战后逐渐下降。
④沙俄:穷凶极恶的领土扩装是其侵华的主要特征。1917年十月革命,俄国退出侵华行列。
⑤德国:19世纪末对华扩张要求更为迫切,强租胶州湾;任八国联军总司令。但后来参战和一战失败使其退出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法西斯德国与推行法西斯*统治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了异乎寻常的关系。1938年因联合日本的需要而承认伪满洲国,中德关系中止。
⑥日本:中日政府正是接触始于1870年,但日本后来居上,很快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一战期间,呈现独霸趋势。20世纪30年代,侵华步伐超过其他国家,成为中国的最主要敌人。日本侵华的另一个特点是割占领土外还有变相占领和间接统治的方式,除了武装侵略、建立租界、划分势力范围外,还采用扶植汉*、建立傀儡政权以及强化和扩张铁路附属地等方法。1945年随着抗战胜利,日本侵略势力被赶出中国。
5、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相互关系及其原因和影响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列强侵华过程中,既勾结又争夺,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以各自的利益为转移,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厉害关系。
⑴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
原因:一是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是这一时期列强地共同目的;二是中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任何一个列强斗不能独吞中国。如两次鸦片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分享权益。
影响:使中国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加快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⑵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
原因: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斗争更加激烈;世界领土瓜分殆尽,列强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对中国展开激烈的瓜分;侵华国家树木增多,实力有别,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竞争。如:三国干涉还辽、日俄战争、日本出兵山东、华盛顿会议后英美压制日本、抗战中美日矛盾激化与美国援华。
影响:外国资本主义始终不能灭亡中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列强间的矛盾有利于中国收回一些权利,如辽东半岛、山东主权、汉口、九江的英租界等;列强各自扶植代理人,造成中国军阀割据的局面。
6、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17—18世纪殖民主义者的政策一种是偏重于把殖民地作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英荷),一种是以抢劫掠夺殖民地财富为主(封建国家的西葡)。到19世纪,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商品输出成为主要手段。到19世纪末,随着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成为其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此外,列强联合侵略,企图从政治上瓜分中国。但列强间的矛盾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迫使其对华政策由政治瓜分转变为“以华治华”,扶植代理人对华进行殖民统治。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企图独占中国。二战后,美国由于自身因素(二战刚结束、美国人民反战运动)、国家形势(战后美国重心在欧洲、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中国的形势(抗战结束中国人民渴望和平、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的伟大力量)采取扶蒋****的政策。
7、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及其影响
近代以来,列强对华从政治上加强控制,经济上大肆掠夺,文化上逐步渗透,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对华的政治侵略主要表现在对华主权的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侵犯:①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②破坏中国的国防主权;③控制中国海关;④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⑤破坏外贸自主权;⑥干涉中国内政,以华治华。
列强对华以经济侵略为主,政治、文化侵略是为经济侵略服务的。近代前期,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甲午战争为界:前一个时期以商品输出为主;后一个时期以资本输出为主。近代后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帝国主义对华投资急剧增长,并向中国倾销商品,1932年出现中国外贸入超的记录;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在沦陷区疯狂掠夺;解放战争期间,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形成独占局面。
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主要通过教会、学校、报刊书籍等途径,传教布道、兴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渗透,还包括强制性地进行文化移植、推行奴化教育、传播“中国人中西来论”等谬论,等等。文化侵略具有隐蔽性强、影响深远的特点,其主要目的是丑化淡化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思想,配合政治、经济和军事侵略,以巩固和扩大在华既得利益。
列强侵华的最主要影响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他的影响都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也是通过它起作用的。
⑴中国的主权被破坏殆尽,逐步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⑵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是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地根源。
⑶列强在进行侵略的同时,也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同时,经济侵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反战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相对于其主管动机造成的消极作用,客观积极作用处于从属和次要地位。只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国家才能走上富强的道路。
8、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及其启示
近代中国的社会巨变是全方位的,也是多层次的,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其消极作用代表中国的沉沦,积极作用代表中国的崛起。
巨变:⑴在社会性质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板封建社会,又从中摆脱出来,成为完全行使主权、独立自主的国家。
⑵在社会矛盾上,从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与封建主义(地主阶级、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北洋军阀和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农民阶级、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其中前者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各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⑶在革命性质和任务上,中国革命从旧式农民起义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反侵略
反封建的双重人物。
⑷在阶级结构上,从原来单一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结构变为多个阶级并存的复合结构,阶级关系更加复杂。
⑸在经济结构上,从原来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发展为半封建与半资本主义并存的局面,形成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⑹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从原来独立自主的东方大国沦落为屡战屡败、任人宰割的弱国。
⑺外交和国防观念逐步更新:外交上从原来的闭关自守逐步走向世界,由夷夏之防逐步转变为中外平等交往;国防观念由重陆轻海逐步转变为海陆并举。
⑻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自大观念转变为向西方学习,承认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性;由单纯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到全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
⑼政治制度发生巨变:由原来的封建君主****到资产阶级共和国,由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专政到中共领导的多*合作的人民民主专政。
启示:⑴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
⑵一部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第8篇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一)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已公布,具体内容请各位考生查看如下: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
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
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
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意义?
(1)定义: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执行中央政令。
(2)特点:官僚机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最终使统治权集皇帝于一身。
(3)意义:
(a)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历代统治者都要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的独立。
****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的前提和基础,君主****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中央和君主的绝对权利。
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1)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
(修长城、郦山陵、阿房宫)
(2)刑法严苛,赋税沉重,*而亡
(3)思想****,焚书坑儒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
1、基础并不同: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一个按地域划分。
2、权利不同:一个是世袭,地方的小王国,一个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没有封地有俸禄
3、作用不同:一个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一个能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
原因:皇帝为*统治历代都采取削弱相权,分化相权直至废除宰相的方法,以实现君主****。
汉武帝——频繁更换宰相,用“中朝”对抗“外朝”
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
宋代——参知政事,继续分散相权
明代——废宰相,权分六部
清朝——军机处(标志****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评价康熙
1、西南——平定“三藩”之乱
2、东南——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3、西北——平定噶尔丹叛乱
4、东北——收复雅克萨之战,签定《尼布楚条约》
5、汉化政策,
6、加强蒙藏民族团结
评价唐太宗
1、政治上: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民族关系上: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3、对外关系上: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
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个人品质上: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太宗的评价的采分点
1、政治上:纳谏、用人、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2、经济上:休养生息政策、均田制、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存百姓”思想、
3、思想上: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唐律》的原则
4、民族关系:“战而后和”策略、“羁縻府州”设置、安西都护府、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民族团结政策
5、对外关系:开放政策、大都会、鸿胪寺卿、玄奘取经、兼收并蓄方针、对日本朝鲜影响
科举制的“利”
1、政治上: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2、教育上:促进了教育发展,尤其是文学的发展
3、社会风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科举制度的“弊”
1、学科结构看:以儒教思想为核心、为重点,实际上这等同让一个民族“偏科”近千年。“科举”偏文舍理,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假如没有科举制度设置的独木桥,或许中国人自由自在地可以象西方社会一样走向文理均衡的道路,最终发展出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导致了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
2、考试内容看:明清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
学生的思想和创造意识,选拔出来的多是死读书
的奴仆而非真正的民族精英了。
利:
1、政治上: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他们的行政效率
2、教育上:促进教育发展,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3、社会风尚:促成社会上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考试选官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相对公正公平
弊:
1、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被选举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读书人成了统治者的奴仆。
2、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观和偏重社会科学,忽视自然科学的考试制度)
“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1、政治上;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
2、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3、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
4、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影响:1、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诸子百家的学说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古代中国科技发达的原因和明清落后的原因?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一)发达原因:1、政治上长期统一局面
2、经济上,农耕经济繁荣
(二)落后的原因:
1、经济上,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科技发展缺乏社会和生产需求的动力
2、政治上,君主****的束缚,阻碍科技进步
3、思想上,教育上八股取士,忽视自然科学的教育,*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科技发展缺乏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
4、对外政策:闭关锁国,限制对外交流,阻碍进步
5、文化传统上,“重道轻器”,轻视科技发展,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4大发明看出理论不足)
东西方科技发展比较:
1、中:重视经验。西:重视实验
2、中:重视综合,西:重视分析
3、中:重视实用,西:重视理论
4、中:重视服务于农业,西:重视服务于工业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相同点;
(1)范围上——都属儒学
(2)主张——都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4)地位影响——都是古代哲学的重大成就
不同点:
(1)对宇宙的构成,分别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2)道德主张,“天理”为行为规范“内心”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1、中国近现代史
一、近代中国维护主权的斗争(必修一专题二)
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必修一专题三)
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必修一专题四
四、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必修一专题五)
五、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二专题二)
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必修二专题三)
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二专题四)
八、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必修三专题三)
九、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必修三专题四
十、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必修三专题五)
十一、人物志(孙中山、___、邓小平、李四光(选修四单元四、五、六)
五次侵华战争中的三次战争及影响
1、‘1840年,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半封——(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2、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资本输出为主取代商品输出为主(经济侵略方式改变)(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
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侵华工具
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方案和斗争
1、1852—1864年,——农民阶级救国——太平天国运动
2、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3、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戊戌变法
4、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辛亥革命
5、1915—1919年——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6、1921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向西方学习实现近代化的进程
1、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2、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军事和民用工业
3、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治制度(走日本人的路)
4、资产阶级革命派(孙)——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度(走美国人的路)
5、资产阶级激进派(陈李)——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
6、无产阶级(***)——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走苏联人的路)
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历程
孙中山为维护民主与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
1、1911年——辛亥革命——****清王朝,建立共和国
2、1913年——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
3、1915年——护国运动——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
4、1917年——第一次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维护《临时约法》
5、1920—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
6、1924—1927年——国民*(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
***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段
1、(1921——1924年)——建*时期(2个大会1个纲领)
2、(1924——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即“国民*”时期)(统一战线)
3、(1927——193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者叫“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道路、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
4、(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2个战役、1条统一战线1个大会)
5、(1946——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
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或者叫“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分期?
1、(1949——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时期
(1950——1953年)——三年抗美援朝战争
2、(1949——1956年)——八年过渡时期
3、(1956——1966年)——十年建设时期
4、(1966——1976年)——十年文化*时期
5、(1976——1978年)——二年徘徊时期
第9篇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xx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xx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xx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xx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
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
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意义?
(1)定义: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执行中央政令。
(2)特点:官僚机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最终使最高统治权集皇帝于一身。
(3)意义
(a)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历代统治者都要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的独立。
****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的前提和基础,君主****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中央和君主的绝对权利。
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
(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
(1)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修长城、郦山陵、阿房宫)
(2)刑法严苛,赋税沉重,暴政而亡
(3)思想****,焚书坑儒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
1、基础并不同: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一个按地域划分。
2、权利不同:一个是世袭,地方的小王国,一个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没有封地有俸禄
3、作用不同:一个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一个能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
原因:皇帝为独裁统治历代都采取削弱相权,分化相权直至废除宰相的方法,以实现君主****。
汉武帝—频繁更换宰相,用“中朝”对抗“外朝”
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
宋代—参知政事,继续分散相权
明代—废宰相,权分六部
清朝—军机处(标志****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评价康熙
1、西南—平定“三藩”之乱
2、东南—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3、西北—平定噶尔丹叛乱
4、东北—收复雅克萨之战,签定《尼布楚条约》
5、汉化政策,
6、加强蒙藏民族团结
评价唐太宗
1、政治上: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民族关系上: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3、对外关系上: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个人品质上: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太宗的评价的采分点
1、政治上:纳谏、用人、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2、经济上:休养生息政策、均田制、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存百姓”思想、
3、思想上: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唐律》的原则
4、民族关系:“战而后和”策略、“羁縻府州”设置、安西都护府、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民族团结政策
5、对外关系:开放政策、大都会、鸿胪寺卿、玄奘取经、兼收并蓄方针、对日本朝鲜影响
科举制的“利”
1、政治上: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2、教育上:促进了教育发展,尤其是文学的发展
3、社会风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科举制度的“弊”
1、学科结构看:以儒教思想为核心、为重点,实际上这等同让一个民族“偏科”近千年。“科举”偏文舍理,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假如没有科举制度设置的独木桥,或许中国人自由自在地可以象西方社会一样走向文理均衡的道路,最终发展出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导致了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
2、考试内容看:明清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和创造意识,选拔出来的多是死读书的奴仆而非真正的民族精英了。
利
1、政治上: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他们的行政效率
2、教育上:促进教育发展,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3、社会风尚:促成社会上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考试选官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相对公正公平
弊
1、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被选举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读书人成了统治者的奴仆。
2、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观和偏重社会科学,忽视自然科学的考试制度)
“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
1、政治上;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
2、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3、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
第10篇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导语在准备2022年的高考考试阶段,总结好历史的每个知识点,会让你愈加的如鱼得水。下面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
一、“一国两制”构想——(1)目的: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2)形成过程: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建议海峡两岸首先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中国政府命令解放军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②1981年,全国人大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谈话。主张举行中国***和中国国民*的对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思想。③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④1984年,xx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香港问题的政策。“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正式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二、香港、澳门回归
1、背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经过谈判中英同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香港问题的解决为解决澳门问题提供了范例。
2、香港回归——⑴中英联合声明: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⑵香港回归及重大意义: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是中国政府“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平统一祖国战略方针的成功运用,促进了和平统一进程;同时也为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一种范例。
3、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三、海峡两岸的交流——时间:xx届xx全会以后。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频繁交流的表现:1980年以后,民间交往开始,回祖国大陆安居、探亲访友的人增多;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阻碍: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动势力的干涉。共同心愿: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走自己的路——提出的背景:*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xx届xx全会后由抓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领路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口号的提出:1982年,邓小平在*的xx大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安定团结——提出者:邓小平。作用: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前提”,是立国之本。贯彻不力导致的后果:1989年的一场政治风波。
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1.xx大(1987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坚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还规划了实现现代化目标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2.xx大(1992年):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为我国规划了本世纪前进的航程,确立了迈向二十一世纪的行动纲领。
四、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xx大(1997年9月):江泽民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的指导思想并写入*章;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为我们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吹响了号角。
2、中共xx大(2022年):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的指导思想,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3、中共xx大(2022年):提出“科学发展观”。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一、背景:xx届xx全会的伟大决策;全面拨乱反正基本完成。
二、对内改革——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必要性:建国以来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际上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的迫切要求。
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原因: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如原有的经济体制普遍存在着政企不分,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在所有制结构上片面强调和追求“一大二公”等。阻碍了生产力发展。首先取得突破:安徽,四川。改革内容: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作用: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⑵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5年全面展开):①中心环节-扩大企业自主权。②改革内容-所有制结构上即把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管理体制上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③作用-城市经济生活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三、对外开放——⑴、目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⑵、前提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平等互利。⑶、内容: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⑷、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1979年,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后来国家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作为经济开放区;并逐步向内地发展。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海南1988年、上海浦东1991年开放为特区)。
四、改革开放的成就——⑴农村经济全面振兴。粮棉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⑵工业方面,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三峡工程等。⑶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⑷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⑸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在徘徊中前进——徘徊原因:*中央主要领导人继续犯“左”的错误,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尤其是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指导方针。前进表现:⑴科教文化事业出现全新局面如邓小平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78年初全国科学大会上,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⑵通过整顿,国民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并有所发展。⑶思想上经“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前进原因:1977年邓小平恢复工作并开始大力整顿;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目的: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凡是毛**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纠正“*”的左倾错误。(2)、内容结果: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的束缚。(3)、意义: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xx届xx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xx届xx全会召开(1978年底北京)——(1)、准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奠定了思想基础;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全会的基本指导思想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准备);确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正确领导(组织准备)。(2)、内容:①、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③、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④、作出把*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⑤、全会还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并解决*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评价领导人的功过是非。(3)、历史意义:是建国以来*的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它完成了*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新时期*的基本路线开始形成。这次会议还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第11篇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十三)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十三)如下: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中国通史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
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
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
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意义?
(1)定义: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执行中央政令。
(2)特点:官僚机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最终使统治权集皇帝于一身。
(3)意义:
(a)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历代统治者都要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的独立。
****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的前提和基础,君主****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中央和君主的绝对权利。
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1)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
(修长城、郦山陵、阿房宫)
(2)刑法严苛,赋税沉重,*而亡
(3)思想****,焚书坑儒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
1、基础并不同: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一个按地域划分。
2、权利不同:一个是世袭,地方的小王国,一个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没有封地有俸禄
3、作用不同:一个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一个能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
原因:皇帝为*统治历代都采取削弱相权,分化相权直至废除宰相的方法,以实现君主****。
汉武帝——频繁更换宰相,用“中朝”对抗“外朝”
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
宋代——参知政事,继续分散相权
明代——废宰相,权分六部
清朝——军机处(标志****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评价康熙
1、西南——平定“三藩”之乱
2、东南——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3、西北——平定噶尔丹叛乱
4、东北——收复雅克萨之战,签定《尼布楚条约》
5、汉化政策,
6、加强蒙藏民族团结
评价唐太宗
1、政治上: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民族关系上: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3、对外关系上: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
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个人品质上: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太宗的评价的采分点
1、政治上:纳谏、用人、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2、经济上:休养生息政策、均田制、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存百姓”思想、
3、思想上: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唐律》的原则
4、民族关系:“战而后和”策略、“羁縻府州”设置、安西都护府、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民族团结政策
5、对外关系:开放政策、大都会、鸿胪寺卿、玄奘取经、兼收并蓄方针、对日本朝鲜影响
科举制的“利”
1、政治上: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2、教育上:促进了教育发展,尤其是文学的发展
3、社会风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科举制度的“弊”
1、学科结构看:以儒教思想为核心、为重点,实际上这等同让一个民族“偏科”近千年。“科举”偏文舍理,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假如没有科举制度设置的独木桥,或许中国人自由自在地可以象西方社会一样走向文理均衡的道路,最终发展出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导致了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
2、考试内容看:明清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
学生的思想和创造意识,选拔出来的多是死读书的奴仆而非真正的民族精英了。
利:
1、政治上: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他们的行政效率
2、教育上:促进教育发展,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3、社会风尚:促成社会上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考试选官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相对公正公平
弊:
1、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被选举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读书人成了统治者的奴仆。
2、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观和偏重社会科学,忽视自然科学的考试制度)
“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1、政治上;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
2、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3、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
4、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影响:1、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诸子百家的学说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古代中国科技发达的原因和明清落后的原因?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一)发达原因:1、政治上长期统一局面
2、经济上,农耕经济繁荣
(二)落后的原因:
1、经济上,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科技发展缺乏社会和生产需求的动力
2、政治上,君主****的束缚,阻碍科技进步
3、思想上,教育上八股取士,忽视自然科学的教育,*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科技发展缺乏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
4、对外政策:闭关锁国,限制对外交流,阻碍进步
5、文化传统上,“重道轻器”,轻视科技发展,没有形成严密的科学体系(4大发明看出理论不足)
东西方科技发展比较:
1、中:重视经验。西:重视实验
2、中:重视综合,西:重视分析
3、中:重视实用,西:重视理论
4、中:重视服务于农业,西:重视服务于工业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相同点;
(1)范围上——都属儒学
(2)主张——都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4)地位影响——都是古代哲学的重大成就
不同点:
(1)对宇宙的构成,分别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2)道德主张,“天理”为行为规范“内心”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1、中国近现代史
一、近代中国维护主权的斗争(必修一专题二)
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必修一专题三)
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必修一专题四
四、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必修一专题五)
五、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二专题二)
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必修二专题三)
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二专题四)
八、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必修三专题三)
九、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必修三专题四
十、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必修三专题五)
十一、人物志(孙中山、___、邓小平、李四光(选修四单元四、五、六)
五次侵华战争中的三次战争及影响
1、‘1840年,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半封——(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2、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资本输出为主取代商品输出为主(经济侵略方式改变)(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
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侵华工具
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方案和斗争
1、1852—1864年,——农民阶级救国——太平天国运动
2、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3、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戊戌变法
4、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辛亥革命
5、1915—1919年——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6、1921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向西方学习实现近代化的进程
1、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2、地主阶级(洋务派)——学习西方军事和民用工业
3、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治制度(走日本人的路)
4、资产阶级革命派(孙)——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度(走美国人的路)
5、资产阶级激进派(陈李)——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和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
6、无产阶级(***)——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走苏联人的路)
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三个历程
孙中山为维护民主与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
1、1911年——辛亥革命——****清王朝,建立共和国
2、1913年——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
3、1915年——护国运动——粉碎袁世凯复辟帝制
4、1917年——第一次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维护《临时约法》
5、1920—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
6、1924—1927年——国民*(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
***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段
1、(1921——1924年)——建*时期(2个大会1个纲领)
2、(1924——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即“国民*”时期)(统一战线)
3、(1927——193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者叫“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道路、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
4、(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2个战役、1条统一战线1个大会)
5、(1946——1949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
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或者叫“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分期?
1、(1949——1952年)——三年经济恢复时期
(1950——1953年)——三年抗美援朝战争
2、(1949——1956年)——八年过渡时期
3、(1956——1966年)——十年建设时期
4、(1966——1976年)——十年文化*时期
5、(1976——1978年)——二年徘徊时期
第12篇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九)
2022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九)已公布,具体内容请各位考生查看如下:
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史
(二)******和国民政府史
一、知识归类
ⅰ政治篇
1、******的沿革
⑴兴中会;⑵同盟会;⑶******;⑷中华革命*;⑸中国******:1919年,孙中山将中华革命*改名为中国******(简称为******);⑹中国******的改组;⑺中国******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⑻退居台湾后的******;⑼中国******革命委员会:1948年1月,于香港成立,与蒋介石集团决裂,与中国***并肩战斗,成为新中国的参政*。
2、******指导思想的变化
⑴兴中会宗旨;⑵同盟会纲领;⑶******宗旨:1912年的《******宣言》提出“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⑷中华革命*宗旨:以“实行民权、民生”为宗旨,“以扫除****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⑸新三民主义;⑹法西斯主义: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仍打着三民主义的旗号,实际上是以法西斯主义为指导思想。
3、重要会议
⑴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⑵******成立大会;⑶******“一大”;⑷******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了《整理*务案》;⑸******五届五中全会;⑹旧政协:1946年于重庆;⑺“制宪国大”。
4、政权演变
⑴湖北军政府;⑵南京临时政府;⑶北洋政府;⑷广州军政府;⑸广东国民政府;⑹武汉国民政府;⑺南京国民政府;⑻汪精卫伪南京国民政府;⑼台湾*******:1949年12月,国民政府迁至台湾,2000年3月台湾大选******惨败,民进*获胜,结束了******在台湾的统治,2022年3月******选
举获胜。
5、政治*和对民主进步力量的镇压
⑴政治*的强化:抗战期间的*统治;重庆谈判中拒绝承认解放军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1946年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1946年制定伪宪法,确认了以蒋介石*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1947年关闭和谈大门
⑵镇压民主运动:1935年镇压“一二九”运动;内战前后,制造一系列暴行;1947年制造“五二0”血案和镇压台湾“二二八”起义;1947年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民主*派被宣布为非法,被迫转入地下。
⑶实行文化高压政策
6、******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⑴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左右派之间的矛盾和斗争。⑵十年内战时期:蒋汪矛盾;“宁汉合流”后,各派系矛盾更激烈,表现为新军阀之间的混战;“九一八”事变后,******内爱国力量举起抗日反蒋大旗;西安事变中,亲日派和亲英美派的矛盾。⑶抗战时期:抗战初期,亲日派的“亡国论”和亲英美派的“速胜论”;相持阶段中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集团叛国投敌。⑷解放战争期间:蒋桂矛盾的表面化。
ⅱ军事篇
1、反帝反封建战争
⑴兴中会和同盟会发动的反清起义;⑵孙中山发动的维护民主共和的战争;⑶两次东征;⑷北伐战争。
2、国共双方的交战
⑴十年内战;⑵抗战时期;⑶解放战争时期。
3、抗战中的对日作战
⑴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⑵******内爱国将领的抗日活动。
ⅲ经济篇
1、重要经济政策
抗战期间: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对农业采取“粮食征购”、“征借”等手段,在商业上实行专卖政策。
2、官僚资本的发展
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利用政权力量,通过垄断金融等手段,建立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成为蒋介石政权的经济基础;②抗战期间,四大家族大发国难财,加强经济垄断,官僚资本急剧膨胀;③解放战争期间,先是以“接收”为名实行吞并和掠夺,在内战中,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的掠夺;④民主革命胜利,官僚资产阶级统治被****,新中国建立后,官僚资本被人民政府没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ⅳ外交篇
1、辛亥革命时
没有反帝内容:⑴三民主义未提出明确的反帝要求;⑵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时提出革命不以排外为目的,不会招致外国的干涉;⑶南京临时政府《告各友邦书》中承认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2、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对外政策特点是“联俄”和“反帝”,但后期蒋介石与帝国主义勾结。⑴联俄表现:三大政策提出联俄政策和具体做法。⑵反帝表现: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1924年孙中山的“北上宣言”;东征与北伐具有反帝性质;武汉国民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⑶后期,蒋介石在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进行谈判,取得了帝国主义的支持,为以后发动政变准备了条件。
3、十年对峙时期
国民政府推行依附英美和对日妥协的外交政策。
4、日本侵华时期(1931—1945年)
⑴1931—1932年的“不抵抗”政策:“九一八”事变中实行,导致东三省的迅速沦陷。
⑵1932—1936年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一二八”事变和《淞沪停战协定》签订后,为应付舆论压力,而提出该政策,主要活动有:夹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和福建十九路军;华北事变,签订《何梅协定》。
⑶1937—1938年的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逐步实现国共合作抗日,防御阶段中在正面战场积极抵抗。
⑷1938—1945年的消极抗日:进入相持阶段,****倾向日益增长,由积极抗日转为消极抗日、积极****。
5、解放战争期间
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内战;1946年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攫取各方面特权。
6、台湾*******统治时期
倚靠美国,缔结《共同防御条约》;中美建交后,美台官方外交结束,世界大多数国家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
ⅴ国共关系篇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行成与破裂
⑴形成的必要条件和可能条件
⑵形成的标志以及对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⑶破裂:右派的篡权与发动******政变
2、十年对峙期间
⑴国共对峙的表现:屠杀与反屠杀(***通过武装起义反抗屠杀政策);围剿与反围剿;政权的对立。
⑵国共两*由对峙走向合作:①“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先后提出“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中共发表宣言,提出“发动群众斗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②1933年冯玉祥与中共*员吉鸿昌合作,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③1933年11月福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同红军签订“停战协定”。④1935年8月,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年底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⑤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3、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维持
⑴初步建立和正式建立
⑵维持:蒋介石集团的积极****,但不敢彻底破裂,不断掀起****高潮。在主要矛盾制约和中共努力下,合作关系一直得以维持。
4、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共双方的战争
⑴破裂:抗战结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蒋介石坚持*内战方针,发动全面内战,关闭和谈大门,国共合作前面破裂。
⑵战争:(略)
5、中共对台政策的两次重大转变
⑴建国初由坚持武力解决台湾问题转变为“和平解放台湾”。
⑵新时期,由“解放台湾”转变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放弃武力。
ⅵ人物篇(个人活动及其评价)
1、孙中山;2、蒋介石;3、汪精卫;4、廖仲恺;5、宋庆龄。
二、知识深化
1、对******政治纲领的评析
政*具有特定的政治纲领。政*的阶级性决定了政治纲领的性质。******的政治纲领有经过多次演进,其中以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影响。在评析新、旧三民主义时,就应立足于阶级性和时代性。新三民主义的“新”体现在:新三民主义具有崭新的革命内容;与我*的最低纲领基本一致。
2、如何认识******政权的性质
阶级性是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分析******政权的性质时,一要看政权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里;二要看******的性质;三要看******政权的内外政策。
3、怎样看待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武装斗争
夺取政权和维护政权是政*的政治目标。资产阶级革命派先后发动的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等武装斗争就是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其中,辛亥革命是为了确立民主共和,辛亥革命失败后的三次余波士为了挽救和维护民主共和。而资产阶级革命派武装斗争的成败得失时由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两面性决定的。
4、蒋家王朝的法西斯主义
目的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维护******一*专政。它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买办性和欺骗性,是买办的封建的法西斯主义,是官僚资本和一*专政、特务统治的结合。它在政治上实行特务统治;经济上四大家族垄断全国经济命脉;军事上进攻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外交上实行卖国政策;文化上推行文化****主义。
5、******为何丢掉了中国大陆
真正原因在于:①“失民心者失天下”;②在农村的失败;③国统区经济崩溃;④******内部矛盾尖锐;⑤******外交走入死胡同。
6、如何评价******的重要人物
******前后期的核心人物分别是孙中山和蒋介石。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依据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其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第三要有历史的、辨证的观点。比如对蒋介石的评价,不能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而应采取“阶段法”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可分为六个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时期;十年对峙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退踞台湾时期。
6、对抗战时期******正面战场的评价
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依次全民族抗战。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是相互依存而又相对独立的。在抗战的不同阶段,******正面战场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抗战初期,******战场是积极抗战的;在相持阶段,******战场的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并存;在反攻阶段,******战场主要起了消极作用。总之,由于受阶级局限和国际大环境的制约,******统治集团在抗战中始终推行一种两面政策,即“主张抗日但又动摇,主张团结但又****”。抗战前期,抗日是主要方面,****是次要方面;在相持阶段,其政策发生逆转,但仍是两面政策;到抗战胜利阶段,****成为******政策的主导方面,抗日只留于口头上。但基本上坚持了抗战。
7、正确认识国共关系及其经验教训
1924—1949年,国共关系经历了*时期的“合作”、土地革命时期的“分裂”、抗战时期的“合作”、解放战争时期的“分裂”四个阶段。从中我们得出的基本经验是:过去国共两*“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因此,今天积极推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和海峡两岸的统一,对国共两*和整个中华民族都是有利的。国共两*应该“求大同,存小异”。
三、若干问题
1、维护民主共和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当时历史发展的特点是在曲折和反复中前进。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势力和外国殖民主义势力,是历史发展曲折反复的社会根源(封建地主阶级经济是复辟和军阀割据的经济基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扩大是外部因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阶级根源;反动势力不甘心推出历史舞台、中国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资产阶级革命政*的涣散、脱离群众等具体原因。
2、分析辛亥革命以后至五四运动以前,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几种并存的现象、原因及影响?
表现:①政治上,*****与民主共和两种政治势力并存,北洋军阀与地方军阀的并存。②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③思想文化上,“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两大思潮并存。
原因和影响(略)
3、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斗争方式的演变与失败原因分析?
革命斗争方式的变化:从北洋军阀政权建立到“二次革命”爆发前,革命*人在政治上依靠临时约法、责任内阁、议会选举、组阁等议会斗争方式,试图通过议会斗争维护共和国政体。二次革命是孙中山发动武力讨袁。失败后,1914年,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组织武力讨袁活动;1915年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维护共和制度、反对袁世凯复辟的阴谋;后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号召人民将反袁斗争进行到底。
原因:与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彻底扫清内外反动势力有关;与孙中山依靠军阀斗争方式有关;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也没有解决好革命依靠的力量。
4、蒋介石集团实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原因和实质?
⑴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①强调中国落后,日本先进,畏敌如虎;②幻想通过公开的外交活动,依靠国际联盟主持公道,阻止和制裁日本的侵略活动;③企图通过秘密谈判,牺牲东北以保全本部十八个行省,维护四大家族的私利;④出于反动的阶级本性,把中共视为主要敌人,惧怕抵抗会造成全国的抗日运动,从而有利于中共的发展,认为“宁亡于日,不亡于共”。
⑵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原因:“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怒斥不抵抗政策,强烈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面对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蒋介石企图以“必先安内”为掩护,加紧围剿红军的根据地。
⑶实质:卖国****。
5、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政治态度的两面性及原因?
******五届五中全会后,国民政府的政治态度具有两面性:既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日;既要****,又不敢彻底破裂。
⑴造成起既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日的原因有:①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侵华方针;②英美帝国主义推动日本进攻苏联,极力劝降;③国民政府没有抗战到底、取得彻底胜利的决心;④但日本灭亡中国的根本方针没有改变。
⑵造成既要****、又不敢彻底破裂的原因有:①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没有放弃*和****反人民的根本立场;②日本改变侵华方针;③经过一年半的抗战,中共抗日力量反而更加强大;④但由于日本扩大战争,西方国家和苏联都不希望中国统一战线的破裂;⑤日本灭亡中国之心不死,中日民族矛盾占主要地位;⑥中共抗日力量在敌后战场的牵制,减轻其压力,使其不敢轻易放弃统一战线。
总之,这是由其阶级本性所决定的,加上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占主要地位,制约其内外政策。
6、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
⑴不同点:合作方式不同;合作的政治基础不同;结果不同;其中中共的成熟状况和采取的方针不同。
⑵相同点:背景相同;中共在统一战线中的作用相同;共产国际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都经历了复杂的内部斗争;都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7、抗战胜利后中国各方面的政治要求?
⑴美:视中国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扶蒋****的对华政策,要求控制中国;
⑵蒋介石:坚持*和内战的方针,企图消灭人民力量,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
⑶***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
⑷民主*派从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出发,力图在国共两*之外寻求一条“中间道路”,即通过和平方式,在中国建立多*制的西方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8、解放战争时期******政策的变化?
⑴内战前:假和平、真内战;
⑵内战爆发后:实行法西斯*统治;
⑶三大战役后:假和平作缓兵之计,企图实现“隔江而分治”。
9、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关系之演变?
3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