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 总结范文
栏目

毕业生就业总结12篇

发布时间:2023-06-10 10:43:01 热度:31

毕业生就业总结12篇范文

第1篇 2022第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范文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解决本镇大学生就业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民心工程”摆上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和指导,积极发挥政府的桥梁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用好、用活人才资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积极贡献。现将我镇今年第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总结如下。

一、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截至xx年10月14日,我镇共有高校毕业生469人报到,其中研究生3人,本科206人,大专260人,已就业的有469人,就业率为100%。已报到毕业生信息已全部录入东莞市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圆满地完成了xx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目标。

二、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情况

为进一步转变我镇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增强创业就业能力,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镇于7月26日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毕业生有300多人,镇人才服务站站长陈树勋同志作了开班动员讲话,为广大毕业生分析了当前就业形势,介绍了市、镇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优惠政策,并要求毕业生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奋斗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争取早日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培训班课程重点开设大学生成功求职技巧、演讲口才与职场必备商务礼仪课程,让学生端正就业心态,掌握演讲技巧及有效表达方法,懂得如何应对面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商务礼仪的技巧,促进我镇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和提高就业能力,让其更深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掌握创业知识,提高求职技巧,利于更好地找到心仪的工作。

三、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镇战略,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我镇主要采取了“三个加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加强领导,执行到位。

为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我镇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面工作,完善领导小组职能分工,由镇人事办和人才服务站掌握并督导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各司其职,多管齐下,不断实现人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同时,村劳动服务站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事务,营造全社会各有关部门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氛围,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打好组织领导基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毕业生就业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工作方法和宣传服务措施,形成各个相关部门普遍重视,统筹协调新机制,及时有效贯彻落实市、镇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相关要求。

(二)加强宣传,多措并举。

能否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同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他们是否了解政府鼓励就业的政策密切相关。一方面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就业观。于7月26日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培训班,300多名本地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为高校毕业生进行心理辅导及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一步正视现实,摆正心态,客观定位,选好目标,力戒浮躁,扬长避短,合理调整就业期望,结合自身特点,立足现实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为企业和人才“牵线搭桥”。于7月26日在镇影剧院广场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设立了人才政策宣传咨询点,宣传我市人才政策和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免费为高校毕业生及待业人员提供求职服务、职业指导、培训登记等公共就业服务。我镇电子、五金、电器、印刷等30多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了1500多个就业岗位,涉及管理类、技术类、普通类等多方面,有效拓宽本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参加就业指导培训班后提供了一次实战机会,进一步提高本镇生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择业能力。

(三)加强管理,整合资源。

我镇根据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求职特点,积极开展了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并活用市“人才东莞”专项资金积极筹建“人才驿站”,促使市镇联动、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早日形成,更好地为我镇创新就业创业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人才驿站”政策宣传、政策咨询、服务项目对接等作用,实现一室多用,资源共享,完善柔性引才机制,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及时为各类人才提供日常咨询服务,吸引优秀人才来我镇创业就业,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打造发展强力新引擎。

第2篇 2022年上半年第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解决本镇大学生就业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民心工程”摆上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和指导,积极发挥政府的桥梁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用好、用活人才资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积极贡献。现将我镇今年第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总结如下。

一、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截至xx年10月14日,我镇共有高校毕业生469人报到,其中研究生3人,本科206人,大专260人,已就业的有469人,就业率为100%。已报到毕业生信息已全部录入东莞市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圆满地完成了xx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目标。

二、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情况

为进一步转变我镇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增强创业就业能力,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镇于7月26日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毕业生有300多人,镇人才服务站站长陈树勋同志作了开班动员讲话,为广大毕业生分析了当前就业形势,介绍了市、镇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优惠政策,并要求毕业生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奋斗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争取早日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培训班课程重点开设大学生成功求职技巧、演讲口才与职场必备商务礼仪课程,让学生端正就业心态,掌握演讲技巧及有效表达方法,懂得如何应对面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商务礼仪的技巧,促进我镇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和提高就业能力,让其更深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掌握创业知识,提高求职技巧,利于更好地找到心仪的工作。

三、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镇战略,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我镇主要采取了“三个加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加强领导,执行到位。

为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我镇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面工作,完善领导小组职能分工,由镇人事办和人才服务站掌握并督导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各司其职,多管齐下,不断实现人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同时,村劳动服务站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事务,营造全社会各有关部门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氛围,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打好组织领导基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毕业生就业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工作方法和宣传服务措施,形成各个相关部门普遍重视,统筹协调新机制,及时有效贯彻落实市、镇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相关要求。

(二)加强宣传,多措并举。

能否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同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和他们是否了解政府鼓励就业的政策密切相关。一方面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就业观。于7月26日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培训班,300多名本地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为高校毕业生进行心理辅导及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一步正视现实,摆正心态,客观定位,选好目标,力戒浮躁,扬长避短,合理调整就业期望,结合自身特点,立足现实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为企业和人才“牵线搭桥”。于7月26日在镇影剧院广场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设立了人才政策宣传咨询点,宣传我市人才政策和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免费为高校毕业生及待业人员提供求职服务、职业指导、培训登记等公共就业服务。我镇电子、五金、电器、印刷等30多家企业为求职者提供了1500多个就业岗位,涉及管理类、技术类、普通类等多方面,有效拓宽本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参加就业指导培训班后提供了一次实战机会,进一步提高本镇生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择业能力。

(三)加强管理,整合资源。

我镇根据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求职特点,积极开展了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并活用市“人才东莞”专项资金积极筹建“人才驿站”,促使市镇联动、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早日形成,更好地为我镇创新就业创业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人才驿站”政策宣传、政策咨询、服务项目对接等作用,实现一室多用,资源共享,完善柔性引才机制,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及时为各类人才提供日常咨询服务,吸引优秀人才来我镇创业就业,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打造发展强力新引擎。

xxxx,是xxx大07级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三年的大学生活是我学习专业知识及提高各个方面能力为以后谋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思想政治方面;我具有优秀的道德修养。...

我叫闫xx,xx届本科毕业生,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于柳工。从8月12号来到柳工,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与见习,收获颇多,想挑出几件事与母校汇报。在下没有给xx丢脸。

今天是xx年的最后一天,照例是要写一下年度总结,呵呵。这一年总体来讲很折腾。几件事,我换工作了;我家装修了;跟我对象订婚了。在一个地方呆的太久,就容易依赖容易懈怠,因为在那里你会有一些资历和经验,盲目的换工作弊端就是舍弃这...

一、本校组考工作 加强考试宣传、动员。考前电子显示屏上滚动考试励志语、考纪*示语;召开学生考试动员会,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各班级再召开考试主题班会,落实考试具体工作。2、 加强对涉考人员的培训。

早便想着写下什么,总结一下xx年的自己,而自己初一晚上的时候也确实这样做着,或许是qq都嫌我写的太煽情,最终在写完的时候竟然不知所谓的按下了删除键,也只好作罢了,但是脑子里始终有一些字符盘旋不去。

xx年我校共有毕业生xxxx人,其中硕士研究生xxx人、本科生xxxx人、专科生xxx人。xx届平均就业率为xx.01%,略高于在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硕士xx.98%,本科xx.37%,专科77.38%。

一、药学院xx届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今年我院共有毕业研究生8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人数:21人 ,实际就业15人所占比例:85.71%硕士研究生人数:66人,有 5人考博,实际就业45人所占比例:78.79%实际就业总人数:60人(截止xx.7.4.)所占...

我是xx大学法学院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在学校和xx法院共同安排下进行为期一周的实习。通过实习,我在我的专业领域获得了实际的工作经验,巩固并检验了自己几年来本科学习的知识水平。

第3篇 2022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22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实现稳步增长,校招生与就业处还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一、我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基本就业情况。我校2022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3748人。 截止至2022年12月10日止,本科就业率为97.65%,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为97.69%,非师范类就业率为97.57%;专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96%。就业率达到100%的本科专业共有22个。

2、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流向:普教职教系统就业1923人,占52.54%;企业单位就业1291人,占35.27%;*政及事业单位就业235人,占6.42%;升学深造人数为128人,占3.50%;高校就业72人,占1.97%;部队就业人数为10人。

3、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粤西地区就业1728人,占48.91%;珠三角地区就业1630人,占44.32%;粤北、粤东、外省地区就业分别为82人(2.32%)、65人(1.84%)、155人(2.63%)。

二、我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1、坚持推行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努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2022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成功举行,学校*政领导班子、各学院、处室*政“一把手”、学生工作全体干*共同出席了会议,学校领导与二级学院一把手签订就业责任书,并对2022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全体师生员工有力支持。学校在逐年加大编制、经费、队伍方面保障的同时,建立了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学校层面校长负总责,学院层面院长或**负总责,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通过学校和学院的联动,将各学院院长、专业系主任、专业导师、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通过这些措施,“领导主抓、处室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效性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就业工作“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2、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

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出口逐渐成为各二级学院的共识,各学院进一步加大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如:人文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践行博雅教育理念,并不断拓展与国外(境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毕业生境内、境外就业市场并进;外语院通过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实践体验学习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等大力增强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美术学院积极构建、实践常规教学和专业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信息学院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及“双师型”培养体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就业面;化学院采取科学配置课程资源和特色化建设和隐性课程开发,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

3、坚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意义重大,国内众多知名大学在就业指导方面的纷纷加大了投入。学校在资源紧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件竞赛,校外培训学习等活动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推进就业“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校外高层次的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探索新形势下的我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就业“两课”教学质量。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实训,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创业意识。联合校内各单位共同推出“就业实训月”系列活动,共举办近50场/次高水平的就业指导与实训活动,积极落实省厅“企业精英进校园”的要求,为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实训搭建了优质的平台:如招生与就业处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商学院的“总裁讲坛”、“百度经理人”活动,数科院的“课堂教学十星比赛”“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信息学院的“it科技节”以及系列就业指导讲座等。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保障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同时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指导等服务。招生与就业处联合各二级学院召开“双困”毕业生就业座谈会、毕业班班干代表座谈会及毕业班*员代表议会等,帮助“双困”毕业生解决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精心挑选合适的就业岗位,对 “双困”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

4、坚持就业研究与就业宣传相结合,有效引领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针对毕业生甚至就业指导教师对就业市场及国家各级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当年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研究,如开拓就业市场的队伍回来后都会将有关就业市场信息汇总招生与就业处,并及时整理分析后通报给各单位;在2022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招生与就业处作了2022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汇报,结合我校近年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作出了全面客观的分析,使各单位对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各部门工作针对性的开展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在2022年我校学生工作研讨会上,共有11位教师提交了就业工作论文,其中二等奖、三等奖两篇、优秀奖。在大量进行就业研究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印发资料、网络宣传、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的*教育活动,帮助毕业生树立敢于吃苦,勇于挑战自我,为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思想,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2022年,我校共有305名毕业生响应广东省“三支一扶”专项计划号召,志愿到贫困地区去建功立业。

5、坚持加强对外联系与对内整合,固拓并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并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二级学院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一是精心设计、编印毕业生推介资料,及时通过网上网下各渠道向700多家教育及企业单位寄发宣传资料;二是充分利用校地合作以及就业见习、实习等工作,抓住机会积极推介和邀请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聘;三是联合校内各单位,分别分批组队奔赴省内十几个地区走访校友及企事业单位,积极推介我校毕业生,并诚请各类型用人单位到我校召开中小型招聘会;四是发动全校教职工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途径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如向历届校友寄发《致校友一封信》,积极发动校友帮助师弟妹查找就业信息等。统计自2022年9月至2022年7月1日截止,我校在“湛江师范学院就业网”共发布864家各类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提供岗位27972个。其中,校内举办招聘的单位有182家,总共提供了5431个岗位;校外招聘的单位有682家,提供了22541个岗位。

三、工作展望

1、加大保障力度,建构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与目前国内及省内同类院校的就业工作保障情况相比、与学生就业工作的需要相比,我校就业工作的保障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除了努力按国家及省厅有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三到位”外,也要逐步建立学生就业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等。要增强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实效性,真正落实“三个适度挂钩”要求,不断推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2、强化市场导向,增强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适配度。通过就业市场调研反馈及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校毕业生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学校要全面研判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需要,建立和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机制,以推动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配合学校的转型升格,各专业教学也要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力气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要全面加强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适当延长及科学安排专业见习、实践活动的时间,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等活动,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结合专业特点,以各种竞赛为载体,建设优质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增强指导实效,树立科学就业观实现充分就业。人才培养质量除外部的客观条件影响外,学生主体的意识影响更为主要。从就业工作中的众多个案来看,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是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因素。很多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淡薄,存在不少陈旧的就业观念,“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甚至对自己的就业不闻不问。就业指导水平不高、效果不好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发、就业指导活动品牌的打造都仍需加大力度。因此,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在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就业激励机制等保障情况下不断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有效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把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更新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以实现充分就业。

4、创新市场开拓,岗位数量增加与质量提高并重。尽管我校每年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但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相比,我校就业市场的开拓力度仍需加大。学校要在目前粗线条的市场开发基础上,针对各专业的就业状况,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加各具体专业岗位就业信息量的供给。专业教师与社会相关行业的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对本专业学生的情况也比较了解,要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专家教授等的积极性,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另外,在各行各业的历届校友也是我校就业市场的一笔宝贵财富,也要利用各种方式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要做到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为我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5、创新服务平台,拓展就业指导及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当前就业工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趋势,强烈要求我校就业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实现与社会同步。招聘场馆的多媒体设备、学校信息发布户外电子屏幕、就业信息移动网络发布平台等的增设亟待解决,以为我校就业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实现“幸福湛师”添砖加瓦。

第4篇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总结

九月份以来,为进一步推动全县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xx县人社局、县人才交流中心主动作为、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

一是召开专题会议精心部署。xx县人社局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作为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措施,在人社局*务扩大会上专门安排此项工作,由局分管领导主抓,县人才中心具体负责落实,进一步明确本次活动的服务对象、活动要求等内容。同时,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提高思想认识,正确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是及时发布招聘会信息。为了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县人社局充分利用局led显示屏,开展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全方位就业政策宣传活动。县人才交流中心结合市人社局文件精神,通过2022年高校毕业生报到群、县人才交流中心信息平台等发布了《关于市人才中心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有关事项的通知》,及时向2022年及往届未就业大学生招聘信息,鼓励动员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主动参加市人才市场举办的专场招聘会。同时,建议未就业毕业生可通过市人才公共服务网查阅招聘信息,选择自己有意向的公司和岗位在网上投递简历求职。

三是积极提供贴心服务。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安排专人,对符合条件有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及时办理失业登记,并根据毕业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岗位信息和职业介绍服务。并为8月底参加syb创业培训的25名大学生发放培训证书,为1名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小额贷款申报程序指导服务。

四是开展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宣传活动。针对我县未就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薄弱环节,9月20日,县人才交流中心联合县劳服局在县城紫柏广场开展了xx县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县劳服局的工作人员向有创业需求的咨询者逐一讲解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县人才交流中心重点为前来咨询的大学生以及大学生家长讲解了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免费创业服务以及大学生创业基金贷款申报条件和申报流程等优惠政策,主动为他们送上宣传资料,提供面对面的政策宣传咨询服务。活动当天,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优惠政策、各类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宣传资料300余份,接受现场咨询40余人次。

五是做好实名信息登记工作。因7、8月份属xx县高校毕业生报到高峰期,截止8月底已报到登记了143人,9月服务月活动期间报到人数较少,仅实名登记了20人,其中2022届毕业生人数2人;办理档案托管业务35人。同时,县人才交流中心对实名登记的100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逐个进行回访,截至目前:已就业81人(经电话联系大部分在外地已就业),准备考研9人,自主创业1人,未就业9人。

后期,县人社局、县人才交流中心将继续加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力度。广泛开展就业指导、政策咨询和跟踪辅导等“一条龙”服务,搭建毕业生自主创业“绿色通道”,扎实落实各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促进xx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稳步发展。

第5篇 大学生思想汇报:大学毕业生就业总结

敬爱的*组织:

感觉自己好久都没有写东西了,不在学校的日子让我变的懒了许多,从学校踏入社会工作实习也更让我深刻明白压力了,一路走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啊!

我就简单向组织汇报一下最近我的思想和生活状态,我通过投简历找到一份金融监管的工作,在这个工作中我主要是属于第三方监管,工作量不是很大,我之所以选择这个工作的原因是因为我在学校还有考试,所以选择了一个时间自由点的岗位,让自己可以有空闲的时间去看看书,不过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也在考虑一个问题到底,我不喜欢的考试我为什么还要去考。开始对证券有兴趣所有就选择证券从业考试了,不过现在已经不是很有兴趣了,只是为了坚持下去,把它考下来,花了时间和精力在上面,却让自己感觉到很累,到现在我只能说一切都还好,利用时间把最后的考试完成。工作中我也感受到人性的虚伪和包装、伪装,其实这些道理我也明白,商场如战场,无商不奸,当今社会就是物尽天择适则生存,对于工作我可以认真做好,可是学不来那种奉承,最大的缺陷还是人际关系不行,不能达到他们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地步,不能把自己推销出去,对于先就业后择业,这是一个桥梁我要认真考虑以后的路改怎么走,有时候也感觉自己不是那种喜欢冒险的人,这样也让自己有所羁绊,想了很多,却不能迈出那艰难的第一步。

在外工作这一段时间里,我也回学校几次,见到好久不见的学弟学妹有种亲切感,看到他们,我也知道对他们关心少了,因为我本应该可以做的更好的,在他们刚开始的时候是引导他们去认可这个学校,去认可我们的存在,但是现在是他们,其实也是当时的我一样的迷茫期,通过私下聊天也可以看出来90后的他们比我们的思想更怪异,不过也有很不错的人,有想努力的人,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进步,也有一些人从开始就已经厌烦大学的生活了,当现在的他们成为了老油条了,其实我再怎么去劝他们,我感觉到已经不现实了,对于我带的国贸班级,我只是希望他们过的很好,玩可以,但是也不能忘记学点什么,这样才能在出去以后才不会痛恨自己没好好学。

通过他们的扣扣的变更,也感觉他们都还没长大,也都是很随意,一句话就可以感觉到他们内心还不是很成熟,可是先在的我又何尝不是呢?现在的我不能给他们更专业的知道,只能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去解读他们。不管怎么样,你们永远都是我可爱的学弟学妹,我身在外,心在你们身上,国贸班也换了辅导员,希望刘老师可以把他们班带的更好,对于个别人还是该谈话的谈谈,去私下好好了解他们,帮助他们。不在学校的这一段日子里,我也嘲笑我自己,与优秀的人在一起,可是我差了很多,作为一个*员不是说说就好了的,那些真正的优秀的*员才是我们效仿的榜样。

离开了学校,我也感觉到缺少了政治学习氛围,不过还好,养成的习惯不是容易改变的,在闲暇时间就去关注时事政治新闻,其次就是缺少了和其他*员同志的交流,或许是即将毕业的我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和工作了,所以相互之间的交流变少了,对于支*的工作开展情况,不知道他们四个人可不可以胜任,希望他们可以扛起这个重任,让我们系发展一批更有责任感的、有活力的同志进来。

第6篇 2022年上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xx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实现稳步增长,校招生与就业处还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一、我校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基本就业情况。我校xx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3748人。 截止至xx年12月10日止,本科就业率为97.65%,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为97.69%,非师范类就业率为97.57%;专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96%。就业率达到100%的本科专业共有22个。

2、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流向:普教职教系统就业1923人,占52.54%;企业单位就业1291人,占35.27%;*政及事业单位就业235人,占6.42%;升学深造人数为128人,占3.50%;高校就业72人,占1.97%;部队就业人数为10人。

3、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粤西地区就业1728人,占48.91%;珠三角地区就业1630人,占44.32%;粤北、粤东、外省地区就业分别为82人(2.32%)、65人(1.84%)、155人(2.63%)。

二、我校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坚持推行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努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成功举行,学校*政领导班子、各学院、处室*政“一把手”、学生工作全体干*共同出席了会议,学校领导与二级学院一把手签订就业责任书,并对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全体师生员工有力支持。学校在逐年加大编制、经费、队伍方面保障的同时,建立了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学校层面校长负总责,学院层面院长或**负总责,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通过学校和学院的联动,将各学院院长、专业系主任、专业导师、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通过这些措施,“领导主抓、处室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效性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就业工作“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2、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

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出口逐渐成为各二级学院的共识,各学院进一步加大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如:人文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践行博雅教育理念,并不断拓展与国外(境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毕业生境内、境外就业市场并进;外语院通过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实践体验学习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等大力增强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美术学院积极构建、实践常规教学和专业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信息学院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及“双师型”培养体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就业面;化学院采取科学配置课程资源和特色化建设和隐性课程开发,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

3、坚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意义重大,国内众多知名大学在就业指导方面的纷纷加大了投入。学校在资源紧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件竞赛,校外培训学习等活动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推进就业“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校外高层次的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探索新形势下的我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就业“两课”教学质量。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实训,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创业意识。联合校内各单位共同推出“就业实训月”系列活动,共举办近50场/次高水平的就业指导与实训活动,积极落实省厅“企业精英进校园”的要求,为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实训搭建了优质的平台:如招生与就业处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商学院的“总裁讲坛”、“百度经理人”活动,数科院的“课堂教学十星比赛”“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信息学院的“it科技节”以及系列就业指导讲座等。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保障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同时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指导等服务。招生与就业处联合各二级学院召开“双困”毕业生就业座谈会、毕业班班干代表座谈会及毕业班*员代表议会等,帮助“双困”毕业生解决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精心挑选合适的就业岗位,对 “双困”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4、坚持就业研究与就业宣传相结合,有效引领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针对毕业生甚至就业指导教师对就业市场及国家各级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当年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研究,如开拓就业市场的队伍回来后都会将有关就业市场信息汇总招生与就业处,并及时整理分析后通报给各单位;在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招生与就业处作了xx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汇报,结合我校近年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作出了全面客观的分析,使各单位对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各部门工作针对性的开展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在xx年我校学生工作研讨会上,共有11位教师提交了就业工作论文,其中二等奖、三等奖两篇、优秀奖。在大量进行就业研究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印发资料、网络宣传、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的*教育活动,帮助毕业生树立敢于吃苦,勇于挑战自我,为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思想,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xx年,我校共有305名毕业生响应广东省“三支一扶”专项计划号召,志愿到贫困地区去建功立业。

5、坚持加强对外联系与对内整合,固拓并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并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二级学院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一是精心设计、编印毕业生推介资料,及时通过网上网下各渠道向700多家教育及企业单位寄发宣传资料;二是充分利用校地合作以及就业见习、实习等工作,抓住机会积极推介和邀请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聘;三是联合校内各单位,分别分批组队奔赴省内十几个地区走访校友及企事业单位,积极推介我校毕业生,并诚请各类型用人单位到我校召开中小型招聘会;四是发动全校教职工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途径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如向历届校友寄发《致校友一封信》,积极发动校友帮助师弟妹查找就业信息等。统计自xx年9月至xx年7月1日截止,我校在“湛江师范学院就业网”共发布864家各类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提供岗位27972个。其中,校内举办招聘的单位有182家,总共提供了5431个岗位;校外招聘的单位有682家,提供了22541个岗位。

三、工作展望 加大保障力度,建构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与目前国内及省内同类院校的就业工作保障情况相比、与学生就业工作的需要相比,我校就业工作的保障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除了努力按国家及省厅有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三到位”外,也要逐步建立学生就业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等。要增强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实效性,真正落实“三个适度挂钩”要求,不断推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2、强化市场导向,增强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适配度。通过就业市场调研反馈及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校毕业生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学校要全面研判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需要,建立和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机制,以推动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配合学校的转型升格,各专业教学也要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力气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要全面加强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适当延长及科学安排专业见习、实践活动的时间,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等活动,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结合专业特点,以各种竞赛为载体,建设优质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3、增强指导实效,树立科学就业观实现充分就业。人才培养质量除外部的客观条件影响外,学生主体的意识影响更为主要。从就业工作中的众多个案来看,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是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因素。很多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淡薄,存在不少陈旧的就业观念,“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甚至对自己的就业不闻不问。就业指导水平不高、效果不好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发、就业指导活动品牌的打造都仍需加大力度。因此,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在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就业激励机制等保障情况下不断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有效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把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更新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以实现充分就业。

4、创新市场开拓,岗位数量增加与质量提高并重。尽管我校每年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但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相比,我校就业市场的开拓力度仍需加大。学校要在目前粗线条的市场开发基础上,针对各专业的就业状况,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加各具体专业岗位就业信息量的供给。专业教师与社会相关行业的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对本专业学生的情况也比较了解,要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专家教授等的积极性,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岗位。另外,在各行各业的历届校友也是我校就业市场的一笔宝贵财富,也要利用各种方式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要做到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为我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5、创新服务平台,拓展就业指导及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当前就业工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趋势,强烈要求我校就业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实现与社会同步。招聘场馆的多媒体设备、学校信息发布户外电子屏幕、就业信息移动网络发布平台等的增设亟待解决,以为我校就业工作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实现“幸福湛师”添砖加瓦。

毕业欢送会总结经验与教训—— “一进海大门,永远一家人!”炎炎夏日,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各人急着奔向不同前程的季节!在这样的热闹季节里,一批又一批的游子们互相挥着那离别的手,向各自理想的地方走去。...

四年时光匆匆而过,马上就要毕业走向社会了,下面对我四年的学习生活做如下总结: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大一上学期,我参加了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第一期*校培训,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坚定了我的共产主义意识,让我认识只有在...

08级护理12班,入*积极分子,舍务委员,优秀毕业生获奖情况xx年09月—xx年07月: 被评为“优秀社团人”、“二等助学金”、“优秀团员”xx年09月—xx年07月: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越越野赛第九名”曾担任职务xx年09月—xx年07月:担...

本篇大学生毕业自我鉴定由为您精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觉得我们站不错的话,请把它加到您的收藏夹里面以便下次访问四年时光匆匆而过,转眼即将踏入社会,让社会来检验这四年的成绩。

大学的光阴一晃而过,转眼间,我们都即将告别母校挥别多年的学生生涯走上人生另一征程了。时光不留情面地流,没有丝毫的痕迹。总结在大学4年来的表现,有得也有失。但的是让我学会了将来如何更快、更稳的走向社会、走向自己的下一段人生。

简答题 (2小题,19题6分、20题4分,共10分)一、题目19、实验室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经检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请从实验操作上分析造成误差可能的两点原因。

医学三年是我一生的重要阶段,是学习专业知识及提高各方面能力为以后谋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从跨入医学校门口的那一刻起,我就把这一信念作为人生的又一座右铭。思想上。

xx年即将过去,我来单位已有六个多月,这是我从学校毕业第一次踏上工作岗位。作为一名新员工,非常感谢单位提供给我一个成长的平台,让我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慢慢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才能。

第7篇 2022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范文

xx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实现稳步增长,校招生与就业处还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一、我校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基本就业情况。我校xx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3748人。 截止至xx年12月10日止,本科就业率为97.65%,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为97.69%,非师范类就业率为97.57%;专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96%。就业率达到100%的本科专业共有22个。

2、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流向:普教职教系统就业1923人,占52.54%;企业单位就业1291人,占35.27%;*政及事业单位就业235人,占6.42%;升学深造人数为128人,占3.50%;高校就业72人,占1.97%;部队就业人数为10人。

3、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粤西地区就业1728人,占48.91%;珠三角地区就业1630人,占44.32%;粤北、粤东、外省地区就业分别为82人(2.32%)、65人(1.84%)、155人(2.63%)。

二、我校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坚持推行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努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成功举行,学校*政领导班子、各学院、处室*政“一把手”、学生工作全体干*共同出席了会议,学校领导与二级学院一把手签订就业责任书,并对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全体师生员工有力支持。学校在逐年加大编制、经费、队伍方面保障的同时,建立了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学校层面校长负总责,学院层面院长或**负总责,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通过学校和学院的联动,将各学院院长、专业系主任、专业导师、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通过这些措施,“领导主抓、处室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效性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就业工作“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2、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

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出口逐渐成为各二级学院的共识,各学院进一步加大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如:人文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践行博雅教育理念,并不断拓展与国外(境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毕业生境内、境外就业市场并进;外语院通过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实践体验学习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等大力增强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美术学院积极构建、实践常规教学和专业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信息学院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及“双师型”培养体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就业面;化学院采取科学配置课程资源和特色化建设和隐性课程开发,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

3、坚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意义重大,国内众多知名大学在就业指导方面的纷纷加大了投入。学校在资源紧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件竞赛,校外培训学习等活动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推进就业“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校外高层次的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探索新形势下的我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就业“两课”教学质量。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实训,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创业意识。联合校内各单位共同推出“就业实训月”系列活动,共举办近50场/次高水平的就业指导与实训活动,积极落实省厅“企业精英进校园”的要求,为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实训搭建了优质的平台:如招生与就业处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商学院的“总裁讲坛”、“百度经理人”活动,数科院的“课堂教学十星比赛”“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信息学院的“it科技节”以及系列就业指导讲座等。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保障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同时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指导等服务。招生与就业处联合各二级学院召开“双困”毕业生就业座谈会、毕业班班干代表座谈会及毕业班*员代表议会等,帮助“双困”毕业生解决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精心挑选合适的就业岗位,对 “双困”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4、坚持就业研究与就业宣传相结合,有效引领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第8篇 法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于8月28号落下帷幕。法学院今年共有269名本科毕业生,101名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截止到8月28号,本科已就业人数达到266人,就业率达到xx.88%,签约人数达到254人,签约率为xx.32%。研究生就业人数xx人,就业率达到xx.04%,签约人数91人,签约率达到xx.1%。总就业率为xx.11%,签约率为xx.24%。

根据统计,今年法学院本科毕业生考取各类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大学生村官共64人,考取比例为23.79%;考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高校的研究生39人,考取国外高校研究生的3人,研究生考取比例15.61%。研究生考取各类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选调生共41人。同时一大批毕业生被大型国企、省内外律师事务所等各类知名企业录用。

二、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制度建设

制度是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为高效完成xx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学院在主管学生工作副**的带领下,整合各种资源,及时调整和完善学生工作的管理制度,不断加强毕业生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机制,完善了一系列毕业生工作制度。

1、制定并实施了《法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办法》、《就业工作班主任制度》、《待就业学生登记及跟踪制度》、《灵活就业学生跟踪制度》、《毕业生档案管理制度》、《“三考”中心管理办法》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大大促进了就业工作的规范化,保证了我院毕业生工作能够正常开展。目前,在副**的指导下,学工办老师正结合学院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建设,将各种可行的制度收编成《法学院学生工作制度》中,为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我们也将校就业指导中心编制的《毕业生就业指南》发放到学生手中,并对其中的就业政策做解析,让毕业生能够及时了解就业政策,使就业指导工作更有针对性、政策性和实用性。

2、这些规章制度的建设使我们学院的就业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规范,保证了我院就业工作能够正常进行。规章制度,是实现我院就业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捷径,为我们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增强了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在今后的就业管理工作中,我们要锐意进取,积极探索,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就业工作水平。

(二)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今年我院顺利完成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一方面积极收集就业信息,强化服务意识,另一方面努力营造具有学院特色的就业体制,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在“以过程质量提升产品质量”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注意人文关怀,认真把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位、落到实处,争取保持我院毕业生良好的就业率。

1、*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毕业生就业问题始终是学院工作的一个严峻挑战,鉴于此,学院在年初就召开专题会议分析今年的就业形势和对策,落实“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学院*委副**邵一骏为组长、学工办辅导员和毕业班班主任为组员的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将毕业生工作要做到“四个到位”,即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和落实到位。

2、领导小组成立后,组长多次检查、指导毕业生工作,并且在学院全体教职工大会上,通报就业工作的进展情况,号召全体教职工关心、支持毕业生工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给毕业生工作带来很多方便,学院的各个部门如教务办、院办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都很支持,包括学院院长、院*委**在内的许多老师都积极提供多种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找工作。

(三)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毕业生工作的始终。学院在抓好就业工作的同时,也一直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学院内营造出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学院在xx年11月份、xx年3月先后多次召开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大会,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比如“先就业,在择业”的观念灌输,在比如提倡和鼓励大学生下基层服务。我院今年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14人以村官、选调生等不同渠道选择去基层服务。

2、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处处为毕业生着想,用真情对毕业生进行教育,让每一名毕业生对学校充满感情。比如,负责就业的辅导员经常都会通过学院短信平台、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校内网等方式与毕业生进行交流,通过与学生交流中了解他们的就业困惑和想法,有针对性地指导。

3、认真落实与毕业生“一对一”谈话制度。针对毕业生多种多样的就业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耐心细致的工作。对于特殊群体的学生(多门不及格,不善交流等),鼓励他们大胆去单位应聘,去掉自卑心理,并替他们在用人单位面前推荐;对于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学生,我们希望他们看清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能力与就业期望值相匹配;对于那些找工作默然处置、毫不关心,既不找工作也不准备各类考试的学生,我们更是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对于那些只准备考研或公务员考试,不找工作的学生,鼓励他们两手准备。总之,通过多次谈话和调查,了解到学生的就业心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我们从各个角度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动员和就业指导、服务,动员广大毕业生以积极的心态、合理的择业标准去应聘,早日找到理想的就业单位。

(四)日常管理

1、就业工作有计划性和总结性,每个学期阶段都会制订出详细的就业工作要点并根据要点实施下去。

2、加强就业信息管理,建立用人单位档案。对于毕业生就业信息实行充分搜集、广泛发布、有效管理。对于xx届毕业生的工作,我们于xx年9月份起便启动信息联系工作,早抓实抓。一是对于有意招聘我们学院毕业生的单位和企业,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并且为单位和企业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帮助他们招聘到合适的人选,去年进行了专场招聘20余场,为今后进一步合作打好基础;二是利用各专业实习点、校友关系等便利条件,主动收集用人需求信息。对于就业信息的管理,一是通过就业信息网、就业信息专栏、短信平台、校内网等渠道,同时通过各班干*及时发布到班级或个人;二是建立用人单位档案,对于一些重要单位定期走访,加强沟通,形成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3、就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得好。能及时准确报送毕业生生源信息,多方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并登记在册,采取固定和有效的方式,及时、有序地向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对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掌握离校后的就业去向。

4、就业服务工作到位。在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院会毕业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毕业服务,极大方便了毕业生的就业手续办理,为提升就业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

1、主要是目前少数学生缺乏理想和信念。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松懈,导致毕业时未能及时找到工作,影响学院的就业率。

2、很多学生一心想考研究生、公务员,并把此作为就业的最佳选择,今年没有考上的就放弃各类就业机会,一心备战来年的公务员考试和研究生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院就业工作带来困难;

3、毕业学年基本上处于实习、找工作阶段,有些单位对实习人员要求严格,请假限制较多,这给学院召集毕业生开展就业工作、办理相关手续带来了一定困难;

4、很多单位设立了较长时间的实习期,在此期间不与学生签定协议,或者制定不利于学生的补充协议(如提高违约金额),影响学院就业率的统计。

5、毕业生的应聘技巧、找工作的主动性及途径还有待拓宽加强。

6、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后期就业管理还应进一步加强。

(二)努力方向

1、在总结过去几年的基础上,鼓励和加强同学们的注重专业学习,增强就业竞争力。

2、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渠道。为用人单位和学院的毕业生搭建平台,充分发挥组织专业推荐的作用。让学生在学校内就知道更多社会需求,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3、及早灌输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大二、大三时期就开设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加强对应实践课程的学习,如为考公务员的同学提供公务员考试技巧培训;为有创业意向同学提供创业指导。在毕业前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提高择业竞争力。

4、指导毕业生写好简历及提高应聘技巧。

5、继续发挥学院领导、教师的作用,与企业及校外校友的联系,尽可能为学生就业拓宽渠道和创造条件。

6、加强就业工作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就业工作繁杂切重要,对负责的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就业指导的老师来说,必须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院就业工作。

法学院

xx年九月十七日

第9篇 法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格式

一、基本情况

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于8月28号落下帷幕。法学院今年共有269名本科毕业生,101名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截止到8月28号,本科已就业人数达到266人,就业率达到xx.88%,签约人数达到254人,签约率为xx.32%。研究生就业人数xx人,就业率达到xx.04%,签约人数91人,签约率达到xx.1%。总就业率为xx.11%,签约率为xx.24%。

根据统计,今年法学院本科毕业生考取各类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大学生村官共64人,考取比例为23.79%;考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高校的研究生39人,考取国外高校研究生的3人,研究生考取比例15.61%。研究生考取各类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选调生共41人。同时一大批毕业生被大型国企、省内外律师事务所等各类知名企业录用。

二、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制度建设

制度是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为高效完成xx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学院在主管学生工作副**的带领下,整合各种资源,及时调整和完善学生工作的管理制度,不断加强毕业生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机制,完善了一系列毕业生工作制度。

1、制定并实施了《法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办法》、《就业工作班主任制度》、《待就业学生登记及跟踪制度》、《灵活就业学生跟踪制度》、《毕业生档案管理制度》、《“三考”中心管理办法》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大大促进了就业工作的规范化,保证了我院毕业生工作能够正常开展。目前,在副**的指导下,学工办老师正结合学院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建设,将各种可行的制度收编成《法学院学生工作制度》中,为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我们也将校就业指导中心编制的《毕业生就业指南》发放到学生手中,并对其中的就业政策做解析,让毕业生能够及时了解就业政策,使就业指导工作更有针对性、政策性和实用性。

2、这些规章制度的建设使我们学院的就业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规范,保证了我院就业工作能够正常进行。规章制度,是实现我院就业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捷径,为我们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增强了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在今后的就业管理工作中,我们要锐意进取,积极探索,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就业工作水平。

(二)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今年我院顺利完成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一方面积极收集就业信息,强化服务意识,另一方面努力营造具有学院特色的就业体制,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在“以过程质量提升产品质量”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注意人文关怀,认真把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到位、落到实处,争取保持我院毕业生良好的就业率。

1、*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毕业生就业问题始终是学院工作的一个严峻挑战,鉴于此,学院在年初就召开专题会议分析今年的就业形势和对策,落实“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学院*委副**邵一骏为组长、学工办辅导员和毕业班班主任为组员的毕业生工作领导小组,将毕业生工作要做到“四个到位”,即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和落实到位。

2、领导小组成立后,组长多次检查、指导毕业生工作,并且在学院全体教职工大会上,通报就业工作的进展情况,号召全体教职工关心、支持毕业生工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给毕业生工作带来很多方便,学院的各个部门如教务办、院办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都很支持,包括学院院长、院*委**在内的许多老师都积极提供多种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找工作。

(三)思想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毕业生工作的始终。学院在抓好就业工作的同时,也一直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学院内营造出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学院在xx年11月份、xx年3月先后多次召开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动员大会,帮助学生及时了解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比如“先就业,在择业”的观念灌输,在比如提倡和鼓励大学生下基层服务。我院今年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14人以村官、选调生等不同渠道选择去基层服务。

2、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处处为毕业生着想,用真情对毕业生进行教育,让每一名毕业生对学校充满感情。比如,负责就业的辅导员经常都会通过学院短信平台、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校内网等方式与毕业生进行交流,通过与学生交流中了解他们的就业困惑和想法,有针对性地指导。

3、认真落实与毕业生“一对一”谈话制度。针对毕业生多种多样的就业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耐心细致的工作。对于特殊群体的学生(多门不及格,不善交流等),鼓励他们大胆去单位应聘,去掉自卑心理,并替他们在用人单位面前推荐;对于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学生,我们希望他们看清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能力与就业期望值相匹配;对于那些找工作默然处置、毫不关心,既不找工作也不准备各类考试的学生,我们更是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对于那些只准备考研或公务员考试,不找工作的学生,鼓励他们两手准备。总之,通过多次谈话和调查,了解到学生的就业心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我们从各个角度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动员和就业指导、服务,动员广大毕业生以积极的心态、合理的择业标准去应聘,早日找到理想的就业单位。

(四)日常管理

1、就业工作有计划性和总结性,每个学期阶段都会制订出详细的就业工作要点并根据要点实施下去。

2、加强就业信息管理,建立用人单位档案。对于毕业生就业信息实行充分搜集、广泛发布、有效管理。对于xx届毕业生的工作,我们于xx年9月份起便启动信息联系工作,早抓实抓。一是对于有意招聘我们学院毕业生的单位和企业,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并且为单位和企业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帮助他们招聘到合适的人选,去年进行了专场招聘20余场,为今后进一步合作打好基础;二是利用各专业实习点、校友关系等便利条件,主动收集用人需求信息。对于就业信息的管理,一是通过就业信息网、就业信息专栏、短信平台、校内网等渠道,同时通过各班干*及时发布到班级或个人;二是建立用人单位档案,对于一些重要单位定期走访,加强沟通,形成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3、就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得好。能及时准确报送毕业生生源信息,多方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并登记在册,采取固定和有效的方式,及时、有序地向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对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掌握离校后的就业去向。

4、就业服务工作到位。在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院会毕业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毕业服务,极大方便了毕业生的就业手续办理,为提升就业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一)存在的问题

1、主要是目前少数学生缺乏理想和信念。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松懈,导致毕业时未能及时找到工作,影响学院的就业率。

2、很多学生一心想考研究生、公务员,并把此作为就业的选择,今年没有考上的就放弃各类就业机会,一心备战来年的公务员考试和研究生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院就业工作带来困难;

3、毕业学年基本上处于实习、找工作阶段,有些单位对实习人员要求严格,请假限制较多,这给学院召集毕业生开展就业工作、办理相关手续带来了一定困难;

4、很多单位设立了较长时间的实习期,在此期间不与学生签定协议,或者制定不利于学生的补充协议(如提高违约金额),影响学院就业率的统计。

5、毕业生的应聘技巧、找工作的主动性及途径还有待拓宽加强。

6、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后期就业管理还应进一步加强。

(二)努力方向

1、在总结过去几年的基础上,鼓励和加强同学们的注重专业学习,增强就业竞争力。

2、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渠道。为用人单位和学院的毕业生搭建平台,充分发挥组织专业推荐的作用。让学生在学校内就知道更多社会需求,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3、及早灌输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大二、大三时期就开设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加强对应实践课程的学习,如为考公务员的同学提供公务员考试技巧培训;为有创业意向同学提供创业指导。在毕业前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提高择业竞争力。

4、指导毕业生写好简历及提高应聘技巧。

5、继续发挥学院领导、教师的作用,与企业及校外校友的联系,尽可能为学生就业拓宽渠道和创造条件。

6、加强就业工作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就业工作繁杂切重要,对负责的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就业指导的老师来说,必须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院就业工作。

第10篇 2022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xx年,我们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和省政府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毕业生就业纳入社会就业的系统工程,做为关注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加大措施和工作力度,抓好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落实,取得一定的成效。xx年全州共有大中专毕业生11129人,其中本科3443人,专科2883人,中专(中职)5803人。在州内外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3703人。其中,直接从高校选拔作为基层干*后备力量培养的选调生8人,大专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经考试录用为公务员131人;州直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在州内外企事业单位就业2654人,其中专科生638人,中专生2022人。省内外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回州报到1384人,在州内企事业单位就业1049人,其中师范类本科生248人,专科生300人;非师范类本科生24人,专科生314人,中专生163人。xx年省内外大中专学校回州毕业生就业率为75.8%。

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按省、州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学习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学习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积极参加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实际认真学习理论,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加强整改工作,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改革发展的一件大事来抓。今年7—8月对全州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二是积极收集需求信息,组织用人单位参加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主动收集毕业生需求信息,1—5月共收集毕业生需求信息150多条。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建设,今年在湘西教育网里开辟了一块就业指导版块,方便了毕业生档案和有关咨询,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发布信息提供了平台。目前网上常有最新的用人、求职信息,注册用户逐步增多。了解用人单位缺编情况,及时招聘高校毕业生。今年三月5日,组织各县市教育局主管部门及有关用人单位负责人参加省教育厅和吉首大学举办的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三是搞好xx年度高校毕业生招聘招考工作。各县市十分重视利用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专门组织人员搞好师范类本科生引进工作。龙山县政府领导亲自抓落实,组成一个由教育局、人事局和计委有关负责人共同参与的招聘小组,赴长沙、岳阳、湘潭等地引进本科生:凤凰、泸溪等县也派人到外地开展招聘工作,花垣县面向全国招聘边城高级中学教师65人,成效显著。各县积极招考录用一批师范类专科生,保靖县仍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对10个出生在吕洞山区的师范类专科毕业生免考录用。xx年,全州签约录用本科毕业生249人,其中州内162人,引进外地本科毕业生87人;签约录用非师范类本科生24人,招考录用大专毕业生314人。

四是组织学校开展优秀毕业生推荐评审工作。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模范作用,为优秀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按省、州工作部署,组织州直大中专学校开展优秀毕业生推荐评审工作,全州共有75名大中专毕业生被评为xx年度优秀毕业生,其中专科毕业生9人,中专毕业生66人。

五是做好迎接省毕业生就业专项督查工作。按省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督查标准,认真开展自查工作,坚持边自查边整改,主动向州政府汇报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引起局领导和政府领导的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项经费由xx年的2万元增加到4万元,增添一台电脑,办公设备得到改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经评估验收,我州毕业生就业工作达到省定合格的标准。

六是加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面对社会就业现实,指导大中专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和择业观,确定符合社会实际的就业期望值。四月下旬召开了州直大中专学校就业部门负责人会议,统一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对毕业生进行文明离校、安全离校的思想教育,同时加强对毕业生进行创业教育。以学生满意为出发点,耐心细致地搞好毕业生就业咨询工作,1—11月接待毕业生及其亲属来访和电话咨询3000多人次。加强毕业生档案管理,以高度的责任感,搞好毕业生查档、转档等服务,做到及时准确,未出现任何差错。

七是就1997—xx年州属国家统招统分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问题做好调查核实工作。根据州政府领导的批示,对部分1997—xx年州属国家统招统分的大中专毕业生要求重新安置的问题,采取深入单位走访、电话联系、与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面谈等方式,同时通过核实毕业证及就业派遣证、当年考生录取名册及询问当时报到情况,逐一调查确认,并就此提出妥善解决问题的意见,向领导汇报了情况。

八是拓展毕业生就业领域及途径。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调查,建立和完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xx年9月26日,组织全州31所大中专(中职)学校参加州人民政府主办的“政府搭台,情系湘西,关注民生”大型职业招聘会。为抓好订单落实,组织全州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志赴“长江、珠江三角洲”一带开展考察工作,撰写了《长、珠三角地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及劳务市场情况调查》。通过就业及劳务市场调查,拓展了毕业生就业空间。

九是积极推荐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主动争取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的支持,加大毕业生就业推荐力度。州直大中专学校在“长、珠三角”地区及州内建立了80多个就业联系基地,落实毕业生就业岗位。如州机电工程学校共有毕业生288人,已推荐就业288人,就业率为100%;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共有毕业生956人,已推荐就业942人,就业率为99%;州财校共有毕业生409人,已推荐就业403人,就业率为98%;州水电学校共有毕业生305人,已推荐就业292人,就业率为96%。xx年州直大中专学校共有毕业生2757人,已推荐就业2654人,其中:男生就业1220人,女生就业1434人。专科生638人,中专生2022人;在本地就业546人,异地就业2108人;在事业单位就业318人,在国有企业就业98人,在州内外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单位就业2060人,专升本154人,参军9人,个人创业15人。

十是制定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十一五工作计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根据《湘西自治州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湘西自治州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十一五规划》。

十一是抓好全州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目标管理工作落实。按年初下发的全州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目标管理实施方案,组织人员抓好检查落实,全面总结工作,肯定成绩,表彰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目前我州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岗位少,回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高。主要是缺少编制,各县市仅招聘30—40余名本科生,未能满足县市的实际需求。因编制很紧,加之专业不对口等原因,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湘潭大学等大学的个别毕业生仍在待业,现全州尚有26名非师范类本科生没有落实工作单位。二是毕业生就业专项经费投入离省规定的标准尚有较大差距。三是办公设备没有完全适应工作需要,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争取上一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逐步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措施和力度,力争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xx年12月

第11篇 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作者: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12月27日下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和上海市人事局于上海交大包兆龙图书馆召开了2002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01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部署了2002年的工作。周慕尧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府副秘书长王荣华出席了会议。

周慕尧要求有关部门和高校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200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的十六大和市第八次*代会。周慕尧副市长在讲话中指出,“十五”期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上海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会有较大的增加。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要主动适应大学生就业规模迅速增长的新形势,紧紧抓住入世后我国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的契机,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手段,并充分开发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使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能面向新世纪,面向世界,取得新发展。

会议透露,2001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旺盛,高校毕业生就业明显形势好于往年。截至11月30日,上海高校毕业生2001年总体就业率为86.70%,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7.13%,本科生就业率为92.58%,专科生就业率为81.59%。

同时,根据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预测,随着高校扩招和明年上海市总体就业压力的增大,200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2002年上海共有高校毕业生63478人,其中毕业研究生8205人,占总人数的12.9%;本科毕业生34534人,占54.4%;专科(含高职)毕业生20739人,占32.7%。其中,上海生源毕业生38129人,占总人数的54.8%。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管理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分析。2002上海年要继续按照“敞开城门,筑高门槛”的原则,做好引进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要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认真研究高校毕业生以柔性流动的方式来沪创业或去外省市工作的办法,推动人才柔性流动。 “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第12篇 2022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范文

2022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实现稳步增长,校招生与就业处还被评为“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一、我校20xx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1、基本就业情况。我校20xx届本科毕业生总人数为3748人。 截止至2022年12月10日止,本科就业率为97.65%,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为97.69%,非师范类就业率为97.57%;专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96%。就业率达到100%的本科专业共有22个。

2、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流向:普教职教系统就业1923人,占52.54%;企业单位就业1291人,占35.27%;*政及事业单位就业235人,占6.42%;升学深造人数为128人,占3.50%;高校就业72人,占1.97%;部队就业人数为10人。

3、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粤西地区就业1728人,占48.91%;珠三角地区就业1630人,占44.32%;粤北、粤东、外省地区就业分别为82人(2.32%)、65人(1.84%)、155人(2.63%)。

二、我校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1、坚持推行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努力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2022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成功举行,学校*政领导班子、各学院、处室*政“一把手”、学生工作全体干*共同出席了会议,学校领导与二级学院一把手签订就业责任书,并对2022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全体师生员工有力支持。学校在逐年加大编制、经费、队伍方面保障的同时,建立了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学校层面校长负总责,学院层面院长或**负总责,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通过学校和学院的联动,将各学院院长、专业系主任、专业导师、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通过这些措施,“领导主抓、处室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效性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就业工作“全校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2、坚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性

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出口逐渐成为各二级学院的共识,各学院进一步加大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如:人文学院在人才培养中践行博雅教育理念,并不断拓展与国外(境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毕业生境内、境外就业市场并进;外语院通过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实践体验学习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等大力增强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美术学院积极构建、实践常规教学和专业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信息学院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及“双师型”培养体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就业面;化学院采取科学配置课程资源和特色化建设和隐性课程开发,有效提高了毕业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

3、坚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意义重大,国内众多知名大学在就业指导方面的纷纷加大了投入。学校在资源紧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组织就业指导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件竞赛,校外培训学习等活动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积极推进就业“两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校外高层次的就业指导课程培训,探索新形势下的我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就业“两课”教学质量。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注重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实训,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创业意识。联合校内各单位共同推出“就业实训月”系列活动,共举办近50场/次高水平的就业指导与实训活动,积极落实省厅“企业精英进校园”的要求,为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实训搭建了优质的平台:如招生与就业处的公务员考试培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商学院的“总裁讲坛”、“百度经理人”活动,数科院的“课堂教学十星比赛”“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信息学院的“it科技节”以及系列就业指导讲座等。加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保障就业信息发布渠道的畅通,同时依托网络开展政策宣传、就业指导等服务。招生与就业处联合各二级学院召开“双困”毕业生就业座谈会、毕业班班干代表座谈会及毕业班*员代表议会等,帮助“双困”毕业生解决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精心挑选合适的就业岗位,对 “双困”毕业生给予优先推荐。

4、坚持就业研究与就业宣传相结合,有效引领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针对毕业生甚至就业指导教师对就业市场及国家各级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当年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研究,如开拓就业市场的队伍回来后都会将有关就业市场信息汇总招生与就业处,并及时整理分析后通报给各单位;在2022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招生与就业处作了2022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汇报,结合我校近年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作出了全面客观的分析,使各单位对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对各部门工作针对性的开展提供科学详实的依据。在2022年我校学生工作研讨会上,共有11位教师提交了就业工作论文,其中二等奖、三等奖两篇、优秀奖。在大量进行就业研究的基础上,学校还通过印发资料、网络宣传、张贴海报、悬挂横幅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到基层去,到艰苦地方去”的*教育活动,帮助毕业生树立敢于吃苦,勇于挑战自我,为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的思想,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2022年,我校共有305名毕业生响应广东省“三支一扶”专项计划号召,志愿到贫困地区去建功立业。

5、坚持加强对外联系与对内整合,固拓并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并通过进一步改革创新机制,充分调动各二级学院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一是精心设计、编印毕业生推介资料,及时通过网上网下各渠道向700多家教育及企业单位寄发宣传资料;二是充分利用校地合作以及就业见习、实习等工作,抓住机会积极推介和邀请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聘;三是联合校内各单位,分别分批组队奔赴省内十几个地区走访校友及企事业单位,积极推介我校毕业生,并诚请各类型用人单位到我校召开中小型招聘会;四是发动全校教职工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途径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如向历届校友寄发《致校友一封信》,积极发动校友帮助师弟妹查找就业信息等。统计自2022年9月至2022年7月1日截止,我校在“湛江师范学院就业网”共发布864家各类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提供岗位27972个。其中,校内举办招聘的单位有182家,总共提供了5431个岗位;校外招聘的单位有682家,提供了22541个岗位。

三、工作展望

1、加大保障力度,建构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与目前国内及省内同类院校的就业工作保障情况相比、与学生就业工作的需要相比,我校就业工作的保障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除了努力按国家及省厅有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三到位”外,也要逐步建立学生就业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等。要增强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实效性,真正落实“三个适度挂钩”要求,不断推动全员参与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设和完善。

2、强化市场导向,增强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适配度。通过就业市场调研反馈及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校毕业生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学校要全面研判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转型需要,建立和完善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机制,以推动各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配合学校的转型升格,各专业教学也要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力气培养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要全面加强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适当延长及科学安排专业见习、实践活动的时间,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等活动,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结合专业特点,以各种竞赛为载体,建设优质的学生实践活动平台,推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增强指导实效,树立科学就业观实现充分就业。人才培养质量除外部的客观条件影响外,学生主体的意识影响更为主要。从就业工作中的众多个案来看,职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是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职业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因素。很多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淡薄,存在不少陈旧的就业观念,“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甚至对自己的就业不闻不问。就业指导水平不高、效果不好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发、就业指导活动品牌的打造都仍需加大力度。因此,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在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就业激励机制等保障情况下不断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教育、有效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把握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更新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以实现充分就业。

4、创新市场开拓,岗位数量增加与质量提高并重。尽管我校每年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但与毕业生的就业意愿相比,我校就业市场的开拓力度仍需加大。学校要在目前粗线条的市场开发基础上,针对各专业的就业状况,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加各具体专业岗位就业信息量的供给。专业教师与社会相关行业的联系非常密切,而且对本专业学生的情况也比较了解,要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专家教授等的积极性,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另外,在各行各业的历届校友也是我校就业市场的一笔宝贵财富,也要利用各种方式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要做到想尽千方百计、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为我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毕业生就业总结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