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 学生工作总结
栏目

学生行为习惯总结(2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2-01-05 13:06:05 热度:67

学生行为习惯总结(2篇范文)范文

第1篇 2015年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阶段总结范文报告

一、课题提出

家长们忙于做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因此,学生的养成教育不够理想。部分孩子缺少勤奋读书的思想。在行为习惯上表现为贪玩、学习不刻苦,特别喜欢看电视、玩电脑,甚至不完成作业也无所谓……没有较好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二、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教师通过课题的研究,掌握多元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初步构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的行为习惯培养体系。逐渐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培养科研型教育工作者。

2、探索促进小学低段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原则、标准、内容、方式等。

3、通过实验,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研究内容:

1、小学低段儿童行为习惯的特点及培养策略。

2、促进小学低段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目标、原则、标准、内容、方式等。

3、研究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正确树立现代教育的评价思想的促进作用。

三、主要研究方法及评价原则

(一)本课题在研究中将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个案研究法:采取自我教育的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自主性教育。即:实践中注意发现典型人物,及时跟踪访谈,树立典型,并进行个案研究。

行动研究法:积极组织教师根据研究方案的要求开展实验,总结反思评价标准、评价策略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实效性,同时考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运用,及时通过评价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观察法:教师随时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变化情况,并发动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把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学校,以达到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经验总结法: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摸索其评价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不断地提高、创新。

(二)评价原则。

(1)方向性原则。

以《公民道德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学守则》为指导,把养成教育与爱*、爱社会主义、爱祖国的教育结合起来,加强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以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社会环境。

(2)科学性原则。

以少年儿童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以探索适应小学阶段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为目的,使评价服从教育规律,符合少年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

(3)发展性原则。

根据各年段学生年龄和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教育内容、方法、要求及评价都不能一刀切,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特点,注意层次性、连续性、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

(4)差异性原则。

承认和重视个别差异,既注意一般性特点,又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这是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以及行为习惯养成等具体情况,选择灵活有效的教育方法,发现教育的突破口,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5)反复性原则

习惯的培养需要多次重复才可能巩固下来,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的行为方式,要不断反复练习,反复巩固,直至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成为习惯永久保留下来。所以,在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循环往复,要有信心,有耐心,并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环境氛围。

四、实验的设计

(一)实验周期:两年,即xx.9~xx.6。

分三大阶段实施

1、准备阶段(xx.9—xx.10)

主要工作包括:

(1)确定研究人员。

(2)进行课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

(3)建立课题研究组织和领导机构。

(4)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并编制成课题内部学习资料供参研人员阅读。

(5)对实验学生行为习惯现状作调查分析。

(6)课题组作实验开题报告。

2、研究实施阶段(xx.11—xx.4)

(1)在学校和家庭,开展学生在三方面的主要习惯(学习、做人和做事)的调查研究。

(2)进行理论总结,形成理论特色,提出支撑课题研究的理论观点,并进行理论改造和创新。

第2篇 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现就我班学生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活动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注重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1、礼仪习惯

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欢迎光临”、“再见”、“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2、学习习惯

课前要预习,中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3、生活习惯

早睡早起,不睡懒觉--做勤快人;

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当利索人;

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做健康人;

不过早到校,上学不迟到,放学及时回家,不绕路,不贪玩,不在路上打闹--做守时人;

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讲卫生;

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守纪律;

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零食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讲公德;

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讲条理;

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讲理智;

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爱劳动;

二、实施措施得当: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班级管理网络,发挥小主人自主管理功能,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队、思品、晨会等课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

(二)组织各种班队活动,落实“行”的要求。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健全广阔的少先队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钧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队员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四)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制订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每个月,根据学生日常的表现,通过自评、小组评、班级互评等方式评选出“班级之星”。

通过具体的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真正做到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我班自开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至今,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渐渐少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已经逐步形成。

《学生行为习惯总结(2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