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政府财务员工个人工作总结
做实财政“蛋糕”,壮大实力,始终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省厅及地方*委政府的领导下,今年,我局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始终坚持“依法理财,优质服务,以人为本,创新争先”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切实强化监督稽查,财政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积极培植财源,做实财政“蛋糕”,着力打造发展财政
我局上下主动应对经济和财税形势变化,牢固确立责任意识和目标必成意识,在继续培植壮大地方财源的同时,切实抓好收入征管工作,努力保持财政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在培植财源方面,做到了“四突出”:突出服务发展大局。
紧紧围绕全市“重大项目年”活动,千方百计调度资金支持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经济重大战略决策的顺利实施。突出财税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一区四园”和骨干企业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切实做好《企业所得税法》、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残疾人就业等重大政策调整的宣传工作,主动把企业急需的政策信息送上门,帮助企业向上争取项目和政策扶持,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财政贡献率高的企业加快发展。突出财政资金扶持。综合并灵活运用预算、贴息、转移支付、奖励、补助等政策工具,整合财源建设资金,集中财力支持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税收增长。突出财政体制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对经济开发区发展的目标要求,根据部分乡镇区划调整后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完善经济开发区财政体制,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切实增强其快速发展动力,努力打造地方财源积蓄区,不断提高开发区对财政的贡献份额。在培植财源的同时,我局在收入征管方面做到了“四注重”:注重完善征管机制。
加强与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联合协作,坚持每月定期例会制度,强化纳税网上申报、纳税评估和税收稽查工作,定期清理税收优惠政策,严格福利企业退税管理,严格控制税收减免行为,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注重财政收入结构。坚持税费并举,抓大不放小,严格依率计征,既保证税收收入足额征收,也保证非税收入征足征齐,既抓好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共享税种的征管,更注重抓好营业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契税等地方税种的入库,不断优化收入结构,努力提高收入质量。注重税源调查。围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对全市经济财政的影响,进行广泛调查,认真分析情况,健全税源台账,加强对新办企业、餐饮服务业、高收入群体、销售不动产及房屋租赁业管理,堵塞税收流失漏洞。注重考核奖惩。建立健全增收奖励机制,修订完善专项考核办法,加大力度,按月考核,季度兑现,落实了“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工作措施。
二、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支出管理,着力打造和谐财政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财力的进一步增强,今年,我市不断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一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三个高于”的原则,今年累计拨付资金17796万元,支持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支持“金桥工程”、农村危桥、小型水利等重点工程建设,支持泰黄清水输水二期工程建设,支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继续支持农村“五件实事”工程,拨付资金2630万元,推进新农村试点村和先行村建设,建设农村公路200公里,新建改建农村桥梁200座,疏浚河道1026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2100户,改造户厕15000座,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拨付资金50710万元,大力支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支持职教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多方筹措资金,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促进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拨付社会保障专项资金4213万元,扩大了保障范围,提高了保障水平,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重度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重点优抚对象医保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居民“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拨付300万元配套资金,加强农村卫生机构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三是支持城市开发建设。积极筹集资金,重点支持北城区改造、新区道路、污水收集管网铺设、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努力打造生态环境,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步伐。
三、加大民生投入,发展公共财政,着力打造民生财政
今年,我局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妥善安排财力,进一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努力实现xx大提出的“五有”目标。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切实做到“学有所教”。积极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提高了各级各类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认真执行国家“两免一补”和助学金资助政策,扩大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面,提高了补助标准。二是大力促进就业,努力实现“劳有所得”。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就业再就业税费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职业培训补贴等财税政策,拨付资金250万元,重点帮助解决好双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和被征地农民等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三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保障“病有所医”。坚持公共卫生公益性质,按照人均不低于8元和10元的标准建立农村和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保证居民免费享受政策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实施大病救助制度,拨付资金200多万元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参合农民实际补偿比例超40%。四是实施养老保险,加快推进“老有所养”。拨付资金1500万元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加大老年福利院、老年公寓、老年康复院等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力度,全市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68%。五是重视*租房建设,着力推进“住有所居”。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积极实施安居工程,“低保”家庭和低收入困难群众住房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深化财政改革,创新管理机制,着力打造透明财政
一是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巩固扩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成果,完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和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开前门堵后门”。进一步细化政府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强化滚动管理,建立责任制度,硬化预算约束。全面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将部门所有收支逐步纳入部门预算,实现预算内外资金、单位自有资金、政府性基金的真正统筹管理。二是深化财政集中支付改革。继续推行并完善公务卡结算方式,今年新增公务卡结算单位17家,新办个人公务卡425份,到目前为止,全市所有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均实行公务卡结算,共安装单位财务转账pos机196台,发放单位公务卡202张,发放个人公务卡6881张,累计支付金额1.81亿元。三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完善了协议供货制度,建立供货商*政准入制度和定期考核制度,实行优胜劣汰,聘请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政府采购行风监督员,确保政府采购质量优、价格低、服务好。四是深化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要求,完善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体系,目前已有213家单位实行了“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全新征收模式,累计发入《江苏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428420份,缴入财政专户资金达26573万元。五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新机制,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泰兴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试行)》、《泰兴市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房屋出租管理细则》等三个规范性文件,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五、加强监督检查,坚持依法理财,着力打造法治财政
一方面初步建立动态监督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实现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查询和监控。另一方面突出财政监督重点,抓住财政管理中的难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对《企业所得税法》、耕地占用税、个人所得税等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重点行业税收征管质量、重要非税收入缴纳情况,“三农”、社保、教育、卫生、生态保护等关系民生的重大支出情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信息质量以及政府工程项目、财政供养人员、项目补助、规范津补贴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建立了举报制度,加大了处罚力度。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和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矛盾和不足:一是受收入结构、财政体制和激励政策等因素影响,市本级可支配财力与财政收入不能同步长,而公共财政支出刚性增强,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二是社会保障的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标准不断提高,财政保障的能力还很脆弱,难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三是部分乡镇财政还比较困难,化解历史债务的压力较大,防范财政风险的责任重大;四是财政管理改革仍需继续深化;五是财政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扎实做好学习、培训工作及财政文化建设。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认真研究解决的措施,确保财政健康平稳运行,为全市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2篇 政府财务员工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做实财政“蛋糕”,壮大实力,始终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省厅及地方*委政府的领导下,今年,我局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始终坚持“依法理财,优质服务,以人为本,创新争先”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切实强化监督稽查,财政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积极培植财源,做实财政“蛋糕”,着力打造发展财政
我局上下主动应对经济和财税形势变化,牢固确立责任意识和目标必成意识,在继续培植壮大地方财源的同时,切实抓好收入征管工作,努力保持财政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在培植财源方面,做到了“四突出”:突出服务发展大局。
紧紧围绕全市“重大项目年”活动,千方百计调度资金支持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经济重大战略决策的顺利实施。突出财税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一区四园”和骨干企业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切实做好《企业所得税法》、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残疾人就业等重大政策调整的宣传工作,主动把企业急需的政策信息送上门,帮助企业向上争取项目和政策扶持,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财政贡献率高的企业加快发展。突出财政资金扶持。综合并灵活运用预算、贴息、转移支付、奖励、补助等政策工具,整合财源建设资金,集中财力支持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税收增长。突出财政体制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对经济开发区发展的目标要求,根据部分乡镇区划调整后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完善经济开发区财政体制,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切实增强其快速发展动力,努力打造地方财源积蓄区,不断提高开发区对财政的贡献份额。在培植财源的同时,我局在收入征管方面做到了“四注重”:注重完善征管机制。
加强与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联合协作,坚持每月定期例会制度,强化纳税网上申报、纳税评估和税收稽查工作,定期清理税收优惠政策,严格福利企业退税管理,严格控制税收减免行为,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注重财政收入结构。坚持税费并举,抓大不放小,严格依率计征,既保证税收收入足额征收,也保证非税收入征足征齐,既抓好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共享税种的征管,更注重抓好营业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契税等地方税种的入库,不断优化收入结构,努力提高收入质量。注重税源调查。围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对全市经济财政的影响,进行广泛调查,认真分析情况,健全税源台账,加强对新办企业、餐饮服务业、高收入群体、销售不动产及房屋租赁业管理,堵塞税收流失漏洞。注重考核奖惩。建立健全增收奖励机制,修订完善专项考核办法,加大力度,按月考核,季度兑现,落实了“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工作措施。
二、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支出管理,着力打造和谐财政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财力的进一步增强,今年,我市不断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一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三个高于”的原则,今年累计拨付资金17796万元,支持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支持“金桥工程”、农村危桥、小型水利等重点工程建设,支持泰黄清水输水二期工程建设,支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继续支持农村“五件实事”工程,拨付资金2630万元,推进新农村试点村和先行村建设,建设农村公路200公里,新建改建农村桥梁200座,疏浚河道1026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2100户,改造户厕15000座,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拨付资金50710万元,大力支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支持职教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多方筹措资金,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促进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拨付社会保障专项资金4213万元,扩大了保障范围,提高了保障水平,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重度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重点优抚对象医保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居民“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拨付300万元配套资金,加强农村卫生机构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三是支持城市开发建设。积极筹集资金,重点支持北城区改造、新区道路、污水收集管网铺设、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努力打造生态环境,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步伐。
三、加大民生投入,发展公共财政,着力打造民生财政
今年,我局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妥善安排财力,进一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努力实现xx大提出的“五有”目标。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切实做到“学有所教”。积极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提高了各级各类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认真执行国家“两免一补”和助学金资助政策,扩大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面,提高了补助标准。二是大力促进就业,努力实现“劳有所得”。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就业再就业税费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职业培训补贴等财税政策,拨付资金250万元,重点帮助解决好双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和被征地农民等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三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保障“病有所医”。坚持公共卫生公益性质,按照人均不低于8元和10元的标准建立农村和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保证居民免费享受政策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实施大病救助制度,拨付资金200多万元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参合农民实际补偿比例超40%。四是实施养老保险,加快推进“老有所养”。拨付资金1500万元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加大老年福利院、老年公寓、老年康复院等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力度,全市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68%。五是重视*租房建设,着力推进“住有所居”。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积极实施安居工程,“低保”家庭和低收入困难群众住房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深化财政改革,创新管理机制,着力打造透明财政
一是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巩固扩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成果,完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和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开前门堵后门”。进一步细化政府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强化滚动管理,建立责任制度,硬化预算约束。全面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将部门所有收支逐步纳入部门预算,实现预算内外资金、单位自有资金、政府性基金的真正统筹管理。二是深化财政集中支付改革。继续推行并完善公务卡结算方式,今年新增公务卡结算单位17家,新办个人公务卡425份,到目前为止,全市所有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均实行公务卡结算,共安装单位财务转账pos机196台,发放单位公务卡202张,发放个人公务卡6881张,累计支付金额1.81亿元。三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完善了协议供货制度,建立供货商*政准入制度和定期考核制度,实行优胜劣汰,聘请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政府采购行风监督员,确保政府采购质量优、价格低、服务好。四是深化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要求,完善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体系,目前已有213家单位实行了“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全新征收模式,累计发入《江苏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428420份,缴入财政专户资金达26573万元。五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新机制,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泰兴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试行)》、《泰兴市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房屋出租管理细则》等三个规范性文件,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五、加强监督检查,坚持依法理财,着力打造法治财政
一方面初步建立动态监督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实现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查询和监控。另一方面突出财政监督重点,抓住财政管理中的难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对《企业所得税法》、耕地占用税、个人所得税等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重点行业税收征管质量、重要非税收入缴纳情况,“三农”、社保、教育、卫生、生态保护等关系民生的重大支出情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信息质量以及政府工程项目、财政供养人员、项目补助、规范津补贴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建立了举报制度,加大了处罚力度。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和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矛盾和不足:一是受收入结构、财政体制和激励政策等因素影响,市本级可支配财力与财政收入不能同步长,而公共财政支出刚性增强,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二是社会保障的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标准不断提高,财政保障的能力还很脆弱,难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三是部分乡镇财政还比较困难,化解历史债务的压力较大,防范财政风险的责任重大;四是财政管理改革仍需继续深化;五是财政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扎实做好学习、培训工作及财政文化建设。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认真研究解决的措施,确保财政健康平稳运行,为全市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3篇 政府财务员工个人总结格式
做实财政“蛋糕”,壮大实力,始终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省厅及地方*委政府的领导下,今年,我局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始终坚持“依法理财,优质服务,以人为本,创新争先”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切实强化监督稽查,财政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积极培植财源,做实财政“蛋糕”,着力打造发展财政
我局上下主动应对经济和财税形势变化,牢固确立责任意识和目标必成意识,在继续培植壮大地方财源的同时,切实抓好收入征管工作,努力保持财政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在培植财源方面,做到了“四突出”:突出服务发展大局。
紧紧围绕全市“重大项目年”活动,千方百计调度资金支持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经济重大战略决策的顺利实施。突出财税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一区四园”和骨干企业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切实做好《企业所得税法》、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残疾人就业等重大政策调整的宣传工作,主动把企业急需的政策信息送上门,帮助企业向上争取项目和政策扶持,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财政贡献率高的企业加快发展。突出财政资金扶持。综合并灵活运用预算、贴息、转移支付、奖励、补助等政策工具,整合财源建设资金,集中财力支持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税收增长。突出财政体制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对经济开发区发展的目标要求,根据部分乡镇区划调整后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完善经济开发区财政体制,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切实增强其快速发展动力,努力打造地方财源积蓄区,不断提高开发区对财政的贡献份额。在培植财源的同时,我局在收入征管方面做到了“四注重”:注重完善征管机制。
加强与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联合协作,坚持每月定期例会制度,强化纳税网上申报、纳税评估和税收稽查工作,定期清理税收优惠政策,严格福利企业退税管理,严格控制税收减免行为,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注重财政收入结构。坚持税费并举,抓大不放小,严格依率计征,既保证税收收入足额征收,也保证非税收入征足征齐,既抓好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共享税种的征管,更注重抓好营业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契税等地方税种的入库,不断优化收入结构,努力提高收入质量。注重税源调查。围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对全市经济财政的影响,进行广泛调查,认真分析情况,健全税源台账,加强对新办企业、餐饮服务业、高收入群体、销售不动产及房屋租赁业管理,堵塞税收流失漏洞。注重考核奖惩。建立健全增收奖励机制,修订完善专项考核办法,加大力度,按月考核,季度兑现,落实了“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工作措施。
二、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支出管理,着力打造和谐财政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财力的进一步增强,今年,我市不断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一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三个高于”的原则,今年累计拨付资金17796万元,支持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支持“金桥工程”、农村危桥、小型水利等重点工程建设,支持泰黄清水输水二期工程建设,支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继续支持农村“五件实事”工程,拨付资金2630万元,推进新农村试点村和先行村建设,建设农村公路200公里,新建改建农村桥梁200座,疏浚河道1026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2100户,改造户厕15000座,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拨付资金50710万元,大力支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支持职教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多方筹措资金,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促进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拨付社会保障专项资金4213万元,扩大了保障范围,提高了保障水平,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重度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重点优抚对象医保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居民“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拨付300万元配套资金,加强农村卫生机构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三是支持城市开发建设。积极筹集资金,重点支持北城区改造、新区道路、污水收集管网铺设、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努力打造生态环境,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步伐。
三、加大民生投入,发展公共财政,着力打造民生财政
今年,我局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妥善安排财力,进一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五有”目标。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切实做到“学有所教”。积极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提高了各级各类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认真执行国家“两免一补”和助学金资助政策,扩大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面,提高了补助标准。二是大力促进就业,努力实现“劳有所得”。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就业再就业税费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职业培训补贴等财税政策,拨付资金250万元,重点帮助解决好双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和被征地农民等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三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保障“病有所医”。坚持公共卫生公益性质,按照人均不低于8元和10元的标准建立农村和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保证居民免费享受政策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实施大病救助制度,拨付资金200多万元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参合农民实际补偿比例超40%。四是实施养老保险,加快推进“老有所养”。拨付资金1500万元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加大老年福利院、老年公寓、老年康复院等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力度,全市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68%。五是重视*租房建设,着力推进“住有所居”。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积极实施安居工程,“低保”家庭和低收入困难群众住房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深化财政改革,创新管理机制,着力打造透明财政
一是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巩固扩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成果,完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和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开前门堵后门”。进一步细化政府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强化滚动管理,建立责任制度,硬化预算约束。全面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将部门所有收支逐步纳入部门预算,实现预算内外资金、单位自有资金、政府性基金的真正统筹管理。二是深化财政集中支付改革。继续推行并完善公务卡结算方式,今年新增公务卡结算单位17家,新办个人公务卡425份,到目前为止,全市所有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均实行公务卡结算,共安装单位财务转账pos机196台,发放单位公务卡202张,发放个人公务卡6881张,累计支付金额1.81亿元。三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完善了协议供货制度,建立供货商*政准入制度和定期考核制度,实行优胜劣汰,聘请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政府采购行风监督员,确保政府采购质量优、价格低、服务好。四是深化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要求,完善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体系,目前已有213家单位实行了“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全新征收模式,累计发入《江苏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428420份,缴入财政专户资金达26573万元。五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新机制,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泰兴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试行)》、《泰兴市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房屋出租管理细则》等三个规范性文件,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五、加强监督检查,坚持依法理财,着力打造法治财政
一方面初步建立动态监督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实现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查询和监控。另一方面突出财政监督重点,抓住财政管理中的难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对《企业所得税法》、耕地占用税、个人所得税等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重点行业税收征管质量、重要非税收入缴纳情况,“三农”、社保、教育、卫生、生态保护等关系民生的重大支出情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信息质量以及政府工程项目、财政供养人员、项目补助、规范津补贴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建立了举报制度,加大了处罚力度。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和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矛盾和不足:一是受收入结构、财政体制和激励政策等因素影响,市本级可支配财力与财政收入不能同步长,而公共财政支出刚性增强,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二是社会保障的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标准不断提高,财政保障的能力还很脆弱,难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三是部分乡镇财政还比较困难,化解历史债务的压力较大,防范财政风险的责任重大;四是财政管理改革仍需继续深化;五是财政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扎实做好学习、培训工作及财政文化建设。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认真研究解决的措施,确保财政健康平稳运行,为全市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4篇 政府财务员工个人年终总结
做实财政“蛋糕”,壮大实力,始终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省厅及地方*委政府的领导下,今年,我局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始终坚持“依法理财,优质服务,以人为本,创新争先”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切实强化监督稽查,财政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积极培植财源,做实财政“蛋糕”,着力打造发展财政
我局上下主动应对经济和财税形势变化,牢固确立责任意识和目标必成意识,在继续培植壮大地方财源的同时,切实抓好收入征管工作,努力保持财政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在培植财源方面,做到了“四突出”:突出服务发展大局。
紧紧围绕全市“重大项目年”活动,千方百计调度资金支持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经济重大战略决策的顺利实施。突出财税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一区四园”和骨干企业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切实做好《企业所得税法》、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残疾人就业等重大政策调整的宣传工作,主动把企业急需的政策信息送上门,帮助企业向上争取项目和政策扶持,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财政贡献率高的企业加快发展。突出财政资金扶持。综合并灵活运用预算、贴息、转移支付、奖励、补助等政策工具,整合财源建设资金,集中财力支持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税收增长。突出财政体制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对经济开发区发展的目标要求,根据部分乡镇区划调整后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完善经济开发区财政体制,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切实增强其快速发展动力,努力打造地方财源积蓄区,不断提高开发区对财政的贡献份额。在培植财源的同时,我局在收入征管方面做到了“四注重”:注重完善征管机制。
加强与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联合协作,坚持每月定期例会制度,强化纳税网上申报、纳税评估和税收稽查工作,定期清理税收优惠政策,严格福利企业退税管理,严格控制税收减免行为,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注重财政收入结构。坚持税费并举,抓大不放小,严格依率计征,既保证税收收入足额征收,也保证非税收入征足征齐,既抓好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共享税种的征管,更注重抓好营业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契税等地方税种的入库,不断优化收入结构,努力提高收入质量。注重税源调查。围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对全市经济财政的影响,进行广泛调查,认真分析情况,健全税源台账,加强对新办企业、餐饮服务业、高收入群体、销售不动产及房屋租赁业管理,堵塞税收流失漏洞。注重考核奖惩。建立健全增收奖励机制,修订完善专项考核办法,加大力度,按月考核,季度兑现,落实了“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工作措施。
二、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支出管理,着力打造和谐财政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财力的进一步增强,今年,我市不断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一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三个高于”的原则,今年累计拨付资金17796万元,支持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支持“金桥工程”、农村危桥、小型水利等重点工程建设,支持泰黄清水输水二期工程建设,支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继续支持农村“五件实事”工程,拨付资金2630万元,推进新农村试点村和先行村建设,建设农村公路200公里,新建改建农村桥梁200座,疏浚河道1026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2100户,改造户厕15000座,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拨付资金50710万元,大力支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支持职教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多方筹措资金,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促进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拨付社会保障专项资金4213万元,扩大了保障范围,提高了保障水平,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重度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重点优抚对象医保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居民“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拨付300万元配套资金,加强农村卫生机构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三是支持城市开发建设。积极筹集资金,重点支持北城区改造、新区道路、污水收集管网铺设、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努力打造生态环境,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步伐。
三、加大民生投入,发展公共财政,着力打造民生财政
今年,我局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妥善安排财力,进一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努力实现xx大提出的“五有”目标。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切实做到“学有所教”。积极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提高了各级各类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认真执行国家“两免一补”和助学金资助政策,扩大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面,提高了补助标准。二是大力促进就业,努力实现“劳有所得”。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就业再就业税费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职业培训补贴等财税政策,拨付资金250万元,重点帮助解决好双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和被征地农民等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三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保障“病有所医”。坚持公共卫生公益性质,按照人均不低于8元和10元的标准建立农村和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保证居民免费享受政策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实施大病救助制度,拨付资金200多万元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参合农民实际补偿比例超40%。四是实施养老保险,加快推进“老有所养”。拨付资金1500万元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加大老年福利院、老年公寓、老年康复院等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力度,全市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68%。五是重视*租房建设,着力推进“住有所居”。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积极实施安居工程,“低保”家庭和低收入困难群众住房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深化财政改革,创新管理机制,着力打造透明财政
一是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巩固扩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成果,完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和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开前门堵后门”。进一步细化政府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强化滚动管理,建立责任制度,硬化预算约束。全面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将部门所有收支逐步纳入部门预算,实现预算内外资金、单位自有资金、政府性基金的真正统筹管理。二是深化财政集中支付改革。继续推行并完善公务卡结算方式,今年新增公务卡结算单位17家,新办个人公务卡425份,到目前为止,全市所有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均实行公务卡结算,共安装单位财务转账pos机196台,发放单位公务卡202张,发放个人公务卡6881张,累计支付金额1.81亿元。三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完善了协议供货制度,建立供货商*政准入制度和定期考核制度,实行优胜劣汰,聘请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政府采购行风监督员,确保政府采购质量优、价格低、服务好。四是深化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要求,完善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体系,目前已有213家单位实行了“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全新征收模式,累计发入《江苏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428420份,缴入财政专户资金达26573万元。五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新机制,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泰兴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试行)》、《泰兴市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房屋出租管理细则》等三个规范性文件,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五、加强监督检查,坚持依法理财,着力打造法治财政
一方面初步建立动态监督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实现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查询和监控。另一方面突出财政监督重点,抓住财政管理中的难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对《企业所得税法》、耕地占用税、个人所得税等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重点行业税收征管质量、重要非税收入缴纳情况,“三农”、社保、教育、卫生、生态保护等关系民生的重大支出情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信息质量以及政府工程项目、财政供养人员、项目补助、规范津补贴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建立了举报制度,加大了处罚力度。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和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矛盾和不足:一是受收入结构、财政体制和激励政策等因素影响,市本级可支配财力与财政收入不能同步长,而公共财政支出刚性增强,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二是社会保障的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标准不断提高,财政保障的能力还很脆弱,难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三是部分乡镇财政还比较困难,化解历史债务的压力较大,防范财政风险的责任重大;四是财政管理改革仍需继续深化;五是财政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扎实做好学习、培训工作及财政文化建设。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认真研究解决的措施,确保财政健康平稳运行,为全市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5篇 政府财务员工个人年终总结范文
做实财政“蛋糕”,壮大实力,始终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省厅及地方*委政府的领导下,今年,我局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始终坚持“依法理财,优质服务,以人为本,创新争先”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切实强化监督稽查,财政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积极培植财源,做实财政“蛋糕”,着力打造发展财政
我局上下主动应对经济和财税形势变化,牢固确立责任意识和目标必成意识,在继续培植壮大地方财源的同时,切实抓好收入征管工作,努力保持财政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在培植财源方面,做到了“四突出”:突出服务发展大局。
紧紧围绕全市“重大项目年”活动,千方百计调度资金支持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市委市政府各项经济重大战略决策的顺利实施。突出财税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一区四园”和骨干企业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切实做好《企业所得税法》、增值税转型、出口退税、残疾人就业等重大政策调整的宣传工作,主动把企业急需的政策信息送上门,帮助企业向上争取项目和政策扶持,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财政贡献率高的企业加快发展。突出财政资金扶持。综合并灵活运用预算、贴息、转移支付、奖励、补助等政策工具,整合财源建设资金,集中财力支持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税收增长。突出财政体制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对经济开发区发展的目标要求,根据部分乡镇区划调整后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完善经济开发区财政体制,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切实增强其快速发展动力,努力打造地方财源积蓄区,不断提高开发区对财政的贡献份额。在培植财源的同时,我局在收入征管方面做到了“四注重”:注重完善征管机制。
加强与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联合协作,坚持每月定期例会制度,强化纳税网上申报、纳税评估和税收稽查工作,定期清理税收优惠政策,严格福利企业退税管理,严格控制税收减免行为,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注重财政收入结构。坚持税费并举,抓大不放小,严格依率计征,既保证税收收入足额征收,也保证非税收入征足征齐,既抓好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共享税种的征管,更注重抓好营业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契税等地方税种的入库,不断优化收入结构,努力提高收入质量。注重税源调查。围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对全市经济财政的影响,进行广泛调查,认真分析情况,健全税源台账,加强对新办企业、餐饮服务业、高收入群体、销售不动产及房屋租赁业管理,堵塞税收流失漏洞。注重考核奖惩。建立健全增收奖励机制,修订完善专项考核办法,加大力度,按月考核,季度兑现,落实了“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工作措施。
二、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支出管理,着力打造和谐财政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政府财力的进一步增强,今年,我市不断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一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三个高于”的原则,今年累计拨付资金17796万元,支持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支持“金桥工程”、农村危桥、小型水利等重点工程建设,支持泰黄清水输水二期工程建设,支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继续支持农村“五件实事”工程,拨付资金2630万元,推进新农村试点村和先行村建设,建设农村公路200公里,新建改建农村桥梁200座,疏浚河道1026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2100户,改造户厕15000座,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拨付资金50710万元,大力支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支持职教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多方筹措资金,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促进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拨付社会保障专项资金4213万元,扩大了保障范围,提高了保障水平,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重度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推进重点优抚对象医保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居民“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拨付300万元配套资金,加强农村卫生机构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三是支持城市开发建设。积极筹集资金,重点支持北城区改造、新区道路、污水收集管网铺设、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努力打造生态环境,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步伐。
三、加大民生投入,发展公共财政,着力打造民生财政
今年,我局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妥善安排财力,进一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努力实现xx大提出的“五有”目标。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切实做到“学有所教”。积极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提高了各级各类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认真执行国家“两免一补”和助学金资助政策,扩大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面,提高了补助标准。二是大力促进就业,努力实现“劳有所得”。认真贯彻《就业促进法》,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就业再就业税费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职业培训补贴等财税政策,拨付资金250万元,重点帮助解决好双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和被征地农民等困难人员就业问题。三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保障“病有所医”。坚持公共卫生公益性质,按照人均不低于8元和10元的标准建立农村和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保证居民免费享受政策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继续实施大病救助制度,拨付资金200多万元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参合农民实际补偿比例超40%。四是实施养老保险,加快推进“老有所养”。拨付资金1500万元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同时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加大老年福利院、老年公寓、老年康复院等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力度,全市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68%。五是重视*租房建设,着力推进“住有所居”。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积极实施安居工程,“低保”家庭和低收入困难群众住房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深化财政改革,创新管理机制,着力打造透明财政
一是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巩固扩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成果,完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和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开前门堵后门”。进一步细化政府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强化滚动管理,建立责任制度,硬化预算约束。全面实行综合财政预算,将部门所有收支逐步纳入部门预算,实现预算内外资金、单位自有资金、政府性基金的真正统筹管理。二是深化财政集中支付改革。继续推行并完善公务卡结算方式,今年新增公务卡结算单位17家,新办个人公务卡425份,到目前为止,全市所有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均实行公务卡结算,共安装单位财务转账pos机196台,发放单位公务卡202张,发放个人公务卡6881张,累计支付金额1.81亿元。三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完善了协议供货制度,建立供货商*政准入制度和定期考核制度,实行优胜劣汰,聘请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政府采购行风监督员,确保政府采购质量优、价格低、服务好。四是深化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要求,完善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体系,目前已有213家单位实行了“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全新征收模式,累计发入《江苏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428420份,缴入财政专户资金达26573万元。五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新机制,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意见》、《泰兴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试行)》、《泰兴市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房屋出租管理细则》等三个规范性文件,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五、加强监督检查,坚持依法理财,着力打造法治财政
一方面初步建立动态监督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实现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动态查询和监控。另一方面突出财政监督重点,抓住财政管理中的难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对《企业所得税法》、耕地占用税、个人所得税等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重点行业税收征管质量、重要非税收入缴纳情况,“三农”、社保、教育、卫生、生态保护等关系民生的重大支出情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信息质量以及政府工程项目、财政供养人员、项目补助、规范津补贴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建立了举报制度,加大了处罚力度。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和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矛盾和不足:一是受收入结构、财政体制和激励政策等因素影响,市本级可支配财力与财政收入不能同步长,而公共财政支出刚性增强,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二是社会保障的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标准不断提高,财政保障的能力还很脆弱,难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三是部分乡镇财政还比较困难,化解历史债务的压力较大,防范财政风险的责任重大;四是财政管理改革仍需继续深化;五是财政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扎实做好学习、培训工作及财政文化建设。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认真研究解决的措施,确保财政健康平稳运行,为全市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6篇 政府财务员工个人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一年过去了。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本人在县政府办公室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我与本科室人员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为政府的后勤(财务)工作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人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我深知作为财务工作人员肩负的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为了不辜负领导的重托和大家的信任,更好地履行好职责,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因此我始终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本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___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市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学习武装头脑,自觉运用辩证、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合分管工作,认真学习了《会计法》、电算化知识等法律、法规和宏观经济决策知识,掌握了应有的技能,提高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一是钻研业务。热爱本职工作,遵守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勤奋、努力钻研业务技术,使知识和技能不断适应会计工作要求。为了使工作精益求精,在百忙之中坚持自学会计业务知识。二是熟悉法规。会计工作不只是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会计工作时时、处处涉及到执法守规方面的问题、涉及到纪检问题。在熟悉财经纪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循章,依法把关守口并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学习,无论是在政治思想上,还是业务水平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工作中,能够认真执行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履行节约、勤俭办事;处处率先垂范,*洁勤政,务实开拓。
二、爱岗敬业,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在工作中,自己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在工作中能够坚持原则、秉公办事、顾全大局。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家务缠身,都能遵守**的各项制度。凭借对工作的执著与热爱,展现了无私的敬业精神。由于单位人多,情况复杂,经常放弃休息时间,不分早晚,丢下家里的一切事情到单位加班。工作上踏实肯干,服从组织安排,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技能,尽管平时工作繁忙,不管怎样都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岗位任务。主动利用会计的优势和特长,给领导当好参谋,合理合法处理好一切财会业务,对办公室所有需要报销的单据进行认真审核,为领导审批把好第一关,对不合理的票据一律不予报销,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认真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认真审核原始凭证,会计凭证手续齐全、装订整洁符合要求,科目设置准确、账目清楚,会计报表准确、及时、完整,定期向领导汇报财会业务执行情况。除按时完成本职工作之外还能完成一些临时性工作任务,如人事、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工作。始终发挥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总之,在近一年的工作中,自己在本科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与县政府办的正确领导和同志们的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地工作,发扬成绩,改正不足,以勤奋务实、开拓进取的工作态度,为我们政府办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