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2015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本学期,遵循新课改“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结合本班教学,现总结
总体教学
一、 关于备课
备课是比较头疼的问题。检查时很多学生未能按时完成,导致教学进度比较缓慢。
原因很多,我思考主要原因是
1.学生适应“先学后教”的模式需要一个过程。备课目标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操作力,过于理想化;
2.多数未能很好解读备课目标,为赶时间笼统敷衍备课,内容与目标结合不够紧密,这也给课堂组织小组展示给来很大困难,进度比较缓慢。为解决备课难题,我后来试着从两个方面改进加以引导,提高备课效率:(1)课堂留一定时间组织学生备课,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备课;(2)提炼简化备课目标,使学生易于把握。通过上述方法,备课从内容到速度有所改善。
二、 关于作业
常规五个作业,除了备课外还有平时练习,配课练习、作文及其周记四项。练习择取具有针对性的,基础性强,难度适中,看情况及课文的重要程度适量布置;周记一般是一个教学月写两次;作文,上初中后,学生习作比较严重的问题是:1.文体不明;2.字数不达标。少数学生畏惧习作,有抄袭敷衍现象;周记还能坚持写,但流水账比较多,没写出真情实感。
三、 课堂管理
培养学习小组长,要求其管理好本组的纪律。但还是有以下不良的现象
七(1)班学生思维活跃,上课爱打岔,经常“节外生枝”,自律能力不强,管理费力不少。索性找点乐子,在调皮的学生身上做点文章,以典型教育整体,使学生明辨是非,把学生拉回到教学内容上来。
激励机制的制定与完善是我今后课堂管理要着力的方面。
个体教学--兼顾优差生
学习好一些的学生对教学的要求就会高些,也会自觉问问题;落伍的学生出现的情况是不关心作业,不按时作业,缺交作业种种情况。如侯俊佳,比较闷;陈瀚彬,活泼过度。要给他们开“小灶”,费心得多,先降低要求,哪怕是一点点进步也公开多予以表扬,使其树立学习的信心。
改进方向
在继续坚持新课改教学模式的前提下,今后教学中我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
1、完善多重奖惩机制调动,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如可以与班内操行评比相结合;
2、钻研教学业务,包括学科知识与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尽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从情感上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发现乐趣,深入钻研,体会学科魅力。
第2篇 地理七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实施新课程标准已经两年多了,如果说20xx年暑假那短暂的培训是对新课程最初认识的话,那么,那时最初的印像完全是理论的、抽象的、幼稚的。而对新课程真正务实的认识则来自于实践和摸索。在教学中强调更多的是方法过程而不是结果,更注重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从原始的单一的接受性学习转化到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型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教学环境摆脱了原始的陈旧、刻版、封闭、进入了一个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新天地。
在地理七年级上册教学中,我积累了一些教学中的方法,现就这些方法与同志们一起进行分享和切磋,不足之处请指正。
一、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中第三节地图。
请同学们每人回家找一幅地图,形式不限。分小组选一幅自己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研究,从地图的三要素到所属的地理事物及各地理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一一研究,并写出自己的研究报告。最后研究性学习结束后再请每位学生留心观察,画出自己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图。在这样巧妙的研究过程中,从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到基本技能的培养锻炼都有不俗的设计,并且提供给学生了新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更重要的是突出并强调了地理学系的应用性。整个研究学习过程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中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我们并没有像传统教学中那样,而是在本节课中设计了一个辩论会,主题是:地球的名称应该是“水球”还是“地球”?让学生们提前收集有关的知识资料,分析提出自己的论点、论据。地理课堂变成了辩论的海洋,学生们尽情地展现自己,教师要做到的是注意点拨教育他们有理有节,适时地作起辩论主持人的工作。有趣的是辩论的结果是支持“水球”的一方获胜。胜利的原因首先应该归功于学生在课前收集的丰富资料,以及对资料的分析整理。其次,这也与初中一年级学生这一年龄段的逆反心理特征相吻合。
在这次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学生们在课题研究中涌现出不少奇思妙想,用科学、创新的精神去学习,探索成为学生最大的乐趣。
三、第三章:大气与气候中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在该节课中设计了一个“今天我当天气预报员”的活动,创造了宽松的学习环境,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养成了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另外还可以设计一个“20xx年西安空气质量评估报告”紧密结合当今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四、第三章:大气与气候中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有关气温分布规律的研究中,对于海陆热力差异的研究并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回忆夏天游泳池中水温和地面温度的一天变化,让学生自己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逐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创设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引导他们质疑、调查、探究、辩论,在良好的环境下完成学习过程。
像这样的方法很多很多,但在教学中不能不注意的是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学地理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为自主学习提供条件。为此,每节课后的最后都设计一个谈谈“这节课的收获”的环节。在评论时也要注意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注意提取其中创造性因素供其他学生借鉴、关注优点,及时鼓励。
我们认为以人为本是新课程重要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当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具有一专多能,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具有指导学生进行研究的能力,真正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育,服务于社会。
第3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为了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此刻,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自我教学工作作出总结,期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简单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我一向的探求方向。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透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为生物课单单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要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率是关键。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我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透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丰富多彩的生物课活动贴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用心性和主动性。透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我的爱好和特长带给了机会,透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透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透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主角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此刻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简单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透过两年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上基本建立了一个师生同乐,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学生们都喜欢我的课,所教班级的生物考试成绩均能持续前列。同时,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提高自我的专业知识,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我用心地担任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用心参与市区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我的教学潜力。
最后,工作中我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学生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尤其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方面作的不够,使他们学得不简单,进步也较慢,兴趣和求知欲有待于增加。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
第4篇 2012年七年级上册政治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紧张而有序的节奏中临近期末,作为一个青年教师,伏案反思,感慨良多。从一个对教育教学不甚了解的新人到对本职业的点滴感知,无不记载着一个有着执著教学追求的教师的成长的印记。其间的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焦灼和欣慰将一并化为本篇文字,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追求卓越。
从教学理念来看,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的挑战着我学生时代所接受的教育模式,对于新课标理念,我从陌生到理解,从理解到熟悉,从熟悉到运用贯彻。在进行培训的时候,有主讲人曾善意地提醒过:“在过去你的老师是怎么教你的,今天你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你老师教你的方式去教你现在的学生。”这足可见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种种教育教学理念的根深蒂固。而我在教学初始,也曾深受困扰,甚至自己在用旧教育模式去教我的学生时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其间我邀请了八年级的政治老师尹老师去我的课堂为我寻找问题的结症所在,她曾一针见血的指出:“要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者。”这也是局中的人的困惑吧,从其他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时候反而更清晰更明了。经过尹老师的几次点评,我渐渐学习会了怎样在新课标的环境下积极地组织我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在怎样进行有效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提问技巧上花了不少功夫,为次专门详细翻阅了有关教师课堂提问的教学刊物,收获颇丰。
从训练学生的学科思维来看,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关注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基础较好的班级,有意识的引入一些话题讨论,比如:人性的根源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在正金字塔、倒金字塔以及橄榄球的社会结构中,橄榄球的社会结构是最稳定的结构;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案例分析…….作为政治教师,我将致力于努力促成学生形成关注社会新鲜思想和观点的习惯,并能以冷静客观的立场去分析,去有所取舍,从而丰富坚定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鼓励学生成为一个人格独立,思想独立,思维深刻睿智的人。
针对期中考试以及平时作业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专门进行了问卷调查,让学生撰写自我总结书面报告,就老师授课提出建议。在中考之后的政治教学中注重学生学科辩证思维的训练;答题的规范性和要点性。从期末的考试情况来看,七年级的学生在这一点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根据本次期末考试的情况,政治科的老师都清楚了一种考试趋势:基本上所有的政治考题都趋向于信息题,每道题都有一则或大或小的背景材料,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学政治知识,分析材料的相关问题。目前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政治学科的知识还没有达到条理化、框架化,以至在做主观题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不会联系材料和课本上相应的知识点,往往就停留在纯粹的简单的分析材料的层面上。这本质上就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知识的框架化还有所欠缺的表现。鉴于这次考试,下学期的关键任务就是:研究各地特别是东莞的政治中考趋势和命题特点;帮助学生建立、完善和巩固知识框架;继续促成学生政治学科思维的发展;继续督促答题的规范性等等。
从教学技能来看,本学期,我积极学习其他老师的上课风格,借鉴别人娴熟的授课技巧。在期中时,曾独自到中山一全国性示范高中听课,领略到初中与高中课堂的不同之处,震惊于名校名师的高超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独成一格的授课特点。在综合多位老师的教育教学技能的基础上,我的授课风格、上课技巧以及课堂的管理能力也日渐进步,少了一份教学初始时的艰涩陌生,多了一份熟悉以及由熟悉教学而生的自信。
1
2 3一学期以来,我自己最为欠缺的就是教学的科研意识,在实践能力日渐进步的同时,没有很好跟理论相结合。有时在教学中有些许灵感,总是很难成于文字,大多也是因为没有教研的动力,加之教学中的琐碎之事,最后科研也就不了了之,没有只字片语见诸于教研杂志。我下学期的工作目标之一就是在做好教学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在教研方面有所成绩,也希望大家以此共勉并积极监督。
3
17位用户关注
60位用户关注
77位用户关注
4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