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三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本教学总结
这个学期我们继续循着上学期传统文化的教本进行教学,但总沿用用了又用的教学方法觉得很是无力。于是,穷则变,变则通,在很多方面,我都做了尝试。
一、教学方法的变更
这学期的教本尽管没有变,教学方法上却是有了新的变更,除了背诵之外,我们好进行了新的尝试。首先,我们尝试这把课堂教给学生,教师只是指导者。这个提法并不新鲜,但具体实施起来确实不容易的。首先我们在班级里面选出几个公认的负责人的小老师。小老师们要做的就是分工之后,将自己领到的课题拿回本小组进行讨论,拿出自己的教学方案来。将教学方案教给老师进行修改。这个阶段,我要做的是对孩子们的“备课”给予一定的指导。然后,轮到哪个小组,就让哪个小组的组长代表小组进行授课。
二、教学内容的充实与更新
这一学期讲到很多的名人,我当然也不能完全将课堂教给孩子们。我们会不定期选出自己感兴趣的名人进行研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会进行各种资料的查询。我们会开展例如名人故事会,我知道的名人你来猜等等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到名人的故事,领略到名人的风采。
三、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熟读成诵固然重要,背诵在传统文化这一科目的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也绝对不是一枝独秀,独领风骚的。我们在平时的评价中,加入了吟的一面。力求让孩子们在读中,领略古代文化的丰厚与神韵。从一泻如流水般毫无轻重的唱读到字字铿锵没有半点韵味的喊读,到最后读出美感读出文字的生机,我和孩子们经历了反复反复的“再来一遍”。听到现在,孩子们尤其是在读诗的时候,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了一定的语感,知道那一个字我们应该停顿,哪一个字我们应该重读,而哪一个字需要拖音,甚是欣慰。
因为本人喜欢古代的东西,有时明知应当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却总忍不住统统收入囊中。我很希望下学期可以继续担任传统文化的教学,让我把自己所知道的,统统说给孩子们,让他们也和我一样,喜欢传统文化,喜欢古老的中国。
第2篇 2015年三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学总结范文
传统文化我们已经进行了几个学期,上学期有参加优质课评选的经历之后,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就有些驾轻就熟的感觉。下面从两方面对这学期的传统文化进行总结。
一、回顾本学期传统文化教学
本学期传统文化要比一二年级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一些。截止到学期结束,我们总共学习了四部分,分别是三字经节选,幼学琼林节选,山海经节选以及名人名句。不但内容丰富,有很多内容很具有故事性。这样和之前的传统文化比起来,孩子们学到的东西更加具体化,孩子们在故事的引领下,兴趣也相应提高。像三字经,不但读起来朗朗上口,还有很多的故事,萤囊映雪,黄香温席等,在故事的指引下,孩子们学起来就更加的津津有味。
这学期我们不再一味的背诵一些内容,因为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在三年级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同时三年级传统文化里也有了一些比较长的古文。所以我们的教学目标除了背诵之外,还增加了吟,读的内容,同时,我们还会在故事的引导下,学习一些古人倡导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尽管孩子们的认识还很模糊,但从听课情况来看,孩子们还是愿意接受的。
此外,在小小文章中,我们还会拓展开去。比如大禹治水,我们不仅涉及了治水的内容,还补充了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孩子们谈了自己的看法,同时说到尧舜禹的仁治。老师甚至分析了当今政治的缺乏之出,知道孩子们似懂非懂,但从小让他们有爱国的主人翁意识也没什么不好。再比如孔子的部分,除了孔子本人,孩子们搜集资料了解了孔子弟子三千以及七十二贤人。讲了子路颜回等人不同的故事特点。内容多了,我们还会互相联系,从花木中联系到诗中的精神寄托。我愿意让孩子们有这样的意识,从小根治这样的传统思想,这不正是传统文化教学目标的真谛吗?
二、展望下学期传统文化教学
下学期从内容来看,更加丰富,篇幅也会加长。我们可能还会承接这学期的成功经验,同时改变原来低年级传统文化教学策略。在学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可能还会有一些的延伸。在诵读方面,多读多练,让孩子们喜欢上传统文化和思想。希望我们能做的更好。
第3篇 《传统文化》教学总结:读说背写结合,积累传统文化
今学期学校开设了传统文化课程,我们班每周三下午第三节是传统文化课。所使用的教材是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传统文化》(一年级)。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了四个教学手段——读、说、背、写。下面就每个方面具体谈一谈。
一、读
每学古文古诗,我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学生自读的时候,我会把古文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读。针对部分学生识字量较少,不能顺利读下来的情况,也为了使得学生认识更多的字,我会找出一部分难认的词语或者生字教学生读。等学生能正确认读没有拼音的古文后,再放开手让学生读熟。比如,教《治家格言》(节选一)这一课,学生总读不熟,我一遍一遍地教读,仍有一部分孩子读不熟“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我采取分节奏教读、个别指导等方法,帮助学生能熟练朗读。
二、说
在一遍遍诵读的过程中,很多孩子对古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和感悟。我根据文章特点带领学生对古文内容做简单理解。有的文章,我会把文后的解释读一遍,再让学生自己想想懂了什么意思;有的文章,我会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的。比如,学习《逢老人》一诗,我让学生自己说说明白了哪一句,好几个学生说的很准确。可见,在自读自诵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
三、背
背诵是最关键的教学环节。我要求每古文古诗必须都要背熟,无一例外。今学期教给学生最主要的背诵方法是反复朗读,读到一定程度自然背过。所以,一开始我会要求学生必须要读到二十遍。到了后来这些篇,就没有做这样的要求,因为很多孩子已经比较熟练的接受了这样多读成诵的方法。背诵过以后,我让学生到台前来背,我一个一个的检查,我会在背诵熟练的孩子的书上打一个背过的记号。班里有六十个孩子,之间的差异很多,有的孩子读几遍就能背得很好,有的孩子读很多遍都背不过,还有的孩子边背边玩,根本背不到心里去。有时候,我会留下那些到点了还背不过的孩子,等家长来了以后,陪着背熟,我画上记号才能回家。只要有过这样的一次,下几次背诵就都积极许多,因为每个孩子既怕留在这里耽误回家,又觉得丢人,被家长批评。一般情况下,我就让那几个还真没有背熟的孩子回家背诵,签名,第二天我再检查。我当然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背过,在记忆里留存文化痕迹。若是蜻蜓点水,若是只抓优秀,恐怕我们的传统文化教学不能实现面向全体,也不能培养每个孩子重视这门课程的态度,更不能使每个孩子都有扎实的积累。
四、写
每次背完古文古诗,我会要求学生把它抄写在练习本上。一是为了巩固背诵,二是为了能提示重视书写古文古诗。写完后,同位两个再互相批阅。这样的训练还有一个私心,就是希望学生再期末考试的时候,若遇到默写课外的古诗时能把《传统文化》上的古诗写上去。
一学期下来,我看到我们班的学生能熟练背诵每篇古诗古文,能重视这门课程,能掌握了一定的背诵方法,头脑里有了一些积累,心里觉得了安慰。相信随着这门课程教学的深入,我们班的孩子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第4篇 一年级传统文化教学总结
下学期开展了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这对孩子们是好事。多学一些传统的诗词,对加深孩子们的文化底蕴是很有帮助的。我按照学校的规定,拿出一节读书会给孩子们补充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教学之初,还是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比如,拗口的古文让孩子们背诵起来着实非常困难。我们反复诵读诵读,为了让孩子们有兴趣,不至于感到枯燥无味,我开展了很多的小游戏。先是老师高声的读,学生小声跟读,反复几次之后,学生老师比赛,看谁读得声音洪亮,字正腔圆,字音准确。最后让孩子们领着老师读,孩子们开展比赛。一路下来不少孩子已经背的差不多了,然后我再给他们自由诵读的时间,提出要求,让他们通过诵读,读出自己的声音。同时,还可以通过诵读达到背诵的目的。孩子们背诵的兴致很高,我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想法。背过之后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孩子们极容易把辛辛苦苦背过的东西遗忘。于是又要反复的复习,让孩子们反复背。不过,这个年龄记住的东西会深刻的记在最心底,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被磨灭掉。
我发现,今天的孩子读起这些古文来也带了不少市井的气息。不似当年的归有光,在斑驳的桂影下,在窗明几净的项脊轩里读书的心平气和,他们的心里没有装着一个古人的心思,没有古人的情怀。听他们读起这些东西来,心里难免会有一丝丝的酸楚。
无论怎样,孩子们并没有排斥,学而优则仕,希望我们今天的努力,换来孩子们以后美好的生活。
41位用户关注
24位用户关注
71位用户关注
28位用户关注
82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