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2022年精准扶贫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一、近几年扶贫开发情况
围绕“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的工作思路,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抓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财政支出85%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解决了“行路难”;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基站、网络通讯,解决了“通信难”;新建了镇卫生院,全面实行新农合,解决了“看病难”;新建了中心校,镇中学宿舍,完成教学点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解决了“上学难”;完成了农电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难”。全镇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二)抓资源开发,促农民增收。由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快了果业、毛竹、林业等特色资源的开发,农产品得到升值,资源优势开始转变为经济优势。果业面积已达22800亩(其中密桔13600亩,脐橙9200),其中连片200亩以上的精品果园有8个;全镇共有林业面积32万亩,其中毛竹林基地面积6.5万亩。同时,扎实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劳务收入明显增加。
(三)抓政策落实,完善社会保障。我们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二是全面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不断健全民政救助,及时安排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四开展广泛的支持和扶助活动,让受灾群众、农村贫困人口、计划生育贫困户、贫困*员等普遍感受到*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四)抓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活条件。一是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上坪集镇建设规划设计和69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投资400万元,以精品建设点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了18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二是全力实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完成了654户农村危旧土坯房的改造,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三是加强民主管理。改革村级管理办法,对所有村级集体收入和转移支付经费一律实行“村财镇管、镇管村用、民主理财,规范管理”。对村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奖得动心罚得心痛,实现村民自治与政府工作的对接,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抓基层组织,增强发展能力。建立了*委抓基层**工作责任制度,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分解了任务,使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到每个环节。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完善了村组干*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先后有两名优秀村支***考录为乡镇事业干*,村级基层*组织战斗力明显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不足,贫困人口较多。镇地处高寒冷凉的山区,海拔在400米以上,属典型的立体气候,每年冷涝灾害频繁,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且黄龙病综合防控形势严重,耕地面积6019亩,人均可用耕地0.46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结构单一,产值较低,竞争力较弱。虽然我镇拥有丰富的铁、铀、铅锌等矿产资源,但是目前铁矿只是小规模开采,铀矿、铅锌矿等优势矿产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对镇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同时,由于全镇农民文化素质底,思想还比较保守,知识结构短缺,劳动技能不强,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全镇仍有贫困人口2930人占22.4%(今年争取脱贫779人),五保户54人,低保户477人占4.2%。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较差,全镇仍有566户(20xx年改造186户,20xx年改造468户)居住在土坯房中。
二是财力不足,债务包袱沉重。由于全镇经济缺乏支柱产业,企业培育和发展滞后,开辟和培植新的税源尤为艰难,财政税收也就逐年减少。由于财力有限,要保持**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更无多余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镇因公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负债近1000万元。由于债务缠身,镇政府在抓经济发展中往往感到压力重重,举步维艰,巨额债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群众生产生活不便。由于受地理位置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自身财力不足等影响,全镇基础设施水平较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待改善。一是农田水利设施亟待改造。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机耕道路等建设滞后,多为改革开放以前修建,很难进行全面整修,抗灾能力差,水系配套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二是通电视覆盖率有待提高。全镇仍有3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1530户不通有线电视。三是电网改造有待加快。由于电压不够,用电安全较难保障。四是公路等级低,群众出行难。全镇有公路60公里,其上坪至松山坳线21公里,高头至杀人坳线19公里,村村通20公里,但由于都是低等级公路,弯多路陡,受恶劣气候影响严重,管养困难,近期才开通1路客车,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现象依然突出,整体效益发挥不足。
四是投入不足,公共事业滞后。虽然长期以来我镇在文化、教育、卫生上的实行了高投入,但是总量较小,公共事业建设滞后。全镇现有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学,5所教学点,6所幼儿园,退休教师35名,在职教职员工86名,在校中学生266名,小学生662名,幼儿学生374名,校舍面积114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仅10平方米,有d级危房3600平方米;有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9间,村医11名,医疗设备陈旧,医技水平偏低,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全镇综合文化场所和农村现代信息场所缺乏,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较贫乏,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与整村推进相结合,实施一批项目。我们将抓住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机遇,加快融入对接,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工程、通组水泥路建设等一批项目。
2、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建好一批村庄。围绕全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加强村庄的环境整治,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引导农民转变落后的生活方式,达到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美化优化的目的。
3、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培养一批能人。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和*员、干*队伍建设。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重点,扎实推进“双培双带”工作,充分发挥能人带动和示范作用,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基层*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镇村经济更加发展壮大。
四、建议
1、建议给予政策支持。建议上级在贫困乡村扶贫项目资金安排上考虑边远贫困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方面的特殊情况给予制定特殊扶持政策,增加项目资金和物资预算投入,以便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产生的实效。如项目的前期调研评估、后期管理服务资金上没有列入项目预算,导致一些项目没有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2、建议给予项目支持。一是在农田水利项目给予支持。受柑橘黄龙病的冲击,部分农民有意愿恢复土地水稻种植,对水陂水圳修复愿望较为强烈;三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建议加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帮扶力度,提高客运班线通行密度,方便群众出行。三是建议加大农村电网改造,提高用电质量。四是给予农村信息化工程项目支持。建议每个行政村设立1个农村信息化点,方便群众获取生产生活信息。五是扶持建设农民培训就业基地。建议在每个镇建设1个农民培训基地,提高农民技能,方便群众外出务工和返镇创业。六是扶持建设综合文化场所。建议在每个村建设1个农村文化场所,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七是加大农村大病救助力度。农村因病致贫严重,建议加大农村大病救助力度,破解因病致贫问题。
3、建议给予资金支持。由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救灾减灾投入巨大,历史债务较重,由于可用财力不足,要靠自身力量还清历史债务极为困难,建议能综合考虑镇级承受能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分别给予帮助支持,化解历史债务。
第2篇 乡镇2022年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2022年是十三五规划的跃进之年,盟委、行署提出2022年底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区贫县全部摘帽,所有脱贫人口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脱贫攻坚目标,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有效落实;围绕这一目标,半年来,在盟扶贫办的指导帮助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盟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解决和巩固贫困群众温饱问题为目标,以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扶贫开发战略,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在推进三到村三到户、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化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做到了时间过半,计划任务完成过半。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1、三到村三到户项目
2022年我县共有三到村三到户重点村22个,这些村资源禀赋不足,产业发展水平低,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对这些村我县推行了县处级领导和县直科局帮联机制,下派驻村工作队帮助这些村梳理发展思路,制定脱贫规划,协调落实资金,做好项目实施等工作。
半年来、落实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资金704万元,全部完成了2022年度三到村三到户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在西干沟乡6个村实施了2200亩葵花和46亩西红柿种植,为项目村购置18台(套)覆膜机、旋耕机、播种机。新建日光温室126座;购回肉牛300头,完成标准化棚圈建设255座。扶持项目农户933户、187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933户、1878人)。
2、金融扶贫富民工程
2022年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计划投放扶贫贷款5000万元,已投放1922万元。投放西干沟乡、蔡木山乡、诺尔镇、大河口乡4个乡镇15个村356户贫困户富农贷款1422万元,(其中养殖业235户,投放贷款938万元;种植业121户、投放贷款484万元);投放盟级扶贫龙头企业多伦县永白淀粉厂马铃薯基地强农贷款500万元。正与邮政储蓄锡林郭勒分行合作,拟注入贷款保证金200万元,邮储银行为扶贫办推荐的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投放贷款2000万元;目前各乡镇已经完成前期入户调查工作,其他乡镇正在入户调查中。上半年互助资金借款到期240户,借款额143.54万元,占用费收入4.633万元,收回47.3万元,余96.24万元尚未收回。中和农信小额信贷共发放贷款566户844.5万元。
3、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2022年5月经盟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22年投资计划的通知》,批复我县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46户300人,随迁64户150人,按照十三五扶贫规划及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扶贫办及时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乡镇2022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数确定了年内搬迁人口和随迁人口,经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按要求,按程序把搬迁任务落实到村、组、户,并在建档立卡业务子系统中进行了标识。目前,各乡镇已经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方案,大北沟镇九号村29户搬迁户危旧房拆除完毕,正在招投标;其他乡镇也在落实中。
4、脱贫验收评价工作
2022年底我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53户、7604人,(其中:国家、自治区标准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896户、6022人,盟内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57户、1582人),涉及到384户、865人需进行脱贫处理,全部列入到2022年脱贫指标中。2022年5月扶贫办举办了贫困户退出管理验收评价培训班,按计划和程序完成了两年度的脱贫验收评价任务及人口自然变更,现子系统内我县共有未脱贫户1160户、2341人,为了推进脱贫验收工作,县扶贫办在西干沟乡小石砬村、大北沟镇五号村组织扶贫办全体干*进行了抽样调查,找出了两个村在贫困户脱贫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达了整改意见通知,为全县贫困户脱贫验收评价工作积累了可操作性经验。
5、453脱贫攻坚挂图作战工作
2022年5月召开了全县453挂图作战培训会议。会上将《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453挂图作战贫困户三本帐》等文件下发给各乡镇,并由具体业务人员对相关表格的填写及报送做了详细指导,各乡镇严格按照文件指示,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工作;认真、规范填写挂图上的内容,目前,全县64个行政村完成挂图任务;其中,22个重点贫困村由扶贫办牵头挂图,5个乡镇总作战图挂图完毕。
6、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2022年上半年扶贫办组织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5期,参加培训、考察人员245人。赴赤峰和润集团及通辽学习实用技术,举办蔬菜种植与肉牛育肥培训班。有效地提高了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
7、扶贫开发专项资金欠拨情况
扶贫专项资金到位及拨付情况。20xx2022年,上级共下达我县扶贫专项资金9328.2万元,其中:已拨付6511万元,未拨付2817.2万元。具体如下:20xx年1780万元,已拨付1530万元,未拨付250万元;2022年2242万元,已拨付1810万元,未拨付拨432万元;2022年2259万元,已拨付1629万元,未拨付630万元;2022年1504万元,已拨付1204万元,未拨付300万元。20xx2022年生态移民资金1543.2万元,已拨付338万元,未拨付1205.2万元。目前县政府正筹措资金于近期给予拨付。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认清形势、理清思路。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全县5个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南部乡镇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针对此现象,我县多次召开扶贫攻坚会议,征求乡镇及相关部门意见,派遣工作组深入各村组实地考察、调研,在广泛听取农户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多伦县2022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在项目摆布上重点向南部乡镇倾斜,确保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2、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扶贫办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各村组地理条件及资源禀赋,对需要移民的村组,采取行政村内就近分散插花安置为主,集中建设移民小区为辅的方式进行搬迁。例如:2022年实施的西干沟乡大耗来沟村2组生态条件恶劣,冬季积雪严重,夏季山洪易发,已严重影响了村民生产生活;2022年实施的大北沟镇九号村1、2组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引发山洪灾害,部分村民生产生活受到威胁。因此对西干沟乡大耗来沟村2组村民进行了整体搬迁,对大北沟镇九号村1、2组29户村民进行了易地搬迁。
3、整合项目,多措并举。为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实施,扶贫办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将各类涉农项目与扶贫项目有机结合起来,资金统筹安排打捆使用,充分发挥整体效益,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例如:2022年,整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农牧业产业化、生态移民扶贫搬迁、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村屯绿化等项目及农民自筹资金667万元,在西干沟乡大耗来沟村建成生产、生活区分离,设施完善的高标准移民小区。
4、结合实际,确立产业。我县立足贫困村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结合各村组实际情况,帮助贫困村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主导产业,使每个贫困村组均有产业支撑。例如:2022年多伦诺尔镇胜利村实施了扶贫开发移民搬迁项目,整合各类项目资金500万元(扶贫开发专项资金104万元),建设住房52栋、日光温室52座、塑料拱棚52座,并配套了相关基础设施。2022年,协助该村发展果蔬种植产业,日光温室种植葡萄50座、黄桃2座,塑料拱棚全部种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当年每户移民收入达6.5万元,全村年增收近340万元,达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
5、政府引导,村民参与。为确保扶贫项目顺利实施,我县成立了由县委**任组长,县委副**政府县长,分管副**,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乡镇、有关部门工作重点及责任。由乡镇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设计扶贫规划和工程建设图纸,组织村民进行集体商议讨论决定扶贫开发模式;按政策法规、
6、加强监管,保证质量。为有效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扶贫办抽调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专业技术人员包点进行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由扶贫、发改、财政、纪检、审计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项目实施,工程建设、资金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保证各类扶贫项目正常实施。
7、完善机制,统筹推进。在扶贫开发易地搬迁工作实施过程中,我县结合实际建立了1334工作机制,即:一支队伍、三张图纸、三个机制、四项措施。一支队伍:打造一支高素质、有能力、干实事、密切联系群众的县、乡(镇)、村干*队伍。三张图纸:一张现状图,一张规划图,一张效果图。三个机制:一是县、乡(镇)、村结合实际认真把关、筛选、确定建档立卡户及贫困人口,严格按程序确定扶贫搬迁对象;二是结合实际制定各类扶贫项目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组织项目实施;三是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资金的协调、整合和投入,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四项措施:一是集中整合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内容;二是分析选定扶贫搬迁项目实施地点及建设内容;三是对建设内容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科学论证;四是严格落实考核监督管理责任制,保障各类扶贫项目有序开展。目前,县*政联合督察室、监察局、扶贫办联合组成督查组正对全县五个乡镇进行专项工作督察指导。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实施三到村三到户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化、金融扶贫贷款、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兜底等扶贫工作的开展,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贫困村、贫困户的基础设施不断加强,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二是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肉、乳、菜、薯、林五大优势主导产业不断优化,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三是扶贫机制的不断完善,促进了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观念的更背反和转化,使一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四是金融扶贫贷款规模的不断加大,加快了贫困户脱贫的步伐。五是社会保障兜底工程的实施,切实解决了民生问题,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仍然很低,尤其是龙头企业量小质弱,带动能力差,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二)部分农民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差。由于受客观条件制约,农民在接受教育、了解信息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落后,等、靠、要依赖思想依然严重,缺乏发展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我县目前有贫困人口3592人(其中:国家标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41人,盟级标准贫困人口1251人)。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22个重点贫困村,这些村资源禀赋不足,脱贫难度大,希望上级能给予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
(四)由于资金到位不及时,导致一些项目不能按时完成,影响了项目进度。希望上级能给予全额拨付,使下一步各项扶贫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并全面完成。
(五)个别县直部门、领导干*对扶贫开发工作不够重视,下村入户对接沟通少,情况思路不明,三本帐不清,没措施少方案,导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不明显。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推进22个贫困村三到村三到户(即项目到村到户、规划到村到户、干*到村到户)扶贫攻坚工作。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对不同扶贫对象实行分类指导,落实到人,对有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采取开发式扶贫,通过发展种养业增加收入;对生活在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生态搬迁扶贫;对丧失劳动力的贫困人口,给予长期低保救助。2022年计划脱贫国家标准贫困2341人,确保绝对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在2022年底前全部解决。同时,县政府将出台《多伦县脱贫攻坚工程产业扶持项目奖补实施方案》,本着坚持尊重贫困户意愿,坚持资金精准到户、防止挤占挪用的原则,由贫困户自主选择产业,自行组织实施,减少中间环节,加快脱贫步伐。
二是继续推进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完成年度5000万元放贷任务,提高贫困户在贷款农户中比例,同时,推进扶贫部门和邮储银行合作,积极争取扶贫贷款并和农村信用联社合作开办扶贫再贷款业务,使贷款指标更多地向贫困户倾斜。
三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如期实现精准脱贫目标。认真落实武川会议精神,特别是自治区刘主任、王主任及自治区发改委孟处长的讲话精神,加快工作进度。
四是在完成453作战图制作和挂图的基础上,细化三本账工作;做好做实2022年、2022年脱贫验收评价巩固工作。
五是与自治区区直企业、盟直单位等帮扶部门做好对接,整合各方面力量,集中为贫困村、贫困户办实事、解难题。
六是加快推进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贷款项目的实施。
七是在抓好农民适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提高培训质量,有针对性地组织村组干*、农民带头人等走出去到周边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针对搬迁进城农民需求,开展对口培训,拓宽进城农民增收渠道。
八是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力度,充分发挥乡镇的主体作用和扶贫办的监督职责,如期实现年内整体脱贫任务。
乡镇2022年上半年精准扶贫
第3篇 经典的有关**单位的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深化之年、关键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扶贫系统深入学习贯彻***总**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思想,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以“七个一批”为路径,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以全面落实“1+18”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体系为抓手,紧扣“六个精准”,强化“一号意识”,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超前谋划部署,靠实脱贫攻坚责任。一是周密安排部署。年初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会上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印发了《天水市2022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对全市脱贫攻坚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年度工作任务。6月份,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召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突出问题整改工作专题会议,会上学习了***总**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第十三次*代会精神,传达贯彻国务院扶贫办有关会议及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通报了2022年度市县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结果,安排部署了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突出问题整改工作。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盯突出问题,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全面整改落实上,严格落实《天水市脱贫攻坚责任实施细则》,压实靠牢市、县、乡、村四级脱贫攻坚责任。以“绣花”的决心和毅力,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二是开展调研督查。3月份,由市委、市政府研究室牵头,组成3个工作组深入7县区21个乡镇84个村就“三户一孤”人员大病救助保险、扶贫互助资金“双助贷”工程、非贫困村公共服务发展三项工作开展了为期10天的调研督查。4月份,市扶贫办组成调研组,到7县区进行督查调研,采取明察暗访和随机抽点的方式,联合县、乡、村以及村民代表共同召开座谈会,对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剖析,提出了“双线排序比对法”,力求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精准识别的难题,确保脱贫攻坚基础工作更实更准。5月份,市扶贫办再次组成2个调研督查组,深入7县区就“双线排序比对法”的运用推广进行专题督查,有效促进“双线排序比对法”在全市推广运用。三是开展业务培训。举办了全市乡镇扶贫工作站站长培训班。市委副**王军出席培训班并专题授课。培训班着重围绕精准扶贫政策解读、贫困户建档立卡、扶贫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监管、互助资金管理、雨露计划培训和社会帮扶等专题进行了全面培训,达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掌握方法,答疑解惑、传导压力的目的。培训期间,市扶贫办与县区扶贫办签订了2022年度*风*政建设书。召开了全市扶贫办主任暨业务培训会,学习了***总**2月21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和3月31日在听取2022年省级*委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时的讲话精神,安排部署了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就“双线排序比对法”进行了培训,要求各县区、各乡镇严格按照王军副**的批示要求,坚持村保底线、乡保质量、县保任务和以村为镜、县乡借鉴、形成机制的原则与要求,坚决杜绝搞数字脱贫,全面推广运用“双线排序比对法”,务求取得实效。四是逐级靠实脱贫责任。年初,市委、市政府与各县区委、政府及22个市直行业部门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持续实行市四大组织领导联系包抓扶贫工作制度。建立市级领导、督查机构、相关部门相结合的大督查格局,采取重点督查、联合督查、跟踪督查、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推动了脱贫攻坚任务和责任双落实。同时,制定印发了《天水市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各县区也相继制定了县区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从而靠实了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的责任。
(二)严抓精准规范管理,夯实脱贫攻坚基础。通过建档立卡,摸清贫困人口底数,严抓精准管理,用“绣花”的功夫做实做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一是科学确定退出时序。按照《甘肃省贫困退出验收办法》,经过全面分析和测算,结合全市实际,科学确定脱贫退出时序,2022年甘谷县、武山县整县摘帽退出,2022年麦积区、清水县、秦安县、张家川县、秦州区整县摘帽退出,2022—2022年计划每年减贫10.64万人,2022年减贫5.86万人。二是扎实开展数据清洗。按照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精准脱贫工作的通知》中强调的“十不准”和“十不脱”的要求,对2022年—2022年度脱贫人口进行了全面核查,向省扶贫办上报了2022年—2022年度脱贫人口核查回退到人花名册。三是加强国家审计署驻兰特派办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指导和督促县区对国家审计署驻兰特派办审计反馈建档立卡疑似问题和信息进行了全面核查取证,并按照《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核查整改国家审计署驻兰特派办审计反馈建档立卡疑似问题和信息的通知》精神,于5月初整改结束。四是加强对中央第三巡视组“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及时转发了省脱贫领导小组《关于中央第三巡视组对甘肃开展巡视“回头看”反馈扶贫领域相关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对照整改方案,逐项进行自查整改,并将整改报告上报省扶贫办。五是积极开展建档立卡信息补录工作。根据《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建档立卡数据核准和补录工作的通知》精神,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指导县乡两级干*及驻村帮扶工作队,进村入户对建档立卡基础数据进行了全面核查,结合贫困人口实际完成了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中错误信息的修改和补录工作。六是配合各级完成年度考核评估工作。积极配合国务院扶贫办、省委省政府和中纪委派驻农业部纪检组全面完成了年度精准脱贫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及驻农业部纪检调研工作。在省委、省政府2022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全省共考核12个市州*委政府,我市位列第一。全省共考核66个贫困县*政领导班子,在综合评价好的9个县区中,我市麦积区位列第一,秦州区位列第七。在综合评价较好的57个县区中,我市秦安县、甘谷县、清水县、武山县和张家川县分别位列第一至第五。
(三)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抓好专项扶贫。一是认真做好2022年财政及“三西”专项资金项目计划、项目库的汇总备案工作。完成了2022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库汇总备案,资金达到175970.075万元。今年省上下达我市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计划71570万元,比去年第一批46947.28万元增长24622.72万元,增幅52.45%。二是精心组织,狠抓扶贫项目建设。2022年,省扶贫办一、二批计划共下达我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3181万元。共完成扶贫资金投资82127万元,占计划的98.73%。2022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完成预投资10497.68万元,分项目完成情况是:精准扶贫贷款贴息880万元;种养业基地建设1606.4万元;实用技术培训10万元;科技推广286.15万元;科技培训92万元;安全饮水1008.2万元;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100万元;其他6514.93万元。三是抓好精准扶贫财政专项项目资金有关数据的统计汇总以及月、季报表上报等工作,确保扶贫统计工作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时效性。
(四)突出培育富民产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合理确定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项目。年初通过调研筛选,全市共确定扶贫开发科学发展示范点11个,同时确定了项目投资额度和建设内容,制定了实施方案,突出了区域特色,达到了“布大点、创精品、办亮点”的目的。二是着力培育扎根性富民产业。至目前,全市种植全膜玉米31.17万亩、脱毒马铃薯23.08万亩、中药材7.63万亩、蔬菜6.64万亩,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1个;新建干鲜果园13.8万亩;畜禽饲养量达到127.35万头(只);输转城乡劳动力32.3万人,创劳务收入57万元;建成县区电商运营中心7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13个,村级电商服务点2491个,实现网上交易额22517万元、销售额14741万元;实施“1+1+n”电商人才培训计划和“万名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工程”,巡回开展电商培训32期4342人次;清水县完成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评审工作,入围甘肃2022年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推荐名单;在清水县启动实施716户分布式光伏扶贫系统建设项目,目前已安装完成417户;在清水县金集镇曹沟村、杨郝村连片种植构树2000亩,为贫困群众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健全完善管理机制,规范运行互助资金。在全市行政村互助资金协会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完善村级互助资金的监督管理和巩固提升,按照互助协会发展章程、程序,完善制度建设,管好、用好扶贫互助资金。实施扶贫互助资金“双助贷”工程,充分发挥扶贫互助资金在富民产业培育、加快精准脱贫进程等方面的优势,促进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至6月底,全市扶贫互助资金总量达178846.07万元,其中,财政专项资金46880万元,市级财政配套8640万元,县区财政配套21065万元,国开行贷款10亿元,农户缴纳1419.18万元,占用费扩充本金539.83万元,其它资金302.06万元。注册运行行政村2462个,涉及项目村总户数181767户,累计发放借款113501.81万元。
(六)着力聚焦精准施策,扎实推进“七个一批”。摸清“七个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对应的贫困人口,并对接到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立健全台账,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确保各项措施到村到户到人,做到清单式管理,“七个一批”、危房改造及安全饮水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发展生产脱贫。新建了麦积区甘江流域果品基地、麦积区普鲁沟流域万亩全膜玉米示范基地、秦州区秦岭乡万亩连翘示范基地、武山县榆盘乡千亩脱毒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等一批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特色富民产业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全市贫困村已落实马铃薯种植户100118户,中药材种植户28512户,蔬菜种植户56492户,果品种植户52896户,全膜玉米种植户107062户,新注册农民合作社51家。二是转移就业脱贫。今年计划输转7.31万人,截止5月底已输转有意愿外出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富余劳动力6.5905万人,占任务的90.16%。三是易地搬迁脱贫。省发改委安排我市易地扶贫搬迁规模8035户38471人,其中建档立卡户4163户20221人,非建档立卡户3872户18450人,建设安置点86个。目前,已完成各县区2022年实施方案审批并下达了投资计划,其中77个安置点已经开工建设。四是生态补偿脱贫。全市共在贫困村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0.985万亩,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任务0.76万亩,新发展果园4.28万亩,发展林下种植1.2万亩,发展林下养殖3.01万只(头)。年内计划实施精准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25处,总投资3.57亿元,已完成投资932万元,占年投资任务的7.5%。五是教育脱贫。89所新建贫困村幼儿园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在8月底前全部完成投入使用。2022年全面改薄新建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2022—2022年全面改薄项目整体进度达到75.96%,全市共为106116名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发放春季学期免(补)保教费补助资金5081.262万元,补助发放覆盖率达到100%。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免学杂费和书本费工作落实到位。全市已落实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生活补贴资金4244.12万元,全市中职学生免除学费和助学金工作正在进行资格审核、办理银行卡等工作。六是医疗救助脱贫。止5月底,全市贫困人口新农合受益1.54万人次,报销资金5536.54万元,七是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健全完善基础台账,确保社会救助和扶贫对象认定一致。全市现有农村低保对象128563户、403567人,今年发放农村低保金17728.61万元。全市已有农村低保对象40144户、132846人实现了与大数据平台的标记对接,提标提补任务全面完成。八是危房改造。按年度实施计划,2022年完成15908户农村d级危房改造。截止5月底,全市农村d级危房改造工程已开工11243户,竣工率30.02%。九是安全饮水。目前,全市五县二区建档立卡的1034个贫困村22.4148万户105.428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已全面解决,饮水安全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95%以上。
(七)扎实推进东西协作,切实凝聚脱贫合力。3月份,天水市委副**王军、副市长霍卫平率领市扶贫办、麦积区、武山县、甘谷县、秦安县、清水县和张家川县6个县(区)委副**、副县(区)长及县(区)扶贫办主任一行25人,通过走访拜会、座谈交流、汇报衔接等方式,先后赴天津市河北区、津南区、西青区、东丽区、宝坻区、滨海新区保税区管委会和中国中车集团、北京科技大学、国家能源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等中央国家**企事业单位就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事宜进行了沟通协商。同时,印发了《天水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与天津市东西扶贫协作的实施意见》。麦积区、武山县、甘谷县、秦安县、清水县先后与西青区、宝坻区、东丽区、津南区、河北区签订了《东西协作帮扶协议》。目前,中国中车集团投入200万元硬化甘谷县白家湾乡豁岘村至斜坡村道路5.4公里,投入200万元硬化麦积区产业道路3.2公里、硬化巷道1000米,项目正在实施中。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投资160万元,硬化张家川镇堡山村通组道路5.4公里,目前已完成项目前期工作,正在进行招投标;投资20万元,帮助刘堡乡5户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5月份,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局长、*委**赵平一行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开展对口帮扶调研,并走访慰问帮扶贫困户和五保户。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武山县落实危房改造专项补贴资金747.5万元,补助对象650户。国家能源局继续支持清水县光伏扶贫、风电场、大型光伏电站等新能源建设项目。北京科技大学在秦安县积极探索“苹果产业+果业公司(果农大户)+大学生创业团队”的苹果产业帮扶发展新模式。启动了“北科大·秦安精准扶贫129公益接力计划”,北京科技大学团支*组织129名学生认领了秦安县贫困农户129棵苹果树,截止目前,共认购果树2.77万棵,累计销售586万元,提升水果收购价格23%,农民亩均收益提升3000元;先后筹措16万余元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费、购买学习用品。天津市西青区帮扶麦积区甘泉片区的农村饮水改造提升工程,已于4月份开工;西青区精武镇为麦积区免费开设专门展位,帮助销售花牛苹果、元龙花椒为主的农副产品100多万元。天津市东丽区落实帮扶资金100万元,用于甘谷县贫困乡村设施蔬菜建设和甘谷一中、二中公寓楼建设项目。天津市河北区利用“津洽会”平台,对天水华盛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沙棘系列产品、天河酒业集团生产的天河系列白酒及清水优质农产品进行推介。天津市津南区到位财政资金500万元。支持秦安县安伏教育园区和莲花教育园区建设;利用5月12日“津洽会”平台,对秦安苹果在主要展柜进行了展销,大力宣传秦安苹果,提升秦安苹果品牌知名度,广泛动员**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秦安县果树认购活动,帮助贫困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天津市宝坻区区长毛劲松一行6月份来我市考察交流东西协作对口帮扶工作,先后考察了麦积区南山万亩花牛苹果示范基地、中国中西部名优特新产品暨旅游区域联盟城市旅游商品展,为武山县援助帮扶资金5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止5月底,省、市、县各级帮扶单位共为贫困村无偿投入各类帮扶资金5995.8万元(含物资折价)。
(八)实施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坚持以贫困群众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学习借鉴省检察院在麦积培训基地开展“精准扶贫实验班”等成功经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精准培训。对2022年度雨露计划(两后生)培训工作落实情况检查督查,严格培训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确保扶贫政策落地见效。至目前,全市共完成就业技能培训15592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327人,创业培训1440人;农业生产技能培训8893人,果农技术培训15437人,畜牧养殖培训2137人。完成2022年度雨露计划(两后生)培训12644人。组织参加由全国贫困地区干*培训中心兰州分院举办的培训班两期,培训乡村干*及帮扶干*共计190人;举办全市乡镇扶贫工作站站长培训班,培训乡镇工作站站长及扶贫系统干*160余人。配合市委组织部制定年度精准扶贫干*培训计划并实施。
(九)落实资金管理制度,精准监管扶贫资金。一是做好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由市财政局、市扶贫办组成联合检查组,采取专项检查与工作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秦安、清水、甘谷3县、9乡镇、36个行政村、216户贫困户,查阅台账、实地查看、入户走访、座谈交流,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调研,有效促进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规定落实,提高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抓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管。严格执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规定,精准监管扶贫资金。定期对2022、2022年中央和省上专项资金的预付、报账进度、资金结转结余,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扶贫资金等情况进行通报,督促县区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进度,避免资金滞留等问题。根据国家审计署、省审计厅审计反馈情况,及时督促武山、清水、秦州、秦安等县区严格按照省扶贫办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认真对照问题抓好整改落实,确保审计发现问题全面、有效整改落实到位。同时,及时将审计专报转发各县区和市直“1+17”精准扶贫方案有关部门,要求各部门切实靠实工作责任,建立整改工作台账,督促、协助县区对审计发现问题逐条整改。三是办好“12317”举报事项。深入开展集中整治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通过靠实工作责任,开展督查巡查,围绕10项查处内容,加大省上“12317”信访件转办力度,上半年共办理省扶贫办“12317”信访件16件,办结率100%。
(十)坚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把精准扶贫宣传作为推动精准脱贫的助推器,大力宣传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成功做法、典型经验和脱贫人物事迹,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脱贫愿望,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推进脱贫攻坚快速发展。至6月底,全市在省以上主要媒体发表宣传稿件2,在市级以上主要媒体发表宣传信息433条。向省扶贫办报送信息983条、采用309条;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信息129条;编写刊发《天水扶贫开发动态》55期。按照《政府网站管理办法》要求,及时维护更新《天水扶贫开发信息网》信息,审核网站信息1402条、更新信息893条。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对年度重点工作落实、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了网上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完成了《天水市精准扶贫典型经验汇编》、《天水市扶贫开发工作动态》、《精准扶贫宣传成果摘编》资料编印工作。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尽管全市扶贫系统干*做了大量的工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精准脱贫攻坚的任务依然艰巨。截止2022年底,全市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村959个,剩余贫困人口37.78万,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6.65%,这些贫困村、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边远山区、高山区、林区和林缘区,自然条件差,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扶贫难度大、成本高,精准脱贫任务艰巨。按照《甘肃省贫困退出验收办法》,贫困县退出贫困发生率必须在3%以下,贫困村退出率必须在95%以上,7县区整县脱贫难度较大。
二是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凸显。随着对贫困村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非贫困村与建档立卡贫困村相比,在通自然村道路建设、巷道硬化、乡村舞台、标准化村卫生室、村容村貌等方面差距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补齐发展短板。
三是贫困地区富民产业培育仍需提速加力。尽管我市果品、蔬菜、畜牧、劳务四大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但有些贫困户对新建果园重视不够,后续管理投入不足,产业见效较慢;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常年外出务工,在家留守的多为中老年群体,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组织实施劳动力技能培训比较困难,效果不尽理想;有些贫困群众还从事传统粮食生产,比较效益较低。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夯实建档立卡基础。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上的要求,认真开展建档立卡数据清洗和整理工作,确保数据信息准确无误。全面推广运用“双线排序比对法”,加强日常监测分析,对各级各类台账资料进行清理规范,完善“村级5张图”“户户3本帐”电子化管理。建立健全自查自纠机制,持续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对档外人口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对档内人口符合脱贫条件的及时退出,实现由比较精准向更加精准转变,从严落实各级脱贫验收责任,实行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
(二)狠抓突出问题整改。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把突出问题整改作为当前脱贫攻坚的头等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措施,调动各方力量集中打好问题整改“歼灭战”,扎扎实实做好突出问题整改落实工作;继续落实《天水市脱贫攻坚责任实施细则》,压实靠牢市、县、乡、村四级脱贫攻坚责任;聚焦“七个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饮水清单式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开展行业扶贫专项督查,全力推进突出问题整改落实。7月份,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适时对各县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双线排序比对法”工作实施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督评,及时掌握各县区、各部门整改落实工作进度和成效。
(三)规范互助资金运行。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规范运行程序、加大宣传培训、加强人员配备、做好机制创新、“典型”推广及互助资金审计等工作。启动实施第二批10亿元“双助贷”工程,加快市县两级成立扶贫互助资金管理中心,乡镇成立扶贫互助资金管理站进度,强化领导,精细管理,不断总结新经验、新做法,促进全市扶贫互助资金工作安全、规范、高效运行。
(四)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大力实施“七个一批”工程,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紧扣贫困户住房保障、着力下功夫抓好推进落实。将五保户、农村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户、优抚对象及国民*抗战退伍老兵放在优先位置,提高补助标准,保证房屋质量,探索采用贷款贴息、建设集体公租房等多种方式,切实保障以上“五类户”基本住房安全。力争年内完成农村c级危房维修加固11356户、全面消除d级危房15908户。
(五)拓展社会帮扶渠道。积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扶贫协作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定点帮扶单位、天津市等东西协作市(区)的联系,及时对接和磋商协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切实增强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的针对性,争取更多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发挥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单位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个人参与扶贫;争取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各类组织的支持,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开展帮助扶贫对象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活动;继续实施“百企帮百村”行动,组织动员省市县各级帮扶单位积极为贫困村办实事、好事,通过多种形式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六)严格脱贫退出验收。开展督促检查,严格贫困退出验收程序,紧扣贫困户退出11项指标和贫困村退出20项指标,靠实靠牢各方验收责任,认真组织各级各部门精准验收。严格落实“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加强对部门数据的审核把关,确保每个预脱贫人口能够按行业标准精准退出。严格执行各方脱贫验收签字责任,防止数据脱贫、虚假脱贫和“被脱贫”等现象发生。
(七)加大资金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有关规定,进一步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加大资金监管力度,靠实工作责任,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范运行。建立健全扶贫项目组织实施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规范项目审批、项目实施、竣工验收、资金拔付、审计监管程序,不断提高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效益。认真抓好项目计划执行、项目实施管理、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报帐拔付等监管责任落实,坚决杜绝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违规违纪问题,为全市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第4篇 2022年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2022年,我县的扶贫工作继续实施抓**带扶贫、抓产业促扶贫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五个一批的工作要求,以精准帮扶为主要手段,以建档立卡人口贫困对象为主要对象,以驻村帮扶为主要依托,大力推动九大扶贫攻坚行动的各项工作开展,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向*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一、围绕精准扶贫,不断强化组织保障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主要领导除了亲自抓以外,还在财力、人力、物力上对扶贫工作予以保障。
1、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开会研究扶贫工作。在对《嘉禾县精准扶贫四年(2022-2022年)攻坚行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以两办的名义行文下发到各相关单位、各乡镇以及各贫困村,并对2022年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精心的部署和安排。特别是对全省的2022年脱贫效果核查工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确保核查工作顺利进行,并且取得了全省前茅的好成绩。
2、驻村帮扶工作进一步夯实。除了向33个省、市贫困村派驻扶贫工作队外,还明确了由县直**单位的副科级以上的干*担任贫困村第一支***,一个贫困村确定一个处级干*联系帮扶。2022年拟脱帽村确定由县委常委直接联系,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每人2户以上贫困对象,实现了驻村帮扶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今年上半年,已落实驻村帮扶资金570万元,落实贫困户结对帮扶资金95万元,明确了县委**、县委及四大家分管领导联系的扶贫点为扶贫工作示范点,从资金、人员等方面予以保证,拟把这些点打造成示范效果好、带动作用强的典型。
3、进一步强化了财力保障。县里在去年本级财政投入530万元的基础上,按照每个贫困村20万元的标准列进了县财政年度预算,并且要求每个贫困村的后盾帮扶单位每年的结对帮扶资金不少于10万元。
4、加强了扶贫机构建设。县扶贫办编制人员由原来的2人增加到4人,从乡镇调进了2名副科级干*到县扶贫办任职,并且由从民政、住建、发改、教育等部门抽调了4名工作人员到扶贫办参与扶贫攻坚工作,大大加强了扶贫的工作力量。县扶贫办机构由原来挂靠县农办调整到县政府办下属机构,县扶贫办主任由县政府办副主任兼任,调剂了五间办公室给县扶贫办,县扶贫办的办公环境大大改善。
5、九大扶贫攻坚行动工作机制逐步建立。我县根据中央、省、市扶贫工作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工作要求,创建性地将脱贫攻坚任务分解为九大扶贫攻坚行动,即建强组织扶贫攻坚行动、发展产业扶贫攻坚行动、危改及易地扶贫搬迁攻坚行动、兜底保障全覆盖攻坚行动、医疗救助扶贫攻坚行动、助学扶智攻坚行动、就业技能培训扶贫攻坚行动、基础设施补短板攻坚行动、社会帮扶攻坚行动。明确了牵头县级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工作目标、具体措施,分年度细化量化工作任务。目前,各攻坚行动的工作机制已逐步建立,各工作已逐步开展起来。
二、瞄准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扎实开展各项扶贫工作
(一)以扶贫产业发展为核心,建立完善贫困利益连结机制,着力助推贫困村集体增收,贫困人口增收。
我县利用列进省扶贫重点产业县的机会,紧紧咬住扶贫产业这个核心,着力按照四跟四走的产业发展路子,着力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发展扶贫产业。2022年,我县依托省级贫困村珠泉镇白石塘村,引进了三叶油茶合作社,委托珠泉镇政府以外包服务的方式,建立了面积达2200亩油茶的嘉禾县扶贫产业园,该产业园采用资产收益型扶助方式,将珠泉镇所有的4300个扶贫对象纳入扶持范围,按照产业经营权贫困户、村集体、企业6:1.5:2.5的比例确权到贫困对象,为珠泉镇的脱贫工作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今年,我县按照统一经营、集中管理、效益到人、利益共享的模式,在贫困村龙潭镇马家坪村、木岭村、大泉村,广发镇云里村,珠泉镇石田村,晋屏镇宅侯村等发展扶贫产业5270亩,为全县2022年的稳定脱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增强贫困对象造血功能为目的,大力开展扶贫对象技能培训。
县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畜牧水产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扶贫讲师团,根据各地贫困对象的实际情况,对全县的贫困群众进行差异化培训,全县按照贫困村组织贫困对象集中到村里培训,非贫困村到乡镇集中培训的方式,半年来,讲师团共深入到乡镇培训70期,培训的贫困对象达7000多人次。县扶贫办还先后举办了贫困村扶贫资金管理业务培训班、扶贫致富带头人业务培训班等,大大增强了贫困地区的干*和贫困群众对科学致富能力和扶贫政策的认识。半年来,扶贫培训投入的资金达60多万元。同时,我们还与县劳动就业局、县职业学校合作,为全县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技能培训1320人,成功介绍农村贫困人口就业1000人,跨地区有组织劳动输出贫困人口37人。
(三)利用金融撬动作用,为发展扶贫产业注入强大动力。
我县创新金融产业扶贫的工作方式方法,以发展扶贫产业,促进贫困户增收为主要目的,以资金安全为重要保障,积极稳妥地推进扶贫信贷工作,全县半年累计共发放扶贫贷款1358万元,受益贫困群众达3000多户。我县引进的省级龙头企业三味食品有限公司、市级龙头企业佳禾米业公司、宅侯贡米公司等企业,采用企业受信贷款扶持的方式,企业除正常的技术培训、土地分工、劳务收入外,还为参与信贷的贫困户每户每月提供5公斤以上的大米或其它物资扶持,每年可直接增加扶持户每户500元以上的收入,扶贫效果相当明显。
(四)扶贫系统平台管理工作正常化。
由于我县扶贫没有专门的系统平台信息管理员,对于全县整个扶贫系统的操作工作缺乏系统性、连续性,数据缺乏逻辑性,给全县的贫困人口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隐患。今年5月份,我县除聘请了专门的信息管理员外,还到乡镇聘请了两名扶贫专干作为兼职信息员,共同管理全县的扶贫人口信息网。为了提高信息管理员的素质,县扶贫办多次派他们赴省、市学习。由于解决了人员的问题,四类人员清理工作、20xx年和2022年脱贫标识工作、平台系统的贫困人口动态管理等后续工作正在平稳推进。
(五)精准扶贫的其他工作陆续开展。
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县住建部门完成了160户,扶贫部门正在对2022年、2022年符合扶贫危房改造的补助对象进行比对。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救助、民政兜底两线合一都已由攻坚行动的牵头单位召集责任单位召开了工作部署会,正在对照上级政策制定相关的精准帮扶方案;易地扶贫搬迁,多次召开调度会,确定2022年易地搬迁290户,现在已启动搬迁户160户,占总任务的57%。
(六)层层传导压力,全力抓目标任务的落实。
为了确保2022年全县10个贫困村摘帽,6686名贫困对象脱贫,县、乡、村层层签订脱贫责任状,传导扶贫工作压力。县里以县政府的名义召开2022年预脱贫人口动员会,对全县自动申报的10个脱帽村、2148户、6841名脱贫对象全部建立台帐进行精细管理,并且细化为九大扶贫攻坚行动的主要任务,将指标分解到各单位,确保脱贫效果,让脱贫人口真正得到实惠。
三、强化制度保障,构筑精准扶贫的安全防线
县扶贫办充分利用两学一做和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开展的机会,大力开展纠四风、治陋习作*整顿活动。通过建立完善各项制度,来规范扶贫办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扶贫资金的管理行为、违法违纪的处置行为等。
一是出台了《嘉禾县扶贫系统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全县扶贫领域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的整治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步骤、工作要求予以明确。在2022年6月17日,召开了整治工作动员大会,组织全县扶贫工作队队员、贫困村的第一支***和文书、乡镇信用社主任、乡镇财政所所长,就相关扶贫资金的管理等工作进行了专门的业务培训,为全县的扶贫领域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的整治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并且配合湖南省嘉禾县委**、县长责任审计工作组和郴州市扶贫资金专项开作督查组,对全县2022-2022年的扶贫资金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对被检查的两个村发现的资金管理混乱的问题进行了追查,明确了整改时限,对发现的扶贫办培训资金挪用的问题正在组织专人整改,力争把各类苗头性问题处置在萌芽状态,确保扶贫资金的安全,确保贫困人口的利益不受损害。
二是完善了精准扶贫工作调度机制。由县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半年一考核、一年一评估四个一工作机制,以抓实日常工作和开展阶段调度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三是建立了扶贫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出台《嘉禾县2022年县级领导**工作四联四包考核办法》、《嘉禾县2022年县直单位精准扶贫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嘉禾县2022年扶贫工作队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嘉禾县2022年乡镇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等考核评价体系文件。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对县级领导、县直单位和乡镇、*员干*综合绩效考评内容,作为干*选拔任用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四是建立健全《嘉禾县扶贫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扶贫专项资金的审批权下放到乡镇人民政府,明确扶贫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申报程序和管理措施以及违反规定的处理办法,为维护扶贫资金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22年上半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县扶贫办工作人员少,业务不熟,扶贫工作的机制还不顺畅,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全县扶贫工作的大局。一是数据不实,特别是扶贫人口信息平台的数据还需进一步修改完善;二是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进度太慢,特别是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扶贫贷款四方协议扶持贫困人口的帮扶模式的落实工作还没有实质性进展;三是产业发展的一些机制体制未落实,如嘉禾县扶贫产业园的信贷投入、利益连续机制的手续资料等由于乡镇人事更替,还未落实好;四是九大扶贫攻坚行动的部门配合、资金投入都还处于研究讨论阶段,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压力相当大。对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我县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了问题,明确了目标,确定了措施,争取在下半年工作中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以**工作为引领,以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导向,以6686名2022年预脱贫人口脱贫为主要靶向,进一步创优机制、强化举措、真抓实干,奋力推进九大扶贫攻坚行动,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和全面小康进程。
1、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强化各级*委的主体责任和*组织**第一责任人责任,进一步完善驻村帮扶工作、扶贫资金监管、*政建设和限期脱贫责任制等工作机制,以务实高效的举措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努力实现年度10个贫困村摘帽、6686名贫困人口脱贫,力争2022年前实现全部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按要求退出扶贫人口行列。
2、加大经费投入。在加大县本级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各职能部门资金,按要求投入到精准脱贫工作当中,特别是要发挥金融产业扶贫贷款的撬动作用,大力推行实体企业+基地电商+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模式,通过发挥基层*组织和脱贫致富带头人作用,实施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战略,促进贫困户稳步增收、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
3、全面落实九大扶贫攻坚行动。大力实施九大扶贫攻坚行动,致力为贫困户脱贫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重点保证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兜底保障、医疗救助、教育助学、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扶持政策落实落地,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4、强化督查考核。充分发挥督查考核指挥棒作用,抓住扶贫攻坚重点工作、关键环节,切实强化督查调度。进一步完善月调度、季通报、半年考核、年终评估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部署、有考核、有问责、有成效。及时调整年度综合绩效考评方案,突出实绩考核,加大扶贫考核权重,实行绩效考核与奖惩问责并举,进一步激发各级*委政府和县直单位的工作积极性,真正考出实绩、考出动力、考出导向。
2022年上半年精准扶贫
第5篇 经典的有关**单位的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深化之年、关键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扶贫系统深入学习贯彻***总**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思想,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以“七个一批”为路径,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以全面落实“1+18”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体系为抓手,紧扣“六个精准”,强化“一号意识”,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超前谋划部署,靠实脱贫攻坚责任。一是周密安排部署。年初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会上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印发了《天水市xxxx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对全市脱贫攻坚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年度工作任务。6月份,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召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突出问题整改工作专题会议,会上学习了***总**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第十三次*代会精神,传达贯彻国务院扶贫办有关会议及全省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通报了xxxx年度市县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结果,安排部署了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突出问题整改工作。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盯突出问题,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全面整改落实上,严格落实《天水市脱贫攻坚责任实施细则》,压实靠牢市、县、乡、村四级脱贫攻坚责任。以“绣花”的决心和毅力,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二是开展调研督查。3月份,由市委、市政府研究室牵头,组成3个工作组深入7县区21个乡镇84个村就“三户一孤”人员大病救助保险、扶贫互助资金“双助贷”工程、非贫困村公共服务发展三项工作开展了为期10天的调研督查。4月份,市扶贫办组成调研组,到7县区进行督查调研,采取明察暗访和随机抽点的方式,联合县、乡、村以及村民代表共同召开座谈会,对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剖析,提出了“双线排序比对法”,力求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精准识别的难题,确保脱贫攻坚基础工作更实更准。5月份,市扶贫办再次组成2个调研督查组,深入7县区就“双线排序比对法”的运用推广进行专题督查,有效促进“双线排序比对法”在全市推广运用。三是开展业务培训。举办了全市乡镇扶贫工作站站长培训班。市委副**王军出席培训班并专题授课。培训班着重围绕精准扶贫政策解读、贫困户建档立卡、扶贫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监管、互助资金管理、雨露计划培训和社会帮扶等专题进行了全面培训,达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掌握方法,答疑解惑、传导压力的目的。培训期间,市扶贫办与县区扶贫办签订了xxxx年度*风*政建设承诺书。召开了全市扶贫办主任暨业务培训会,学习了***总**2月21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和3月31日在听取xxxx年省级*委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时的讲话精神,安排部署了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就“双线排序比对法”进行了培训,要求各县区、各乡镇严格按照王军副**的批示要求,坚持村保底线、乡保质量、县保任务和以村为镜、县乡借鉴、形成机制的原则与要求,坚决杜绝搞数字脱贫,全面推广运用“双线排序比对法”,务求取得实效。四是逐级靠实脱贫责任。年初,市委、市政府与各县区委、政府及22个市直行业部门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持续实行市四大组织领导联系包抓扶贫工作制度。建立市级领导、督查机构、相关部门相结合的大督查格局,采取重点督查、联合督查、跟踪督查、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推动了脱贫攻坚任务和责任双落实。同时,制定印发了《天水市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各县区也相继制定了县区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从而靠实了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的责任。
(二)严抓精准规范管理,夯实脱贫攻坚基础。通过建档立卡,摸清贫困人口底数,严抓精准管理,用“绣花”的功夫做实做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一是科学确定退出时序。按照《甘肃省贫困退出验收办法》,经过全面分析和测算,结合全市实际,科学确定脱贫退出时序,xxxx年甘谷县、武山县整县摘帽退出,2022年麦积区、清水县、秦安县、张家川县、秦州区整县摘帽退出,xxxx年—2022年计划每年减贫10.64万人,2022年减贫5.86万人。二是扎实开展数据清洗。按照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精准脱贫工作的通知》中强调的“十不准”和“十不脱”的要求,对xxxx年—xxxx年度脱贫人口进行了全面核查,向省扶贫办上报了xxxx年—xxxx年度脱贫人口核查回退到人花名册。三是加强国家审计署驻兰特派办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指导和督促县区对国家审计署驻兰特派办审计反馈建档立卡疑似问题和信息进行了全面核查取证,并按照《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核查整改国家审计署驻兰特派办审计反馈建档立卡疑似问题和信息的通知》精神,于5月初整改结束。四是加强对中央第三巡视组“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及时转发了省脱贫领导小组《关于中央第三巡视组对甘肃开展巡视“回头看”反馈扶贫领域相关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对照整改方案,逐项进行自查整改,并将整改报告上报省扶贫办。五是积极开展建档立卡信息补录工作。根据《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建档立卡数据核准和补录工作的通知》精神,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指导县乡两级干*及驻村帮扶工作队,进村入户对建档立卡基础数据进行了全面核查,结合贫困人口实际完成了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业务管理子系统中错误信息的修改和补录工作。六是配合各级完成年度考核评估工作。积极配合国务院扶贫办、省委省政府和中纪委派驻农业部纪检组全面完成了年度精准脱贫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及驻农业部纪检调研工作。在省委、省政府xxxx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全省共考核12个市州*委政府,我市位列第一。全省共考核66个贫困县*政领导班子,在综合评价好的9个县区中,我市麦积区位列第一,秦州区位列第七。在综合评价较好的57个县区中,我市秦安县、甘谷县、清水县、武山县和张家川县分别位列第一至第五。
(三)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抓好专项扶贫。一是认真做好xxxx年财政及“三西”专项资金项目计划、项目库的汇总备案工作。完成了xxxx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库汇总备案,资金达到175970.075万元。今年省上下达我市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计划71570万元,比去年第一批46947.28万元增长24622.72万元,增幅52.45%。二是精心组织,狠抓扶贫项目建设。xxxx年,省扶贫办一、二批计划共下达我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3181万元。共完成扶贫资金投资82127万元,占计划的98.73%。xxxx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完成预投资10497.68万元,分项目完成情况是:精准扶贫贷款贴息880万元;种养业基地建设1606.4万元;实用技术培训10万元;科技推广286.15万元;科技培训92万元;安全饮水1008.2万元;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100万元;其他6514.93万元。三是抓好精准扶贫财政专项项目资金有关数据的统计汇总以及月、季报表上报等工作,确保扶贫统计工作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时效性。
(四)突出培育富民产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合理确定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项目。年初通过调研筛选,全市共确定扶贫开发科学发展示范点11个,同时确定了项目投资额度和建设内容,制定了实施方案,突出了区域特色,达到了“布大点、创精品、办亮点”的目的。二是着力培育扎根性富民产业。至目前,全市种植全膜玉米31.17万亩、脱毒马铃薯23.08万亩、中药材7.63万亩、蔬菜6.64万亩,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1个;新建干鲜果园13.8万亩;畜禽饲养量达到127.35万头(只);输转城乡劳动力32.3万人,创劳务收入57万元;建成县区电商运营中心7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13个,村级电商服务点2491个,实现网上交易额22517万元、销售额14741万元;实施“1+1+n”电商人才培训计划和“万名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工程”,巡回开展电商培训32期4342人次;清水县完成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评审工作,入围甘肃xxxx年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推荐名单;在清水县启动实施716户分布式光伏扶贫系统建设项目,目前已安装完成417户;在清水县金集镇曹沟村、杨郝村连片种植构树2000亩,为贫困群众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健全完善管理机制,规范运行互助资金。在全市行政村互助资金协会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完善村级互助资金的监督管理和巩固提升,按照互助协会发展章程、程序,完善制度建设,管好、用好扶贫互助资金。实施扶贫互助资金“双助贷”工程,充分发挥扶贫互助资金在富民产业培育、加快精准脱贫进程等方面的优势,促进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至6月底,全市扶贫互助资金总量达178846.07万元,其中,财政专项资金46880万元,市级财政配套8640万元,县区财政配套21065万元,国开行贷款10亿元,农户缴纳1419.18万元,占用费扩充本金539.83万元,其它资金302.06万元。注册运行行政村2462个,涉及项目村总户数181767户,累计发放借款113501.81万元。
(六)着力聚焦精准施策,扎实推进“七个一批”。摸清“七个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对应的贫困人口,并对接到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立健全台账,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确保各项措施到村到户到人,做到清单式管理,“七个一批”、危房改造及安全饮水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发展生产脱贫。新建了麦积区甘江流域果品基地、麦积区普鲁沟流域万亩全膜玉米示范基地、秦州区秦岭乡万亩连翘示范基地、武山县榆盘乡千亩脱毒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等一批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特色富民产业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全市贫困村已落实马铃薯种植户100118户,中药材种植户28512户,蔬菜种植户56492户,果品种植户52896户,全膜玉米种植户107062户,新注册农民合作社51家。二是转移就业脱贫。今年计划输转7.31万人,截止5月底已输转有意愿外出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富余劳动力6.5905万人,占任务的90.16%。三是易地搬迁脱贫。省发改委安排我市易地扶贫搬迁规模8035户38471人,其中建档立卡户4163户20021人,非建档立卡户3872户18450人,建设安置点86个。目前,已完成各县区xxxx年实施方案审批并下达了投资计划,其中77个安置点已经开工建设。四是生态补偿脱贫。全市共在贫困村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0.985万亩,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任务0.76万亩,新发展果园4.28万亩,发展林下种植1.2万亩,发展林下养殖3.01万只(头)。年内计划实施精准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25处,总投资3.57亿元,已完成投资932万元,占年投资任务的7.5%。五是教育脱贫。89所新建贫困村幼儿园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在8月底前全部完成投入使用。xxxx年全面改薄新建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xxxx年—xxxx年全面改薄项目整体进度达到75.96%,全市共为106116名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发放春季学期免(补)保教费补助资金5081.262万元,补助发放覆盖率达到100%。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免学杂费和书本费工作落实到位。全市已落实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生活补贴资金4244.12万元,全市中职学生免除学费和助学金工作正在进行资格审核、办理银行卡等工作。六是医疗救助脱贫。止5月底,全市贫困人口新农合受益1.54万人次,报销资金5536.54万元,七是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健全完善基础台账,确保社会救助和扶贫对象认定一致。全市现有农村低保对象128563户、403567人,今年发放农村低保金17728.61万元。全市已有农村低保对象40144户、132846人实现了与大数据平台的标记对接,提标提补任务全面完成。八是危房改造。按年度实施计划,xxxx年完成15908户农村d级危房改造。截止5月底,全市农村d级危房改造工程已开工11243户,竣工率30.02%。九是安全饮水。目前,全市五县二区建档立卡的1034个贫困村22.4148万户105.428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已全面解决,饮水安全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95%以上。
(七)扎实推进东西协作,切实凝聚脱贫合力。3月份,天水市委副**王军、副市长霍卫平率领市扶贫办、麦积区、武山县、甘谷县、秦安县、清水县和张家川县6个县(区)委副**、副县(区)长及县(区)扶贫办主任一行25人,通过走访拜会、座谈交流、汇报衔接等方式,先后赴天津市河北区、津南区、西青区、东丽区、宝坻区、滨海新区保税区管委会和中国中车集团、北京科技大学、国家能源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等中央国家**企事业单位就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事宜进行了沟通协商。同时,印发了《天水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与天津市东西扶贫协作的实施意见》。麦积区、武山县、甘谷县、秦安县、清水县先后与西青区、宝坻区、东丽区、津南区、河北区签订了《东西协作帮扶协议》。目前,中国中车集团投入200万元硬化甘谷县白家湾乡豁岘村至斜坡村道路5.4公里,投入200万元硬化麦积区产业道路3.2公里、硬化巷道1000米,项目正在实施中。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投资160万元,硬化张家川镇堡山村通组道路5.4公里,目前已完成项目前期工作,正在进行招投标;投资20万元,帮助刘堡乡5户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5月份,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局长、*委**赵平一行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开展对口帮扶调研,并走访慰问帮扶贫困户和五保户。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武山县落实危房改造专项补贴资金747.5万元,补助对象650户。国家能源局继续支持清水县光伏扶贫、风电场、大型光伏电站等新能源建设项目。北京科技大学在秦安县积极探索“苹果产业+果业公司(果农大户)+大学生创业团队”的苹果产业帮扶发展新模式。启动了“北科大·秦安精准扶贫129公益接力计划”,北京科技大学团支*组织129名学生认领了秦安县贫困农户129棵苹果树,截止目前,共认购果树2.77万棵,累计销售586万元,提升水果收购价格23%,农民亩均收益提升3000元;先后筹措16万余元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费、购买学习用品。天津市西青区帮扶麦积区甘泉片区的农村饮水改造提升工程,已于4月份开工;西青区精武镇为麦积区免费开设专门展位,帮助销售花牛苹果、元龙花椒为主的农副产品100多万元。天津市东丽区落实帮扶资金100万元,用于甘谷县贫困乡村设施蔬菜建设和甘谷一中、二中公寓楼建设项目。天津市河北区利用“津洽会”平台,对天水华盛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沙棘系列产品、天河酒业集团生产的天河系列白酒及清水优质农产品进行推介。天津市津南区到位财政资金500万元。支持秦安县安伏教育园区和莲花教育园区建设;利用5月12日“津洽会”平台,对秦安苹果在主要展柜进行了展销,大力宣传秦安苹果,提升秦安苹果品牌知名度,广泛动员**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秦安县果树认购活动,帮助贫困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天津市宝坻区区长毛劲松一行6月份来我市考察交流东西协作对口帮扶工作,先后考察了麦积区南山万亩花牛苹果示范基地、中国中西部名优特新产品暨旅游区域联盟城市旅游商品展,为武山县援助帮扶资金5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止5月底,省、市、县各级帮扶单位共为贫困村无偿投入各类帮扶资金5995.8万元(含物资折价)。
(八)实施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坚持以贫困群众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学习借鉴省检察院在麦积培训基地开展“精准扶贫实验班”等成功经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精准培训。对xxxx年度雨露计划(两后生)培训工作落实情况检查督查,严格培训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确保扶贫政策落地见效。至目前,全市共完成就业技能培训15592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327人,创业培训1440人;农业生产技能培训8893人,果农技术培训15437人,畜牧养殖培训2137人。完成xxxx年度雨露计划(两后生)培训12644人。组织参加由全国贫困地区干*培训中心兰州分院举办的培训班两期,培训乡村干*及帮扶干*共计190人;举办全市乡镇扶贫工作站站长培训班,培训乡镇工作站站长及扶贫系统干*160余人。配合市委组织部制定年度精准扶贫干*培训计划并实施。
(九)落实资金管理制度,精准监管扶贫资金。一是做好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由市财政局、市扶贫办组成联合检查组,采取专项检查与工作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秦安、清水、甘谷3县、9乡镇、36个行政村、216户贫困户,查阅台账、实地查看、入户走访、座谈交流,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调研,有效促进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规定落实,提高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抓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监管。严格执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规定,精准监管扶贫资金。定期对xxxx年、xxxx年中央和省上专项资金的预付、报账进度、资金结转结余,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扶贫资金等情况进行通报,督促县区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进度,避免资金滞留等问题。根据国家审计署、省审计厅审计反馈情况,及时督促武山、清水、秦州、秦安等县区严格按照省扶贫办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认真对照问题抓好整改落实,确保审计发现问题全面、有效整改落实到位。同时,及时将审计专报转发各县区和市直“1+17”精准扶贫方案有关部门,要求各部门切实靠实工作责任,建立整改工作台账,督促、协助县区对审计发现问题逐条整改。三是办好“12317”举报事项。深入开展集中整治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通过靠实工作责任,开展督查巡查,围绕10项查处内容,加大省上“12317”信访件转办力度,上半年共办理省扶贫办“12317”信访件16件,办结率100%。
(十)坚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把精准扶贫宣传作为推动精准脱贫的助推器,大力宣传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成功做法、典型经验和脱贫人物事迹,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脱贫愿望,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推进脱贫攻坚快速发展。至6月底,全市在省以上主要媒体发表宣传稿件28篇,在市级以上主要媒体发表宣传信息433条。向省扶贫办报送信息983条、采用309条;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信息129条;编写刊发《天水扶贫开发动态》55期。按照《政府网站管理办法》要求,及时维护更新《天水扶贫开发信息网》信息,审核网站信息1402条、更新信息893条。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对年度重点工作落实、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了网上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完成了《天水市精准扶贫典型经验汇编》、《天水市扶贫开发工作动态》、《精准扶贫宣传成果摘编》资料编印工作。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尽管全市扶贫系统干*做了大量的工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精准脱贫攻坚的任务依然艰巨。截止xxxx年底,全市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村959个,剩余贫困人口37.78万,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6.65%,这些贫困村、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边远山区、高山区、林区和林缘区,自然条件差,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扶贫难度大、成本高,精准脱贫任务艰巨。按照《甘肃省贫困退出验收办法》,贫困县退出贫困发生率必须在3%以下,贫困村退出率必须在95%以上,7县区整县脱贫难度较大。
二是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凸显。随着对贫困村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非贫困村与建档立卡贫困村相比,在通自然村道路建设、巷道硬化、乡村舞台、标准化村卫生室、村容村貌等方面差距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补齐发展短板。
三是贫困地区富民产业培育仍需提速加力。尽管我市果品、蔬菜、畜牧、劳务四大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但有些贫困户对新建果园重视不够,后续管理投入不足,产业见效较慢;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常年外出务工,在家留守的多为中老年群体,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组织实施劳动力技能培训比较困难,效果不尽理想;有些贫困群众还从事传统粮食生产,比较效益较低。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夯实建档立卡基础。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上的要求,认真开展建档立卡数据清洗和整理工作,确保数据信息准确无误。全面推广运用“双线排序比对法”,加强日常监测分析,对各级各类台账资料进行清理规范,完善“村级5张图”“户户3本帐”电子化管理。建立健全自查自纠机制,持续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对档外人口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对档内人口符合脱贫条件的及时退出,实现由比较精准向更加精准转变,从严落实各级脱贫验收责任,实行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
(二)狠抓突出问题整改。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把突出问题整改作为当前脱贫攻坚的头等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措施,调动各方力量集中打好问题整改“歼灭战”,扎扎实实做好突出问题整改落实工作;继续落实《天水市脱贫攻坚责任实施细则》,压实靠牢市、县、乡、村四级脱贫攻坚责任;聚焦“七个一批”及危房改造、安全饮水清单式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开展行业扶贫专项督查,全力推进突出问题整改落实。7月份,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适时对各县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双线排序比对法”工作实施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督评,及时掌握各县区、各部门整改落实工作进度和成效。
(三)规范互助资金运行。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规范运行程序、加大宣传培训、加强人员配备、做好机制创新、“典型”推广及互助资金审计等工作。启动实施第二批10亿元“双助贷”工程,加快市县两级成立扶贫互助资金管理中心,乡镇成立扶贫互助资金管理站进度,强化领导,精细管理,不断总结新经验、新做法,促进全市扶贫互助资金工作安全、规范、高效运行。
(四)补齐脱贫攻坚短板。大力实施“七个一批”工程,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紧扣贫困户住房保障、着力下功夫抓好推进落实。将五保户、农村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户、优抚对象及国民*抗战退伍老兵放在优先位置,提高补助标准,保证房屋质量,探索采用贷款贴息、建设集体公租房等多种方式,切实保障以上“五类户”基本住房安全。力争年内完成农村c级危房维修加固11356户、全面消除d级危房15908户。
(五)拓展社会帮扶渠道。积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扶贫协作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与国家定点帮扶单位、天津市等东西协作市(区)的联系,及时对接和磋商协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切实增强定点帮扶和东西部协作的针对性,争取更多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发挥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单位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个人参与扶贫;争取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各类组织的支持,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开展帮助扶贫对象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活动;继续实施“百企帮百村”行动,组织动员省市县各级帮扶单位积极为贫困村办实事、好事,通过多种形式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六)严格脱贫退出验收。开展督促检查,严格贫困退出验收程序,紧扣贫困户退出11项指标和贫困村退出20项指标,靠实靠牢各方验收责任,认真组织各级各部门精准验收。严格落实“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加强对部门数据的审核把关,确保每个预脱贫人口能够按行业标准精准退出。严格执行各方脱贫验收签字责任,防止数据脱贫、虚假脱贫和“被脱贫”等现象发生。
(七)加大资金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有关规定,进一步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加大资金监管力度,靠实工作责任,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规范运行。建立健全扶贫项目组织实施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规范项目审批、项目实施、竣工验收、资金拔付、审计监管程序,不断提高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效益。认真抓好项目计划执行、项目实施管理、项目建设进度和资金报帐拔付等监管责任落实,坚决杜绝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违规违纪问题,为全市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八)强化精准扶贫宣传。积极动员各县区、市直行业部门围绕精准扶贫重点工作开展宣传,向省级以上主要媒体投送稿件,不断提升全市脱贫攻坚的影响力,挖掘扶贫典型素材,提高扶贫信息工作质量,及时拟写上报扶贫动态信息,提高信息采用率。充分发挥“10·17”全国扶贫日系列宣传活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题宣传作用,引导贫困户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
第6篇 农办xxxx年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紧紧抓住原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机遇,以“连心、”工程“三送”工作为平台,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在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发展产业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现就xxxx年上半年精准扶贫工作小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夯实工作责任
我办把精准扶贫工作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多次专题研究,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主任余晓龙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办公室副主任朱甲玉同志任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格局,余晓龙主任多次赴乡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调研和走访活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称赞。
二、工作情况与成效
(一)抓规划计划制订,明确扶贫目标任务。通过实地调研,结合村村情,制订了精准扶贫五年规划和xxxx年度帮扶计划,根据扶贫对象的具体情况,建立帮扶台帐,认真分析量身定做各户贫困户的帮扶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了以发展肉兔养殖和烟叶种植为主导产业的脱贫帮扶计划,并逐一落实了包扶责任,为xxxx年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抓农业产业发展。推动群众脱贫致富。村是乡贫困村之一,山多地少,发展落后,缺少能够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特色主导产业,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业综合开发办驻工作队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组织群众到兴国养殖户家现场取经;然后邀请兴国盛达兔业有限公司到村现场考察、技术培训,并促成养殖帮扶协议,由他们提供养殖设备、技术、饲料、兔种,所养殖的肉兔由他们进行统一收购,解决了村民养殖的后顾之忧;我们了解到村民发展资金困难后,又自掏腰包10000余元帮助村民垫付兔种购买款,在我们的努力下,目前养殖肉兔达500余只、种植烟叶40余亩。
(三)抓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群众脱贫信心。本着“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群众得实惠”的服务宗旨,我们积极为村里争资金争项目共计197万元。争取扶贫资金50余万元,用于大屋、松山排等小组2000米水渠硬化,及青山背自来水改造;争取农网改造资金80余万元,用于电网改造工程;向上争取农业开发办资金64万元,用于笠婆任、新屋等小组3900米水渠硬化;争取“三送”工作3万元办实事项目资金,用于焦坑300余米水渠硬化。出资1.5万余元帮助村委完善办公条件,添置电脑、打印机,改善了他们的办公条件。
半年来,我办在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市委和基层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我们还缺少基层工作经验,执行*的农村政策水平还有待于提高,影响精准扶贫工作质量。二是村经济薄弱,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主要为年老体弱的老人和留守儿童,产业发展,精准扶贫工作推动难度大。三是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群众思想工作不到位。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抓好村“两委”建设,提升精准扶贫工作水平。健全工作机制,协助村委认真落实*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建设。
二是抓好村集体项目建设,增强群众发展后劲。建造惠及村民集体设施。重点是笠婆任、新屋、蕉坑等小组水渠硬化,把此项工作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和落实惠民政策的重要举措,着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切实增强群众发展后劲。
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多方筹集资金物资,对困难*员、低保户、特困难户、重点优抚对象、五保户等家庭或人员,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增加干*与农民群众的沟通与联系;帮助困难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四是继续完善96333手机平台和精准扶贫系统。进一步完善96333手机平台和精准扶贫系统,查缺补漏,确保信息发布的完整、准确和真实。
五是加大优势产业扶持力度,确实提高农民收入。帮助村理清发展思路,选准致富产业;把握当前产业帮扶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更多的帮扶对象发展产业,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农户在发展产业方面的资金难题。
90位用户关注
3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