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 自我工作总结
栏目

职业自我总结12篇

发布时间:2023-06-06 20:33:03 热度:19

职业自我总结12篇范文

第1篇 职业素质自我总结

职业素养是每个人具备的素养,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职业素质自我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更多资讯尽在自我总结栏目!

职业素质自我总结1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由师范大学教授主讲的职工职业素养的培训学习,教授的讲课非常轻松活泼,让我在笑声中了解到职工素养的重要性,也让我从教授列举的实例中对职工的职业素养有了更多方面的认识。

先做人,后做事,一个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员工的努力;一个员工要有个人发展,也离不开企业这块平台,良好的品质和人格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事的基础。所以,职业素养是每个员工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员工好的职业素养,将是我公司整体风貌的展现。简单而言,职业素养是员工对自身工作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体现,一个优秀员工应该具备十点基本的职业素养,下面我将从这十个方面谈谈关于职业素养的一些心得。

一、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为人处事以诚相待;守信,则是信守诺言,讲求信用。诚实与守信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统一的优良品德,是思想和行为高度一致的具体表现。

二、善于学习,勤于学习;

我们应该像海绵一样,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同行学习、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向行业专家学习;同时应该养成计划与总结的习惯,做完一件事,要善于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很好的总结归纳,将其提升到理论与流程的高度,避免犯二次错误。

三、不断创新,力量的源泉;

一个企业要想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与市场份额,产品的差异化与低成本等竞争策略的实施,需要通过员工们的持续创新来实现。一个员工要想实现价值增值,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拥有与众不同的创新能力。

四、高度的责任心;

什么是责任?责任就是做好份内应做的事;责任就是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责任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是对他人、对集体、社会、国家及至整个人类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当我们坚守责任时,我们就是在坚守最根本的人生义务。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生存的机会。我们不能推卸责任,推卸责任就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当一个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时,他又在完善自己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会给别人一种信任感,会吸引更多的人与自己合作。责任保证一切,责任保证了信誉,保证了服务、保证了敬业、保证了创造正是这一切,保证了企业的竞争力。

五、高度执行力;

所谓执行力,简单地说,就是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的能力。企业管理专家指出,一家企业的成功,30%靠的是战略,30%靠的是运气,另40%靠的是执行力。可见,执行力是何等重要,仅有战略和运气是不行的,必须有强的执行力。

六、优雅文明的举止礼仪;

举止礼仪就是人们在各种社会的各种具体交往中,为了互相尊重,在身体姿态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规范。用优美的体姿表达礼仪,比用语言更让受礼者感到真实、美好和生动。

七、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决定一切,什么样的态度是受欢迎的?积极的,建设性的,欣赏他人的,包容的,自信的,乐于助人的等等,这些构成了一个有感染力的环境,每个人都愿意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样的环境使人的压力减轻,也使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积极的态度就是乐观豁达,要有乐观平和的职业心理,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工作要主动、必须做到位,尽自己最大努力做自己份外的事情也是一种收获。天长日久提高的是自己,快乐的也是自己,用好的心态面对一切!

八、忠诚度;

忠诚是员工的立身之本,是一个人必须拥有的良好品质,是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忠诚是一种气节,是一种能力。有忠诚之心,才会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才会拥有更好的职业声誉和品牌形象。忠诚不是一种纯粹的付出,忠诚也会有回报,企业并不仅仅是老板的,同时也属于员工的。忠诚是企业的需要,是老板的需要,但更是员工自己的需要。作为一名员工,你必须忠诚才能立足于职场,你自己才是忠诚的最大受益者。

九、注重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小事不能小看,细节方显魅力。以认真的态度做好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以责任心对待每个细节。只有把小事做好了,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最大价值。我们在工作中需要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在今天这个社会,几乎所有的员工都胸怀大志,满腔抱负,但是成功往往都是从点滴小事开始的,甚至是从细小至微的地方开始。如果不遵守从小事做起的原则,必将一事无成。

十、敬业

什么是敬业?敬业,就是尊敬、尊崇自己的职业。如果一个人以一种尊敬、虔诚的心灵对待职业,甚至对职业有一种敬畏的态度,他就已经具有敬业精神了。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的敬业精神,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更难以担当大任。只有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干,才能长久,才能卓越,对待工作不是一般努力就可以,而是虔诚,不是尽力而为,而应全力以赴。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责无旁贷地去做好每一项工作,我们都应该为工作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职业素质自我总结2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的载体作用。根据学院职业素质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部署,我系确定了装工081等5个班级为职业素质教育活动试点班级,通过三个学期模块的训练,学生在德育、专业和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得到了较大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班风。现就以下几方面作简要总结。

一、思想素质的培养和习惯养成

主要通过新生入学军训法制教育、文明守纪教育、良好习惯的养成和自信心教育等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追求,培养为国家、集体及他人的奉献精神。养成遵守纪律、谦让助人的良好品格,以保证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够成为有文化、有道德、讲文明、懂礼貌的合格人才与守法公民。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第一步是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这是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特色教育内容。学院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学动机。通过成功校友进校园、专家讲座、企业代表座谈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此外,提高多种教育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人要能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意志、毅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良好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培养他们的心理相容性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学会正常的人际交往。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二、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专业素质包括基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的培养。在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探索能力等基本能力。因为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不断适应新的情况、新的岗位、新的环境。要加强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要他们摒弃以往从一而终的老观念。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技能素质方面,注意从理论向实践的倾斜,通过技能比赛等活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的讲授以够用为度,同时还适当拓宽专业应用范围,让学生有更大的职业选择余地。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课的特点灵活安排,将专业理论的讲解与实际动手操作和观察结合起来,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

三、社会综合素质的培养

主要是指学生的社交礼仪、语言表达、协调沟通、组织管理等。我们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十分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与学生一起共同缔造具有校园特色、人文氛围的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开展、组织社会实践,结合本专业的需要,让学生进入到工地、到现场,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也使学生认识了生产的组织过程、生产环境、组织管理、质量管理、职业道德、组织纪律、思想作*等在学校里无法接触的东西,从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目的的组织专题社会调查,使学生接近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生存意识,树立危机感,从而增加了学习动力。适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公益劳动,提前进入社会角色,到社会大舞台中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共同创造美好社会环境的关系。

社会在不断发展,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也要不断更新,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健全人格及健康心理的教育,培养学生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社会所需要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2篇 职业素养自我总结范文

职业素养自我总结

个人总结;礼仪是什么?礼仪是现代人的处事根本,礼仪是成功者;通过学习职业素养这一门课程,让我学会了许多,在商;在生活中礼仪的修养置备有以下几点:遵守公德,真我;学了这门课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在人际交往中礼仪部;个人总结

礼仪是什么?礼仪是现代人的处事根本,礼仪是成功者的潜在资本。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自始置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做人的完整行为,是一种为时代所共识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即大家都认可的,可以用语言,文字和动作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规定的行为准则。并成为人们自觉学习和遵守的行为规范。

通过学习职业素养这一门课程,让我学会了许多,在商务活动中讲究礼仪,有利于塑造个人形象,有利于促进人们的交往改善人际关系。

在生活中礼仪的修养置备有以下几点:遵守公德,真我谦虚,注意小节,平等尊重,热情有度,宽容理解等这些更是值得我认真去学,去体会的。

学了这门课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在人际交往中礼仪部仅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还体现以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准,个人学识,修养和价值。

会计个人职业素质总结

一年来,自觉服从组织和领导的安排,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由于财会工作繁事、杂事多,其工作都具有事务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因此结合具体情况,全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提出完成的工作:

1、及时准确的完成各月记账、结账和账务处理工作,,及时准确地填报市各类月度、季度、年终统计报表,按时向各部门报送。完成了税务申报与缴纳,以及往来银行间的业务和各种日常费用的缴纳。

2、以认真的态度积极参加西安市财政局集中所得税培训,做好财务软件记账及系统的维护。

3、对各类会计档案,进行了分类、装订、归档。

再次提出加强学习,注重提升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1、通过报纸杂志、电脑网络和电视新闻等媒体,加强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

2、认真学习财经方面的各项规定,自觉按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程序办事。

3、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技能的培训,始终把增强服务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始终把工作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脚踏实地工作。

4、不断改进学习方法,讲求学习效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坚持学以致用,注重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用新的知识、新的思维和新的启示,巩固和丰富综合知识,使自身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之后提出存在的不足:

尽管我们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但必须看到工作存在的不足:

1、理论水平不高,当前社会会计知识和业务更新换代比较快,缺乏对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的系统学习,导致了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础工作缺乏,影响来工作水平的提高。

2、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多,深入探讨、思考、认认真真的研究条件及财务管理办法、工作制度少,工作有广度,没深度。

3、只干工作,不善于总结,所以有些工作费力气大,但与收效不成比例,事倍功半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后要逐步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善总结、勤思考,逐步达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

最后提出严格履行会计岗位职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1、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转变观念、完善自我,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善于总结,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依据,不断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总结经验,建立健全良好的工作机制。

第3篇 汽车城职业顾问个人工作自我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我来到汽车城工作已经三个多月了。从一个刚走出学校的大学生到实习职业顾问再到职业顾问,我慢慢开始融入这个职业。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许多事情,有高兴的、当然也有伤心的;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如:

1,在工作中要勤奋+努力

刚做实习职业顾问时,我什么都不懂。每天打扫完卫生就开始看谈判十大步骤,熟悉沙盘、价格表。一开始觉得挺难的,但只能死记硬背了。还好背东西对我们中文系的学生来说不算难事。八九天过后这些东西基本上已烂熟于心了。所以只要自己勤奋一点,再加上坚持与恒心,难事都会变易事。

2,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半个月过后,我也开始接待客户。虽然我完全按照谈判十大步骤来做,但效果却不明显。而我同事不按章法的谈判再加上一口正宗的巢湖话,虽不专业但却拉近了与客户的关系。细想后,我明白十大谈判步骤的顺序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变动。并且在与客户的谈判中不能用过多的书面语,有时候还可以与客户开开玩笑,谈一些与房价无关的事情,这些都可以增加客户对自己的好感。

3,在工作中要学会团结与协作。

一般情况下,自己的客户要有自己全权负责。但特殊情况下,还需要有同事的帮忙。在这个时候就不能计较个人的得失。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自己。同事之间不仅仅只是同事,更可以成为朋友。同事是短暂的,朋友是一辈子的。大家能聚在一起是缘份,要好好珍惜。

4,要学会服从。

我对事情喜欢有个人的看法,这可能与我学的新闻专业有一定的关系。在实习期间,有些事情的处理方法与我的想法完全相反,但还是要按总监的指示去做。结果证明,我的解决方法有很多不妥之处,而总监的解决方案的却是最合适的。慢慢的我也就学会了服从。现在回头想想,我正是在服从中积累了许多处理问题的方法。

5,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在与客户的谈判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客户不交钱就生气,给客户脸色看;也不能因为客户交了钱,就兴高采烈。这些都会给客户极不好的印象。并且与上一个客户谈判中的情绪决不能传染到下一个客户身上。新的客户就是新的开始,心态始终要平稳。

6,职业顾问一定要沉稳,不能急于求成。

职业顾问在谈判的过程中一定要沉稳,一些该讲的话一定要讲清楚,例如“经营”、“投资”“保留金”“定金”一定要给客户讲清楚。不能只急着让客户交钱,但交了什么钱客户都不清楚,这会给后续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只有把根基打稳,建筑才能牢固。

这些经验是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对我以后的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很快就要进入新一年了,新的一年当然要有一个新的开始,我的工作也应该有一个新的计划。

1,每个月给自己规定成交量。

2,利用空闲时间看一些研究受众心理学的书籍。

3,多认识一些朋友,多学一些经验,多提高自己的销售业绩。

新一年是一个好的开始,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

第4篇 大学职业生涯矛盾与自我超越报告总结

我今天想跟大家讲的,是大学职业生活可能带给我们的矛盾、困惑,以及个人可能的应对之道。

毫无疑问,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的现代转型,在好的大学里取得一个职位,已经成为在这个社会上令人羡慕的事业成功的新起点。我们这一代人主动或被动地以大学作为职业选择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最近完成的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公众认为教师的职业声望最高,公众在期望子女从事最好职业的选择中,教师职业的期望值也是最高的。先不讲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的社会责任这类赋予我们某种崇高美感的内容,仅仅从与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视角看来,大学为她的每一位从业者提供了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的校园,相对宽松且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比较稳定、可能逐步上升且有较好福利保障的收入,还有一年两次、每次长达数周的有薪假期。诸位还比较年轻,到了我这个年龄,就更能体会到,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环境中,对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品味的提升,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眼下这个社会迅速转型,价值观和是非感日益多元发展,从而令人难以适从的时代。即使从这样比较世俗的眼光看来,我们有机会在这个校园里成为同事,也真是值得高兴和珍惜的。

在座的诸位大多是年轻人,大家选择任职于大学,一定不仅仅是因为上面提到的这些相对世俗化的理由,一定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很好的设计,也可能对未来的生活怀有各种各样多少有点理想色彩的期待。作为过来人,我想说的是,大学的职业生活也充满矛盾和挑战,在未来的工作中,如何保持一种带有超越感(甚至是某种宗教感)的平衡的心态,将是诸位的职业生涯能否平顺而成功的关键所在。陈寅恪先生讲过,“士之读书治学,盖将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也就是说,读书人要脱俗。“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这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特别是在现代中国的大学里面。我们对大学有很多期盼和理想,但这些期盼和理想的达成,有待于用一种带有宗教感的态度去提升。这也是我们这些选择任职于大学的人,所要面对的可能备受内心煎熬的难题。

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大学理想与大学职业生涯实际状况的矛盾。

如果从12世纪在法国、意大利、英国等西欧国家陆续出现的中世纪大学算起,大学已经有近800年的历史。在全世界现存的85个1520年以前成立的组织中,有70所是学校。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已经不证自明。有无数最杰出的学者、教育家描述过他们心目中的大学理想,我想不避累赘,在这里引述20世纪美国社会学家艾伦布鲁姆的一段话,来说明人们有过的对一所好大学的期望,这段话引自1987年他出版的名著《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

一所好大学应该有另一种气氛,它告诉我们,有一些问题应该被每一个人思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没有人问也不可能有答案。它提供自由探索的空气,不允许不利于或者妨碍自由探索的东西存在;它给出重要与不重要之间的区别;它保护传统,不是因为传统就是传统,而是因为传统提供在极高的水准上进行讨论的模式;它蕴含奇迹,预示在分享奇迹中产生的友谊。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真正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是理论生活存在的活的证明,他们的动机不会流于低俗,虽然人们以为低俗的动机是无所不在的。他们有权威,但不是来自权力、金钱或家庭,而是来自能够赢得尊敬的天赋。他们相互之间、他们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人们看到一个以真正的共同利益为宗旨的团体。大学是一个以理智为基石的国家的神殿,是奉献给纯粹理性的。它在人们心中唤起崇敬之情,只有那些将自身与平等自由融汇为一体的人才会产生这样的感情。

我不敢说,我们都是“将自身与平等自由融汇为一体的人”,但我们在大学工作,都多多少少分享着这样的关于大学的理想。对在座的一些同事来说,也许对这样的理想的憧憬,正是你们选择任职大学的缘由。

然而,毋需讳言的是,在大学任职的外部条件,特别是与个人职业生涯顺利与否相关的部分,并未达到这样理想化的境地。大学是人类的组织,也就具备了社会组织的所有弱点,人性的弱点也必然导致大学职业生活要面对的种种不公。代表了人类未来、良知、公正、平等和其他各种追求的大学理想,是由生活在充满了短视和不公的环境中的大学领导者、教师和其他同事的具体活动来达成的。这是每一位刚刚步入大学之门的同事,从一开始就要准备面对的。

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矛盾,由于现代大学中教师职业互相矛盾的双重要求而被强化了。

学者职业化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即只有在大学和研究机构里面从事的工作,才被同行承认为是学术的工作。对学术创造的愿望,促使我们在大学里找一份教书的工作。结果,就难免要遇到大学制度的一个内在矛盾。在现代的学术体制下,学术越来越变成一个从业者集团内部的自足的行为,衡量一个学者学术贡献的大小,成为学术共同体内部相互承认的过程,而这个共同体的评价,决定了我们能否当一个好学者。要当一个好学者,一定要有好的学术思维的能力,而学术思维的本质,就是在深刻理解学术史和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基础上的知识创造。从这个角度讲,学术就是“反常识”。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学者的标志,是看一位学者在学术上有没有思想的创造,有没有“反常识”的发明。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位大学教师,其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把常识教授给学生。

这样一来,在做一个好教师和当一个好学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不容易克服的鸿沟。学术创造与知识传授,需要的是两种很不相同的秉性,一个人是很难同时完美地具备这两种秉性的。我们因为热爱思想创造而来到这个大学,而且也可能有很好的从事学术创造的才能,但如果要长期拥有从事学术创造的资格,就必须同时具备另外一种不同的才能,即能够通过常识的传授,将一大堆聪明、好学、有知识准备但不懂学术思维的脑袋,训练得具有学术思维的习惯。

1919年,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做了题为“以学术为业”的演讲,这是一次学术史上不朽的演说,其中有这样两段话:

大学教师中谁也不愿意回忆那些有关聘任的讨论,因为他们很少有愉快的经历。……大家必须明白,如此多的学术前程操于命运之手这个事实,其根源不仅在于集体决定这种选拔方式的不恰当。每一位受着感情的驱策,想要从事学术的年轻人,必须认识到他面对的任务的两重性。他不但必须具备学者的资格,还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两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事情。一个人可以是一名杰出的学者,同时却是个糟糕透顶的老师。

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你对每一个人都要凭着良心问一句:你能够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既不怨恨也无挫折感吗?当然每一次他们都会回答说:“自然,我只为我的天职而活着”。但至少就我所知,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无动于衷地忍受这种事。

这样的矛盾,我们可能要终身面对。

依我自己的经验,这类矛盾之所以有时会变成难以克服的障碍,常常主要不是由于学术制度的不公,也可能主要不是由于上级或同事看法的偏颇,而更多的是因为我们自己不能面对内心的煎熬。在现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下,从小学的时候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做人要力争上游。但恐怕难以改变的事实是,人类大脑先天的结构已经决定,天才只占人群中相当小的比例。我们都是很幸运的人,在一个淘汰率很高、每一步都充满风险的教育体制中,能够完成从小学到研究生的学习过程,有机会到大学任职。但这样的经历,仍不足以证明我们就是天才,甚至也不一定能证明我们比大学外面的人更聪明一些。客观的事实是,在现代大学里,绝大多数教职员只是中才而已。我们的内心、我们周围亲近的人们、甚至我们的社会,并不真正明白这一点,常常对我们怀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我们能够取得大的成就。内在和外部的期望,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对每一个就职于大学的人来说,都可能会成为压力和煎熬的根源。所以,我们在选择大学职业生涯的时候,一定要扪心自问,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

我想说的是,要正确面对大学理想与大学职业生涯实际状况的矛盾,使我们的大学职业生活更加平顺并有更大的成功,除了要遵守外在的行为规范的约束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建立在科学理性基础上的对自己的内心召唤的遵从。这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带有宗教感的体验。

我们选择任职于现代中国的大学,还要经常面对保持大学精神的追求与带有明显“工具理性”性质的各种外部压力之间的矛盾。

我们这个大学,是许多在近代中国学术史上作出过奠基贡献的学者传道授业之所。所有的大学都会有其办学特点,不过,并非所有大学都拥有“大学精神”。如果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没有清华、没有北大、没有南开、没有大学,那么,我们国家的历史就得重写。我们相信只有这类承载了重大历史使命的大学,才真正有其精神。我们深深相信,拥有这种精神的大学,才可能是永恒的。

生活在这样的校园之中,耳边不时回响着陈寅恪先生“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的*句,大学的同事们对精神的自由有着比其他大学的学者更自然的向往。岭南文化对大学精神内核的形成,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系一位我很景仰的前辈学者说过,中大的可贵之处,不在大,而在中。这是一句朴素而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生活在一个整天强调要“做大做强”、要“跨越式发展”的时代,常常忘了“中庸”、“持中”、“大正至中”这些中国人思维方式中最宝贵的思想要素。相对于国内其他大学来说,我也相信大学的最动人之处,就在这个“中”字。因为这样的一种精神因素,让这个大学始终对校史上许许多多“敢为天下先”的创举保持着足够的宽容和理解,让这个校园始终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让我们这些在其中生活的人,在面对社会和自己内心的种种煎熬时,更容易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

但是,具有明显“工具理性”取向的外部压力仍然存在,且与日俱增,各种各样的评估和排名,实际上已经直接影响到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校长公开表明以“为中才立规矩,给天才留空间”为治校理念,既然我们大多数人只是中才而已,自然就要受到更多的外部规范的约束。而这些规范和制度,可能有一部分与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对学校的期望、对学术的期望并不一致。

作为教师和职员,学校还期待着我们为大学争取更多的荣誉。19世纪以后,学术成为一种职业。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守职业的规范,而荣誉变成了一种衡量职业(而不是学术本身)是否成功的外在标志。在学术职业化的背景下,有了荣誉,就可能意味着有机会为学校争取更多的资源。但是在内心深处,我们必须明白,这与自己学术工作是不是有价值,是没有必然关系的。我们在学术上是否成功,在于看下一代学者会不会引用我们的东西,在他们眼中,这些东西有没有价值。用数字来说明问题、来衡量每个人的水准,是具有破坏性的。太过看重荣誉,孤独思考的时间就会减少。但另一方面,生活在大学里,我们好象就有为大学争取荣誉的责任,而偏偏争取外在的“荣誉”本身,就是违背“大学精神”的。这也是现代社会的悖论。

这样以来,任职于大学者,特别是其中的学者,就有了双重的责任。一方面,我们要守护大学的本职和精神,努力改变各种不利于文化和教育长远发展的制度和规矩。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制度重建的年代,这样的工作,无疑是时代对于大学的要求之一,也是我们在大学工作的理想。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位普通的教职员,我们又要遵守既有的制度和规矩,在现有体制下为个人和学校争取更多的荣誉。

我个人的体验是,只有在严格遵守既有制度,在现有体制下做得比周围的人更好的前提下,我们才有资格讨论改革体制和改善制度的可能。只有遵循目前的规矩而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绩,我们提出的改变现状的愿望和方案,才会被正确地得到理解,大家才会相信,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真的是出于对教育、文化和学术长远发展的责任,是为了守护大学这个人类精神生活的家园,而不是出于一己之私。在这个校园工作、生活了几十年,我看到的情况是,对各种不合理的制度和举措提出批评建议,且能被接受并取得成效者,往往都是在原有的体制下就做得比别人更好的人。

我是学历史的。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深深地庆幸自己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过去30年间,我们所经历和体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巨大变化,在几千年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亲历这样的历史,对中国社会的研究者来说,真是可遇而不可求。正是由于社会的迅速转型,我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正日益多元化,大学的职业生活也因此有了更多、更深刻的矛盾和困惑。今天在这里如实地描述自己的体验和感觉,是想告诉诸位,真正的解决之道,是要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博大,思想更加深刻,心灵能够容纳更多的矛盾,是自我的超越。

第5篇 职业道德自我总结

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的认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职业道德自我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职业道德自我总结

作为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注重青少年灵魂的塑造,因此作为教师因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教书育人,因势利导。

好胜是青少年学生的天性,特别是后进生,当他们不被重视的时候,这种打击是难以忍受的,这时他们便会另辟新的途径,以释同学的白眼,老师的轻视,做些违犯常规的事情,以适应其心理的随意性,做到好胜方面暂时的宽慰和平衡。作为老师我每接一个班,总是认真地家访,及时了解学生的秉性特长,对学生进行有的放失的教育。特别是当前,形势日心月异的发展,经济条件日益改善,独生子女尤其优越,自然娇纵他们,难以放任自流,无拘无束。作为教师含着应抓住每一个可以教育学生和感化学生的机会,使他们踏上正途。

二、让课堂成为流动美。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的本领,在教学中勇于改革创新,让课堂成为流动美。

教书育人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路。在这条路上,有电闪雷鸣,有雨暴狂风,就教学而言,教材的更替,教法的改革等等,同样有着说不尽的苦辣酸甜,但有一条,我始终铭记在心,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了知者”,努力使学生不但“知之”,更应“好之”、“乐知”。这样才能使使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师生与教材达到了高度融洽和谐的地步,使学生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驶干”,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意味着奉献和牺牲。在工作上执着地追求着,严一律己,宽一待人的工作作*,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当我觉得累时我总会想起这么一番语重心长地话“你累了、倦了或失意、惆怅时,有学生向你敬礼,有学生和你交谈,哪里有你的学生,哪里就有你的避风港,你能说这不是人生的快乐吗?我爱我的学生,更爱我的事业,教师是我人生永远无悔的选择!它将时刻勉励我在岁月的年轮里收获成功的人生。”是的,当老师有苦也有乐,但我们坚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只有不懈努力,才会在回首往事时无怨无悔,因为正是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职业道德自我总结,尽在酷猫写作范文网。

第6篇 大学职业生涯矛盾与自我超越工作总结

大学职业生涯矛盾与自我超越工作总结

我今天想跟大家讲的,是大学职业生活可能带给我们的矛盾、困惑,以及个人可能的应对之道。

毫无疑问,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的现代转型,在好的大学里取得一个职位,已经成为在这个社会上令人羡慕的事业成功的新起点。我们这一代人主动或被动地以大学作为职业选择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造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最近完成的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公众认为教师的职业声望最高,公众在期望子女从事最好职业的选择中,教师职业的期望值也是最高的。先不讲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的社会责任这类赋予我们某种崇高美感的内容,仅仅从与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视角看来,大学为她的每一位从业者提供了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的校园,相对宽松且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比较稳定、可能逐步上升且有较好福利保障的收入,还有一年两次、每次长达数周的有薪假期。诸位还比较年轻,到了我这个年龄,就更能体会到,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环境中,对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品味的提升,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眼下这个社会迅速转型,价值观和是非感日益多元发展,从而令人难以适从的时代。即使从这样比较世俗的眼光看来,我们有机会在这个校园里成为同事,也真是值得高兴和珍惜的。

在座的诸位大多是年轻人,大家选择任职于大学,一定不仅仅是因为上面提到的这些相对世俗化的理由,一定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很好的设计,也可能对未来的生活怀有各种各样多少有点理想色彩的期待。作为过来人,我想说的是,大学的职业生活也充满矛盾和挑战,在未来的工作中,如何保持一种带有超越感(甚至是某种宗教感)的平衡的心态,将是诸位的职业生涯能否平顺而成功的关键所在。陈寅恪先生讲过,“士之读书治学,盖将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也就是说,读书人要脱俗。“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这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特别是在现代中国的大学里面。我们对大学有很多期盼和理想,但这些期盼和理想的达成,有待于用一种带有宗教感的态度去提升。这也是我们这些选择任职于大学的人,所要面对的可能备受内心煎熬的难题。

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大学理想与大学职业生涯实际状况的矛盾。

如果从12世纪在法国、意大利、英国等西欧国家陆续出现的中世纪大学算起,大学已经有近800年的历史。在全世界现存的85个1520年以前成立的组织中,有70所是学校。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已经不证自明。有无数最杰出的学者、教育家描述过他们心目中的大学理想,我想不避累赘,在这里引述20世纪美国社会学家艾伦布鲁姆的一段话,来说明人们有过的对一所好大学的期望,这段话引自1987年他出版的名著《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

一所好大学应该有另一种气氛,它告诉我们,有一些问题应该被每一个人思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没有人问也不可能有答案。它提供自由探索的空气,不允许不利于或者妨碍自由探索的东西存在;它给出重要与不重要之间的区别;它保护传统,不是因为传统就是传统,而是因为传统提供在极高的水准上进行讨论的模式;它蕴含奇迹,预示在分享奇迹中产生的友谊。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真正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是理论生活存在的活的证明,他们的动机不会流于低俗,虽然人们以为低俗的动机是无所不在的。他们有权威,但不是来自权力、金钱或家庭,而是来自能够赢得尊敬的天赋。他们相互之间、他们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人们看到一个以真正的共同利益为宗旨的团体。大学是一个以理智为基石的国家的神殿,是奉献给纯粹理性的。它在人们心中唤起崇敬之情,只有那些将自身与平等自由融汇为一体的人才会产生这样的感情。

我不敢说,我们都是“将自身与平等自由融汇为一体的人”,但我们在大学工作,都多多少少分享着这样的关于大学的理想。对在座的一些同事来说,也许对这样的理想的憧憬,正是你们选择任职大学的缘由。

然而,毋需讳言的是,在大学任职的外部条件,特别是与个人职业生涯顺利与否相关的部分,并未达到这样理想化的境地。大学是人类的组织,也就具备了社会组织的所有弱点,人性的弱点也必然导致大学职业生活要面对的种种不公。代表了人类未来、良知、公正、平等和其他各种追求的大学理想,是由生活在充满了短视和不公的环境中的大学领导者、教师和其他同事的具体活动来达成的。这是每一位刚刚步入大学之门的同事,从一开始就要准备面对的。

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矛盾,由于现代大学中教师职业互相矛盾的双重要求而被强化了。

学者职业化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即只有在大学和研究机构里面从事的工作,才被同行承认为是学术的工作。对学术创造的愿望,促使我们在大学里找一份教书的工作。结果,就难免要遇到大学制度的一个内在矛盾。在现代的学术体制下,学术越来越变成一

大学职业生涯矛盾与自我超越第2页

个从业者集团内部的自足的行为,衡量一个学者学术贡献的大小,成为学术共同体内部相互承认的过程,而这个共同体的评价,决定了我们能否当一个好学者。要当一个好学者,一定要有好的学术思维的能力,而学术思维的本质,就是在深刻理解学术史和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基础上的知识创造。从这个角度讲,学术就是“反常识”。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学者的标志,是看一位学者在学术上有没有思想的创造,有没有“反常识”的发明。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位大学教师,其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把常识教授给学生。

这样一来,在做一个好教师和当一个好学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不容易克服的鸿沟。学术创造与知识传授,需要的是两种很不相同的秉性,一个人是很难同时完美地具备这两种秉性的。我们因为热爱思想创造而来到这个大学,而且也可能有很好的从事学术创造的才能,但如果要长期拥有从事学术创造的资格,就必须同时具备另外一种不同的才能,即能够通过常识的传授,将一大堆聪明、好学、有知识准备但不懂学术思维的脑袋,训练得具有学术思维的习惯。

1919年,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做了题为“以学术为业”的演讲,这是一次学术史上不朽的演说,其中有这样两段话:

大学教师中谁也不愿意回忆那些有关聘任的讨论,因为他们很少有愉快的经历。……大家必须明白,如此多的学术前程操于命运之手这个事实,其根源不仅在于集体决定这种选拔方式的不恰当。每一位受着感情的驱策,想要从事学术的年轻人,必须认识到他面对的任务的两重性。他不但必须具备学者的资格,还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两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事情。一个人可以是一名杰出的学者,同时却是个糟糕透顶的老师。

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你对每一个人都要凭着良心问一句:你能够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既不怨恨也无挫折感吗?当然每一次他们都会回答说:“自然,我只为我的天职而活着”。但至少就我所知,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无动于衷地忍受这种事。

这样的矛盾,我们可能要终身面对。

依我自己的经验,这类矛盾之所以有时会变成难以克服的障碍,常常主要不是由于学术制度的不公,也可能主要不是由于上级或同事看法的偏颇,而更多的是因为我们自己不能面对内心的煎熬。在现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下,从小学的时候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做人要力争上游。但恐怕难以改变的事实是,人类大脑先天的结构已经决定,天才只占人群中相当小的比例。我们都是很幸运的人,在一个淘汰率很高、每一步都充满风险的教育体制中,能够完成从小学到研究生的学习过程,有机会到大学任职。但这样的经历,仍不足以证明我们就是天才,甚至也不一定能证明我们比大学外面的人更聪明一些。客观的事实是,在现代大学里,绝大多数教职员只是中才而已。我们的内心、我们周围亲近的人们、甚至我们的社会,并不真正明白这一点,常常对我们怀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我们能够取得大的成就。内在和外部的期望,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对每一个就职于大学的人来说,都可能会成为压力和煎熬的根源。所以,我们在选择大学职业生涯的时候,一定要扪心自问,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

我想说的是,要正确面对大学理想与大学职业生涯实际状况的矛盾,使我们的大学职业生活更加平顺并有更大的成功,除了要遵守外在的行为规范的约束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建立在科学理性基础上的对自己的内心召唤的遵从。这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带有宗教感的体验。

我们选择任职于现代中国的大学,还要经常面对保持大学精神的追求与带有明显“工具理性”性质的各种外部压力之间的矛盾。

我们这个大学,是许多在近代中国学术史上作出过奠基贡献的学者传道授业之所。所有的大学都会有其办学特点,不过,并非所有大学都拥有“大学精神”。如果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没有清华、没有北大、没有南开、没有大学,那么,我们国家的历史就得重写。我们相信只有这类承载了重大历史使命的大学,才真正有其精神。我们深深相信,拥有这种精神的大学,才可能是永恒的。

生活在这样的校园之中,耳边不时回响着陈寅恪先生“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的*句,大学的同事们对精神的自由有着比其他大学的学者更自然的向往。岭南文化对大学精神内核的形成,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系一位我很景仰的前辈学者说过,中大的可贵之处,不在大,而在中。这是一句朴素而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生活在一个整天强调要“做大做强”、要“跨越式发展”的时代,常常忘了“中庸”、“持中”、“大正至中”这些中国人思维方式中最宝贵的思想要素。相对于国内其他大学来说,我也相信大学的最动人之处,就在这个“中”字。因为这样的一种精神因素,让这个大学始终对校史上许许多多“敢为天下先”的创举保持着足够的宽容和理解,让这个校园始终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让我们这些在其中生活的.人,在面对社会和自己内心的种种煎熬时,更容易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

但是,具有明显“工具理性”取向的外部压力仍然存在,且与日俱增,各种各样的评估和排名,实际上已经直接影响到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校长公开表明以“为中才立规矩,给天才留空间”为治校理念,既然我们大多数人只是中才而已,自然就要受到更多的外部规范的约束。而这些规范和制度,可能有一部分与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对学校的期望、对学术的期望并不一致。

作为教师和职员,学校还期待着我们为大学争取更多的荣誉。19世纪以后,学术成为一种职业。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守职业的规范,而荣誉变成了一种衡量职业(而不是学术本身)是否成功的外在标志。在学术职业化的背景下,有了荣誉,就可能意味着有机会为学校争取更多的资源。但是在内心深处,我们必须明白,这与自己学术工作是不是有价值,是没有必然关系的。我们在学术上是否成功,在于看下一代学者会不会引用我们的东西,在他们眼中,这些东西有没有价值。用数字来说明问题、来衡量每个人的水准,是具有破坏性的。太过看重荣誉,孤独思考的时间就会减少。但另一方面,生活在大学里,我们好象就有为大学争取荣誉的责任,而偏偏争取外在的“荣誉”本身,就是违背“大学精神”的。这也是现代社会的悖论。

这样以来,任职于大学者,特别是其中的学者,就有了双重的责任。一方面,我们要守护大学的本职和精神,努力改变各种不利于文化和教育长远发展的制度和规矩。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制度重建的年代,这样的工作,无疑是时代对于大学的要求之一,也是我们在大学工作的理想。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位普通的教职员,我们又要遵守既有的制度和规矩,在现有体制下为个人和学校争取更多的荣誉。

我个人的体验是,只有在严格遵守既有制度,在现有体制下做得比周围的人更好的前提下,我们才有资格讨论改革体制和改善制度的可能。只有遵循目前的规矩而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绩,我们提出的改变现状的愿望和方案,才会被正确地得到理解,大家才会相信,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真的是出于对教育、文化和学术长远发展的责任,是为了守护大学这个人类精神生活的家园,而不是出于一己之私。在这个校园工作、生活了几十年,我看到的情况是,对各种不合理的制度和举措提出批评建议,且能被接受并取得成效者,往往都是在原有的体制下就做得比别人更好的人。

我是学历史的。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深深地庆幸自己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过去30年间,我们所经历和体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巨大变化,在几千年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亲历这样的历史,对中国社会的研究者来说,真是可遇而不可求。正是由于社会的迅速转型,我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正日益多元化,大学的职业生活也因此有了更多、更深刻的矛盾和困惑。今天在这里如实地描述自己的体验和感觉,是想告诉诸位,真正的解决之道,是要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博大,思想更加深刻,心灵能够容纳更多的矛盾,是自我的超越。

第7篇 大学职业生涯矛盾和自我超越的个人总结

大学职业生涯矛盾和自我超越的个人总结

我今天想跟大家讲的,是大学职业生活可能带给我们的矛盾、困惑,以及个人可能的应对之道。

毫无疑问,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的现代转型,在好的大学里取得一个职位,已经成为在这个社会上令人羡慕的事业成功的新起点。我们这一代人主动或被动地以大学作为职业选择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造不如

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最近完成的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公众认为教师的职业声望最高,公众在期望子女从事最好职业的选择中,教师职业的期望值也是最高的。先不讲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的社会责任这类赋予我们某种崇高美感的内容,仅仅从与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视角看来,大学为她的每一位从业者提供了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的校园,相对宽松且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比较稳定、可能逐步上升且有较好福利保障的收入,还有一年两次、每次长达数周的有薪假期。诸位还比较年轻,到了我这个年龄,就更能体会到,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环境中,对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品味的提升,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眼下这个社会迅速转型,价值观和是非感日益多元发展,从而令人难以适从的时代。即使从这样比较世俗的眼光看来,我们有机会在这个校园里成为同事,也真是值得高兴和珍惜的。

在座的诸位大多是年轻人,大家选择任职于大学,一定不仅仅是因为上面提到的这些相对世俗化的理由,一定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很好的设计,也可能对未来的生活怀有各种各样多少有点理想色彩的期待。作为过来人,我想说的是,大学的职业生活也充满矛盾和挑战,在未来的工作中,如何保持一种带有超越感(甚至是某种宗教感)的平衡的心态,将是诸位的职业生涯能否平顺而成功的关键所在。陈寅恪先生讲过,“士之读书治学,盖将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也就是说,读书人要脱俗。“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这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特别是在现代中国的大学里面。我们对大学有很多期盼和理想,但这些期盼和理想的达成,有待于用一种带有宗教感的态度去提升。这也是我们这些选择任职于大学的人,所要面对的可能备受内心煎熬的难题。

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大学理想与大学职业生涯实际状况的矛盾。

如果从12世纪在法国、意大利、英国等西欧国家陆续出现的中世纪大学算起,大学已经有近800年的历史。在全世界现存的85个1520年以前成立的组织中,有70所是学校。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已经不证自明。有无数最杰出的学者、教育家描述过他们心目中的大学理想,我想不避累赘,在这里引述20世纪美国社会学家艾伦布鲁姆的一段话,来说明人们有过的对一所好大学的期望,这段话引自1987年他出版的名著《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

一所好大学应该有另一种气氛,它告诉我们,有一些问题应该被每一个人思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没有人问也不可能有答案。它提供自由探索的空气,不允许不利于或者妨碍自由探索的东西存在;它给出重要与不重要之间的区别;它保护传统,不是因为传统就是传统,而是因为传统提供在极高的水准上进行讨论的模式;它蕴含奇迹,预示在分享奇迹中产生的友谊。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真正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是理论生活存在的活的证明,他们的'动机不会流于低俗,虽然人们以为低俗的动机是无所不在的。他们有权威,但不是来自权力、金钱或家庭,而是来自能够赢得尊敬的天赋。他们相互之间、他们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人们看到一个以真正的共同利益为宗旨的团体。大学是一个以理智为基石的国家的神殿,是奉献给纯粹理性的。它在人们心中唤起崇敬之情,只有那些将自身与平等自由融汇为一体的人才会产生这样的感情。

我不敢说,我们都是“将自身与平等自由融汇为一体的人”,但我们在大学工作,都多多少少分享着这样的关于大学的理想。对在座的一些同事来说,也许对这样的理想的憧憬,正是你们选择任职大学的缘由。

然而,毋需讳言的是,在大学任职的外部条件,特别是与个人职业生涯顺利与否相关的部分,并未达到这样理想化的境地。大学是人类的组织,也就具备了社会组织的所有弱点,人性的弱点也必然导致大学职业生活要面对的种种不公。代表了人类未来、良知、公正、平等和其他各种追求的大学理想,是由生活在充满了短视和不公的环境中的大学领导者、教师和其他同事的具体活动来达成的。这是每一位刚刚步入大学之门的同事,从一开始就要准备面对的。

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矛盾,由于现代大学中教师职业互相矛盾的双重要求而被强化了。

学者职业化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即只有在大学和研究机构里面从事的工作,才被同行承认为是学术的工作。对学术创造的愿望,促使我们在大学里找一份教书的工作。结果,就难免要遇到大学制度的一个内在矛盾。在现代的学术体制下,学术越来越变成一个从业者集团内部的自足的行为,衡量一个学者学术贡献的大小,成为学术共同体内部相互承认的过程,而这个共同体的评价,决定了我们能否当一个好学者。要当一个好学者,一定要有好的学术思维的能力,而学术思维的本质,就是在深刻理解学术史和严格遵循学术规范基础上的知识创造。从这个角度讲,学术就是“反常识”。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学者的标志,是看一位学者

在学术上有没有思想的创造,有没有“反常识”的发明。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位大学教师,其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把常识教授给学生。

这样一来,在做一个好教师和当一个好学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不容易克服的鸿沟。学术创造与知识传授,需要的是两种很不相同的秉性,一个人是很难同时完美地具备这两种秉性的。我们因为热爱思想创造而来到这个大学,而且也可能有很好的从事学术创造的才能,但如果要长期拥有从事学术创造的资格,就必须同时具备另外一种不同的才能,即能够通过常识的传授,将一大堆聪明、好学、有知识准备但不懂学术思维的脑袋,训练得具有学术思维的习惯。

1919年,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做了题为“以学术为业”的演讲,这是一次学术史上不朽的演说,其中有这样两段话:

大学教师中谁也不愿意回忆那些有关聘任的讨论,因为他们很少有愉快的经历。……大家必须明白,如此多的学术前程操于命运之手这个事实,其根源不仅在于集体决定这种选拔方式的不恰当。每一位受着感情的驱策,想要从事学术的年轻人,必须认识到他面对的任务的两重性。他不但必须具备学者的资格,还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两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事情。一个人可以是一名杰出的学者,同时却是个糟糕透顶的老师。

学术生涯是一场鲁莽的赌博。……你对每一个人都要凭着良心问一句:你能够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既不怨恨也无挫折感吗?当然每一次他们都会回答说:“自然,我只为我的天职而活着”。但至少就我所知,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无动于衷地忍受这种事。

这样的矛盾,我们可能要终身面对。

依我自己的经验,这类矛盾之所以有时会变成难以克服的障碍,常常主要不是由于学术制度的不公,也可能主要不是由于上级或同事看法的偏颇,而更多的是因为我们自己不能面对内心的煎熬。在现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下,从小学的时候开始,老师就告诉我们,做人要力争上游。但恐怕难以改变的事实是,人类大脑先天的结构已经决定,天才只占人群中相当小的比例。我们都是很幸运的人,在一个淘汰率很高、每一步都充满风险的教育体制中,能够完成从小学到研究生的学习过程,有机会到大学任职。但这样的经历,仍不足以证明我们就是天才,甚至也不一定能证明我们比大学外面的人更聪明一些。客观的事实是,在现代大学里,绝大多数教职员只是中才而已。我们的内心、我们周围亲近的人们、甚至我们的社会,并不真正明白这一点,常常对我们怀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我们能够取得大的成就。内在和外部的期望,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对每一个就职于大学的人来说,都可能会成为压力和煎熬的根源。所以,我们在选择大学职业生涯的时候,一定要扪心自问,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

我想说的是,要正确面对大学理想与大学职业生涯实际状况的矛盾,使我们的大学职业生活更加平顺并有更大的成功,除了要遵守外在的行为规范的约束之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建立在科学理性基础上的对自己的内心召唤的遵从。这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带有宗教感的体验。

我们选择任职于现代中国的大学,还要经常面对保持大学精神的追求与带有明显“工具理性”性质的各种外部压力之间的矛盾。

我们这个大学,是许多在近代中国学术史上作出过奠基贡献的学者传道授业之所。所有的大学都会有其办学特点,不过,并非所有大学都拥有“大学精神”。如果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没有清华、没有北大、没有南开、没有大学,那么,我们国家的历史就得重写。我们相信只有这类承载了重大历史使命的大学,才真正有其精神。我们深深相信,拥有这种精神的大学,才可能是永恒的。

生活在这样的校园之中,耳边不时回响着陈寅恪先生“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的*句,大学的同事们对精神的自由有着比其他大学的学者更自然的向往。岭南文化对大学精神内核的形成,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系一位我很景仰的前辈学者说过,中大的可贵之处,不在大,而在中。这是一句朴素而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生活在一个整天强调要“做大做强”、要“跨越式发展”的时代,常常忘了“中庸”、“持中”、“大正至中”这些中国人思维方式中最宝贵的思想要素。相对于国内其他大学来说,我也相信大学的最动人之处,就在这个“中”字。因为这样的一种精神因素,让这个大学始终对校史上许许多多“敢为天下先”的创举保持着足够的宽容和理解,让这个校园始终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让我们这些在其中生活的人,在面对社会和自己内心的种种煎熬时,更容易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

但是,具有明显“工具理性”取向的外部压力仍然存在,且与日俱增,各种各样的评估和排名,实际上已经直接影响到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校长公开表明以“为中才立规矩,给天才留空间”为治校理念,既然我们大多数人只是中才而已,自然就要受到更多的外部规范的约束。而这些规范和制度,可能有一部分与我们对自己的期望、对学校的期望、对学术的期望并不一致。

作为教师和职员,学校还期待着我们为大学争取更多的荣誉。19世纪以后,学术成为一种职业。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遵守职业的规范,而荣誉变成了一种衡量职业(而不是学术本身)是否成功的外在标志。在学术职业化的背景下,有了荣誉,就可能意味着有机会为学校争取更多的资源。但是在内心深处,我们必须明白,这与自己学术工作是不是有价值,是没有必然关系的。我们在学术上是否成功,在于看下一代学者会不会引用我们的东西,在他们眼中,这些东西有没有价值。用数字来说明问题、来衡量每个人的水准,是具有破坏性的。太过看重荣誉,孤独思考的时间就会减少。但另一方面,生活在大学里,我们好象就有为大学争取荣誉的责任,而偏偏争取外在的“荣誉”本身,就是违背“大学精神”的。这也是现代社会的悖论。

这样以来,任职于大学者,特别是其中的学者,就有了双重的责任。一方面,我们要守护大学的本职和精神,努力改变各种不利于文化和教育长远发展的制度和规矩。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制度重建的年代,这样的工作,无疑是时代对于大学的要求之一,也是我们在大学工作的理想。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位普通的教职员,我们又要遵守既有的制度和规矩,在现有体制下为个人和学校争取更多的荣誉。

我个人的体验是,只有在严格遵守既有制度,在现有体制下做得比周围的人更好的前提下,我们才有资格讨论改革体制和改善制度的可能。只有遵循目前的规矩而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绩,我们提出的改变现状的愿望和方案,才会被正确地得到理解,大家才会相信,我们提出这样的要求,真的是出于对教育、文化和学术长远发展的责任,是为了守护大学这个人类精神生活的家园,而不是出于一己之私。在这个校园工作、生活了几十年,我看到的情况是,对各种不合理的制度和举措提出批评建议,且能被接受并取得成效者,往往都是在原有的体制下就做得比别人更好的人。

我是学历史的。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深深地庆幸自己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过去30年间,我们所经历和体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巨大变化,在几千年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亲历这样的历史,对中国社会的研究者来说,真是可遇而不可求。正是由于社会的迅速转型,我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正日益多元化,大学的职业生活也因此有了更多、更深刻的矛盾和困惑。今天在这里如实地描述自己的体验和感觉,是想告诉诸位,真正的解决之道,是要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博大,思想更加深刻,心灵能够容纳更多的矛盾,是自我的超越。

第8篇 职业顾问之自我工作总结

职业顾问自我工作总结

2022年11月到2022年1月担任衡水市xxx担任库管。

2022年8月到9月在xxx市百货大楼担任收银员。

2022年11月到2022年1月在长春xx会计事务所从事会计出纳方面的工作。

2022年8月到9月在衡水xx网络公司担任业务员职务。

2022年9月到2022年2月份在衡水xx财税事务所实习。、

并在校期间多次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多项校内外义务活动,表现积极、突出

第9篇 电话营销员职业素质自我总结范文

电话销售已经成为了现代比较流行的销售方式,拿起电话每个人都会,但是如何通过电话与对方良好的沟通,并达成销售意向,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一、要克服自己的内心障碍

有些人在打电话之前就已经担心对方拒绝自己,遭到拒绝后不知该如何应对,只能挂断电话,甚至有些人盼着电话快点挂掉、无人接听,总是站在接电话人的角度考虑,想象他将如何拒绝你。如果你这样想,就变成了两个人在拒绝你。那打出的电话也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克服内心障碍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1)摆正好心态。作销售,被拒绝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正常的是没有人拒绝我们,如果那样的话,就不需要我们去跑业务了。我们要对我们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有百分之两百的信心,对产品的市场前景应该非常的乐观。别人不用或不需要我们的产品或服务,是他们的损失。同时,总结出自己产品的几个优点。

(2)善于总结。我们应该感谢,每一个拒绝我们的客户。因为我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吸取到为什么会被拒绝的教训。每次通话之后,我们都应该记录下来,他们拒绝我们的方式,然后,我们在总结,自己如果下次还遇到类似的事情,怎样去将它解决。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我们再次面对通用的问题时,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去解决,不会害怕,也不会恐惧。

(3) 每天抽一点时间学习。学得越多,你会发现你知道的越少。我们去学习的目的不在于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而是给我们自己足够的信心。当然我们应该有选择性的学习并不是什么不知道的都去学。打电话之前,把你想要表达给客户的关键词可以先写在纸上,以免由于紧张而'语无伦次', 电话打多了自然就成熟了。

二、明确打电话的目的

打电话给客户的目的是为了把产品销售出去,当然不可能一个电话就能完成,但是我们的电话要打的有效果,能够得到对我们有价值的信息。假如接电话的人正好是负责人,那么我们就可以直接向其介绍公司产品,通过电话沟通,给其发产品资料邮件、预约拜访等,如不是负责人,就要想办法获得负责人姓名、电话等资料,然后和其联系发邮件、预约拜访。所以说打电话给客户不是目的,我们要的是联系到我们的目标客户,获得面谈的机会,进而完成我们的销售。

三、客户资源的收集

既然目的明确了,那么就是打电话给谁的问题了,任何行业的电话销售都是从选择客户开始,电话销售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对目标,或者说找到足够多的有效潜在目标客户,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是根本谈不上创造什么良好的业绩的。在电话销售过程中,选择永远比努力重要,一开始就找对目标虽然并不代表着能够产生销售业绩,但起码你获得了一个机会,获得了一个不错的开始。

选择客户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有潜在或者明显的需求;

2、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消费你所销售的产品;

3、联系人要有决定权,能够做主拍板。由于我们的产品属于高档产品,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高收入人群、公款消费人群及社会名流,这些人主要集中的行业包括it业、咨询业、娱乐圈、房地产业、出版业、医药业、汽车业、传媒业、通讯业、留学中介、民航业、金融业、政府事业单位等,在客户开发的时候,我们就要搜集这些行业的个人信息、公司企业采购人员、政府部门工会采购人员的信息。

四、前台或者总机沟通

资料收集好了,就是电话联系了,这时候你会发现很多电话是公司前台或者总机,接电话的人不是你所要找的目标,准备的一大套销售话术还没讲就被拒之门外,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绕过这些障碍,绕过前台的话术:

1.在找资料的时候,顺便找到老板的名字,在打电话的时候,直接找老总,若对方问到你是谁,你就说是其客户或者朋友,这样找到的机会大一些。

2.多准备几个该公司的电话,用不同的号码去打,不同的人接,会有不同的反应,这样成功的几率也比较大。

3.随便转一个分机再问(不按0 转人工),可能转到业务员那里或人事部,这样就能躲过前台。

4.如果你觉得这个客户很有戏,你就不要放弃,可以找另外一个同事帮你打,顺便考考你的同事,也可以学到新的方法

5.以他们的合作伙伴的身份,例如:你好,我这是xx公司,帮我接一下你们老板,昨天我发了份传真给他,想确定是否收到。

6.不知道负责人姓什么,假装认识,比如说找一下你们王经理,“我是xx公司xxx,之前我们联系过谈合作的事。如回答没有这个人,可以说:哦,那是我记错了,他的名片我丢了,请告诉我他贵姓,电话多少?”

7. 别把你的名字跟电话号码留给接电话的人。如果负责人不在或是没空,就说:没关系,负责人一般什么时候在呢?您看我什么时候方便打过来,要不我下午再给您打?这样接电话的人就很难再拒绝你了。

五、成功的电话销售开场白

历经波折找到你的目标客户,必须要在30秒内做到公司及自我介绍,引起客户的兴趣,让客户愿意继续谈下去。即销售员要在30秒钟内清楚地让客户知道下列三件事:

1、我是谁,我代表哪家公司?

2、我打电话给客户的目的是什么?

3、我公司的产品对客户有什么用途?开场白用最简短精炼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意图,因为没人会有耐心听一个陌生人在那发表长篇大论,而且客户关心的是这个电话是干什么的,能够给他带来什么,没有用处的电话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浪费时间。例如:您好,张总,我是早上果业有限公司xxx,我们公司主要是做各种高档水果、干果产品配送,还有各种干果、红酒、茶油礼盒。我们的产品您可以作为员工福利、节日礼品发放,还能提供给您的客户,维护好您的客户关系。注:不要总是问客户是否有兴趣,要帮助客户决定,引导客户的思维;面对客户的拒绝不要立刻退缩,放弃,最主要是约客户面谈。

第10篇 大学职业生涯矛盾与自我超越的个人总结

大学职业生涯矛盾与自我超越的个人总结

我今天想跟大家讲的,是大学职业生活可能带给我们的矛盾、困惑,以及个人可能的应对之道。

毫无疑问,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的现代转型,在好的大学里取得一个职位,已经成为在这个社会上令人羡慕的事业成功的新起点。我们这一代人主动或被动地以大学作为职业选择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造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最近完成的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公众认为教师的职业声望最高,公众在期望子女从事最好职业的选择中,教师职业的期望值也是最高的。先不讲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的社会责任这类赋予我们某种崇高美感的内容,仅仅从与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视角看来,大学为她的每一位从业者提供了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的校园,相对宽松且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比较稳定、可能逐步上升且有较好福利保障的收入,还有一年两次、每次长达数周的有薪假期。诸位还比较年轻,到了我这个年龄,就更能体会到,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环境中,对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品味的提升,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眼下这个社会迅速转型,价值观和是非感日益多元发展,从而令人难以适从的时代。即使从这样比较世俗的眼光看来,我们有机会在这个校园里成为同事,也真是值得高兴和珍惜的。

在座的诸位大多是年轻人,大家选择任职于大学,一定不仅仅是因为上面提到的这些相对世俗化的理由,一定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很好的设计,也可能对未来的生活怀有各种各样多少有点理想色彩的期待。作为过来人,我想说的是,大学的职业生活也充满矛盾和挑战,在未来的工作中,如何保持一种带有超越感(甚至是某种宗教感)的`平衡的心态,将是诸位的职业生涯能否平顺而成功的关键所在。陈寅恪先生讲过,“士之读书治学,盖将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也就是说,读书人要脱俗。“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这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境界,特别是在现代中国的大学里面。我们对大学有很多期盼和理想,但这些期盼和理想的达成,有待于用一种带有宗教感的态度去提升。这也是我们这些选择任职于大学的人,所要面对的可能备受内心煎熬的难题。

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大学理想与大学职业生涯实际状况的矛盾。

如果从12世纪在法国、意大利、英国等西欧国家陆续出现的中世纪大学算起,大学已经有近800年的历史。在全世界现存的85个1520年以前成立的组织中,有70所是学校。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已经不证自明。有无数最杰出的学者、教育家描述过他们心目中的大学理想,我想不避累赘,在这里引述20世纪美国社会学家艾伦布鲁姆的一段话,来说明人们有过的对一所好大学的期望,这段话引自1987年他出版的名著《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

一所好大学应该有另一种气氛,它告诉我们,有一些问题应该被每一个人思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没有人问也不可能有答案。它提供自由探索的空气,不允许不利于或者妨碍自由探索的东西存在;它给出重要与不重要之间的区别;它保护传统,不是因为传统就是传统,而是因为传统提供在极高的水准上进行讨论的模式;它蕴含奇迹,预示在分享奇迹中产生的友谊。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真正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是理论生活存在的活的证明,他们的动机不会流于低俗,虽然人们以为低俗的动机是无所不在的。他们有权威,但不是来自权力、金钱或家庭,而是来自能够赢得尊敬的天赋。他们相互之间、他们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人们看到一个以真正的共同利益为宗旨的团体。大学是一个以理智为基石的国家的神殿,是奉献给纯粹理性的。它在人们心中唤起崇敬之情,只有那些将自身与平等自由融汇为一体的人才会产生这样的感情。

我不敢说,我们都是“将自身与平等自由融汇为一体的人”,但我们在大学工作,都多多少少分享着这样的关于大学的理想。对在座的一些同事来说,也许对这样的理想的憧憬,正是你们选择任职大学的缘由。

然而,毋需讳言的是,在大学任职的外部条件,特别是与个人职业生涯顺利与否相关的部分,并未达到这样理想化的境地。大学是人类的组织,也就具备了社会组织的所有弱点,人性的弱点也必然导致大学职业生活要面对的种种不公。代表了人类未来、良知、公正、平等和其他各种追求的大学理想,是由生活在充满了短视和不公的环境中的大学领导者、教师和其他同事的具体活动来达成的。这是每一位刚刚步入大学之门的同事,从一开始就要准备面对的。

对于教师来说,这样的矛盾,由于现代大学中教师职业互相矛盾的双重要求而被强化了。

学者职业化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即只有在大学和研究机构里面从事的工作,才被同行承认为是学术的工作。对学术创造的愿望,促使我们在大学里找一份教书的工作。结果,就难免要遇到大学制度的一个内在矛盾。

第11篇 职业教育教师个人年度工作的自我总结

职业教育教师个人年度工作的自我总结范文

自从由一名从事职工教育的企业中层干*考入教育部门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高标准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一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热爱本职,积极上进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以崇尚科学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以诚实守信为荣,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

1、我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年初雪灾后,我带领全家积极参与扫除公路积冰活动;在今年全国冰灾和四川地震发生后,我时刻关注灾区人民,发动家人五次捐款,并时时以英雄教师事迹激励自己;

2、一年来,我乐于接受上级领导和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主动、勤恳、高度负责地完成各项工作;上学期,教两个毕业班和五年级的英语外,我还新接手了仪器管理工作,数以千计的各类仪器重新编档、规范管理上柜,仪器清理核查上报等工作提前完成任务。下学期,我校又合并了黄坡田小学,再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各班人数增至近六十人,我任教四个五六年级班级学生间个体差异更大了,任务越发艰巨了,我觉得更不能放松学习了,一年来,我坚持积极主动地区性参加市、区、校级的每一次教学观摩和专业培训,经常调课去兄弟学校听课学习,共听课共70余节,这一切的努力都只为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台阶,最终让农村的孩子们受益。

二、敬业爱岗,无私奉献

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学习风气起着重要作用。“民主治教,善待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是我的教学思想。我每天早晨都提前到校,带领两个班进行早读,牺牲无数午间休息时间为学生补习英语;放学后经常走村串户深入学生家庭与家长共商培养大计。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最重要那一部分。

三、谦虚谨慎,团结互助

1、服从领导,听从安排,任劳任怨。由中学转调到小学后,我年年接手教毕业班。每接一个新班,我虚心向班主任教师学习班级管理,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育人方法,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我摸索着将学生的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英语语言教学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2、团结同事,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彭帅这个温暧的集体中,我努力地做着一颗发光的“螺丝钉”。做好自己本职外,更热心帮助年轻教师成长,不仅经常认真听他们的上课,指导他们工作,而且在他们在工作和生活遇到难处时,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我自己全年没有请过一次事病假,只要别人有事,我就毫无条件地替他上课,为全体英语和艺体组教师做出表率。

四、严谨治教,锐意进取

1、我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不断完善教学行为,向课堂教学四十分钟要质量,每堂课都有精心准备,每次课后都有反复思索,每本作业都有认真批阅和阅后指导。

2、业余时间我坚持自学,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断提升自己。今年内利用寒暑假和晚上时间我读完了《教书育人》《英语新教法》《教师新视野》《边走边想》等十多本专业书,并撰写了教学论文数篇,其中被《中国教育》杂志评为国家级一等奖,市级一等奖。下半年参加全市首届教师业务考试,成绩为a。 收集整理共2页,当前第1页12

3、作为教研组长,为学校营造良好教学教研和学习氛围,全面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我出谋划策,身体力行。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英语小喇叭”、“英语园”、“寄宿部英语兴趣班”等应运而生并取得显著的成效。短短三年,英语组多次受到市、局级领导和市区教研室的表扬。年底,我领导的教研组又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

今年我校毕业生英语统考成绩优秀,达到及格率100%,优秀率55%,平均分,排名农村第一,遥遥领先。随即,我校的毕业生成为各中学的英语精英;今年九月的'区英语故事比赛中,我校有十位学生获一、二等奖;今年十一月,区教研室抽考五年级英语,我校又出现满分成绩,这也是本次抽考全区八所学校考生中唯一的百分试卷。我校的英语特色已经成为农村教育的一束奇芭。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尤其我是个资历尚浅的教师,在各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还将继续向其他优秀教师,有经验的前辈学习,以不断提高自己。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第12篇 职业教育教师个人年度工作自我总结

自从由一名从事职工教育的企业中层干*考入教育部门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高标准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将一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 热爱本职,积极上进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以崇尚科学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以诚实守信为荣,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

1、我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年初雪灾后,我带领全家积极参与扫除公路积冰活动;在今年全国冰灾和四川地震发生后,我时刻关注灾区人民,发动家人五次捐款,并时时以英雄教师事迹激励自己;

2、一年来,我乐于接受上级领导和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主动、勤恳、高度负责地完成各项工作;上学期,教两个毕业班和五年级的英语外,我还新接手了仪器管理工作,数以千计的各类仪器重新编档、规范管理上柜,仪器清理核查上报等工作提前完成任务。下学期,我校又合并了黄坡田小学,再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各班人数增至近六十人,我任教四个五六年级班级学生间个体差异更大了,任务越发艰巨了,我觉得更不能放松学习了,一年来,我坚持积极主动地区性参加市、区、校级的每一次教学观摩和专业培训,经常调课去兄弟学校听课学习,共听课共70余节,这一切的努力都只为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台阶,最终让农村的孩子们受益。

二、 敬业爱岗,无私奉献

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学习风气起着重要作用。“民主治教,善待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是我的教学思想。我每天早晨都提前到校,带领两个班进行早读,牺牲无数午间休息时间为学生补习英语;放学后经常走村串户深入学生家庭与家长共商培养大计。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已经成为我生活中最重要那一部分。

三、 谦虚谨慎,团结互助

1、 服从领导,听从安排,任劳任怨。由中学转调到小学后,我年年接手教毕业班。每接一个新班,我虚心向班主任教师学习班级管理,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育人方法,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我摸索着将学生的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英语语言教学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2、 团结同事,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彭帅这个温暧的集体中,我努力地做着一颗发光的“螺丝钉”。做好自己本职外,更热心帮助年轻教师成长,不仅经常认真听他们的上课,指导他们工作,而且在他们在工作和生活遇到难处时,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我自己全年没有请过一次事病假,只要别人有事,我就毫无条件地替他上课,为全体英语和艺体组教师做出表率。

四、严谨治教,锐意进取,

1、我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不断完善教学行为,向课堂教学四十分钟要质量,每堂课都有精心准备,每次课后都有反复思索,每本作业都有认真批阅和阅后指导。

2、业余时间我坚持自学,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断提升自己。今年内利用寒暑假和晚上时间我读完了《教书育人》《英语新教法》《教师新视野》《边走边想》等十多本专业书,并撰写了教学论文数篇,其中一篇被《中国教育》杂志评为国家级一等奖,一篇市级一等奖。下半年参加全市首届教师业务考试,成绩为a。 收集整理

3、作为教研组长,为学校营造良好教学教研和学习氛围,全面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我出谋划策,身体力行。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英语小喇叭”、“英语园”、“寄宿部英语兴趣班”等应运而生并取得显著的成效。短短三年,英语组多次受到市、局级领导和市区教研室的表扬。年底,我领导的教研组又被评为“区优秀教研组”。

今年我校毕业生英语统考成绩优秀,达到及格率100%,优秀率55%,平均分81.8,排名农村第一,遥遥领先。随即,我校的毕业生成为各中学的英语精英;今年九月的区英语故事比赛中,我校有十位学生获一、二等奖;今年十一月,区教研室抽考五年级英语,我校又出现满分成绩,这也是本次抽考全区八所学校考生中唯一的百分试卷。我校的英语特色已经成为农村教育的一束奇芭。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尤其我是个资历尚浅的教师,在各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还将继续向其他优秀教师,有经验的前辈学习,以不断提高自己。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职业自我总结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