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本学期本人任高三(180和183班)的历史的教育教学工作,这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
本学期,学校大力倡导教师个人的学习,根据本人所从事的具体教学工作和自己的实际,这学期我认真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不断变革自己的思想观念,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武装自己。
首先,为打破自己原有的旧的思想观念,转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学会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指导具体的工作。通过不断的修炼,我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在教学中不仅仅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不仅仅本学科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整体、全面的发展。
其次,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本学期在教科室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结合自己所教的历史学科,我在这一学期深入学习了《历史新课程标准》,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后,积极学习探究式教学的有关理论和实践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本学期学校以探究式教学为核心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这一学期我认真的听了学校各科老师的公开课,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同时,我还利用其他时间积极学习与探究式教学相关的理论,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探究式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三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和学科的教师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科学的高三第一轮教学计划。 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单元复习,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再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加快了速度,既突出主干,又适当关照非重点。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2、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同时,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有更大的的提高。
3、坚持从末位抓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在课后,对导师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
4、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引到学生形成科学的解题方法。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而发动学生去探究,通过自身的努力建构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交流者和参与者,我总是在课堂上极力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5、狠抓历史基础知识,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
6、掌握基本的记忆方法和习惯,准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使知识网络化。
7、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这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8、以单元为中心,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融会贯通,形成历史知识的主干。
9、复习策略
(1)每节课默写一个重点知识点。
(2)以教师讲解为主,侧重全面知识点。
(3)周测的进行,月考加强。
(4)强化学生复习资料:《名导学师》的知识梳理。
(5)用时间讲析资料上的练习。
10、学情
(1)学生基础性较差,识记能力差,有许多知识点学了即忘。
(2)除了优生以外,其他学生的学生自主性都很差。
(3)学习是不善于思考,因为没有思考就没有问题。也就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4)学生主动与科任教师沟通,师生之间学科交流较少。
11、学生获得知识情况
(3)中等生成绩都没有办法突破,其实许多中等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可能是复习是没有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只是被动的接受。
(4)差生成绩一样持平,基本上非选择题是空白卷。只是乱填选择题。许多知识点讲过几次都没有办法作对。
三、对复习的反思
1、复习时(主要梳理知识)的时候,学生只需要简单地回顾和记忆。不需要深入思考。在巩固练习中,由于对应的知识,刚刚呈现,只需要简单再现,因而思维层次较浅,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多是强化记忆,强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2、复习过程中没有持之以恒的做一些好的策略,如上课前的默写、背书等这些在上届学生试验基础上体现出较好的学习方法没有能够坚持到高考的日子。
3、对学生没有作到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特别是优生的需求与不足。工作不够细,只是表面的作些,并没有真正细化分析,帮助学生找出学习当中的缺点和方法。
4、教师本人作题量不够,以致作题的能力质量下降。因为题量不够,很难站在高考的高度进行复习。所以高三教师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模拟题的演练。
5、复习的针对性较差,往往面对的是所有的学生,可是每位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知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学中没能作到因材施教,导致中等生、差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最终导致放弃学习。
6、复习过程中没有充分与屯中教师的复习交流,利用他们现有的资料,屯中教师刚好是我刚毕业时的师傅,没有和她的交流学习是今年复习的一大失误。但与海口一中教师黄选英老师的交流与沟通稍多些。
四、今后的高三复习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复习要有针对性,追求有效性。教学追求有效性就必须有针对性的了解学生。具体做法如下:
(1)每复习一个专题之前先提出教师自认为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的问题,给学生作答,从而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缺漏点,大部分学生无法做答则细讲,和引导。多数人能够作答则少讲,少练。
(2)运用电子表格做一张学生学习情况表。此表的构件有利于了解学生抚恤后还没有掌握的内容,根据表中的反映情况帮助学习补充不足的知识,掌握了则强化对知识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因材施教。如果这些工作做到位的话那么学生的基础打的是非常扎实了。
(3)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小组讨论法、列表比较法、自学法、表演法。
2、要注意高中三年的历史知识的衔接,从高一就要树立学习的思想意识,要对高一、二年级历史教师多听课交流,使他们所教的内容有目的性,兴趣性,平常高考教研分析要及时在科组内反馈,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
3、自己也要多看书,多作题,提高作题的质量,特别是典型题的解题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作题的方法和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应付高考中的试题,高考中的题目不可能出现平常练过的试题,只能是相类似的题型,因此教师提高、掌握、探究解题的途径和方法,是今后任教高三历史的重要工作。
4、加强教师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如读一些史学著作,加强对古文的阅读,提高古文的阅读能力。
5、密切关注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关注现实生活与历史史实的联系和比较。
6、注意与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的衔接和联系,加强与初中教师的沟通与合作,构建自己史学横向、纵向体系。
7、每次月考测试必须增加题量达到高考的题量,以通过考试带练,以便早点适应高考试题。
8、要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细到第几周复习到哪一课。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
1、进一步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深入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学进一步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同时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2、针对高一三历史的教学特点及第一次怀化市统一命题考试成绩,认真研究如何上好复习课,力争通过复习课让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3、认真的进行会考研究,把握高考方向,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科学,更有方向性。
4、进一步的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到教育和教学有效的统一。在教学中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通过半年的教学,我感到最大的满足是教和学之间的互动进入一个良好状态,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探索与交流,推动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
第2篇 2022届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观近年高考历史题命题的发展,有几个特点:1、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材料题,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激活老问题,既让人耳目一新,又紧扣教材;2、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材料题,其思维含量越来越强,能力立意成为突出的指导思想;3、主观题,变以往的单纯性材料解析题和单纯性问答题为材料、图表、文字结合型综合问答题,且分层设问,层层推进,既有课本基础知识的依托,又检验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联系实际说明问题能力。总之,近年高考历史题,以一种新的方式,引导学生致力于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xx年高考历史题尤其明显,这也是新课改的开局之年,理应如此。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几位历史教师,在本届高一分班之日起,就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历史教学工作做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做法:
1、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学习新课程理论,深刻领会新课程的思想,转变观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落实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努力,全组成员对新教材的整体把握及整合教材、教学资源的能力明显提高,逐步领会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课改理念精髓。在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着力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进行改革尝试。历史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我校教师总结出的“情境教学”法、还原法、历史人物置换法、问题教学法。让学生置身于创设的历史情境中,设身处地地发挥历史想象能力,减少时空隔阂,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动感,鼓励学生从事创造性思考,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问题教学法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引领课堂。“问题”即“思维”,一切探究、发现和创新都是围绕问题展开。问题式教学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的解决知识化、问题的层次化。传统历史课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新课程教学目标已经改变了,以培养能力为主。问题教学法的特点是,一堂课贯穿大量问题,用问题切入课堂,用问题展开课堂,用问题总结课堂,用问题衍生问题,用问题延伸课堂。问题要切中要害,要能击中学生的心灵,要能引发学生的兴趣。问题的能力层次多。提问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不二法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问题教学法可以事半功倍。
教师与学生都不能不拘泥于课本,发挥想象力,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逐步掌握学习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纲要强调交流学习、合作学习。我们在课堂上树立大合作观,建立良好的课堂人际网络,训练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小组合作技术,把讲台还给学生,课堂生生、师生相互作用,形成课堂集体优势,共同学习,教学相长。
2、充分运用多媒体,逐步克服多媒体课件的弊端,扬长避短,使多媒体课件更简约、更务实,更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我们还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如必修1列出了一些教学活动建议:课堂讨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辛亥革命为题举办专题讨论会,收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图片、资料等并举办专题展览,访问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观看影视资料作品,举办演讲会等。我们在这些方面不怕花时间,舍得花时间,值得花时间,这与分数教育并不矛盾,而是相反。同时我们还指导学生编写学案、建构框架、复习目录等方面的历史学习能力正在养成。使用多媒体教学更为熟练。
3、总结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如做选择题可用——推理法(用逻辑关系,学一点逻辑学)、排除法(包括排对法和排错法)、吻合法(选项与材料相吻合)等。针对重点难点知识,选择习题,少而精地布置一些强化训练作业,讲作业和练习绝不是孤立地逐题讲解,不是就题论题,要透过题的表面现象,总结答题规律。正确处理好一道题与一类题之间的关系。对具有典型的容易做错的代表题,进行精心点拨,查找易错原因。材料题讲解更是重在总结规律。引导学生分析、探寻材料中的已知因素和未知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正确推理等,让学生对要解决的问题建立清晰的情景,耐心启发,并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时空,让学生悟深、悟透。讲解材料题,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性、发散式讲解。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发散引导:对解题思路发散──一题多解;对情景发散──一题多联;对问题发散──一题多变。进行“一题多变”时,将原题中的情景、已知条件、设问……等进行改动,然后再重新分析、求解。
4、重视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培养现代理念,培养合格公民。历史教学能够给我们提供丰厚的公民教育资源,这也是历史教学要承载的重要功能。我们在这个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这里不细谈。
成绩:
1、新课改理念的贯彻,课堂教学效率有较大提高。
2、从高一开始,车高历史组教师的齐心协力换来了期中期末及统考、联考成绩的硕果累累,每次排名都能位居前列。
不足之处:
1、总觉得时间太少、研究不够。缺乏及时的教学反思,总在过多的课时负担上疲于奔命,偶尔的思维火花转瞬即去,来不及总结,来不及研究来不及改进,来不及实践。新课改的热度与温度一年比一年降低。从整体上说,新的教学模式依然未形成,有时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在新旧模式的碰撞、交融中摇摆不定。传统与改革的冲突、较量依然激烈。
2、课堂上还是没有完全放开,没有一定的耐心与信心等待让学生自主探索。“激疑辨思”课堂景象难得一见,与当初展望的课改前景相去甚远。
3、部分学生比较浮躁,没能转变他们。有不少忙于应付一些形式主义的、无意义的东西,浪费不少时间。
第3篇 春季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09年高考早已落下帷幕,回顾一年来的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感慨颇多。这一年里可谓风风雨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考试,由于努力、付出与合作,可以说我们历史学科在各级的考试中,学生的成绩都还不错,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全面规划,科学安排各轮次复习。
(一)第一轮复习
时间:第一轮复习,08年8月——09年3月理念:稳扎稳打——夯实基础
思路:
(一)按照新课标去整合基础知识:
1、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整体把握教材,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根据构成要素掌握历史事件,整合基础知识
3、对同类重要历史事物发展线索的整合
4、对同一阶段中外历史知识的整合
(二)日常应对新高考的一些具体做法
3、精选习题、精讲精炼和解题方法的训练
(三)、关注学生、关注细节
(二)第二轮复习
时间:09年月3月份——07年5月份
理念: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从问题的、联系的、综合的角度将知识专题化,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阶段。(纵横关系)
二、学以致用,调动学生参与,提高实战能力。
课改下的高考更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提升能力,学以致用。
1、指导学生如何寻找关键词,
2、强化实战训练,以考代练,学以致用。每周阶段、综合各考练一次,规范答题。
3、重视学生心理疏导,克服急躁情绪。
4、指导学生规范答题,要求学生答题要规范化、序号化、专业化。
5、精选习题,精练精讲,避免题海战术,盲目做题
同时在个人的教研方面,积极参加各级教育机构召开的历史会议,并且把这些会议的精神回到组内传达。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作为备课组长,组织本组的老师积极探讨高考的有关问题,探寻高考的方向,通过一年的努力,高三年的历史成绩还是很不错的。
第4篇 期末高三历史教学总结
xx-xx学年任教高三(5)(8)两个班历史课,现将这一学年的教学工作结合高考试题及评卷中(后)的所想总结如下:
一、 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做任何事都得从最基础做起,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步,高三的复习与学习也是这样。在今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中,选择题部分基本上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包括一些最基本的历史概念,如第12题的“宗法制”、13题的“均田制”、 15题的“理学”等等。主观题的第38题第(1)问中,关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第38题第(3)问中,关于“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等这一类的问题,问得很直白、很基础。纵观近几年的广东高考(历史)试题,虽然每一年都有一些变化,但始终都“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加强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高考备考及其取得好成绩的“重中之重”。
二、重点把握“主干”知识,凸现“高频考点”。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应重点把握“主干”知识与“高频考点”。在近今年的广东高考(历史)试题中,试题的命制呈现出“主干知识”及“高频考点”的这一特点。在今年的试题中,考查的主干知识有:宗法制、均田制、古代中央官制、理学、辛亥革命、___思想、建国初的外交、罗马法、马克思主义、近代西方代议制、小农经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两极格局、新航路开辟、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苏俄(联)的建设、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改革开放等。而“高频考点”的有五年五考的“理学”、“辛亥革命及三民主义”、“近代西方代议制”、“改革开放”等;五年四考的“马克思主义”、“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苏俄(联)的建设”、“两极格局”、“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五年三考的“宗法制”、“经济大危机”等。因此,在高考的复习备考中把握“主干”与“高频考点”是现实成绩飞跃的关键所在。
三、科学备考,加强对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指导。高考备考,不仅要备课组学科的科学备考,还要充分掌握学情,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备考。(这里重点说说对学生的科学备考)改卷中发现学生在答卷上的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主观题中),比如审题不清、审题错误、关键词错误、未根据题目要求作答、获取材料信息能力较差、照抄材料、历史时间概念混淆、史实错误、史实不清、有概无述、笼统作答、生搬硬套,缺乏学科思维能力等等。针对学生在试卷作答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备课组老师在备考过程中应积极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这会为提高高考备考效率与提高学生高考学科成绩锦上添花。
四、规范学生答题、从严、从细、从早抓。规范答题,包括书写的规范、答题模式的规范等。在评卷过程中,不少学生的答卷书写潦草、东倒西歪、模糊不清,答案不分点、不分段,更有甚者有答案与题号搭错的现象等。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要从“早”抓答题规范,并且要“严”要求,做好每一个“细节”中,落实在平常练习及月考中,“打好有准备的仗”,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总结不会停止,备考定有规律,只有不断的思考,相信一定会有提高!
第5篇 2022-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又是一年高三,有必要进行一下总结。
我主要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历史教学问题;另一个是班级管理问题(其中谈谈尖子生培养问题)
工作四年了,这两年学校对我确实委以重任,连续两年带高三毕业班。下面对高三这两年历史教学进行一下总结。
通过连续两年高考,我认识到,若想赢在高考,在整个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就必须要做到熟悉性、连续性、制度性、整合性。
首先是熟悉:包括课本和学生的熟悉。课本指的是书本上的知识要十分的熟悉,应能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这一点我是能够做到的,但通过去年高三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既是我们对学生很不熟悉,不知道他们刚上高中时掌握到什么水平。我们总是抱怨学生笨、学不明白,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讲明白(排除学生上课不听的因素)我们对学生没有比较彻底的了解,没有给学生仔细解释明白每一个知识点。严重点说,从高一入学时我们就落后了,高三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弥补基础上,这样对知识的整合、处理,提高解题能力等这些关乎高考最终分数的训练便无从谈起了。
连续性是今年高考后,我认识到的。现在的高考可以说完全脱离了书本,今年37分的大题,完全考察的是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以及解题能力,完全不是以前的高中生考察模式,倒像是大学的考试题;而选修更是书本上根本没有学过,死记硬背根本没用。而选择题中至少有2道题(总共12题)跟历史知识无关,只是考察理解材料、解析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另外还有2—3道题是历史基本素养、历史素质类题,高三的三轮复习根本不会涵盖到此类型题。上面说的这一切都应该是从高一抓起,在每节历史课,每次历史考试过程中不断去灌输,这就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既高一时以教材整体布局为基架,填补完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素质,高二时重点掌握知识点,解读并逐渐培养做题思路及方法,高三抓重点,抓思路,抓大题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突破高考文综的藩篱,达到一个高的程度。
制度性:去年高三“走出去”比较多,去了二十、二中、抚顺二中、辽师附中、三十一等学校听课,我自己假期的时候还去了鞍山一中了解学习,并通过同学了解了一下锦州中学、辽阳一高的做法。总体来说,一个感受,这些学校的历史成绩之所以好,主要好在了制度性。历史教学非常的系统而制度化。
首先是教材被系统整合,以教材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工整合,对教材进行在加工,使得学生更能够理解教材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整个高中三年的教学内容是基本固定的(经过多次试验的最好的一套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学既不会出现失误,又能够不断的增加新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不仅如此,每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试题伴随,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试题也分成不同层次(鞍山一中、抚顺二中),做到因材施教。另外,设置尖刀班,班型在30人以内,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都做到全批全改,密切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心态及学习的变化,以保证成绩的绝对突出。
整合性:既是历史内部的学科整合,又是各学科之间的整合。首先历史内部的整合,教材是经过整理、编写的,高一注重知识的基本框架、高二注重知识的具体内容、高三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解题技巧。不仅如此,与之配套的题也很有针对性,都是精挑细选,按照不同阶段做不同程度的联系,用他们话讲“没有一套题是白做的,要有效果,要解决问题。”另外各学科之间也要整合,这尤其在高三表现尤为突出。学校严格控制高三各科的作业量,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及课时分配,来规定不同学科的作业量,并严格规定自习时间,绝不可以随意占用,一定要保证学生自己学习时间(符合文科特点)。而且有很多具体的要求,比如绝对不可以随便乱发卷子(尤其数学、地理等摧毁学生的科目),每套题在要求学生做之前,老师必须首先熟悉,并清楚每套题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效果。卷子的讲解绝对不可以推着来,必须是有总结,有对比,达到训练效果。
第6篇 2022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观近年高考历史题命题的发展,有几个特点:1、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材料题,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激活老问题,既让人耳目一新,又紧扣教材;2、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材料题,其思维含量越来越强,能力立意成为突出的指导思想;3、主观题,变以往的单纯性材料解析题和单纯性问答题为材料、图表、文字结合型综合问答题,且分层设问,层层推进,既有课本基础知识的依托,又检验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联系实际说明问题能力。总之,近年高考历史题,以一种新的方式,引导学生致力于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xx年高考历史题尤其明显,这也是新课改的开局之年,理应如此。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几位历史教师,在本届高一分班之日起,就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历史教学工作做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
做法
1、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学习新课程理论,深刻领会新课程的思想,转变观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落实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努力,全组成员对新教材的整体把握及整合教材、教学资源的能力明显提高,逐步领会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课改理念精髓。在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着力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进行改革尝试。历史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我校教师总结出的“情境教学”法、还原法、历史人物置换法、问题教学法。让学生置身于创设的历史情境中,设身处地地发挥历史想象能力,减少时空隔阂,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动感,鼓励学生从事创造性思考,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问题教学法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引领课堂。“问题”即“思维”,一切探究、发现和创新都是围绕问题展开。问题式教学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的解决知识化、问题的层次化。传统历史课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新课程教学目标已经改变了,以培养能力为主。问题教学法的特点是,一堂课贯穿大量问题,用问题切入课堂,用问题展开课堂,用问题总结课堂,用问题衍生问题,用问题延伸课堂。问题要切中要害,要能击中学生的心灵,要能引发学生的兴趣。问题的能力层次多。提问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不二法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问题教学法可以事半功倍。
教师与学生都不能不拘泥于课本,发挥想象力,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逐步掌握学习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纲要强调交流学习、合作学习。我们在课堂上树立大合作观,建立良好的课堂人际网络,训练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小组合作技术,把讲台还给学生,课堂生生、师生相互作用,形成课堂集体优势,共同学习,教学相长。
2、充分运用多媒体,逐步克服多媒体课件的弊端,扬长避短,使多媒体课件更简约、更务实,更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我们还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如必修1列出了一些教学活动建议:课堂讨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辛亥革命为题举办专题讨论会,收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图片、资料等并举办专题展览,访问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观看影视资料作品,举办演讲会等。我们在这些方面不怕花时间,舍得花时间,值得花时间,这与分数教育并不矛盾,而是相反。同时我们还指导学生编写学案、建构框架、复习目录等方面的历史学习能力正在养成。使用多媒体教学更为熟练。
3、总结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如做选择题可用——推理法(用逻辑关系,学一点逻辑学)、排除法(包括排对法和排错法)、吻合法(选项与材料相吻合)等。针对重点难点知识,选择习题,少而精地布置一些强化训练作业,讲作业和练习绝不是孤立地逐题讲解,不是就题论题,要透过题的表面现象,总结答题规律。正确处理好一道题与一类题之间的关系。对具有典型的容易做错的代表题,进行精心点拨,查找易错原因。材料题讲解更是重在总结规律。引导学生分析、探寻材料中的已知因素和未知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正确推理等,让学生对要解决的问题建立清晰的情景,耐心启发,并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时空,让学生悟深、悟透。讲解材料题,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性、发散式讲解。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发散引导:对解题思路发散──一题多解;对情景发散──一题多联;对问题发散──一题多变。进行“一题多变”时,将原题中的情景、已知条件、设问……等进行改动,然后再重新分析、求解。
4、重视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培养现代理念,培养合格公民。历史教学能够给我们提供丰厚的公民教育资源,这也是历史教学要承载的重要功能。我们在这个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这里不细谈。
成绩
1、新课改理念的贯彻,课堂教学效率有较大提高。
2、从高一开始,车高历史组教师的齐心协力换来了期中期末及统考、联考成绩的硕果累累,每次排名都能位居前列。
不足之处
1、总觉得时间太少、研究不够。缺乏及时的教学反思,总在过多的课时负担上疲于奔命,偶尔的思维火花转瞬即去,来不及总结,来不及研究来不及改进,来不及实践。新课改的热度与温度一年比一年降低。从整体上说,新的教学模式依然未形成,有时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在新旧模式的碰撞、交融中摇摆不定。传统与改革的冲突、较量依然激烈。
2、课堂上还是没有完全放开,没有一定的耐心与信心等待让学生自主探索。“激疑辨思”课堂景象难得一见,与当初展望的课改前景相去甚远。
3、部分学生比较浮躁,没能转变他们。有不少忙于应付一些形式主义的、无意义的东西,浪费不少时间。
第7篇 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又是一年高三,有必要进行一下总结。
我主要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历史教学问题;另一个是班级管理问题(其中谈谈尖子生培养问题)
工作四年了,这两年学校对我确实委以重任,连续两年带高三毕业班。下面对高三这两年历史教学进行一下总结。
通过连续两年高考,我认识到,若想赢在高考,在整个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就必须要做到熟悉性、连续性、制度性、整合性。
首先是熟悉:包括课本和学生的熟悉。课本指的是书本上的知识要十分的熟悉,应能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这一点我是能够做到的,但通过去年高三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既是我们对学生很不熟悉,不知道他们刚上高中时掌握到什么水平。我们总是抱怨学生笨、学不明白,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讲明白(排除学生上课不听的因素)我们对学生没有比较彻底的了解,没有给学生仔细解释明白每一个知识点。严重点说,从高一入学时我们就落后了,高三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弥补基础上,这样对知识的整合、处理,提高解题能力等这些关乎高考最终分数的训练便无从谈起了。
连续性是今年高考后,我认识到的。现在的高考可以说完全脱离了书本,今年37分的大题,完全考察的是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以及解题能力,完全不是以前的高中生考察模式,倒像是大学的考试题;而选修更是书本上根本没有学过,死记硬背根本没用。而选择题中至少有2道题(总共12题)跟历史知识无关,只是考察理解材料、解析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另外还有2—3道题是历史基本素养、历史素质类题,高三的三轮复习根本不会涵盖到此类型题。上面说的这一切都应该是从高一抓起,在每节历史课,每次历史考试过程中不断去灌输,这就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既高一时以教材整体布局为基架,填补完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素质,高二时重点掌握知识点,解读并逐渐培养做题思路及方法,高三抓重点,抓思路,抓大题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突破高考文综的藩篱,达到一个高的程度。
制度性:去年高三“走出去”比较多,去了二十、二中、抚顺二中、辽师附中、三十一等学校听课,我自己假期的时候还去了鞍山一中了解学习,并通过同学了解了一下锦州中学、辽阳一高的做法。总体来说,一个感受,这些学校的历史成绩之所以好,主要好在了制度性。历史教学非常的系统而制度化。
首先是教材被系统整合,以教材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工整合,对教材进行在加工,使得学生更能够理解教材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整个高中三年的教学内容是基本固定的(经过多次试验的最好的一套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教学既不会出现失误,又能够不断的增加新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不仅如此,每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试题伴随,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试题也分成不同层次(鞍山一中、抚顺二中),做到因材施教。另外,设置尖刀班,班型在30人以内,无论是作业还是考试都做到全批全改,密切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心态及学习的变化,以保证成绩的绝对突出。
整合性:既是历史内部的学科整合,又是各学科之间的整合。首先历史内部的整合,教材是经过整理、编写的,高一注重知识的基本框架、高二注重知识的具体内容、高三注重知识的整合与解题技巧。不仅如此,与之配套的题也很有针对性,都是精挑细选,按照不同阶段做不同程度的联系,用他们话讲“没有一套题是白做的,要有效果,要解决问题。”另外各学科之间也要整合,这尤其在高三表现尤为突出。学校严格控制高三各科的作业量,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及课时分配,来规定不同学科的作业量,并严格规定自习时间,绝不可以随意占用,一定要保证学生自己学习时间(符合文科特点)。而且有很多具体的要求,比如绝对不可以随便乱发卷子(尤其数学、地理等摧毁学生的科目),每套题在要求学生做之前,老师必须首先熟悉,并清楚每套题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效果。卷子的讲解绝对不可以推着来,必须是有总结,有对比,达到训练效果。
第8篇 高三历史教学总结
本学年我担任了高三两个文科班的历史教学,并任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即学校制定的功勋目标。对本学年的教学做一下总结:
一、落实教学常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是在课堂上,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这学期我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着重抓了以下几个点:
1、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本学期上课时间短,而教学任务重也不算太多。因此,基于这种情况,每次上课前,我都要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知识重难点,写出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从不上没有教案的课。努力把重点难点讲清楚,让同学们能够自己知道重难点在哪里,再利用中午或晚自习时间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的知识。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的方式选择,无一不经过深思熟虑,有时甚至为了一个课堂的导入花一两个小时去查资料去构思。可以说,课外花在准备教材及钻研题目上的时间远远多于上课的时间,用经常所说的一句话来讲就是“上40分钟的课,通常备课的时间远远超过四个小时”。正因为如此,我在上课时才能做到不慌不忙,从容应对。
2、努力更新教学观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避免满堂灌,给学生消化和接受的时间,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选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特别注意主观题的训练。每一课结束以后,把课课练落实到位;每一周结束以后,都有一个周周练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判定等级和批改分数的方法相结合,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力,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认真落实导师制。对我负责的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来说,所学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消化,新知识又接踵而至,往往令他们应接不暇。所以我尽量去了解和鼓励后进生,在课外的`时间辅导他们,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在一些学生有问题的时候就过来问我,还取了个很诗意的名字“呼唤老师行动”。呵呵。每当看到他们拿着练习什么的来到办公室,我就特别的开心并耐心解答。在我的努力下,一些差生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对历史渐渐有个浓厚的兴趣,这是最开心最欣慰的事情。
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信心。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努力抓好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每次我布置好学习任务后,我都要求他们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尽量做好自己的练习题目。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学习的习惯。开学初,同学们还没有上高三的紧张气氛,也许是暑假没有规律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有点心不在焉,教室里有一段时间总静不下来,经过我不懈的努力、反复地强调,学生又逐渐学会了静下心来学习,在学习时间保持安静。
虽然有的学生有畏难情绪,觉得历史很难学习,要理解和记忆的东西太多,但是我尽量宽慰他们,培养他们的信心,当我看到他们取得成绩时那眉飞色舞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又一次战胜了自己,他们的信心又多了一分。
三、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作为一个和谐团结的科组,为了能够把科组建设的更好,为了能够让新老师更快的成长,我们历史组的科组活动比较多而正规。对于每周至少一次的集体听课、评课活动,我都一次不落地参加,对于集体备课活动也是积极参与。除此以外,我还尽量多的听备课组其它教师的课,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的课,只要有时间总会去听一下。经统计,本学期我共听课至少40节,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吸收了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四、自我反思(不足之处)
由于经验不足,在有些时候的教学活动没有能够充分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所以效果不是很理想,比如说练习的效果,有时候由于自习课时间太短而题量过大,有些学生为了能在下课的时候把作业交上来,就出现了“赶作业”的情况。所以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们要吸取教训,尽量能够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针对重难点进行练习。
第9篇 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本人任高三的历史的教育教学工作,这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
本学期,学校大力倡导教师个人的学习,根据本人所从事的具体教学工作和自己的实际,这学期我认真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不断变革自己的思想观念,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武装自己。
首先,为打破自己原有的旧的思想观念,转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学会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指导具体的工作。通过不断的修炼,我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在教学中不仅仅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不仅仅本学科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整体、全面的发展。
其次,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本学期在教研室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结合自己所教的历史学科,我在这一学期深入学习了《历史新课程标准》,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后,积极学习探究式教学的有关理论和实践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本学期学校以探究式教学为核心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这一学期我认真的听了学校各位老师的公开课,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同时,我还利用其他时间积极学习与探究式教学相关的理论,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探究式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三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和学科的教师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科学的高三第一轮教学计划。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单元复习,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加快了速度,既突出主干,又适当关照非重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2、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同时,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有更大的的提高。
3、坚持从末位抓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在课后,对导师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
4、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引到学生形成科学的解题方法。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而发动学生去探究,通过自身的努力建构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交流者和参与者,我总是在课堂上极力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5、狠抓历史基础知识,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
6、掌握基本的记忆方法和习惯,准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使知识网络化。
7、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这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8、以单元为中心,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融会贯通,形成历史知识的主干。
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2
我们知道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教学只有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相对低级的动作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小学时学生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慢慢发展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思维活动。初一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但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喜欢听历史故事,有英雄主义意向和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思索一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只有充分了解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水平,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的起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 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教会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表述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达到这个要求,初一历史教学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教师要依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意小学教材与中学教材衔接。例如:孔子。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大教育家孔子”,初一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大教育家孔子,还要学习作为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教学中,在学生已掌握“孔子是怎样教育学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首先了解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其次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的学说。再次掌握孔子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这样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二、 激发学习的兴趣是引入门道的第一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有巨大的心理效应,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进而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为学生学好历史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要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的的方法是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而这个成功还必须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例如,提供教坛讲故事。小学的历史学习是以故事形式进行的,初一学生已了解与初中课文有关的一些故事。让学生将小学了解的故事与相关的课文结合上讲台讲故事。每个学生都可通过努力做到。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勇气,还尝到了做小老师的滋味,内心充满成功的喜悦。又如,巧设疑。“思维自惊奇而开始”。惊奇和疑问也是兴趣的渊源,只有学生对某一现象发生惊奇和疑问时,他们才愿意去进行探索。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设计一个问题链:人是从猴子变来的吗?人与猿有什么不同?人是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是谁?他们长的什么样子?吃什么东西?住在哪儿?把每个问题假设为一个“宝藏”,解决一个问题等于发现一个“宝藏”。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到历史的隧洞中去寻宝。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展现,不断地发现,在成功的喜悦鼓励下继续前进。
第二学期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3
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制约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从思维特征看,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学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由于历史室的建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直观教学提供了更现代化的广阔天地。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蔡伦燃起的理性之光至今光彩照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那么,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呢?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教材提供了七幅图。《考古发现的我国汉纸的出土地点》告诉我们,我国不少地区在汉朝就懂得造纸。彩图《甘肃天水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证明了“我国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彩图《居延出土的汉代简册》我们看到没有纸之前人们用竹木简作书写材料。竹木简很笨重,《汉武帝时,文人东方所朔向皇帝上了一个奏本,竟用了3000片竹简,派了两个人才抬进宫去》。书写材料还有帛,但很贵,不能大量使用。随着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书写材料,这就推动人们发明了造纸术。《蔡伦》是位改革家,在他之前,纸的质量比较差,产量也不高,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的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造纸的过程是复杂的,《汉代造纸图》以静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而教学录像“造纸术”片断,则以动态形式展现了造纸的过程:浸泡——蒸煮——碓料——打浆——抄纸——烘干。《造纸术传到世界各地的时间》我们看到,造纸术从我国先后传播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书写材料的面貌,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从而认识造纸术的发明是了不起的科学大事,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样运用直观的图,适时插入对图的阐述、说明和描述,图言并茂,还有集“视、听”为一体的动态录像,引导学生在感知直观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不仅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最终获得科学的理性知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每一堂课的教学,直观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及时地将认识的材料进行总结归类,上升到一般的理论,这是感知过程的最后目标,只有这样,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才是系统的,深刻的。
四、 加强学法指导是引入门道的关键
中学的学习要求与小学的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20xx年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20xx年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有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但由于初一这个转折点没过渡好,成绩大幅度下滑,反之,却上升。因此,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必要的。
1、回答问题。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①、②、③……,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2、列大事年表。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
3、设计表格。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4、编写课文提纲。这是学会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课文,学生从阅读入手,分析重点难点,到综合提炼形成文字。不仅学会了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综合概括,文字表述,还懂得了构建知识框架,形成系统。会读课文也就会读一本书。有人说“学习就是善于整理这本书里的全部家当。整理一遍以后,放好,全在脑子里。”学会编写课文提纲,也就是学会整理书中的有效信息,把这方法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行之有效。长大以后,还会处理所有的信息——社会的和生活的信息,从而获得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第10篇 高三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每当工作一段之间后,要对以往的工作情况做一个总结。下面是小编网络收集整理的高三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以供大家学习。
高三历史下册教学工作总结一
本学期本人任高三的历史下册的教学工作,这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
一、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
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三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和学科的教师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科学的高三第二轮教学计划。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专题复习,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加快了速度,既突出主干,又适当关照非重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2、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
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同时,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有更大的的提高。
3、坚持从末位抓起。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在课后,对导师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
第11篇 高三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与计划
本学期本人任高三(180和183班)的历史的教育教学工作,这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
本学期,学校大力倡导教师个人的学习,根据本人所从事的具体教学工作和自己的实际,这学期我认真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不断变革自己的思想观念,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武装自己。
首先,为打破自己原有的旧的思想观念,转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学会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指导具体的工作。通过不断的修炼,我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在教学中不仅仅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不仅仅本学科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整体、全面的发展。
其次,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本学期在教科室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结合自己所教的历史学科,我在这一学期深入学习了《历史新课程标准》,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后,积极学习探究式教学的有关理论和实践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本学期学校以探究式教学为核心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这一学期我认真的听了学校各科老师的公开课,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同时,我还利用其他时间积极学习与探究式教学相关的理论,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探究式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三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和学科的教师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科学的高三第一轮教学计划。 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单元复习,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再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加快了速度,既突出主干,又适当关照非重点。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2、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同时,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有更大的的提高。
3、坚持从末位抓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在课后,对导师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
4、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引到学生形成科学的解题方法。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而发动学生去探究,通过自身的努力建构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交流者和参与者,我总是在课堂上极力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5、狠抓历史基础知识,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
6、掌握基本的记忆方法和习惯,准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使知识网络化。
7、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这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
8、以单元为中心,学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融会贯通,形成历史知识的主干。
9、复习策略
(1)每节课默写一个重点知识点。
(2)以教师讲解为主,侧重全面知识点。
(3)周测的进行,月考加强。
(4)强化学生复习资料:《名导学师》的知识梳理。
(5)用时间讲析资料上的练习。
10、学情
(1)学生基础性较差,识记能力差,有许多知识点学了即忘。
(2)除了优生以外,其他学生的学生自主性都很差。
(3)学习是不善于思考,因为没有思考就没有问题。也就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4)学生主动与科任教师沟通,师生之间学科交流较少。
11、学生获得知识情况
(1)学生所获得知识并不多,许多知识点出现遗忘,学以致用的能力没有达到。(2)优生的成绩未有很大的起伏,文(180)班的朱**、莫**(183)班吴**,叶**、向**。等同学的成绩都没有明显的提升。同时这些优生得分主要在选择题,对非选择题学生对问题,思路把握不准,有时会出现离题的现象。
(3)中等生成绩都没有办法突破,其实许多中等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可能是复习是没有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只是被动的接受。
(4)差生成绩一样持平,基本上非选择题是空白卷。只是乱填选择题。许多知识点讲过几次都没有办法作对。
三、对复习的反思
1、复习时(主要梳理知识)的时候,学生只需要简单地回顾和记忆。不需要深入思考。在巩固练习中,由于对应的知识,刚刚呈现,只需要简单再现,因而思维层次较浅,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多是强化记忆,强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2、复习过程中没有持之以恒的做一些好的策略,如上课前的默写、背书等这些在上届学生试验基础上体现出较好的学习方法没有能够坚持到高考的日子。
3、对学生没有作到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特别是优生的需求与不足。工作不够细,只是表面的作些,并没有真正细化分析,帮助学生找出学习当中的缺点和方法。
4、教师本人作题量不够,以致作题的能力质量下降。因为题量不够,很难站在高考的高度进行复习。所以高三教师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模拟题的演练。
5、复习的针对性较差,往往面对的是所有的学生,可是每位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知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教学中没能作到因材施教,导致中等生、差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最终导致放弃学习。
6、复习过程中没有充分与屯中教师的复习交流,利用他们现有的资料,屯中教师刚好是我刚毕业时的师傅,没有和她的交流学习是今年复习的一大失误。但与海口一中教师黄选英老师的交流与沟通稍多些。
四、今后的高三复习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复习要有针对性,追求有效性。教学追求有效性就必须有针对性的了解学生。具体做法如下:
(1)每复习一个专题之前先提出教师自认为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的问题,给学生作答,从而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缺漏点,大部分学生无法做答则细讲,和引导。多数人能够作答则少讲,少练。
(2)运用电子表格做一张学生学习情况表。此表的构件有利于了解学生抚恤后还没有掌握的内容,根据表中的反映情况帮助学习补充不足的知识,掌握了则强化对知识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因材施教。如果这些工作做到位的话那么学生的基础打的是非常扎实了。
(3)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小组讨论法、列表比较法、自学法、表演法。
2、要注意高中三年的历史知识的衔接,从高一就要树立学习的思想意识,要对高一、二年级历史教师多听课交流,使他们所教的内容有目的性,兴趣性,平常高考教研分析要及时在科组内反馈,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
3、自己也要多看书,多作题,提高作题的质量,特别是典型题的解题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作题的方法和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应付高考中的试题,高考中的题目不可能出现平常练过的试题,只能是相类似的题型,因此教师提高、掌握、探究解题的途径和方法,是今后任教高三历史的重要工作。
4、加强教师的学科知识的学习,如读一些史学著作,加强对古文的阅读,提高古文的阅读能力。
5、密切关注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关注现实生活与历史史实的联系和比较。
6、注意与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的衔接和联系,加强与初中教师的沟通与合作,构建自己史学横向、纵向体系。
7、每次月考测试必须增加题量达到高考的题量,以通过考试带练,以便早点适应高考试题。
8、要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细到第几周复习到哪一课。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
1、进一步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深入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学进一步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同时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2、针对高一三历史的教学特点及第一次怀化市统一命题考试成绩,认真研究如何上好复习课,力争通过复习课让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3、认真的进行会考研究,把握高考方向,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科学,更有方向性。
4、进一步的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到教育和教学有效的统一。在教学中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通过半年的教学,我感到的满足是教和学之间的互动进入一个良好状态,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探索与交流,推动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
第12篇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一、备课组基本情况
我们高三历史备课组是一个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团结互助的团体。本学期备课组共有6位教师组成,负责北校应届班的历史教学,其余4人负责南校高三文科班(含复习班)的历史教学。
回顾整个学期的工作,我们付出了心血,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也有一些不足。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回顾一下这个学期的工作,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二、备课组所采取的教学策略
1、根据我校学情制定教学计划,定好基调,并及时灵活调整。第一轮复习我们定的基调是:“扎实、准确”。
“扎实”:本届学生的特点是:学习习惯不好,学习任务落实难度大,基础不扎实。根据这种情况,在注重教学进度的同时打好基础,针对各阶段学生学习的情况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宁牺牲速度也不能赶进度导致夹生饭。稳步前进,以稳求胜,不盲求进度。力求使学生把知识掌握到位。在制定计划或调整计划时都事先向学生预告,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准确”:针对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知识点归纳不到位的情况,备课组在备课过程中依考刚为准,准确定位,把握准确难度,讲练分析准确到位,以求杜绝学生对知识点含糊不清的情况。
2、强化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不但要考察学生记忆能力,还要掌握辨析、推理等思维能力。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非常重视第一轮的复习,深挖教材,对基本概念、基本史实力求讲清讲透,分析到位,且经常注意三本必修的联系和归纳,引导学生回顾史实,让学生加深记忆。对于基本技能,如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表述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则利用课堂通过典型高考题例来逐步培养。
3、加强学法指导和解题方法指导,总结规律,掌握技巧。
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是历史学习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方法与运用是关键的能力。在这方面我们备课组的做法是这样的:
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学生先要做好课前预习,备课组也在每周明确下周复习的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学会解剖教材,提炼要点,理解记忆,及时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教材知识连成整体,构建知识体系。并注意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结论性语言的分析,从分析问题中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发现一些历史规律,学会学习。
在解题方法上:通过阶段训练,高考题精讲,在讲评中引导学生掌握不同题型审题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先读设问,带着问题读材料,注意关键词,筛选信息,同时与课本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并用相关历史语言组织答案。在训练中,严格要求规范答题。
4、加强个别辅导与交流。我们在每次阶段考试后都重点确定个别交谈对象,对考完的试卷进行面批,并分析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及时给予鼓励;及时的个别辅导与交流不仅帮助学生补缺漏,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5、对外交流,收集信息。
积极做好信息的收集工作,加强与其他兄弟学校高三历史教师的交流及时的收集一些高考的相关信息,弥补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盲点,指导学生做好复习。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备课组6名教师做了很多详细的工作,也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任然有许多的不足和问题。
1)对新课程理念贯彻的不够,教师仍然讲的过多、包揽的过多的现象较严重,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2)对尖子生的培养措施不到位,力度不够。
3)对差生的帮扶工作、教育手段不到位,使得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能充分的调动起来,因而成绩不够理想。
当此学期结束之际,我们尤其感谢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学校教务处、教科处的科学部署,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我们备课组才能够有序、高效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尽在酷猫写作范文网。
94位用户关注
75位用户关注
3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