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如泰山拼音:ān rú tài shān
[成语解释]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典故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 近义词 ]坚如磐石、岿然不动
[ 反义词 ]岌岌可危、危在旦夕、不堪一击
[成语用法]在敌人的强大攻势下,我军阵地安如泰山。
[使用热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坚固不可摧毁,从容不迫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时间]古代
[成语正音]山,不能读作“sān”。
[成语辨形]泰,不能写作“秦”。
[成语辨析]
安如泰山和“坚如磐石”意义相近;都形容事物的牢固、稳固;并都可形容建筑物的坚固、不可摧毁。但“坚如磐石”偏重在“坚”;可比喻国家、集团、组织或思想信念的坚强;安如泰山偏重“安”、“稳”;可形容人在紧急情况下的从容态度。
[英文翻译]be as steady as mount tai
[成语故事]关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bi)野心很大,对中央政权心怀怨望,暗中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和威信,巩固国家的统一。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国的诸侯王阴谋策划叛乱。
枚乘清醒地看到刘濞阴谋反叛的祸害,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叠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能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但刘濞执迷不悟,加紧进行阴谋活动。于是,枚乘只得离开吴国,到梁孝王刘武府中做了宾客。公元前154年,刘濞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诸侯王,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历史上称“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这时,枚乘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吴楚叛军。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濞逃到东越被杀,其余五个王也落得自杀或被杀。这场叛乱只有三个月就彻底失败了。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枚乘因写了《上书谏吴王》,具有远见卓知而名声大振。
后来汉武帝即位,派人征召他进京做官,可惜他还没到京城,死于途中。
安如泰山成语接龙 (新手初学接龙)
安如泰山→山鸡映水→水软山温→温良恭俭→俭故能广→广而言之→之死靡二→二桃三士→士绅名流→流血成渠
安如泰山成语接龙 (高手升级接龙)
安如泰山→山鸡映水→水远山遥→遥遥相对→对症发药→药石之言→言类悬河→河清社鸣→鸣琴而治→治谱家传→传杯换盏
1、在黄沙漫天北风吹雁的塞上骑驴高歌,在疾风骤雨中高昂着头,在沧海激浪间安如泰山
2、被砸向阿披实身后的沙迦并没有被摔至地面,他的双脚率先落地,安如泰山一般插入地面,咔嚓,深插地面。
3、要不,官军拿我们束手无策?山寨安如泰山,多亏这些兄弟。
4、兽兽倒是一脸的不愿意,颇有安如泰山之态。
5、1914至1915年,北洋军阀气焰万丈,腐恶的政治势力好象安如泰山了。
6、赵子龙依旧坐在案前安如泰山,他端起茶饮了一口,皱眉对黄月英说:夫人,茶凉了。
7、今此贼挖空心思,用到如许密计,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
8、呵呵,有叔公他老人家坐镇,王家安如泰山。
9、唐小胖看了一眼林逸,发觉他没有丝毫动作,便安如泰山的坐在了原地,一动不动。
10、“安如泰山”这则成语来源于的《上书谏吴王》,原文是“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
11、如果我们和他们结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我们益都和登州就安如泰山,到处是我们的朋友,谁也不敢对我们轻举妄动。
12、虽然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新建的大坝却仍然安如泰山。
13、雾牛也许看这边人多势众,一直安如泰山的守着山壁,死死的盯这面前的人,一动不动。
14、莫不周离太乙真人不过几丈远,他却安如泰山,未有半分的紧张怯场,他笑道:“真人你有恭敬过我么?”。
15、我国的国际地位安如泰山。
16、这就是我们古代文化中所一向提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安如泰山,不为所动,其实,这一点,此刻很多中国人也是做不到的
17、那些缜密的题和字,被安如泰山的摆放在条条框框里
18、或者说,这已经是韩琨第三次向隋戈出手了,但隋戈却是皮毛不损、安如泰山地站在原地。
19、尽管敌人的炮火是那样的猛烈,而我军战士依然安如泰山,等待着和敌人进行近距离的拼杀。
20、军事演习的时候,在甲队的强大攻势下,乙对阵地安如泰山。
69位用户关注
72位用户关注
49位用户关注
99位用户关注
49位用户关注
9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