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全之毁拼音:qiú quán zhī huǐ
[成语解释]毁:毁谤。一心想保全声誉,反而受到了毁谤。
[典故出处]《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成语用法]既熟惯,便更觉亲密;既亲密,便不免有些不虞之隙,求全之毁。(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使用热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时间]古代
[英文翻译]try one's best and still get criticized for it
求全之毁成语接龙 (新手初学接龙)
求全之毁→毁廉蔑耻→耻言人过→过庭之训→训格之言→言之有礼→礼贤接士→士绅名流→流风遗泽→泽及髊骨→骨化形销→销魂荡魄→魄散魂飘→飘风暴雨→雨僝云僽
求全之毁成语接龙 (高手升级接龙)
求全之毁→毁形灭性→性情中人→人情之常→常年累月→月黑风高→高城深池→池中之物→物极必反→反璞归真→真真实实→实事求是→是非分明→明法审令→令行如流→流言飞语→语妙绝伦
1.太浓烈,便有求全之毁,不虞之誉。
2.把一个原本中性十足的职业批得多么“轻贱”是“求全之毁”,赞其多么“高尚”,也是“不虞之誉”。
3.虽争上进,却无求全之毁,正是曾家人的高明和睿智。
4.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开学典礼暨揭牌仪式上,纪宝成曾转赠南怀瑾的话鼓励首届学生的同时也是自勉,“若有求全之毁或不虞之誉,皆当付之一笑,不足论也。
5.她也因之获致不虞之誉,又因之招来求全之毁。
6.暗箭伤人,嫁祸于人,落井下石,青蝇点素,求全之毁,深文周纳,投石下井。
7.无论是“不虞之誉”还是“求全之毁”,都折射出各国对中国变革的期许之深。
8.我想,结合时代的变迁和他个人的命运来观察,对柏杨就不应有求全之毁和不虞之誉。
9.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10.由点及面,鉴于各地民风官风都不尽相同,“习惯”想来也不尽一样,备不住就会有些“甲之砒霜乙之蜜糖”的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11.孟子早说过,做人,肯定“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12.既熟惯便更觉亲密,既亲密便不免有些不虞之隙,求全之毁。曹雪芹
13.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望珍惜。曹雪芹
14.其实对中国来说,无论是“不虞之誉”还是“求全之毁”,都是其经济重要性的反映,应以平常心对之。
83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
36位用户关注
56位用户关注
30位用户关注
2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