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当前大学生出现消费节奏快、交方式快捷、追求时尚、前卫,存在较大差异或超前消费等特点,既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有关。下面有小编整理的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据调查,我们可以苏醒的看出大学生消费存在着以下特点。
1、消费观念复杂,感性消费占上风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本钱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构成完全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引诱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据调查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30%具有手机但对手机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具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份有通讯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答应;另外一部份有通讯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份是既无通讯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致使的。
2、学生对品牌的虔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假如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渐构成固定偏好,终究构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虔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熟悉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往。
3、消费偏向多样化
21世纪是物资生活与精神生活日趋丰富的时代,当代的大学生们已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文娱、运动、手机、电脑和新型的 it产品都成了大学生消费的热门。大学生的消费已显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假如经济条件答应,大部份学生会往旅游,往歌厅、酒吧消费,或是购买电脑,手机、 mp3,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进社会、具有高质量生活的渴看。调查报告范文
二、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往? ” 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 有75%的同学依托父母,13%的同学依托贷款,8%的同学取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平常开消,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因而可知, 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往,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大学生的消费往向题目,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其实不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品,这从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机已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换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调查表明,烟台大学有47.2%的大学生具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进校唯一6%的学生具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具有手机者已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均匀具有率。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找工作。固然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选择手机时,他们以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最受青睐。
因此,大学生消费结构显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具有电脑、名牌手机等珍贵物品;家庭清贫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常常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苏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顺次下降,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三、大学生消费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均匀每一年约一万元的用度对一个家庭来讲,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讲,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往家庭收进的大部份,特别对农村的家庭而言,愈甚。固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进都得到了相应的进步,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降落,但降落缓慢且比重之大已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进的45%左右,特别是农村,可占到 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发现,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用度了。由于山东省经济算中等发达,其居民收进水平比大学生家庭的收进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实际比重可能比这个数目还要偏高一些,影响可谓深远。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干,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构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份,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消费不单单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题目。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大学生而言,要建立自己公道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斟酌到家庭的经济状态,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堕入感性消费的误区。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致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进大学,已开始渐渐地融进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纷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构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 “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和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干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展开,从而也难以到达真实的指导目的。
(三)对社会而言,要积极开辟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不管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四周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来讲还应加强公道储蓄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和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熟悉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什么时候,大部份同学都安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超越计划范围,乃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他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第2篇 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调查报告
在今年的xx月xx号我和同学访问了一家城镇企业的老板,地点就在他的家里。我们在关于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访谈,从张先生那里我们了解到了很多有关企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使我感受到我身为一位大学生,我自己的综合素质还不能达到一个标准的水平。现将此次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这次的调查我们就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大学生就业和大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社会职业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知识经济创新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人才市场竞争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健康、智力、心理、道德、角色五个层面上,这些素质的培养在高校教育中都有得到程度不同的体现,但也存在某些不足。大学生的就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人们首先注意到的当然是就读的学校,其次是所学的专业,第三是大学生本人的学习成绩和经历。但是,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对大学生就业尤其是对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的工作业绩,单位调整和个人发展状况影响极大,这就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社会需要综合素质良好的大学生
(一)职业发展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社会职业的变迁出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动荡,分化,重组的局面,新的职业种类层出不穷,传统职业的消亡和迁移方兴未艾,而且,这种反展变迁的态势还将继续下去。如今,信息产业异军突起,传统行业的变动,重组以及新兴的行业的出现和兴起,将为社会提供更多新的就业岗位。这就使大学生就业时,出现了与过去的大学生毕业分配时前所未有具体情况:一是专业完全对口的岗位越来越少;二是职业变动的可能越来越大;三是行业特征不像过去那么鲜明;四是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新周期加速,复合程度提高,这些特征,将使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综合四肢的要求空前提高。
(二)市场经济反展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反展,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制体系初步建立;市场环境逐步有序;由于形成了买方市场,消费者对于企业经营的影响愈来愈大。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比讯遵守国家法律,遵守市场规则,强化为顾客服务的理念,重视产品的科技人文内涵。这些,使得用人单位在聘用员工时掌握的标准从单纯注意专业变化为注意综合素质。例如,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要进行面试,在面试中,主试人通常提的问题有:你 为什么要应聘这份工作你择业考虑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你觉得你愿意进我们公司吗 为什么你能为我们作些什么贡献呢你 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资格干这项工作吗?你觉得自己干这项工作是大材小用还是小材大用请谈谈你的工作经验,好吗这些问题的潜在答案,绝大多数是反应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理想,信念,境界,人际关系,特长,爱好,心理素质和工作经验等等。拿工作经验来讲,大学生普遍从学校到学校,还谈不上有什么经验。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创业活动,勤工俭学活动和学生干部工作得到等等,对于应聘成功有积极作用,而这些都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证据。可见,用人单位是非常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
(三)人才市场竞争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一方面使毕业生在就业中有选择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中也有自主权。这就形成了两个方面的竞争:一是用人单位为争夺理想人才而进行的竞争;二是毕业生之间为争夺理想职业而进行的竞争。据报道,在现在的就业市场上,复合型,双能型,创新型,外向型,经验丰富型,技能型和学习型人才较受欢迎,要成为这些类型的人才,必然要求其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些什么内容,我认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健康,智力,心理,道德,角色五个层面上。这五个层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康素质包括大学生的体力,精力,耐力,毅力等生命指标,同时还与智力,心理,道德,角色诸因素相联系;智力素质体现在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面的广博等方面;心理素质包括大学生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以及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道德素质包括大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等一系列道德要素的有机结合;角色素质包括大学生的角色规范,角色认同,角色适应,角色整合诸方面的素质。
(三)人才市场竞争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一方面使毕业生在就业中有选择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中也有自主权。这就形成了两个方面的竞争:一是用人单位为争夺理想人才而进行的竞争;二是毕业生之间为争夺理想职业而进行的竞争。据报道,在现在的就业市场上,复合型,双能型,创新型,外向型,经验丰富型,技能型和学习型人才较受欢迎,要成为这些类型的人才,必然要求其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些什么内容,我认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健康,智力,心理,道德,角色五个层面上。这五个层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康素质包括大学生的体力,精力,耐力,毅力等生命指标,同时还与智力,心理,道德,角色诸因素相联系;智力素质体现在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面的广博等方面;心理素质包括大学生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以及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道德素质包括大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等一系列道德要素的有机结合;角色素质包括大学生的角色规范,角色认同,角色适应,角色整合诸方面的素质。
第3篇 当代大学生网上购物的调查报告
关于当代大学生网上购物的调查报告
一、背景:
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校读书。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在今天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加完社会实践以后,面对自己,面对学校,面对社会,自己不觉又身背了些许责任。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
引言:网吧在城市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是在经济相对落后,消息相对闭塞的农村,网吧却是一种新生事物。随着网吧在农村的落地生根,它也日益吸引着越来越多农村人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的眼球。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农村网吧的出现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的一面:使农村人有机会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获取跟他们生活或者是生产密切相关的信息等;同样它也存在弊的一面,本文将主要探讨农村网吧带来的诸多原问题,原因及对策。
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是根据大学生消费的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预试、反复修改后形成,问卷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发145份,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络问卷调查,通过qq、email、留言板等方式让各大高校的部分学生网上答卷。填写网上调查问卷的人数110人,问卷做到了随机发放;三是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形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被调查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了愿意接受访问的65人.三种形式形成互补,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
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电子商务迅速普及。凭借互联网无地域限制的优势,消除了产品、服务供应商和需求者之间地点与距离相关的障碍,我国经济正逐渐成为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方便节约时间,网上购物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b2c、c2c模式在降低运营成本、方便快捷等方面的优势,大大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行业进入门槛,一时间网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网络购物的兴起,正悄然改变着社会的商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由于大学生接触网络比较多,所以我们对大学生网上购物进行调查。
二、调查目的:
对大学生网上购物的`调查,以便了解大学生在网上购物的情况与需要,此次调查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近几年在大学里日趋流行,受到愈来愈多的大学生的青睐。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一个班级发放《大学生网上购物问卷调查》主要了学生关于上网购物基本情形和情况。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一个班级为总体,为了能全面反映在校大学生的上网购物状况,使其更加接近大学生群体上网购物现象的真实情况。
2、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一个班级发放《大学生网上购物问卷调查》主要了学生关于上网购物基本情形和情况。
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43份,回收问卷36份,有效率84%。
四、调查的内容:
为了缓解大学生的网瘾,自身必须有意识地加强上网控制力,提高自制能力。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合理制定学习计划,确保足够的学习时间,在学习之余,不断强化控制意识与上网动机,减少对网络的心理依赖。。
大学生网上购物问卷调查统计
孩子的储蓄行为是个好现象,家长应对此加以鼓励和正确引导,使其从小养成善理财的好习惯。但同时也必须关心孩子的生活习惯,对于不良习惯必须坚决纠正,这也是对孩子将来负责。
在调查中,有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在发展,消费是动力,追求前卫和引领社会消费潮流也是大学生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学校和家长的愿望,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大学生消费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生活,还可以以消费促生产,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在充分肯定大学生消费积极因素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大学生在消费中的一些偏差。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在网上货真价实与物美价廉的商品在网上比较受大学生门欢迎,冒牌伪劣的商品在网上几乎没有人购买。说明要打击冒牌伪劣的商品,在网上出售。
五、调查报告总结与建议
通过上述的调查报告,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在网上购物还不是很普及,但潜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大多数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购买方式,有在网上购物的大都是追求新奇与有特性的产品,他们的需求具有差异性,追求购买过程的方便与享受,具有交叉性,一般是比较理性的消费,但阻碍他们的只要是网上售后服务的问题与货物的质量,与货物配送问题。
针对以上的总结我们也对厂商门提出一些的建议,要加强网络安全的服务,要监督好网上商品质量,保证消费者买到的是货真价实的商品,这样他们在购买后心里才不会与预期的落差相差很大。
第4篇 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态度和认识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方法及样本概况
本次《北京大学学生对网络游戏认知状况的调查问卷》由信息管理系11级学生调查小组在王*-*明教授的指导下制作、发放和回收。调查以北京大学本科生及硕士生的所有在读学生为总体,考虑到学科、兴趣爱好、性别等因素,在抽样过程中采用多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24份,回收问卷324份。通过筛选景逻辑校验,排除种种情况造成的废卷,最终得到的有效问卷302份,有效率为93.20%,符合问卷调查的一般规律和标准。
样本整体中,男生占53.31%,女生占46.69%,基本符合北京大学学生的总体性别比例;其中,人文科学学部占19.54%,社会科学学部占37.09%,理学学部占29.47%,信息与工程学学部占13.90%。
二、样本分析
(一)北京大学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基本情况及主要途径
1、北京大学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基本情况。在调查对象中,总计有57.94%的同学表示自己曾玩过网络游戏,42.06%的同学表示不曾玩过网络游戏。总体而言,北京大学学生中玩过网络游戏与未玩过网络游戏的人数大致相等,玩过网络游戏的人数略多于不曾玩过网络游戏的人数,可以说,网络游戏在北京大学学生中间有着较高的流行程度与传播广度,至少有一半的被调查者曾不同程度地接触过各类网络游戏。
2、北京大学学生了解网络游戏的主要途径。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本身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因此,对于外界信息与事务的接受较快,同时,对于外界了解的途径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网络游戏方面,“朋友介绍”是北京大学学生了解网络游戏的最重要途径,有50.66%的被调查者是通过这一途径了解网络游戏的,在各项途径中居于首位。其后的是“网上宣传”,占了被调查者总人数的37.41%。而通过“报刊杂志”了解网络游戏的则仅有15.89%。总体而言,北京大学学生了解网络游戏过程中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1)人际传播对于网络游戏在北京大学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2)网络游戏作为基于网络的游戏形式其宣传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与大学生上网状况相适应。
(二)北京大学学生对网络游戏的基本态度及特征
1、网络游戏对学习生活的影响。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认为网络游戏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的占总人数的19.20%,而认为有一些影响的占总人数的 47.68%。这两项合起来占了总人数的66.88%,即超过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都认为,网络游戏确实会对学习生活产生影响。相对的,仅有21.19%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游戏对于学习生活没有任何的影响。但是,在关于“您的周围是否有因为网络游戏而沉沦的同学”这一问题上,只有9.60%的被调查者认为 “有,很多”,高达91.72%的被调查者认为“只是个别”,而还有15.23%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这表明北京大学的学生,一方面认同网络游戏对于大学生的学园生活有负面的影响,同时在另一方面也认为这样的影响尚不严重。
2、对待网络游戏的态度。对于玩网络游戏的目的,有81.14%的被调查者认为只是“纯粹娱乐”。同时,有60.57%的被调查者从不通宵玩游戏,有 39.42%的被调查者只是偶尔通宵玩游戏,仅仅1.71%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通宵玩游戏。而对于没有了网络游戏后的感受,选择“照样过下去”和“生活更精彩”的占了曾接触过网络游戏的被调查者总数的96.57%。对于绝大部分被调查者而言,网络游戏的存在意义仅仅是纯粹的娱乐工具。
(三)北京大学学生对绿色网游的认知情况
1、对绿色网游的了解程度。自“绿色网游”的概念在2023年被提出后,至今已有两年的时间。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表示对绿色网游“很了解”的同学仅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64%。而只表示“听说过”的则占了被调查者总数的38.74%。而表示“完全没了解”的则有多达、被调查者总数的57.61%。由此可见,尽管绿色网游的概念已提出了2年之久,北京大学的学生对于绿色网游仍然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2、对绿色网游宣传情况的看法。在调查中,认为当前对于绿色网游的宣传情况“很好”的只占了接受调查总人数的2.64%。即使算上认为“一般”的同学,也仅占接受调查总人数的26.15%。相对的,认为当前对于绿色网游的宣传情况“很差”的则占了接受调查总人数的60.59%。这充分说明了当前北京大学学生对于绿色网游的宣传状况是不满意的,这也导致了前文所提的北京大学学生对绿色网游缺乏了解的问题——不论是在玩网络游戏的人群还是不玩网络游戏的人群,只有极少数的人对绿色网游有所了解。
三、结论与思考
(一)北京大学学生对网络游戏认知状况的特征分析
1、目前,北京大学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普遍使用网络,在此基础上,网络游戏也在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由此可见,网游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娱乐的一项重要内容;有57.94%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曾玩过网络游戏,42.06%的同学表示不曾玩过网络游戏,网游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耳熟能详的名词;
2、北京大学学生主要通过朋友介绍与网上宣传来了解网络游戏,人际传播对于网络游戏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这对于我们在大学生中开展有关合理游戏健康成才的宣传教育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3、在网络游戏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方面,66.88%的被调查者承认网络游戏确实会对学习生活产生影响,但是同时,在关于“您的周围是否有因为网络游戏而沉沦的同学”这一问题上,认为“有,很多”的只有9.60%,认为“只是个别”的却占总人数的91.72%,而认为“没有”的同学也占到了总人数的 15.23%。这一点也是与北京大学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原因相关联的:曾接触过网游的被调查者中的81.14%表示,自己接触网络游戏只是纯粹为了娱乐。
4、对绿色网游的认知状况。当前北京大学学生对于绿色网游的了解状况并不理想,不论是在玩网络游戏的人群还是不玩网络游戏的人群,只有极少数的人对其有所了解。在被调查者中,仅有3.64%的被调查者表示对绿色网游很了解,而表示“完全没了解”的则占了多达57.61%。造成这个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上对于“绿色网游”的宣传以及重视不够,仅有 2.64%的被调查者认为对绿色网游的宣传情况很好,与此相对的,有60.59%的被调查者对绿色网游的宣传情况给予了很差的评价。
(二)对策分析
1、注重人际传播渠道,引导大学生合理游戏,健康成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重要渠道之一是人际传播,受到身边同学、朋友的影响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大规模普遍性的宣传活动开展合理游戏的宣传效果并不会很好,因此,需要发挥学生骨干等的作用,将宣传工作落实到院系、落实到基层,真正深入到同学中间去,通过人际传播的方式开展合理游戏、健康成才的宣传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团组织与班集体的作用,加强沟通,贴近同学,了解同学的实际情况与所感所想。
2、加强绿色网游宣传,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对于大学生而言,接触网络游戏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有81.14%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游戏只是“纯粹娱乐”,而对于没有了网络游戏后的感受,选择“照样过下去”和“生活更精彩”的占了曾接触过网络游戏的被调查者总数的96.57%。因此,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网络游戏并非不可缺少,而恰恰是由于缺少足够的引导来度过课余时间,在无聊之下才选择了网络游戏这一途径。针对这一状况,我们所要做的一方面是通过鼓励社团活动、发挥学生会等团体的作用,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鼓励同学参与集体活动;另一方面则在大学生中
居强宣传绿色网游,杜绝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引导大学生合理游戏,健康成长。
第5篇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抑制不住的情感消费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阶层,其消费行为体现出追求新潮、时尚、情趣的特点,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则带有更多的情感因素。因为他们不仅希望商品能够在实用性方面满足人的需要,还希望商品能让人在使用和观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满足。一般来说,大学生更愿意购买能使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商品,他们的消费行为更注重感官的满足。其次,大学生的自主独立性逐渐增强,依附和从众心理不断减低。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大学生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情感和直觉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情感和理智相撞击时,一般偏重于情感,容易感情用事。某种商品只要符合个人需要和兴趣,引起肯定的情感,便会形成对商品的偏爱和追求之心;反之,就会产生一种否定和抵触的情感,对商品厌恶、拒绝。
行不由衷 的形象消费
今天的莘莘学子们已不再是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的儒生,他们追求新颖,需求多样,引领消费时尚;他们活泼感性,率性而为,消费却不免冲动。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里,在表现自我,彰显个性的今天,他们比任何一个群体,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候更重视、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并为此不惜代价。
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人力资源的过剩和就业压力的加大,也是大学生们重视形象消费的原因之一。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些用人企业和单位采取 年龄歧视 和 相貌歧视 的用人政策。
例如,在许多公司和单位的招聘广告中,公开宣布不招35岁以上的应聘者,有的连身高和长相也有苛刻的、超出工作角色所需要的限制。于是,为了延缓衰老、掩盖形象缺点、增加形象魅力,身在象牙塔和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们不得不重视形象消费。
躁动的需求 消费行为的心理成因
现在的大学生年龄大都在20岁左右,不少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生活在较舒适的环境、条件下,心理应变及承受能力都较差,外界的变化会对其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大学生消费也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作用下进行的。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时期,这一阶段的消费心理又有其自身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在青年期,随着身体的发育,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感知能力、对环境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均获得了较大发展,个性基本形成。
与这些心理发展状况相适应,青年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也独具特点:由于自身广博的知识面,因而在消费时追求知识性;由于对新鲜事物的热衷,在消费时会追求时尚性、潮流化,强调美观大方;由于个性强烈,在消费时会情绪行动,即兴即买,冲动性购买往往多于计划性购买;由于富有创造性,也会在消费时注重个性,追求与众不同。
虽然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但他们已具有独立的购买能力,在购物时自身意志力较差,只要兜里有钱就会迫不及待地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些特点反映在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上,就是:
1、追求新奇。大学生没有成年人较重的工作、社会、家庭压力,真正可以放开束缚随心所欲的进行一些消费,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新奇的产品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有些学生达到了不奇不要,无奇不买的地步,甚至到了追求怪异商品的阶段。
2、强调美感。即要求商品的美学价值能与自己的审美观点相一致。
3、追逐时尚。生理与心理的渐趋成熟使得大学生开始追逐成年人的社会游戏,而时尚活动莫过于是最接近的生活方式,时尚本身也更能引起他人的广泛关注,又正好契合大学生想引起他人注意的心理特征。因而追逐时尚,不仅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成员的消费特征,也同样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个性与文明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
在大学生消费问题上,我们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用简单的对或错来作为评价标准,更无法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抑制大学生的个性消费。我们应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做到科学适度消费。
第一,发展个性消费
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为个性的不同,所以不同的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也迥然不同。更何况是处于彰显个性时期的大学生们。在购买力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发展其个性消费。
第二,消除不良消费
消费所追求的内心满足是永无止境的。在消费过程中,大学生们往往从感情、心情出发,喜怒哀乐都能成为他们消费的理由。他们往往有消费的冲动却缺乏消费的理性,他们有着消费的随意却缺乏消费的算计。因此,应该在大学生中倡导一种文明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抵制畸形消费,消除不良消费。
第三,提倡适度消费
适度消费是指在保证大学生的自然生理需要的基础上,在不超出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消费。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孩子视为家庭生活重要的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而对于远离家长过独立生活的他们,基本上都没有理财的经验。
这就造成有些学生追求高消费,盲目追求档次、品牌,存在攀比心理,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消费方式,甚至个别学生不能体谅家庭的困难,以各样的借口欺骗家人寄钱用于自己不必要的消费。这些不健康的现象,与学生家长对子女的娇惯与纵容,使学生养成了乱花钱的毛病关系重大。因而,倡导适度消费,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校情、家情教育。学校与家长都要对学生的消费加以科学的指导,以使大学生的消费步入健康的轨道。
第四,倡导消费文明
消费文明即强调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反对不健康或有害的精神文化消费;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通过倡导消费文明,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增加知识与技能。因而,通过倡导消费文明,使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弄清什么是正常的、适度的、健康的消费;什么是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消费,从而正确地评价和选择自己的消费行为。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消费行为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体现。所以,应该在大学校园里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科学正确的消费观。
第6篇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
第一个是关于入学动机和特性状态选择中人际关系调查显示的特区当代大学生的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主的结果。
第二个是关于价值观排序当中“家庭安定”和“幸福”被排在10个价值观念中末尾两位,而“一种令人兴奋、有刺激的生活”以及“成熟的爱”被排在前两位的结果。
第三个是人际关系调查当中显示出来的特区当代大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慌。
针对这三个方面的结果,我们将做进一步具体的分析:
「1」社会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市场经济的效应对学生树立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此衍生出来的越来越看重个人的价值——这从第一部分中的关于入学动机前3位就可以看出来,不管好坏与否这种趋势在本次调查中表现得很明显。同时也显示出大学生开始倾心于“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价值观念,这显然与传统的“重义轻利、默默奉献”的价值观形成冲突。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强化,但又使他们对人生价值出现不稳定的评价标准。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空间空前扩大,加上我国对外开放,各种西方思潮随之而入,可以说,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十分活跃,他们热切关注市场经济的进程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独立地观察社会,透视人生,正是在这种崇尚个性、崇尚自主的自我意识催动下,大学生日益表现出思想主体化的特征,渴望成为人生道路上的强者,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急切地想抓住时代提供的这次机遇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便有了“注重实用、追求成功”的生长沃土。但是,在全社会都改变了过去从上到下一律只讲集体发展,讳言个人利益的价值观念的同时,又产生了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评价的多重标准:有的以对社会的奉献多少和创造力大小为标准,有的以“含金量”的多少为标准,有的以社会地位的高低和权力大小为标准,有的则以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为标准……。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向是不少学生伴随着过去人生价值体系的否定性思考,出现了在人生价值目标上的迷失或偏离。西方哲学思潮的输入与传播,对此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自我至上价值观与大学生膨胀了的自我意识,在一种反传统、反主导文化的轨迹上汇合在一起,使他们对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根本道德原则的社会本位价值观日趋淡漠,一些学生的自我观念已开始滑向自我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他们对“螺丝钉”、“老黄牛”“铺路石”所象征的集体主义精神存有逆反心理,从“我”出发来评判事物,确定言行。所以“为了振兴中华”和“为了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选项也自然而然地排到了最低的位置。
「2」文化原因
大学生文化是各种文化中最富生气与活力的重要部分,它以学生群体为载体,以其文化的先锋性、对传统的反叛性和张扬的个性,充分展示自己的文化品质,不断地给校园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随着社会的转型,作为精英文化一部分的大学生文化正经历着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史无前例的冲突,表现出大众化、通俗化的特征,甚至出现了这一次调查中所有的个人价值的倾向:
在文化观念上,学子们已逐步放弃对文化终极关怀的追求,漠视高雅文化,追求随性所欲的应时文化和快餐文化,自觉认同某些庸俗的社会潮流,神圣的生活理想、人生准则以及崇高的精神追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反叛与亵渎;在文化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务实倾向和媚俗色彩,他们关注的问题越来越现实,追求的目标日趋功利,对个人前途的关注远高于对社会发展的关注。世俗化、功利化的浪潮在动摇和瓦解校园传统文化价值秩序的同时,并未为人们提供一种充分体现尊严和生命价值的令人信仰的价值信仰,使之成为生命意义新的荫庇所,一些青年学生日益陷入空前的文化危机中;在文化规范中,大学生文化逐渐疏离主流思想,回避矛盾冲突,逃避灵魂追问,漠视校园纪律规范、道德规范和生活规范的束缚,出现了文化价值失范的倾向;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上,一些大学生表现出对校园文化传统的蔑视和对文化创新的懒惰,“他嘲弄别人的价值,他唯一的信仰就是否定的哲学。他生活在既无过去又无将来的一条窄缝中”,文化迷失、精神迷失、道德迷失日甚一日,虚无主义、享受主义、拜金主义的迷雾开始在大学校园中弥漫,甚至出现了一些反社会、反文化的行为,令人触目惊心,这一切构织成了一幅与大学生文化极不协调的精神画卷,使得对大学生社会评价降低,“他们有知识没有文化,有智商没有教养,有青春没有热血,有个性没有品行。”大学生正趋于庸俗,而庸俗的人必然是庸俗文化熏陶的结果,大学生文化在时代的喧哗与躁动中,正走向庸俗。
第7篇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调查报告
导语: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不断增加,当代大学生作为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特殊的消费心理。体现出消费观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特殊群体自然有特殊的特点,同时也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消费的问题。
一、基本调查情况
(一)调查时间:20xx年8月3日至8月12日;
(二)调查地点:xx民族师范学院;
(三)调查对象:对政法系20xx级本科班、汉语系20xx级(2)班本科、音乐舞蹈系20xx专科(1)班学生共计128人的每月生活费进行实践调查。
(四)调查目的: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
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基本月均消费状况
通过实践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都处于一个较高的平台,对其消费途径 进行调查,主要包括一下几点:
(1)购买衣服: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对名牌衣服等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偏好,于是保持良好的忠诚度。而且对衣服的购买有着感性的认识,于是促使他们继续购买(名牌)。
(2)恋爱消费:在调查中发现,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20xx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在50元,多则达到20xx00元以上(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 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3)上网消费:作为一种新媒体,网络以其交互性、虚拟性、全球性为人类创造崭新的文化形态,那就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消费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数字化传媒体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消费类型。从本次调查的结果分析来看,对于上网方式,有19.5%的学生配有私人电脑,在网吧或 公共机房上网者占79.5%。
(4)手机等通讯消费:据调查72.7%的学生月均发短信超过300条,每人通话时间可达230小时。13%的学生月均发短信在200条左右 ,通话时间约150小时。只有14.3%的学生月均发短信在20xx0条以内,通话时间在20xx0小时以下。
三、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的因素
(1)社会的影响
把大学生放到校园里,他的角色就是一名学生。同样把他放到社会中去,他又是社会的一份子。其消费观不可避免的受整个社会的影响。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不断降低入学门槛,许多家长也抱着混文凭的态度将孩子送入学校,不论孩子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其学业。结果一部分学生虽然挂上了大学生的头衔,而实际中由于自身不具备完成学业的`能力,思想和学校的负担过重,由于缺乏坚强意志,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堕落 ,变得成天无所事是,既而大量的空闲时间用在了各方面的消费上。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西方消费主义和其他一些文化的入侵,一些人开始追求享乐,不少的大学生也开始随大流、赶潮流。因而产生一种不良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
(2)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每一个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家庭经济状况与理财观念直接影响着学 生的消费观。有些家庭比较富裕的子弟他们平时花钱很阔绰,消费非常的超前。根本不 会去节约和合理理财,只是盲目消费。而那些家庭条件比较贫穷的学生由于受家庭经济经的限制和家庭教育的影响能比较合理分配自己的生活费用,因而家庭对每一个大学生合理的消费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3)学校的影响
当今的大学校园是开放的,消费主义的思潮冲击着校园,学校周边的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费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校园内许多商家的广告传单、周围的网吧、歌厅、舞厅、咖啡厅、游戏厅、溜冰场、饭店等到处可见。这些都成了学生非正常消费的催化剂。高校教育对学生消费观的导向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 具体有以下几点:
其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掌握。
其二,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同时由于工科院校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其三,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四、消费观导向性建议
我认为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
我认为今后对于消费观的社科研究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 研究我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二)、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
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则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培养和加强理
财能力是现今的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必备因素。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 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是我们共同的课题。
(三)、高校校风建设任重道远
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把握“育人为先”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学校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存在是为将来培养可以为天地立新、可以为民众立命、可以为万事承重的后备人才,可见校风建设意义深远。
(四)、加强家庭环境教育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费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父母应该积极帮助子女培养理财和计划消费的习惯。
(五)、增强独立意识,倡导理性消费
大学生要对消费有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追风,但也不能一成不变、冥顽不化。就是说,在自己实际的消费能力和社会的现实状况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合理消费、理性消费。
五、对本次调查的总结
通过本次的调查,我对大学生的消费有了更深的认识。大学生的这种不良消费观不仅加重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增大了学习教育管理的难度。对每一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消费观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因 此,作为当代社会的一名合格大学生,我们不仅应该控制自身消费,向正确道路发展,也应互相提醒,共同走向理性消费、合理消费。要对自己的消费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做出理财计划。
第8篇 关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以武汉几所大学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获得调查资料和数据。问卷主要是询问大学生课余安排,考证意愿,毕业规划等方面的情况,调查后通过分析得出一些关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的结论。
一,当代大学生在毕业规划的价值观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对毕业后的规划情况也是不同的,考研、考公务员、创业等是直接工作之外的新选择,那么在校本科生对自己将来的规划便是大学生四年不变的注意力焦点,因为选择不同的道路就会有不同的大学生活。调查得到数据:37%的同学打算直接参加工作,34%的同学打算考研,12%的同学打算自己创业,8%的同学准备考公务员,7%的同学打算出国,2%的同学没想过。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就业已成了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这就导致了大概有2/3的学生毕业后没有打算直接就业,而是选择其它的途径,而其中又以选择考研为主,没有直接就业的学生中有超过1/2的同学打算直接考研,考上研究生能够暂时缓解自己就业的压力,等经济复苏之后再就业,还有就是考研提高了自己的学历,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力,以后工作工资就会高。还有一些同学打算自己创业,觉得跟别人打工很辛苦工资又低,打算自己创业。还有一部分学生打算考公务员,公务员当然是个很好的选择,可以说考上了公务员,就等于找到了一个铁饭碗,在中国,公务员的福利待遇相当完善,据统计,公务员的幸福指数是最高的,所以这些同学打算考公务员,还有一些同学打算出国,觉得出国有前途,不过这些学生的家庭普遍都很富裕。还有极少数同学都没想过,在糊里糊涂的过日子。
二,当代大学生参加学生组织的目的方面的价值观
大学生的活动是多姿多彩的,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55%的学生参加过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社团和学生工作是大学生除了寝室班级另外组合的集体,大学里的社团种类多,数量大。参加社团活动和学生工作占大学生课余活动的大部分,也是大学生满足兴趣,锻炼自己,扩展人际的方式。通过对参加社团和学生工作的大学生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参加社团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53%的学生是为了锻炼自己,提高能力,21%的同学是为了丰富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19%的同学是为了结交朋友,7%的同学选择了其它。
从调查中很清晰的就可以知道超过1/2的同学参加社团是为了锻炼自己,提高能力,可以看出很多同学都意识到了自己在高中一直读书,只会读书,所以到了大学就很想锻炼一下自己,提高一下自己的能力,还有一些同学选择了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这些同学都希望自己有一个丰富多彩,充实的大学生活。一些同学选择了结交朋友,这些同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性格很外向,还有一些同学选择了其它的。
三,当代大学生在考取证书方面的价值观
当今社会,文凭和证书就是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敲门砖,因此考证成为大学生生活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大学生考证风日益盛行。考证是提升自己价值的一个途径。大学里每个学生都会对考证付出比较集中的注意力。例如英语专业的人一定要考专四、专八,法律专业的人会考律师资格证等,从调查中可以得出:67%的学生会去考cet4,32%学生去去考cet6,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达到53%,考驾照的有13%,考会计证的同学有5%,普通话等级考试的有7%,其他的有4%。
从学生考证这一现象中就可以从分看出:在校大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证书的重要性,他就是找工作的敲门砖。其中有以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为主,可以说考这些证的同学占了大半,从中也可以反映出社会的招聘单位对在校的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计算机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四,当代大学生在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上体现的价值观
在校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是比较充裕的,而这些时间是大学生自由分配的。课余时间成为大学生课堂学习以外另一个学习的时间段。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内容丰富,因为对各方面付出注意程度不同,31%的学生把课余时间主要用在学习上,27%学生把它用在上网上,14%的学生把它主要用在念爱上,13%的同学把它用在学生工作或者兼职上,7%同学主要把它用在体育锻炼上,6%同学把它主要用在休闲娱乐上。2%的是在其他方面。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大多学生还是知道自己是个学生,自己要以自己的学业为主,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还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就是把课余时间放在网络上,在网络上,他们可以玩游戏,聊天,看新闻,看电影,查资料等等,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所以他们就泡在网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就去念爱了,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对于他们来说莫过于最幸福的事情,因此他们就去欢快的念爱去了,还有一些同学选择了从事学生工作或者兼职,这些同学为了更好的锻炼自己,参加社团活动或学生工作有助于锻炼工作和协调能力,扩展交际范围,锻炼交际能力,满足兴趣,丰富课余生活。少了社团活动,大学生活就会暗淡很多所以他们才会很乐意这样做。当然也有其它的原因,还有一些同学选则了其它方面。
结尾:对于在大学生的毕业规划方面,98%的学生对自己毕业后都有打算。大多数的学生都有奋斗的目标,这是好的状况。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对大学生活合理地有针对的规划,才能使得大学生活充实。
对于大学生在参加学生组织方面,我觉得因人不同就有不同的选择,没有必要非要加入学生组织,其实其他的地方也能锻炼人,但是还是要以学习为主。
对于大学生考证方面,我觉得多考证但是不要盲目考证,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普测都是一些比较实用的证,不是证书越多越好。
对于在大学生的课余安排方面,我觉得大学生要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切不可沉迷网络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过长的时间对着电脑对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还有很多学生晚上熬夜上网,导致生物钟紊乱,生活没规律。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查阅资料和看新闻,这是大学生获得资讯的有效途径,所以要使用好网络,把握那个度就好。
充实的大学生活应该是学习上,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面得到扩展;工作上,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锻炼;生活上,有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生活有规划;思想上,有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明确的奋斗目标。个人素质得到较大提升,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第9篇 2023年7月当代大学生思想报告
尊敬的党组织:
中国,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中华民族,一个屹立在世界之林的民族,始终向世人展现她的勃勃生机。大江东去浪淘尽,淘尽的是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淘不尽的却是那自强自立不言放弃的民族精神。
回首历史,我们国家经历了无数的兴衰成败。在无数的挫败成功面前,我们的国家也一步一步地迈向不同的历史阶段。古往进来,历史的花草中不乏永不言弃,最终获得成功的实例。早在清政府统治晚期,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勇敢地站在民主革命风起云涌的浪尖,站在阶级矛盾疯狂生长的荒野,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操劳一生,鞠躬尽瘁。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打击,都没有击垮这个一心为了民族独立而奋勇向前的先驱。
在xx的时期,是共产党不惧被打压,带领全国上下,恢复高考制度。扭转了国家大局。而现今,我们的党,正以蓬勃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大灾难面前,我们的党员同志,人民子弟兵毫不畏惧,勇往直前,永不言弃,争取在最短的时间解救更多的受困群众。一次次灾难过后,我们党的领导显得更加沉稳与有力。
在党的带领下,我们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举世瞩目的盛会,这些无不彰显着党独特的魅力。我们向世界证明着,任何困难都压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我们在世人面前呈现的是一个强大而具有凝聚力的党。这一切无一不体现我们党和人民面坚持永不言弃的精神。
在挫折面前,只有勇敢站起来的才是强者。现在如荼如火进行着的残运会,运动员们向世人展现的正是这种在竞技中,永不言弃的精神。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树立起不言弃的信念。我们的学院旨在将我们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与可靠接班者,在教学与管理的方方面面中一个又一个独具特色的创新教育理念让我们明白,在这个小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奋勇坚持不懈,永不言弃,才能在大社会中有所作为。 我们要以这样永不言弃的国家为荣,使自己成为一个坚持信念,不畏挫败的勇敢者。只有这样,才能立足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此致
第10篇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摘要]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本文从大学生的恋爱观出发,立足问卷调查,以大学生恋爱观为主题,用真实数据分析大学生恋爱特点,探究影响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本文欲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期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西南大学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为98.75%。
3.调查时间为20xx年xx月。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一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一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经谈过恋爱的仅有4人,正在恋爱中的也仅有4人,可见恋爱的人占少数。而调查显示,70%的大一学生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仅有1人表示反对,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想过,60%的人对失恋都无所谓,30%的人会再找一个,只有10%的人会悲痛欲绝,在大一谈恋爱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认为寂寞空虚,想找人陪。这一部分人是因为刚进从高中紧张压抑的生活进入到轻松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了高考时的那股干劲,这时就想到了爱情雨露的滋润。这次调查中,大一学生在学习与恋爱哪个重要的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表示学习更重要,可见大一学生思想还是相对纯洁的,在恋爱成功率上,80%的学生选择很小。
(二)大二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二学生接受调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几个大二学生恋爱观的特点。
2.在对待异地恋和爱情能否天长地久的问题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看好还是不看好,人数都是50%,这说明在大二的学生这个群体里面,部分人对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实际,另一部分人则对未来充满迷茫,表现出这个阶段的人的还不够成熟的心态。
3.在恋爱时间份额问题上,60%的女生认为占大学生活时间的35%就够了,男生则普遍认为在35%65%才适合。从中看出男生的恋爱欲望比女生要强,而且这也说明在本校女生比例远大男生比例的情况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4.在如何对待失恋的问题上。40%的男生选择了感到悲痛欲绝,而同样选择这个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时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会再找一个,这说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乐观。
5.在对恋爱对象的要求上,大多数男生比较重视女生的内在美,而女生则要求男生内外兼修。这也说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着较大差异。
6.在对待对方脚踏两只船的问题上,大多数男生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态度是不能容忍,这也说明在爱情里,男生比女生豁达、大方。
大二学生的恋爱观尚处于发展时期,相信爱情而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普遍能获得一份比较理想的爱情,而不相信爱情或自信不足的人还在寻觅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学生的恋爱观是在迈向成熟的路上了。
(三)大三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三学生接受调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在受调查的学生来看,多半已经恋爱,但恋爱的人近60%是男生。这可能跟师范学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关系。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恋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类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较浪漫,认为自己能与恋人走到永远,换句话说在爱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调查也显示,大三学生比较现实,21人有17人表示没有网恋经历。对于异地恋,男生显得比女生更理性点,不看好异地恋,并认为大学生恋情会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会发展成为婚姻。
针对男女生的许多不同,做了对比的记录。70%表示是否恋爱无关紧要,只有个别认为不谈恋爱是不完整的大学生活;关于寻找恋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为寂寞和空虚,并非为了寻找下半生伴侣。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恋,少数人(以女生为主)把爱情看得很重;在恋爱时间上,女生把恋爱时间限定在65%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学业;有60%的人有暗恋的对象并表示会表白,部分表示不会表白(女生居多)不难看出女生比较矜持,把爱深藏,而男生却勇于表达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轻易爱一个人,且对恋爱的对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恋人的外貌,女生则更注重内在修养,恋人品行成为主要依据,家庭经济背景也很重视。
总而言之,本校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大都能在爱情中面对现实,但现实没有抹掉他们的纯真,他们对爱情仍有美丽的向往。
(四)大四学生恋爱观调查情况
大四学生共有20人参加填表,男生7人,女生13人。大四的学生在问卷调查表中表现了一下几个特点:
2.对于是否与恋人走到永远的问题上,认为可以的只有7人。
3.对于大学爱情是否成为婚姻,则所有人认为是不可能的。
4.对于恋爱与学习,12人表示同等重要,4人表示恋爱重要。
5.对于分手后的态度,有6人表示会伤心欲绝,大多数人表示可以再找。
6.对同居的态度,不赞成的有7人,其他人则持不反对态度。
从以上几个特点可以看出,大四学生的想法更为现实。也许是经历的事情多了,看法也就更加务实。大多数人的恋人并非是所理想的人,而是在现实的实际接触后才确立的。绝大部分的人不相信网络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更多的人不相信也不会网恋。对于大学的恋爱能否变成婚姻这个问题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悲观的认为是不可能的,可见在大学生看来,大学恋爱是有花无果的事情。也许是彼此接触的时间久了,对于相处的时间,大四的学生觉得彼此腻在一起太长时间反而会暴露出更多的缺点,也许距离真的会产生美。对于恋爱的花费,也许aa制是最好的消费方式,毕竟大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实际稳定的经济来源,如果只是一个人来承担恋爱开支,那么是很吃不消的,所以选择aa制是最现实的方式。大学生是否可以同居呢?在这个问题上,大部分人并不反对,采取了开明的态度。可以看出,更多的人对于婚前的性行为已经不再是那么保守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排斥婚前性行为。虽然大四的学生对于恋爱的思想更加成熟、更加现实了,可是他们对于恋爱所要承担的责任却没有完全认识清楚,许多人都是抱着尝试的态度去恋爱的。这样的想法只会带给自己与对方更大的伤害。所以,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懂得对他人,也是对自己负责。
综合上述四个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恋爱观,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扩展,社会阅历的增加,大学生的恋爱观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现实。大一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到了大二开始觉得原来爱情也有苦涩的味道,但还是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余,进入大三后,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最后到大四的学生更加理性的对待恋爱,恋爱观趋向成熟。
三、大学生恋爱观及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性爱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3.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学生们有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当的恋爱观也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恋爱当中。表现出思想上的波动、排他、冲动、幻想;同时,大学生还受到了外界周围环境的影响。
1.因为空虚而爱。调查显示,6.7%的大学生因为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大学生在高中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里,进入了自己梦寐的高等学府,在大学表现出混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以后,思想很消极,什么目的都没有,终日无精打采,人生仿佛没有了一点意义,头脑一片空白,失去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心中苦闷,缺少学习动力、目标的大学生于是将心理转到谈情说爱上,以消磨时光,寻求快乐。
2.择偶动机不纯。据分析,2%的大学生恋爱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对方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更多考虑的是能不能在学习期间、生活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上的帮助。如果发现有利用价值,就会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攻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有的大学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去寻找爱情,而且有的大学生同时与多个异性进行交往,不建立关系。
3.好奇心较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机能基本成熟,心理机能趋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异性交往。在中学时学习压力较大,未充分显示出来,现在主体意识发展了,个体发展必然会在个人生活中得以体现,对异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产生了好奇,想试一试探究异性之间的秘密,在恋爱观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爱情的表层的好奇与渴望,没有想到恋爱之后的后果和将来的发展。
4.不注重恋爱的后果。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大多数都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两个人在一起一天开心就好,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很多青少年带着这样的心理与异性进行交往,把恋爱当成爱的初体验和充实大学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两个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过每一天,所以毕业那天一起分手也成为正常现象。但双方也表现出极为平静,这就是大学生的一种新型的恋爱观,在乎爱的过程,轻视爱的结局,从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不负责任。
5.道德观念淡化。长期以来中国的传统道德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大学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极快,开放的思想对大学生性及婚姻问题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新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理智与情感方面处于矛盾的旋涡,性的观念逐渐开放起来,而忽视了结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现了对性的好奇、大胆的尝试,但在尝试之后往往面对的是尴尬和无尽的悔恨。
6.爱情与事业定位不当。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爱情和学业的时候,往往是把爱情放在首位,认为只要有爱情,一切都是没有问题的。爱情与学业从其内涵是两个不相联系的概念,不可能相提并论,就算是有联系,也不可能耽误学习,因为在学习的时候心理根本没有爱情的存在。大学生在主观上认为恋爱与学习没有关系,互不影响。
7.物质至上。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是建立在对方的家庭、社会地位上,或者以自己的条件优越为背景作为双方感情的基础,传统上认为女性依赖性强,大多数女性希望把自己的将来托付给一个即可靠、又安稳的人身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功利性、权利性的爱情不仅仅表现在女性身上。当代大学生男女功利性、权利性的色彩都明显越来越多起来,越来越把自己的将来寄托在对方身上。当然,这种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观形成也与社会就业压力、主观个人心理上的成熟有关系。
四、树立合理恋爱观
针对上述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特提出以下一些对策与建议。首先学校和社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环境,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恋爱观,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主要谈谈作为大学生自身应该怎样做。
(一)充分认识到恋爱要受法律法规的约束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法的角度来讲,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重婚的规定,在总则则增加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扶助。在法律责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责任,因一方重婚而导致的离婚的,无过失的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不难看出,国家法律加大了对重婚的处罚,目的就是规范婚姻关系。对于恋爱中的一些过激行为,大学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律要求。
(二)对爱情有崇高的定位
人的一生短暂而丰富多彩,在一个人的身边伴随着亲情、友情、爱情。但最重要、最稳定、最专一的情感则是爱情。无论你到哪里、无论你有多大,只有白头到老,结发夫妻会最牵肠挂肚,也只有爱情会给人无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青少年大学生考虑爱情的问题是无须指责的,但一定要正确认识爱情。恋爱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情感。爱情的本质是承担责任、勇于奉献。真爱是以互爱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获得力量和幸福,充实人生,促进成材,构建和谐家庭。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则表现出了彼此的真爱。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就短暂的人生而言,伟大的事业、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义,而爱情则处于从属关系,当代大学生只有把爱情融入理想,事业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及爱情赋予真正的含义。那些以钱取人、以貌取人、以恋补虚等恋爱动机不纯的青年们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的。它不但玷污了爱情本身,而且违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加强恋爱过程中的道德责任感
恋爱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有许多恋人在一起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而是为了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成游戏,三角恋、多角恋油然而生,伴随着两个人交往,性问题也开始发展,婚前性行为逐渐增多,未婚先育的问题屡见不鲜,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大学校园外的旅店、日租房层出不穷。这样的情况怎样能与道德无关呢?其次,大学生经不住金钱、权贵的诱惑,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当今最流行的词汇,而且在一些娱乐场所,大学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成了大学生的最新理念。
恋爱与大学生道德影响具有两重性,积极高尚的爱情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与此,庸俗的爱情使大学生留恋或追求低级趣味,甚至行为越轨。因此,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念是事业、爱情奋发向上的源泉。
(四)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
在相当一部分同学眼里,爱情与学业是不相矛盾的,爱情能促进学习,作为学习的动力。确实,在大学生中,存在爱情与事业双丰收,但比率相当低,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软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树大业的人都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作为青年大学生们更应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大学生不能因为好奇而过早涉入爱情,更不能以爱情为托词,来满足自己寻求刺激的心理。当爱情真的降临到你身上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恋爱观实际是人生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恋爱观,加强教育和管理,这样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五)学会识别爱情,注重保护自己
在爱的时候,恋人的智商几乎为零。因为在鲜花、美言的背后,恋爱双方要看清你所爱的人的真伪那是相当难的。有许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优雅的动作、高贵的气质欺骗着无数无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纯洁的恋爱动机里,尤其是女性同学更应该注意,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爱的她,天下也没有不劳而获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运落在你的身边,你一定要识别它的真伪,不要成为爱情的牺牲品。真爱是不需要任何承诺的,有承诺的爱情就预示着即将走到尽头。两个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这样,爱情才会结出美丽、灿烂的花环。
当代大学生随着性心理和性生理、性思慕期、性意识期的到来,在没有了各方面压力下,在充满美丽幻想的大学校园里,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序曲。但由于人生的经历、生活阅历的缺少,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成熟。因此在相爱的同时,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想法。影响着两个人的感情发展,甚至引发痛楚事件。
总之,当代大学生在受到外界因素、周围环境影响的同时,必须培养自身道德,法律规范的修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有助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逐渐成熟、完善;有助于大学生处理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有助于大学生寻求自我真正的爱情,盛开幸福的爱情之花。
第11篇 2023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调研策划及调研报告
本次大学生恋爱心理调研,我们对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和大二年级进行了抽样调查。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调查对象。
我们学校的情况是这样的,总体来讲,在本校区内的只有大一与大二的学生,而且我们学校时公认的男生多女生少,所以说在调查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单一的去调查某一年级和某个系的学生,而且有针对性的对大一大二年纪的不同系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在我们的调查中,首先调查的就是我校大学生发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恋爱的普遍化,男生占了43%,女生占了57%。有65%是大一的新生,在全部的被调查对象中有%的同学都在恋爱中,可见我校大学生恋爱的比例是很大的。而且很多的学生表示有恋爱的打算。产生了一股恋爱风。这是极为不好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低龄化和盲从去跟风。低年级的学生中恋爱比例相当高,达到了39%,而且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有很多学生都是为了消磨时间和弥补内心空虚才去谈恋爱的。
第三个问题就是公开化。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公开恋爱关系并且还有%的学生对校园情侣的态度中选择了淡然。现在的大学生对恋爱已经习以为常了。
其次,在调查中我们还留下很多问题来对大学生们的恋爱心理进行了了解。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1:关于性行为的好奇。
有%的同学认为恋人之间是可以存在性关系的,而且有极少数人表示在他们看来,大学恋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纯粹的性伴侣关系。这种对于婚前性行为的不负责态度是很可怕的。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和依赖心理。
最后,我们调查了大学生恋爱的择偶标准和恋爱目标:
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对方的条件,%以上的人表示在选择恋人的时候会对对方的外部条件有自己的要求。其中有%说会因为有更好的条件的对象的话会放弃现在的恋人只要是自己不讨厌的就好了。
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我的问题是电影里经常会出现诸如主角坚持不懈经过漫长的拉锯战,终于用真心赢得了另一方的真心,那么你是否也认为爱情其实可以是一个人的坚持?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非常统一的————大家都认为爱情是两个人的是,这是比较理智的,证明大学生在面对感情方面的问题的时候已经不再会去钻牛角尖了。
这次调研的结果这是这些,我们还是很有启发的,不仅了解了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情况,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引导和警醒。
第12篇 当代大学生贞操观调查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教授潘绥铭等著的《性爱十年:全国大学生性行为的追踪调查》正式出版,这次调查首次严格运用社会学规范的方法,对于21世纪初我国大学生的性行为、性观念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反映与分析。大学生贞操观的调查与分析是此项调查中的一部分。
在具体分析当代大学生贞操观调查结果前,有几点说明:
1.我们要求男生回答的问题是:假定新婚之夜,发现新娘不是处女,您就是新郎,您认为以下哪些原因,你会原谅新娘?
要求女生回答的是:您认为以下哪些原因,肯定会得到新郎谅解?(这里所要了解的,并不是女生自己对自己的贞操观,不是自己认为贞操是不是重要;而是让女生通过自己眼光去看男人的贞操观。因此,女生的回答所反映的,并不是她们自己保持贞操的主观意愿,而是她们对于失贞的恐惧程度。
2.我们将可原谅的情况分成这样几个方面:被强奸;爱过那男,现已不爱;受骗;被拐卖;被迫_____;一时冲动,无爱可言;现在仍爱那男;什么原因都不行。
3.调查对象:全国范围内的大学本科生。
我们调查结果呈现出这样几个方面的情况:
女友失贞,有14.3%的男生认为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不能原谅。
坚决固守无论如何,处女膜都不能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本科生占14.9%。男女在这个问题没有显著差别,只不过其中含义却不一样。
有14.3%的男生认为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不能原谅。也就是说,他们是坚定的处女膜崇拜者,哪怕爱情也无法打动他们。有15.7%的女生则认为新郎会持这样的观点。也就是说,她们对于失贞的恐惧仍然极大(但并不代表她们就不会做)。
尤其需要注意:女生的恐惧并不是针对一般意义上的男人或者广义的社会。而是针对新郎这样最关键的、很可能是女生最爱的人。这就表明了一种因果关系:恰恰是那些要膜不要爱的未婚男性的存在(哪怕他们也是受高等教育之人)构成了女大学生的恐惧。
新娘失贞,男生认为最能够原谅的是被强奸。
在笔者列举的可以原谅的原因中,按照选择可以原谅的人比例的多少,可以在男生中排序如下:最能够得到原谅的是被强奸;其次是爱过那男,现已不爱;第三是受骗和被拐卖;第四是被迫_____;第五是一时冲动无爱可言;最后是现在仍爱那男。
这里面,隐含着男性世界的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呢?按照人之常情来说,应该是女性自己责任最小的事情,男人就最能够原谅。这表现为被强奸最受到宽容,其他三个被也受到相当的宽容。这就说明现在大比例的男人还是讲理的,已经能够区别失贞的不同原因了。
按照这个逻辑反过来看,那么越是出于女性自己的主观意愿的事情,男人就应该越不能宽容才对,可是我们却可以发现两个不合这一逻辑之处:首先,爱过那男,现已不爱这样一种几乎是完全出于女性当初的主观意愿的事情,却也受到了男人的第二位广泛的原谅。
其次,一时冲动,无爱可言这样的事情,应该说女性的意愿责任并不大,只是生理需求而已(男人应该更懂和最懂);可是男人却第二位普遍觉得不肯宽容。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时下的男大学生的第一套逻辑是:既要讲理(女性无责任就无妨);也要尊重现实,因为宽容爱过那男,现已不爱的就意味着:现在的男性已不再幻想控制女性的情感活动了;或者说,要处女还有可能,要初恋则已经不太现实了。
第二套逻辑是:女人只能有爱,却不能有性;哪怕是一时冲动也绝对不行;而且恰恰是因为无爱可言,才更加不能容忍。也就是说,即使是那些能够宽容女性以前的爱情的男人,也绝不能容许女性曾拥有男人那样的、可能超越爱情的、生理上的性需求。这才是最根本最深刻的双重性道德标准。
女性恐惧失贞的顺序,恰恰与男生的宽容顺序是一样的。
那么女生认为自己最恐惧的是哪几种失贞呢?笔者不无惊讶地发现:女性恐惧的顺序,恰恰与男生的宽容顺序是一样的。这恐怕不需要多解释了。它说明:在目前这种仍然是男性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里,女生对于男人世界在贞操这个问题上的逻辑,实际上知道得很清楚,而且往往不得不遵守之。
对于各种失贞原因,女生认为新郎能够原谅的比例都小于男生。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对于各种失贞原因,女生认为新郎能够原谅的比例都小于男生,并且在被拐卖、被迫_____、受骗这几项上还形成了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在女生眼里,男生的宽容度比他自己所认为的要小。或者说,女生对于失贞的恐惧,仍然大于男大学生们的宽容程度。
这既可能是因为女性对男人根深蒂固的、有理由的不信任,也可能是因为现在还没有面临婚礼的男大学生们,从纯粹理性的思维的角度出发,确实是高估了自己现代化的程度。
这种贞操观对于女生的实际行为起了哪些作用呢?
分析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之后,这仍然是一种显著的相关关系:与那些认为新郎不会原谅这个原因(心存恐惧)的女生相比,不再恐惧的女生(认为新郎会原谅)有过性爱抚及进一步行为的可能性,是前者的1.6倍。
这也可以说明,笔者前面所说的女性不仅在于想与不想,也在于怕不怕的假设,在这个相关关系中得到了验证。
12位用户关注
9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