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情况报告
栏目

教材使用情况调研报告(4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12:57:04 热度:32

教材使用情况调研报告(4篇)范文

第1篇 教材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教材使用情况调研报告1

一、调研主题

学科的教学与整合

二、调研对象

本校的全体教师和1---5部分学生

三、调研结果

1、各科新教材的优势

从各学科的教学看,大多的教师更喜欢现有的各科教材,具有的以下明显优势:

(一)各科新教材学科知识性、导向性强,呈现方式多样,丰富有趣,

(二)各科新教材都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

(三)各科新教材的编写注重纵向与横向的设计,使教学知识过于集中进行了分散式教学,适合不同学龄段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四)各科新教材都注重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了旧教材的只重知识不重时间的现象。

(五)各科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真正体现了学科的整合。

(六)各科新教材的设计开放灵活,给老师、学生留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从学生的学习情况看,新教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使用新教材的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善于发言、质疑,思维敏捷,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探究活动多,学生喜欢做,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强。

2、各科新教材的感受

作为一种新教材,教师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有其优势的一面,但也有觉得不太适应的地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教材好看不好教。

新教材突出了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但只见教材情景,不见教学内容。尤其是数学、品社、和科学教材中特别明显,让人感觉内容华而不实,把教材的知识味冲淡了。

建议:以图为主,但要图文并茂,这样即使学生课上没掌握好的,也可通过看图、读文意理解知识点。

(二)教学内容设计太分散,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

新教材(如数学)的知识点多而分散,每一册都安排一些,有的同一个知识体系在一册课本上要分成多个单元上,看起来好象在纵向、横向上是连贯的,但由于知识点的分散,学生往往学下一单元前面的知识忘了,学下一册上一册的知识不记得了,再学习时又要重新整理一遍。如:统计与可能性,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在不同难度上设置了这些知识,知识点分散,且每学期的内容相近,占课时太多,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体系的掌握。

建议: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情况下,尽量把相关的知识点放在同一个单元,使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系统掌握。

(三)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下降。

小学数学教材:强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培养,忽略基本计算的重点教学,基本计算练习题目设计较少,学生很难达到计算的熟练程度,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相对较差,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建议: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设置多种形式的计算技能培养练习,加大计算练习内容量,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四)小学科目偏多

小学三级课程共计10多门科目,占课时数多,而且有的科目内容设置是相通的,如语文与传统的教学,品德社会与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的教学,数学与实践活动等。他们可以。

建议:整合这些相应的科目,让他们互相补充、互相链接。

(五)教学用书要有其参考的价值。

我们现在的教学用书,对单元知识体系做了详细的介绍,对课时教学做了引导,但没有参考性结论、定义。尤其是一些难解问题没有讲解说明。

建议:在教学用书上应当添加上重点内容结论、定义和疑难问题的讲解说明,供教师阅读参考。

教材使用情况调研报告2

为了验证本次拍摄的小学美术录像教材在缺少美术师资的农村学校使用的有效性,获取实际应用的第一手资料,总结经验和不足,为下一阶段拍摄做好准备,经研究选择大通区xx小学进行实地调研。20xx年4月2日下午,市电教馆xx馆长、市教研室xx老师、谢区四小xx老师、淮师附xx老师、九一小xx老师我们一行六人,在大通区电教馆xx馆长的陪同下来到xx小学。原定听2节课的,但因车辆半途抛锚,耽误了近一小时时间,结果就听了一节课。

xx小学是一所规模不大的村小,共有8位教师,80名学生,实行包班上课,学校每个班级均已安装交互式多媒体设备,但教室未通互联网。学校安排了一年级的学生给我们使用,全班20人,在包班的张老师的操作下。应该说,张老师素质很高,利用光盘资源上课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的很好,虽然事先并没有看过光盘,不了解授课内容,但她根据光盘播放内容,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组织,适时播放、暂停,对学生进行提示和提醒。近40分钟光盘播放完成时,全班学生基本都绘出了手型画,有的学生甚至画了3张,录像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效果较好。

课后我们参与的老师进行了座谈,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着重对存在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进行了探讨。

总的来说,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要让学生觉得是在电视里的`老师是在为他们上课,他们不是在被动的观看。

刚开始播放录像片时,学生完全没有进入角色,都在静静的观看录像,后来在张老师的提醒下,学生们才开始伸出小手,拿出画笔,跟着电视上老师模仿。

这说明录像教材没有和学生建立有效的直接关联,在第三方张老师的介入下,学生们才意识到自己要跟着做。

2、教学中所用例子脱离农村学生实际

教学中所用的例子除了大公鸡,其他的如水母、热带鱼等都不是农村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出现这样的名词时,没有具体的形象辅助,造成认知上的障碍,没有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拓展不了学生思维。

结果学生作业模仿较多,大部分都画的大公鸡,因为大公鸡他们最熟悉;创意较少,用色也很单一。

3、未能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录像片中,没有设置电视机前的小朋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内容,学生们被动观看电视里小朋友回答问题,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学生无法理解教学内容,领会不了教师授课意图,造成学习目标模糊。

4、节奏太快,学生缺少思考空间

虽然拍摄时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但实际使用时还是觉得教学环节进行太快,缺少“留白”时间,学生无暇思考,或所有问题录像片中的小朋友都已回答,他们根本不用思考。

学生无法思考,不知怎样思考,自然无法产生有创意、个性化的作品。

5、电视机前的学生作业如何评价

一节课完成时,老师对录像内的小朋友的作品进行了简单的评价,但电视机前的学生作业该如何评价?不能一节课上完了,学习目标有没有达到,学生自己不知道。

6、时间过长

实践证明,如果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场组织教学的教师有必要进行停顿甚至重复播放;录像片中学生做作品的时间太长,音乐和现场声对电视机前学生完成作品是一种干扰。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认为可以从教师备课和拍摄制作两个角度来进行。

对于授课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要注意:

1、开头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片的开头,要引起学生注意,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晰知道本节课要做什么,需要哪些工具材料。

2、例子要符合农村孩子特点

所举例子应接近农村孩子生活实际,为他们所熟知的事物,不能离他们生活太远。在举出事物例子时,课件应同时展现实物,让学生能进行对比认知。

3、引导电视机前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设置教学活动时,明确告诉他们要做什么,并给他们留出时间思考,形成虚拟的交互,再通过电视里小朋友的回答让电视机前的学生做对比,以加深理解。

4、要始终明确,本教学片拍摄目的是教会电视机前的学生,而不是拍摄现场的学生。

拍摄现场的学生实质是录像教学用的教具,他们在镜头前展现的每一个画面、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传递的有用的教学信息,是帮助电视前的学生完成学习的资源。

因此,录像片中的现场,生成性内容不是必需的,一切必须是授课教师可控的,甚至是预设的。

5、给出评价量规

要给出精简的、容易操作的评价量规,让现场组织教学的老师能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或学生能根据评价量规自我评价。

对于拍摄和编辑,要做到:

1、录像课各个环节要清晰

要和授课教师做好沟通,根据美术课程的特点,明确教学过程的环节框架,在每个环节开始和结束时,要有明确的语音和字幕提示。

这样便于录像片使用时教师组织教学。

2、画面要展现有效信息

以电视机前的学生角度,设计屏幕上应该出现的信息。多用特写、课件内容,完整展现教师示范和学生示范过程。

第2篇 小学各学科教材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主题

学科的教学与整合

二、调研对象

本校的全体教师和1---5部分学生

三、调研结果

1、各科新教材的优势

从各学科的教学看,大多的教师更喜欢现有的各科教材,具有的以下明显优势:

(一)各科新教材学科知识性、导向性强,呈现方式多样,丰富有趣,

(二)各科新教材都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

(三)各科新教材的编写注重纵向与横向的设计,使教学知识过于集中进行了分散式教学,适合不同学龄段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四)各科新教材都注重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了旧教材的只重知识不重时间的现象。

(五)各科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真正体现了学科的整合。

(六)各科新教材的设计开放灵活,给老师、学生留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从学生的学习情况看,新教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使用新教材的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善于发言、质疑,思维敏捷,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探究活动多,学生喜欢做,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强。

2、各科新教材的感受

作为一种新教材,教师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有其优势的一面,但也有觉得不太适应的地方,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教材好看不好教。

新教材突出了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但只见教材情景,不见教学内容。尤其是数学、品社、和科学教材中特别明显,让人感觉内容华而不实,把教材的知识味冲淡了。

建议:以图为主,但要图文并茂,这样即使学生课上没掌握好的,也可通过看图、读文意理解知识点。

(二)教学内容设计太分散,不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

新教材(如数学)的知识点多而分散,每一册都安排一些,有的同一个知识体系在一册课本上要分成多个单元上,看起来好象在纵向、横向上是连贯的,但由于知识点的分散,学生往往学下一单元前面的知识忘了,学下一册上一册的知识不记得了,再学习时又要重新整理一遍。如:统计与可能性,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在不同难度上设置了这些知识,知识点分散,且每学期的内容相近,占课时太多,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体系的掌握。

建议: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情况下,尽量把相关的知识点放在同一个单元,使知识系统化,便于学生系统掌握。

(三)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下降。

小学数学教材:强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培养,忽略基本计算的重点教学,基本计算练习题目设计较少,学生很难达到计算的熟练程度,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相对较差,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建议: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设置多种形式的计算技能培养练习,加大计算练习内容量,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四)小学科目偏多

小学三级课程共计10多门科目,占课时数多,而且有的科目内容设置是相通的,如语文与传统的教学,品德社会与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的教学,数学与实践活动等。他们可以。

建议:整合这些相应的科目,让他们互相补充、互相链接。

(五)教学用书要有其参考的价值。

我们现在的教学用书,对单元知识体系做了详细的介绍,对课时教学做了引导,但没有参考性结论、定义。尤其是一些难解问题没有讲解说明。

第3篇 农村小学录像教材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验证本次拍摄的小学美术录像教材在缺少美术师资的农村学校使用的有效性,获取实际应用的第一手资料,总结经验和不足,为下一阶段拍摄做好准备,经研究选择大通区xx小学进行实地调研。xx年4月2日下午,市电教馆xx馆长、市教研室xx老师、谢区四小xx老师、淮师附xx老师、九一小xx老师我们一行六人,在大通区电教馆xx馆长的陪同下来到xx小学。原定听2节课的,但因车辆半途抛锚,耽误了近一小时时间,结果就听了一节课。

xx小学是一所规模不大的村小,共有8位教师,80名学生,实行包班上课,学校每个班级均已安装交互式多媒体设备,但教室未通互联网。学校安排了一年级的学生给我们使用,全班20人,在包班的张老师的操作下。应该说,张老师素质很高,利用光盘资源上课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的很好,虽然事先并没有看过光盘,不了解授课内容,但她根据光盘播放内容,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组织,适时播放、暂停,对学生进行提示和提醒。近40分钟光盘播放完成时,全班学生基本都绘出了手型画,有的学生甚至画了3张,录像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效果较好。

课后我们参与的老师进行了座谈,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着重对存在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进行了探讨。

总的来说,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要让学生觉得是在电视里的老师是在为他们上课,他们不是在被动的观看。

刚开始播放录像片时,学生完全没有进入角色,都在静静的观看录像,后来在张老师的提醒下,学生们才开始伸出小手,拿出画笔,跟着电视上老师模仿。

这说明录像教材没有和学生建立有效的直接关联,在第三方张老师的介入下,学生们才意识到自己要跟着做。

2.教学中所用例子脱离农村学生实际

教学中所用的例子除了大公鸡,其他的如水母、热带鱼等都不是农村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出现这样的名词时,没有具体的形象辅助,造成认知上的障碍,没有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拓展不了学生思维。

结果学生作业模仿较多,大部分都画的大公鸡,因为大公鸡他们最熟悉;创意较少,用色也很单一。

3.未能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录像片中,没有设置电视机前的小朋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内容,学生们被动观看电视里小朋友回答问题,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学生无法理解教学内容,领会不了教师授课意图,造成学习目标模糊。

4.节奏太快,学生缺少思考空间

虽然拍摄时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但实际使用时还是觉得教学环节进行太快,缺少“留白”时间,学生无暇思考,或所有问题录像片中的小朋友都已回答,他们根本不用思考。

学生无法思考,不知怎样思考,自然无法产生有创意、个性化的作品。

5.电视机前的学生作业如何评价

一节课完成时,老师对录像内的小朋友的作品进行了简单的评价,但电视机前的学生作业该如何评价?不能一节课上完了,学习目标有没有达到,学生自己不知道。

6.时间过长

实践证明,如果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场组织教学的教师有必要进行停顿甚至重复播放;录像片中学生做作品的时间太长,音乐和现场声对电视机前学生完成作品是一种干扰。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认为可以从教师备课和拍摄制作两个角度来进行。

对于授课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要注意:

1.开头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片的开头,要引起学生注意,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晰知道本节课要做什么,需要哪些工具材料。

2.例子要符合农村孩子特点

所举例子应接近农村孩子生活实际,为他们所熟知的事物,不能离他们生活太远。在举出事物例子时,课件应同时展现实物,让学生能进行对比认知。

3.引导电视机前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设置教学活动时,明确告诉他们要做什么,并给他们留出时间思考,形成虚拟的交互,再通过电视里小朋友的回答让电视机前的学生做对比,以加深理解。

4.要始终明确,本教学片拍摄目的是教会电视机前的学生,而不是拍摄现场的学生。

拍摄现场的学生实质是录像教学用的教具,他们在镜头前展现的每一个画面、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传递的有用的教学信息,是帮助电视前的学生完成学习的资源。

因此,录像片中的现场,生成性内容不是必需的,一切必须是授课教师可控的,甚至是预设的。

5.给出评价量规

要给出精简的、容易操作的评价量规,让现场组织教学的老师能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或学生能根据评价量规自我评价。

对于拍摄和编辑,要做到:

1.录像课各个环节要清晰

要和授课教师做好沟通,根据美术课程的特点,明确教学过程的环节框架,在每个环节开始和结束时,要有明确的语音和字幕提示。

这样便于录像片使用时教师组织教学。

2.画面要展现有效信息

以电视机前的学生角度,设计屏幕上应该出现的信息。多用特写、课件内容,完整展现教师示范和学生示范过程。

第4篇 农村录像教材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村录像教材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验证本次拍摄的小学美术录像教材在缺少美术师资的农村学校使用的有效性,获取实际应用的第一手资料,总结经验和不足,为下一阶段拍摄做好准备,经研究选择大通区xx小学进行实地调研。2023年4月2日下午,市电教馆xx馆长、市教研室xx老师、谢区四小xx老师、淮师附xx老师、九一小xx老师我们一行六人,在大通区电教馆xx馆长的陪同下来到xx小学。原定听2节课的,但因车辆半途抛锚,耽误了近一小时时间,结果就听了一节课。

xx小学是一所规模不大的村小,共有8位教师,80名学生,实行包班上课,学校每个班级均已安装交互式多媒体设备,但教室未通互联网。学校安排了一年级的学生给我们使用,全班20人,在包班的张老师的操作下。应该说,张老师素质很高,利用光盘资源上课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的很好,虽然事先并没有看过光盘,不了解授课内容,但她根据光盘播放内容,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组织,适时播放、暂停,对学生进行提示和提醒。近40分钟光盘播放完成时,全班学生基本都绘出了手型画,有的.学生甚至画了3张,录像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效果较好。

课后我们参与的老师进行了座谈,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着重对存在的问题和可以改进的地方进行了探讨。

总的来说,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要让学生觉得是在电视里的老师是在为他们上课,他们不是在被动的观看。

刚开始播放录像片时,学生完全没有进入角色,都在静静的观看录像,后来在张老师的提醒下,学生们才开始伸出小手,拿出画笔,跟着电视上老师模仿。

这说明录像教材没有和学生建立有效的直接关联,在第三方张老师的介入下,学生们才意识到自己要跟着做。

2、教学中所用例子脱离农村学生实际

教学中所用的例子除了大公鸡,其他的如水母、热带鱼等都不是农村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出现这样的名词时,没有具体的形象辅助,造成认知上的障碍,没有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拓展不了学生思维。

结果学生作业模仿较多,大部分都画的大公鸡,因为大公鸡他们最熟悉;创意较少,用色也很单一。

3、未能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录像片中,没有设置电视机前的小朋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内容,学生们被动观看电视里小朋友回答问题,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学生无法理解教学内容,领会不了教师授课意图,造成学习目标模糊。

4、节奏太快,学生缺少思考空间

虽然拍摄时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但实际使用时还是觉得教学环节进行太快,缺少“留白”时间,学生无暇思考,或所有问题录像片中的小朋友都已回答,他们根本不用思考。

学生无法思考,不知怎样思考,自然无法产生有创意、个性化的作品。

5、电视机前的学生作业如何评价

一节课完成时,老师对录像内的小朋友的作品进行了简单的评价,但电视机前的学生作业该如何评价?不能一节课上完了,学习目标有没有达到,学生自己不知道。

6、时间过长

实践证明,如果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场组织教学的教师有必要进行停顿甚至重复播放;录像片中学生做作品的时间太长,音乐和现场声对电视机前学生完成作品是一种干扰。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认为可以从教师备课和拍摄制作两个角度来进行。

对于授课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要注意:

1、开头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片的开头,要引起学生注意,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晰知道本节课要做什么,需要哪些工具材料。

2、例子要符合农村孩子特点

所举例子应接近农村孩子生活实际,为他们所熟知的事物,不能离他们生活太远。在举出事物例子时,课件应同时展现实物,让学生能进行对比认知。

3、引导电视机前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设置教学活动时,明确告诉他们要做什么,并给他们留出时间思考,形成虚拟的交互,再通过电视里小朋友的回答让电视机前的学生做对比,以加深理解。

4、要始终明确,本教学片拍摄目的是教会电视机前的学生,而不是拍摄现场的学生。

拍摄现场的学生实质是录像教学用的教具,他们在镜头前展现的每一个画面、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是传递的有用的教学信息,是帮助电视前的学生完成学习的资源。

因此,录像片中的现场,生成性内容不是必需的,一切必须是授课教师可控的,甚至是预设的。

5、给出评价量规

要给出精简的、容易操作的评价量规,让现场组织教学的老师能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或学生能根据评价量规自我评价。

对于拍摄和编辑,要做到:

1、录像课各个环节要清晰

要和授课教师做好沟通,根据美术课程的特点,明确教学过程的环节框架,在每个环节开始和结束时,要有明确的语音和字幕提示。

这样便于录像片使用时教师组织教学。

2、画面要展现有效信息

以电视机前的学生角度,设计屏幕上应该出现的信息。多用特写、课件内容,完整展现教师示范和学生示范过程。

《教材使用情况调研报告(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