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提高重大工业项目质量和效益的调研报告
提高重大工业项目质量和效益的调研报告你们都写好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提高重大工业项目质量和效益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产业项目突破年。提高重大工业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既是今年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重点,也是市政协与*委、政府协商的重点议题。5月27日,洪锦华**率**会议成员视察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情况,对议题调研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按照**会议的要求,市政协组成由经济科技委员会和民革、民盟、民建市委会参加的专题调研组,通过赴项目建设现场实地调研、与相关部门交流调研、深入基层和园区座谈调研以及对项目关键性数据分析调研,重点对项目的产业契合度、投资实在度、建设集约度、技术密集度和投产达效率、投资回报率、税收贡献率、就业贡献率等方面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形成报告如下:
一、我市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始终把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稳增长的第一要务、调结构的第一抓手、促转型的第一引擎。组织领导有方。市委、市政府成立最高规格的重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并在市委办公室设立市重大项目推进办公室,牵头负责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市委常委会每月听取各地、各部门一把手汇报重大项目建设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各县(市、区)也都参照市里的模式开展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把手抓一把手、层层抓落实的重大项目建设组织领导体系。推进举措有力。初步形成了654321推进机制:6,即明确重大工业项目定项目地点、定主攻方向、定目标企业意向、定初步招引政策、定工作进度计划、定工作班子和责任人的六定要求;5,即健全领导和部门挂钩联系重大项目制度、重大工业项目零收费制度、审批事项办理绿色通道制度、项目秘书跟班服务制度和年度考核、季度会办、月度督查制度等五项制度;4,即加强对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新投产四新项目的认定管理;3,即每年举办正月十八、418、818三次项目集中开工活动;2,即每年年中和年末组织两次重大项目观摩和督查活动;1,即每月在市级主要媒体公示一次四新重大工业项目情况和项目建设进度。考核监管有效。市委、市政府将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县(市、区)*政正职考核和市级**综合考评的第一权重,进一步强化工业投资目标考核,逐个地区、逐个项目落实进度要求,逐月进行对标分析和排名通报,强化问责,硬化考核,形成了较完善的目标考核机制。在监管方面,创造性地实施了对重大项目建设现场的实时视频监控,随时跟踪和督查重大项目建设情况。
市委、市政府聚焦聚力抓重大工业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20_____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7000亿大关,达到7342.4亿元,同比增长14.7%。今年17月份,我市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在全省排名均有明显进位,其中在建50亿元、20亿元重大工业项目数分别居全省第3、第4位,工业开票销售、工业用电量两项指标增幅均列沿江八市首位,各项指标匹配性进一步提高,重大项目已经成为扬州工业大发展、快转型的定海神针。
调研组认为,我市在不断加大重大工业项目推进力度,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应把着力提高项目的质量效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克服和改进以下几方面问题:
1、对项目质量效益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调研情况看,各地各部门对项目的质量和效益重视程度不平衡,主动谋划尤显不足。如项目招引中,有投资门槛、缺质量效益门槛,去年市区新认定开工的24个重大工业项目,规划投入产出比平均仅为1:1.5,远低于1:3至1:5的要求,其中7个项目低于1:1,个别项目甚至达不到1:0.5。项目实施时,有投资规模要求、缺投资结构要求,项目普遍存在重注册资本、轻实际投入,重土地厂房投资、轻设备技术投资的现象。项目考核上,有数量进度考核、缺质量效益考核,尚未出台项目质量效益的专项考核办法和标准,实际操作中重签约、开工等前道考核,轻产销、利税等后道考核,特别是一些约束性指标考核不严。
2、项目实施的成功率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低一不足:项目开工率偏低,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和各县(市、区)每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约200300项,其中工业项目占一半以上,而20_____年至今,全市累计认定新开工重大工业项目仅 143项,许多项目签在了纸上,却未能落实在地上。项目投产率偏低,20_____年、20_____年、20_____年和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开工重大工业项目分别为38项、40项、41项和24项,而同期全市竣工投产重大工业项目分别仅为8项、20项、21项和12项,其中虽有建设周期因素,但项目竣工投产率较低的问题仍很突出。企业存活率偏低,调研发现,当前少数地区在招商引资中出现了只重引资不重招商的倾向,这种口袋招商、账面招商,实际有违项目为王的原则,应着力避免。以外资项目为例,200820_____年我市新设外资企业961家,目前实有509家,存活率仅为53%。据有关资料分析,今年全市参加年检的外资企业累计仅1220家,其中注册资本2000万美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仅86家,这就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资的全部家底。项目储备不足,由于近两年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很大,项目深耕难度不断加大,项目储备特别是重特大项目储备不足,表现为在手洽谈项目少、新签约项目少、项目信息源少,难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长久之需。
3、项目的内在质量不高。以去年全市新开工41项重大工业项目为例: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属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制造的项目仅占一半左右,投资冶金、机电、线缆、日化等两高一剩产业项目仍较普遍,项目设备投资合计211.8亿元,占总投资的45.7%,少数项目设备投资占比不足30%,与6070%的要求相差较大,项目投资产业结构偏重、技术水平偏轻的倾向需加以克服和改善。产业集聚程度有待提高,除石化项目集中布局在化工园区、初步形成链式集聚,其他项目投资仍然存在横不成群、纵不成链的状况,未能形成投资集聚效应。投资实在度有待提高,部分项目投资强度高、但投资回报低,经实地查看和分析后发现,主要是投资虚增所致。建设集约度有待提高,同为单体投资10亿元项目,投资强度最低的用地300亩,最高的用地仅50亩,相差6倍,虽项目行业、技术水平、实际投资有所不同,但可以说明,提高项目用地集约度的空间仍然很大。
4、项目的综合效益不明显。突出体现为三个不对称:项目投入与产出回报不对称,20_____年竣工的20项重大工业项目,总投资205亿元,去年新增开票销售仅140亿元,低于项目投资总额;去年竣工的21项重大工业项目,今年上半年新增开票销售141亿元,仅占项目总投资的43.3%,其中有5个项目企业新增开票销售不增反降。政策扶持与税收贡献不对称,一方面政府通过重大工业项目零收费、低地价、退返税等政策,加大市级财政扶持力度,并主动帮助优质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扶持,仅去年争取工业项目扶持资金6700多万元;另一方面20_____年以来竣工的53项重大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后企业累计年均税收低于1000万元的有35家,一直未产生税收的有7家,分别占66%和13%,20_____年以来新开工105项重大工业项目中,已办理税收登记的58户,其中各类无税户25户,占43%。政府服务与项目进度不对称,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创新服务举措,服务项目建设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仅一期投资的建设周期就需两年以上,若要实现全部计划总投资则需更长时间,特别是部分项目土建工程一拖再拖,既推迟了项目的回报期,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项目的市场风险。
二、提高重大工业项目质量和效益的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聚焦项目质量效益的提升。要增强抓项目质量效益的为王意识。当前,我市工业面临着对内做大总量、优化结构,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增长,对外加快融入苏南、融入长三角核心区,加快经济国际化步伐的双重任务。要打造扬州工业经济的升级版,关键仍是扩大有效投入,这是我市工业经济必须迈过的坎。项目是投入的最基本载体,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生产力, 今天项目的质量效益就是明天产业的竞争力。融入苏南和长三角核心区,根本是产业的融合,我市只有以提高项目质量效益为龙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才能更加主动地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体系,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在更高平台上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全市上下应尽快形成这样的共识,即项目为王的本质是项目的质量效益为王。要增强抓项目质量效益的优先意识。我市与苏南先进地区发展仍有差距,但却面临着同样严峻的要素制约,必须优先扶持体量大、质量优、效益好、回报高、带动性强的项目发展,优先保障这类项目的要素需求,把好钢用在刀刃反之,如果质量效益抓慢了,有限的资源投向产业层次低、资源利用率低、回报效益低的项目,那么转型升级将缺乏必要的空间和要素支撑。只有优先抓项目的质量效益,把对质量效益的考量作为项目招引和实施的头道工序,才能以更少的资金、资源投入换来更大的效益,这对于扬州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增强抓项目质量效益的责任意识。提高重大工业项目的质量效益,考验的是政府组织领导经济工作的硬功夫,要强化责任意识,抬起头来看路,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科技和装备的前沿动态、产品的市场走势等;静下心来谋划,紧扣实际研究提高项目效益的最佳路径,设计最优方案,寻求加快项目建设和提高质量效益的结合点;扑下身子实干,从项目的产业层次、实际投资、税收回报等关键指标抓起,从项目签约、供地等关键环节抓起,从人才、品牌、专利等关键要素抓起,逐个项目制定提高质量效益的具体办法和政策。
2、注重规划,引领项目质量效益的提升。提高重大工业项目的质量效益,必须以规划为纲。产业规划要突出主动性。加强对国、省产业规划的研究和对接,找准产业发展新方向,主动规划一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要求的龙头基地型、节能环保型、强链扩链型、重大重组型、产业技术前沿型项目。汽车产业是我市第一优先发展的基本产业,我市应主动把握新能源汽车这一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主动规划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力争培育一批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我市汽车产业发展。区域规划要注重协调性。坚持全市一盘棋特别是沿江地区一盘棋,完善沿江地区功能分区规划,优化沿江地区产业布局和项目布点,充分利用现有3个机械制造聚集区、3个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3个船舶工业园、1个石化产业专业园区和1个新兴产业聚集区等载体,引导企业和项目向专业园区集中,加快形成项目的集聚效应,同时研究出台项目落地的飞地政策,防止市内、县内的项目争夺战,引导项目有序落户。项目建设规划要提高集约性。加强项目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审查,在设置投资强度门槛同时,根据行业生产的特点,设置建筑容积率门槛,实施紧凑建设,对投资强度达标但容积率不达标的项目,由有关部门帮助优化建设方案,确保有限土地用于厂房和研发用房的建设。规划执行要强调严肃性。根本是各级政府和领导干*要带头执行好规划,树立以产业布局引导项目布点的规划理念,克服那种投资人要哪儿就给哪儿,领导人定哪儿就放哪儿的规划管理随意性。
3、优化政策,激励项目质量效益的提升。土地和财税两项政策,是提高项目质量效益的核心手段。优化土地政策,重点是探索建立差别化供地机制。在强化土地利用规划整体管控的基础上,按照项目的规模、科技含量、综合效益等指标,确定土地供应的方式和数量。对龙头型、基地型重大项目,不仅保障其项目自身用地,而且为与之配套项目的落地预留一定空间和指标。对分阶段实施的项目,在总体预留开发区域的前提下,实行阶段性供地,重点保开工、保关键工序用地。对点供项目争取的土地指标,要根据实际投资进行再分配。对长期圈而不用、开而不发的土地,建立必要的项目退出机制。设立产业主管部门、土地要素保障部门和财税部门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坚持集体评价项目,会商和确定是否供地、供多少地、何时供地、怎样供地。优化财税政策,重点是形成量入为出、以缴定返的政策导向。新建项目应进行税种、税额评估,对历年来竣工重大项目中的无税户和投资与利税失衡的企业,要逐家分析生产经营、资金运转情况,排找潜在税源,切实增强重大项目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度。加强重大工业项目财政扶持资金的管理,尽量减少直接补贴和一次性奖励,凡申请财政资金支持的重大项目,须同时申请项目绩效目标,强化扶持资金的绩效评价和监督。优化政策环境,重点是营造政策兑现和落实的诚信氛围。一方面,针对项目建设的各类政策和优惠条件等,政府应当慎重承诺,在进行项目质量效益预先评估的基础上,确定优惠领域、优惠幅度、优惠期限,不做空头承诺,也不做过头承诺。另一方面,对已承诺的政策和优惠条件,政府必须坚持诚信为本,说得出、办得到、靠得住,不折不扣地兑现落实,特别是要避免多头承诺,导致各方都难以兑现和落实。同时,要加强政策的统筹、集成和系统化,提高优惠政策对项目质量效益的撬动作用。
4、创新招商,紧扣项目质量效益的提升。招商引资是项目的源头,只有在招商环节紧扣质量效益,项目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才有保证。在项目选择上,要突出大,把主攻点放在旗舰型、基地型、总部型项目的引进和实施上,力争每个基本产业都能招引实施1个像上汽大众整车、远东仪化pta这样的百亿级、50亿级项目;要体现高,力求在引进和实施一批工业设计、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重大高端项目上取得突破;要追求精,着力引进和实施一批亿元级投资,要素需求少、投资见效快、成长性较强的专精特新项目,通过扶小做大,努力形成行业技术领先、市场份额领先的行业隐形冠军和大企业的配套专家。在招商模式上,要坚持产业链招商,重点围绕汽车、机械、石化、新能源新光源、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加强项目招引和实施,为我市产业链条拉长、增粗、补缺。要实施专业化招商,进一步理清产业招商对象,逐个排出项目源,尽早锁定地区、锁定产业、锁定企业、锁定关键人,紧盯投资意向,提倡专、精、深,避免大、哄、空,提高招商引资实效。探索以商招商新途径,鼓励现有企业以并购、重组、上市等形式,吸引各方面投资。要重视内生项目的招引和实施。技术改造是重要的内生项目,投入少、见效快、投资杠杆作用强,去年我市工业企业技改新增销售336亿元,拉动规上工业销售增幅6个百分点。因此,我市应出台技术改造专项政策,将亿元以上技改视同重大项目加以推进,从企业技改设备和技术投资补助、技术改造优惠担保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并评选一批示范项目,发挥带动作用。
5、完善机制,保障项目质量效益的提升。重点是建立和完善五方面的推进机制:现场督查推进机制。领导和职能部门能够更多到项目建设现场,实地查看进度,实地了解情况,实地协调问题,通过实打实地现场督查,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促进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部门会办推进机制。项目建设中的瓶颈问题、卡壳环节,往往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建立部门间协调协同、会商会办的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发挥部门的合力,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并着力克服协调无结论、解决无结果的现象。全程服务推进机制。抓项目的质量效益,不能仅注重项目签约和开工环节,要环环紧扣、项项抓实、步步为营,更加注重针对具体矛盾、具体问题的一对一服务,更加注重在项目推进关键时段、关键节点的点到点服务,每个环节都要定责任人、定日程表、定路线图。财务进度监控推进机制。探索建立对项目财务进度的有效监控机制,根据投资额和建设周期,分解财务进度要求,按照土地出让金和基建、设备购置等合同,考核实际投资情况,对达不到序时财务进度的,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确保项目投得实、投到位、不欠账。融资保障推进机制。针对项目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一企一策,拿出有针对性的融资方案,帮助项目实施方解决资金难题。加强政、银、企合作,鼓励商业银行开发符合项目建设特点的信贷产品,并鼓励金融机构之间加强合作,为项目发展提供更多融资服务。
6、科学考核,倒逼项目质量效益的提升。近年来,全市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完善,但针对项目质量效益的评价和考核体系尚不健全。评价上,要坚持前期评估与后期评价并重。一方面,成立项目预评估专家组,对项目的产业投向、投资强度、技术含量、经济效益、财税贡献、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带动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预评估,以项目的质量定取舍、定扶持政策、定要素保障;另一方面,在项目竣工投产后开展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根据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奖励。考核上,要坚持数量考核、质量考核和效益考核并重。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同类城市目标定位和上一年实绩,实事求是地确定重大工业项目指标数,并进行分解落实。同时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增加签约项目开工率、竣工项目投入产出率、竣工项目税收效益等指标的考核,达标的予以奖励,不达标的则给予适当形式的惩戒。要加强对各地、各职能部门服务重大项目情况的考核,把项目实施方的评价意见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2篇 浅议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工作报告
近年来,审计质量成为影响审计事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审计署于2004年2月发布了第6号令《审计**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自治区审计厅也下发下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审计执法工作的意见》,对贯彻执行审计署6号令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通过对6号令的学习贯彻,审计项目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笔者认为,审计项目质量的控制,要贯穿于整个审计的全过程,包括审前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等环节,而审前准备阶段和审计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一、审前调查,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基础
审前调查是为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和组织审计实施工作而进行的必要准备,是不可缺少和替代的审计程序。审计署6号令中对审前调查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有明确的规定,我们应该认真贯彻执行。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部分审计人员认为,一个县级审计**,就那么几个被审计单位,年年审计或两三年就轮审一回,自认为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很熟悉,没有必要再搞审前调查。即使搞审前调查,也是蜻蜓点水,敷衍了事。孰不知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业务,其资金总量、资金构成、资金的使用等都有可能发生变化,绝不会以同一个模式呈现。审前调查不但要了解和掌握其经济性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财政财务隶属关系、职责范围、会计政策选用及变动情况等一些常规的基本资料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的资金总量、结构和使用情况,以及有哪些重大开支和特殊开支,审计期间的经济指标状况及相关行业、单位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还要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经济运行环境等相关情况。只有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环境、业务流程、内控制度等情况掌握清楚后,才能为审计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才能在审计实施阶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否则,审计质量控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依据
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组为了完成审计项目任务,从发送审计通知书到处理审计报告全过程的工作安排。审计实施方案的质量关系到审计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是整个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保证。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审计人员会忽视审计实施方案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案的编制过于简单,审计重点不明确,审计内容不详,操作性不强以及缺少对审计事项的确定或者没有确定重要审计事项的方法和步骤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不论是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在审计复核等事后控制中不能有效地进行控制或根本无法控制。因此,在实施审计前必须编制出高质量的审计实施方案。
首先,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要在充分做好审前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审计目标的要求,项目的特点,审计资源利用等因素,按规范要求编制,具体要做到:一是审计目标明确,审计内容具体。有了明确的审计目标,才能确定需要查证的具体审计事项,有了具体的审计事项,就能在审计实施阶段对审计质量进行控制。二是突出审计重点,确定重要审计事项的方法和步骤,编制方案时,要根据审前调查所取得的资料,分析可能存在问题的线索,确定审计重点。对重点审计事项要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和步骤,使实施现场审计的人员在重点事项的审计中按照既定的方法和步骤顺利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合理搭配审计力量,明确人员分工,落实责任。审计组组长要合理整合审计资源,将需要查证的审计事项按审计组成员能力、分工等逐一落实到每个审计人员身上,做到责任明确。
其次,审计组组长或主审要将编制好的审计方案提交审计组反复讨论修改,以便进一步提高审计方案的质量,并使审计组成员明确自己的责任。经审计组讨论后再由审计**领导批准执行。
高质量的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依据。一个审计项目实施后,其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审计内容是否得到查证、审计方法和步骤是否有效、审计程序是否合法等均可以得到验证。
三、审计实施阶段,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
审计组在现场实施审计阶段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这一过程包括审计证据的收集、产生审计工作底稿、记载审计日记等。
(一)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审计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是审计证据质量控制的本质。对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要围绕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和要求,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重要事项不得遗漏;证据要具有充分的证明力,要素齐全。要将获取审计证据的名称、来源、内容和时间等清晰、完整地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审计证据应由提供者签名盖章,对提供者拒绝签名或盖章的审计证据,应当注明拒绝签名或盖章的原因和日期,不影响事实存在的,该证据仍然有效。另外,要对审计证据进行分类编号,以便利用。审计组长或主审在汇总审计证据时,要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人员分工,将审计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进行质量控制,降低审计风险。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控制。审计工作底稿是联系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的纽带。当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之一时,审计人员应当在编写审计日记的基础上,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一是被审计单位有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压滤机滤布财务收支行为;二是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而在工作实践中往往出现:①将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证据混淆或只有审计工作底稿而没有审计证据;②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不规范,遗漏项目;③没有经过审计组长复核;④对违规问题的定性依据不足等问题。
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对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控制应该做到:一是编制要规范,内容要完整。要按照审计方案的具体审计事项,一事一稿,规范编制。二是发现的问题必须写明事实基本情况、法规依据、审计评价、处理意见。三是编制人员签名后及时送交审计组长复核,审计组长编制的工作底稿可由本审计组其他人员复核,形成会审制度。四是正确区分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获取的能够证实被审计事项真相的证明材料,是每个审计事项都不可缺少的材料;而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经查证认为被审计单位违反财政财务收支行为或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它不是每个审计事项都必须有的。五是索引号编写要统一、规范。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日记之间是相互印证、互相补充的,因此审计组要对其索引号的编制要做到统一和规范,以便于审计资料的利用和对审计质量的检查。
(三)审计日记的质量控制。审计日记是审计组以人为单位按时间顺序反映其每日实施审计全过程的书面记录。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要逐日编写审计日记,真实、滤布完整地记录实施审计的具体过程,它是审计人员现场审计的全过程记载,是审计人员智慧结晶的真实反映,是现场审计的“黑匣子”。在审计实施阶段对审计日记的质量控制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一是通过审计日记的记载,反映审计人员整个审计工作的轨迹和过程,便于审计组长和主审了解审计人员的工作情况;二是它是审计过程和结果的反映,便于对审计人员工作业绩和工作质量进行考核;三是利于分清责任,降低审计风险,保护审计人员。
对审计日记的质量控制,一是记载要具有连续性;二是要具有完整性;三是要具有合法性。最终形成的审计日记要经审计组长或主审复核把关。
四、提升审计人员素质是审计质量控制的保障
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等综合素质是提高审计质量的总体要求,审计工作责任大,专业性强,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并严守审计纪律、恪守审计职业道德,做到依法审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保持严谨、稳健、负责的职业态度。只有加强审计人员素质的控制,才能保证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6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