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综合报告
栏目

省政府工作报告(8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2-02-13 08:49:01 热度:14

省政府工作报告(8篇范文)范文

第1篇 2018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7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省长陈求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面对净化和修复政治生态的艰巨任务,在___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及省委的安排,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持之以恒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攻坚克难,实现了经济筑底趋稳,社会和谐稳定。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9.3亿元,增长3.4%,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60元,实际增长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70元,实际增长4.9%。

调减玉米种植面积236万亩,超额完成调减任务,粮食产量420亿斤,是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预计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2.2%,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

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8万户,增长12%。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6.7%,范文内容地图有效发明专利增长21.8%。

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超过75%。27.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减少贫困村621个,城镇新增就业42.1万人,均超额完成计划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1.6%。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五个方面工作:可以概括为“一加四”,“一”是抓了___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四”是抓了“四个着力”的全面实施。

(一)贯彻落实___决策部署,振兴发展取得新进展

认真落实中央7号文件、国务院62号文件精神,制定了实施方案,编制了三年滚动计划,出台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率先拓展到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卫生、体育等领域。分别制定了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并且全面推动落实。

积极落实___、国务院批准在辽宁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组建沈抚新区。民营银行、保险公司、金融租赁、消费金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法人机构陆续获批,一些期盼多年的重大政策举措落地辽宁2017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7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热门思想汇报、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大连金普新区等改革创新试点扎实推进。鞍山职业教育双元试点、锦州督考合一机制改革、营口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阜新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朝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盘锦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成效显现。

我省6000多个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三年滚动计划。抚顺清原抽水蓄能电站、辽阳石化俄油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葫芦岛徐大堡核电站、铁岭燃料乙醇等项目加快推进。

(二)着力完善体制机制

一是进一步推进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356项省级职权,放权力度位于全国前列。14个市都组建了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多个部门的审批权集中到一个部门。省(中)直40个单位422项审批事项进入省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

二是推进了省政府内设机构精兵简政的改革。率先推动新一轮“三定”规定调整,55个部门优化职责750余项,精简处室85个,减少干*职数192名,收回人员编制104名。

三是推进了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省本级率先组建了7家国企集团,各市组建了41家企业集团,带动全省658家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改制后的企业集团起步良好,收回事业编制1.5万余名。

四是推进了国有企业管理改革。吸引各类资本569亿元,国有资本初步起到了放大作用。省属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2.3个百分点,“三项费用”压减5.1%,“两金”占用下降22%,上缴国有资本收益15亿元。

五是推进了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激发了创业活力。

六是推进了风险管控机制改革。去年,省委、省政府制定并实施了19号和21号文件,对政府债务和养老金风险防范提出了管理措施。省本级化减政府性债务1122.5亿元,各市化减政府性债务570亿元。发行置换债券2708亿元,节省利息支出140亿元。将424亿元国有股权益、100亿元财政资金纳入养老保险风险基金,补充养老金缺口,落实“收支平衡、预算兜底”责任制,基本保障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七是推进了财税体制改革,落实了国家各项税制改革政策。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出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106个,吸纳民营资本294亿元2017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两会专题。水价、不动产登记、农垦、林业、供销社等领域改革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八是推进了开放发展体制的改革

利用外资30亿美元,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600亿元。进出口总额实现5825亿元。“三互”大通关、大连港、营口港集装箱多式联运,成为全国首批示范工程。铁岭保税物流中心获海关总署验收并封关运行。华晨集团、东北特变电工等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项目达97个。

(三)着力推进结构调整

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化解煤炭产能1361万吨,超额完成国务院下达的年度任务;化解钢铁产能602万吨,提前完成“十三五”任务。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10.4%,缩短了去库存周期。帮助企业去杠杆,新设股权投资基金和管理机构40家,新增新三板企业92户,资本市场直接融资2556亿元。落实结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政策,减少涉企各项税费850多亿元。降低企业用电成本37亿元。加大力度补短板,安排扶贫资金6亿元,增长36.6%。

狠抓项目年工作。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葫芦岛承接产业转移项目36个,朝阳推进“五个一工程”,在每个县区都搭建了项目集聚平台。营口、盘锦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分别为270个和131个。大连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建成,沈阳至铁岭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通车,京沈客专辽宁段工程过半,大连英特尔存储芯片、鞍山缘泰石化、抚顺石化油品深加工、丹东黄海新能源汽车等一批结构调整项目投产运营。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施《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推进首批50户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试点示范企业项目建设。心得体会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比17.2%,石化产业精细化工率51.5%,均提高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沈阳机器人产业主营收入增长27.3%,i5智能机床销量增长4倍。鞍山激光产业园、盘锦辽东湾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了26%和12%,本溪药都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5%。

农业生产稳中调优。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3250万亩,流转面积占比34.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达到14个、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有678家。农村信息进村入户量居全国首位,农产品质量安全绩效考核居全国第二位,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抽样合格率96%以上,畜产品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99%以上。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服务业发展呈现新局面。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新增金融机构110户,推出信贷创新产品86个,新增综合融资8180亿元。建成24个大宗商品现货电子商务运营平台。邮政服务实现“一村一站”。旅游业、文化产业总收入分别增长12%和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4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逐步提升2017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7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四)着力鼓励创新创业

出台了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和三年滚动计划,沈阳浑南区成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大连高新区“双创”工作被纳入国家整体众创空间示范体系。

全省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38个、创新战略联盟12家。攻克核心关键技术34项,开发重大产品18个。备案众创空间105家,工作总结创业孵化基地吸纳企业9500多户,一大批创客走上创新创业之路。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500多人,企业博士后设站单位增至208家。

制定了省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积极推进科技、教育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与三次产业的融合。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地用在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上,牢牢守住民生底线。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月230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420元,城市低保平均标准提高到每月522元、农村提高到每年3903元。受灾群众、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生活得到保障,优抚对象、特困职工生活待遇得到落实。关爱老年人健康工程取得实效。

棚改开工14.1万套,货币化安置比例达到75%。改造农村危房2.28万户,改建农村公路4402公里、村内道路6051公里。抚顺市地质灾害区避险搬迁安置居民6141户。

落实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23.5万名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地上学。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65%。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成效,分级诊疗试点顺利。在全国率先启动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基本药物制度覆盖了所有乡镇和行政村。“两孩”政策全面实施。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免费开放,举办了第五届全民读书节。****《毛丰美》入选建*95周年献礼影片,芭蕾舞剧《八女投江》获文华大奖。全民健身更加活跃,辽宁健儿在里约奥运会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出重拳治理雾霾天气。个人简历在全国率先启动秸秆焚烧防控问责机制,秋季火点数量下降63%。推进“煤改电”项目,拆除燃煤小锅炉5951台,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2.1万辆。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15.1和16.4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84天,比上年增加26天。

实施辽河、凌河保护区生态封育工程。大伙房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取得阶段性进展。依法取缔65家“十小”污染企业,河流水质总体稳定,82.6%的断面达到水质考核目标。海洋生态整治成效初显。

完****工造林130万亩,封山育林80万亩,森林抚育90万亩。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建成省级生态乡镇3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400个。

平安辽宁建设扎实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持续向好,群众的安全感逐步提升。国家安全、信访工作、应急管理、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加强。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援疆、援藏工作取得新成效。

去年,我省连续5次遭受强降雨,紧急转移安置群众30余万人,实现了大雨大汛无伤亡,得到国务院的充分肯定。

去年,在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中,盘锦市受到通报表扬。

支持国防和军队深化改革2017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两会专题。14个市都获得了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国防动员、边海防建设、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呈现新局面。

落实全面从严治*主体责任范文写作。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______保持高度一致。认真整改落实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努力做实经济数据。以查处辽宁拉票贿选案为镜鉴,*示教育政府公务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尊法守法、依法办事。坚决贯彻国务院“约法三章”,全省净减少公务员5717人、事业单位人员23970人,“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27.6%。

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省政协的民主监督

607件人大代表建议、602件政协提案全部按时办复。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8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96件。认真听取各民主*派、工商联、无*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___、国务院亲切关怀的结果,是中共辽宁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认真履职、有效监督和对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干*群众(包括中央驻辽单位)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派、工商联、无*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表示诚挚感谢!酷猫写作范文网向参与辽宁发展建设的中直单位,向解放军驻辽部队和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辽宁的各界友人,表示诚挚感谢!

回顾去年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同志______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做到___提倡的坚决响应、___决定的坚决执行、___禁止的坚决不做,确保___决策部署在辽宁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落实;必须坚持“四个着力”,把完善体制机制作为治本之策,把推进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鼓励创新创业作为动力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发展耐心;必须强化责任担当,在困难面前不畏惧,在压力面前不退缩,在矛盾面前不躲闪,特别在改革攻坚上敢于涉险滩,在关乎民生福祉问题的解决上不怕得罪人,以动真碰硬、知难而进的勇气,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诠释对*和人民的忠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讲真话、报实数、求实效,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使经济增长实实在在、没有水分,靠真抓实干来实现振兴发展目标。

总结去年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投资营商和人才环境亟待改善,新旧动力转换的矛盾亟待解决。国有企业离做大做强做优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科技、教育对产业的支撑不够强。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民生保障压力较大,在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等方面与群众期盼还有距离。特别是少数干*不担当、不负责,个别地区和部门办事效率低、服务质量差,企业和群众意见较大,我们要下更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

各位代表:2016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出口额等指标未能完成预期目标,这里固然有“三期叠加”的影响和经济结构偏重等因素,也有过去一段时间原省委**王珉主持省委工作期间,经济发展思路一度背离___的决策部署,背离*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导致经济数据弄虚作假。对此,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巡视组和国家审计署反馈意见的要求,坚决整改。顶着面子上难看的压力,认真地挤压水分,夯实经济数据。目前正在按照有关文件精神,严格落实统计数据质量责任制,做到统计数据真实可靠。

当前,辽宁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遇到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我们既要增强责任意识,更要坚定发展信心。信心来自___、国务院实施的新一轮振兴战略;来自全省政治生态的不断净化和修复;来自辽宁业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和科教实力;特别是来自经济趋稳向好的势头,目前,工业用电量结束23个月下降开始逐月回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结束51个月下滑由降转升,公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这些都反映我省经济筑底趋稳的积极变化;信心更来自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的辽宁人民,只要我们牢牢抓住振兴发展的战略机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一定能够团结带领4300万辽宁人民排除万难,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二、2017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奋力追赶全国发展平均水平的攻坚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维护以****同志______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持之以恒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振兴实体经济为重点,按照省第十二次*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同步,为扎实推进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良好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今年,我们面临的困难矛盾和风险挑战依然较大,必须坚决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稳预期、稳大局,在稳的前提下,努力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奋发有为。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定6.5%左右,主要考虑是:今年要召开*的十九大,我省经济发展要符合全国的大局大势;要与“十三五”规划目标相衔接,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要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

实现预期目标的支撑点:一是去年一些项目因环保违规被清理整顿,现在已经有8000多个项目实现合规生产,将形成新的增长点;二是通过帮扶停产半停产企业,解决市场、融资和人才等问题,将使企业释放新的产能;三是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830个工业项目,将有一批竣工投产;四是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结构调整项目,年内将陆续开工,形成有效拉动;五是通过房地产去库存、规划建设一批特色乡镇等措施,将扩大增长空间。省政府已经将支撑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1个指标和其他指标,向各市提出了分解落实意见,只要我们压实责任、苦干实干,就可以实现预期目标。

今年重点要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概括讲:就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国务院62号文件精神,抓好关键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实体经济;抓好五大发展任务;抓好政府自身建设。

(一)抓好关键性改革,优化投资营商环境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着力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合作、重信守诺、亲商清商、尊商护商的营商环境,打造“诚信辽宁”。按照《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规定,凡是与国家法律法规不一致的规章、文件一律清理、修改或废止;凡是没有法定依据的审批、审查、投资限制、资格认证、中介服务、行政收费一律取缔;凡是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准入门槛一律破除;凡是限制民营企业、外地企业进入本地市场的各种壁垒一律拆除;凡是政府依法作出的书面承诺,必须按期兑现;凡是对企业进行的执法检查,必须制定计划、经过批准、公开公告,不?*嬉獯ψ?凡是企业和群众对损害营商环境的举报投诉,必须在七个工作日内书面答复;凡是违反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行为,一律追责问责、严肃处理,并公开曝光。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清单管理推动减权放权。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实现全覆盖2017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7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工商注册便利化,深化“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大力整治垄断性服务行业。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全省国有企业吸引各类资本1000亿元。打好国企提质增效攻坚战,省属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再下降5个百分点,“三项费用”压减5%,上缴国有资本收益达到20亿元,提高国企资产利税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按规定提取折旧。积极稳妥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基本完成国企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增强国有企业发展活力。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放宽民间资本准入行业和领域。疏通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在辽宁大地上,我们一定要让投资者合法获利,让企业家施展才华,让发展动力竞相释放,让市场活力充分涌流。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抓好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强化风险管控。认真贯彻国务院88号文件和辽委发21号文件精神,健全政府债务风险管控和应急处置机制,严格禁止无效投资。认真落实辽委发19号文件精神,加强养老金收支预算管理,多方筹措扩大基金规模,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抓好公共财政建设,落实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用于保民生、保运转,为老百姓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继续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抓好电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

(二)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关闭落后产能低于9万吨的煤矿179个,产能9万吨及以上煤矿,务必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坚持分类指导、因城施策,将房地产库存去化周期调整到合理水平,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0%。以降低企业杠杆率为重点,盘活存量资产,提高投资效益,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加强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约束。认真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降低制度****易成本、中介评估费用、用能成本、物流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继续抓好重点领域补短板,重点在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服务业发展、抓好精准脱贫等方面狠抓落实。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守耕地红线,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建成高标准农田179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提升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推进设施农业扩产增效。支持辽阳建设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市,支持盘锦创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经济作物、高效特色农业、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强化农作物良种选育与推广。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环境友好型养殖示范场50个。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面积2000万亩。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大力发展现代海洋牧场2017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两会专题。

深化农村改革,抓好“三权分置”改革、确权登记和抵押贷款试点,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国有林场和农垦改革。搞好第三次农业普查。

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和八大门类产业发展政策,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加速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瞄准中高端,巩固提升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航空装备、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汽车等八大重点领域。推进100户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试点示范企业项目建设围绕精细化,调整优化石化产业,抓好产业链项目,在精细化工等领域与央企深度合作。聚焦深加工,改造提升冶金及建材产业,重点发展精品板材、高品质特殊钢、高端有色金属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支持辽阳建设千亿元铝合金精深加工产业基地。注重上规模,做优做精消费品工业,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程,大力开发辽宁轻工产品。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在集成电路、数字视听、现代通信服务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推进民用航空、海洋工程装备、燃气轮机、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以重点项目为载体,积极引导“军转民”和“民参军”。牢固树立质量品牌意识,培育省级名牌产品630个,创建特色品牌示范区10个。

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优质化、便利化提升。加强产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构建直接为企业提供融资的服务体系,破解融资难问题。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

推进数字辽宁,建设网络强省。持续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力争年内城市家庭具备百兆光纤接入能力。依托沈阳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及我省网络优势,发展位置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业态、新产业。着力推进“三网融合”。加强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管理。

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抓紧编制临港临空产业规划,抓好第三方物流、跨境物流、冷链物流、共同配送等新模式。支持快递物流产业园建设。

深化旅游业改革,组建旅游集团,发展全域旅游。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集聚区建设,旅游业总收入增长12%。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组建一批文化企业集团,抓好一批影视、出版、演艺等增长点,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信息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推动批发市场融合发展。发挥供销社、邮政网络服务优势,构建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

(三)抓好实体经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狠抓工业平稳运行。围绕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开展解困帮扶,围绕因环保问题被关停企业开展整改帮扶,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对接帮扶,围绕中小微企业开展精准帮扶。引导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产能更新换代、质量服务提升。抓好民营工业企业“大做强”“小升规”“个转企”三项工程。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市场空间。大力拓展养老、医疗、旅游、教育培训、体育、文化等新消费领域,引导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消费品和食品工业发展,增加辽宁产品有效供给,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实体经济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落实国家鼓励出口政策,扩大信用保险覆盖面,推广“互联网+外贸”服务新模式2017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7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高通关效率。出口总额占全国的份额不减,力争有所增加。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引导各类资本投向实体经济。深入开展项目年活动,抓好招商引资,与中国银行合作,办好跨境投资贸易洽谈会。发挥民间投资主力军作用,通过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用足用好开发性金融产品,保障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引进国内外到位资金5000亿元,其中利用外资100亿美元。开工建设华晨宝马x3、恒力炼化一体化、兵器华锦石化改扩建、燃料乙醇等项目,积极推进大唐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续建。抓好京沈客专及连接线、铁岭至本溪高速公路、宽邦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红沿河核电二期及输变电送出工程、辽西北输供水工程等续建项目,开工建设徐大堡核电站一期、盘锦至朝阳高铁、沈白客专、沈康高速(三期)等工程项目。力争阜新至奈曼、本溪至桓仁(宽甸)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推进大连新机场、沈阳桃仙机场二跑道、锦州特高压等项目前期工作。

(四)抓好创新发展,激发内生动力

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出台科技强省建设实施方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支持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开展一批重大政企产学研用合作,促进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

推进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聚焦培育新兴产业、构建技术创新体系等七项任务,抓好创新政策先行先试。

加强各类园区建设。55个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15个高新区、23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11个旅游度假区、17个大学科技园,都要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和专业化众创空间。推动大中小微企业、各类科研机构、创客各展所长、优势互补,使创新成果广泛覆盖一二三产业。

大力实施人才工程。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积极引进创新创业型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研发团队。命名表彰百名优秀企业家、百名杰出科技工作者、百名辽宁“大工匠”,努力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社会氛围。

抓好省属高校、科研院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调整设置学科专业,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加强高校“双一流”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重点抓好21所省属高校整体转型发展、30所高校200个专业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提高毕业生在辽宁各类企业的就业率。整合科技资源,完善省属院所结构布局。落实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五)抓好协调发展,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以沈阳大连为主轴,把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有机联结起来,增强整体竞争力,打造辽宁经济发展新引擎。支持沈阳建设东北亚地区重要国际中心城市、引领东北振兴发展中心城市,推进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沈抚新区发展建设为重点,落实42项政策举措,争取一批项目落地,推进中部城市群协同发展,促进沈阳经济区各城市协同发展。深入推进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支持建成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制造业聚集区,充分发挥产业结构优化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区作用,带动沿海经济带各城市互联、互补、互动发展。大连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沿海六市要完善对外开放的功能。抓好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支持辽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行区。支持抚顺、阜新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争创可持续发展示范市。支持朝阳抓好全国行政体制改革试点。支持阜新、铁岭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

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县域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盘活闲置厂房。集中力量规划并建设好100个产城融合的特色乡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切实解决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

(六)抓好绿色发展,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推进蓝天工程2017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两会专题。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加大力度拆除建成区老旧低效燃煤锅炉,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及焚烧管控,严格控制城市扬尘等各类污染。推进冬季清洁取暖,抓好电能替代工作,扩大煤改电供暖范围,提高城市集中供热比重。力争完成“大气十条”终期考核任务。

实施碧水工程。推进辽河、凌河保护区生态建设,实施大伙房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全面推进河长(库长)制。促进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强化工业园区环境监管。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加大力度治理城市黑臭水体

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抓好青山工程。完成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计划。发展林下经济和特色林产业。完善辽西北风沙阻隔带。

开展沃土工程。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按照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要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地肥力。

创新生态保护机制。巩固东部山区生态优势。抓好大连市、本溪县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快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展,推动“气化辽宁”“电化辽宁”建设。做好基础测绘,推进地理国情监测。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200个畜禽标准化生态项目。创建20个省级生态乡镇、200个生态村、3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农村公路3520公里、一事一议村内道路4500公里。

(七)抓好开放发展,提升开放水平

加快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动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沈阳、大连、营口要加大力度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加快建设大连金普新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促进大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展。完善营口中韩投资贸易合作园区功能。推进丹东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

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支持沿海港口实施港区联动,加快发展多式联运体系,构建国际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重点推动钢铁、煤炭等富余产能参与国际合作。

加强区域合作。充分利用辽宁、沈阳、大连与江苏、北京、上海对口合作机制,推动供需对接、优势互补、共建共享。深入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做好援疆、援藏等对口支援工作。

(八)抓好共享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2017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7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去产能分流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工作。

继续适当提高基本养老金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城乡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平均提高6%左右,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高7%。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更有力、更扎实、更精准的措施,确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健全社会救助制度,突出做好企业困难职工、低收入群体和困难家庭帮扶工作。完善残疾****益保障、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关爱老年人健康工程,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发展。

抓好棚户区改造,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计划新开工棚改住房10万套。

实施第三个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统筹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改造薄弱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均衡配置资源。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提升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支持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实施《健康辽宁2030行动纲要》。抓好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锦州开展“三医联动”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扩大新农合异地就医即时结报转诊覆盖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覆盖率达到60%。实施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启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试点。

大力推动“文化小康”“书香辽宁”建设,办好第六届全民读书节。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抓好“诚信文化”“家文化”宣传教育。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净化网络空间。推进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举办第十届艺术节。推进公共体育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普及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平安辽宁建设。落实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强化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加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和暴力恐怖活动。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督促企业务必落实主体责任,开展涉渔“三无”船舶整治行动,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强信访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抓好气象地震灾害预测、预防和救援,推进应急测绘保障和农村应急广播建设。

落实*的民族政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贯彻*的宗教工作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大力支持驻辽解放军、武*部队改革和建设,进一步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军地团结与协作。加强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提高边海防和人防建设水平。加强军事设施保护。健全完善驻辽部队社会化保障能力。做好军队转业干*安置,全面提升双拥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九)坚持执政为民,加强政府的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以****_________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努力建设法治政府、诚信政府、*洁政府、服务型政府2017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两会专题。

坚持从严治*,加强政府系统*的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向核心看齐。全面落实省政府*组、各组成部门和各单位*组织管*治*的主体责任。严肃*内政治生活,强化*内监督,厚植全面从严治*的政治基础,发挥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

坚持*政勤政,深入推进反腐__。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细则。认真落实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省纪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开好省政府第五次*政工作会议,部署并落实好2017年*风*政建设各项工作。加强行政监督,推进审计全覆盖,下大力气抓好省政府及各部门*风*政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

依法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落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支持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自觉接受*的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改进政府立法,推进公正执法。

坚持为民服务,切实加强作*建设。政府工作人员要勤勉敬业,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企业、深入一线,察民情、接地气、解民忧,虚心听取群众意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使政府工作符合中央要求,符合群众意愿,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发展规律。

坚持真抓实干,为振兴发展建功立业。建立督考合一评价体系,健全正向激励、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负责,为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忠诚干净担当的干*施展才干提供制度保证。对振兴发展的有功人员和出色完成指标任务的市县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努力形成崇尚实干、奋勇争先的氛围。

各位代表,辽宁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是英雄模范辈出的省份,是共和国长子。现在,新一轮振兴发展的重任落在我们肩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完成好中共辽宁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部署的各项任务。我们要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追求,要有重上九天揽月、再下五洋捉鳖的****,还要有长子情怀、担当奉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______周围,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努力开创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这篇内容讲的是关于改革、推进、发展、增长、落实、企业、产业、辽宁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对网友有用。

第2篇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密集型产业,提高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安排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利用非主业资产安置富余人员。引导全社会转变择业观念,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和多渠道就业。充分发挥社区在增加就业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城镇居民多方面、多层次的生活需要,加快发展保洁、绿化、商品快递、家政服务、治安管理、医疗保健等社区服务业。加强城乡劳动力就业服务协调工作,积极开拓省外劳务市场。 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城镇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搞好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后的续保工作,加快建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水平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在规范化动态管理中实现应保尽保。探索建立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力度,努力增加政府社保投入,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和营运制度,管好用好社会保障资金。 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按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城市低保人员生活补助和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稳步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实施促进消费的政策,发展消费信贷,积极改善消费环境,引导居民增加在住房、学习、旅游、健康和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消费支出。进一步推进农村牧区住房改造和小康村建设,引导农牧民树立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提高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 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今后五年,要以农牧区贫困村、贫困户为主要帮扶对象,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稳定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加强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工作,加大对城乡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发展社会互助事业,切实关爱鳏、寡、孤、独、残等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和残疾人事业发展。 八、实施科教兴青战略,加快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 实施科教兴青战略是关系我省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要把推进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放到突出位置,加快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巩固和发展科技体制改革成果,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特色研究优势,办好国家和省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推动产、学、研联合,努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技术创新体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加强技术引进工作,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对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技课题,继续采取国内外公开招标的办法联合攻关,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并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加强农村牧区科技工作,加速农牧业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推广。增加政府对科技的投入,改善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基础条件,积极发展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继续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形成全社会重视科技、支持科技的社会环境。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今后五年,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对基础教育、民族教育的投入,着力改善基层学校特别是农牧区的办学条件。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力争使全省“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在重点城镇基本普及高中教育。进一步优化高校专业设置,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积极发展硕士、博士生教育,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层次。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在职培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培养和引进人才的政策措施,用好现有人才,吸引外来人才。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允许专业技术人员跨地区、跨部门兼职兼薪。继续抓好专业技术人员和干*的在职培训,鼓励自学成才。建立健全全方位、开放式的人才市场,多渠道、多形式引进人才。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青海各族人民。 九、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政治保证和精神支持。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各级政府都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认真听取各民主*派、工商联、无*派民主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的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要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全面推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扩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努力把各种矛盾解决在基层。认真贯彻“依法治省”方针,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政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继续搞好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社会稳定。做好信访工作,关心群众疾苦,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经济和刑事违法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形成打、防、控、管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长效机制。坚决揭露和打击达赖集团、“flg”邪教组织和其它宗教极端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青海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要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倍加珍视并巩固和发展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认真落实*的宗教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进行马列主义、___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干*群众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锐意进取。努力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___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倡导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形成全省各族人民富民强省奔小康的强大动力。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推进道德建设,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创建活动。 加强文化建设。坚持发展先进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充分挖掘青海优秀的文化资源,繁荣文学艺术创作,努力推出一批具有地方民族特色、鲜明时代特征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文物保护工作,加快州、县、乡文化馆、图书馆和文化站为重点的三级文化网络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重视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药品流通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卫生服务、预防保健体系,加强农牧区卫生工作,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大力防治地方病和传染病,进一步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水平。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发展体育事业。重视做好老龄工作,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计划之内。 十、做好2003年的政府工作 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完成我省“十五”计划、加快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全省经济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5%,第二产业增长11.5%,第三产业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0亿元,增长14.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6%;物价增长调控在1.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是: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的要求,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持投资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拉动作用;做好农村牧区工作,确保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发展优势产业,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扩大就业、促进消费,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加强税收征管,调整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做好增收节支工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重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关键在于全面贯彻落实*的十六大和省十次*代会精神,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各级政府及全体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建设,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体察民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始终保持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新业绩,实现新发展。 各位代表!*的十六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部署,省十次*代会规划了未来五年青海发展的新蓝图。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___的___周围,在省委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努力实现既定目标,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一文由www.koomao.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3篇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 陕西省代省长贾治邦 2003年1月21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1998年1月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各级政府和全省人民在___、国务院和省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的十五大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齐心协力,开拓进取,胜利完成了既定的各项任务,使陕西出现了建国以来又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开创了团结稳定、加快发展的新局面。 国民经济保持高于全国水平的增长速度,综合经济实力跨上一个新台阶。五年来,全省经济以年均9.1%,的速度持续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预计达到2036亿元,比上年增长9.7%,是近几年增长最快的一年。财政收入达到248.8亿元(含上划中央两税),比上年增长14.2%。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非公有制经济和特色产业迅速崛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工业速度加快、效益提高,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果业、畜牧业、旅游、国防科技和能源化工等特色产业的支柱作用日益增强。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到38.2%。 抢抓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建国以来的又一次高峰,五年累计完成投资3736亿元。西康铁路、神延铁路、黑河引水等一大批跨世纪的骨干工程相继建成,米字型公路主骨架初步形成,南北铁路大动脉全线贯通,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山川秀美工程扎实推进,累计退耕还林856.1万亩、荒山造林640.7万亩,位居全国前列。 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目标如期实现,80%的国有小企业完成改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从2000年起整体扭亏为盈。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取得初步成效,财税、金融、价格、医疗、住房、农村税费、社会保障、政府机构和其他方面的改革继续深化。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引进外资和内资的总量大幅增长,外向型经济格局正在形成。 继续实施科教兴陕战略,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技工贸总收入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各级各类开发区成为科技创新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民营科技企业成为加速科技经济一体化的生力军。各类教育持续发展,两基目标基本实现,民办教育在全国领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有效,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新的提高。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社会科学、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快发展。 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保持了社会的摹本稳定。地方立法步伐迸一步加快,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省农村实现了村委会直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加大。深人开展以打黑除恶为重点的严打整治斗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重视和加强了信访工作。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为全省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4.4%。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救灾救济扎实有效。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在全国率先实现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费100%社会化发放,城市低保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 国土资源、环境保护、质量监督、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司法、工商、审计、统计、气象、地震、人防、地方志、军民共建和祖国统一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省人民同心协力,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省各条战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驻陕部队、武*官兵和**干*,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前进的道路上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结构不合理仍然制约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城镇部分居民和职工生活困难,就业压力增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业经济比重偏低,支柱产业不够强大,各级财力紧张;一些领导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行为严重,有些腐败现象还比较突出;投资环境不尽人意;少数地方社会治安状况群众不满意。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在历届政府奠定的基础上,继往开来,把陕西的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推向前进。 二、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期,开创快速发展新阶段 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更为激烈,世界经济的复苏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外部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都在增长。*的十六大全面深刻地分析国内外形势,认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作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根据*的十六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视察陕西时的重要指示,省第十次*代会作出了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规划的建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是完全一致的。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10.5%,人均8000元;第二步,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亿元,年均增长10%,人均11000元;第三步,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0亿元,年均增长9%,人均力争达到3000美元(相当于25000元人民币)。走好这三步,我们就能在2000年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提前三年翻一番,提前五年翻两番,把惠及千家万户的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今后五年,是走好这三步的关键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的十六大精神,落实好省第十次*代会的各项部署,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科教兴陕、工业强省、项目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陕南现代中药基地、渭北绿色果品基地建设,实现经济效益有新提高,发展后劲有新增强,群众收入有新增加,干*作*有新改进,努力开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新阶段。 今年是全面贯彻*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三步走的起步之年。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7.9%和6.3%。 完成新阶段的新任务,必须坚持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根据省情实际,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要切实把握好以下凡点: 第一,坚持把发展作为兴陕富民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面对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的逼人形势,不进则退,不快也退。解决收入低、就业难、财力紧张、贫困人口较多等诸多矛盾和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发展才有说服力,发展才有凝聚力。陕西是革命老区,老区人民曾经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陕西又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任务尤为繁重和迫切。各级政府必须以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把加快发展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庄严使命,团结和带领全省3600万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而加倍努力。 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高度重视解决观念更新、结构调整、机制转换等影响发展全局的关键性问题。加快发展必须以改革为动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置于万事之先,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不断破除旧的思维定势,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增强市场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用市场手段调整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经济成份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决不违背市场规律干预资源整合,决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决不上市场论证不充分的项目。要通过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来赢得市场竞争优势,进而实现全省经济质的跃升和量的跨越。 第三,坚持以创新培植经济新亮点,以创新构建产业新优势。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要依靠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外向型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特色经济等经济增长的新亮点。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解决我省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短缺问题,推动外向型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高新技术、果业、畜牧业、旅游业、国防科技工业、能源化工等六大特色产业,便之真正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支柱。为全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注人新活力,构建新优势,创造新财源。 第四,坚持把改善投资环境放在生命线的位置,以环境的改善促进经济的发展。环境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环境就是生产力。必须高度重视我省投资环境存在的缺陷,以大中城市污染治理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加快投资硬环境的改善;以经济运行机制与世贸组织规则接轨为核心,加强投资软环境的建设。全力营造文明舒适的人居环境、*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开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人手,严肃查处一切干扰破坏招商引资的案件,坚决改变一些地方和单位重招商轻服务、重签约轻落实、重承诺轻兑现的状况。树立诚信第一、服务取胜的观念,寓执法于亲商服务之中,以诚信引资金,以诚信聚人才,以诚信促发展。 各位代表,我们的目标是宏伟的,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的十六大为我们加快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们加快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们加快发展开辟了现实的途径;全省上下长期以来的艰苦努力为我们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在加快发展的举措上,看得准,抓得早,上得快,搞得好。这样就能抢得先机,赢得主动,经受考验,战胜困难,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水平,增强发展后劲。我们的任务是能够完成的,我们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三、以一线两带建设为突破口,带动三大区域四大基地加快发展 遵循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按照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原则,依托横穿东西的陇海铁路与宝潼高速公路,加快关中一线两带建设,使之率先崛起,让陕西经济的腰强壮起来;逐步创造条件,依托纵贯南北的包(头)北(海)铁路和与之并行的高速公路,构筑南北经济带,使之成为带动陕南陕北跨越式发展的经济脊,实现全省三大区域四大基地优势互补,携手并进,协调发展。 加速生产要素聚集,发展壮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规划先行、项目带动、环境改善为着力点,吸引国际和国内资本向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星火产业带聚集,便之成为西部最富活力的经济增长极;以一区多园为主要形式,建设和扩展4个国家级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和一批产业园区,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向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聚集,重振陕西制造业,让老工业基地焕发青春;以西安为中心,加快陇海沿线城镇带和关中特色城镇群建设,促使生产力向优势区位聚集,形成规划科学、结构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 加快汉江梯级开发和两岸绿色产业发展,重点建设陕南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喜河电站,做好旬阳、蜀河、白河电站建设前期工作。充分发挥陕南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建设以绿为特色的产业经济体系。紧紧抓住中药热的国际市场机遇,推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把陕南建成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标准化中药生产基地、面向全国和世界的中药材批发基地。 围绕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推进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通过整合规范,形成陕北煤电盐及其深加工产品工业园区、油气及其化工产品工业园区。加快实施煤电、煤液化、20万吨甲醇、15万吨醋酸、10万吨聚氯乙烯、30万吨电解铝、8万吨真空盐、10万吨煤焦油等龙头项目,推进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跃上一个新台阶。 深入实施优果工程,加快建设渭北绿色果品基地。充分发挥渭北黄土高原光、热、土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快27个苹果基地县和300万亩绿色苹果出口基地建设。以抓好果品质量安全为突破口,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推进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支持龙头企业扩张规模,让陕西果业打响品牌、走向世界。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各地要按照全省的总体战略布局,以农民增收、财源增加、后劲增强为着眼点,打优势牌,走特色路,逐步培育若干规模大、起点高、市场开拓力强的龙头企业,进而拉长产业链,整合为县域竞争优势。做到扶持一个龙头,树起一个品牌,做强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四、深化三项改革,加快体制创新 开创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在深化改革上有新突破,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抓紧制定并尽快实施我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按照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组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营运主体和基层企业三级架构。建立省市两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整合目前分散在各部门的国有资产,落实出资人职责,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按照有进有退,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要求,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速国有资产从一般性竞争领城退出。发展壮大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在做大做强绩优上市公司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绩差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工作。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所有企业都要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分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和三改一加强上下真功夫,坚持人本管理、科学管理,创建新型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领域,改善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政治社会环境,依法保护私人财产。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基础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展,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总量上规模、结构上档次、质量上水平、管理上台阶,迅速成长壮大为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完善各项配套政策,确保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农村义务教育和计划生育经费正常需要。继续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粮食市场,帮助粮食购销企业实现扭亏增盈。用足用好世贸规则中的相关政策,加大各级政府对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支持和补贴。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改革的关键是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坚决把行政审批事项减下来,确需保留的要严格规范,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增加透明度,并实行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适当下放经济管理权限,改进管理方式,降低行政成本。积极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一次办结制等工作方式。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逐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有一个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各级政府一定要清醒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解放思想申统一思想,在开拓创新中攻坚克难,把各项改革不失时机地推向前进。 五、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项目是产业的支撑,是扩大开放的抓手,是争取国家投资、吸引外资、利用信贷和民间资本的载体。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现阶段我省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要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扩大招商引资,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 强化项目准备和落实工作。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争取一批的要求,突出抓好新项目、大项目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财源为目标,筹划一批产业项目;以公路建设为重点,争取一批基础设施项目。要加强领导,落实机构,充实队伍,保证经费,把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细,做充分做成熟。建立和充实全省的项目储备库,并按行业和地域分类管理。做好项目的包装策划和市场推介。今年省政府要组织各市和企业拿出高质量的项目,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上门洽谈。建立领导抓项目的责任制,把项目的储备、争取、建设作为考核地区和部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地和各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要从项目准备、包装策划、资金落实到建设管理,进行全程服务、全程推动、全程监督。 提高招商引资水平。确立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地位,推动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实质性合作关系。扩大各类开发区的管理权限,使开发区成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耍舍得拿出好的项目、好的资产与外商合作。努力提高制造业利用外资水平,鼓励和引导外资投向农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参与国有企业并购。大胆采用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投资基金、股权转让、收购兼并、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利用外资。改进招商引资方式,立足双赢,注重实效。坚持面向国外直接招商与面向东部落户的外资企业招商相结合,以吸引东部外资企业再投资为主;面上招商与开发区招商相结合,以开发区招商为主;洽谈会招商与平时招商相结合,以平时招商为主。项目意向形成后,必须盯住不放、跟进服务,促进意向变合同、合同快履行。充分发挥各驻外机构、涉外机构和组织的招商引资作用。今年全省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要达到4.5亿美元。 积极扩大外贸出口。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着力培育出口潜力大的机电产品群、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群、绿色生态型的农业产品群,形成三大出口产品支柱。巩固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加快建设国家级西安出口加工区。认真落实国家支持出口的政策措施,完善有关税收和贸易融资机制,推进大通关工程。今年外贸出口要增长10%。迸一步发展加工贸易和对外工程承包,带动装备、技术和劳务出口。 继续加强东西经济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的东部企业以兴办实业、参股控股、收购兼并、租赁承包等多种方式来陕发展。办好第7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和第10届杨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 六、坚持不懈地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加大西部大开发实施力度,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旺盛增势,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进一步加强以公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资金筹集向民间资本和外资延伸、路网建设向通市通县公路延伸的两个延伸为着力点,兴起新一轮公路建设高潮。在建设公路主骨架和一纵三横两环次骨架的同时,加快实现通市公路高速化、通县公路二级化。抓紧建设关中公路大环线。尽快形成西安与周边省会城市的一日交通圈。年内确保建成榆林至靖边、勉县至宁强、延安至安塞、西安绕城南段、咸阳过境等高速公路;加快建设阎良至禹门口、延安至黄陵等高速公路;新开工建设户县至洋县、洋县至勉县、靖边至安塞、子洲至王圈梁等高速公路,以及安康至旬阳至白河二级公路。加快建成西合铁路和宝兰铁路复线,力争开工建设西延铁路扩能和西安铁路枢纽改造工程。完成咸阳机场扩建,做好延安机场改造和汉中、榆林、壶口机场的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完成蒲城电厂二期工程,加快韩城二电厂、户县电厂和略阳电厂扩能改造建设进度,力争开工建设神木电厂。建成省电信网管大楼和移动网、城域网扩容工程等电信基础设施项目。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 加快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广舍饲养畜,全面实施封山禁牧。解决好封禁过程中的牲口、灶口和人口问题,严格兑现钱粮补助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力争全年完成退耕还林420万亩,荒山造林420亩。继续加快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抓好一批国债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安排的生态工程和黄土高原世行贷款项目。按照建设生态省目标,加强五大生态工程示范区建设。坚持以兴水治旱为中心,抓好骨干水源工程、淤地坝工程、节水改造工程、城乡供水工程和防洪保安工程。加快建设神木瑶镇、榆林李家梁、洋县卡房和安康黄石滩水库,新开工延安城市防洪和城区供水红庄调蓄水库、引乾济石、引红济石工程,完成烃河东庄水库项目建议书的报批立项,着手进行引汉济渭项目的前期工作。 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搞好资源的勘查、开发与管理,坚持依法开发,合理利用。严格土地管理,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汉江、丹江水污染防治、渭河综合治理和秦岭国家级生态功能区建设。全面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强化对污染严重行业的治理。推行清洁生产,提倡绿色消费,发展循环经济,使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一年比一年更加美好。 七、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以增加农民收人为主要巳标,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基本途径,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推进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发展名、特、新、优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把果业做大做强,提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以奶业产业化带动畜牧产业化,抓好畜禽良种繁育推广和疫病防治,大力发展草产业,加快畜牧小区建设,推进关中农区畜牧业发展。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乡镇企业转机制、上水平,向小城镇、乡镇工业园区聚集,提升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改造和重点培育一批竞争能力强、市场空间大的龙头企业,促进银桥、华圣、海升等重点企业发展壮大。大力推广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方式,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人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注重引导龙头企业加强与农民合作,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让农民得到实惠。 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一是坚持农科教结合,充分发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星火项目的示范、辐射、带动功能,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场和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二是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质量检测、市场监管、政策法规体系,促进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生产,提高质量,确保食品安全。三是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加强与全国性批发市场、连锁集团、加工企业和外资的合作,在全国多数大中城市建立营销点,增加农产品出省、出口。四是完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抓好信息入乡工程,尽快形成贯通全省、连接国内外的农业信息网络。五是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大力推进农村信用乡(镇)、村建设。六是搞好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以扶贫重点村建设为突破口,抓好移民扶贫、信贷扶贫、科技扶贫和社会扶贫工作。 八、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产业是财富之源。要把产业发展放在兴陕富民的突出位置,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培育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为切入点,推动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构建产业群和城镇群,走有陕西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着力培育壮大八个工业支柱产业。选择涵养财源大,增加就业多,具有比较优势和高增长潜力的八个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一是以数字化家电、电子元器件、移动通信及网络设备、计算机软件、军工电子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二是以石油天然气和食盐开采及加工利用、煤炭采选、煤电转化及煤液化为主的能源化工产业;三是以重型汽车及零部件、高压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机床工具、缝制设备、航空航天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四是以创制药物、天然药物、基因工程药物为主的现代医药产业;五是以果品、畜产品、蔬菜、粮食深加工和烟草、酿酒为主的食品加工产业;六是以增加品种、扩大出口为主的纺织服装产业;七是以高标号水泥、陶瓷、新型建材为主的建筑材料产业;八是以钢材、铝冶炼、钼精矿、钛材及合金材料深加工为主的有色冶金产业。围绕做大八个支柱产业,今年安排36个重点基建项目,总投资为269.2亿元;安排36个重大技改项目,力争投资达到155亿元。重点抓好神木2x60万千瓦电厂、渭化双甲、亨通500吨泰乐菌素、冀东日产4000吨水泥等基建项目,鑫光铝业、彩虹大屏幕彩管、1.5万辆重型汽车和10万台变速箱等技改项目。通过新上一批项目,改造一批企业,开发一批产品,培育出若干在全国同行业位居前列的优势企业和产业群。力争使八大支柱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和利税总额由2001年的430亿元和153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800亿元和300亿元。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信息化贯穿于工业化的各个领域和整个过程。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智能化管理,推进企业信息化。实施技术创新,力争在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大网络之间互联互通。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抓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不断推进社区信息化,提高社会信息资源共享程度。 加快城镇化进程,构建有区域特色的城镇群。抓紧做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和修编。加强道路、供水、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强化经竞争力和辐射力。把产业群和城镇群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动西安和关中其他中心城市经济一体化,并以此为主体发展关中城镇群;以能源化工产业为载体,加速扩展延安和榆神城镇群;以汉江及其两岸开发为载体,加速扩展陕南城镇群。各地都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推动小城镇建设,力争五年内新设市(区)13个,全省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0%左右。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深化户籍、住房等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分割,降低进城门槛,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九、以旅游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劳动就业,增加财政收入。 做大做强旅游业。拓宽旅游业发展新路子,将主要依靠文物古迹旅游拓展到山水生态游、科技智慧游,造就新的热点产品,千方百计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黄金旅游线路向陕南陕北扩展,使分散的景点由珍珠变为项链。加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抓好秦始皇陵遗址公园、黄帝陵整修二期、汉阳陵博物苑、法门寺镇旅游景区、华山、太白山、陕西自然博物馆等文物旅游重点工程建设。理顺营城市理念,加大对城市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力度,提高城市的管理体制,规范旅游市场,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品位,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加速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尽快制定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物流中心,优化重组物流资源。重视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新型业态,积极发展批发市场、配送中心、拍卖中心和连锁经营。抓好西部医药物流中心、陕西现代物流配送示范工程建设。加强与国内外大型商贸和物流集团合作,促进物流业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增加效益。 积极发展金融业。以建设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为目标,吸引国内股份制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来陕落户,培育地方投资主体和投资工具。探索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再保险市场、地方债券市场。发挥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服务城乡经济的作用。积极发展企业贷款担保和消费信贷担保等金融中介机构,引导银企合作,努力解决企业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问题。 加快发展房地产业和住宅服务业。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全面放开住房二级市场,促进已购公房上市流通。搞好经济适用房和*租房建设,努力满足住房市场的有效需求。加快推进传统住宅管理向市场化物业管理转变,促进房地产业和住宅服务业健康发展。 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持社会稳定,关键是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级政府要把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确保全省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认真贯彻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把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一是落实广开就业门路的各项措施。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积极发展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扩大就业空间。二是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劳动保障、财政金融和工商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再就业。三是落实就业培训和服务工作。构建街道社区就业服务平台,提供低*有效的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促进劳动力市场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迈进。四是落实领导和部门责任。建立各级政府扩大就业目标责任制,把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考核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 统筹兼顾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从解决体制性、政策性障碍人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地向城镇转移,向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减少农民数量。扩大劳务输出,重点是组织农民到东部沿海务工。为他们搞好技能培训、信息服务和法律服务,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普遍实行劳动预备制度,提高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搞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完善失业保险政策体系,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并轨。扩大城镇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基金收缴率,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加强城市低保工作,及时把符合条件的城市居民纳入低保范围。全社会都要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体,切实做到老有所养、贫有所济、残有所助、灾有所救。 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为目标,优化支出结构,首先保工资、保社会保障资金、保农村转移支付。切实做好增收节支工作,不断提高理财水平。 要从增加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和就业机会人手,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着眼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供给结构,创造新的消费热点,使全省经济增长走上以扩大内需为立足点,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共同拉动的良性循环轨道。 十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切实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施科教兴陕战略,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普九成果,确保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加快普通高中建设,推进课程体系与教材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重视解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抓紧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搞好县以下教师工资统一发放。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推进高校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保持我省民办高校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坚持创新和产业化的科技发展方向。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是我省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潜力所在、后劲所在、希望所在。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产学研结合,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尽快形成新的产业优势。重点抓好西安软件园、大学科技园、星火密集区和中药产业示范县建设,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扶持力度,争取培育出一批参天大树。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支持一切有利于发展进步的知识创新,善待一切为陕西谋事干事的中外人士,促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进一步发展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多出优秀作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制定和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化程度。抓紧组建报业、出版、发行、影视等文化产业集团。加强文物保护,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事业。重视发展城乡卫生事业,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全民健身,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建设,不断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人民剧院、广电大楼、奥林匹克公园以及市县基层文化、卫生建设项目。加强民族团结,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发展老龄事业、残疾人事业。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干*群众,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做好双拥共建、人防和交通战备工作,多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实施依法治省五年规划,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和全社会依法治理水平。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提高执法水平。做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建立专家咨询、法律咨询和重大决策公示制度,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各级政府都要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听取各民主*派、工商联、无*派爱国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城乡居民自治组织,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加强信访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防重大事故发生。加强和改进治安管理,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坚决取缔各种邪教组织,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十二、增强公仆意识,强化落实机制。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经济强省的历史重任,各级政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本领和驾驭全局能力,努力创建一个求真务实、办事高效、造福人民的服务型政府。 实践三个代表,增强公仆意识。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贯彻执行*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加快发展上出实招,在执政为民上见实效。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深入到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信号,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坚持从严治政,加强*政建设。进一步抓好领导干**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三项重点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继续执行收支两条线、会计集中核算、一厅式办公、政府采购等行之有效的制度,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部门预算制度改革。加强审计监督。实行多种形式的述职述*制度,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各级领导干*一定要始终绷紧清*从政这根弦,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养浩然正气,筑拒腐长城,做人民公仆。 改进工作作*,强化落实机制。按照中央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着力解决干*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说实话,重实干,求实效。所有政府工作人员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使延安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扬光大。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追究诬告者,惩治腐败者,着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支持人们干成事的社会氛围。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江泽民同志一再强调,要落实,落实,再落实。落实出生产力,落实出竞争力,落实才能取信于民。必须建立政府工作快捷的落实机制,便落实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各级政府工作人员都要有强烈的落实意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调查研究、督促落实、解决问题上来。从省政府做起,压缩文件,减少会议,集中力量抓项目建设;从领导干*做起,轻车简从下基层,深入实际办实事;从一把手做起,说了算,定了干,布置一件,落实一件。建立政府效能评议机制,下决心解决部门利益刚性化问题,确保政令畅通。对少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要以政纪法纪论处。各级领导干*要牢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经济强省的庄严使命,负重自强,奋发有为,以一流的落实工作,创一流的发展业绩。 各位代表,本世纪头二十年是决定兴陕富民进程的关键时期。国家的兴旺发达,鼓舞着我们;三秦父老的期盼,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___的___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和带领全省人民,紧紧抓住团结稳定、加快发展两大主题,万众一心,奋发图强, 努力创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经济强省的历史辉煌!

第4篇 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1月12日在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省长石秀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关于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我们坚持以马列主义、___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___、国务院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中共贵州省委的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和帮助下,认真履行全省各族人民赋予的职责,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展顺利,扶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经济社会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一)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九五”计划顺利完成,“十五”计划开局良好。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793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180亿元,年均增长8.7%,高于同期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快、效益好、最稳定的时期。1999年提前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财政总收入从1997年的106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203亿元,年均增长13.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从57.9亿元增加到114亿元,年均增长14.5%;财政支出从113.8亿元增加到314.7亿元,年均增长22.6%,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幅之大都是历史上少有的。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07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5倍以上,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以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2002年底分别达到1553亿元和1404亿元,比1997年底增长1.2倍和84.3%;金融产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三次产业排序在1999年实现了“二一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实现了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的历史性跨越,粮食、烤烟、油菜等主要农产品向优质化方向推进,2002年畜牧养殖业占整个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8.3%,比1997年提高近4个百分点,乡镇企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良好;农民非农收入大幅度增加,五年累计劳务输出482万人次,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21%。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1%;电力工业累计完成发电量2067亿度,比前五年增长91.4%,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带动作用;“两烟一酒”结构调整取得进展,烟草行业整体实现扭亏为盈,茅台酒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经营效益不断提高;以铝、磷化工为重点的优势产业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特色食品和制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领域,实施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累计完成技改投资461亿元,比前五年增长近1.4倍,年均增长17.2%。在投资的拉动下,建筑业保持高速增长。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0.6%,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旅游业总收入增长2倍以上,房地产、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服务性消费的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积极扶持经济强县建设,区域经济日趋活跃。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五年来,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之大、项目之多、效果之明显是前所未有的。交通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公路和内河航运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88亿元,比前五年增长5倍。贵新、凯麻、贵毕、玉铜等高速或高等级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水黄、关兴、遵崇、清(镇)镇(宁)等高速或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一横一纵四联线”高等级公路主骨架加快形成,西南公路出海通道贵州段全线贯通;完成了1.5万公里公路改造,公路技术等级和通达深度明显提高,高级、次高级公路里程由4474公里增加到1万多公里,新增公路通车里程5659公里,基本实现了县县通油路,全面实现了乡乡通公路,75%的行政村通机动车。完成了乌江航运建设工程,实施了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起步工程贵州段和赤水河航运建设等项目,内河航运条件得到改善。株六复线、内昆铁路和水柏铁路建成通车,完成了盘西铁路电气化改造和六盘水铁路枢纽等重点项目,渝怀铁路贵州段开工建设,黔桂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铜仁大兴机场建成通航,启用安顺黄果树机场和兴义、黎平机场建设进展顺利。实施“西电东送”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电力行业累计完成建设投资338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9倍,新增装机容量292.1万千瓦。第一批“四水四火”电源点项目全部开工,在建装机容量超过前五十年的总和;第二批后续电源点项目中,构皮滩水电站已获国家批准立项,其余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建成省内超高压骨干电网,“黔电送粤”输电通道建设进展顺利。电煤基地建设步伐加快。2002年完成了向广东送电100万千瓦的任务。生态和水利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实施了一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完成退耕还林260万亩、人工造林1502万亩、封山育林178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0万亩,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建成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开工建设王二河水库、玉舍供水工程、遵义灌区一期工程等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完成了一批病险水库治理和县城防洪工程项目。城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加大了城镇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2年城镇供水普及率达到85.8%,比1997年提高15.8个百分点;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24.1万吨,污水处理率比1997年提高13%;完成城镇道路建设和改造500公里;城镇绿化率达到16.8%。城镇化水平达到25%,比1997年提高7个百分点;区域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通信设施建设快速发展。通信行业累计完成投资170多亿元,通信光缆长度达到5.2万公里,比1997年增长了2.8倍;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27.6万户,增长了7.3倍,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4.03部;互联网用户迅速增长。 (三)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积极进展,共完成68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造,部分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已有13户企业成功上市,共募集资金70多亿元;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通过采取债转股、兼并破产、技改贴息等政策措施,基本实现了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改革脱困三年目标,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五年降低了7.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从1997年的0.7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8.5亿元。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迈出新的步伐。非公有制经济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从1997年的22.5%提高到2002年的29.6%。 市场体系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市场配置资源的领域不断扩大。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决定,市场调节价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分别达到94%、86.8%和88%。市场网络逐步完善,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和中介组织加快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开始兴起。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转变政府职能步伐加快,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得到增强。完成了全省政府机构改革,省政府机构由58个精简为44个,行政编制精简了48%。清理并废除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省和部分市、州、地组建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促进了政企分开。以建立公共财政为目标,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改革稳步推进,金融组织机构逐步完善;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市场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教育、科技、卫生、住房、粮食流通以及旅游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加大。 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以东西合作为契机,以跨区域资产重组为重点,在电子、化工、煤炭等行业引进了一批省外优强企业,盘活了大量存量资产,五年累计引进省外资金137.5亿元,比前五年增长近2倍;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在电子、商贸领域实现了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的突破;在环保、生态、卫生、教育、农业、扶贫等领域,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7.3亿美元,比前五年增长1倍以上。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31.7亿美元,比前五年增长9.3%。 (四)扶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如期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启动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五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01.5亿元,48个国定贫困县整体越过温饱线,农村贫困人口从1997年的789万人减少到2002年的300万人左右,基本解决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已稳定解决温饱的农村,建成了一批小康村镇,三分之一以上农户生活水平达到小康。全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民人均政策内减负率达到44%。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299元增加到1490元,年均实际增长4.1%。努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累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万亩,解决了550万人的饮水困难;建成农村沼气池23万口;第一期农网改造全面完成,行政村通电率达到96%,入户率达到90%;建成1.4万座广播电视收转站,行政村通电话率达到42%,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通过调资和实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措施,提高了**事业单位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收入水平;通过实行“以奖代补”、“两保一挂”以及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等政策,基本保证了财政困难县**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工资发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442元增加到5930元,年均实际增长6%。 (五)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两个确保”和“低保”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五年累计促进城镇就业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市场就业机制开始形成。以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两个确保”实现100%,“三条保障线”各项政策全面落实。1999年到2002年,累计投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亿元以上,覆盖人口34.1万人,基本做到“应保尽保”。认真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建立了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提高了紧急救助能力。 (六)大力实施科教兴黔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明显加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五年累计投入预算内教育经费183.1亿元,比前五年增长近1.3倍。“两基”攻坚全面展开,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工程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累计新建农村中小学2547所,改造815所学校危房。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基本确立。全面普及初等义务教育,42个县(市、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从1997年的13.6%提高到2002年的47.7%。青壮年人口中的非文盲率达到94.1%,比1997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加强,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左右提高到9%左右。2002年,博士学位授予点实现了零的突破,硕士研究生在校学生总数比1997年增长了3倍以上。全省符合条件的普通高校全部与商业银行开展了“银校合作”,一半以上的贫困生助学贷款问题基本得到落实。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推进社会力量办学,各类民办学校达到1192所,比1997年增加了593所。大力支持科技事业发展,共投入科技三项费和科学事业费13.8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倍以上;建成5个重点实验室和12个重点中试基地或工程技术中心;实施了“跨世纪科技人才工程”;对省属科研院(所)进行了分类改革。 积极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格局初步形成,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新建乡(镇)计生站915个、村计生室1.5万个,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4.48‰下降到11.64‰。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得到加强。实施了一批重点污染治理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县级“两馆”56个,乡(镇)文化服务中心507个。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体育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新建乡(镇)卫生院657所,村卫生室1365个,改造贫困县医院31所。认真落实依法治省的各项措施,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发布地方性法规31件,制定发布行政规章32件;完成了“三五”普法教育,全面启动实施“四五”普法计划。防范并依法严厉打击“flg”等邪教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和禁毒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大。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在全省推行了政务、村务和厂务公开。认真落实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各项措施,反腐败斗争和*政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全民国防教育意识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事业加快发展。民族、宗教、审计、质监、药监、档案、人防、外事、侨务、对台、参事等各方面工作得到加强。 2002年全省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1%,是“九五”以来最快的一年;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4.7%和1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亿元,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1%;进出口总额增长7.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8%。“10件实事”基本完成。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有效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把中央的方针政策与我省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扎实工作,排难而进,仍然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我们主要有以下体会: 第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坚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围绕富民兴黔的目标,在不断深化对省情认识的基础上,适时完善发展思路,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充分调动广大干*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扎实工作,团结拼搏,努力做到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 第二,坚持把发展作为富民兴黔的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始终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财政政策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机遇,把所有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加快发展上,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把扩大投资规模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把结构调整作为加快发展的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加快发展的动力,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看准了的事情就抓住不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三,坚持从贵州实际出发,集中力量解决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确立了“五年打好基础,十年重点突破,十五年初见成效”的总体思路,紧紧抓住交通、电力、生态、“普九”等战略重点,在打好基础中加快发展,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和实事。 第四,坚持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把发展的难点作为改革的重点,积极推进体制创新,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注意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之间的关系,高度重视解决弱势群体生活困难,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好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不断增进团结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始终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和惩治腐败。以共同理想和目标凝聚全省上下的智慧和力量,自觉维护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全省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实践证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就能不断开创富民兴黔的新局面。 以上五条,是我们在过去五年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长期坚持。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是___、国务院亲切关怀和中央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全省上下抢抓机遇,开拓进取,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向各民主*派、工商联、无*派人士,向驻黔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部队官兵、**干*,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农业基础脆弱,农村贫困面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镇化水平低;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对外开放程度低;科技教育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增长过快;城镇待业人员增多,就业压力大;有的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好。此外,政府职能和政府工作方式、工作作*有待进一步转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消极腐败现象在某些方面还比较突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既有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由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差距造成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关于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打好基础,力争在战略重点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的重要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十六大和省第九次*代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稳定脱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抢抓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机遇,积极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大力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在优势产业发展、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发展势头。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步伐,力争在经济、科技的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进一步开创富民兴黔的新局面。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今后五年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保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2020年比2010年再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二分之一以上的农户实现小康,城镇居民总体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力争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各项主要指标,实现“十一五”计划良好开局。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工作中去,突出抓好以下五个重点: (一)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力争在事关全局的战略重点上实现新的突破。一是基本改变交通落后面貌。在形成并完善“一横一纵四联线”公路主骨架的基础上,加快向“二横二纵”迈进;基本完善省内公路路网结构,全面完成县际公路改造,加快经济路建设,进一步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和通达深度。以东向和南下出省铁路建设为重点,完善铁路路网结构。努力把龙洞堡机场建成国际机场,初步形成省内民用航空网络。完成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起步工程贵州段和赤水河航运建设,提高水运出省通航能力。二是初步建成“西电东送”重要基地。以实施电力体制改革为契机,建立有利于我省电力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加快推进内外结合、煤电联营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建成和开工建设一批电源点和输电通道,尽快建成一批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大煤保大电的格局,力争装机容量达到1600万千瓦,向广东送电规模进一步扩大。三是初步形成“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框架。加快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基本完成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扩大封山育林,加强植树造林和天然林保护,确保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完善林业生态建设政策,配套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培植后续产业,形成“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有效治理模式。四是解决工程性缺水迈出重要步伐。以农业灌溉、人畜饮水、城镇供水和防洪为重点,加快黔中水利枢纽等一批骨干工程建设,全面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基本解决城镇缺水问题。改革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五是基本实现“两基”攻坚目标。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和统一发放,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确保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经费,力争全省基本实现“普九”,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已“普九”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扩大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规模,在市(州、地)政府(行署)所在地城市和有条件的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加快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一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以水利灌溉和中低产田土改造为重点的基本农田建设,确保农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45亩。进一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核心,在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中药材和特色经济作物,逐步推进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突出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稳定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全面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质量安全体系和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二是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形成促进结构调整的新机制,大力推进全省工业化进程。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以实现规模效益为重点,巩固壮大“两烟一酒”,加快发展特色食品和民族制药等新兴产业。发挥资源组合优势,推进煤电、铝电、磷电联营,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逐步把我省建设成为铝和磷化工业强省。振兴机械装备制造业,加快优势企业技术改造。通过建立创新知识经济平台和区域创新体系,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三个重点领域构建拥有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依托三大军工基地,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步伐,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争五年左右使我省信息化程度达到全国中等水平。高度重视资源的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龙头,加强统筹规划,理顺管理体制,加快景区开发,改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力争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 四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坚持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大战略,逐步把县域经济发展转到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并重的轨道上来。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100个小城镇为重点、以改善城镇基础设施为着力点、以强化城镇管理为手段,全面提高小城镇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城镇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经营市场化,基本完善县城供排水以及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力争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0%以上。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积极推广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市场融资的城市建设模式。抓住国家支持建设“南贵昆经济区”的机遇,支持贵阳等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围绕交通大通道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规划和发展配套产业;建设好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各展所长的经济区和产业带。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制创新和对内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一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着力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发展。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取消所有制界限,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行公平待遇,平等竞争;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使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明显提高。 二是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逐步建立责任、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除极少数必须由国有经济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基本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选择优势行业和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国有经济不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采取产权出售、股权转让等形式,拓宽国有经济退出通道,加快退出步伐,基本完成现有资源枯竭矿山和重点行业扭亏无望企业的关闭破产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三是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政府调控机制。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目标,加快发展资本、产权、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深化财政、税收、金融、价格、投融资等体制改革,推进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切实解决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进一步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增强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 四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建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五是继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扩大开放。坚持把改善投资软环境作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关键环节,进一步优化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服务环境。加快形成比较完善的投资软环境评价和监督机制,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和行政服务体系。继续以东部沿海地区为重点,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抓住我国将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机遇,着力扩大与东南亚各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采取新的招商引资方式,加大力度引进跨国集团和大公司,利用外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扩大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推进出口市场、出口主体、出口方式多元化;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劳务输出。力争使利用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大幅度提高。 (四)加快稳定脱贫奔小康步伐,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力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续抓好麻山、瑶山地区的扶贫开发,重点推进雷公山、月亮山等极贫地区的扶贫攻坚,高度重视乌蒙山、武陵山等地区的脱贫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扶持贫困地区种养业和优势产业发展,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继续做好深圳、宁波、青岛、大连等四城市对口帮扶和社会定点扶贫工作。逐步解决返贫问题,巩固脱贫成果。一手抓扶贫,一手抓促强,不断完善建设经济强县的有关政策措施,启动实施第二轮经济强县建设工作,支持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进一步加快发展,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积极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建设,健全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培训、指导和援助等服务体系。坚持减员增效和促进再就业相结合、职工下岗分流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转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引导转变择业观念,完善市场就业机制,逐步形成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格局。 (五)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马列主义、___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和社会风尚。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移风易俗,加大殡葬改革力度。 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和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推进科技创新和实现产业化为目标,实施一批技术创新工程,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学科技园和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建设。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认真做好科普工作。实施人才资源开发计划,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和专门人才,重点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稳定留住和用好现有人才,大力开发乡土人才。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使用、管理和激励机制。 积极发展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组建贵州出版集团、报业集团和广电集团;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服务中心;积极拓展农村文化市场;进一步做好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抢救、保护和利用工作。建立健全卫生服务、预防保健、执法监督体系,完善农村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逐步解决农村就医难和因病返贫问题,全面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继续抓好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建立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基本形成“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积极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确保计划生育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在确保达到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加快把清镇训练基地和红枫湖水上训练基地建设成为亚高原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竞技运动水平,积极发展体育产业。 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发挥专家学者、政府参事和研究咨询机构的作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努力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深化政府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行政务、村务和厂务公开。全面落实依法治省的各项措施,切实增强政府系统广大干*职工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政府立法工作,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切实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全面贯彻*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繁荣。进一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逐步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支持军队、武*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人防工作,深入开展“双拥”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联系。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全面贯彻*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继续做好侨务、对台等方面的工作。 三、关于2003年政府工作的目标和重点 今年是贯彻落实*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努力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围绕实现上述目标,要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启动消费和出口需求。今年投资工作要抓好五个重点:一是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根据中央国债投入的重点,在县际公路和经济路、水利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建设、企业技术改造、科技教育、扩大城镇就业等方面,抓紧准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把前期工作做深做细,争取中央对我省的国债资金投入有较大幅度增长。加大对“西电东送”、电煤基地、水利工程、结构调整等方面省级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的投入,切实抓好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的回收使用,积极探索前期工作市场化的路子。省级财政安排的贴息和补助资金原则上保持去年的规模,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和使用情况对资金投向进行适当调整,保证贴息资金用得出、用得好。 二是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启动社会投资。重点加快市政基础设施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开征污水、垃圾处理费,合理提高城镇供水价格,吸引各方面资金投入公益性设施建设;通过参股、控股、煤电联营等方式,积极吸引省外资金参与我省电源点和电煤基地建设。鼓励企业通过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三是加强重点项目管理,切实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效投资。坚决制止盲目引进和重复建设规模小、污染大、技术水平低、浪费资源的项目;坚决依法关闭“五小”企业,不准以任何理由恢复已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切实提高配套资金到位率,认真研究解决财政困难县配套资金难以落实的问题。以交通建设为重点,改变投、建、管、用四位一体的管理方式,建立责任明确、分工合理、管理高效的管理体制。优化工程设计,加强工程管理,切实提高工程质量。 四是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交通建设方面,要加快遵崇、清镇、三凯等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玉屏至三穗等高速公路;加快县际油路及经济公路建设;做好贵遵公路二级路段改造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兴义、黎平机场建设,正式开工建设荔波机场。“西电东送”方面,要加快第一批电源点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构皮滩电站、盘南电厂、纳雍二厂、鸭溪电厂等项目,加快思林、光照电站和黔西、大方、发耳等电厂的前期工作,继续做好龙滩、三板溪等电站的移民工作。实施第二期农网改造和县城电网改造工程。生态建设方面,要确保完成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各260万亩。按照“林权是核心、给粮是关键、种苗要先行、干*是保证”的要求,切实落实林草权属、管护责任和钱粮补助,充分调动农民造林积极性。认真抓好种苗的检验检疫工作,在确保种苗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种苗基地建设和种苗供应的市场化。认真总结和推广关岭自治县组织民兵预备役官兵参加退耕还林等好的经验,提高退耕还林的效率和质量。继续抓好珠防、珠治、长防、长治和天保工程,扩大封山育林面积。继续抓好农村沼气池建设,大力推广节柴省煤灶。水利建设方面,要继续做好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在建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开工建设道塘水库等骨干水利工程、节水示范项目和病险水库治理工程,继续实施“渴望工程”、“三小”水利工程和灌区改造工程。 五是办好“10件实事”。(1)确保第一批电源点项目建成投产装机200万千瓦以上;新开工建设构皮滩水电站等后续电源点项目和响水、中岭等骨干煤矿。(2)继续实施5000公里公路改造工程,其中开工建设3000公里县际油路;开工建设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建成水黄、关兴高等级公路,开通安顺黄果树机场客货运输业务,力争开工建设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3)解决25万户、112.5万人的饮水困难。(4)开工建设7个市(州、地)政府(行署)所在地城市供水配套管网工程。(5)完成50%的县城城区电网改造。(6)建设农村沼气池10万口。(7)改造和建设广播电视卫星收转站5000个。(8)新建、改造和扩建农村中小学265所。(9)改建200个乡镇计生服务站和新建5000个村计生服务室,开工建设省及24个地、县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新建经济适用住房80万平方米。 围绕扩大消费需求,积极落实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提高社会消费能力。今年国家将增加**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及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要确保调资政策按时兑现。为扩大消费营造良好的环境,适当扩大*租房建设规模,解决城市贫困居民住房困难;整顿和规范教育、医药、住房等方面的不合理收费;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鼓励租赁消费等新的消费方式,促进居民扩大住房、汽车、旅游、教育、信息等方面的消费。 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在巩固扩大传统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同时,扩大机电产品、特色农产品、中成药等产品出口。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政策,争取国家加大对我省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切实用好国家西部外经贸发展资金和中小企业市场开发资金,拓宽外贸发展资金筹资渠道;发挥进出口信用担保中心的作用,支持中小企业扩大出口规模。 (二)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把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力争粮食产量恢复到1100万吨以上。继续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优质农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调整烤烟生产布局,全面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种植、烘烤技术,确保上中等烟叶比重达到90%以上。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前提下,把还林与还草、还竹、还药、还果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后续产业,尽快启动实施竹浆生产等林产品加工项目,确保退耕农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围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符合生产质量规范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把畜牧养殖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在继续发展生猪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肉牛、肉羊和奶牛;进一步加强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畜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加大天然草场保护和利用力度,加快发展种草养畜;抓好以牛羊为重点的畜禽品种改良;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畜牧养殖和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开拓畜产品市场;切实搞好畜禽疫病防治工作,提高重大疫病预防和应急能力。 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扶持力度,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多渠道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积极培育一批有品牌、有实力、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引进一批优势企业到我省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乡镇企业积极从事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运输等经营活动。支持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发展,加快形成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制定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产地环境质量、生产技术规范和农业投入品等一批地方标准,选择有条件的市、州、地建立农产品检测中心和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 今年扶贫开发工作要重点落实五项措施:一是把极贫乡和极贫村作为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实行领导干*包乡包村扶贫责任制,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养业,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三是着力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抓好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和电网、沼气、通信、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极贫乡村,完成3万贫困人口自愿易地移民搬迁。四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把能够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中去。五是管好用好各类扶贫资金,严格实行项目管理,全面推行报账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各级财政要安排规划编制专项资金,并列入预算,重点搞好以县城为重点的100个小城镇建设规划和20个民族村镇保护建设规划。加强城镇供水、供电以及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实施我省三峡库区上游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项目,加快县级城市垃圾填埋场建设,积极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把小城镇建设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进一步深化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小城镇转移。 (三)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发展优势产业方面,一是继续做大做强“两烟一酒”。稳步推进卷烟行业企业重组,加大卷烟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开拓一、二类烟市场。进一步加大茅台酒扩能技改力度,依托茅台等名优白酒品牌,积极推进白酒行业重组。二是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利用国内大型煤炭企业进入我省的机遇,积极发展煤化工,推进煤炭工业结构调整;通过技术改造,进一步扩大我省铝工业规模,加快发展铝加工业;积极推进磷化工行业内的企业联合与重组,进一步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强与省外及国(境)外大型矿业企业合作,进一步提高我省黄金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三是配合国家实施重大技术装备专项,积极发展交通建设、电力、环保等方面的关键设备和配套设备。四是坚持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有色、冶金、化工、电子等行业抓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积极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企业技术改造。五是运用经济手段推进结构调整,特别是要切实做好电价调整的相关工作,尽快出台引导高能耗企业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处理好鼓励优势产业发展与淘汰和限制落后生产能力的关系。 在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要大力发展民族药业和特色食品业,加快民族药业的现代化步伐,支持制药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增强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围绕已经启动的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搞好服务和协调,推动其加快发展。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推动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数字贵州”建设,抓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实施。 (四)进一步加快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以全省旅游总体规划为依据,抓紧做好各市、州、地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或修编工作,制定各重点旅游县和景区详规。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在进一步完善现有景区景点的基础上,逐步开发一批具备条件的新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特别要结合支线机场的'规划和建设,开发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强对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着力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加大旅游公路建设力度,规范发展民居旅馆和旅游客运,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以贵黄、贵遵、贵新三条高等级公路和旅游示范县为重点,加大对通往重点旅游区公路沿线和旅游城镇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力争旅游总收入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 努力为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在资金、税费征收、土地使用、银行信贷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加快建立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协调服务机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投入的原则,集中力量建设和改善发展服务业必需的基础设施。以扩大就业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快社区服务、餐饮、商贸流通等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发展;围绕扩大内需和服务性消费,大力发展教育、文化、房地产以及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积极发展中介服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五)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抓好30户公司制企业的规范改制;认真做好上市公司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力争在优化股权结构、健全董事会运行规则、推进高级管理人员市场化配置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要在完成20户重点企业试点的基础上,在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全面推开。安排省级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资金;按照“进度服从稳定”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赫章铅锌矿、杉树林铅锌矿、老鹰山煤矿、贵阳制药厂以及国家已批准的军工企业的关闭破产工作。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认真贯彻落实《_____中小企业促进法》,继续清理有关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继续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把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市场准入、技术改造、信用担保、上市融资等方面实行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待遇。鼓励和引导外资和民营资本通过参股、控股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和改造,提高国有经济整体素质。 认真抓好农村各项改革。完善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政策,做好财政转移支付的规范分配工作,严禁截留、挪用,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努力做到“三个确保”。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加快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健全和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按照国家部署,支持金融部门深化改革,稳步发展城市商业银行,规范发展城市信用社,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明确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功能,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地方政府领导、人民银行监管的农村金融组织。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打击逃废债务行为。 切实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用改革的办法规范政府管理行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抓紧解决部分部门职能交叉的问题。在巩固政府机构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逐步试行人员聘任制度,完成省直事业单位改革方案的拟定工作。 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继续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法行为,切实抓好“食品放心工程”和“药品放心工程”;大力开展集贸市场、加油站、旅游市场、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等专项整治;坚持标本兼治,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相关法制建设,严格执法。与此同时,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以煤矿、交通和消防为重点,加强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切实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六)大力优化投资软环境,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对各地出台的与国家现行法律和政策相违背的“土政策”和对外承诺进行全面清理,切实树立政府的诚信形象。抓紧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等级评级管理办法和信用不良行为*示惩戒制度,增强全社会信用观念。完善投资服务体系,加快各类中介组织发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行损害投资软环境责任追究制。继续搞好全省投资环境评价考核工作,健全和完善“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公开考核结果。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国家引导和鼓励外资投向西部的政策,拓宽对外开放领域;积极探索采用风险投资、重组并购等方式吸引外资,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推行定向招商和定点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深入研究加入世贸组织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充分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和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加强对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合理保护;加快建立应对世贸组织事务的信息服务网络和产业损害预*机制。充分发挥贵州省世贸组织研究咨询服务中心的作用,积极为企业提供有关政策、信息咨询和法律服务。 (七)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作为目标考核内容。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开拓社区就业、促进劳务输出、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等措施,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全面落实小额信贷担保、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等促进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切实搞好再就业服务,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力度,加快各级劳动力市场建设,上半年完成对全省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的工作。高度重视和加强对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 继续巩固“两个确保”100%的成果,进一步做好“两个确保”与“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对协议期满暂时无法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职工,继续运用现有各类筹资渠道保障其基本生活。按照国家规定,扩大“低保”覆盖范围。省级财政“低保”资金在去年预算安排2000万元的基础上翻一番,各级财政也要进一步加大对“低保”的投入,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做到应保尽保。规范“低保”的申请、审批、发放和监督工作,切实防止不正之风。继续深化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加快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工作,建立和完善对低收入者的救助制度,对城镇中生活困难较大的家庭,在就医、子女入学和住房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和特殊照顾;认真做好受灾地区和灾民的生产自救、农业税减免及救济等方面的工作;高度重视拖欠民工劳务报酬等突出问题。 (八)继续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快发展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的教育事业。新增13个县实现“普九”,切实巩固“普九”成果,降低中小学学生辍学率。继续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国家第二期义教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认真抓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力争普通高中扩招20%左右。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力争使贵州大学进入“211工程”。完成全省普通高校后勤服务规范分离,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围绕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推进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建立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平台。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建好省级重点试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继续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已转制的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积极引进一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 认真做好农村和城市社区公共卫生工作,加大对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切实做好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深化农村卫生医疗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开展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加大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力度。打破部门和所有制界限,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综合利用农村卫生资源,健全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严格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综合治理责任制,力争计划生育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加强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大力推进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发展。 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进一步加大禁毒工作力度。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政法干*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确保公正执法。继续实施“金盾”工程,切实改善基层政法系统工作条件,为政法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九)继续加强财源建设,认真做好增收节支工作。继续实施和完善扶持经济强县建设、促进财政收入上台阶等加强财源建设的政策措施,在巩固现有财源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新的财源。严格依法治税,切实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监控和征收,认真清理漏征漏管户,大力清缴欠税,强化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等行为。加快“金关”、“金税”、“金财”工程建设,提高税收征管水平。清理税收优惠政策,凡到期的一律恢复征税,纠正和废止部门、地方违反税法规定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各地不得擅自出台新的优惠和变相优惠政策。 严格控制财政支出。严禁建设各种华而不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对这些项目不得安排资金,不得提供用地;坚决控制和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和出国考察培训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严禁公费旅游。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在确保基本工资发放和社会保障支出以及各种法定支出需要的基础上,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科技教育、技术改造、环保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扩大编制和细化部门预算范围;选择部分省级部门进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试点,逐步完善地县改革试点;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扩大采购范围,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资金节约率。加强对财政性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工作方式和工作作*,加快建设“*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一要依法行政,强化管理。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等四个环节为重点,全面落实依法行政的各项措施,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在具备条件的城市积极稳妥地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解决多层执法和多头执法的问题。坚持“凡进必考”,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公务员素质,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二要从严治政,*洁从政。继续抓好领导干**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三项工作。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的力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招投标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全面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挂牌制度,积极推进产权交易进入市场。三要求真务实,转变作*。严格执行中央“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规定和国务院的“约法三章”,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抓住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明确责任,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四要改进方式,提高效率。建立快速的信息报告反馈制度,对各项重要工作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进行“全流程”管理,对工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完善协调会议和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切实解决配合不够、互相推诿扯皮的问题。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___的___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十六大和省第九次*代会精神,认真执行___、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在中共贵州省委的领导下,凝聚全省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奋发图强,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推进富民兴黔的宏伟事业而努力奋斗!

第5篇 2018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学习发言(全文)(一)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在___、国务院和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省人民,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圆满完成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任务。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年生产总值5.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粮食总产达到919.3亿斤,实现“十二连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6%,进出口总额增长4%。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26.7亿元,增长10.2%;支出7175.9亿元,增长7.3%。

重点改革实现突破。省级行政权力事项由7371项精简到4227项,行政审批事项再削减170项。新登记民营企业增长97.2%。农村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67.7%的耕地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国企国资改革持续深化,各类企业上市和挂牌数量大幅增加。公用产品价格改革深化,心得体会要素市场体系持续完善。税收制度不断健全,预算公开规范、转移支付调整和政府债务管理得到加强。投资基金和财富管理稳步发展,银行类机构进一步规范,直接融资规模成倍增长,民间金融阳光化成效明显。事业单位完成分类,配套改革措施分步推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率先建立覆盖全省的大病保险制度。积极探索社保基金委托运营和保值增值。

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坚持市场导向,发挥企业和行业协会主体作用,制定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方案。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增速降低,装备工业增速超过工业2.5个百分点,制成品相对于初级产品的比重持续上升,有记录可追溯产品比重稳定提高。提前超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年度任务。文化、旅游、养老、医疗、体育产业蓬勃发展,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实现突破。

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进出口总额2771.2亿美元个人简历,实际利用外资152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新增22个,备案核准境外投资增长39.4%。率先创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开展走进中东欧、走进东盟等系列经贸活动。鲁台、鲁港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外事、侨务工作取得新成绩。在全国工商联的有力指导和支持下,成功举办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入鲁助推转调创洽谈会,外省民企签订投资合同金额2.9万亿元。对口支援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工作进展良好。

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推进。启动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制定发布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城镇化率达到55%。“两区一圈一带”战略深入实施,青岛西海岸新区启动建设。聊城、菏泽和东平县开始享受国家中部地区政策。交通网络规划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外电入鲁”三大通道前期工作全部展开,锡盟至济南特高压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91%村庄实现集中供水,89%村居实现生活垃圾标准化、无害化处理。

民生政策普遍落实。城镇新增就业118.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1.2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万人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7%和11.2%,收入比缩小到2.46:1。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同工同酬,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趋于合理。上调了居民基础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了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增加了穆斯林群众的牛羊肉价格补贴。残疾人的保障服务进一步完善。基层干*教师待遇得到提高,公务人员收入地区差别进一步缩小。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和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全面启动,高等教育得到加强。实施了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取消了进城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户籍限制。全省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28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引进“千人计划”专家76人,新遴选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20人。养老床位达到50万张。公益性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40%。成功举办孔子文化节、省运会、残运会和青岛世园会。大力支持军队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范文内容地图人防系统在全国检验评估中获得第一。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建立健全空气质量第三方监测、定期公布、责任追究和财政补偿制度。全省细颗粒物平均浓度改善16.3%,可吸入颗粒物改善11.3%。煤电机组环保改造提前达到“十二五”目标。全年淘汰黄标车老旧车109万辆,是国家任务的2.55倍。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加快。森林、湿地与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全面加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下降。

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坚持把政府工作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之下,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和决定、决议。在重大问题决策前、决策中主动加强与政协民主协商。建立起省政府各部门与各民主*派、工商联和无*派人士对口联系机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61件,政协提案719件。省市县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一批历史遗留的信访问题依法解决。坚决惩治****,严明纪律,全省纪检监察**立查案件15501件,*纪政纪处分15496人。

各位代表,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___、国务院和中共山东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各界人士、驻鲁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官兵和**干*致以崇高敬意!向关心支持山东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诚挚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范文写作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低水平重化工业比重过高,初级产品多、附加价值少的格局尚未根本转变。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上升0.5个百分点,个别地方政府债务包袱沉重。城乡部分居民生活非常困难,危旧房屋改造进展很不平衡,约19%的农村住户没有取暖设备。滩区、库区、山区等扶贫任务还很艰巨。雾霾天气频发,有些地方水、土壤污染仍然较重,地下水漏斗区还在扩大。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一些地方超过120:100。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道路和车辆事故突出,伤亡人员多。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比较薄弱,作*建设成果还很不牢固。一些部门和单位存在设租寻租和利益输送行为,反****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对上述问题,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进解决。

二、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我们必须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去年11月,****___在视察山东一周年之际,再次作出重要批示,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准确定位和科学指导。根据___、国务院和中共山东省委的部署要求,今年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方式调结构、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下功夫,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

2015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热门思想汇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进出口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这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山东实际提出的,需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完成。

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消费、投资、出口均衡拉动作用。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加快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着力推进内涵效益型投资增长,引导资金重点投向社会民生、农林水利、能源交通、信息通信、节能环保、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

第6篇 2018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全文)(一)

2015年2月9日在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省长朱小丹作了《201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以下是《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省政府在___、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和"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有效应对困难挑战,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7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8%;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美元。城镇登记失业率2.44%。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

一年来,我们所作的主要工作及其成效如下:

(一)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全力以赴稳增长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面对贯穿全年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一方面认真落实国家各项预调微调政策措施,另一方面抓住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及时出台以重大项目拉动投资等10个方面稳增长措施,实施22项支持稳定经济增长财政政策和25项支持外贸稳定增长具体举措,推动经济运行逐季企稳、稳中有进。发展质量效益提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8060亿元、增长13.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2.4%,工作总结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配增长8.8%、10.6%。

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9万亿元、增长15.9%。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92亿元。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280公里,跃居全国首位,实现全省联网收费"一张网"。韶赣、贵广、南广等铁路建成运营,新增铁路运营里程545公里、总里程超过4000公里。乐广高速、阳江核电1号机组等72个项目建成投产。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等138个项目开工建设。启动西江、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投资结构优化,服务业投资增长15.9%、占比达66.1%;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868亿元、增长23.3%;民间投资增长20.3%、占比达58.1%。

消费持续平稳增长。积极开展各类促进消费活动,大力推进广货全国行、广货网上行,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万亿元、增长11.9%。新兴业态、新商业模式、新消费增长点不断催生,信息消费规模约8600亿元、增长超过20%;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63万亿元、增长30.5%;快递业务量增长59%。健康、养老、体育等新型消费快速发展。旅游总收入达9227亿元、增长12%。

进出口总体平稳。克服国际市场低迷和高基数异常因素影响,实现进出口总额1.08万亿美元、降幅由一季度的-23.1%收窄到-1.4%,其中出口增长1.5%。贸易结构优化,一般贸易占进出口总额比重提高到38.6%,个人简历服务进出口增长5%,加工贸易“委托设计+自主品牌”方式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提高到66.2%。修订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认定10家省重点培育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大力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交易量占全国近七成。新批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016个,实际利用外资268.7亿美元、增长7.7%。推动企业"走出去",对外协议投资增长138.2%。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减免国家和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中省级收入部分,全年为企业减负超过15亿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全年新增贷款8935亿元,融资规模达1.5万亿元。积极培育大型骨干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201家、增加20家。强化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3.2%,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约54%。

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3%,粮食产品稳定增长,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家禽业克服h7n9疫情影响快速恢复。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60%。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570家、农民合作社3.1万多家、家庭农场3.75万多家。完成537.65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50条中小河流治理、429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心得体会。农村金融八项措施全面启动,率先探索"政银保"金融支农,涉农政策性保险扎实推进。"三防"和防灾减灾工作加强,成功应对"威马逊"等超强台风,实现人员零死亡。

(二)全面深化改革扎实起步,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行政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基本完成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推进工商、质监行政管理体制调整。新取消和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事项69项,抓好国家下放事项的接、管、放。制定并公布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事项通用目录,公开46个省直单位694项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公布首批11个省直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开展省市县纵向权责清单试点,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任务顺利完成。加快推进省网上办事大厅建设,省直部门80%以上行政审批事项和70%以上社会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珠三角所有镇街开通网上办事站。全面铺开商事制度改革,新登记企业及其注册资本分别增长41.4%和121.2%。深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以及向社会转移职能的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经济领域改革全面推进。探索率先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入开展预算管理、转移支付制度、专项资金管理、政府公共资源公平配置等改革。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进展顺利,农信社改革重组、村镇银行培育发展等取得新成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企业投资项目清单管理制度。价格改革扎实推进。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加快。加强对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开展国资与民资对接活动。启动省属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珠三角和山区县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有效,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稳步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

开放合作不断深化。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对我省争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排头兵作出规划部署,成功举办首届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设立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获国家批准。与欧洲、北美、东盟、非洲等加强经贸、科技等交流合作,新设立6个驻境外经贸代表处和17个驻海外旅游合作推广中心,新增国际友好城市17对。粤港澳合作深入推进,对港澳开放153个服务业门类,率先基本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备案金额达698亿元。侨务引智引资、华商合作等取得新成效,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获批设立。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正式启动,"三个一"通关模式全面推开。粤台合作不断深入。联合港澳成功承办第十届泛珠大会,泛珠合作进一步推进。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自主创新取得新进展。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预计达2.4%,技术自给率提高到71%。启动实施新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二位。有效发明专利量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国第一,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保护指数和环境指数均居全国首位。发展新型研发机构120多家,建成各类产学研创新平台1600多家、技术创新联盟100多家、标准创新联盟167家。新增9项973首席科学家项目,新增2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广东。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4.7:46.2:49.1。工业增加值增长7.8%,先进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48.1%、25.7%。推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首批总投资331亿元的13个项目开工建设。汽车、轨道交通、航空等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第7篇 2018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2015年1月27日在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山东省省长郭树清作了201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以下是报告解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与去年相比变化诸多。诸如其中长期受公众关注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首次写入山东省政府报告。2014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仅仅是简单提及2015年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而201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2015年将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改进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实现免费孕前优生检查城乡全覆盖,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由此可见,高度明显提高。

与2014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加大了文化建设的表述力度。将“挖掘和利用好丰富的齐鲁文化资源”

单独列为报告的第七部分,由此可见,政府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特别是齐鲁文化的关注力度。笔者多次强调文化是山东省考申论备考的重中之重。范文内容地图近5年,国考、联考已经多次考察了文化建设。反观,山东省考对于文化部分未曾涉及,这一点与山东这一“文化大省”身份极不相称。

另外,自2013年****___施政以来,习___高度重视文化领域。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59次提到文化,其中强调,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2013年11月底,****在山东考察期间来到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标志意义的曲阜市,参观考察了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并与专家学者座谈。此次曲阜之行,意义重大。****其实是在表明一种态度,传递一种信息,就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个人简历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2014年10月15日,习___在北京主持的文艺座谈会。****给文艺界提出的六句“箴言”,直指当下的不良倾向,尤为值得关注。

顺应时局,201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将“挖掘和利用好丰富的齐鲁文化资源”

单独列为报告的一部分,也不足为奇。该部分重点论述了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齐鲁文化有包容互鉴、慎思笃行的科学精神、齐鲁文化在国家治理方面有德法互济、讲信修睦的基本主张、齐鲁文化中有崇尚气节、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同样对于如何弘扬齐鲁文化也作出了明确表述。“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研究制定整体规划……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推动经济文化融合发展……”。

简言而论,报告将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相联系。

以上是《2018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的酷猫写作范文详细内容,主要描述齐鲁、文化、报告、山东省政府、人口、传统文化、工作报告、****,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8篇 2018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全文)(一)

2015年1月27日在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山东省省长

郭树清作了201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以下是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在___、国务院和中共山东省委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省人民,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圆满完成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任务。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年生产总值5.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粮食总产达到919.3亿斤,实现“十二连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6%,进出口总额增长4%。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26.7亿元,增长10.2%;支出7175.9亿元,增长7.3%。

重点改革实现突破。省级行政权力事项由7371项精简到4227项,行政审批事项再削减170项。新登记民营企业增长97.2%。农村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67.7%的耕地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国企国资改革持续深化,各类企业上市和挂牌数量大幅增加。公用产品价格改革深化,要素市场体系持续完善。税收制度不断健全,预算公开规范、转移支付调整和政府债务管理得到加强。投资基金和财富管理稳步发展,银行类机构进一步规范,直接融资规模成倍增长,民间金融阳光化成效明显。事业单位完成分类,配套改革措施分步推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率先建立覆盖全省的大病保险制度。积极探索社保基金委托运营和保值增值。

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坚持市场导向,发挥企业和行业协会主体作用,制定实施制造业转型升级方案。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增速降低,装备工业增速超过工业2.5个百分点,制成品相对于初级产品的比重持续上升,有记录可追溯产品比例稳定提高。提前超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年度任务。文化、旅游、养老、医疗、体育产业蓬勃发展。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实现突破。

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进出口总额2771.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2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新增22个,备案核准境外投资增长39.4%。率先创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开展走进中东欧、走进东盟等系列经贸活动。鲁台、鲁港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外事、侨务工作取得新成绩。在全国工商联的有力指导和支持下,成功举办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入鲁助推转调创洽谈会,外省民企签订投资合同金额2.9万亿元。对口支援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工作进展良好。

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推进。启动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制定发布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范文写作城镇化率达到55%。“两区一圈一带”战略深入实施,青岛西海岸新区启动建设。聊城、菏泽和东平县开始享受国家中部地区政策。交通网络规划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外电入鲁”三大通道前期工作全部展开,锡盟至济南特高压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91%村庄实现集中供水,89%村居实现生活垃圾标准化、无害化处理。

民生政策普遍落实。城镇新增就业118.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1.2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万人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7%和11.2%,收入比缩小到2.46:1。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同工同酬,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趋于合理。上调了居民基础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了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增加了穆斯林群众的牛羊肉价格补贴。残疾人的保障服务进一步完善。基层干*教师待遇得到提高,工作总结公务人员收入地区差别进一步缩小。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和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全面启动,高等教育得到加强。实施了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取消了进城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户籍限制。全省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28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引进“千人计划”专家76人,新遴选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20人。养老床位达到50万张。公益性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40%。成功举办孔子文化节、省运会、残运会和青岛世园会。大力支持军队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圆满完成44700人的兵员征集任务,人防系统在全国检验评估中获得第一。

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建立健全空气质量第三方监测、定期公布、责任追究和财政补偿制度。全省细颗粒物平均浓度改善16.3%,可吸入颗粒物改善11.3%。煤电机组环保改造提前达到“十二五”目标。个人简历全年淘汰黄标车老旧车109万辆,是国家任务的2.55倍。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加快。森林、湿地与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全面加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下降。

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明显。坚持把政府工作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之下,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和决定、决议。在重大问题决策前、决策中主动加强与政协民主协商。建立起省政府各部门与各民主*派、工商联和无*派人士对口联系机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61件,政协提案719件。省市县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一批历史遗留的信访问题依法解决。坚决惩治****,严明纪律,全省纪检监察**立查案件15501件,*纪政纪处分15496人。

各位代表,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___、国务院和中共山东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各界人士、驻鲁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官兵和**干*致以崇高敬意!向关心支持山东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诚挚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低水平重化工业比重过高,初级产品多、附加价值少的格局尚未根本转变。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上升0.5个百分点,个别地方政府债务包袱沉重。城乡部分居民生活非常困难,危旧房屋改造进展很不平衡,约19%的农村住户没有取暖设备。范文内容地图滩区、库区、山区等扶贫任务还很艰巨。雾霾天气频发,有些地方水、土壤污染仍然较重,地下水漏斗区还在扩大。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一些地方超过120:100。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道路和车辆事故突出,伤亡人员多。部分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比较薄弱,作*建设成果还很不牢固。一些部门和单位存在设租寻租和利益输送行为,反****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对上述问题,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进解决。

二、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我们必须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去年11月,****___在视察山东一周年之际,再次作出重要批示,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准确定位和科学指导。根据___、国务院和中共山东省委的部署要求,今年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方式调结构、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下功夫,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

2015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

《省政府工作报告(8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