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2018调研报告:中国猪工业饲料中抗生素添加成本最高
中国报告大厅日前发布的《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报告》称,中国养殖业是抗生素使用量最大的领域,超过国内抗生素消费总量的一半。xx年国内抗生素总产量为21万吨,国内消费量约18万吨,其中,用于畜牧及饲料行业的抗生素就高达9.7万吨,约占54%。
此报告称,养殖业中抗生素的使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饲料企业在生产全价、浓缩、预混料的过程中添加,主要用于预防疫病及促进生长。另一部分为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使用,采用拌料、饮水、注射、灌服以及环境喷洒等多种方式,使用目的多为预防和治疗畜禽疫病。在中国,由于养殖密度大、畜禽疫病复杂多样再加上监管不力等多种原因,普遍存在抗生素过量使用甚至滥用等问题,这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且细菌耐药性的逐渐提高也为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埋下隐患。那么,
(1)中国饲料企业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有哪些?对于不同畜禽饲料、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具有怎样的添加比例及配伍特点,添加成本多高?饲料企业对饲用抗生素的使用评价如何?
(2)中国不同规模生猪、肉鸡、蛋鸡、奶牛养殖户对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主要应用的抗生素品种、使用目的、使用成本、使用评价如何?
(3)抗生素替代品的使用现状及市场前景怎样?
(4)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抗生素及其主要生产企业的市场表现如何?
本报告选取了不同区域和规模的饲料生产企业、畜禽养殖企业、抗生素生产商、经销商、专家学者等为调研对象,全面调研了国内饲料厂及养殖场抗生素使用特点,并对饲料厂及养殖场最常用的抗生素市场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
主要结论包括:
(1)饲料企业所用抗生素的市场规模大致在30-35亿元,其中,抗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的市场规模约为5亿元,抗革兰氏阳性菌及广谱抗生素的市场规模在25-30亿元。
(2)生猪工业饲料中抗生素平均添加成本最高,每吨全价料的药物添加剂成本平均在20元/吨;肉鸡全价料饲料药物添加剂成本略低,在15~20元/吨;蛋鸡和奶牛饲料中药物成本最低,且产蛋期和泌乳牛饲料中不再添加抗生素。
(3)养殖场用药的市场规模远大于饲料厂。xx年,生猪、肉禽、蛋禽、奶牛畜禽的累计用药支出(以养殖场支出计)预计在280~300亿元。生猪养殖场用药费用最高,占其中的43%左右;肉禽养殖场用药费用约占33%;蛋禽和奶牛最低,分别占13%和10%。对于畜禽养殖场,抗生素支出约占用药总支出的70~80%。
(4)出栏每头生猪的平均用药成本(含母猪用药)为19元/头;肉鸡用药成本平均为1.5元/只;蛋鸡养殖全程的用药成本平均为1.9元/只;奶牛场平均每头奶牛年用药成本193元。一般而言,大规模养殖场的用药成本低于平均水平,因为这类养殖场的平均治疗成本低于中小规模场。
(5)酶制剂是饲料企业使用最普遍的抗生素替代品,其次为中草药添加剂。在养殖场中,中草药是使用最普遍的抗生素替代品,益生菌的使用普及率位居第二位;养殖场对中草药和益生菌替代抗生素的作用也最为认可。
(6)xx年,中国动保市场总规模大致在400亿元人民币。其中,位列前十位的跨国动保企业约占中国动保市场份额的14-15%左右;而国内前十家动保企业销售额约占动保市场份额的12-13%。
第2篇 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服务文化”是老干*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老干*工作的服务特色、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物质和精神因素的总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对于老干*工作部门来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老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建设高品质的“服务文化”,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文化贡献度,已成为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宁波市江东区委老干*局抽调人员,并得到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对宁波市老干*工作部门(包括11个县、市、区)30年来“服务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充分认识老干*工作部门加强“服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服务文化”是老干*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老干*工作的服务特色、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物质和精神因素的总和。30年来,宁波市各级各部门*委(*组)、老干*工作部门和人事财务等都能充分认识到加强“服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始终坚持加强“服务文化”建设,将*和国家对老干*的关心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一)加强“服务文化”建设是老干*工作部门落实中央文件政策的需要。1982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退休制度的决定》(中发〔1982〕13号)指出,“老干*离休退休以后,一定要很好地安排照顾。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还要略为从优,并注意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这应当成为我们*和国家的坚定不移的政策原则之一。”xx年3月,《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工作的意见》(中组发〔xx〕10号,以下简称10号文件)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关心照顾好离退休干*的生活;坚持以让*放心、广大老干*满意为标准,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二)加强“服务文化”建设是老干*工作部门科学发展的需要。服务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价值的确认、情感的互动和信任的确立,而文化是服务之根、服务之魂,是服务的最高境界。老干*工作“服务文化”要实现科学发展,需要建立“服务文化”体系,建设老干*工作者认同、社会共鸣、时代引领的“服务文化”,进而以文化力推动发展,以文化力提升服务竞争力,使老干*工作能有效突破瓶颈、取得新的发展。赵乐际在全国老干*局长会议上指出:“要把解决问题、搞好服务落到实处;要想得更深、做得更细、抓得更实,细微之处见精神、点点滴滴显真情,进一步提高老干*工作科学化水平。”
(三)加强“服务文化”建设是服务老干*实际的需要。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对老干*服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和加强老干*工作部门整体“服务文化”,形成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营造服务氛围、塑造服务品牌,是着眼老干*实际需求的有效举措。蔡奇指出:“要树牢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把服务好老干*作为政治责任和一种福分;要密切与老同志联系,经常走进老同志,了解老干*所思、所想、所盼,当好老同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要提升服务本领,结合不同群体老干*的实际需要,加强心理疏导、精神慰藉、人文关怀,深化个性化、亲情化、多样化服务。”
二、宁波市老干*工作部门整体推进“服务文化”建设的七大升级举措
近30年来,宁波市所属11个县(市、区)老干*工作部门(以下简称各地)坚持探索、实践“服务文化”的途径和方法,以七大变革升级举措为抓手,整体推进了“服务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做法是:
(一)变被动为主动——服务理念入脑入心。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各地都形成了自己工作特色的服务理念,特别是江东、鄞州、余姚等7地的服务理念得到持续拓展和深化,有效改变了以往被动服务的现象。调研显示,超过96%的老干*工作者表示会主动践行服务理念;在对200名离退休干*的抽样调查中,老同志都表示认同服务理念,98%的老干*对服务工作表示满意。江东区积极践行“真心关爱、真情服务、真诚付出”的“三真服务”理念,着力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使服务理念、内涵和核心价值进入到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思想深处,持续激励着老干*工作者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创新有为,形成了同创共享的良好局面。鄞州区积极推行“四零四星”服务理念,即业务知识“零空白”,争当“学习星”;办理事项“零积压”,争当“效能星”;日常工作“零误差”,争当“严谨星”;联系老干*“零距离”,争创“服务星”,使服务理念更加具体化、宽角度。江北区开展的“孝行”唱响“五心”服务活动,倡导以敬父母之心、行儿女之情服务老干*,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工作人员共同的服务价值观念。奉化市把“热情服务,做老干*暖心人;真情服务,做老干*知心人;亲情服务,做老干*贴心人”的服务理念与深入开展的“为奉献者奉献”等主题活动相结合,有效强化了工作队伍践行服务理念的主动性。另据调查,各地都把实行易地安置和本地离休干*“六同”服务,作为理念并积极贯彻。
(二)变零散为有序——服务机制科学规范。调查显示,各地根据老干*特点,建立了各种服务机制,促进了服务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规范有序的服务机制已有70多个,涉及理论学习、走访慰问、日常服务、养生保健等多个领域,有效地改变了以往服务比较随意的现象。江东区开展的每季一次街道(部门)冠名趣味运动会等机制,通过冠名单位领导通报情况,让老干*了解区情,又达到与老干*一起开展活动、一起讨论交流工作的目的;通过与宁波市老医协合作,建立“老干*科学养生保健指导基地”,形成了“专家专题讲课、医疗个别咨询、科学养生座谈、专家集体义诊、定期健康体检、发放保健手册”六位一体的老干*科学养生保健机制。奉化市注重情感沟通,开通“800老干*热线电话”,及时了解情况,送达温暖,强化爱心传递机制;注重隐患防范,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医护保健知识培训,完善安全保障机制。余姚市将联系服务制度、常用服务电话号码、专家与老领导结对服务信息等内容编印成《老干*服务工作手册》,成为服务必备“法宝”。另外,鄞州、慈溪、北仓、镇海、象山、宁海等地都健全了参加重要会议、参观考察、节日慰问、集体祝寿等制度,建立了ab岗工作、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服务机制,使老干*服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三)变浅尝为深邃——服务品牌效用合一。各地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积极推进特色化服务活动,创造出了许多工作品牌、服务品牌,为“服务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江东区通过创建“三真服务、情暖夕阳”工作品牌,有效提升了老干*的荣誉感、幸福感和信任感;在xx年底江东区的“双亮工程”十佳示范品牌评选中,“三真服务、情暖夕阳”工作品牌在全区所有60多个参选单位中脱颖而出,被评为“江东区十佳示范品牌”之首,得到了区领导、广大老干*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余姚市通过创新为老干*服务方式,丰富为老干*服务内容,创造出了“双百”、“五联五促”、“三服务、十上门”、“老干*之家”等服务文化品牌。其中“五联五促”活动开展以来,全局**干*深入基层,已上门走访老干*4180人次,电话联系老干*8000多人次,收集意见建议并提出改进措施504条,帮助解决困难、问题367个,到基层召开工作例会、调研指导16次,开展*员志愿服务活动3次,为老干*服务工作铺设了一条阳光大道。另外,江北区创建的“一零目标 五心行为准则”、海曙区创建的“文化义工服务”和奉化市创建的老干*“满意工程、安心工程、快乐工程”等服务品牌,为老干*提供针对性服务,做到了日常服务到位,重点服务到家,特殊服务到人,达到了品牌指引提升服务的目的。
(四)变统一为个性——服务形式精品精致。随着老干*工作形势的不断发展,以往那种粗犷式、一刀切的服务方法已经不适合老干*工作,需要根据老干*个体的不同,提供精细化、多样化服务。各地能紧贴老干*需求,积极打造个性化服务内容,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江东区建立的离退休干*信息管理系统,从全从细、动态记录了全部老干*的相关信息,通过精细分析功能、图形分析功能、超级搜索功能,查询资料更加快捷、全面、直观;创建的“春风化雨”大讲堂,遵循有计划、菜单式、按需求、高质量的原则,经常性邀请16所高校的教授专家、区级以上领导进行政策解读、时政剖析等,实现了老干*们喜欢听、听得进、有吸引力的要求,两年多来,已经讲授26课,较好地促进了思想常新。余姚市坚持每位**干*结对联系20位左右老干*,坚持每月10日的“陪聊日”制度,经常性进行电话联系、上门走访等,做到了“八清楚”、“三帮助”;通过建立联系服务情况公示、督查等制度,对每次联系服务情况进行记录,每季度交流一次联系服务情况,老干*工作专(兼)管员每季度上报一次联系服务情况和优秀案例,做到了情况明、底子清、服务细、措施实。另据统计,鄞州、江东、余姚、海曙等7地积极倡导、践行“文化养老”,打造了26个服务平台,努力满足老干*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变场所为家园——服务阵地贴近贴心。到xx年底,宁波市全市11个老干*活动中心已经成功创建成省“满意家园”,全市11个老年大学已经成功创建成省“教学管理先进单位”。“两个阵地”硬件设施都得到较大改善,江东的已新建并投入使用,鄞州的已新建即将投入使用,有2个单位在规划新建中,还有7个单位在原来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改装。据余姚、慈溪、奉化、宁海、鄞州、江东和镇海的调查统计,至xx年底,“两个阵地”总占地面积分别为1.59万和2.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分别为1.64万和2.79万平方米,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实现了跨越。“两个阵地”的功能配置、软件配套都充分体现了科学化、人性化、特色化。江东区的新阵地处处都体现对老年人的关心和照顾。无论是走廊过道的扶手、楼梯平缓的设置、乒乓球室铺设运动塑胶地板、门球场上的遮阳伞椅,还是把全年的常规学习活动安排制成台历发给每位老同志、并制作成宣传框挂在墙上等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贴心关怀;利用足浴室定期(一个月一次)邀请专业技师为腿脚不灵便的高龄老干*提供修剪指甲、按摩脚底等温馨服务,广受好评;自新阵地启用以来,前来学习参观的人数已经达96批次3200多人次。慈溪市以“精致化、人性化”为要求,在市广播电台开设“老干*心理热线”,在市老干*活动中心开设老干*心理聊天室,为老干*精神慰藉提供服务;建立了文化角、爱心角、休闲角等,努力营造和谐和美的环境。
(六)变单一为合力——服务环境拓展整合。各地坚持拓展为老干*服务渠道,改变单一靠老干*工作部门自身的做法,通过对为老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了齐抓共管、协作配合的良好氛围,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升级。调研显示,各地100%的公立养老机构都参与了为老干*服务;超过80%的社区都开展了尊重、关爱、呵护行动。江东区依托“家院互融”中心、建立联动服务机制等,为老同志提供优质服务;借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小屋”等设施,为老干*提供自助式体检、慢病监测、健康咨询等服务。海曙区积极整合社会机构开展为老服务,依托宁波市81890求助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三大服务平台的资源优势,开展社区医疗保健结对、居家养老等服务模式;建立的一支近4万人志愿者队伍,拥有各级志愿服务站132个,基层志愿服务队伍500多支,10多个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已成为老干*服务工作强有力的支撑。奉化市把卫生系统120名青年志愿者组成奉化市“杏林”服务队,与老干*建立结对帮扶服务;以团市委200余名*团员志愿者为核心,组建11支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为老干*提供家电维修、法律咨询等方面志愿服务;组织各社区190名妇女志愿者与老干*结成对子,定期或不定期地为老干*们提供看护、聊天、家政等服务。慈溪市把老干*社区服务管理工作与全社会居家养老工作无缝对接,优先把老干*纳入全市“惠老双千”工程服务范围。
(七)变数量为素质——服务队伍配强优化。老干*工作队伍建设是加强“服务文化”建设的实践者,是做好老干*工作的重要基础,从增加数量转变到提升素质,是实现老干*工作科学发展的关键。各地以推进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建设为抓手,着力建强工作队伍。以江东一地为例,老干*工作人员在编人数不仅在由成立之初的2人增加到了现在的9人,更使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9岁下降到了38岁,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多人次拥有心理咨询师、法律咨询员、执业药师、茶艺师等职业技术证书,实现了服务技能的专业化,梯次结构的合理化;通过实行绩效对帐制度,领导点评、部门督促和个人改进相结合,力求工作的最大效能。余姚市以“服务文化建设年”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五比”特岗竞赛、“老干*情况知多少,我为老干*办实事”、“151”服务、“服务百分百、满意争一百”、“共筑中国梦·服务我先行”等活动,着力打造一流服务团队。鄞州、慈溪、镇海、奉化等地通过强化学习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实行工作对账等措施,努力建设一支“知大局、懂本行、干实事”的干*队伍。各地坚持每月一次的干*学习制度以提升素质,坚持每季度一次的老干*工作专管员例会学习制度以交流经验,坚持每年一次的全市老干*工作者学习培训以提升技能。
三、宁波市老干*工作部门“服务文化”的四个功能
在30年的工作实践中,各地始终致力于加强“服务文化”建设,发挥“服务文化”功能,有力地促进了老干*工作的健康、科学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广大老干*的普遍认可。归纳“服务文化”对老干*工作的促进作用,有以下四个功能。
(一)“服务文化”是充电器,具有激励功能。老干*工作部门“服务文化”是以服务价值观为核心,以让*组织放心、让老干*满意为目标,以形成共同的服务价值认知和行为规范为内容的文化。“服务文化”是优质服务的不竭之源。它一旦内化于心,就会充满活力,不断地激发出持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心服务、创新服务,有效促进工作开展。“服务文化”是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通过倡导精干、务实、细心的工作作*,开展“学先进创一流”等活动,使每位老干*工作者从内心深处产生奉献精神,激励工作人员用热心、真心、耐心为老干*服务。“服务文化”是自我鞭策的主动服务。会激励每一位老干*工作者增强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促使老干*工作者以“想老干*之所想、急老干*之所急、解老干*之所需”为准绳,不断提升为老服务水平。
(二)“服务文化”是路标系,具有导向功能。外化于形的“服务文化”是老干*工作者服务老干*的一整套高标准的态度和行为,会不断地指引每一位工作者做对做好工作。“服务文化”能指导出高品位的服务质量。服务有了文化的指引,就会越做越活、越做越实、越做越有品位。在工作者心中有了相对应的服务目标,就会自觉把工作做实做精。“服务文化”能让老干*工作者对老干*产生亲情感。在工作中都会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境界,努力为老干*做得更多、做得更好,努力实现老干*最希望的结果。“服务文化”能陶冶出高素质的工作队伍。通过加强“服务文化”建设,在工作队伍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使工作队伍的情操和素质在优质服务中得到陶冶、净化和提高,培育出一支品德过硬、业务精湛、创新务实的老干*工作队伍。
(三)“服务文化”是粘合剂,具有凝聚功能。“服务文化”是老干*工作部门和全体工作者共同创造的群体意识,寄托了工作者的理想、希望和要求,因而老干*工作者对这种意识能产生“认同感”。加强“服务文化”建设,可以增强老干*工作者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服务文化”一旦在每位老干*工作者心中确立,会促使他自动参与老干*工作,为老干*工作发展贡献力量,创造出工作者的忠诚度和老干*的信任感,两者会良性互动交相辉映。“服务文化”更具有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通过影响、发动老干*原单位、社区、老干*子女、社会公共服务机构等参与老干*工作,构建成服务管理联动体系,各方面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营造出全社会合力为老服务的良好氛围。
(四)“服务文化”是调节器,具有约束功能。一个成熟的老干*工作“服务文化”,能把服务价值观渗透到每位工作人员心中,形成心理约束力,科学的调节、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服务文化”所包含的服务理念和规章制度,能从不同角度起到约束作用。服务理念是“软约束”。通过塑造老干*工作部门的精神、价值观、传统等,对每位老干*工作者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规范作用,形成人人讲服务、个个重服务、事事优服务的良好氛围。规章制度是“硬约束”,具有刚性的特点。通过建立健全工作细则和督促制度,促进各项工作流程规范,确保各项活动开展井然有序、反应渠道畅通便捷、改进措施及时有效;通过建立健全工作人员内部管理制度和奖惩激励机制,实现有岗位、明职责、定措施,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理事的良好局面。
四、老干*工作部门“服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因素分析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宁波市老干*工作部门“服务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离有效发挥“服务文化”功能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文化”建设整体发展还不平衡。调研显示,宁波市多数老干*工作部门的“服务文化”建设已经比较规范,但少数单位还处在起步阶段,整体推进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培育、发展和实践。服务的品牌经营还不到位,真正有影响力、叫得响的服务品牌还比较少,有的甚至还没有自己的品牌名称。据调查,宁波市只有江东区有自己的品牌设计、标识(logo)、徽章等,并通过实物化、具体化,对品牌进行积极推广。个别单位领导对进一步加强“服务文化”建设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少数老干*工作者素质较低,服务还停留在表层阶段,服务质量一般。
(二)对“服务文化”的认识还不够到位。有的单位服务理念还没有入脑入心,尽管每个老干*工作部门都提出了自己的服务理念,但宣传学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调查显示,有超过10%的老干*工作人员认为只要做好日常工作就行了,对加强“服务文化”建设不好理解,认为没必要上升到文化层面;有的单位的服务文化内涵还不够明确,作为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还没能为每一个老干*工作者所理解和接受,为谁服务和为什么服务的问题还没很好解决,更多的是依靠传统的方法来激励,还属于短期行为,不是自觉行动。
(三)有的服务机制还不够规范科学。面对老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县(市、区)*委、部门、原单位、社区、家庭等“五位一体”的大服务机制还没有建成,老干*工作领导小组运作还不够经常,导致需要其他部门配合的时候还不是很顺畅,影响了服务质量。少数单位领导还习惯于老套路、老思维,对服务机制的创新还不够。调研中显示,少数单位服务工作中存在功能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流程不顺畅、差错经常有的现象。有的单位在服务的个性化方面建立机制不够,缺乏一套规范科学的运作体系。少数老干*工作者工作存在着简单化服务的现象,使服务工作在时好时坏中徘徊,离规范化、常态化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
(四)服务效率还不够高。调查显示,部分老干*工作者还没有确立全新的服务理念,不同程度存在服务观念不到位、服务效率不高的问题。个别单位还存在花架式服务的现象,重宣传、轻效果,重形式、轻实践,有的虚张声势还没有做就超前宣传,有的宣传言过其实做一说三,导致服务流于形式、服务实效性上还有差距。有的单位在“服务文化”建设上,只抓住了其中一部分,而疏忽了另一部分。调研中,我们发现,少数单位把工作重点放在关心老干*的待遇落实和具体问题的解决上,而没能根据老干*的意愿和专长,因人因地制宜地作出具体安排,为老干*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间接地影响着服务效率。
五、进一步加强老干*工作部门“服务文化”建设的四点对策
“服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10号文件指出,“做好‘双高期’离休干*服务管理工作。要针对离休干*普遍进入高龄、高发病期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和管理办法。”在新形势下,老干*工作部门任务光荣而伟大、任重而道远。如何充分发挥好“服务文化”功能,让老干*晚年生活更有尊严、更加幸福、更有价值,开创老干*工作新局面,需要老干*工作部门和全体老干*工作者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一)探索完善适合“双高期”的“感动服务”。赵乐际指出:“做好老干*工作,关键是要用心用情、心到情到。我们做老干*工作,‘所敬者寡而悦者众’,从政治上说是为*兴*,从个人角度讲是尊老敬老。人都有老的时候,要像对待自己的父辈那样,带着孝心、爱心、耐心,‘敬爱至恭’,服务老干*。”人进入“双高期”之后,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会备感失落。“双高期”的老干*工作需要广大老干*工作者积极探索、实践。一是贴心关怀,确保政治待遇落实。“双高期”老干*已不太可能通过集中开展政治学习来传达*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项重大决策等,但*的政策宣传不可或缺,那就需要建立健全“送学上门”、“一对一”、“一对几”等帮学形式来实现,把学习内容进行简化、易化,用适合“双高期”老年人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确保老干*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二是着眼细节,确保生活待遇落实。重视生活起居服务。老干*工作部门根据老干*实际情况,以政府买单或成立志愿者队伍的形式,组织开展定期定人上门服务,帮助打扫卫生、洗衣晒被、购物、走亲访友等。照顾情感需求,安排人定期给有需求的老干*聊天解闷。为老干*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提供法律援助、咨询和帮助。三是积极保健,延缓衰老进程。老干*是*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为*和国家作出过重大贡献,他们的晚年生活理应得到尊重,*和国家要努力为老干*提供幸福的晚年生活。开展医疗协助服务,通过建立健全社区责任医生等组成的“家庭医生巡诊队”的方式,上门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打针、换药、代买药品、陪老同志去医院就诊、提供必要的健康咨询等“家庭式”保健服务。真正让行动不便的“双高期”老干*有尊严又幸福地活着,并使之成为社会共识。
(二)探索完善符合需求机制健全的“高效服务”。xx指出:“以满腔热情、深厚感情和创新精神全面做好老干*工作……为老干*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多解难事,努力做到让*放心、让老干*满意。”xx的讲话着眼老干*工作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给“服务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一是服务流程要更加规范。建全一套科学规范的服务制度。每位老干*工作者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都有明确的规定,既一目了然,又不至于忘事出错。建立一套务实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工作开始有承诺、工作过程有记录、工作结果有评价。建立一套信息反馈机制。对那些与为老干*服务相违背、与老干*需求相背离、老干*有不良反映的制度规定要及时修改,不断总结、优化服务机制。二是服务平台要更讲人性。作为老干*工作部门,津津乐道于老干*“有求必应”是不够的,而应不断地创新、拓展,由被动的服务变为主动的关心、主动的探求。要根据老干*实际情况,整合、联动为老服务资源,创建出人性化的服务平台,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老干*需求。对于长期卧床的、有特殊困难的老干*作为特殊照顾对象,逐一落实好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结对服务;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干*,完善就近组织学习、开展活动、发挥余热等机制。三是服务环境要更加高效。赵乐际指出:“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营造全社会关爱老干*、支持老干*工作的良好环境。”新形势下的老干*工作,仅靠老干*工作部门是很难做好的,需要建立健全大服务机制。要把政府各部门、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志愿者队伍等为老服务力量进一步整合、凝聚、联动,力所能及地开展为老服务;每当老干*遇到困难需要协调解决时,各部门能合力、快速、有效地给予解决,使服务变得简单高效顺畅。健全“一键通”等在内的快速反应机制,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高效服务方案。
(三)探索完善富有本地特色文化的“品牌服务”。“品牌服务”是创造性的服务艺术,是服务文化的精品和载体,其实质是老干*的体验和共鸣。加强老干*工作部门“服务文化”建设,打造百花齐放的老干*工作服务品牌,能有力地提升老干*工作层次,更能提升这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形成令人向往、交口称赞的“服务文化”典范。一是要夯实“品牌服务”的基础。一个“品牌服务”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能否获得老干*的满意和认可。这就需要精确掌握老干*的信息情况和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活动。如通过建立健全老干*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掌握、动态掌握老干*的基本情况、健康情况、居住情况、学习情况、活动情况等信息资料,让工作人员对老干*的思想实际和基本需求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服务起来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二是要精心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牌服务”。要立足于老干*实际,把重点放在为老干*排忧解难上,放在充分利用自身特色优势上。服务品牌不是简单的学习和模仿,不是先进经验的照搬照抄,而是凝聚着老干*工作者的高智慧、高投入和创新思维,体现了对服务这门艺术的执著的追求和艰苦的探索,凸显出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到的文化魅力。它既可以是某一位老干*工作者,也可以是一项工作,既可以是服务流程,也可以是一种服务模式。三是要强化“品牌服务”的维护和提升。“品牌服务”建立以后,需要不断拓展影响力、认可度,需要不断改进、做大做强。要着眼实用性、针对性,健全培训机制,不断提升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要强化工作队伍的工作作*,做到投入感情在平时、了解情况在平时、沟通思想在平时、解决问题在平时。维护和提升“品牌服务”,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认可,需要得到民政、卫生、社区等部门的支持配合。
(四)探索完善既放心又满意的“快乐服务”。“快乐服务”是一门科学,是现今各个行业推崇的综合型的“服务文化”,它可以让服务对象心情愉悦、使服务者干劲十足、使服务成效好评连连。老干*工作要实现“快乐服务”,让*组织放心、让老干*满意,需要做到三点。一是有一支敬业和乐业相统一的工作队伍。能坚持以老干*满意为目标,以老干*有幸福尊严的晚年生活为追求,用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对“快乐服务”理念的培育,让工作队伍对老干*工作保持敬畏之心,爱岗敬业。其本质是让工作人员喜欢本职工作,服务一旦融入了感情、倾注了心血,就会从小事细节做起,耐心做到老干*满意为止,不抱怨、不找借口,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就会把服务老干*作为心爱的事业,自觉以“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二是有一种内在和外在相统一的服务氛围。“快乐服务”是老干*工作“服务文化”的重要内涵和动力,是一种外化于形的真情服务。通过创造快乐文化,营造快乐共识,有效激发工作队伍的服务内动力,激励工作人员投入忘我工作超常发挥潜能,在自己喜欢的平台上体现自己的价值。通过提高外在的执行力和服务创造力,营造同事之间的融洽关系,工作中相互帮助、相互补台。并与内在的快乐认知相统一,形成浓厚的“快乐服务”氛围。三是有一个结果和过程相统一的服务方式。在服务过程中保持快乐状态,会激发工作队伍更加谦恭、更加真诚为老干*服务,使老干*享受整个服务过程。快乐的服务在给老干*带来身心愉悦的同时,能给单位和全体工作人员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的结果:人人愿服务履职责、个个争贡献善创新、相互尊重包容感恩;既促进老干*工作科学发展,又促进每位工作人员的成长进步,让最平常的人把最平常的事做到不同寻常的漂亮。
第3篇 关于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中国报告大厅日前发布的《中国畜禽养殖中抗生素使用情况调研报告》称,中国养殖业是抗生素使用量最大的领域,超过国内抗生素消费总量的一半。xx年国内抗生素总产量为21万吨,国内消费量约18万吨,其中,用于畜牧及饲料行业的抗生素就高达9.7万吨,约占54%。
此报告称,养殖业中抗生素的使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饲料企业在生产全价、浓缩、预混料的过程中添加,主要用于预防疫病及促进生长。另一部分为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使用,采用拌料、饮水、注射、灌服以及环境喷洒等多种方式,使用目的多为预防和治疗畜禽疫病。在中国,由于养殖密度大、畜禽疫病复杂多样再加上监管不力等多种原因,普遍存在抗生素过量使用甚至滥用等问题,这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且细菌耐药性的逐渐提高也为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埋下隐患。那么,
(1)中国饲料企业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有哪些?对于不同畜禽饲料、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具有怎样的添加比例及配伍特点,添加成本多高?饲料企业对饲用抗生素的使用评价如何?
(2)中国不同规模生猪、肉鸡、蛋鸡、奶牛养殖户对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主要应用的抗生素品种、使用目的、使用成本、使用评价如何?
(3)抗生素替代品的使用现状及市场前景怎样?
(4)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抗生素及其主要生产企业的市场表现如何?
本报告选取了不同区域和规模的饲料生产企业、畜禽养殖企业、抗生素生产商、经销商、专家学者等为调研对象,全面调研了国内饲料厂及养殖场抗生素使用特点,并对饲料厂及养殖场最常用的抗生素市场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
主要结论包括:
(1)饲料企业所用抗生素的市场规模大致在30-35亿元,其中,抗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的市场规模约为5亿元,抗革兰氏阳性菌及广谱抗生素的市场规模在25-30亿元。
(2)生猪工业饲料中抗生素平均添加成本最高,每吨全价料的药物添加剂成本平均在20元/吨;肉鸡全价料饲料药物添加剂成本略低,在15~20元/吨;蛋鸡和奶牛饲料中药物成本最低,且产蛋期和泌乳牛饲料中不再添加抗生素。
(3)养殖场用药的市场规模远大于饲料厂。xx年,生猪、肉禽、蛋禽、奶牛畜禽的累计用药支出(以养殖场支出计)预计在280~300亿元。生猪养殖场用药费用最高,占其中的43%左右;肉禽养殖场用药费用约占33%;蛋禽和奶牛最低,分别占13%和10%。对于畜禽养殖场,抗生素支出约占用药总支出的70~80%。
(4)出栏每头生猪的平均用药成本(含母猪用药)为19元/头;肉鸡用药成本平均为1.5元/只;蛋鸡养殖全程的用药成本平均为1.9元/只;奶牛场平均每头奶牛年用药成本193元。一般而言,大规模养殖场的用药成本低于平均水平,因为这类养殖场的平均治疗成本低于中小规模场。
(5)酶制剂是饲料企业使用最普遍的抗生素替代品,其次为中草药添加剂。在养殖场中,中草药是使用最普遍的抗生素替代品,益生菌的使用普及率位居第二位;养殖场对中草药和益生菌替代抗生素的作用也最为认可。
(6)xx年,中国动保市场总规模大致在400亿元人民币。其中,位列前十位的跨国动保企业约占中国动保市场份额的14-15%左右;而国内前十家动保企业销售额约占动保市场份额的12-13%。
1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