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综合报告
栏目

贵州报告厅椅定制(8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1-10-22 14:41:01 热度:43

贵州报告厅椅定制(8篇范文)范文

第1篇 学习贯彻2017年贵州省第十二次*代会报告精神心得体会

省第十二次*代会,全面客观地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取得的成就和发展经验,明确了今后五年“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的奋斗目标,描绘了贵州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省各级各部门、各族群众共同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行动纲领。以下是酷猫写作范文网整理的学习贯彻2017年贵州省第十二次*代会报告精神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参考。

学习贯彻2017年贵州省第十二次*代会报告精神心得体会

省第十二次*代会,是在*的十九大即将召开,我省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省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会体现了省委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同志______保持高度一致,高度向___看齐的政治意识和核心意识,充分彰显了中央给予贵州的厚爱,审议通过的省第十二次*代会报告,是指导今后五年贵州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选举产生的新一届省委、省纪委领导机构,为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大会开得非常圆满、十分成功,是一次团结、民主、和谐、求实、奋进的大会,对于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省第十二次*代会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省*代会作出的部署要求上来,全面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代会精神,贵在领会把握精神、重在抓好贯彻落实,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省第十二次*代会精神为指导,抓好抓实我市各项工作。一是坚持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要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______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维护好、发展好来之不易的良好工作局面,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二是坚持抓产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要着力解决安顺经济总量小的问题,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做大经济总量,做优经济质量,做强经济实力。三是坚持做好示范,统筹城乡发展。要按照省委对安顺的定位要求,进一步做美中心城区、做强县域经济、做优特色小镇、做靓美丽乡村,推动城乡发展实现新跨越,真正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四是坚持打好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要继续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的脱贫攻坚重大工作部署,实施我市“327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落实好市出台的“1+10”文件措施,抓好“五个一批”精准脱贫,总结推广“塘约经验”,落实好挂帮工作,助力全市脱贫攻坚。五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不竭动力,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群众积极性的改革,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新跨越。六是坚持抓好生态建设,提升发展质量。要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跨越。七是坚持文化自信,提振精气神。要大力挖掘和弘扬黔中文化,继续巩固和提升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讲出安顺好故事,传递安顺好声音,展示安顺好形象。八是坚持从严管理、加强队伍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从严从实加强*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建设、反腐__建设和制度建设,做到管*有方、治*有力、建*有效。

全市上下要把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二次*代会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学习,广泛深入宣传,把学习贯彻省*代会精神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 用大会目标指引方向、鼓舞士气,用大会要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赶,走好新的长征路,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以优异的成绩迎接*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学习贯彻2017年贵州省第十二次*代会报告精神心得体会,尽在酷猫写作范文网。

第2篇 2017最新学习贵州省第十二次*代会报告心得体会

4月16日,中国***贵州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贵阳隆重开幕。陈敏尔代表中共贵州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紧密团结在以***同志______周围,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报告。以下是酷猫写作范文网整理的2017最新学习贵州省第十二次*代会报告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参考。

2017最新学习贵州省第十二次*代会报告心得体会(一)

十一届省委报告与中央精神高度契合,与贵州实际深度融合,将过去和未来有机结合,充满贵州情愫,饱含民生情怀,说出了百姓心声,讲出了群众期盼,道出了贵州自信,非常提神提气提劲,让人感到豪气豪情豪迈。

报告思想深邃、内容丰富、语言朴实、文字清新,既写得好,也作得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总结过去5年成绩,充满了强烈的获得感;二是分析形势精准客观,充满了强烈的紧迫感;三是奋斗目标催人奋进,充满了强烈的使命感。报告开宗明义地提出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提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三大目标使命,发出“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令,既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又浑然一体、气势磅礴,让与会代表激情满怀、信心满满。可以用政治占位高、战略定位准、目标措施实、上下干劲足来评价此次报告。通过学习陈敏尔同志的报告,发展方向更明,发展信心更足。

铜仁将沿着航标、对准目标、找到坐标,回去以后在第一时间把报告学习会、贯彻好、落实好。一是要坚决维护核心,不忘初心,坚定信心。二是深入推进“三大战略”行动。大扶贫方面,用心用情用力抓好贫困村提升工程,以“三社”促“三变”融合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全力抓好易地搬迁扶贫和产业扶贫工作。大数据方面,突出招大引强,做大农村电商,推动“铜货”出山。大生态方面,紧扣省委对铜仁的科学定位,着力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全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内陆开放要地、文化旅游胜地、安居乐业福地、风清气正净地。三是做到管*有方,治*有力,建*有效。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培养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队伍。

2017最新学习贵州省第十二次*代会报告心得体会(二)

十一届省委报告广泛凝聚了全省广大*员干*和社会各方面的集体智慧,深情表达了全省各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共同愿望,精细勾画了贵州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是一个符合中央精神和贵州实际、契合人民期盼的好报告,是一个总揽全局、与时俱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是指导贵州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工作的行动纲领。我完全赞同并衷心拥护这个报告。

报告有高度,通篇贯穿***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贯彻***___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旗帜鲜明地表明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______保持高度一致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了省委对*的绝对忠诚、对核心的坚决拥护。报告有深度,体现了把中央精神与贵州实际紧密结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蕴含着丰富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报告有温度,把“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作为主题,把百姓富、生态美作为“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最根本的目标,把大生态与大扶贫、大数据一同列入“三大战略行动”,体现了省委立*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报告有力度,明确了今后五年发展的七项主要任务,既有重点工作方向和要求,又有实实在在的措施和招数,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七个方面对全面从严治*进行了安排部署,充分表明了省委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的决心和信心。

会后,xx州将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省第十二次*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______周围,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战略部署“扣扣子”、责任履行“担担子”、工作落实“钉钉子”的精神,确保省*代会精神在xx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17最新学习贵州省第十二次*代会报告心得体会(三)

十一届省委报告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催人奋进,令人鼓舞。听后心潮澎湃,很有幸福感和获得感,对贵州未来充满信心,我完全赞同这个报告。这是一份越听越振奋的好报告,是一份越听越自信的好报告,是一份越听越坚定的好报告。报告从七个方面实事求是总结了过去五年的成绩,萃取了弥足珍贵的六条经验,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

过去的五年,是贵州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我们是参与者、推动者、实践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感受贵州过去五年的变化,风生水起、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大幅提升、民生福祉大幅改善,凝聚了贵州的正能量,发出了贵州的好声音。

报告对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总体要求、重点工作,谋篇布局、视野开阔、立意高远,通篇贯穿了中央精神,贯穿了___对贵州的殷切期望,契合了贵州阶段历史特征,体现了贵州发展现实需要,回应了人民热切期盼,说到了贵州干*群众的心坎上。

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关键是抓落实,结果是见成效。在学中干,在干中做,在做中让老百姓有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首先,要强化使命担当抓落实。以省委为榜样,强化使命担当,对*负责,对贵州发展负责,从严从实,把管*治*的主体责任落到每一个基层*组织。把报告绘制的蓝图,结合六盘水的实际,用心用情用力把六盘水的事办好,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其次,要以学促做抓落实。要深化对报告的学习,通过学习创新思维、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用报告的要求作为我们的根本遵循,结合省委对六盘水的定位,全面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

再次,要对表对标抓落实。六盘水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团结一心、不忘初心,紧紧围绕报告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一刻都不能松懈、一天也不能耽误,抓好落实、落地见效。

第3篇 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

(2003年1月12日在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省长石秀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关于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我们坚持以马列主义、___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___、国务院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中共贵州省委的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和帮助下,认真履行全省各族人民赋予的职责,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展顺利,扶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经济社会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一)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九五”计划顺利完成,“十五”计划开局良好。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793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180亿元,年均增长8.7%,高于同期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快、效益好、最稳定的时期。1999年提前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财政总收入从1997年的106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203亿元,年均增长13.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从57.9亿元增加到114亿元,年均增长14.5%;财政支出从113.8亿元增加到314.7亿元,年均增长22.6%,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幅之大都是历史上少有的。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07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5倍以上,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以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全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2002年底分别达到1553亿元和1404亿元,比1997年底增长1.2倍和84.3%;金融产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三次产业排序在1999年实现了“二一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实现了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的历史性跨越,粮食、烤烟、油菜等主要农产品向优质化方向推进,2002年畜牧养殖业占整个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8.3%,比1997年提高近4个百分点,乡镇企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良好;农民非农收入大幅度增加,五年累计劳务输出482万人次,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21%。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1%;电力工业累计完成发电量2067亿度,比前五年增长91.4%,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带动作用;“两烟一酒”结构调整取得进展,烟草行业整体实现扭亏为盈,茅台酒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经营效益不断提高;以铝、磷化工为重点的优势产业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特色食品和制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领域,实施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累计完成技改投资461亿元,比前五年增长近1.4倍,年均增长17.2%。在投资的拉动下,建筑业保持高速增长。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0.6%,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旅游业总收入增长2倍以上,房地产、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服务性消费的供给能力明显增强。积极扶持经济强县建设,区域经济日趋活跃。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五年来,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之大、项目之多、效果之明显是前所未有的。交通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公路和内河航运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88亿元,比前五年增长5倍。贵新、凯麻、贵毕、玉铜等高速或高等级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水黄、关兴、遵崇、清(镇)镇(宁)等高速或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一横一纵四联线”高等级公路主骨架加快形成,西南公路出海通道贵州段全线贯通;完成了1.5万公里公路改造,公路技术等级和通达深度明显提高,高级、次高级公路里程由4474公里增加到1万多公里,新增公路通车里程5659公里,基本实现了县县通油路,全面实现了乡乡通公路,75%的行政村通机动车。完成了乌江航运建设工程,实施了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起步工程贵州段和赤水河航运建设等项目,内河航运条件得到改善。株六复线、内昆铁路和水柏铁路建成通车,完成了盘西铁路电气化改造和六盘水铁路枢纽等重点项目,渝怀铁路贵州段开工建设,黔桂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铜仁大兴机场建成通航,启用安顺黄果树机场和兴义、黎平机场建设进展顺利。实施“西电东送”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电力行业累计完成建设投资338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9倍,新增装机容量292.1万千瓦。第一批“四水四火”电源点项目全部开工,在建装机容量超过前五十年的总和;第二批后续电源点项目中,构皮滩水电站已获国家批准立项,其余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建成省内超高压骨干电网,“黔电送粤”输电通道建设进展顺利。电煤基地建设步伐加快。2002年完成了向广东送电100万千瓦的任务。生态和水利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实施了一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完成退耕还林260万亩、人工造林1502万亩、封山育林178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0万亩,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建成一批骨干水利工程,开工建设王二河水库、玉舍供水工程、遵义灌区一期工程等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完成了一批病险水库治理和县城防洪工程项目。城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加大了城镇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2年城镇供水普及率达到85.8%,比1997年提高15.8个百分点;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24.1万吨,污水处理率比1997年提高13%;完成城镇道路建设和改造500公里;城镇绿化率达到16.8%。城镇化水平达到25%,比1997年提高7个百分点;区域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通信设施建设快速发展。通信行业累计完成投资170多亿元,通信光缆长度达到5.2万公里,比1997年增长了2.8倍;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27.6万户,增长了7.3倍,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4.03部;互联网用户迅速增长。 (三)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积极进展,共完成68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造,部分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已有13户企业成功上市,共募集资金70多亿元;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通过采取债转股、兼并破产、技改贴息等政策措施,基本实现了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改革脱困三年目标,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五年降低了7.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从1997年的0.7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8.5亿元。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迈出新的步伐。非公有制经济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从1997年的22.5%提高到2002年的29.6%。 市场体系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市场配置资源的领域不断扩大。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决定,市场调节价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副产品收购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分别达到94%、86.8%和88%。市场网络逐步完善,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和中介组织加快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开始兴起。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转变政府职能步伐加快,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得到增强。完成了全省政府机构改革,省政府机构由58个精简为44个,行政编制精简了48%。清理并废除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省和部分市、州、地组建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促进了政企分开。以建立公共财政为目标,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改革稳步推进,金融组织机构逐步完善;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市场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教育、科技、卫生、住房、粮食流通以及旅游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加大。 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以东西合作为契机,以跨区域资产重组为重点,在电子、化工、煤炭等行业引进了一批省外优强企业,盘活了大量存量资产,五年累计引进省外资金137.5亿元,比前五年增长近2倍;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在电子、商贸领域实现了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的突破;在环保、生态、卫生、教育、农业、扶贫等领域,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7.3亿美元,比前五年增长1倍以上。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31.7亿美元,比前五年增长9.3%。 (四)扶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如期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启动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五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01.5亿元,48个国定贫困县整体越过温饱线,农村贫困人口从1997年的789万人减少到2002年的300万人左右,基本解决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已稳定解决温饱的农村,建成了一批小康村镇,三分之一以上农户生活水平达到小康。全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民人均政策内减负率达到44%。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299元增加到1490元,年均实际增长4.1%。努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累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万亩,解决了550万人的饮水困难;建成农村沼气池23万口;第一期农网改造全面完成,行政村通电率达到96%,入户率达到90%;建成1.4万座广播电视收转站,行政村通电话率达到42%,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通过调资和实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措施,提高了**事业单位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收入水平;通过实行“以奖代补”、“两保一挂”以及民族地区转移支付等政策,基本保证了财政困难县**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工资发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442元增加到5930元,年均实际增长6%。 (五)积极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两个确保”和“低保”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五年累计促进城镇就业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市场就业机制开始形成。以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两个确保”实现100%,“三条保障线”各项政策全面落实。1999年到2002年,累计投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亿元以上,覆盖人口34.1万人,基本做到“应保尽保”。认真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建立了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提高了紧急救助能力。 (六)大力实施科教兴黔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明显加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五年累计投入预算内教育经费183.1亿元,比前五年增长近1.3倍。“两基”攻坚全面展开,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工程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累计新建农村中小学2547所,改造815所学校危房。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基本确立。全面普及初等义务教育,42个县(市、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从1997年的13.6%提高到2002年的47.7%。青壮年人口中的非文盲率达到94.1%,比1997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加强,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3%左右提高到9%左右。2002年,博士学位授予点实现了零的突破,硕士研究生在校学生总数比1997年增长了3倍以上。全省符合条件的普通高校全部与商业银行开展了“银校合作”,一半以上的贫困生助学贷款问题基本得到落实。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推进社会力量办学,各类民办学校达到1192所,比1997年增加了593所。大力支持科技事业发展,共投入科技三项费和科学事业费13.8亿元,比前五年增长1倍以上;建成5个重点实验室和12个重点中试基地或工程技术中心;实施了“跨世纪科技人才工程”;对省属科研院(所)进行了分类改革。 积极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格局初步形成,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新建乡(镇)计生站915个、村计生室1.5万个,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4.48‰下降到11.64‰。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得到加强。实施了一批重点污染治理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县级“两馆”56个,乡(镇)文化服务中心507个。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体育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新建乡(镇)卫生院657所,村卫生室1365个,改造贫困县医院31所。认真落实依法治省的各项措施,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发布地方性法规31件,制定发布行政规章32件;完成了“三五”普法教育,全面启动实施“四五”普法计划。防范并依法严厉打击“flg”等邪教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和禁毒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大。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在全省推行了政务、村务和厂务公开。认真落实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各项措施,反腐败斗争和*政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全民国防教育意识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事业加快发展。民族、宗教、审计、质监、药监、档案、人防、外事、侨务、对台、参事等各方面工作得到加强。 2002年全省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1%,是“九五”以来最快的一年;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4.7%和1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亿元,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1%;进出口总额增长7.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8%。“10件实事”基本完成。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有效需求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把中央的方针政策与我省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扎实工作,排难而进,仍然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我们主要有以下体会: 第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坚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围绕富民兴黔的目标,在不断深化对省情认识的基础上,适时完善发展思路,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充分调动广大干*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扎实工作,团结拼搏,努力做到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因循守旧。 第二,坚持把发展作为富民兴黔的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始终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积极财政政策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机遇,把所有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加快发展上,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把扩大投资规模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把结构调整作为加快发展的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加快发展的动力,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看准了的事情就抓住不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三,坚持从贵州实际出发,集中力量解决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确立了“五年打好基础,十年重点突破,十五年初见成效”的总体思路,紧紧抓住交通、电力、生态、“普九”等战略重点,在打好基础中加快发展,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和实事。 第四,坚持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把发展的难点作为改革的重点,积极推进体制创新,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注意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之间的关系,高度重视解决弱势群体生活困难,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好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不断增进团结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始终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和惩治腐败。以共同理想和目标凝聚全省上下的智慧和力量,自觉维护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全省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实践证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就能不断开创富民兴黔的新局面。 以上五条,是我们在过去五年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长期坚持。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是___、国务院亲切关怀和中央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全省上下抢抓机遇,开拓进取,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向各民主*派、工商联、无*派人士,向驻黔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部队官兵、**干*,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生产力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农业基础脆弱,农村贫困面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镇化水平低;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整体素质和效益不高;对外开放程度低;科技教育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增长过快;城镇待业人员增多,就业压力大;有的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好。此外,政府职能和政府工作方式、工作作*有待进一步转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消极腐败现象在某些方面还比较突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既有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由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差距造成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关于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打好基础,力争在战略重点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的重要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的十六大和省第九次*代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稳定脱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抢抓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机遇,积极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大力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在优势产业发展、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发展势头。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步伐,力争在经济、科技的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进一步开创富民兴黔的新局面。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今后五年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保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2020年比2010年再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二分之一以上的农户实现小康,城镇居民总体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力争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各项主要指标,实现“十一五”计划良好开局。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工作中去,突出抓好以下五个重点: (一)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力争在事关全局的战略重点上实现新的突破。一是基本改变交通落后面貌。在形成并完善“一横一纵四联线”公路主骨架的基础上,加快向“二横二纵”迈进;基本完善省内公路路网结构,全面完成县际公路改造,加快经济路建设,进一步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和通达深度。以东向和南下出省铁路建设为重点,完善铁路路网结构。努力把龙洞堡机场建成国际机场,初步形成省内民用航空网络。完成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起步工程贵州段和赤水河航运建设,提高水运出省通航能力。二是初步建成“西电东送”重要基地。以实施电力体制改革为契机,建立有利于我省电力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加快推进内外结合、煤电联营和投资主体多元化。建成和开工建设一批电源点和输电通道,尽快建成一批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大煤保大电的格局,力争装机容量达到1600万千瓦,向广东送电规模进一步扩大。三是初步形成“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框架。加快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基本完成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扩大封山育林,加强植树造林和天然林保护,确保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完善林业生态建设政策,配套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培植后续产业,形成“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有效治理模式。四是解决工程性缺水迈出重要步伐。以农业灌溉、人畜饮水、城镇供水和防洪为重点,加快黔中水利枢纽等一批骨干工程建设,全面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基本解决城镇缺水问题。改革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五是基本实现“两基”攻坚目标。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和统一发放,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确保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经费,力争全省基本实现“普九”,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已“普九”地区的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扩大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规模,在市(州、地)政府(行署)所在地城市和有条件的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加快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一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以水利灌溉和中低产田土改造为重点的基本农田建设,确保农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45亩。进一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核心,在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中药材和特色经济作物,逐步推进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突出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稳定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全面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质量安全体系和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二是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形成促进结构调整的新机制,大力推进全省工业化进程。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以实现规模效益为重点,巩固壮大“两烟一酒”,加快发展特色食品和民族制药等新兴产业。发挥资源组合优势,推进煤电、铝电、磷电联营,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逐步把我省建设成为铝和磷化工业强省。振兴机械装备制造业,加快优势企业技术改造。通过建立创新知识经济平台和区域创新体系,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三个重点领域构建拥有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依托三大军工基地,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步伐,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争五年左右使我省信息化程度达到全国中等水平。高度重视资源的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龙头,加强统筹规划,理顺管理体制,加快景区开发,改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力争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 四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坚持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大战略,逐步把县域经济发展转到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并重的轨道上来。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100个小城镇为重点、以改善城镇基础设施为着力点、以强化城镇管理为手段,全面提高小城镇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城镇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经营市场化,基本完善县城供排水以及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力争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0%以上。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积极推广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市场融资的城市建设模式。抓住国家支持建设“南贵昆经济区”的机遇,支持贵阳等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围绕交通大通道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规划和发展配套产业;建设好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各展所长的经济区和产业带。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制创新和对内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一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着力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支持和帮助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发展。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取消所有制界限,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行公平待遇,平等竞争;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使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明显提高。 二是继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逐步建立责任、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除极少数必须由国有经济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基本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选择优势行业和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国有经济不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采取产权出售、股权转让等形式,拓宽国有经济退出通道,加快退出步伐,基本完成现有资源枯竭矿山和重点行业扭亏无望企业的关闭破产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三是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政府调控机制。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目标,加快发展资本、产权、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深化财政、税收、金融、价格、投融资等体制改革,推进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切实解决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进一步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增强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 四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建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五是继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扩大开放。坚持把改善投资软环境作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关键环节,进一步优化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服务环境。加快形成比较完善的投资软环境评价和监督机制,加快建立与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和行政服务体系。继续以东部沿海地区为重点,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抓住我国将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机遇,着力扩大与东南亚各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采取新的招商引资方式,加大力度引进跨国集团和大公司,利用外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有企业改组改造,扩大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推进出口市场、出口主体、出口方式多元化;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劳务输出。力争使利用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大幅度提高。 (四)加快稳定脱贫奔小康步伐,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力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续抓好麻山、瑶山地区的扶贫开发,重点推进雷公山、月亮山等极贫地区的扶贫攻坚,高度重视乌蒙山、武陵山等地区的脱贫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扶持贫困地区种养业和优势产业发展,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继续做好深圳、宁波、青岛、大连等四城市对口帮扶和社会定点扶贫工作。逐步解决返贫问题,巩固脱贫成果。一手抓扶贫,一手抓促强,不断完善建设经济强县的有关政策措施,启动实施第二轮经济强县建设工作,支持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进一步加快发展,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积极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建设,健全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培训、指导和援助等服务体系。坚持减员增效和促进再就业相结合、职工下岗分流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转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引导转变择业观念,完善市场就业机制,逐步形成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格局。 (五)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马列主义、___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和社会风尚。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移风易俗,加大殡葬改革力度。 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和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推进科技创新和实现产业化为目标,实施一批技术创新工程,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学科技园和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建设。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认真做好科普工作。实施人才资源开发计划,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和专门人才,重点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稳定留住和用好现有人才,大力开发乡土人才。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使用、管理和激励机制。 积极发展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组建贵州出版集团、报业集团和广电集团;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服务中心;积极拓展农村文化市场;进一步做好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抢救、保护和利用工作。建立健全卫生服务、预防保健、执法监督体系,完善农村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逐步解决农村就医难和因病返贫问题,全面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继续抓好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建立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基本形成“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积极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确保计划生育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在确保达到环保要求的前提下,加快把清镇训练基地和红枫湖水上训练基地建设成为亚高原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竞技运动水平,积极发展体育产业。 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充分发挥专家学者、政府参事和研究咨询机构的作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努力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深化政府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行政务、村务和厂务公开。全面落实依法治省的各项措施,切实增强政府系统广大干*职工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政府立法工作,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的犯罪活动,坚决扫除社会丑恶现象;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切实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全面贯彻*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繁荣。进一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逐步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支持军队、武*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人防工作,深入开展“双拥”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联系。认真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高度重视老龄工作,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全面贯彻*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继续做好侨务、对台等方面的工作。 三、关于2003年政府工作的目标和重点 今年是贯彻落实*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努力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围绕实现上述目标,要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启动消费和出口需求。今年投资工作要抓好五个重点:一是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根据中央国债投入的重点,在县际公路和经济路、水利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建设、企业技术改造、科技教育、扩大城镇就业等方面,抓紧准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把前期工作做深做细,争取中央对我省的国债资金投入有较大幅度增长。加大对“西电东送”、电煤基地、水利工程、结构调整等方面省级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的投入,切实抓好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的回收使用,积极探索前期工作市场化的路子。省级财政安排的贴息和补助资金原则上保持去年的规模,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和使用情况对资金投向进行适当调整,保证贴息资金用得出、用得好。 二是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启动社会投资。重点加快市政基础设施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开征污水、垃圾处理费,合理提高城镇供水价格,吸引各方面资金投入公益性设施建设;通过参股、控股、煤电联营等方式,积极吸引省外资金参与我省电源点和电煤基地建设。鼓励企业通过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三是加强重点项目管理,切实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效投资。坚决制止盲目引进和重复建设规模小、污染大、技术水平低、浪费资源的项目;坚决依法关闭“五小”企业,不准以任何理由恢复已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切实提高配套资金到位率,认真研究解决财政困难县配套资金难以落实的问题。以交通建设为重点,改变投、建、管、用四位一体的管理方式,建立责任明确、分工合理、管理高效的管理体制。优化工程设计,加强工程管理,切实提高工程质量。 四是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交通建设方面,要加快遵崇、清镇、三凯等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玉屏至三穗等高速公路;加快县际油路及经济公路建设;做好贵遵公路二级路段改造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兴义、黎平机场建设,正式开工建设荔波机场。“西电东送”方面,要加快第一批电源点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构皮滩电站、盘南电厂、纳雍二厂、鸭溪电厂等项目,加快思林、光照电站和黔西、大方、发耳等电厂的前期工作,继续做好龙滩、三板溪等电站的移民工作。实施第二期农网改造和县城电网改造工程。生态建设方面,要确保完成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各260万亩。按照“林权是核心、给粮是关键、种苗要先行、干*是保证”的要求,切实落实林草权属、管护责任和钱粮补助,充分调动农民造林积极性。认真抓好种苗的检验检疫工作,在确保种苗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种苗基地建设和种苗供应的市场化。认真总结和推广关岭自治县组织民兵预备役官兵参加退耕还林等好的经验,提高退耕还林的效率和质量。继续抓好珠防、珠治、长防、长治和天保工程,扩大封山育林面积。继续抓好农村沼气池建设,大力推广节柴省煤灶。水利建设方面,要继续做好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在建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开工建设道塘水库等骨干水利工程、节水示范项目和病险水库治理工程,继续实施“渴望工程”、“三小”水利工程和灌区改造工程。 五是办好“10件实事”。(1)确保第一批电源点项目建成投产装机200万千瓦以上;新开工建设构皮滩水电站等后续电源点项目和响水、中岭等骨干煤矿。(2)继续实施5000公里公路改造工程,其中开工建设3000公里县际油路;开工建设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建成水黄、关兴高等级公路,开通安顺黄果树机场客货运输业务,力争开工建设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3)解决25万户、112.5万人的饮水困难。(4)开工建设7个市(州、地)政府(行署)所在地城市供水配套管网工程。(5)完成50%的县城城区电网改造。(6)建设农村沼气池10万口。(7)改造和建设广播电视卫星收转站5000个。(8)新建、改造和扩建农村中小学265所。(9)改建200个乡镇计生服务站和新建5000个村计生服务室,开工建设省及24个地、县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新建经济适用住房80万平方米。 围绕扩大消费需求,积极落实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提高社会消费能力。今年国家将增加**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及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要确保调资政策按时兑现。为扩大消费营造良好的环境,适当扩大*租房建设规模,解决城市贫困居民住房困难;整顿和规范教育、医药、住房等方面的不合理收费;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鼓励租赁消费等新的消费方式,促进居民扩大住房、汽车、旅游、教育、信息等方面的消费。 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在巩固扩大传统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的同时,扩大机电产品、特色农产品、中成药等产品出口。全面落实出口退税政策,争取国家加大对我省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切实用好国家西部外经贸发展资金和中小企业市场开发资金,拓宽外贸发展资金筹资渠道;发挥进出口信用担保中心的作用,支持中小企业扩大出口规模。 (二)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把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力争粮食产量恢复到1100万吨以上。继续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优质农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调整烤烟生产布局,全面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种植、烘烤技术,确保上中等烟叶比重达到90%以上。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前提下,把还林与还草、还竹、还药、还果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后续产业,尽快启动实施竹浆生产等林产品加工项目,确保退耕农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围绕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符合生产质量规范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把畜牧养殖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在继续发展生猪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肉牛、肉羊和奶牛;进一步加强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畜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加大天然草场保护和利用力度,加快发展种草养畜;抓好以牛羊为重点的畜禽品种改良;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畜牧养殖和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开拓畜产品市场;切实搞好畜禽疫病防治工作,提高重大疫病预防和应急能力。 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扶持力度,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多渠道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积极培育一批有品牌、有实力、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引进一批优势企业到我省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乡镇企业积极从事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藏、运输等经营活动。支持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发展,加快形成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制定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产地环境质量、生产技术规范和农业投入品等一批地方标准,选择有条件的市、州、地建立农产品检测中心和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 今年扶贫开发工作要重点落实五项措施:一是把极贫乡和极贫村作为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实行领导干*包乡包村扶贫责任制,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二是依靠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养业,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三是着力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抓好农田、水利、乡村道路和电网、沼气、通信、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极贫乡村,完成3万贫困人口自愿易地移民搬迁。四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把能够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级领导班子中去。五是管好用好各类扶贫资金,严格实行项目管理,全面推行报账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各级财政要安排规划编制专项资金,并列入预算,重点搞好以县城为重点的100个小城镇建设规划和20个民族村镇保护建设规划。加强城镇供水、供电以及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实施我省三峡库区上游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项目,加快县级城市垃圾填埋场建设,积极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把小城镇建设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进一步深化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小城镇转移。 (三)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发展优势产业方面,一是继续做大做强“两烟一酒”。稳步推进卷烟行业企业重组,加大卷烟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开拓一、二类烟市场。进一步加大茅台酒扩能技改力度,依托茅台等名优白酒品牌,积极推进白酒行业重组。二是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利用国内大型煤炭企业进入我省的机遇,积极发展煤化工,推进煤炭工业结构调整;通过技术改造,进一步扩大我省铝工业规模,加快发展铝加工业;积极推进磷化工行业内的企业联合与重组,进一步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强与省外及国(境)外大型矿业企业合作,进一步提高我省黄金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三是配合国家实施重大技术装备专项,积极发展交通建设、电力、环保等方面的关键设备和配套设备。四是坚持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有色、冶金、化工、电子等行业抓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积极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入企业技术改造。五是运用经济手段推进结构调整,特别是要切实做好电价调整的相关工作,尽快出台引导高能耗企业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处理好鼓励优势产业发展与淘汰和限制落后生产能力的关系。 在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要大力发展民族药业和特色食品业,加快民族药业的现代化步伐,支持制药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增强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围绕已经启动的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搞好服务和协调,推动其加快发展。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推动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数字贵州”建设,抓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实施。 (四)进一步加快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以全省旅游总体规划为依据,抓紧做好各市、州、地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或修编工作,制定各重点旅游县和景区详规。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在进一步完善现有景区景点的基础上,逐步开发一批具备条件的新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特别要结合支线机场的'规划和建设,开发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强对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着力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加大旅游公路建设力度,规范发展民居旅馆和旅游客运,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以贵黄、贵遵、贵新三条高等级公路和旅游示范县为重点,加大对通往重点旅游区公路沿线和旅游城镇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力争旅游总收入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 努力为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在资金、税费征收、土地使用、银行信贷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加快建立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协调服务机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投入的原则,集中力量建设和改善发展服务业必需的基础设施。以扩大就业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快社区服务、餐饮、商贸流通等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发展;围绕扩大内需和服务性消费,大力发展教育、文化、房地产以及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积极发展中介服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五)深化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抓好30户公司制企业的规范改制;认真做好上市公司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力争在优化股权结构、健全董事会运行规则、推进高级管理人员市场化配置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要在完成20户重点企业试点的基础上,在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全面推开。安排省级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资金;按照“进度服从稳定”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赫章铅锌矿、杉树林铅锌矿、老鹰山煤矿、贵阳制药厂以及国家已批准的军工企业的关闭破产工作。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认真贯彻落实《_____中小企业促进法》,继续清理有关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继续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把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在市场准入、技术改造、信用担保、上市融资等方面实行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待遇。鼓励和引导外资和民营资本通过参股、控股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和改造,提高国有经济整体素质。 认真抓好农村各项改革。完善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政策,做好财政转移支付的规范分配工作,严禁截留、挪用,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努力做到“三个确保”。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加快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健全和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按照国家部署,支持金融部门深化改革,稳步发展城市商业银行,规范发展城市信用社,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明确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功能,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地方政府领导、人民银行监管的农村金融组织。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打击逃废债务行为。 切实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用改革的办法规范政府管理行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抓紧解决部分部门职能交叉的问题。在巩固政府机构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逐步试行人员聘任制度,完成省直事业单位改革方案的拟定工作。 深入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继续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法行为,切实抓好“食品放心工程”和“药品放心工程”;大力开展集贸市场、加油站、旅游市场、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等专项整治;坚持标本兼治,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相关法制建设,严格执法。与此同时,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以煤矿、交通和消防为重点,加强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切实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六)大力优化投资软环境,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对各地出台的与国家现行法律和政策相违背的“土政策”和对外承诺进行全面清理,切实树立政府的诚信形象。抓紧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等级评级管理办法和信用不良行为*示惩戒制度,增强全社会信用观念。完善投资服务体系,加快各类中介组织发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行损害投资软环境责任追究制。继续搞好全省投资环境评价考核工作,健全和完善“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公开考核结果。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国家引导和鼓励外资投向西部的政策,拓宽对外开放领域;积极探索采用风险投资、重组并购等方式吸引外资,不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推行定向招商和定点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工作实效。 深入研究加入世贸组织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充分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和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加强对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合理保护;加快建立应对世贸组织事务的信息服务网络和产业损害预*机制。充分发挥贵州省世贸组织研究咨询服务中心的作用,积极为企业提供有关政策、信息咨询和法律服务。 (七)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作为目标考核内容。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开拓社区就业、促进劳务输出、采取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等措施,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全面落实小额信贷担保、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等促进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切实搞好再就业服务,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力度,加快各级劳动力市场建设,上半年完成对全省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的工作。高度重视和加强对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 继续巩固“两个确保”100%的成果,进一步做好“两个确保”与“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对协议期满暂时无法解除劳动关系的下岗职工,继续运用现有各类筹资渠道保障其基本生活。按照国家规定,扩大“低保”覆盖范围。省级财政“低保”资金在去年预算安排2000万元的基础上翻一番,各级财政也要进一步加大对“低保”的投入,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做到应保尽保。规范“低保”的申请、审批、发放和监督工作,切实防止不正之风。继续深化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加快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工作,建立和完善对低收入者的救助制度,对城镇中生活困难较大的家庭,在就医、子女入学和住房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和特殊照顾;认真做好受灾地区和灾民的生产自救、农业税减免及救济等方面的工作;高度重视拖欠民工劳务报酬等突出问题。 (八)继续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快发展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的教育事业。新增13个县实现“普九”,切实巩固“普九”成果,降低中小学学生辍学率。继续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国家第二期义教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认真抓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力争普通高中扩招20%左右。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力争使贵州大学进入“211工程”。完成全省普通高校后勤服务规范分离,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加快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围绕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推进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建立现代中药研究开发平台。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建好省级重点试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继续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已转制的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积极引进一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 认真做好农村和城市社区公共卫生工作,加大对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切实做好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深化农村卫生医疗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开展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加大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医疗救助力度。打破部门和所有制界限,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综合利用农村卫生资源,健全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严格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综合治理责任制,力争计划生育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加强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大力推进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发展。 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进一步加大禁毒工作力度。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政法干*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确保公正执法。继续实施“金盾”工程,切实改善基层政法系统工作条件,为政法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九)继续加强财源建设,认真做好增收节支工作。继续实施和完善扶持经济强县建设、促进财政收入上台阶等加强财源建设的政策措施,在巩固现有财源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新的财源。严格依法治税,切实加强对重点税源的监控和征收,认真清理漏征漏管户,大力清缴欠税,强化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管,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等行为。加快“金关”、“金税”、“金财”工程建设,提高税收征管水平。清理税收优惠政策,凡到期的一律恢复征税,纠正和废止部门、地方违反税法规定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各地不得擅自出台新的优惠和变相优惠政策。 严格控制财政支出。严禁建设各种华而不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对这些项目不得安排资金,不得提供用地;坚决控制和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和出国考察培训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严禁公费旅游。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在确保基本工资发放和社会保障支出以及各种法定支出需要的基础上,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科技教育、技术改造、环保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扩大编制和细化部门预算范围;选择部分省级部门进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试点,逐步完善地县改革试点;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扩大采购范围,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资金节约率。加强对财政性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工作方式和工作作*,加快建设“*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一要依法行政,强化管理。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等四个环节为重点,全面落实依法行政的各项措施,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在具备条件的城市积极稳妥地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解决多层执法和多头执法的问题。坚持“凡进必考”,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公务员素质,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二要从严治政,*洁从政。继续抓好领导干**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三项工作。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的力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招投标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全面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挂牌制度,积极推进产权交易进入市场。三要求真务实,转变作*。严格执行中央“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规定和国务院的“约法三章”,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抓住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明确责任,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四要改进方式,提高效率。建立快速的信息报告反馈制度,对各项重要工作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进行“全流程”管理,对工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完善协调会议和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切实解决配合不够、互相推诿扯皮的问题。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___的___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十六大和省第九次*代会精神,认真执行___、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在中共贵州省委的领导下,凝聚全省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奋发图强,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推进富民兴黔的宏伟事业而努力奋斗!

第4篇 贵州两会召开时间2018年,两会贵州代表名单及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解读

贵州两会召开时间2016年,两会贵州代表名单及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解读

昨日,记者从2015年贵州省“两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州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将于1月26日开幕,会期5天;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将于1月25日开幕,会期5天。目前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就绪,会议将节俭务实的会风进行到底。

据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刘一民介绍,全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主要议程包括:听取和审议贵州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贵州省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查和批准贵州省2014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15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15年省本级预算;听取和审议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选举等。

省政协秘书长李月成介绍,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会议主要议程包括:听取并审议政协第十一届贵州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并审议政协第十一届贵州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第十一届贵州省委员第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一届贵州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议;个人简历审议通过提案委员会关于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报告;列席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表彰政协第十一届贵州省委员会2013-2014年度优秀提案和先进承办单位。

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刘一民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本次大会在食、宿、行以及会务组织、文件简报等方面,都将在过去的基础上,努力使改进会风会貌有新体现。会议将严格会议纪律和各项规定,严肃会议请假制度,狠抓到会率,与会人员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请假,不得组织或参加与会议无关的活动,不得相互宴请。

据了解,贵州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将有601名代表及1039名列席人员参会,另有604名委员及194名列席人员参加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第5篇 贵州省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全文)(一)

2015年1月26日在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省长

陈敏尔作了贵州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是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中共贵州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___、国务院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坚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环境为重的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牢牢抓住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多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呈现新的亮点。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增速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地区生产总值9251亿元、人均4295美元,财政总收入213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42亿元,均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翻番目标。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76.4%。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开局。完成99项重大改革任务,实施9个国家级改革试点。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等改革效果明显,省级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分别比2011年减少69%和91%,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41%。开放型经济站在新起点。我省进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规划,与长江经济带各地海关实现通关一体化,与粤桂共建贵广高铁经济带。贵阳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获批建设,20余家500强企业新落户贵州。贵阳、遵义、安顺和贵安新区实现通信同城化。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获批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和首次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赤水河、乌江流域12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试点取得实质性突破,森林保护“六个严禁”、环保“六个一律”举措作用明显。新兴产业培育迈出新步伐。与时俱进提出转型发展“五大新兴产业”,大数据、大健康等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电子信息、医药、建筑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2%、15%和20.2%,旅游总收入增长22.2%。交通运输发展进入新时代。贵广客专通车,贵州进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范文写作通高速公路县增至79个。通航机场实现9个市州全覆盖。民航进出港旅客突破1400万人次,增速排全国第1位。“三农”面貌发生新变化。农业增加值增速排全国第1位,粮食总产量创近五年新高,粮经作物面积比达41︰59。减少贫困人口170万人,农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势头强劲,“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农村面貌日益改观。所有这些,极大地提振了全省干*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汇聚了我省加快发展的正能量,传递了贵州蹄疾步稳的好声音。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狠抓运行调度和企业服务,稳定经济增长。启动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有效开展“双服务”大行动,出台促投资稳增长和支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等政策措施。力求总量、速度、位次三类指标持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200亿元,增长10.8%,增速连续四年居全国前列。力促一产、二产、三产三次产业全面提升,农业增加值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4%。力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协同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6%,范文内容地图增速排全国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9%,进出口总额增长30.5%。力抓能源资源、资金、劳动力三种要素有效保障,原煤产量1.85亿吨,发电量1677亿千瓦时。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超过1.5万亿元和1.2万亿元,直接融资突破1100亿元。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7万人,返乡就业62万人。力保财政、企业、居民三个收入同步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6亿元、增长13.3%,争取中央各项补助2300多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0.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548元和6671元,增长9.6%和13.1%,增速排全国第4位和第1位。

(二)狠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深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向贵安新区、国家级经****和高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下放行政管理权限138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16项,按规定为纳税人减免税300多亿元。压缩行政经费5%用于教育“9+3”计划。资源配置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成投运。矿业权招拍挂出让制度全面推行。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启动实施。煤矿数量从上年1704处整合到808处。实体经济领域改革不断深入。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先照后证全面推行。工作总结启动实施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参与国企改革。出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重点领域清单。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46%。新增入规工业企业630户。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加快。安顺、都匀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11个县进行多规融合试点。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试点。农民合作社超过2.4万户。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和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达到15个。建立5000亩以上坝区耕地保护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机构。扶贫开发机制改革精准推进。取消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gdp考核。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积极推进“六个到村到户”。财税金融改革稳步实施。建立政府性债务分类管理制度。财政省直管县达到52个,税制改革营改增范围扩大。成立3家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扎实开展。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组建7个职业教育集团。扩大高校专业设置和科研管理自主权。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制定内陆开放型经济改革发展和旅游业转型发展意见,启动外资外贸、开发区等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进出口信用担保机制。社会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省内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全覆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覆盖率达到50%。心得体会单独两孩政策全面施行。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获批实施。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完成信访工作诉访分离改革。

(三)狠抓开放带动和创新驱动,增强动力活力。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与瑞士、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论坛、酒博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和大数据招商等重大活动。双龙临空经济区启动建设,贵州电子口岸、遵义航空口岸开通运行,国家进口植物种苗指定入境口岸获批建设。引进省外到位资金6200多亿元。全力推进科技创新。被国家列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示范省,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筹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00多亿元,科技贡献率超过44%,全省人才总量达到320万人。

(四)狠抓新兴产业和骨干企业,推进提质转型。重点培育“五大新兴产业”。出台大数据、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持建筑业、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等政策措施。贵阳·贵安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获批创建,热门思想汇报“云上贵州”系统平台上线运行,三大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基本建成。巩固提升“四个一体化”。制定实施“一企一策”工作方案,完成项目投资370亿元,13户企业开展电力直接交易。做特做优“五张名片”。促进酒烟产业提质增效,实施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五张名片”工业增加值增长22%。

(五)狠抓重大平台和重要通道,优化空间布局。把“5个100工程”作为主载体。完成投资4863亿元。产业园区新增企业2260户。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建成商品化种植基地796万亩。示范小城镇开工建成一批综合配套项目。城市综合体投入使用43个。新增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2个。把贵安新区作为新高地。出台创新贵安新区管理体制、支持贵安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骨干路网基本建成,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500多亿元。把重要通道作为强引擎。铁路营业里程超过2490公里。开工环贵州高速公路南部三州段。出省铁路、高速公路通道增至21个。乌江渡-龚滩、三板溪库区航运工程建成通航。龙洞堡机场1号航站楼、铜仁机场改扩建工程完成,仁怀机场获批建设,新开加密航线48条。

(六)狠抓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酷猫写作范文网扩大投资规模。组织多次项目建设观摩,开工和建成一批重大项目,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万亿元,民间投资6240多亿元。黔中水利枢纽一期主体工程和滋黔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夹岩水利枢纽工程加快建设,马岭、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获批立项,开工骨干水源工程40座。启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新增通信光缆1.6万公里,4g网络实现乡镇全覆盖。开工建设碧江、舟溪、贵阳西500千伏变电站。

(七)狠抓新型城镇和美丽乡村,推动城乡统筹。制定加快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意见。着力培育黔中城市群,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贵阳轻轨1号线全面开工。城镇化率达到40.01%,提高幅度排全国第1位。县域经济比重提高到68%。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强化省级统筹、市州协调和县乡主体作用,“六个小康”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完成投资400多亿元。

(八)狠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发出“多彩贵州拒绝污染”强音,推进“12件环保实事”,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贵阳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提高9.8个百分点,贵阳、遵义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通过验收。淘汰落后产能729万吨,建成126个重点减排工程。启动实施县乡村造林绿化三年规划,营造林454万亩,治理石漠化1059平方公里、水土流失

这篇内容涉及到改革、增长、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实施、企业等方面,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ctrl+d)收藏。

第6篇 2018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和中英文翻译(一)

2016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和中英文翻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中共贵州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坚持发展为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环境为重的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牢牢抓住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多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呈现新的亮点。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增速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地区生产总值9251亿元、人均4295美元,财政总收入213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42亿元,均提前一年实现

“十二五”规划翻番目标。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76.4%。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开局。工作总结完成99项重大改革任务,实施9个国家级改革试点。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等改革效果明显,省级行政许可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分别比2011年减少69%和91%,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41%。开放型经济站在新起点。我省进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规划,与长江经济带各地海关实现通关一体化,与粤桂共建贵广高铁经济带。贵阳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获批建设,20余家500强企业新落户贵州。贵阳、遵义、安顺和贵安新区实现通信同城化。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获批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成功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和首次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赤水河、乌江流域12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试点取得实质性突破,森林保护“六个严禁”、环保“六个一律”举措作用明显。新兴产业培育迈出新步伐。与时俱进提出转型发展“五大新兴产业”,大数据、大健康等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新兴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电子信息、医药、建筑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2%、15%和20.2%,旅游总收入增长22.2%。交通运输发展进入新时代。贵广客专通车,贵州进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通高速公路县增至79个。通航机场实现9个市州全覆盖。民航进出港旅客突破1400万人次,个人简历增速排全国第1位。“三农”面貌发生新变化。农业增加值增速排全国第1位,粮食总产量创近五年新高,粮经作物面积比达41∶59。减少贫困人口170万人,农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势头强劲,“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农村面貌日益改观。所有这些,极大地提振了全省干*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汇聚了我省加快发展的正能量,传递了贵州蹄疾步稳的好声音。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狠抓运行调度和企业服务,稳定经济增长。启动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有效开展“双服务”大行动,出台促投资稳增长和支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等政策措施。力求总量、速度、位次三类指标持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200亿元,增长10.8%,增速连续四年居全国前列。力促一产、二产、三产三次产业全面提升,农业增加值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4%。力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协同拉动,酷猫写作范文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6%,增速排全国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9%,进出口总额增长30.5%。力抓能源资源、资金、劳动力三种要素有效保障,原煤产量1.85亿吨,发电量1677亿千瓦时。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超过1.5万亿元和1.2万亿元,直接融资突破1100亿元。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7万人,返乡就业62万人。力保财政、企业、居民三个收入同步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6亿元、增长13.3%,争取中央各项补助2300多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0.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548元和

6671元,增长9.6%和13.1%,增速排全国第4位和第1位。

(二)狠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深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向贵安新区、国家级经****和高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下放行政管理权限138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16项,按规定为纳税人减免税300多亿元。压缩行政经费5%用于教育“9+3”计划。资源配置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成投运。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启动实施。煤矿数量从上年1704处整合到808处。实体经济领域改革不断深入。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先照后证全面推行。启动实施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参与国企改革。出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重点领域清单。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46%。新增入规工业企业630户。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加快。安顺、都匀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11个县进行多规融合试点。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试点。农业合作社超过2.4万户。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和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达到15个。建立5000亩以上坝区耕地保护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机构。扶贫开发机制改革精准推进。取消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gdp考核。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积极推进“六个到村到户”。财税金融改革稳步实施。建立政府性债务分类管理制度。财政省直管县达到52个,税制改革营改增范围扩大。成立3家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范文写作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扎实开展。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点。组建7个职业教育集团。扩大高校专业设置和科研管理自主权。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制定内陆开放型经济改革发展和旅游业转型发展意见,启动外资外贸、开发区等体制机制改革。建立进出口信用担保机制。社会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省内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全覆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覆盖率达到50%。单独两孩政策全面施行。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获批实施。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完成信访工作诉访分离改革。

以上是《2018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和中英文翻译(一)》的酷猫写作范文详细内容,讲的是关于改革、增长、经济、试点、发展、全国、综合、企业等方面的内容,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

第7篇 2015年关于调查贵州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报告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xx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02亿,占总人口的xx.9%。据预测,到2053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4.87亿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9%,届时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超过90%。20xx年,贵州老年人口501万,空巢老人150.3万、比上一年净增36.36万,并保持高增长势头,同时凸显的矛盾问题多,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也大。为此,我们对贵州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现将报告整理如下:

一、空巢老人的概念及成因

1.空巢老人的概念。所谓“空巢”,指无子女或不与子女共居一舍独自生活的老年人家庭。空巢期与鳏寡期对老年人来说是生活中容易发生困难的两个重要阶段。在统计上,通常将只有老年夫妇的家庭及老年人独居的一人家庭户合计作为空巢家庭户的数量。本文所指的空巢老人既指无子女或不与子女共居一舍独自生活的老年人家庭,也指有子女其子女已经超过60岁且共居一舍生活的两代老年人家庭。

2.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近年来,贵州空巢老人逐年增多,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家持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前集中出生的人较多,现在那部分人开始变老,由于变老人群的增多,计划内出生人口(低龄人)在减少,即老龄化不断加剧,空巢老人相应增多。二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结果。我国现阶段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多元化经济结构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由于经济结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及快节奏的发展,催生了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只有“小型化”家庭更适应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节拍。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精神生活,不只是年轻一代人要求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越来越多的自由,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本身不喜欢和子女合住,导致老年人从大家庭中分离出来,致使空巢老人增多。如在贵阳市调研发现有47.43%的空巢明确表示不愿意或不很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三是现代生活竞争加剧的结果。随着现代生活竞争的加剧,很多年轻人在外经商或在别的城市工作或打工,由于长期工作、居住在外,一年难得回几次家,甚至有的子女为节约车费和减少误工损失,一年或几年都不回家。老人们因子女工作忙无暇照顾自己,又不愿给子女增添负担,最终选择单独居住,结果推进老人空巢化程度。四是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结果。随着城市居住条件的显著改善,越来越多子女另有新房,子女搬入新家,离开原先一起居住的父母,迁入新住宅往往成为代际之间分离的契机。如都匀市类似独居的老年人占该地空巢老人总数的38.3%。五是社会转型变迁引发的结果。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年轻父母为照顾子女求学,部分曾经居住在乡镇或工矿企业的,都到县城或省城买房落户解决子女入学,让老人独立居住在原地。如福泉市类似的空巢老人有2763人,占该市空巢老人的45%。六是部分子女不孝造成的结果。有些老年人没有子女,或有子女但因不孝而使老人不得不独自生活。这类老年人一般经济状况不好,由于子女之间互相推诿、嫌弃,不得不独居空巢,初步统计类似老人约占2.3%。

二、空巢老人基本生活情况

20xx年,我省60周岁以上空巢老人150.3万,占老年人口数的30%,比上一年空巢老人总数净增36.36万人。本次调研除从面上了解全省的基本情况外,还为进一步深入调研空巢老人生活情况,选取九个市(州)各具代表性的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进行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

(一)生活保障状况。一是经济收入情况。 全省空巢老人生活靠退休金的占xx.1%,享受低保的占25.9%,通过其他救助的占10.7%,还有3%的空巢老人无生活保障。走访的空巢老人年平均收入为2701元,每月225元,年收入在2300元贫困线下的占53%,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约占30 %(不含政府及社会的各种补助);依靠本人/配偶的劳动所得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2.02%;依靠子女支助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1.02%。被调查的空巢老人收入用于吃穿599人,医疗465人,生产或经营33人,代养孙子/孙女22人。被调查的空巢老人中认为经济宽裕55人,较宽裕50人,够用300人,较困难153人,很困难41人。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负担仍然比较大,空巢老人的经济收入十分有限,可供支配收入很少,生活比较艰苦,以“低保”为生的空巢老人比重较大,不能享受“低保”的大部分空巢老人,遇到天灾人祸,最基本生活都很难保证。二是老年人住房情况。据调查全省还有9%的空巢老人无住房。在黔东南通过问卷和访谈,发现空巢老人有自有住房的占75.96%,属子女房产的占17.2%,无房的占调查总人数的6.84%;同时发现,空巢老人个人独住占调查总人数的22.2%,与父母(两代空巢老人家庭同住)占调查总人数的2.34%,与孙子或孙女同住占调查总人数的3.84%,与其他亲戚同住的占调查总人数的0.67%。三是主要负担情况。在黔西南晴隆县调研发现,有61.83%空巢老人要照顾外出子女的孙辈,且孙辈大多有3至5人;在照顾孙辈的老年人中,感到负担很重和比较重的占87.97%,有近四成的老人不仅要照看孙辈,还要承担孙辈部分或全部教育及生活费用;感到经济宽裕的空巢老人只有2.6 % ,感到比较困难的占48.03 % ,感到很困难的高达33.49 %,可见空巢老人的负担比较大。四是老年人参加社保情况。走访的空巢老人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占调查总人数的58.1%,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占xx.02%,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占17.86%,参加商业保险的占0.33%,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有10.68%。

(二)医疗保障情况。一是就医情况。人老了,病痛自然多。除城市空巢老人就医条件好一些外,农村空巢老人虽然大多数参加了新农合,由于自费部分难以承担,门诊费用又不能报销,空巢老人 “小病拖、大病熬”的现象普遍存在。空巢老人生病在家,由老伴照顾,老伴年纪大,为患者熬药、喂药等都很费力,如帮患者翻身、擦洗等困难会更大。独身空巢老人生病后,几乎无人照料。有的农户家距村卫生室超过5公里,到乡卫生院、县医院看病很不方便,老人们得了急性病常常会耽误治疗。据调查,只有49.31%的空巢老人认为看病方便或比较方便,有21.55%的空巢老人认为到医院看病便利或程度一般,另有近三分之一(29.xx%)空巢老人认为到医院看病不方便或不很方便。二是医保情况。受访对象有87.16%的空巢老人享有社会医疗保险、公费医疗或合作医疗。参加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的占48.91%,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占17.03%,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占30.38%,无医疗保障的占6%。医疗报销仍然是空巢老年患者的主要问题,报销比例高的医院,治不好病,治得好病的医院报销比例很低,在省外看病难以报销。除大病外,只有不足一半(47.94%)的空巢老人能够或基本承担得起日常的医疗费用。

(三)身体健康状况。一是身体健康状况。调查显示,身体非常好的空巢老人占6.18%,身体较好的占18.36%,一般的占57.93%,较差的占11.52%,非常差的占6.01%。生活基本能自理的空巢老人只有60%,有相当多的空巢老人生活要靠别人的照顾才得以生存,还有4%的空巢老人已完全失能。可见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较差、生活不便是必须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七星关区市西办事处翠西社区雷钵组68岁的董孝英女老人,下肢残疾,行动不变,这类老人的生活,虽有社区不定时的照顾和服务,但生活中确实困难重重。二是养生保健状况。据调查,去年只有35.7%的空巢老人参加过体检,而54.1%的空巢老人去年没有参加体检,还有将近10%的老年人从未参加过体检,有10.7%的空巢老人长期处于生病。这些数据表明,老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我保健、自我服务、独立生活的意识。当前,老年人护理和生活照料问题开始凸现,渐成严峻态势。全省60岁数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的只有16890人,还有近70%的老年人未建立健全健康档案。同时,老人档案不全,信息不详等情况不乏存在。

第8篇 贵州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投资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其提升到*和国家战略高度,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体现了___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为深入了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全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务、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领域投资项目建设现状和成效,总结好的经验,分析存在困难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的对策建议。贵州省统计局投资处近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专题调研,并深入遵义市湄潭县就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投资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省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建设现状和成效

调研表明,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立足于“三农”发展实际,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整体呈现出“稳增长势头正劲、促改革成效显现、调结构步伐加快、惠民生扎实有力”的良好态势。在项目建设方面,全省打好农村公路“组组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和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的“四场硬仗”,农业农村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医疗资源、文化惠民工程、乡村旅游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农村产业投资不断壮大发展,一、二、三产发展持续深度融合,投资效应得以进一步凸显。总的来看,全省农村投资呈现出强长补短、结构优化、动能增强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升级

1.农村公路方面。2017年8月,贵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计划实施9.7万公里通组公路硬化建设,确保到2019年完成全省39110个村民组通组公路硬化建设,实现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目标。截至今年9月17日,贵州全省累计开工建设农村通组公路8.02万公里,累计完成路基7.44万公里,累计完成路面6.02万公里,累计完成投资363.1亿元(数据来源于省交通部门,以下相关数据同),其中2018年开工建设5.52万公里,完成路基4.94万公里,完成路面3.6万公里,完成投资230.7亿元。全省村民组通畅率从2017年8月的68.9%提高至82.7%,沿线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150万人。按照目前的工程进度,到今年年底,贵州省将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最晚在明年上半年前,全面完成全省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任务9.7万公里,夺取三年大决战的全面胜利。

2.水利基础设施方面。全省加速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和民生水利建设。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完成水利投资341.22亿元(数据来源于省水利部门,以下相关数据同),新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45座。夹岩、马岭、黄家湾3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完成投资30.78亿元;其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小康水行动计划完成投资30亿元,发展耕地灌溉面积71.39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5万亩,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受益人口121.98万人,其中44.35万人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2144平方公里,新开工中小河流治理项目50个,新增农村水电装机6.4万千瓦。随着项目的顺利推进、建成投产,将全面提升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极大促进各乡镇水源供应,切实提高农村饮水安全。

3.电力基础设施方面。为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进度,力争2018年底基本解决我省农村地区供电能力不足、电压不达标、网架薄弱等问题,巩固农村通动力电工作,加快开展贫困地区电网项目建设,发挥好电力在全省脱贫攻坚中的支撑性作用,2018年贵州电网公司将投资超过80亿元重点对全省深度贫困地区电网进行改造升级,力争农村电网规划建设项目启动建设达80%,确保乡村户均配变容量达到1.93千安,实现农村从“用上电”向“用好电”发展。贵阳市2018年以打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智能电表低压集抄、供电所建设”三大工程攻坚战为抓手,加大电网投资建设力度。农网改造升级投资3.38亿元,实施304个农村电网项目,建成花溪金石等4个供电所建设,完成乌当“小康电”示范县和青岩中国特色小镇电网建设。六盘水市先后出台了《六盘水市农村电网提质改造工程(2017—2019年)三年会战工作方案》和《六盘水市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电网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市供电局制定了《六盘水市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及电力扶贫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农村电网改造为重点,加快实施农村电网建设和光明工程行动计划。2018年 1-9月份全市新建改造低压线路846公里,新增配电变压器231台,新增配变容量2.4万千伏安,满足农村通动力用电需求。

4.通信基础设施方面。随着大数据建设的快速推进,全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相继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满格贵州”、“小康讯”等建设,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信息传输通道、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推动通信网络向农村地区深度覆盖,提升贫困村移动通信网络承载能力和接入能力。2017年底,全省通信光缆达到90万公里,行政村实现100%通4g网络、98%通光纤。今年以来,围绕大数据发展需求,完成城乡光纤到户改造,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4g和光纤,通信网络能力不断增强,信息化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5.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目前,全省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入实施农村“污水治理革命”,坚持适用和量力而行原则启动实施污水治理工程,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机制,按照“渗、滞、蓄、净、用、排”海绵村庄生态建设理念,探索市场运作模式,成片连村实施水生态系统和水环境治理。深入实施农村“垃圾治理革命”,逐步完善农村环卫要素配置,建立农村垃圾“收、运、处”运行机制,提升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能力。按照“一户一桶、一寨一斗、一村一站、一镇一中心垃圾临时堆放场”的最低配置原则,完善环卫设施,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清运系统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确保农村垃圾有地放、有人收、有处置,同步全面实施农村“厨房革命”、“厕所革命”。建设“宜居乡村”,不仅要道路、绿化、亮化等“面子”漂亮,还要农民自家“里子”干净。全省全力开展农村改厨改厕工作,加快农户厨房、厕所提级改造,用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群众提升环境意识,推动乡村生态发展,补齐农村人居生活环境短板。黔东南州今年以来共争取中央预算内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1480万元和省预算内投资91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建设。目前,全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已建成项目354个,在建项目150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项目65个,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二)围绕民生抓投入,教育、医疗不断完善

1.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全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体制,深入实施“全面改薄”(即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和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全面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贵阳市一是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统一城乡学校建设标准,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抓手,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均衡发展,2017年投入资金2.7亿元,新建改扩建65所,新增学位2925个,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达到了国家义务教育办学“二十条底线”要求,促进了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一体化发展。二是利用闲置校舍改建村级幼儿园。贵阳市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精准扶贫的要求,各区(市、县)均制定了闲置校舍利用方案,利用撤点并校后的闲置校舍改建为村级幼儿园,满足农村适龄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实现了闲置资源的合理利用。2017年全市投入2631万元,完成村级幼儿园建设30所。2018年拟投入9274万元,完成49所村级幼儿园的改造。六盘水市为进一步补齐教育短板,制定了2018—2020年三年攻坚计划,计划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49所(新建62所,改扩建287所),规划总投资68亿元,其中:规划建筑校舍面积222万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70万平方米,土建项目规划总投资58亿元;设施设备采购10亿元。

2.加快推进乡村医疗建设。为加快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省上下不断改进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实现了深度贫困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全覆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卫生室建设全覆盖、农村中小学校医务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医疗事业得到稳步提升。六盘水市按照“三优三化”要求,全市累计建成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16所、甲级中心乡镇卫生院24所;建成乡镇卫生院中医馆17个;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2个;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配置3个。全市启动162个深度贫困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同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卫生室范化建设全覆盖,全面提升乡村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进。铜仁市农村教育、生态环保、医疗资源、文化惠民工程、乡村旅游等项目持续增长,1-9月全市卫生行业同比增长15.3%。

(三)突出创新投资抓产业融合,乡村经济不断繁荣

全省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繁荣发展为目标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以各试点区(县)省级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重点支持带动或辐射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同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多功能性,着力发展休闲农业、农业文化产业。以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休闲农业等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入推进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六盘水市大力调整农业种养结构,着力发展以猕猴桃、刺梨、茶叶为主导的“3155工程”,以特色禽、黑山羊、生猪为主的现代畜牧产业,农业产业朝着规模化、特色化、优质化、品牌化、标准化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随着脱贫攻坚形势发展,该市紧跟趋势调整农业产业投入重点,在继续巩固拓展“3155工程”等“长线”产业的同时,不断加大“茶菜菌禽药”五大扶贫“短线”产业投入,聚力攻坚,形成了“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贵阳市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及绿色发展,坚持走园区可持续发展及全产业发展之路。一是按照“1+3+5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定位,以“1433” 发展原则(即1条主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4个统筹:即统筹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美丽乡村、特色景区和示范小城镇建设,实施3个发力:即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推动3个融合:即推动一二三产互动融合)调整园区规划,逐步提高都市休闲农业园区占比。以精品景区为依托,着力发展乡村旅游,有效促进了“三产带二产、三产促一产”产业融合发展格局,着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确保持续增收、稳定增收。二是建设集产地批发、产品研发、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为一体的修文猕猴桃科技园和息烽肉鸡、吊瓜、清镇乳业、乌当区花卉等科技园区,精深加工集群凸显。三是实现“互联网+”销售模式,电商物流热潮兴起,2017年谷堡园区通过淘宝、京东、美团、微商等电商平台开展销售,年度累计交易5544次,年度累计成交额3210万元。息烽县农村电商网络销售突破1923.84万元,增长率达201.7%。四是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严格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坚持走修文猕猴桃、息烽肉鸡、开阳富硒农产品等绿色产业发展之路,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低碳循环的长效机制。建立大数据物联网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通过智慧物联网可追溯系统,做到种植过程、投入品来源、运输仓储和市场销售全过程、全信息采集,实现了安全可预*、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同质化生产率达90%。安顺市大力示范推广“塘约经验”、“秀水模式”、“大坝道路”,积极稳妥推进“三权”促“三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沉睡资源,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形成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有效提升农民收入。

(四)强化财政支持促投入,财政保障不断增强

贵州积极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2018年年初下发了《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投融资模式,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完善管护机制,全面提高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铜仁市积极向上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项目建设资金233.5亿元,用于发展各类产业发展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农业产业发展资金83亿元;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项目资金129.1亿元;农业园区建设资金20亿元;农产品监管体系发展资金1.4亿元。同时积极鼓励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投入,不断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今年1-9月,全市涉农贷款余额802.47亿元。贵阳市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只增不减。2018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22.54亿元,同比增长12%。同时大幅度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较去年同比增长20%。六盘水市积极推进400亿凉都“三变”产业扶贫基金落地实施,与工行、建行、交行、中国银行等合作推进落地项目16个,放款56.87亿元,助推脱贫攻坚。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了乡村振兴计划资金6854万元,重点用于村级组织运行市级配套经费、同步小康驻村补助经费、2017年村干*补贴市级配套资金、同步小康驻村补助经费、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工程市级配套资金等方面。

(五)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对全省投资拉动效应明显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全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体抓手,在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效应的推动下,扩大了有效投资,项目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投资实现了稳步提升,1-9月全省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9.1%,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增速12.8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29.9%,高于全省投资增速13.6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持续改善引导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从投资结构看,全省“三二一”的产业投资格局不断巩固,全省投资结构持续改善引导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优化,前三季度,全省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4.0:12.2:83.8。“三块短板”投资较快增长补短板持续增强,一是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全省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6.5%,增速较全省投资增速高0.2个百分点;二是社会民生事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省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0%和54.4%,增速分别高于全省投资增速 23.7个和38.1个百分点。三是脱贫攻坚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前三季度,全省移民搬迁项目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倍,增速明显高于全省投资增速。

二、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及政策效应

(一)各地积极出台政策措施强力推进乡村振兴

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战略的意见》出台后,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的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新时代贵州乡村全面振兴。2018年2月9日,贵州省委农村工作会在贵阳召开,大会发出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开创新时代贵州‘三农’工作新局面”的强音。3月17日,贵州省下发《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黔*发〔2018〕1号),提出了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分阶段目标,重点部署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六大任务,即: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优秀乡村文化,不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创新乡村治理体系。随后,全省各地也纷纷结合当地工作实际,出台了各自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措施。贵阳市出台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编制了《贵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紧扣产业革命“八要素”、“五步工作法”和“八个关键细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六盘水市出台《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制定了《六盘水市建设乡村家园助力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结合整体改善人居环境“10+n”行动计划,2017-2019年有序实施全市872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改善;铜仁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2018年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为全面推进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撑保障;黔西南州兴仁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薏仁米产业发展的意见》《兴仁市创建国家级出口薏仁米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实施一二三产融合项目,形成产业链,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逐步扩大产业规模;黔南州编制了《黔南州农村人居环境风貌管控图册》(暂名),解决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怎么建”的问题,与当前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主要着力“建什么”形成互补。

(二)各地乡村振兴政策实施效果亮点纷呈

遵义市湄潭县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助推脱贫攻坚不竭的动力,推广农村“三变”改革试验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农村改革促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紧紧抓住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围绕人、地、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经营主体等发展要素,大力推进农村集体的土地、房屋、森林、水利等产权制度改革,把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发展股份合作,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激活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和人力资本,推动城乡要素有序流动,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二是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以农业园区为平台,产业为纽带,扶持龙头,引入“大数据”搭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物流配送和市场合作平台,推进信息数据聚汇用,加强科技和人才建设,发展农村农村电子商务,建立〇2〇,融入大数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017年湄潭茶叶电商交易额占全年销售额30%。湄潭县现有省级农业园区6个,入驻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1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31家,市级30家,县级5家,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78家。通过抓龙头企业,促进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农民增收。三是紧扣大扶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通过项目折股量化贫困村股份经济组织贫困户、贫困人口,让他们从贫困农民变股民,让财政资金变成贫困农民的股金,村集体统一经营,贫困户分红,成功探索出了一条贫困户稳定增收之路,提高了脱贫质量。

铜仁市德江县深入推进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所有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基础上通过摸索总结出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三四五”模式(即“落实利率优惠、额度优惠、费用优惠”三项优惠,确保改革得实惠;“谋划农产业企业流转取得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途径、易地扶贫搬迁腾空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途径、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途径、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四种贷款路径,确保内容多元化;“建立确权颁证机构和确权颁证长效机制、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机制、建立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司法保障机制”等五项措施,确保改革有成效)。该县作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之一,自开展试点工作以来,该县不断完善制度保障,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创新实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信贷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农业农村融资渠道,融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18年8月末,德江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达20562万元。上半年累计发放贷款13854.86万元,重点支持了烤烟、天麻、中药材、生态茶等产业项目发展,带动了2935户贫困户增加了收入。

黔西南州兴仁市紧紧围绕本地特色农业薏仁米的发展,让农业产业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大引擎和助推器。全市结合以薏仁米为核心,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联动产业经济体,做大做强全市薏仁米产业,全力打造亚洲薏仁产业中心。一是健全链条,明确薏仁产业主导地位。通过科学布局、合理引导,深度挖掘三次产业之间的融合共生关系,推动农业、生态工业、休闲旅游业及延伸的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出口导向,打造薏仁产业国际品牌。大力实施兴仁薏仁米公共品牌“1+5”战略,打造薏仁知名品牌,大力推进特色产品加工,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品牌发展之路。三是强化保障,推动薏仁产业稳定发展。牢牢把握薏仁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坚持发展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路径不动摇,制定一系列持续稳定的扶持政策和长效机制,为全链条打造亚州薏仁产业中心提供保障。

三、全省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建设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和困难

(一)在产业项目发展方面。一是产业项目发展基础存在短板,农业产业粗放的发展方式仍普遍存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条件改善总体滞后于产业发展。二是全产业链发展程度不高。虽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我省农业产业得到加快发展,但项目建设规模不大、标准不高还一定程度存在,特别是深加工缺乏,辐射力不强制约了产业发展,致使全省产业投资项目偏少,占比较低。三是产业聚集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完整,配套设施跟不上,特别是花椒、猕猴桃、食用菌等高效产业发展需要的冷藏车、保鲜库、烤棚、冷链物流仓库等公共资源投入相对不足,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农产品生产方式单一,采收后续保障有待完善,无相关的保障项目设施建设,致使还未转到依靠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上来。

《贵州报告厅椅定制(8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