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综合报告
栏目

襄阳报告厅椅品牌

发布时间:2022-02-20 21:30:01 热度:87

襄阳报告厅椅品牌范文

第1篇 襄阳两会召开时间议程安排,2018年襄阳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精神

2017年襄阳市两会召开时间议程安排,襄阳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精神要点解读

,2017年的两会政府报告小编正在加紧时间编辑,稍后发布,下面是2016年可先对比查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与《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新常态,克难攻坚促跨越,“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持续突破,“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襄阳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这五年,经济发展逆势跨越,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跃上3000亿元台阶,预计2015年突破3400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占全省的比重由“十一五”期末的9.7%提高到11.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跃居全省第二位,分别达到339.1亿元和6000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6.6倍和2.6倍。

——这五年,城市能级蝶变跃升,竞争优势显著扩大。城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心四城”的空间形态基本形成;城市品质明显提升,“一城两文化”特色日益彰显,荣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速形成,区域性铁路枢纽、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的地位不断强化,航空港吞吐能力显著增强;城市影响力明显扩大,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跃居汉江流域城市第一位,跻身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竞争力百强”排行榜第74位。

热门思想汇报——这五年,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发展动能显著增强。80多项全国全省改革创新试点示范在我市实施,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得到有效破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动能加速集聚,市场主体迅猛增长,五类市场主体发展到42.8万户,比2010年净增27.5万户。

——这五年,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区域发展日趋协调,7个县(市)区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全线进位,襄阳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在147个国家级高新区中跃居第20位;创新驱动力不断增强,我市成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汉江干流襄阳段水质稳定在ⅱ类水平。

——这五年,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养老、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25.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连续四年在全省扶贫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16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88万城乡居民通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实现“居有其屋”。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倍增;人民群众安全感逐年提升,我市成为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

刚刚过去的2015年,工作总结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预计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6.1%,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计划生育、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省定目标。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扩大有效投资强化跨越赶超支撑。预计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过万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4.6倍。强化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累计实施省市重点项目785个,完成投资3842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224个。强化招商引资的带动作用,累计完成招商项目投资5344亿元,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2家。强化工业投资的主导作用,累计完成投资5276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4.4倍,鸿泰阳新能源汽车、中车工业园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相继开工,神龙公司扩能、骆驼集团二期等755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强化支撑性工程的基础作用,累计完成交通投资471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6.8倍,汉十高铁和蒙华铁路开工建设,襄阳机场改扩建、襄阳新港建设快速推进,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范文内容地图镇镇通二级以上公路、村村通水泥路;累计完成水利工程投资68.4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2倍,鄂北水资源配置、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相继实施。

(二)以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效益。着力推进万亿工业强市建设,新增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两个千亿级产业,培育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10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9个、中国地理标志商标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到六分之一,产销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100家,其中6家过100亿元、97家过10亿元,风神公司成为襄阳首家产值突破300亿元的企业,骆驼股份、襄大农牧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我市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新能源汽车、军民结合、再生资源利用)产业示范基地。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云计算、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壮大,“襄阳云谷”成为全省信息化支撑平台,范文写作我市成为国家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全国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试点;旅游“二次创业”取得重大进展,“千古帝乡、智慧襄阳”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成长,“中国有机谷”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我市进入全国百亿斤粮食生产大市行列,连续四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

(三)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发展。着力优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四位一体”的市域城镇体系初步建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1%,比2010年提高7.1个百分点。着力推进新区建设,东津新区核心区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起步区骨干路网基本形成,公共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各县(市)新区核心区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成。着力推进旧城更新,改造棚户区16.63万户,综合整治“三无”小区510个、惠及20万市民。着力推动城市功能升级,完成了长虹路、襄樊大道改造,建成了卧龙大桥、东津大桥和胜利街立交桥,内环线全线贯通,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初步建立,主次干道通行能力明显提升,公交线网覆盖面不断扩大,燃气普及率、公共供水普及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大幅提高,雨污分流管网覆盖面扩展到80平方公里。着力打造山水园林名城,深入实施文化融入、“九水润城”、城市亮化和生态绿地建设工程,新建改建公园游园20个,新增绿地400万平方米、绿道120公里。着力推进城管革命,建立健全“大城管”体制机制,大力开展“五城同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个人简历宜城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扎实开展,“四化同步”示范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103个村镇成为全国、全省试点示范。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蓝天碧水”、“绿满襄阳”工程深入实施,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城市污泥综合处置示范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四)以改革创新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省率先建立“一局两委”、“三个一”、“三张清单”、“三零服务”为主的行政管理新体制,率先实施“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___商事制度改革,有力促进了简政放权;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各类金融机构和业态加速集聚,在全省率先设立产业基金和城市发展基金,金融机构、上市公司和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数量均居全省市(州)前列,打造了全省四板市场首个市域科技板互联网板块;

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有序实施,市、县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全面建立,集体林业综合改革、农村公共服务维护机制建设等工作成为全国示范;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户籍制度改革、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筹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三港一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襄阳保税物流中心获得国家批准;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出口额由全省第六位跃升至第三位,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25家。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新增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创新平台112个,获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219项、授权专利8983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17家、达到290家;建成国家和省级各类孵化器9个、省级众创空间7个;“隆中人才支持计划”深入实施,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25个。

(五)以加强社会建设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4.3%;大力实施改善民生三年行动计划,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新增城镇就业52万人,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大病医疗保险覆盖所有参保人口,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保障待遇大幅提高。着力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各县(市)区均通过了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全省领先,襄阳四中、襄阳五中跻身“全国百强高中”行列,湖北文理学院创建综合性大学工作扎实推进,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百强院校”。着力完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四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基本建成,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欢乐襄阳”等群众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着力增强卫生计生服务能力,创建国家级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学科25个,建成省级“四化”乡镇卫生院51家、“五化”村卫生室1682个,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省定计划生育指标全面完成。着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六五”普法深入实施,城乡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安全生产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管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法治湖北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法治襄阳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我市成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国家食品安全试点城市。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对口支援等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心得体会五年来,我们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促进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促进了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与政协协商制度,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扎实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开展“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活动,推进市民问政、治庸问责常态化,有力促进了行政**作*转变、效能提升;加强*风*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大幅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和财政资金监管,规范公共资源配置交易,促进了*洁政府建设。

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极大地增强了全市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征程中奋勇前进。这些成就,是市委带领全市广大干*群众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顽强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酷猫写作范文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派人士,向驻襄人民解放军、武*官兵和**干*,向所有关心支持襄阳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十二五”时期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推动襄阳发展、造福襄阳百姓,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奋发竞进,在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大局中勇挑重担,在区域发展竞争中抢前争先;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勇于打破惯性思维、突破传统模式,以改革创新的举措集聚跨越赶超新动能;必须坚持高点定位,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定坐标,以科学规划引领发展;必须坚持善作善成,紧紧盯住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重锤钉钉子、蚂蚁啃骨头,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二、“十三五”时期的形势和任务

根据《中共襄阳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们编制了《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议。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实现产业层级、经济量级、城市能级和社会治理水平快速跃升的关键时期。科学谋划和推进“十三五”发展,必须冷静分析形势,准确研判走势。

面向“十三五”发展,我们必须清醒认识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发展不够仍然是襄阳最大的实际,实现经济总量占全省六分之一的目标差距很大,壮大经济实力的任务紧迫而艰巨;传统产业比重偏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偏小,现代服务业支撑不足,农产品加工业层次不高,推进产业升级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创新能力不强、创业活力不足、开放开发水平不高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发展动力转换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区域中心城市的支撑性功能不足,县级城市和中心城镇承载功能不强,推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尤其是保护和改善水环境、大气环境、农村环境,推进绿色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能力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压力很大,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面向“十三五”发展,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各种机遇和有利条件。从战略层面看,襄阳纳入了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规划,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将在中西部地区培育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委、省政府强力实施“一主两副多极”发展战略,这些战略性机遇交汇叠加,必将把襄阳带入一个黄金发展期;从重大项目布局看,郑万高铁、汉十高铁、蒙华铁路、汉江航运、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大唐热电联产、华电三期、路口电站、棚户区改造、汉江生态建设等一大批重大投资项目列入了国家规划,将在“十三五”时期全面实施、陆续建成,不仅会强力拉动经济增长,而且将推动襄阳的基础设施、城市能级实现质的跃升;从发展基础看,近几年相继开工建设和竣工投产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为“十三五”的发展积蓄了强大能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向“十三五”发展,我们必须科学把握和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增长速度换挡的趋势,必须坚持增量与提质并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能搞多快就搞多快,努力做到竞进提质、又好又快;面对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必须坚持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并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做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面对动力机制转换的趋势,必须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相结合,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投资的有效性,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综合分析“十三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困难挑战很大,机遇千载难逢,我们务必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牢牢把握新常态下抓发展的主动权,着力在优结构、强动力、补短板、壮实力上下功夫,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部署和“三维纲要”精神,围绕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更加注重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转型发展,更加注重创新创业和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依法治理和文化引领,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和区域合作,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持续改善民生,确保县域经济在全省考核中争先进位,确保经济增速持续领跑全省和汉江流域,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及汉江流域的比重持续提升,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做出更大贡献。

“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经济发达,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力冲刺经济总量占全省六分之一的目标,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6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600亿元,成为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的战略引擎。

——文化繁荣,名城效应全面彰显。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文化创造力、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一城两文化”特色充分彰显,成为全国文明城市。

——法治优良,城乡社会和谐有序。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加强,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城乡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成为“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法治城市。

——功能完善,城镇建设提档升级。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走在汉江流域城市前列,全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2%、55%。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00万人,形成布局合理、配置高效、承载有力的功能体系。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充分彰显,成为全国生态园林城市。

——生态一流,绿色发展创造示范。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明显上升,成为全国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区。

——人民幸福,群众生活更加殷实。城乡居民收入率先翻一番,在全省率先实现脱贫目标,实现劳有厚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十三五”时期将突出抓好以下六项重点任务:

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建设万亿工业强市。坚持放手发展规模,努力提高质量,实施中国制造2025襄阳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关于加快推进万亿工业强市建设的意见》,推动工业量级和产业层级“双跃升”,工业经济总量三年突破万亿、五年实现倍增,加快建设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到2020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突破40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突破300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突破2000亿元,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纺织服装产业分别突破1000亿元,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分别突破600亿元,军民融合产业板块产值突破1000亿元。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突破5500亿元,枣阳市、襄州区分别突破1500亿元,经****、宜城市、谷城县、老河口市分别突破1000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15%和26%左右。

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以整市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中国有机谷”建设为抓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加快壮大现代服务业规模,着力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襄阳报告厅椅品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