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厦门市非公企业**工作调研报告
厦门市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海峡两岸合作的重要窗口,非公经济起步早、发展好,台资、外资企业高度集聚,共有非公企业1.9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下企业1.7万多家,台资、外资企业4000多家。近些年来,厦门市委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工作,着眼于夯实*在非公企业的执政基础,坚持把非公企业**工作作为基层**工作新的重要领域,下大力气抓好*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发挥*组织和*员作用、加强**工作骨干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非公企业**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推动厦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验做法
1.坚持梯次培育,持续扩大*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主动适应非公企业快速发展的形势要求,把建立*的组织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按照“涵养水源、培育孵化、发展群落”的生态管理思路,扎实有序推进“两个覆盖”工作。一是壮大*员队伍,“涵养水源”创造组建条件。注重工会、共青团组织先行,在非公企业建立各类群团组织1.5万多个,开展推优入*工作。注重向非公企业推荐*员职工,近年来,市、区两级人才服务中心共举办11场*员人才专场招聘会,向700多家非公企业输送*员职工900多人。注重将发展*员政策向非公企业适当倾斜,加大在生产经营骨干中发展*员力度,近两年来吸收1500名职工加入*组织。二是推动联合组建,“培育孵化”逐步扩大覆盖。在抓紧抓好具备条件非公企业单独组建*组织的同时,通过“1+n”联合组建形式,以强带弱,成立区域型、行业型、乡情型联合*组织,覆盖仅有个别*员的非公企业近万家,并发挥联合*组织“孵化器”作用,逐步培育催生独立*组织。以工业园区、商务楼宇、商业街、专业市场等为单元,先后建立生物医药港、中山路商圈、溪岸路花鸟市场等区域*组织76个。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发动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联合建立出租车、鼓浪屿家庭旅馆、建材装饰等行业*组织123个。以同乡同源为纽带,建立重庆商会*支*、温州商会*支*等20个异地商会*组织,覆盖会员企业近千家。目前,从各类联合*组织中已培育出独立*组织500多个。三是抓好集中组建,“发展群落”加快扩大覆盖。从xx年开始,先后开展4次全市集中攻坚行动,采取领导干*挂钩帮助、分解任务、督促检查、定期通报等措施,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抓组建,*组织覆盖率明显提升。目前,全市非公企业共组建独立和各类联合*组织3584个,覆盖非公企业13563家,*组织覆盖率达70.6%,其中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组织覆盖率达97.8%。
2.坚持选优配强,打造非公企业*务工作骨干队伍。通过多样化选配、专业化培训、制度化激励,建设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专兼职结合的*组织**和**工作指导员队伍,为抓好非公企业**工作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加强*组织**队伍建设。拓宽*组织**来源,通过内部民主选举、上级协商委派、公开招聘等方式,为所有非公企业*组织选配了负责人。建立分级分类培训制度,市、区、镇三级普遍开展示范培训、集中轮训和任职培训,近3年共培训非公企业*组织**近万人次。二是加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工作指导员、兼职组织员信息库,推行一年一聘和分级管理培训制度,先后选派800多名优秀*员包片指导非公企业**工作。试行**干*到非公企业挂职制度,今年选派20名**企事业单位在职干*,到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进行为期1年的“驻街(镇、园区)包企”挂职锻炼,在*务经验丰富的退休干*帮带下,联系指导50家重点非公企业加强**工作。
第2篇 关于厦门市大学生创业环境的调研报告
一、生逢其时,还是命途多舛?
——厦门市创业环境现状分析
进入2010年以来,厦门打造创业型城市的步伐加快。据悉,最新的《厦门市创业观察研究报告》新鲜出炉。报告表明,厦门的创业环境优良,在参评的全国24个城市中居于第4位。厦门正努力着手于各方面的建立,以达到国家各项创业环境的标准,在此,我们将着重从政策、经济、金融、市场、文化和地域等方面来析厦门市大学生创业环境。
从我们的调研情况来看,可以发现厦门目前的创业环境有着以下几个典型现象:
(一)政策环境:大学生难以运用优惠政策。
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都纷纷为解决当地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种种创业方案,制定了各项创业政策。然而,大学生难以运用优惠政策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政策宣传不足、落实不到位,有些政策还存在设计不合理的现象。
(二)经济金融环境: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狭窄,风险投资等先进金融投资方式十分缺乏。
通过采访一些大学生创业者,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资金问题。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做的调查问卷可知,创业过程中遇到资金不足等财务问题时,近45%的大学生选择了“向银行贷款”,20%的学生选择“吸引风险投资基金”。然而,银行贷款也未必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持:很多大学生自身的创业项目成长性不足,而且由于无充足的担保源,使得银行没有动力为这些大学生创业者进行担保贷款,从而导致很多大学生创业者连最基本的银行贷款都无法实现,最终只能通过向亲朋好友借款,甚至是进行非法的资金募集。
(三)创业文化环境:多数大学生对创业缺乏一个成熟的理解
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大学生分成两种显著的群体,一是想要创业的大学生或是创业初期的大学生,这类大学生对创业的概念理解相当不成熟,他们多数将创业当作一种糊口的工作,追求的是形式上的创造企业;二是创业成熟度较高的大学生,他们大多数考虑到事业的长远发展,在经历了很多困难的磨练后,他们追求的是创造价值。因此,两者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前者在“做事”,后者在“做事业”。
(四)创新环境:大学生创业的核心技术普遍不足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大学生创业依靠核心技术起家的并不多,大部分的大学生仅仅依赖于简单的营销手段等低技术含量的商业活动而将其当作创业,例如代理服装、校内复印、杂志制作等,他们的“创业”更多的强调“挖掘未挖掘的市场”,但他们没有发现这个市场的深度不足,即该市场已经被开发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些门槛极低的边角料,都令我们为他们的未来担忧。
我们认为没有“核心技术”的“创业”并非创业,而是在就业,在挣钱。大学生创业应当牢记,只有拥有核心技术,大学生在创业中才有与他人竞争的资本,才能在这个行业中生存。
(五) 家庭环境:家人的支持极大影响创业者心态
在我们对创业者的调查过程中,几乎近90%的受访者有考虑到家庭因素对其创业的影响。来自家庭的因素对于创业者的创业之路的选择以及创业成功的可能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一,家庭环境影响其创业素质;其二,在选择创业道路时,家庭的态度也会对创业者有重大影响。
a.政策面的四大矛盾
我们看到,在上面所述的五个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中,应该说存在最大问题的在于政策实施现状,即政策环境在形式上是乐观的,实际实施情况却值得堪忧。就我们的调查上看,政策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四个主要矛盾在于:
(一)丰富的政策与基层**政策宣传动力不足的矛盾
根据我们发放的问卷调查,在目前打算创业大学生中,知道这些政策的比例不足50%,很多大学生通过自己向银行贷款或者向亲朋好友筹集资金来解决初始资金问题。在调研过程中,当我们以创业大学生的身份去厦门政府某部门询问关于创业政策的问题时,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我们却爱理不理,给我们看的政策仅仅一些在网上就可以找到的、有限的几个政策。据很多创业已久的大学生透露,这个现象由来已久,因为他们创业多年积累的人脉已经使他们其能够轻易的了解到政府政策动向,而初创业的大学生则没有那么多渠道能够了解一些政府早已颁发却不为大众知晓的文件或政策。
根据我们对多位创业者的走访总结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在于:政策出台与落实在宣传环节中出现严重脱节,有些文件之所以难被大众获取,在于我国政策执行环节中长期存在的“潜规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么对基层工作人员而言,少一事如何实现?少宣传或者不宣传政策,政策信息不被了解,自然就减少了工作量。可见,政策推广中的宣传环节备受考验。政策颁布和执行力度未统一,光颁布不执行的做法未免有造“形象工程”的嫌疑。
(二)多样的政策推动与政策执行效果的矛盾(以厦门ybc为例)
ybc的申请与发放从属于政府运作环节,在实际运作中有其固有的缺陷。首先, ybc审核的过程,按照制定的程序从申请到放款至少要四个月时间,而且通过率很低,只有30%的项目可以通过;其次,ybc为每个项目只能提供小额融资(一般为3~5万元)。而在我们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创业项目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资金持续注入方可存活,另一方面资金需求量较大。所以,短期小额的资金扶持并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中的资金需求。因此,ybc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帮助更多的体现在“形式上的帮助”,并无法从根本解决大学生创业的实际困难。
ybc虽然是众多政策扶持之一的一份子,却能深刻的反映出目前政策与落实的实际问题。厦门市在创业资金扶持、创业培训以及创业服务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以政策推动创业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政策的“量”已得到了保证,而“质”却未得到相应的保障,这就是政策“量”与“质”的直接矛盾。
(三)必要繁琐的审批程序与审批成功率之间的矛盾。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只要涉及资金支持的创业扶持政策的申请都有较为严格的审批程序,这在客观上极大的降低了申请的成功率。例如,在上面介绍的ybc项目,实施效果有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审核过程至少需要四个月。这里就反映了我们一直强调的政府政策执行力的问题,政府执行效率能够有效提高的关键在于审批程序的精简和审批门槛的降低,审批手续的简化是提高政府运作效率最直接的办法。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审批程序的简化是否可行?厦门市ybc负责人林炜主任给我们介绍,目前申请ybc扶持需要通过初筛、培训、实地考察、ybc全国办复审等程序,通过这几个必要审查程序的合格申请人才能获得创业启动资金贷款,并得到指导老师一对一的辅导。而这些程序确实是在审查项目的必要环节,林主任也表示: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如何把这些有限的资源真正送达到那些最需要帮助,才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项目上,政府作为政策的执行者,有义务严格管理好这些社会资源,将它的效益发挥到最大。这也反映了大部分政策执行者的心声,他们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常常会面对追求政策执行效率和严格政策执行原则之间矛盾的权衡,一方面高效的政策执行效率意味着简化的审查程序;另一方面,政策执行原则又要求政策的落实必须符合政策颁布的意图,真正能够帮助有需求的大学生创业。
(四)项目成长性与政策扶持原则的矛盾
在调研中,不仅是政策执行者有这样的考虑,连创业大学生都有相同的反应,大学生创业的项目普遍过于理论化,甚至大部分的项目并没有严格的策划书。就策划书而言,大学生对未来现金流的估计和折现率的选择,都主要是从理论角度出发;相反,实际创业的现金流估计却需要学生了解这个行业的利益结构和利益来源,才能对现金流形成合理的估计。这源于大学生尴尬的创业地位,他们通常没有考虑到这个项目涉及到各利益群体以及项目在市场的可接受性。因此,很多项目未来的现金流很难估计,也就是说现金流的不确定将会导致成长性不稳定。
可见,一个创业项目面临的现金流不确定因素越多,这个项目的风险越大,因此,一份优质的策划书至少应当考虑到各类可预见的因素,否则就会因为考虑不周全而面临失败的风险。
二、 创业环境面面观
-----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创业环境的比较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创业环境究竟有哪些差异呢?根据实际调研及对国外创业环境和案例的研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创业教育的差别
西方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教育成熟度远高于我国,它们在理论与实践上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体制。在理论上,国外已经编写了若干*创业学著作,其中美国创业学专家杰弗里蒂蒙斯和小斯蒂芬斯皮内利编著的《创业学》已更新至第六版;在实践中,国外创业实践活动丰富,美国、新加坡和英国等国家都在大学设置了创业培训基金,鼓励大学生申请资金将想法投入运作,旨在培养其成熟的创业心态。而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却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且未有较为成熟的指导思想与教育体系,厦门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开放城市,在创业教育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取得的实际成效却也十分有限。总体说来,我国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仍十分匮乏。
72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