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乡村针纺织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根据县政协“加快我县块状经济转型升级”课题调研方案要求,3月份以来,课题组就我县针纺织业转型升级,分别听取了县经贸局和横村镇关于我县块状经济转型升级情况的汇报,走访了横村镇部分针纺织企业,赴上虞、平湖等地进行学习考察,召开了相关层面的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横村镇针纺织业现状
作为横村镇支柱经济的针纺织业起源于80年代初,在近30年的发展中,一直是横村镇工业经济的主打产业,在县域经济中也独树一帜。目前已形成了以绢丝针织系列产品为主,毛纺、染整、成衣等生产门类齐全的针纺织块状特色产业。主要生产的丝织成衣、羊绒针织成衣、小三件(帽子、手套、围巾)等针纺织品,在与国际知名品牌不断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已逐步形成了纺织产业集群。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沃尔玛、安泰莱、里斯、琼斯等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的服装、服饰贴牌生产基地。2004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横村镇“中国针织名镇”称号。2009年全镇工业产值为86亿元,其中针纺业产值达52.2亿元,占61%。全镇工业企业有1685家,其中针纺织企业1228家;规模企业有112家,其中针纺织企业79家。
二、存在的问题
1.企业发展压力大。我县针纺织企业大多为外贸出口型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欧美等主要出口市场需求萎缩,业务量明显下降。人民币汇率波动,也导致部分企业为降低风险,放弃周期性较长的大订单。原材料价格及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产品价格走低,使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
2.缺乏自主品牌和国内市场
我县针纺织业经过30年的发展,已形成以外贸为主渠道、以国际市场为主市场,以贴牌生产为主形式的格局,企业自我品牌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全镇有针织品注册商标10 多个,仅“春风米兰鸥”等品牌为桐庐名牌,传统产业缺乏品牌带动。由于市场知名度低,市场影响不大,缺乏国内销售市场,在国际市场日渐疲软情况下,生存发展面临危机。
3.劳动用工紧张的局面仍未彻底解决
针纺织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手工横机为主,劳动生产率低、用工需求大。虽然近年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县扶持政策的引导下,企业加大了技改力度,电脑横机从2006年的1000余台激增至2000余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用工紧张的局面,但套口、缝工环节仍需要大量劳动力。加上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企业用工问题仍然制约企业发展。
4.创业激情减退
由于大多企业规模小,以家族式经营为主,部分企业老板存在“小富即安”思想,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不足,对企业进一步发展热情不高,不愿在企业的做大做强上下功夫。
三、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发挥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
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政府要围绕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提升针纺织业综合竞争力,继续在全社会营造“增强信心,共度难关”的创业氛围。建议成立我县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引导、组织、协调作用,给予针纺织业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一是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保障。创办相关劳动力教育培训机构、职工技能和素质培训师资信息库等,尽快构建完善的专业化技术服务体系,培养和创造高级生产要素,尤其是产品研发和设计人才,加强针纺织行业研发中心建设,为企业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
二是为企业提供高效金融服务。积极联系相关金融机构,作好银企对接工作,确保企业创新发展的资金需求,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帮助中小企业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目前企业资金投入设备而流动周转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更要做好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对接工作。
三是协助商会良性运作。支持商会行使其职能,特别是在针纺织市场建成后的运营中,树立该镇商会在针纺织行业中的权威性,赋予商会有关商品质量监督、制定行业服务范围、开展各类评选活动、举办商品会展及行业培训等管理职能。县领导要从联系单个企业转为联系协会、商会,以进一步了解掌握行业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工作。
四是规范市场运行秩序。横村镇针纺织产业集群内社会信任水平不高,对分工协作的深化造成了较为严重的阻碍,破坏了集群应有的合作基础。因此,政府应积极的发挥其引导和协调作用,加强企业间、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银行、保险、运输等不同部门的联系,促进它们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平台的建立。
五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通过商会和科技部门的强势合作,建立信用监督、产业经济监测、产量质量监控体系等,坚决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假冒伪劣产品,营造诚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六是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同时开展招商引资和引智,加快我县针纺织业技术改造、市场拓展,提升企业形象,打造针纺织业的母舰。
2.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区域品牌是产业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的所有品牌形象与产业商誉的总和,对产业发展与推广有重大作用。随着横村镇针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滞后的品牌建设将严重制约其整体竞争力。因此,必须在纺织服装生产的基础上架构起具有一定比例的梯度型的品牌体系,提升区域品牌的能级。
一要加强强弱联合,以区域龙头企业为主体,创立企业品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品牌效应,以定牌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形式,扩大中小企业形成合力。二要加强异地联合,吸引国内知名品牌乃至世界顶级品牌落户当地,通过顶级品牌在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区域针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三要建立针纺织品专业交易市场,通过市场带动我县针纺织业的内销和品牌建设。四要通过名企、传媒、展会等载体,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的大型展销,提高针纺织品牌的美誉度、吸引度,推动更多企业参与构建针纺织服装区域品牌。五要加强区域网络结构的构建和完善,企业之间要大力加强沟通和合作,打造集群整体品牌,把集群品牌和产品品牌结合起来推向市场。
3.拓展国内市场,优化营销渠道
发展块状经济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拓展国内市场,扩建和优化营销渠道对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尤为关键。由于针纺织业长期以来是以外向型出口为导向,导致内地广大市场的空白。因此在国外市场的竞争逐渐激烈的情况下,开始注重国内市场,实现内销外销并重,不失为一项有效可行的战略途径。
一是通过组建块状内部的贸易公司,在国内外建立窗口与办事处,进行统一的销售网络组建和宣传,拓宽市场辐射面。二是通过政策带动,鼓励企业到义乌小商品市场设摊和鼓励企业开设品牌专卖店,引导企业在外抱团发展。三是加快针纺织市场建设。针纺织市场建设是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工业经济的一项重大举措,对针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拓展国内市场意义重大。要科学谋划,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步伐,实现有形市场要与无形市场相匹配,使我县针织产业得到跨越式突破。四是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完善互联网交易,通过互联网使品牌生产商和当地消费者联系起来,省略中间销售环节,通过提供最接近消费者的销售模式和促销方式从上下游整合分销渠道,并以终端市场为中心进行营销渠道管理,使渠道体系各成员关系由交易型向伙伴型转变,由传统的单一销售渠道向多渠道销售转变来提升集群整体的竞争力。着力改版桐庐针纺织信息网,提高网站知名度,打响“中国针织名镇”这张金名片。
4.加大技改投入,加快技术创新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以技术改造为重点,完善传统产业技改政策,继续加大技改投入,加快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针纺织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同时,注重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带动传统产业,积极构建块状经济产业新体系。
5.加强国际合作,提升集群竞争力
集群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集群的发展和升级。目前,我县针纺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低成本优势及其与国外市场的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因此,产业群要进一步巩固、挖掘和发展其与海外市场的联系,应结合自身区域特色,挖掘内部生长因素,积极回应全球产业的变化,在变化中发展自己。同时在全球价值链中,与非集群经济主体灵活互动,嵌入全球价值链“战略性环节”或“有价值环节”,并通过改变自身在价值链中的嵌入位置和组织方式,提升产品质量、改变集群效率或迈入新的相关产业价值链,从而创造、保持和捕捉更多价值,使其针纺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得到大大提高。
6.发挥中介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商会等中介组织要适时为集群提供包括企业发展规划、产品设计、工艺技术、市场行情咨询,行业经济运行、展览与国际交流、专业技能培训、课题研究和信息发布等各项服务,及时组织或代表企业与政府沟通和对话。同时充分发挥调解协调沟通的中介作用,尽量避免地区内同行企业争夺客源、压价竞争的不良现象。商会要经常与国内外有关标准化咨询、认证机构合作,推动企业贯彻iso9000、iso14000等国际通行的质量、环境、安全标准,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帮助企业跨越贸易壁垒,打造国际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全县工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xx县统计局制定切实可行的调研方案,对全县2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68户规下工业企业通过实地调研、听取讲解、座谈交流和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xx县按照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总体部署,聚焦“三大转型”,聚力“三县”建设,全县上下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面落实“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打造高标准生态工业园区,工业发展进一步提速。
1.工业经济总量快速跃升。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积极招商引资、加大技改投入、严格产业准入、淘汰落后产能等举措,全县工业经济得到稳步提升。至20xx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20家,规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26.26亿元,同比增长 18.9%;完成工业增加值 5.45 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位居全市第三。实现利润1400万元,同比增长27.2%。比去年同期提高1.78个百分点。
2.重点项目建设稳步实施。xx县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抓手。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围绕推动工业经济发展,重点争取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项目。通过围绕政策对外争取项目、围绕招商引进项目、围绕市场打造项目等措施,着力推动项目建设。至 20xx年全县确定建设重点工业项目11项,计划总投资17.32亿元。其中新建项目8项,总投资3.7亿元,年度投资2亿元,至目前,已完成工业投资 10.5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60.6%。
3.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突出招商重点,发挥园区优势,立足产业特色,实施“大招商、招大商”,把引进好项目、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至20xx年,引进建设项目25项,其中已落地开工建设21项,已注册并做前期工作的4项。
4.工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近年来,xx县生态工业园区坚持以构建载体、创设平台为重点,园区道路、供水、通信、供电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工业基础得到夯实,产业承载能力得到提高。20xx年,园区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3亿元,开工建设道路19.25公里、标准化厂房12栋5.18万平方米、公租房 1幢1.28万平方米、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园1个,建设给水厂、污水处理厂、330kv开关站、加油站、天然气供应站各1座。沿核心区道路铺设电力、通讯管线25公里。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服务功能的增强,至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51户,其中工业企业43户。园区已逐渐成为全县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工业企业的聚集地和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5.小微企业发展迅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和全民创业工作,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新措施,促使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全县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生产经营保持良好势头,整体经济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全县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拉动作用。从被调查的样本企业看,企业总体运行良好,营业收入大幅增长。止目前,全县规下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4324.2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完成工业增加值11080.76万元,增长11.4%。
6、节能减排工作实效凸显。在经济总量和投资总额较快增长的同时,全县深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工作和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加强新上项目和现有企业节能设施改造,层层落实责任制,严格考核奖惩;加大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不断加强对已建成投产项目的日常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环境安全监管体系,加强重点污染源整治,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止8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10.1万吨标准煤,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 1.85吨标准煤,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0.1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了7.5%。
二、调研工业企业状况
(一)基本情况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汇总和调研情况的分析,xx县88户工业企业中停产企业19户,占企业总数的21.6%,季节性生产的企业34户,占企业总数的 38.6%,常年生产的企业35户,占企业总数的39.8%。其中2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停产企业2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0%,季节性停产企业11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55%,常年生产的企业7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5%。工业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产值所占比重较大。从1至8月产值数据来看,轻工业产值所占比重明显高于重工业。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产值 34522.2万元,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27669.5万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0%,重工业完成产值6852.7万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0%;5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产值43556.6万元,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29569.7万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8%,重工业完成产值 13986.9万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2%;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产值31824.2万元,其中轻工业完成产值19341.8万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1%,重工业完成产值12482.4万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9%。
这充分说明近年来xx县新型高科技低能耗企业发展速度较快,工业企业发展更趋完善。
2.规上工业中重工业受季节影响大。调研资料表明,上年2月份,重工业完成产值6852.7万元,仅占规上工业产值的近20%,从6月份起,重工业的产值增长明显,产值增速回升幅度较大。8月份,重工业完成产值12482.4万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9%。从产值增速来看,上年2月份,重工业产值增速同比下降12.4%,5月份,重工业产值增速同比下降6.3%,6月份,重工业产值增速同比下降1.1%,7月份,重工业产值增速同比增长11.2%,8月份,重工业产值增速同比增长17.8%。
分析原因,xx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主要是两个化工厂和一些建材企业,就以20xx年来看,两家化工厂产值不但没有突破性进展,而且持续走低,重工业主要依赖于季节性较强的建材企业,建材企业的产值又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份,因此上半年xx县重工业产值增速明显走低,下半年重工业产值增速回升幅度较大,重工业生产受季节影响十分明显。
3.规上工业中大中型企业支撑力度不明显。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托大中型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是工业增产的主力军。但从民乐近年实际情况来看,支柱企业新增产能和挖潜改造不足,支撑力度下降明显。20xx年2月,大中型企业完成产值14407.3万元,仅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1.7%,5月,大中型企业完成产值53118.9万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2.2%,8月,大中型企业完成产值97074.6万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7%。大中型企业支撑力度不足,影响了规上工业产值的增长。
4.小微工业企业整体实力增强,行业集聚明显。在调研的68户小微工业企业中,正常生产的企业有49户。在68户企业中抽取了24户企业做为样本填写了调查问卷,汇总后24户样本企业年产值可达5360万元,共有从业人员405人,96%的企业有计算机并能上网,能源消耗主要以电为主,总电耗19.2万千瓦时。与历年小微工业企业相比,企业规模逐步壮大,劳动生产效率逐年提高,24户小微工业企业平均每个劳动力创造营业收入10.2万元,人均创造营业利润 2.2万元。从结构看,小微工业企业主要依靠本地传统优势发展,建材需求带动了以水泥、砖瓦、石材等为代表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产品加工初露锋芒,农资产品、农产品加工得到了长足发展。
区的成立为我们发展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旅游产业是涉及范围广、消耗资源低、带动系数大、创造就业多、综合效益好的朝阳产业。因此,发展好xx区的旅游业,也必将会进一步促进全区经济的转型升级,推进xx区经济与社会的加速发展。为此,我们对xx区旅游资源、产业状况等进行了认真的调研与分析,找出了我区旅游产业的优劣势所在,对未来xx区旅游发展转型升级进行了认真思考,提出了一系列的构想与对策,供有关部门在制定xx区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时加以参照。
一、xx区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xx区旅游得到了蓬勃发展。截止2012年底。区内旅游企业785家,其中核心旅游企业(旅行社、星级饭店、景点)176家,其他社会住宿设施609家,有15家旅游企业年营业收入过亿元大关。全区旅游核心产业(旅行社、星级饭店、景点)总收入60亿元,位居全市各城区首位,占全市旅游核心产业总收入(145.9亿元)41.1%,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为3.2%。对全市旅游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对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优势分析:
xx区旅游产业发达,各个要素齐全,可以概括为:吃有特色,餐饮酒店星罗棋布;住有选择,住宿容量全省第一;行之方便,立体交通四通八达;游之尽兴,依山傍水风景如画;购之丰富,商业街区繁荣繁华;娱之快乐,娱乐休闲现代时尚。最具优势的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高星级品牌酒店众多。拥有星级饭店30家,占全市(115家)总数的26%,其中五星级饭店10家,占全市(18家)五星级饭店总数 56%,占全省(65家)五星级饭店总数27.7%;星级饭店客房6484间、床位10200张,从业人员8893人,容量为全省城区第一。主要五星级饭店有:金陵饭店、玄武饭店、古南都饭店、名人城市酒店、苏宁环球套房饭店、索菲特银河大酒店、绿地洲际酒店、丁山花园大酒店、中心大酒店、威斯汀酒店;在建或者待评五星有:世茂滨江希尔顿酒店、香格里拉酒店等。四星级饭店有:华美达怡华酒店、金陵晶元酒店、凤凰台饭店、新纪元大酒店、华东饭店、锦江南京饭店;还有西康宾馆、双门楼宾馆等高档接待酒店。紫峰大厦为世界第七、亚洲第三、江苏第一高楼。2012年星级饭店营业收入21.1亿元,纳税金额1.09 亿元,占全市星级饭店总收入(51.8亿元)41%,金陵饭店列江苏酒店业第一。其中过亿元的有9家(金陵饭店2.54亿、绿地洲际酒店2.11亿、玄武饭店1.52亿、南京中心大酒店1.42亿、古南都饭店1.24亿、双门楼宾馆1.21、新纪元大酒店1.10亿、城市名人酒店1.04亿、华东饭店1 亿)。全年星级饭店接待旅游者102万人次,平均出租率达68.7%,较全市(64.6%)多4个百分点、比全省(60.1%)高出8个百分点,在全市、全省星级饭店出租率排名中位居前列,平均房价达到704元/间天,比全市高出294元。金陵饭店已经成为中国民族酒店品牌的代表,将进入全国五强。被授予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六度蝉联世界品牌实验室颁布的全球服务业领域最高奖项--五星钻石奖。七度蝉联中国酒店金枕头奖中国十大最受欢迎商务酒店,八度蝉联国际旅游业权威杂志《商旅》评选的中国最佳商务酒店,并再次荣膺中国饭店金星奖。金陵贵宾会员突破70万名、遍布160多个国家。金陵连锁酒店突破130家,签约管理的五星级酒店102家,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古南都饭店被评为江苏省服务名牌,集团拥有都市客栈、明基、海棠、五d 枕等10多家连锁酒店和马祥兴、绿柳居、永和园酒店、江苏酒家等多家餐饮连锁店与生产基地。
二是高品质旅行社集聚。全区注册旅行社135家,占全市旅行社(535家)总数25%,占全省旅行社(1800)总数7.5%,旅行社分社与网点500多家。全国十大旅行社品牌前三名:中国旅行社(全国驰名商标)、中国国旅(最具规模实力的旅行社集团)、康辉国旅(中国驰名商标)在鼓楼都有分公司。2012年“中国国旅cits”2012年以235亿元的品牌价值跻身中国500强最具价值品牌,排名第51名,在旅游服务类企业中位居第一名。中国国旅江苏公司是其旗下的一个重要的股份制旅游企业,年营收超过了13亿元,位于南京第一、全省第二、全国第二十六名。全区有6家旅行社获得过全国百强社称号(江苏省中旅旅行社、中国国旅江苏公司、南京海外(原野)旅行社、中国康辉南京国际旅行社、江苏金陵商务国际旅行社、德高国际旅行社)。中国国旅(江苏)公司、江苏省中旅被评为省五星级旅行社(全省12家,全市4家)。康辉国旅、南京海外国旅、德高国旅和金桥国旅等4家旅行社被评省四星级旅行社(全省 10家,全市6家)。拥有出境游组团社16家,占全市(26家)62%。旅行社全年经营收入共39亿,占全市旅行社总收入(74.2亿元)52.6%。超过亿元的旅行社有6家(江苏国旅13亿、省中旅11亿、康辉国旅6亿、金陵商务国旅2.3亿、南京海外国旅1.82亿、德高国旅1.4亿)。旅行社全年接待游客281.2万人次,占全市(542万人次)51.8%,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3.3万人次,占全市(30.4万人次)76.6%,组团出境游客 27.6万人次。
三是历史悠久美景如画。xx区是一个古典与时尚荟萃,历史与现代交融,精致与美丽辉映的宝地。有着龙蟠虎踞之雄,依山带水之胜。不仅拥有11公里长江黄金岸线、4.5公里外秦淮河最美地段,而且拥有清凉山、狮子山、幕府山等自然美景,“山、水、城、林、石、园”浑然一体;不仅拥有石城霁雪、龙江夜雨、清凉问佛、嘉善闻经、达摩古洞、狮岭雄观、化龙丽地、幕府登高、谢公古墩、三宿名岩等明清金陵四十景中的著名十景,而且还拥有滨江风光带、清凉山与石头城、静海寺与天妃宫、阅江楼、紫峰大厦、颐和路民国公馆区、南京长江大桥、南京大学北大楼、鼓楼公园、宝船厂遗址公园等新金陵四十八景中的十大景点。不仅拥有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北阴阳营原始村落遗址、公元前333年的楚威王金陵邑遗址和东汉建安十六年(212年)孙权所建的“石头城”遗址,1700多年历史的乌龙潭公园,600多年的明城墙最为雄伟、最为壮观的部分。而且还有“近现代建筑样板区”美誉,至今保存完好民国优秀经典建筑有 600多栋,文保单位125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26处。现有国家4a级景区1家(阅江楼景区),3a级景区3家(宝船厂遗址公园、石头城遗址公园、乌龙潭公园)。其他公园景点10家。
四是区位优越商贾云集。xx区地处南京中心城区,行政科技和人脉资源丰厚、交通条件优越、信息网络便捷、基础设施完备。xx区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所在地,90%以上的省级**都在xx区办公;xx区商贸繁荣发达,目前已拥有世界500强企业和著名大企业的地区总部或功能总部40余家,拥有新街口商圈、湖南路商圈、中央门商圈、龙江商圈南京最繁华的四大商圈和30多家高档娱乐场所等。xx区是南京教育大区,有18所大学、69家科研院所、10.9 万科技人员,其中两院院士47人,占江苏省的一半;还有众多的名牌中小学。这些都为发展现代商务旅游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劣势分析:
1、景点规模效益欠缺
旅游景点在资源开发规模和水平上,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a级景区4家,只占南京a级景区(50家)8%。全年景点接待游客 522.8万人次,占全市景区(点)接待人次(10118万人次)5.2%,景区收入总收入2589万元,占全市景区收入(19.9亿元)1.3%。阅江楼是区内最大的景区,但与中山陵、总统府、夫子庙等景区比,影响力和综合吸引力较弱,这就是所谓的:“满天星斗,却没有一轮明月”,亟待需要打造具有引领作用的核心景点。
2、产业联动效应不足
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差。要将旅游产业的发展与鼓楼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一体化,以便通过旅游功能的迭加、丰富、渗透、转换,成为具备新的市场价值的旅游产品,成为新的生长点、增长极、动力源。
3、景区化城区建设不平衡
近年来,xx区的城市建设有了快速发展,但总体还不平衡。一些重大城市建设项目与旅游开发尚未有机结合,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旅游要素和旅游功能配置方面考虑不足。旅游产业统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不能很好体现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旅游联合执法体系尚未建立,旅游服务质量、个性化服务等方面还需要加强。
32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