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栏目

三万调研报告(8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1-10-03 15:48:07 热度:66

三万调研报告(8篇范文)范文

第1篇 三万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万名干*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通知》要求,县气象局驻旧县镇杜家村“三万”活动工作组,于3月6日进驻杜家村,开展了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的活动,对全村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存在的困难及群众的期盼、建议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开展“三万”活动是切实转变**作*,了解社情民意,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各级**干*熟悉农村、了解农民、熟悉民意、密切*群关系的重要举措,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开展发展现代化都市农业,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使**转作*、干*受锻炼、农民得实惠,不断增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着力解决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广大*员干*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着力探索构建密切联系群众、加强*风*政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广大*员干*对农民群众的感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二、主要任务

(一)宣传政策。采取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座谈会、走访农户、资料汇编等方式,积极开展政策宣传。重点宣传*的xx大、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宣传*的强农惠农政策及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努力促进各项农村政策的落实。

(二)走访民情。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调查、典型调查、问卷调查、深入农户等方式了解村民家庭基本情况、结构、收入来源以及村民对“三农”政策的了解情况,重点了解农村政策落实、民生改善情况、农民群众对*和政府的要求与期盼以及群众急待解决的问题。

(三)兴办实事。一是对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春耕备耕、畜禽春防等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督查,对涉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政治、民民居改造、安全饮水、就医、上学、务工等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调查。二十积极为做驻村提出一项发展建议,为农户做一件好事,与一个贫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并形成长期帮扶机制。三是工作组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认真完成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

(四)促进发展。一时帮助村制定新农村发展规划。二是帮助村支两委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是及时总结和推广农村能人致富门道,鼓励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全面推进全民创业工作。

三、基本情况

杜家村,位于旧县镇以西的高山之中,山高林密,人烟稀少,物产丰富。该村xx年由原旧县镇马家村和杜家村合并成新的杜家村。村目前所辖面积10.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三个村民小组,222户,639人,男性村民370人,女性村民269人。地理环境:东起龙泉村,南与柏家村为邻,北与北沟村接壤,西与夷陵区毗邻。全村海拔在300-730米之间,最高山峰730米。耕地面积1153亩,其中水田面积60亩;山林面积10736.8亩,经济林木500亩。民俗风情有舞龙灯、玩采莲船等民间艺术。村内有一山洞,名为仙女洞。其洞分为上下两洞,下洞有水,可供饮用,洞较小;上洞宽敞,可供人游玩。洞内面积约xx㎡,有一尊观音石像。xx年以前曾多次获得省、市、县“先进基层*组织”荣誉称号,xx年获“远安县综治维稳先进单位”。

改革开放前,杜家村是一个“无电、无公路、无水利设施”的“三无”村。全村以种植玉米、小麦和大豆等旱地作物为生,靠天吃饭。改革开放后,杜家村在*支*和村委会的带领下,立足本村实际,不断探索、不懈努力,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农民人平纯收入稳步提高。xx年村级经济总收入49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7.1万,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年人均收入6234元。形成了以玉米、小麦、茶叶、食用菌、核桃、板粟和反季蔬菜为主导的多种农业产业,电网、交通、无线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4年修通了村内简易通车公路,结束了该村无公路的历史。1992年修通了通组公路。1994年修通了通户的机耕道。xx年村“两委”班子适时提出改善交通环境,整修进村道路。投资200多万元对进村道路(杜家公路)8.4公里进行了硬化,全部为水泥路面。大大的改善了村内交通状况,极大的方便了村民出行,使得煤碳资源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农副产品也方便运出,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杜家村原有一煤矿,xx年以前为集体所有,年产2-3千吨。xx底煤矿改制为民营企业,每年上缴村8万元。xx-xx年,为了解决村民的饮水困难,新建天河水窖124口,趸水池(50方以上)7个。1989-1995年全村村民住房全部进行了翻修刷白,人均住宅面积达50㎡以上。xx年投资12万元建成了640平方米的*员群众服务中心,并配备了卫星接收机、电视机、放像机等设备设施。1998年以来无线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变化,移动、联通网络覆盖全村。村民有了自己的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目前,村内户平一台彩电、移动手机300多部、摩托车100多辆。100%村民参加了新农合。24户农村困难家庭享受了农村低保。4户老百姓新盖了二层的楼房,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四、主要问题

目前,该村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前几年经过农业产业调整,全村产业结构出现了多样化。但因该山势陡峭,可利用的林地面积匮乏,加之村内劳动力严重不足,60岁以上人员达270人以上,劳动力340人左右,外出打工人员占绝大多数,影响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进度。多数村民仍然维持着传统的农耕模式,主要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为主。信息不灵,缺乏新技术,农业科技信息来源单一,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全村无程控电话和电脑宽带网络。农村用电有一个因变电台区出线过细,不能满足群众的正常用电。20%以上的农户存在饮水困难,遇上干旱甚至人畜饮水严重缺乏。

五、相关建议

未来如何发展,我们建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村域经济发展应以林特经济发展为主,积极发展林特产业。加大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成片开发。三年内力争达到人平1亩茶园,核桃种植面积达500亩,食用菌达100万袋。采取连片开发,集中管理,承包经营的方式,滚动发展农村山林经济林。新建天河水窖和趸水池,彻底解决村民的饮水困难。更换变电台区出线过细线路,解决村民用电困难。

在这次的走访工作中,工作组同志们深切体会到了“三万”活动的重要性。虽然中央对农村的投入在不断加大,*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在不断落实,农民的物质生活及文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农民的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经济发展依然滞后,劳动强度依然很大,“强农惠农”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三万”活动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市政府“万名干*进万村挖万塘洁万家”活动安排,市房管局赴百里洲万太村的走基层、访民情、办实事,市房管局委派副局长杨平同志带领三名工作队员深入万太村3个组的村民家里,了解情况,宣传政策,听取意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作为主要负责人,曾三次赴村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村情现状

万太村位于百里洲镇东南部,北依长江,南临松滋采宁河,经白路贯穿全境,地势平坦,原有三个自然村落,东以万化宫、泰山庙命名,西因临河双柳树拴船桩得名双柳树。建国前始称朱家嘴,五十年代隶属朱家嘴合作社。体制改革时单设,因万化宫、泰山庙命名万太村。系平原地带,地域面积3.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819亩,水面仅三十余亩(系1954年江洪破堤冲积成潭而成)。xx年农村税费改革前由七个自然村落合并为三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97户,总人口1742人,其中劳动力1337人。该村历史悠久,可上溯至27xx年前,史有万化宫、泰山庙闻名遐迩。该村民风淳朴、物产丰富、气候优越,是百里洲镇优质棉生产基地,所产棉花以单产高、质量好远近闻名。

近年来,万太村按照上级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目标,在基础设施、农民增产增收、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及关注民生办实事等方面持续发展。该村主要发展养殖业和打工经济。xx年以前主导产业以砂梨、柑桔、西瓜及黄桃果蔬种植为主,棉花、小麦、玉米、家禽养殖为辅,间以打零工应付农闲。xx年调整产业结构后,种养殖业以棉花为主,以小麦、玉米、果蔬种植、牲猪家禽养殖为辅;打工经济以市外长期务工为主,城镇及农村企业临时用工为辅。xx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00元,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义务教育普及率100%,手机普及率达69%,80%以上的农户沿经白路两侧居民点修建小洋楼,约60%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程控电话165部,建沼气池239口,改厕改厨率达64%,新增农业机械十余台套。万太村自筹共建村级卫生室1所,村民自主经营农贸超市2家。近几年自筹资金建设通过公路经白路1500米,恢复并扩建大修水利时期主干沟渠,形成三纵一横的农田沟渠5650米,水利设施自成体系,主干、支渠贯通全村,解除内涝隐患,使全村人基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万太村*支*下设3个*小组,有*员51名,其中有活动能力*员33人,流动*员9人,困难*员6人。按照居住地域和棉产区特点,建立*员联户责任区6个,培养入*积极分子3名,村级后备干*3名,并在*员联户责任区实行“一帮一、一扶一”的帮扶留守妇女儿童和孤寡老人贫困户制度。xx年在上级政府扶持下,万太村建设占地46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6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村委会办公楼,并配备广播、图书室、电视、视频投影仪等宣传设施,xx年自筹资金4.5万元对村委会办公楼场地、围墙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巩固了村级*员群众服务中心阵地建设,并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深入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的文化活动,营造更加和谐的生活氛围。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员队伍建设,夯实*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决策议事、便民服务的综合性功能。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春耕缺水,棉田不能进水,机站不能起水,少数沟渠没有经过硬化,全村饮用水质量差,土地平整以来,农户土地分配不均,土沟淤塞。由于历史原因村级债务化解无路,严重影响了*群、干群关系,对两委开展工作造成了不利因素。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市“三万”活动动员培训会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赴村传达会议精神,严格按照“三万”活动“三个全覆盖”的要求研究工作方案。

一是召开村“两委”会,组建工作专班,成立“三万”活动领导小组,指导开展“三万”活动;二是制定了“三万”活动工作方案,建立了档案,经过*员、村民代表讨论,明确“三万”活动的目标任务;三是召开好两个会,即召开村“两委”会,把“三万”活动纳入当前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召开全体*员、村组干*、村民代表共30人座谈会,广泛听取对开展“三万”活动的意见和建议,梳理问题、研究措施加以解决;四是进村入户调研,上门摸情况、发放问卷1000份,共收集问题和建议115个,记录民情日志;五是转变作*,身体力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六是积极制定措施,用项目支撑“三万”活动,我局先后为万太村“三万”活动及“洁万家”提供支持3万余元,捐款慰问困难*员20名5000元。

三、调研结果

在逐户走访和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的惠农政策在下面基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村民们非常感谢*和政府,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政策、干*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分析归纳,村民们反映的问题和要求主要有:

一是该村农业生产水源存在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全村3819亩耕地中有近500亩面积用水困难,占13%,主要起水设施破损,江河水到达田间沟渠不畅;二是土地平整后,部分田块勾路渠堵塞,排渍引水不畅通,道路出行困难,村民反映强烈;三是当前勾路渠等基础设施影响农业结构调整,需要铺设碎石路xx米,硬化沟渠800米,维修机站1座,新建机站1座,疏挖田间渠道1000米;四是村民饮用水水质差,村里没有水厂。五是群众需要发展种、养、加工等产业的小额贷款很难贷到。

针对民情民意反映的问题和要求,我和驻村工作组与万太村委会班子进行了沟通协调,要求尽快落实解决。

四、工作安排

根据调研走访掌握的情况,我们将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与当地镇以及村组一起,针对万太村村民当前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想方设法,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加以解决:

一是积极协调渠道的疏挖。由万太村对水渠进行实地测量,提出具体改造修缮方案,估算建设资金。倒排工作时间表,加大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对渠道修建尽快到位,解决群众生产饮用水质量差问题。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引导群众开展沟渠改造。对属于政府确定的清淤改造重点范围的沟渠,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尽快组织改造;对符合规定标准的沟渠,积极争取列入改造计划;对目前尚不能列入政策范围的沟渠,引导当地村民出工出力组织自行改造。三是着力解决村民饮水水质问题,争取市、镇两级项目资金修建水厂,经过近一年努力,已于年底建成,解决了农户饮用水质量差问题。四是积极协助村委化解历史村级债务,采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收入等方式,分五年时间化解债务80%,使*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我们将收集的问题向上级反映,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争取圆满解决,让农民满意,帮助该村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寻找发展村级经济的措施,把村民反映最强烈、最直接的困难作为我们今后工作重点加以解决,主要采取争取政策,协调相关项目支持,切实使“三万”活动做出更大成效。

“三万活动”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万名干*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要求,市言程中学驻南海麻城垱村工作组,准确定位,快速入轨。入户工作体现“四个在一线”,帮扶工作实施“五个进农家”。真情关爱农民,真情关注农村,真情关心农业。

一、基本情况

工作组从3月7日到3月18日共登门走访700余户,问卷调查700余份,召开村民代表大会3次,召开村民座谈会6次,走访特困户11户,走访老*员老干*15户,走访农业致富能人20户,从田间地头到堰塘水渠,从丘陵山坡到马淹湖畔,都留下了工作组队员的足迹和身影,对该村的地理、地貌、水渠、路网和民俗风情,我们有了基本的了解。

麻城垱村位于南海镇中部,东邻拉家渡,南靠马淹湖,西与严兴场、庆寿寺湖接壤,北接厍家咀村,地处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度地带,三面环湖,农业种植以水稻为主,兼种少量棉花,村域国土面积7.47平方公里。

全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750户人家,总人口人,其中劳力 人,常年外出务工约人,耕地面积2960亩,人均 亩。全村有70名*员,成立了中共麻城垱村总支委员会,下设农业、老龄和外出务工三个*支*,村委会下设经济发展、财经、计划生育和治调等四个专门委员会,村总支、村委会阵地建设基本完备,有村民代表会议室、*总支村委会办公室、村民谈心室和村民图书阅览室。其中各类藏书3000余册。*的五个基本建设落实到位,村务公开和各项制度健全,村组领导依法施政,为村民服务的运行机制有力、有效。

二、总体印象

经过村情民意的调查和田间地头的查看,给我们的总体印象是村民勤劳朴实,人均居住宽敞,村容焕然一新,村貌变化很大。*的各项惠农政策在这里基本落实,农民靠田生计和发展的信心十足,村干*精诚团结,为民服务的意识较强,村部文化阵地、医保、医疗、农村低保等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基本完善,农民安居乐业,对创造美好的幸福生活充满信心,春耕备耕工作正在积极筹备,感恩*的惠农政策在全体村民中形成共识。

三、村民的主要期盼

1、引水渠扩洗清於工程要实施。麻城垱村三面环湖,本应是很优越的地理条件,马淹湖、庆寿寺、腊坝子三个湖,湖水面积都在500亩以上,看似一片汪洋,但它不归麻城垱所有,看见的水不能用,而引水渠年久失修,杂草丛生,於泥堵塞,早已失去了引水功能,目前的状况是天旱水不能进,天淹水不能排,农民种田成了名副其实的望天收。由其是天旱没有水源,泡田无水,施种无望,据六组村民反映,他们居住的地方俗称“望粮冲”,由于丘陵地区的特定地理环境,水田是层层梯田,客观上造成了农田灌溉的难度。这里居住着47户人家,110耕地分布在这两个冲上,老天爷若不下雨,乡亲们将是欲哭无泪。

2、村级公路表面要硬化,组级公路路基要形成。据悉麻城垱村村民上缴公路集资款已连续五年,按人平50元计算,全村已累计集资80余万元。但是,目前村级公路表面硬化仅为1.9公里,横跨六组及洞兴铺子的一条公路是连接集贸市区和该村内陆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也是四所学校接送学生的必经之路,现在是天晴一把刀,下雨乱糟糟,给村民运粮、运肥、商品交换等物流业带来极大不便,严重的制约了该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入学的安全隐患。由于组级公路缺乏最基本的路基和硬化要求,耕整机、收割机难以进田生产,导致部分农民田间劳动仍然是最原始的生产工具,农村机械化生产的发展严重受阻,农民劳动强度难以减轻。

3、电话、宽带、有线电视要进户。据调查该村第11组、16组有线电话未进户,大部分村组宽带和有线电视未进组,农民文化生活仍处于较低水平,信息不畅通,交流被堵塞,加之村级有线广播设施不完善,因此,农业科技信息难以推广。

4、组级机台建设要配套。目前部分机房受损,电机水泵失修或功率不足,组级排灌设备形同虚设。据了解,该村村民水利灌溉基本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引水管要配置300-500米,通常采用三级引水,农民为此耗资每户在500元以上。

5、进行井水抽样化验,确保农民饮用水安全。要求抽样进行测土配方,让农民根据不同的土质要求,科学施肥、科学施种。

四、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1、该村第6组1500米引水渠急需扩洗,不然的话,若久旱无雨,该组村民将无水泡田,造成有田不能种,农民的生计将存在困难。

2、腊坝子湖畔几个村组的机台、电机、水泵要维修,确保泡田灌溉能基本实施。

五、麻城垱村xx年目标规划

经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xx年村级主要工作目标是:

1、改变村容村貌,硬化、绿化村部操场,计划开支5万元。

2、改善交通条件,扩宽改造七、九、十组公路1.7公里,为道路硬化打好基础。

3、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扩洗一、二组进水渠道3000米,确保涝能排旱能灌。

六、几点思考和建议

据调查统计该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务工,年人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农户一般是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家中有外出打工人员;二是家中有租种他人土地且耕地面积一般在10亩以上;三是承包了鱼塘,增加了养殖业收入。人均耕地面积少是该村的客观条件,“水”是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所以目前的状况是生计靠种田,致富靠务工,据于这样一种现实,我们作了如下思考:

1、大力扶持一批养殖大户,改变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家庭经济增长方式。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本地资源兴建一至二个村办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缩减农业种植劳动力,让更少的人种更多的田,不断提高耕种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3、加大外出务工和劳务输出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每年可以利用春节举行一次集体团拜会,倡导关心家乡,我为乡亲办实事的活动。

4、有计划、有组织的就近组织劳务输出,在不务农时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农民收入。成立施工队、运输队等劳务输出组织。

走进农村,感慨很多,中央对农业的投入在不断加大,*的惠农政策在逐步落实,农民的人均收入在不断增长,种田的农民确实感到很满足,很幸运。但是,不可否认,农民仍然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产水平仍然很低,劳动强度仍然很大。农民很勤劳,耕种确实很辛苦,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我们的农民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三农”工作任重道远。但我们坚信有中央1号文件的精神作指导,有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全体农村人的辛勤耕耘,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殷实。

第2篇 移民局“三万”活动调研报告

按照县“三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我们移民局“三万”活动的联系点是绿杨乡鸡鸣河和中畈庙村。自3月初以来,我们在这两个村就农村相关问题认真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形成本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鸡鸣河和中畈庙村位于绿杨乡东北部,紧靠白莲河水库,属于绿杨乡最为偏远的山区村和库区村。

鸡鸣河村辖13个村民小组、525户、2170人,全村有水田594亩、旱地370亩、山林4500亩、水面1250亩(白莲河库叉),有劳力950人(其中男劳力498人,女劳力452人),有水库原迁移民311人,移民增长人口605人。

中畈庙村辖5个村民小组、172户、645人,全村有水田94亩、旱地31亩、山林1700亩、水面450亩(白莲河库叉)、茶园270亩(可利用的有180亩),有劳力380人(其中男劳力192人,女劳力188人),有水库原迁移民172人,移民增长人口419人。

在调查走访中,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农民十分淳朴,非常善良。我们每进入一个农户,老百姓都给我们倒上一杯热茶,拿出几碟瓜子、花生,象迎接贵客一样招待我们,象对待亲人一样对待我们。他们绝大多数人对中央的政策非常满意,对*和政府也很感激。

二、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惠农政策落实问题。

1、粮食补贴政策问题。从调查的情况看,粮食补贴都按照政策的要求,以“一卡通”的形式足额发放到了户,群众对此很满意。

2、政策性农业保险补助问题。农民的参保意识不强,水稻保险金也都是由村里代缴的,加上保险机构的理赔程序复杂,因此,农民也没有获得什么保险赔偿。建议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简化理赔程序,加大理赔力度。

3、家电(汽车)下乡补贴政策问题。群众基本上了解家电的补贴政策,但由于购买汽车的人很少,对这项补贴政策了解也较少,在调查中也有一些群众询问到农用车的补贴政策,但国家目前在农用车上还没有出台补贴政策。建议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尽快出台农用车补贴政策。

4、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问题。我们驻点的两个村由于耕地面积非常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分至3分,因此几乎没有购买农机具的,对这项目补贴政策也不是很了解。

5、退耕还林政策落实问题。鸡鸣河和中畈庙村有退耕还林面积210亩(其中鸡鸣河村150亩,中畈庙村60亩),按照国家政策,每亩享受了105元的补助,村里将补贴资金以组为单位均摊到了户。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退耕还林面积虽然享受了补贴,但由于后期管理没到位,大多已经荒芜,有的甚至还成了“放牛山”。建议加大退耕还林作物的管理,确保退耕还林目的的实现。

6、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政策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一些直接收费项目都已取消,群众没有什么意见,在调查中,群众反响最大是少数隐形的收费项目,特别是学校在收取生活费和学杂费等方面没有具体标准,随意性大。建议予以规范。

(二)农村民生问题。

1、农民收入及增收问题。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民收入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讲,农民的收入水平还很低,增收途径也不广,因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农业生产除了投资和口粮外,没有多大收入;外出务工由于农民大多没有什么技术,在外也只能干一些报酬较低的苦力活。建议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第3篇 “三万”活动调研报告范文

“三万”活动是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开展的以农村发展为主的活动。第一轮“三万”活动为“万名干*进万村入万户”,第二轮“三万”活动为“万名干*进万村挖万塘”,第三轮“三万”活动为“万名干*进万村洁万家”,第四轮“三万”活动为“万名干*进万村惠万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三万活动的调查报告,供你借鉴。

张家山茶场村“三万”活动调查报告

——县总工会驻张家山工作组

根据县委安排,我们县总工会“万名干*入万村进万户”活动工作队,从3月19日到4月25日,对天宝乡红张家山、杨家坪、云台观3个村入户开展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活动,现将我在张家山村进村入户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张家山村是以场带村又名张家山茶场,位于天宝乡西面,与泉溪镇交界。海拔750至800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适宜种植多种经济作物。茶场面积1200亩,年平均生产茶叶10000多斤,产值400多万元。场内有水田93亩,旱地350亩,退耕还林262亩,辖有4个村民小组,89户,370人。其中,*员9人,预备*员2人,五保1户,寄养1 人,低保60人,人均年纯收入3100元。常年在外打工的有150人,打工经济年均约200多万元。

(一)村级组织不健全。场部两块牌子一个班子,属以场带村的管理模式,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尽管村里事务多、矛盾多、累积问题多,然而因干*作*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干*比较信任。*员队伍总体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总体不高,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上,*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一般。

(二)基础仍然薄弱。场内只有一条通乡水泥公路穿过,通村公路和进组入户公路还是是泥土机耕路,村民出行有些不便。

(三)经济发展仍然滞后。农产品适宜种植包谷、洋芋、红苕等;特产品适宜栽培茶叶等;畜禽产品主要是养猪养鸡等。

(四)农民增收仍然困难。一、二组主要以茶叶为主,茶农经济收入不高,部分茶园没人管理;三、四组没有茶叶主要是种地,年轻人主要以外出打工为主,在家的留守人员主要靠种地和喂猪养鸡出售。

(五)社会事务状况良好。全场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场民对场里的治安状况基本满意。计划生育较前几年有所进步,但由于外出人员较多,计生工作仍存一定难度。适龄儿童入学率虽然已达100%。但由于附近村小拆拼,全部学生上学要到10公里之外的龙潭村上学,较为不便。村民享受农医保和新农保,目前农医保参保率在100%以上。

二、存在的问题

(一)以场带村体制不顺,村委会形同虚设。没有村委会印章,对外不好争取项目,导致8年间全场没有什么变化。场干**员平均年龄偏大人数不多没有达到一定的比率,*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个别*员干*大局观念、奉献意识不强,工作上有畏难情绪,遇事不够积极主动,能拖则拖。

(二)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因自然环境因素制约和原先各方面基础薄弱,村民谋生手段陈旧,目前村里带领村民致富办法不多,只有茶叶一个产业,由于近几年茶农收入不定,失去了守茶、种茶、摘茶、制茶的积极性,经济发展缓慢。

(三)精神文明建设质量不高。全场文化娱乐设施单一,只有打牌和聚在一起聊天,文化娱乐生活单调,群众除了看电视、聊天、打牌以外,几乎无其它文化生活。

(四)需要解决的事项较多。

1、公路建设。三、四组场民要求扩宽硬化通组公路。 2、危房。全场有10户场民住的是危房,要求扶持。 3、安全饮水及灌溉。全场村民都要求找到好的水源,解决全场人畜饮水问题,同时还要求建好水塘解决水田灌溉问题。

4、医疗。茶场内没有村级医疗室,要求就近看病。

5、教育。场内没有幼儿园,也没有小学,上学不方便,幼儿教育缺失,上小还要走10多里地,加大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6、退耕还林。当年2组退耕还林过程中有些事情没有处理好,存在遗留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7、优抚。4组乔和树,1970贵州当兵76年复原,要求享受民政退伍优抚政策。

8、生活困难。全场有9个要求办低保的对像,就我看来都符合条件,但因受名额限制无法给予办理。

三、发展建议

(一)加强基础组织建设,提高干*综合素质。

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基础,*的方针政策要靠他们去宣传,*的富民措施要靠他们去组织落实,*和群众的关系主要靠他们去体现。针对茶场村现状,一是尽快理顺以场带村的关系问题,建全场委会和村委会,让村**真正起到和理村集体的责任;二是要改善干*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结构,按照“民主、公开、择优”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把有知识、有文化、热心村里事业、关心群众生活、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人选拔到村组岗位上来。同时对他们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学习教育培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层次和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三是培养提高广大*员素质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年青同志入*,防止出现年龄上断层的现象。四是要发挥*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村干*的带头作用,村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先进典型要给予肯定鼓励,以提升正气,推动和形成为村民办实事的氛围。

(二)强化对村民宣传教育,营造全村致富奔小康氛围。

思想观念的改变程度与经济发展的速度息息相关。通过调查,我们感到思想观念落后,仍是制约村里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之一。因而我们要利用宣传机会,从思想上、观念上输入新的理念,以真正唤起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用好用足*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鼓励村干*带头致富,带动村民奔小康,运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宣传发动,增强村民想勤劳致富、会勤劳致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鼓励和教育村民学文化、学技术,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让村民有更多的谋生手段,拓宽多渠道就业环境。同时要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对文化娱乐设施争取上级支持一点、茶场出一点、社会集资一点的办法加以建设改善,使更多的村民远离迷信、赌博,主动投入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让村民有好的身体、好的心境,致富奔小康,建设新农村。

(三)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四联四帮”活动及“三万”活动为机遇,争取政策,采取自力更生和上级支持的方式,逐步完善村里通村公路硬化和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村级经济发展打下基础。二是建立一个村级组织基地,利用村级阵地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和农技培训。三是加大茶叶管理生产力度,让茶叶产业真正成为村农民的致富本源,减少外出打工人员,回家支持村场建设。四是抓好产业建设,扩大现在养殖基础,鼓励村民再加大发展养殖山头、生猪等规模。 五是争取危房改造资金,扶持危房户新建家园。六是多方争取林地政策,利用现有的山林,种植经济林木。七是对部分确是生活困难的群众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帮助他们解决暂时的生活困难,鼓起他们发展生产的信心。总之要加大“工农对接”力度,有效解决茶叶和农业发展资金难问题,大力整治农业发展的软、硬环境,使农业有更好的成长、发展空间。通过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四)增加农村低保覆盖面,充分体现*和政府对困难户的关心。

将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创新工作方法,完善运行机制,实施“低保阳光工程”,扎实推进农村低保提标扩面规范化运作。在坚持提标扩面个人申请、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实行村、镇、县“三榜公示”制度,严格做到“六公开”,即公开农村低保政策、公开户主姓名、公开家庭成员人数及姓名、公开家庭年人均收入、公开拟定保障类别、公开补差金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做到不错保、不重保、不漏保,杜绝“关系保”、“人情保”。公开透明的工作流程,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一个清白,杜绝出现低保安排不公现象。

建新村入户走访调查情况报告

全市“万名干*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动员会议之后,按照领导小组安排和**镇*委的部署,以“进农家、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镇*委组建四个工作组分别驻***村、***村、***村、***村开展入户调查走访活动。以镇*委副*****同志和副镇长***任正副组长、镇人大办、*政办的10名同志为成员组建了第二工作组,驻建新村开展入户调查。20天的进村入户,全体队员的足迹走遍了全村17个村民小组,653户。所到之处,工作队员向村民认真宣传*对农民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同时通过民情走访、开展社情民意调查,比较准确地掌握了群众所思、所忧、所盼,了解了农民群众对*和政府的要求与期盼以及当前“三农”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先后召开了村组干*碰头会,工作队员将所访、所问民情与村组干*交流,致使干*与群众的“感情”日益升温,从而形成初步共识。

一、基本情况

建新村位于**镇东南方向、距建南集镇约6公里,全村沿建南河和德建公路而下,呈现出一狭长形状。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653户,2601人,2746亩耕地,其中水田1300余亩,旱地1200余亩。农田大宗作物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村里村内无任何企业,集体经济空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二、调查走访反映出来的主要情况

(一)农民经济收入结构单一,增收难度大

从调查走访情况来看,该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是外出务工,也就是常说的打工经济。从走访的数据统计来看,本村的超过四成的农民在外面打工,很多组像一组、二组、七组、十组、十三组等超过大半的村民在东南沿海省份打工,村里面留下的往往都是老幼妇残。在家的村民只有靠种地卖粮食喂猪等作为经济收入的来源。根据走访情况反馈,前五年的时候的市种子公司在这里曾设有育种稻田,曾给种水稻的村民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但由于种种原因,后来种子公司从这里撤出,种植效益顿时大为缩水。现在据村民陈述,种植水稻也就是免得自己掏钱来买粮食,至于经济效益几乎没有。此外,沿公路主干道一线和靠近江汉气矿的村民,由于交通相对较好,人流量大一些而开设了小卖部,经济收入相对宽裕。但总起来说,全村的村民经济收入单一,加之村里无任何企业和集体经济,村民增收的难度较大。 (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薄弱

德建公路穿过村里2、4、5、6、7、8、9组,交通比较方便,但是近一年来,由于杨东河电站的建设,许多大货车超载行驶路面,造成公路路面损毁严重,到处坑坑洼洼,车子行驶在上面就像人喝醉了酒,是高一下,低一下,群众对此反应强烈,迫切希望能尽快再次维修此条穿村而过的主干道。此外,其他的小组修建有通组公路,但通组公路路面窄、基础差。比如十四组居住20多家农户,贯穿该组的一条全长1.2公里的通组公路,路面宽3.5米,路面还没有硬化,群众说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冰凌天你就等着去啃泥”,调侃着透露出心酸。由于交通条件差,导致该组村农产品外销运输难,同一品种同一时段的农产品卖价比别人低。十七组的村民反应他们种植的包菜以为无法赶场卖出去,季节一过只好剁掉做猪食。

(三)饮水间歇性困难

该村所有村组都有自来水管,但是自来水是时来时不来,经协调镇水利水产服务中心才知道该村是和气矿公用一个蓄水池,该蓄水池由于修建年限较长,出现了渗水的问题,又由于要保障气矿的生产用水,所以就会出现间歇性断水的情况 。

(四)农村养老保险要求迫切

由于我国人口进入老年化,该村也不例外。走访看到,村里很多都是老年人,子女很少在身边,和他们的拉家常中,很多老人会自觉不自觉提到自己的儿女。也有许多老年人跟我们反应,重庆那边的年满60岁的老人,每个月都能领到一定数额的“工资”,经我们解释后,知道那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就一脸的神往,问我们:“我们湖北什么时候也能铺开这个政策?”我们也只能尽量安慰他们就快了。

(五)低保落实政策不透明

走访中,为数不少的村民反应本村的低保落实不公平、不透明。少数村民小组在落实低保过程中不召开村民大会,就由小组长说了算,个别小组长在操作过程中会佑亲护友,导致该享受低保的没有享受,不该享受的却吃低保。

(六)新农合报销手续复杂

走访中,所有受访村民都认为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好,很大程度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现在在治疗费用的报销上却手续繁琐,农民难以承受。为数不少的村民认为:农村老百姓识字不多,不懂报销各个环节,许多人报销一次费用往往要跑几次,实在不方便。所以恳请政府主管部门简化流程,方便群众办事。

同时,在民情走访中,还有少数的村民要求公布村级财务账目,更多地了解本村的经济状况;有极个别的村民要求我们落实低保、解决危房等。

三、解决方法及措施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修好公路

“要想富,先修路”。修好一条公路,致富一方百姓。一是争取计划、争取资金,硬化好组级公路。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争取计划;发动所有本村在外工作的能人志士,为共建家乡出谋献策、慷慨解囊;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筹集资金,力争在两年内完成通组公路的硬化。二是养护好现有公路及其设施。要选派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养护工,要用一定的经费确保公路的畅通。三是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协调、组织好入户公路的建设,确保农用物资运得进,农产品运得出。

2、兴修水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是万物之源,也是制约该村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在兴修水利上大做文章。一是要尽快恢复农业灌溉水系。走访时发现,原本有农业灌溉渠道,但由于近年疏于管理,大部分渠道被毁,有的甚至改作他用。要确保农业用水,就必须恢复水系。二是要尽快落实堰塘管理责任制。走访交谈中了解到,该村堰塘的数量还是不少,但多数没有落实责任制,形成“公堰”。所谓“公堰”实际上是“三不管”,形成“蓄水时无人管,用水时各自抢”的局面,这样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主要的是不能确保农田用水。因此建议,凡是责权不明的堰塘,要面向村民公开招标,以便尽快落实责任,加强管理。三是整修堰塘,兴建“当家堰”。对于堰塘,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进行整修,以便最大限度的蓄积水源;对有条件的地方,本着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兴建“当家堰”,确保农业灌溉用水。

3、培植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结合建新的独特地形和气候条件,依据全镇产业格局,我们建议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培植主导产业。一是尝试在建新开辟无公害绿色水稻种植,组织好镇农技服务中心和特产中心开展技术指导,重点抓好农民的无公害绿色意识,从选种、育种、移栽到田间管理做好各个关节的监管,保证无公害绿色的特色,做好水稻的收获,推广并逐步注册自己的品牌。从而增加现有种植水稻的附加效益。二是结合水田连片的特色,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在该村发展连片油菜,探索观光农业模式,进而带动旅游和农家乐的发展。

4、深入推进*务政务村务公开,取信于民

*务政务村务公开能保证*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能疏通和拓宽群众的反映渠道,能创造和丰富同广大村民联系的形式,能够更加充分、更加广泛、更加及时地听取群众的意见、批评和要求,能够使各级政府和部门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所盼,能够更好地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低保政策、新农合政策在保证百姓的知晓率和参与率的情况下,就能够获得跟多百姓的理解和支持,政府各部门的工作开展起来也会更加的容易。

**镇*委第二工作组

20xx年xx月xx日

第4篇 “三万”活动民情调研报告

根据《关于xx年在全省开展“万名干*进万村挖万塘”活动的通知》(鄂办发〔xx〕107号)和《关于在全市开展“万名干*进万村挖万塘”活动的通知》(黄办文[xx]129号)文件精神,黄冈市安监局“万名干*进万村挖万塘”工作组在抓塘堰整治的同时,通过采取实地查看、走访群众、代表座谈、查阅资料和听取汇报等多种方式,结合农村生产生活、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开展民情调研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谢湖村地处麻城市宋埠镇东北部,距麻城市22公里,距镇区6公里,交通较为便利,现辖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29,现有耕地1986亩,其中水田1185亩,共有塘堰38口,面积700余亩,主要农产品有粮、棉、油和大棚蔬菜,其他以养猪、外出务工为主,水产品养殖、个体工商业、运输业、服务业和各类家庭作坊等为辅助,xx年农村人均纯收入约4100元。

二、谢湖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村级积累较为薄弱。谢湖村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资源溃乏,村集体经济经济十分薄弱,集体经济基本无来源途径。加之该村人多事情多开支多,仅有的集体收入还不够办公开支和支付村组干*工资。

(二)基础设施尚需完善。据工作组调查,村民对基础设施的建议和意见居第二位,仅次于民生保障。主要集中在村容村风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上,谢湖是农业大村,近几年虽然争取国家水利项目做了大量工作,但与群众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些沟渠、排灌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环境保护需加重视。经过调查村民对村容村貌整治认识不足,对新农村建设的错误认识数不胜数。由此导致村民对新农村建设工作不支持不配合,不管三七二十一,垃圾随手乱丢、随处乱倒。在村里我们发现,目前垃圾乱倒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倒在远离住处的田沟里,有的就倒在房前屋后,集镇上虽然好一点,但垃圾仍然到处可见,加上现代垃圾不容易自然风化,无形中造成了二次污染。

(四)民生保障仍需努力。根据调查情况来看,关于加强社会保障及社会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占到了32%,足见在民生保障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分析原因,其一还是宣传不够,由于村民自身原因和宣传手段限制,现在基本上一些民生保障政策还是点对点的宣传;二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与群众在民生保障上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在该村家庭供养负担重的困难户、被病残拖累的困难户、老无助的困难户还占一定比例,需要分类关注与帮助。

(五)农村文化生活单一。相对而言,谢湖村属一个农村文化活动搞得比较好的村,但由于资金、机制方面的原因,总体来看,大多数群众的文化生活比较单一,直接导致了一些不健康的文化的侵蚀,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年青人自强意识、创业意识不强,地下六合彩仍屡禁不绝、打牌赌博的风气仍然存在,因此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时有发生,需长期予以研究和关注。

(六)村组干*任务繁重。该村有村干*5人,小组干*有15人,但人口多,户数多,干*工作常常顾此失彼。尤其是村干*,不仅要面对全体村民,同时要应对县镇各部门,加上目前塘堰整治、**、公路建设、发展大棚蔬菜建设等一系列工作需村干*协助,村干*任务十分繁重,检查多、验收多、会议多、接待多让村干*疲于奔忙。

三、几点思考

(一)进一步加强谢湖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建好领导班子为重点加强谢湖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务实管用的农村*的基层组织模式,不断推动基层*组织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的形成和完善,不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五个基本”为抓手,健全规章制度,积极在年轻农民中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村两委后备干*,同时在外出务工经商的年轻能人中培养入*积极分子,加大培养发展力度,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通过培养吸收年轻人才,以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潜力和*员队伍的活力,为农民、农村发展致富带好头。

(二)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住扶贫点和结对共建机会,要借“三万”活动的东风,继续采取得力措施,对未纳入整修范围的水利设施进行维修,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管护,确保水利设施的最大利用率。继续争取项目,逐步改造现有沟渠、塘堰、水库等,提高水利设施灌溉利用水平,确保水利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道路、电力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完善的基础设施管理机制,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问题;完善大棚蔬菜设施建设,实现蔬菜种植高产高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三)要高度重视环保问题。基于村一级经济积累较为薄弱的现状,建议将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范围,采取村收、镇转、集中处理的办法予解决;同时要高度重视新办企业的污水排放问题,严把项目审核关、污水处理与排放关,确保农村环境不被破坏。

(四)要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大力宣传各项惠农政策,使群众对各项政策家喻户晓。二是要加大监督力度,切实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两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切实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惠农政策,严格实行“一卡通”,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民手中。增加农村低保覆盖面,充分体现*和政府对困难户的关心。对纳入低保对象实行县、镇、村“三榜公示”制度,严格做到“六公开”。

(五)要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农村文化生活单一,是直接导致农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要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提升谢湖村社会文明程度。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实施清洁工程,推动村庄美化、环境净化。大力加强科普工作,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平安村建设,依法查处封建迷信、黄赌毒、非法宗教等活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六)要切实为农村干*减负。谢湖村是大村,人口多,管理地域大,流动人员广,给村干*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和压力;同时上头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大量事务性的检查、验收、档案资料占据了村干*大部分精力,村干*往往疲于应付,建议上级各部门要切实为村级减负,从生活上、思想上、工作上多关心村组干*,积极为村组干*创造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多干事的好环境。同时加大村干*后备干*队伍建设,积极为村组干*队伍输送新鲜血液,为年轻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5篇 三万民活动情调研报告

根据鄂州市委、市政府“进农户、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主题活动要求,鄂州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协同华容区工商分局组成驻村工作队,深入华容区华容镇何庄村,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等问题,开展民情调研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概况

1、地理、人口

何庄村地处华容区华容镇南大门,紧邻五分村、武黄铁路、周汤村、金熊村、胡铺村。全村有26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湾,总户数1112户,人口3678人。民族结构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5人,占人口总数1.2‰。

2、基层组织

何庄村现有*员122人,占全村总人数的3.31%,其中外出*员39人,占*员总数的(下同)33%,30岁以下*员5人,占3.1%,60岁以上*员78人,占65.6%,初中文化程度以下90人,占76%,高中文化程度以上29人,占24%,女*员6人,占5%。村委班子5人,支*班子4人(兼职)。村基层选举、帐务管理、议事决策等重大事项,基本形成了一套规范制度。开展了无职*员岗位承诺活动,注重发挥无职*员作用,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3、经济状况

何庄村现有耕地3296亩,其中水田1779亩,旱地1517亩,主要农产品有茅菜、大葱、通菜、芹菜梗、绿苹果、辣椒、欧洲萝卜、莴苣、青豆等,农村人年均纯收入2850元。村办企业有何庄一砖厂、二砖厂。现有五保户28人,村级债务100万元,是一个村级经济比较薄弱的村。

(二)新农村建设情况

1、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积极向市、区及有关部门争取扶持资金,组织群众投劳投工4万个,新修村组公路10条16公里,实现村组道路硬化率70%,结束了进村道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村民从此走上了平坦路。大力开展改水工程,积极筹措资金,铺设自来水管道10.6公里,使村民用上自来水。

2、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建设新农村,产业是基础。村委班子带领群众加大农业基础投入,全村共检修泵站4台(套),改造当家塘3口,清淤渠道400余米。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植湘莲700亩,培育发展养殖大户5个,户均年纯收入达4万余元,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3、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村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向上争取资金2万元,维修学校危房12间360平方米。为引导农民过上健康卫生的生活,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形象,姜洪斌带领村民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全村建沼气池20口、垃圾池20个、卫生厕15个、猪圈牛棚10个,建起农民文化小广场1个、文化活动室1间。投资8万元,将方家湾建设成为全镇的示范湾。

4、加大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增强

在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全村参加新农合3180人,占总人数87%;全村16岁到60岁村民为3028人,60岁以上领取社会养老金590人;参加社会养老人数1740人,占应参保人数的71%,切实解决了农民就医难和养老难问题。在全市推行的综治维稳工作中,农户积极参与配合,农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中央粮食直补政策全面落实,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信心进一步增强。

二、调研中反映的几个突出问题

总的来看,通过走访入户,调查有关情况,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强农惠农政策扶持下,何庄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勤劳致富奔小康,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群众种植养殖技术不断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但是,因种种因素制约,村民生产生活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水利设施毁损严重,生产灌溉用水困难。何庄村村民开展农业生产,灌溉用水主要依靠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2条水渠。由于年久失修,本身已经难以保障村组生产灌溉用水需要。同时因汉鄂快速通道项目征用土地,何庄村民已基本上无法利用水渠引水灌溉。目前正值春耕季节,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生产用水问题迫在眉睫,而村集体经济实力有限,无力承担水渠修缮费用。

(二)村组、自然湾塘堰淤塞严重,无法发挥水源涵养功能。从调查走访情况看,部分村组、自然湾的塘堰因多年没有清淤,淤塞严重,已经无法发挥水源涵养功能。虽然市政府在xx年制定了《鄂州市塘堰清淤改造资金管理办法》,出台了塘堰清淤改造的有关扶持政策,并且在xx年,将重点塘堰的清淤改造列入了市政府当年的10件实事之一,筹集了一定资金,但无法全面覆盖到各个村组、自然湾,村集体、各村组也无力自行组织清淤。

(三)村级便民服务室建设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村级便民服务室是我市四级行政服务网络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工程,是村民政策咨询、信息收集、办理生产生活各类事务的主要平台。应当看到,何庄村便民服务室按照上级规定和要求,为基层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硬件设施、管理制度、考核机制、服务范围延伸等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除了以上一些共性问题,调研走访中我们还了解到了村民反映的如20组村民杨笛珍家因病致贫的情况、方家湾急需配置新电机的情况等个性问题。

三、解决对策

根据调研走访掌握的情况,我们将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与当地区、镇以及村组一起,针对何庄村村民当前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想方设法,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加以解决:

一是积极协调水渠改造修缮事宜。由何庄村对水渠进行实地测量,提出具体改造修缮方案,估算建设资金。倒排工作时间表,加大与汉鄂快速通道分段项目部的沟通、协调力度,积极争取快速通道项目部对水渠补偿和修建尽快到位,解决群众春耕生产用水问题。

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引导群众开展塘堰改造。对属于市政府确定的清淤改造重点范围的塘堰,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尽快组织改造;对符合规定标准的塘堰,积极争取列入改造计划;对目前尚不能列入政策范围的塘堰,引导当地村民出工出力组织自行改造。

三是认真指导帮助村级便民服务室建设。积极争取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奖励政策,进一步改善村级便民服务室硬件设施;指导和帮助便民服务室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日常管理制度、项目代理服务运行机制、便民服务工作责任考核制度等,不断完善服务功能。

四是落实工作责任,积极解决个性问题。对调研走访中了解的一些群众因病致贫、生产生活设备添置等个性问题,确定具体责任人员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和实际情况跟踪办理。

第6篇 分析武汉大学留学热的三万字调研报告

一项统计表明,武汉大学留法学生人数居全国高校第一,留美学生人数居全国高校第三。相关人士称,“考进武汉大学,一只脚就已踏进国外名牌大学的校园”。

荆楚网讯 3月19日,武汉大学水利水电专业2010级学子尹家波递交近3万字的《武大留学热调研报告》,向学校团委青年研究中心细究留学热背后的“那些事儿”。

历经半年,武大水利水电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社会学系的30名学子,建立课题调研团队,深入各学院,与专家座谈,发起微博和发放上百封问卷调查。他们采访的武大学子有些已在海外留学,有些正准备出国,涉及多个院系。

调研团队有成员这样感悟:“没有调研之前,我很羡慕通过层层关卡拿到国外大学offer的学哥学姐们,不论他们研究生的专业是否对口,学校是否真正提供他们想要的教育资源。在同我一样的大众眼中,出国就是镀金,回国后有高薪职业,衣食无忧。然而,调研之后,我发现,在留洋学子光鲜亮丽的背后,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舍与得的博弈。”

据调查,武汉大学在校生申请到国外读书的,比合校前增加30%。留学人员的快速增长,与当前国内教育资源有限、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有关。学校在政策和经济上对留学有所鼓励和支持,营造了一个宽松良好的大环境。遥感与测绘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近几年出国率基本都在10%左右。生命科学学院选择出国的学子占同期学生人数的比例较高,每年出国留学的人数都在60人以上,本年度更是达到67人;其中,公费出国43人左右,约占学生总人数的30%。

这个团队调研时发现,由于回国后面对很大的就业屏障,对择业要求过高,急于收回出国成本,同时面对着专业与就业不对口、缺乏职业规划的问题,大部分大学生镀金回国就业并不理想。“根据我们对归国校友的采访,工作满意度仅为40%”。

学子们调研还发现,不少同学盲目跟风,一味追求出国留学的经历,有的甚至只想逃避国内的工作压力。很大一部分同学没有明确的规划,有的甚至为出国而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

美英两国工作并不好找

今年2月,美国驻华大使馆宣布了一项简化签证审理手续的新政策,一些合格的非移民签证申请人,如果在之前持有的签证失效48个月(4年)之内续签,且签证种类与上次相同,则有可能不需要与签证官面谈即可获续签。而英国虽然今年取消了留英学生的“毕业后工作签证”,但同时启动了一项“学生企业家”签证计划,以鼓励毕业生在英国创业。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中国办公室院校合作办周主任表示,不怕招不满生源,现在的申请人数已远远超过了报名名额。“虽然各项政策有所放宽,但竞争反而激烈。”而业内人士也表示,对中国学生来说,不管是入学还是毕业后就业都并非易事。

目前,在法留学的中国学生已达3万名。法国教育部门希望,到2017年能吸引5万名中国学生。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教育领事梅燕说,未来三年内,法国政府和高校将通过奖学金发放、英语课程设置等形式吸引中国学生。“但法国更欢迎学生赴法就读研究生以上学历,而不是低龄留学,”梅燕说,“目前,赴法留学最低年龄也要在国内读到高三。”

悉尼大学日前宣布认可中国的高考成绩,引起广泛议论。澳大利亚高校认可中国高考成绩并不是新鲜事澳大利亚八大名校之一的西澳大学两年前就有类似的政策,目前全澳承认中国高考成绩的高等院校已超10所。而悉尼大学今年招生时将‘一本线’作为了申请条件之一。

为了吸引更多留学生,澳大利亚新推出了毕业生工作签证:从2013年起,赴澳留学的学生将可以在澳大利亚毕业后居留两年到四年。

虽然不少学校录取政策放宽,但不意味着门槛降低。比如悉尼大学,虽然有高考分数线作为参考,但英语也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比如,雅思成绩必须达到至少6.5分以上,或者托福577分以上。

据美国《侨报》报道,熙熙攘攘的纽约布鲁克林8大道,18日下午6时左右,在56街街头上演了华裔青年追匪,擒匪一幕,导致围观数十人,纷纷感叹华人后代见义勇为的壮举。

家住56街,8大道与9大道之间的陈女士,为围观民众之一。“我在屋里听到街上吵嚷,有人喊抢劫。然后就看到3个年轻人,由8大道向9大道方向追一个外籍少年”“三个华裔青年,大约二十出头,看似广东人,追上后就和外籍劫匪扭打在一起。因为劫匪人高马大,而且很凶的又打又咬,三人好不容易把他按倒在地。这时一个同街上住的老外打电话报了*。”

现场停了约4辆*车,连同围观的民众,导致56街的交通完全堵塞。来自66分局的*员,把三华裔青年制服的抢匪,戴上手铐后,押上*车。此抢匪据说是*局在找的惯犯,看似20岁左右,黑色卷发,像西裔,上身着深色白条运动衣。

陈姓*员用汉语与受害人交流,做记录。被抢华人女子,姓李,福建人,20多岁。斜挎名包,手拿购物袋。当时她正走在56街,8大道夹9大道,抢匪突然出现,抢走iphone 就跑。受害人只得大喊“抢劫”。喊声惊动了走在一条街上的三华裔青年,于是上演了追匪擒匪一幕。

见义勇为的年轻华裔,因为与疯狂歹徒的扭打,都受了些许轻伤。其中一人的腿部被匪徒咬到鲜血直流。到场*员出于健康考虑,叫来了急救车,在医护人员的询问后,三位街头擒匪英雄,均上了急救车,送医以便包扎伤口,进一步检查。

*车载着劫匪,急救车运送三青年离开后,街上围观民众仍久久不散,议论着刚发生在眼皮底下的事。不停的感慨“现在抢手机的真太多了”“这歹徒也太猖狂了,大白天的,在这么多人的眼皮子底下就抢。”“让那些总以为华人好欺负,总抢我们的匪徒看看,我们也会反抗,也有见义勇为的人,不要以为每次都能得逞。”言谈中,大家都对三个英勇华裔的壮举分外佩服,为日落公园有不怕强势,为抓抢匪而至自己安全不顾的华裔后代而感到骄傲。

第7篇 发改局驻村三万活动调研报告

发改局驻村三万活动调研报告

根据县“万名干*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局成立“三万”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向大甲牵头,副局长李猛带队,项目稽察股杨勋,投资股徐光训,社发股高晓华等三名同志参加,组建了村“三万”活动工作专班,于3月31日进驻开展入户调查工作,通过近5天的入户调查,走访了168户农户,对全村经济发展、社情民意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并对全村产业发展进行了重点调研和思考,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地理条件:村位于县野三关镇东北角,西与岔儿河村接壤,东与秭归磨坪相邻,全村海拨800-1200米,大磨线横穿村中,距野三关镇51公里,车程约一个半小时。该村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征,山石居多,土质多为黄壤,全村现有耕地1647亩,山林9568亩,其中村级林场2800亩。

2、人口规模:该村所辖8个组,168户,570人,全年举家外出的14户,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15人,在家劳动力330人,全村60岁以上老人108人。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

3、组织建设:村委会位于3组,大磨线旁,由原村小学改造,为一幢三层石砌平房。村主职干*2人,计生专干1人,村委三人,支委三人,全村*员13人,其中60岁以上*员4人,近三年来发展新*员2名。村民代表23人,在家的20人,其中60岁以上2人。配有村级*员电教设备,建有*员活动室。

4、经济发展:全村经营耕地1587亩,常年荒芜60亩,其中因举家外出无人耕种的25亩,村民自发性流转土地40亩,镇村支持发展烟叶承租230亩。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三大块:一是打工收入。除去承包工程性收入外,全村年纯打工收入约200万元,是村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种植业收入。该村经济作物主要是烟叶、魔芋、广椒。全村种植烟叶的有9户,110亩,年收入约20万。种魔芋的150户,120亩,年收入约10万。种广椒的40户,200亩,年收入约2万元;三是养殖业收入。全村150户养猪,年出栏牲猪450头,其中出售150头,年收入约30万元,80户养羊300只,年出栏100只,年收入约1.5万元。还有少数农户发展种植贝母、玄参等。

5、基础设施:全村公路里程86.5公里,其中:大(野三关大拐)磨(秭归磨坪)线在村内6.5公里,组级公路18公里,入户公路52公里。公路通组率100%,公路入户率达97%;全村农网整改于基本结束,全村建有3个台区,供电覆盖面达100%;前政府支持小规模地解决过饮水问题,大部分设施因年久失修,已基本丧失功能。近年全村安全饮水工程未启动,60%的农户引水入户,主要是相邻农户互助解决饮水问题。

6、社会事业:全村适龄儿童16人,入学率100%,上学地点在距村15公里的麻沙坪小学;全村出生人口2人,出生政策符合率为100%,计生奖扶对象13人;建有村级卫生室1个,小药店1个。电话入户率达100%,电视入户率达100%。

7、民生保障:20xx年全村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为93%,全村家庭年收入在元以下的特困户有8户,五保4户,享受农村低保31人。

8、综合治安:该村综合治安状况良好,综治机构比较健全,制度比较完善,连续3年无治安刑事案件发生。

二、经验总结

从工作组入户调查的情况来看,该村自改革开放以来,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村级组织得到了加强,村级经济不断加快发展,全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全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群众对*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表示万份信赖与坚决拥护,对今后生活充满了信心和期待。特别是全村人民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谋发展的思路和措施给予我们一定启示,总的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组织建设得力,保证有人管事。在上级*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支持下,该村切实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村支两委班子健全,主职干*工作得力,“五个基本”“七大体系”建设得到较好落实,基本形成“六有” 有领导、有人员、有经费、有场所、有制度、有活动。保证有人专心投身于全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类事务。

2、执行上级政策到位,达到按章办事。在村*支***谭鹏的带领下,村支两委班子能严格按上级政策要求开展各项工作,管理民主,依法办事,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执行到位,很好地维护和发展了*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了在*和国家政策指引下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3、发展集体经济有本,努力筹钱干事。村级领导班子在改革中正确引导全村人民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建设,保留了村级集体林场和组级林场,为发展集体经济留下“本钱”,并通过发包方式,筹得了60万元的资金,投资30万元改善各组入户公路条件,投资2万元整修供水设施,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4、发 展产业思路够新,做到用心谋事。为带动全村烟叶产业发展,在镇*委、政府和烟叶公司的鼓励支持下,镇、村两级*委**亲身参与,于今年成立“烟草农庄”,选择成块连片的区域,承包230亩地,集中发展烟叶种植,此举有效解决了部分耕地闲置、部分劳力就业、部分烟农投资不足的问题,实现烟叶规模化种植,得到了老百姓的广泛支持和一致欢迎,这在该村是个创举,在该镇乃至全县也属创新。

三、主要困难

纵向来看,该村发展速度很快,成效显著,但横向来看,该村的发展仍是困难重重,影响和制约该村发展的因素很多,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自然条件较差,基础相对薄弱。从该村所处地理位置和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属于典型的“三边”村:“边远、边界、边缘”,即地理位置边远,处于邻县边界,发展趋于边缘。“边远”:虽然村级主干道是水泥路,但距集市和野三关集镇仍然较远,没有公交车,交通主要依靠摩托和麻木,乘车单边费用达到了25元/人,相当于县城到野三关镇的单边费用。4组田金甲反映,因路太边远,无公交,车辆少,学生上学需要联合几家包车,人少了司机不跑,人多了又有安全隐患。“边界”:距秭归磨坪约20公里,近于到附近的集市,经济流动趋向磨坪,有条件的农户大都选择在磨坪经商、上学、就医,弱化了自身消费对本地经济的拉动;“边缘”:虽然隶属全县经济中心——野三关镇,但该村尚未融入到大投资大发展的圈子,信息、资源、人才、投资依然处于极不对称的状态,发展趋于被边缘化。

2、基层服务能力有限,水平相对较低。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村民对基层服务表示更多期待,主要是村干*与群众的日常沟通较少,难以及时获取相关政策信息和农业技术服务,幼儿教育是空白,村级医疗服务水平较低等。一是村组干*队伍服务能力有限。该村在职享受定补的干*2名,1名计生专干专职于计生软件工作。因待遇较低,没有组长,由定补干*兼任。2名干*负责全村8个组、168户农户的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人手较少,待遇较低,主要是完成镇政府下达的“规定动作”,缺乏与村民的常态沟通和密切联系,*员及代表聚集开会的时间很少,缺乏对村民的宣传引导,村民各类信息来源主要是看电视、听传言。信息相对闭塞。二是农业技术服务缺乏。因地处偏远,产业特色不够突出,规模不大,缺乏相应有的农业技术服务,如4组张世旺反映,他家在种魔芋8分地,卖了4000多元,见效益不错,第二年发展6亩,可全部发病亏损,从此失去信心。3组田宗井种植6亩蕃茄,自行从商贩购种,因种子不纯,抗病、抗倒性能极差,产量不足,品种不佳,全年亏损近2万元。三是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不够完善。虽然农村合作医疗给老百姓大病医疗提供了一定保障,因该村较偏远,主要的医疗服务还得依靠村卫生室,但该村卫生室未申请农村合作医疗门诊报销资格,老百姓在村卫生室拿药不能享受新农合的门诊政策,卫生室医务人员觉得村小,不愿投入,收入甚微,工作基本上也是兼职,难以保证全天候及时优质服务。

3、基础设施水平较低,条件相对落后。从水、电、路的基础条件来看,覆盖面较大,但质量较差。全村面临饮水难的问题,没有一个能保证全年持续供水的水源点,天旱5天,约70%的家庭每天要花上约两个小时的时间取水,成为全村生活和生产中最大困难;公路入户率基本上接近100%,但约60%的属于“晴天路”,40%的属于“摩托道”,不能满足人们出行所需,影响了烟叶、魔芋、广椒种植户的投资收益。二组通往磨坪的必经之桥,因年久失修,现已成为危桥;冲家沟位于与秭归磨坪交界,西边磨坪一方修建了河堤,东边葛藤坪还是老河堤,形成西高东低,对24户人家住房和380亩耕地形成威胁,其中河边已有100多亩耕地被淹;农网整改后用电安全得到了明显改善,但部分台区在用电高峰电压严重不足,突出反映在3组台区,晚上用电高峰时段电饭煲、干湿磨不能正常使用。

4、产业发展规模较小,困难相对较多。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该村4组邓忠财在中铁十八局任职,带动了一大批村民在其公司打工,就业相对稳定,加之村内有一部分干*职工家属,近50%的家庭都是由老人带孙儿留守在家,主要是满足生活上的自给自足,在为数不多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户中,各谋出路,导致产业发展规模较小,近几年只有

8、9户种烟农户,魔芋种植比较普遍但面积很小,广椒种植面积小且不稳定。在此基础之上缺乏必要的投资和服务,突出表现在缺乏技术指导和比较成熟的销售渠道,主要靠各自摸索、商贩上门,从而导致产业发展效益较差,许多农户还是亏损状况。

四、下步建议

针对该村目前及今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当前农村相关政策,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初步的衔接,对今后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强化工作措施,密切联系群众。根据老百姓的呼声,针对的地理环境,必须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强干*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一是要健全村组干*队伍建设。村主职干*不能履行组长职责的,应该重新推选组长,要充分调动村组干*及*员代表服务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建议采用义务服务与适当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现有政策,解决相关人员误工问题。二是要积极组织相关活动。要采取代表会、屋场会、现场会等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利用广播、短信、车载音响等多种手段,利用赶集赴会、红白喜事等聚会机会,组织开展对村民的宣传教育与技能培训。要让*和各级政府的相关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每个农户,对群众生产生活中反映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及时回应并尽快解决,不断改善干群之间、村民之间的关系,提高民生促进全村和谐。

2、统筹内外投资,改善基础设施。根据调查了解的情况,该村需要解决人畜饮水、冲家沟河道治理、危桥整修、公路整修、村委会整修等,整体投资额较大,建议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认真调查,编好方案。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工作组将配合村支两委,请求相关部门支持,认真做好摸底调查,制订好解决方案,做到科学规划、精打细算、先急后缓。二是多措并举,逐步解决。通过国家投入、部门扶持、村内自筹等多种途径解决资金问题,特别是要利用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充分发挥好国家投资及部门扶持资金的杠杆作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确保投资建设的长远效益。

3、健全工作机制,加快产业发展。针对该村的实际情况,在尊重村民自愿的基础之上,要加大对烟叶、魔芋、广椒产业的引导、支扶力度,建立健全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努力增加从事产业发展农户的现金收入,提高产业发展效益。一是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在村支两委的推动下,引导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整合资源,更好地为村民提供技术、资金及信息服务,同时也可以借此平台加强村民之间的沟通互助。二是强力推动与企业的合作。从三个产业发展情况来看,魔芋、广椒基本上属于自发性发展,必须借鉴大支坪等地专业合社的先进经验,积极争取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努力发展订单式农业,降低投资风险。三是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因该村自然条件较差,要不断革新农业发展模式,烟草农庄是个大胆而有益的探索,其它产业发展可以借鉴这个模式,要通过合法、有序地流转,将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通过支农贷款、委派技术员、完善基础设施投入等措施支持、鼓励在家的种田能手成为产业发展专业户,革新农民的就业模式,充分发挥能人潜能,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4、加大政策落实,强化民生保障。就村民们所关心的教育、医疗、财务等方面来看,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检查、督办力度。一是要加大对涉农收费政策的宣传及检查力度。要将上级政策及时、准确地向村民们宣讲,学校、卫生室、畜牧服务中心等单位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收费必须开具收据。发改、农经等部门要加大督查力度,进一步畅通老百姓咨询、投诉渠道,让村民做到交费心中有数、拒交理直气壮。二是要加大村卫生室建设及服务力度。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督促该村卫生室尽快办理新农合定点门诊手续,备齐常用药品,改善服务质量,解决村民门诊拿药享受新农合政策难的问题。三是要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村级财务公开、村级财务代理、村级民主理财的相关制度和规定,要从机制上确保村级现有资产的安全,并促进村级资产的保质增质,从而更好地为全村人民谋福利。

第8篇 “三万”活动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关于xx年在全省开展“万名干*进万村挖万塘”活动的通知》(鄂办发〔xx〕107号)和《关于在全市开展“万名干*进万村挖万塘”活动的通知》(黄办文[xx]129号)文件精神,黄冈市安监局“万名干*进万村挖万塘”工作组在抓塘堰整治的同时,通过采取实地查看、走访群众、代表座谈、查阅资料和听取汇报等多种方式,结合农村生产生活、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开展民情调研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谢湖村地处麻城市宋埠镇东北部,距麻城市22公里,距镇区6公里,交通较为便利,现辖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29,现有耕地1986亩,其中水田1185亩,共有塘堰38口,面积700余亩,主要农产品有粮、棉、油和大棚蔬菜,其他以养猪、外出务工为主,水产品养殖、个体工商业、运输业、服务业和各类家庭作坊等为辅助,xx年农村人均纯收入约4100元。

二、谢湖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村级积累较为薄弱。谢湖村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资源溃乏,村集体经济经济十分薄弱,集体经济基本无来源途径。加之该村人多事情多开支多,仅有的集体收入还不够办公开支和支付村组干*工资。

(二)基础设施尚需完善。据工作组调查,村民对基础设施的建议和意见居第二位,仅次于民生保障。主要集中在村容村风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上,谢湖是农业大村,近几年虽然争取国家水利项目做了大量工作,但与群众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些沟渠、排灌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三)环境保护需加重视。经过调查村民对村容村貌整治认识不足,对新农村建设的错误认识数不胜数。由此导致村民对新农村建设工作不支持不配合,不管三七二十一,垃圾随手乱丢、随处乱倒。在村里我们发现,目前垃圾乱倒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倒在远离住处的田沟里,有的就倒在房前屋后,集镇上虽然好一点,但垃圾仍然到处可见,加上现代垃圾不容易自然风化,无形中造成了二次污染。

(四)民生保障仍需努力。根据调查情况来看,关于加强社会保障及社会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占到了32%,足见在民生保障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分析原因,其一还是宣传不够,由于村民自身原因和宣传手段限制,现在基本上一些民生保障政策还是点对点的宣传;二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与群众在民生保障上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在该村家庭供养负担重的困难户、被病残拖累的困难户、老无助的困难户还占一定比例,需要分类关注与帮助。

(五)农村文化生活单一。相对而言,谢湖村属一个农村文化活动搞得比较好的村,但由于资金、机制方面的原因,总体来看,大多数群众的文化生活比较单一,直接导致了一些不健康的文化的侵蚀,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年青人自强意识、创业意识不强,地下彩票仍屡禁不绝、打牌赌博的风气仍然存在,因此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时有发生,需长期予以研究和关注。

(六)村组干*任务繁重。该村有村干*5人,小组干*有15人,但人口多,户数多,干*工作常常顾此失彼。尤其是村干*,不仅要面对全体村民,同时要应对县镇各部门,加上目前塘堰整治、**、公路建设、发展大棚蔬菜建设等一系列工作需村干*协助,村干*任务十分繁重,检查多、验收多、会议多、接待多让村干*疲于奔忙。

三、几点思考

(一)进一步加强谢湖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建好领导班子为重点加强谢湖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务实管用的农村*的基层组织模式,不断推动基层*组织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的形成和完善,不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五个基本”为抓手,健全规章制度,积极在年轻农民中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村两委后备干*,同时在外出务工经商的年轻能人中培养入*积极分子,加大培养发展力度,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通过培养吸收年轻人才,以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潜力和*员队伍的活力,为农民、农村发展致富带好头。

(二)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住扶贫点和结对共建机会,要借“三万”活动的东风,继续采取得力措施,对未纳入整修范围的水利设施进行维修,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管护,确保水利设施的最大利用率。继续争取项目,逐步改造现有沟渠、塘堰、水库等,提高水利设施灌溉利用水平,确保水利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道路、电力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完善的基础设施管理机制,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问题;完善大棚蔬菜设施建设,实现蔬菜种植高产高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三)要高度重视环保问题。基于村一级经济积累较为薄弱的现状,建议将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范围,采取村收、镇转、集中处理的办法予解决;同时要高度重视新办企业的污水排放问题,严把项目审核关、污水处理与排放关,确保农村环境不被破坏。

(四)要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多种手段,大力宣传各项惠农政策,使群众对各项政策家喻户晓。二是要加大监督力度,切实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两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切实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惠农政策,严格实行“一卡通”,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民手中。增加农村低保覆盖面,充分体现*和政府对困难户的关心。对纳入低保对象实行县、镇、村“三榜公示”制度,严格做到“六公开”。

(五)要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农村文化生活单一,是直接导致农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要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提升谢湖村社会文明程度。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实施清洁工程,推动村庄美化、环境净化。大力加强科普工作,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平安村建设,依法查处封建迷信、黄赌毒、非法宗教等活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六)要切实为农村干*减负。谢湖村是大村,人口多,管理地域大,流动人员广,给村干*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和压力;同时上头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大量事务性的检查、验收、档案资料占据了村干*大部分精力,村干*往往疲于应付,建议上级各部门要切实为村级减负,从生活上、思想上、工作上多关心村组干*,积极为村组干*创造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多干事的好环境。同时加大村干*后备干*队伍建设,积极为村组干*队伍输送新鲜血液,为年轻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万调研报告(8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