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实践报告
栏目

电台实践报告(7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1-11-24 08:09:02 热度:53

电台实践报告(7篇范文)范文

第1篇 2019年9月大学生电台社会实践报告

7月27日至8月24日,根据学校安排,我在xx人民广播电台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践,被分到新闻广播采访部。在实习期间,或亲身体验、或静观其变,在一些细微之处,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了很多启发,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一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很短,要学的东西很多,但直接接触媒体行业并参与第一线的工作就像一本活的教科书,期间经历、学习的事情都使我终身受益。以下是我本次实习的心得报告。

我的指导老师是xx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采访部的赵老师,主要跑口为*校、农业、消防、人大和部队等。由于选择在广播电台实习,不同于平面纸质媒体,所以前期主要学习了录音笔的使用、音频文件的编辑和电话采访的录音等相关技术,并初步了解了电台新闻的播放流程。

作为一名实习生,去现场、参与新闻采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在实习第二天,我就正式开始跟随老师跑新闻。实习期间,由于老师跑口的缘故,大多参与的都是一些会议新闻的采访工作。虽然比较简单,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却是了解采访流程和学习会议新闻写作的重要机会。此外,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几次活动的采访,学习了现场活动的新闻写作方法。不仅如此,能够独立前往省人大、省政府、省军区等单位也成为我非常难得的经历。由于大一暑假曾经在xx《xx都市报》实习,两次不同媒体的锻炼使得本次实习有较大收获。

首先就是对不同级媒体新闻写作的体会。大一时在市级都市报的实习,老师非常注重新闻报道可读性要求,要尽量还原现场,用细节增加生动性。而这次在省广播电台的实习,老师专门提醒我注意语言的正式和一些政治上的常识。比如一次我独自参加省人大的主任会议,回来在写稿时,老师叮嘱我要注意领导的出场顺序,并交我写一些此类会议新闻的固定格式、固定用语等内容。

其次是学习到广播新闻与平面新闻写作的差异。因为广播新闻借助人们的听觉传播,所以在写作时语句不可过长,尽量使用短句;不可过多使用数字,否则反而不易让听众捕捉信息;尽量使用口语化、简洁易懂的词语,避免生僻词的使用。此外,为突出广播媒介特性,非常注重音响原声的使用,尤其是对于现场活动的报道。比如我在实习第二天采访的《军事科技知识展览举办》,那是一项为丰富小学生假期生活举办的活动,现场有不少前来参观的小朋友。在采访时,老师就告诉我要注意对小朋友的采访,并录下现场活动的背景音乐。通过后期制作,让这篇普通的活动报道从口播新闻变为音响报道,大大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可听性。

再次是学会了音频文件的剪辑技术。因为广播新闻最后的新闻成品是以声音的形式让广大受众接收到的,所以音频文件的剪辑就成为广播新闻的基本编辑手段。由于之前从未接触过相关内容,老师简单地指导一番后,确实花了我不少功夫练习那个专业软件的使用。老师为了让我深刻体会到广电媒体对于技术参数的严格要求,还专门多次让我到录音棚去学习、比较不同格式下音频文件的效果差异。当我听到录音棚的老师对于拿来制作的稿件要求在秒以后的单位时,才深刻体会到广电系统对于技术的要求是多么苛刻。

最后就是独立采访和采写深度报道的经历。大一时虽然也已经有机会体验独立采访,但回到报社后的稿件都是一些小“豆腐块”消息,只是一种初级采写的锻炼。而这次在省电台的实习,采访部正好在做一组关于初高中乱收费的深度报道。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独立采访了当地一所名校乱收费的情况。采访前,老师教我如何在闲话家常中渗透敏感问题的提出,既减少采访对象的*惕性、又增强了所需信息的真实性。采访结束后,加上老师给我的其他学校的采访资料,就开始准备乱收费问题的一组深度报道。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就有点迷失在大堆信息之中,老师就告诉我要对所有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使得杂乱的采访资料可以共同形成几个主题,分析几个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后列出采访提纲。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又搜了一些网上有关教育乱收费问题的范文,用了整整一个下午才写完了这

组报道的初稿。虽然写作的过程很辛苦,但能从采访到写稿完整地了解深度报道的采写过程,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确实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暑期实习非常短暂,但留给我的确是弥足珍贵的经验。新闻学科不同于其他专业,具有非常强烈的实践特征,这是我在学校课堂上无法培养和锻炼的技能。而实习期间,我不仅得以把平日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以实践运用,而且还了解到新闻产品的生产流程,感受到非常鲜活的新闻工作第一线的感觉,并加深了对于新闻价值、新闻时效性、真实性等新闻理论知识的认识。不仅于此,暑期实习带给我最强烈的震撼还是心理角色的转变——从学生到工作者,需要的是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能力。当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时,已经没有机会让我任性、偷懒,面对指导老师和主编的时候,我必须要拿出稿件说话,否则就是工作的未完成。突然的转变的确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但我明白这同样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一堂必修课,我必须快快适应。通过这次短暂的假期实践经历,为我大三下学期正式实习储备了经验,也为我今后进一步在新闻学道路上前行打下了基础。

第2篇 2013年4月大学生电台社会实践报告

7月27日至8月24日,根据学校安排,我在xx人民广播电台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践,被分到新闻广播采访部。在实习期间,或亲身体验、或静观其变,在一些细微之处,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了很多启发,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一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很短,要学的东西很多,但直接接触媒体行业并参与第一线的工作就像一本活的教科书,期间经历、学习的事情都使我终身受益。以下是我本次实习的心得报告。

我的指导老师是xx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采访部的赵老师,主要跑口为*校、农业、消防、人大和部队等。由于选择在广播电台实习,不同于平面纸质媒体,所以前期主要学习了录音笔的使用、音频文件的编辑和电话采访的录音等相关技术,并初步了解了电台新闻的播放流程。

作为一名实习生,去现场、参与新闻采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在实习第二天,我就正式开始跟随老师跑新闻。实习期间,由于老师跑口的缘故,大多参与的都是一些会议新闻的采访工作。虽然比较简单,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却是了解采访流程和学习会议新闻写作的重要机会。此外,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几次活动的采访,学习了现场活动的新闻写作方法。不仅如此,能够独立前往省人大、省政府、省军区等单位也成为我非常难得的经历。由于大一暑假曾经在xx《xx都市报》实习,两次不同媒体的锻炼使得本次实习有较大收获。

首先就是对不同级媒体新闻写作的体会。大一时在市级都市报的实习,老师非常注重新闻报道可读性要求,要尽量还原现场,用细节增加生动性。而这次在省广播电台的实习,老师专门提醒我注意语言的正式和一些政治上的常识。比如一次我独自参加省人大的主任会议,回来在写稿时,老师叮嘱我要注意领导的出场顺序,并交我写一些此类会议新闻的固定格式、固定用语等内容。

其次是学习到广播新闻与平面新闻写作的差异。因为广播新闻借助人们的听觉传播,所以在写作时语句不可过长,尽量使用短句;不可过多使用数字,否则反而不易让听众捕捉信息;尽量使用口语化、简洁易懂的词语,避免生僻词的使用。此外,为突出广播媒介特性,非常注重音响原声的使用,尤其是对于现场活动的报道。比如我在实习第二天采访的《军事科技知识展览举办》,那是一项为丰富小学生假期生活举办的活动,现场有不少前来参观的小朋友。在采访时,老师就告诉我要注意对小朋友的采访,并录下现场活动的背景音乐。通过后期制作,让这篇普通的活动报道从口播新闻变为音响报道,大大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可听性。

再次是学会了音频文件的剪辑技术。因为广播新闻最后的新闻成品是以声音的形式让广大受众接收到的,所以音频文件的剪辑就成为广播新闻的基本编辑手段。由于之前从未接触过相关内容,老师简单地指导一番后,确实花了我不少功夫练习那个专业软件的使用。老师为了让我深刻体会到广电媒体对于技术参数的严格要求,还专门多次让我到录音棚去学习、比较不同格式下音频文件的效果差异。当我听到录音棚的老师对于拿来制作的稿件要求在秒以后的单位时,才深刻体会到广电系统对于技术的要求是多么苛刻。

最后就是独立采访和采写深度报道的经历。大一时虽然也已经有机会体验独立采访,但回到报社后的稿件都是一些小“豆腐块”消息,只是一种初级采写的锻炼。而这次在省电台的实习,采访部正好在做一组关于初高中乱收费的深度报道。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独立采访了当地一所名校乱收费的情况。采访前,老师教我如何在闲话家常中渗透敏感问题的提出,既减少采访对象的*惕性、又增强了所需信息的真实性。采访结束后,加上老师给我的其他学校的采访资料,就开始准备乱收费问题的一组深度报道。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就有点迷失在大堆信息之中,老师就告诉我要对所有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使得杂乱的采访资料可以共同形成几个主题,分析几个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后列出采访提纲。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又搜了一些网上有关教育乱收费问题的范文,用了整整一个下午才写完了这

第3篇 广播电台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7月27日至8月24日,根据学校安排,我在xx人民广播电台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践,被分到新闻广播采访部。在实习期间,或亲身体验、或静观其变,在一些细微之处,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了很多启发,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一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很短,要学的东西很多,但直接接触媒体行业并参与第一线的工作就像一本活的教科书,期间经历、学习的事情都使我终身受益。以下是我本次实习的心得报告。

我的指导老师是xx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采访部的赵老师,主要跑口为*校、农业、消防、人大和部队等。由于选择在广播电台实习,不同于平面纸质媒体,所以前期主要学习了录音笔的使用、音频文件的编辑和电话采访的录音等相关技术,并初步了解了电台新闻的播放流程。

作为一名实习生,去现场、参与新闻采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在实习第二天,我就正式开始跟随老师跑新闻。实习期间,由于老师跑口的缘故,大多参与的都是一些会议新闻的采访工作。虽然比较简单,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却是了解采访流程和学习会议新闻写作的重要机会。此外,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几次活动的采访,学习了现场活动的新闻写作方法。不仅如此,能够独立前往省人大、省政府、省军区等单位也成为我非常难得的经历。由于大一暑假曾经在西安《三秦都市报》实习,两次不同媒体的锻炼使得本次实习有较大收获。

首先就是对不同级媒体新闻写作的体会。大一时在市级都市报的实习,老师非常注重新闻报道可读性要求,要尽量还原现场,用细节增加生动性。而这次在省广播电台的实习,老师专门提醒我注意语言的正式和一些政治上的常识。比如一次我独自参加省人大的主任会议,回来在写稿时,老师叮嘱我要注意领导的出场顺序,并交我写一些此类会议新闻的固定格式、固定用语等内容。

其次是学习到广播新闻与平面新闻写作的差异。因为广播新闻借助人们的听觉传播,所以在写作时语句不可过长,尽量使用短句;不可过多使用数字,否则反而不易让听众捕捉信息;尽量使用口语化、简洁易懂的词语,避免生僻词的使用。此外,为突出广播媒介特性,非常注重音响原声的使用,尤其是对于现场活动的报道。比如我在实习第二天采访的《军事科技知识展览举办》,那是一项为丰富小学生假期生活举办的活动,现场有不少前来参观的小朋友。在采访时,老师就告诉我要注意对小朋友的采访,并录下现场活动的背景音乐。通过后期制作,让这篇普通的活动报道从口播新闻变为音响报道,大大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可听性。

再次是学会了音频文件的剪辑技术。因为广播新闻最后的新闻成品是以声音的形式让广大受众接收到的,所以音频文件的剪辑就成为广播新闻的基本编辑手段。由于之前从未接触过相关内容,老师简单地指导一番后,确实花了我不少功夫练习那个专业软件的使用。老师为了让我深刻体会到广电媒体对于技术参数的严格要求,还专门多次让我到录音棚去学习、比较不同格式下音频文件的效果差异。当我听到录音棚的老师对于拿来制作的稿件要求在秒以后的单位时,才深刻体会到广电系统对于技术的要求是多么苛刻。

最后就是独立采访和采写深度报道的经历。大一时虽然也已经有机会体验独立采访,但回到报社后的稿件都是一些小“豆腐块”消息,只是一种初级采写的锻炼。而这次在省电台的实习,采访部正好在做一组关于初高中乱收费的深度报道。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独立采访了当地一所名校乱收费的情况。采访前,老师教我如何在闲话家常中渗透敏感问题的提出,既减少采访对象的*惕性、又增强了所需信息的真实性。采访结束后,加上老师给我的其他学校的采访资料,就开始准备乱收费问题的一组深度报道。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就有点迷失在大堆信息之中,老师就告诉我要对所有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使得杂乱的采访资料可以共同形成几个主题,分析几个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后列出采访提纲。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又搜了一些网上有关教育乱收费问题的范文,用了整整一个下午才写完了这组报道的初稿。虽然写作的过程很辛苦,但能从采访到写稿完整地了解深度报道的采写过程,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确实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第4篇 寒假在电台的实践报告

转眼之间,寒假又到了,大三过了一半,离毕业越来越近,实习、找工作、写论文、考研等就成为我们的计划了。假期是大学生充实自己、增加阅历、了解社会的重要阶段。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精彩的假期计划:打假期工,是一种身心的磨练,在赚取生活费用的同时,又可以亲身提前感受社会的现实;有人进一步去学习,参加雅思、托福、考研等培训班,让自己的知识得到更完善的补充;有人则准备跋山涉水,去游历神州各个地方,扩展自己的视野…… 而我在即将毕业之前,为以后的工作累积经验,我选择了去媒体实习这项活动。

大学三年,基本的理论知识都基本掌握了,现在正是投入到实践中去。这个寒假我去了电台实习,主要实习怎样当记者、采访、写新闻,把以前老师上课讲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这是我大学以来第一次的媒体实习,以前的寒假都是去兼职打工的,这次实习从中我成熟了许多,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在实习过程中,不能只是在实习中观察老师前辈们怎么做,更多的是要亲身去尝试。

第一次踏进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时,我既庆幸又紧张,庆幸的是来到期待已久的电台实习,而又紧张实习的时候会出错、什么都不懂。所以,第一周实习的时候,每天都呆呆地坐在办公室看记者前辈的稿件,学习他们怎样写,虽然在学校时也学过广播新闻的写作,但这是我第一次投入到实践中,刚开始有点不适应,接下来时间久了就懂得他们的写作手法,但只是了解广播新闻的写作,并没有实际操作,因为我在的那个部门是新闻中心,主要是时政方面的新闻,老师们并不放心给我们实习生自己去完成,所以很多时候都要我们主动去争取的。平时没有采访活动的时候在办公室帮编辑写写稿签、接接电话,有时打扫打扫办公室,虽然都是一些简单、闲杂的工作,但从中都会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东西。在之后的实习中,我没有想到会学到这么多东西。

在电台实习,首先让我学到的是:做什么事都要学会主动。我们去实习没有专门老师带,记者有采访任务的话,都要实习生先和记者联系好,到时跟出去采访,在外面采访的时候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像办公室的主任说:“主动一点好啊,我就比较喜欢主动一点儿的人。”

第二,就是要真诚地学会和人打交道。除了和其他实习生打交道,怎样和自己的老师处理好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直接关系着我们的实习质量,说远了,还能为你在以后的实习和找工作打好基础。所以,在外面实习,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这不仅仅关乎我们自己,更因为我们代表着学院。 刚进电台时,大家都是陌生的脸孔,不过你只要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对他们说声“早”或“早上好”,下班回去时也要和他们说“我先走了,明天见。”从心底真诚的一声问候,都能给人好的印象。

再来,这次电台实习工作也让我懂得了,不管自己多聪明多能干,也要注重和别人合作。有时采访回来的录音材料要紧急处理,而自己又来不及,就要和别人一起合作;或者遇到一些无从下手的新闻时,就询问记者前辈的意见,和他们一起讨论沟通,而这些,都是要自己主动去做的。这样的合作沟通之后,思路更明确下笔更容易了。

还有,对工作要有热情、有自信。对采访的工作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才有可能把新闻做好。寒假是电台以及其他媒体的实习生非常多,与我在广西电台实习的学生就有很多,其中有来自其他重点高校的毕业生。他们的专业知识我深知是不能跟他们比的。但是如果你表现的过于谦虚甚至软弱,他们,甚至台里的人就会认为我们学院的学生只不过是个小角色而已。所以你必须表现的更有自信。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要重视写作能力。虽然电台的记者并不像报社有那么多的新闻稿件要写,但写作能力必须要很强、很熟练。稿件要求简单、口语化,所以对于一个事件,怎样抓住事件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良好的文字能力是首要的。

这次的实习是我们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考察,除了考察我们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知识以外,还考察了我们的为人处世态度,做人原则以及处事方法,简而言之,就是考察我们是否懂得怎样做人。勤奋是首要的,通宵达旦这些都应该是常事,因为我们是实习生,是来学习的;主动的多和与老师前辈交流,不要窝在办公室里异想天开,要及时和记者沟通,善于和记者交流,要放得下面子,尽全力去争取,即使不一定能做得很好,但起码自己努力过,最重要的是过程。

第5篇 大学生广播电台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7月27日至8月24日,根据学校安排,我在xx人民广播电台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践,被分到新闻广播采访部。在实习期间,或亲身体验、或静观其变,在一些细微之处,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了很多启发,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一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很短,要学的东西很多,但直接接触媒体行业并参与第一线的工作就像一本活的教科书,期间经历、学习的事情都使我终身受益。以下是我本次实习的心得报告。

我的指导老师是xx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采访部的赵老师,主要跑口为*校、农业、消防、人大和部队等。由于选择在广播电台实习,不同于平面纸质媒体,所以前期主要学习了录音笔的使用、音频文件的编辑和电话采访的录音等相关技术,并初步了解了电台新闻的播放流程。

作为一名实习生,去现场、参与新闻采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在实习第二天,我就正式开始跟随老师跑新闻。实习期间,由于老师跑口的缘故,大多参与的都是一些会议新闻的采访工作。虽然比较简单,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却是了解采访流程和学习会议新闻写作的重要机会。此外,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几次活动的采访,学习了现场活动的新闻写作方法。不仅如此,能够独立前往省人大、省政府、省军区等单位也成为我非常难得的经历。由于大一暑假曾经在xx《xx都市报》实习,两次不同媒体的锻炼使得本次实习有较大收获。

首先就是对不同级媒体新闻写作的体会。大一时在市级都市报的实习,老师非常注重新闻报道可读性要求,要尽量还原现场,用细节增加生动性。而这次在省广播电台的实习,老师专门提醒我注意语言的正式和一些政治上的常识。比如一次我独自参加省人大的主任会议,回来在写稿时,老师叮嘱我要注意领导的出场顺序,并交我写一些此类会议新闻的固定格式、固定用语等内容。

其次是学习到广播新闻与平面新闻写作的差异。因为广播新闻借助人们的听觉传播,所以在写作时语句不可过长,尽量使用短句;不可过多使用数字,否则反而不易让听众捕捉信息;尽量使用口语化、简洁易懂的词语,避免生僻词的使用。此外,为突出广播媒介特性,非常注重音响原声的使用,尤其是对于现场活动的报道。比如我在实习第二天采访的《军事科技知识展览举办》,那是一项为丰富小学生假期生活举办的活动,现场有不少前来参观的小朋友。在采访时,老师就告诉我要注意对小朋友的采访,并录下现场活动的背景音乐。通过后期制作,让这篇普通的活动报道从口播新闻变为音响报道,大大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可听性。

再次是学会了音频文件的剪辑技术。因为广播新闻最后的新闻成品是以声音的形式让广大受众接收到的,所以音频文件的剪辑就成为广播新闻的基本编辑手段。由于之前从未接触过相关内容,老师简单地指导一番后,确实花了我不少功夫练习那个专业软件的使用。老师为了让我深刻体会到广电媒体对于技术参数的严格要求,还专门多次让我到录音棚去学习、比较不同格式下音频文件的效果差异。当我听到录音棚的老师对于拿来制作的稿件要求在秒以后的单位时,才深刻体会到广电系统对于技术的要求是多么苛刻。

最后就是独立采访和采写深度报道的经历。大一时虽然也已经有机会体验独立采访,但回到报社后的稿件都是一些小“豆腐块”消息,只是一种初级采写的锻炼。而这次在省电台的实习,采访部正好在做一组关于初高中乱收费的深度报道。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独立采访了当地一所名校乱收费的情况。采访前,老师教我如何在闲话家常中渗透敏感问题的提出,既减少采访对象的*惕性、又增强了所需信息的真实性。采访结束后,加上老师给我的其他学校的采访资料,就开始准备乱收费问题的一组深度报道。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就有点迷失在大堆信息之中,老师就告诉我要对所有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使得杂乱的采访资料可以共同形成几个主题,分析几个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后列出采访提纲。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又搜了一些网上有关教育乱收费问题的范文,用了整整一个下午才写完了这组报道的初稿。虽然写作的过程很辛苦,但能从采访到写稿完整地了解深度报道的采写过程,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确实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暑期实习非常短暂,但留给我的确是弥足珍贵的经验。新闻学科不同于其他专业,具有非常强烈的实践特征,这是我在学校课堂上无法培养和锻炼的技能。而实习期间,我不仅得以把平日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以实践运用,而且还了解到新闻产品的生产流程,感受到非常鲜活的新闻工作第一线的感觉,并加深了对于新闻价值、新闻时效性、真实性等新闻理论知识的认识。不仅于此,暑期实习带给我最强烈的震撼还是心理角色的转变——从学生到工作者,需要的是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能力。当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时,已经没有机会让我任性、偷懒,面对指导老师和主编的时候,我必须要拿出稿件说话,否则就是工作的未完成。突然的转变的确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但我明白这同样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一堂必修课,我必须快快适应。通过这次短暂的假期实践经历,为我大三下学期正式实习储备了经验,也为我今后进一步在新闻学道路上前行打下了基础。

第6篇 大学生广播电台实践报告

2009年7月27日至2009年8月24日,根据学校安排,我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践,被分到新闻广播采访部。在实习期间,或亲身体验、或静观其变,在一些细微之处,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了很多启发,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一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很短,要学的东西很多,但直接接触媒体行业并参与第一线的工作就像一本活的教科书,期间经历、学习的事情都使我终身受益。以下是我本次实习的心得报告。

我的指导老师是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采访部的赵老师,主要跑口为*校、农业、消防、人大和部队等。由于选择在广播电台实习,不同于平面纸质媒体,所以前期主要学习了录音笔的使用、音频文件的编辑和电话采访的录音等相关技术,并初步了解了电台新闻的播放流程。

作为一名实习生,去现场、参与新闻采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在实习第二天,我就正式开始跟随老师跑新闻。实习期间,由于老师跑口的缘故,大多参与的都是一些会议新闻的采访工作。虽然比较简单,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却是了解采访流程和学习会议新闻写作的重要机会。此外,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几次活动的采访,学习了现场活动的新闻写作方法。不仅如此,能够独立前往省人大、省政府、省军区等单位也成为我非常难得的经历。由于大一暑假曾经在西安《三秦都市报》实习,两次不同媒体的锻炼使得本次实习有较大收获。

首先就是对不同级媒体新闻写作的体会。大一时在市级都市报的实习,老师非常注重新闻报道可读性要求,要尽量还原现场,用细节增加生动性。而这次在省广播电台的实习,老师专门提醒我注意语言的正式和一些政治上的常识。比如一次我独自参加省人大的主任会议,回来在写稿时,老师叮嘱我要注意领导的出场顺序,并交我写一些此类会议新闻的固定格式、固定用语等内容。

其次是学习到广播新闻与平面新闻写作的差异。因为广播新闻借助人们的听觉传播,所以在写作时语句不可过长,尽量使用短句;不可过多使用数字,否则反而不易让听众捕捉信息;尽量使用口语化、简洁易懂的词语,避免生僻词的使用。此外,为突出广播媒介特性,非常注重音响原声的使用,尤其是对于现场活动的报道。比如我在实习第二天采访的《军事科技知识展览举办》,那是一项为丰富小学生假期生活举办的活动,现场有不少前来参观的小朋友。在采访时,老师就告诉我要注意对小朋友的采访,并录下现场活动的背景音乐。通过后期制作,让这篇普通的活动报道从口播新闻变为音响报道,大大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可听性。

再次是学会了音频文件的剪辑技术。因为广播新闻最后的新闻成品是以声音的形式让广大受众接收到的,所以音频文件的剪辑就成为广播新闻的基本编辑手段。由于之前从未接触过相关内容,老师简单地指导一番后,确实花了我不少功夫练习那个专业软件的使用。老师为了让我深刻体会到广电媒体对于技术参数的严格要求,还专门多次让我到录音棚去学习、比较不同格式下音频文件的效果差异。当我听到录音棚的老师对于拿来制作的稿件要求在秒以后的单位时,才深刻体会到广电系统对于技术的要求是多么苛刻。

最后就是独立采访和采写深度报道的经历。大一时虽然也已经有机会体验独立采访,但回到报社后的稿件都是一些小“豆腐块”消息,只是一种初级采写的锻炼。而这次在省电台的实习,采访部正好在做一组关于初高中乱收费的深度报道。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独立采访了当地一所名校乱收费的情况。采访前,老师教我如何在闲话家常中渗透敏感问题的提出,既减少采访对象的*惕性、又增强了所需信息的真实性。采访结束后,加上老师给我的其他学校的采访资料,就开始准备乱收费问题的一组深度报道。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就有点迷失在大堆信息之中,老师就告诉我要对所有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使得杂乱的采访资料可以共同形成几个主题,分析几个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后列出采访提纲。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又搜了一些网上有关教育乱收费问题的范文,用了整整一个下午才写完了这组报道的初稿。虽然写作的过程很辛苦,但能从采访到写稿完整地了解深度报道的采写过程,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确实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暑期实习非常短暂,但留给我的确是弥足珍贵的经验。新闻学科不同于其他专业,具有非常强烈的实践特征,这是我在学校课堂上无法培养和锻炼的技能。而实习期间,我不仅得以把平日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以实践运用,而且还了解到新闻产品的生产流程,感受到非常鲜活的新闻工作第一线的感觉,并加深了对于新闻价值、新闻时效性、真实性等新闻理论知识的认识。不仅于此,暑期实习带给我最强烈的震撼还是心理角色的转变——从学生到工作者,需要的是承担责任的勇气和能力。当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时,已经没有机会让我任性、偷懒,面对指导老师和主编的时候,我必须要拿出稿件说话,否则就是工作的未完成。突然的转变的确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但我明白这同样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一堂必修课,我必须快快适应。通过这次短暂的假期实践经历,为我大三下学期正式实习储备了经验,也为我今后进一步在新闻学道路上前行打下了基础。

第7篇 大学生人民广播电台实践报告

2009年7月27日至2009年8月24日,根据学校安排,我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实践,被分到新闻广播采访部。在实习期间,或亲身体验、或静观其变,在一些细微之处,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了很多启发,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一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很短,要学的东西很多,但直接接触媒体行业并参与第一线的工作就像一本活的教科书,期间经历、学习的事情都使我终身受益。以下是我本次实习的心得报告。

我的指导老师是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采访部的赵老师,主要跑口为*校、农业、消防、人大和部队等。由于选择在广播电台实习,不同于平面纸质媒体,所以前期主要学习了录音笔的使用、音频文件的编辑和电话采访的录音等相关技术,并初步了解了电台新闻的播放流程。

作为一名实习生,去现场、参与新闻采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在实习第二天,我就正式开始跟随老师跑新闻。实习期间,由于老师跑口的缘故,大多参与的都是一些会议新闻的采访工作。虽然比较简单,但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却是了解采访流程和学习会议新闻写作的重要机会。此外,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几次活动的采访,学习了现场活动的新闻写作方法。不仅如此,能够独立前往省人大、省政府、省军区等单位也成为我非常难得的经历。由于大一暑假曾经在西安《三秦都市报》实习,两次不同媒体的锻炼使得本次实习有较大收获。

首先就是对不同级媒体新闻写作的体会。大一时在市级都市报的实习,老师非常注重新闻报道可读性要求,要尽量还原现场,用细节增加生动性。而这次在省广播电台的实习,老师专门提醒我注意语言的正式和一些政治上的常识。比如一次我独自参加省人大的主任会议,回来在写稿时,老师叮嘱我要注意领导的出场顺序,并交我写一些此类会议新闻的固定格式、固定用语等内容。

其次是学习到广播新闻与平面新闻写作的差异。因为广播新闻借助人们的听觉传播,所以在写作时语句不可过长,尽量使用短句;不可过多使用数字,否则反而不易让听众捕捉信息;尽量使用口语化、简洁易懂的词语,避免生僻词的使用。此外,为突出广播媒介特性,非常注重音响原声的使用,尤其是对于现场活动的报道。比如我在实习第二天采访的《军事科技知识展览举办》,那是一项为丰富小学生假期生活举办的活动,现场有不少前来参观的小朋友。在采访时,老师就告诉我要注意对小朋友的采访,并录下现场活动的背景音乐。通过后期制作,让这篇普通的活动报道从口播新闻变为音响报道,大大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可听性。

《电台实践报告(7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