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实践报告
栏目

南京实践报告(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1-10-02 07:01:05 热度:18

南京实践报告(6篇范文)范文

第1篇 南京社会实践报告

——南通纺织业:乘风破浪会有时

南京大学 南通纺织业调研团

摘要

素有“纺织之乡”美誉的南通,以纺织服装业为最大传统支柱产业,蜚声海内外。在社会转型期,曾经的领头羊已面临严峻的考验。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顺利实现产业转型,树立国际品牌,探寻新的发展曙光,是南通人民孜孜以求的、实现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中国梦”。

关键词:南通梦 纺织业 转型 品牌 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一.实践简介

实践名称:南通纺织行业档案&企业视角调研

团队名称:南京大学南通纺织业调研团

团队昵称:明珠江海机杼入梦

立项状况:南京大学校级团队

所属院系: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指导老师:

吴建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档案学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学科教学指

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档案学会理事、江苏省档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志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高

研院短期驻院研究学者)

二.实践目的

1、贯彻*十八大精神,聚焦“中国梦”,从纺织业切入,展现南通人民追求发展的努力和成就,展望未来南通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前景

2、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民生,激发自豪感、使命感,在与纺织业内人员的访谈调查中了解社会,获得启发

3、学习实践信息管理学院专业知识,学以致用

4、充分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组织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共同提高个人素质和团队整体能力

5、在实践中体现南大学生的优秀素质,活动中注意对南京大学的宣传,提升南京大学的整体形象

三.相关背景

南通南与富饶的苏南隔江相望,北依广袤的苏北平原,是江苏南北文明荟萃之地,故“南通梦”可谓“江苏梦”之缩影,南通人民的奋斗历程在全省具有一定代表意义。

中国曾占据世界纺织服装产品生产和贸易的制高点长达两千年之久,而素有“纺织之乡”美誉的南通,更是以纺织服装业为最大传统支柱产业,蜚声海内外。

调研当地档案馆和典型纺织企业,访谈档案专家与纺织业内人员,从纺织业兴衰演变透视“南通梦”实现历程,能激发南通人民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鼓舞广大人民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奋斗。

四.实践时间

xx年8月1-5日

五.实践地点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市档案局、南通纺织博物馆、南通兴盛工贸有限公司、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

六.实践人员

南京大学“南通纺织业调研团”: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xx年9月起转入商学院管理学院) 顾宸源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高胜寒 潘建鹏 苏怡 叶范 高琪娜

张醒 李小欢 石秋霜 王菁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毛楠 陈鹏

七.调研手段

1.南通纺织博物馆:观览展品、与博物馆领导访谈

2.南通兴盛工贸有限公司:与总经理访谈

3.南通市档案局:查找相关档案

4.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与相关部门领导访谈

八.实践结论

1. 南通土布与蓝印花布比全国其他地区保存更完好的原因:南通受战乱影响较少,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土布与蓝印花布的传统,此遂成南通纺织业的一个地域特色。

2. 南通纺织产业与其他地区的纺织产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他地区的纺织产业有外资参与,而南通的纺织业则几乎完全是民族资本投资,独立发展起来的。

3. 张謇基本奠定南通一城三镇的基本布局。现在城市虽然扩大了,但也一直沿用了当初的规划。张謇有地方自治的理想,希望建立一个小范围的大同社会。他的投资以纺织业为中心,涵盖了南通的各行各业,包括金融、地方公益事业等,促进了当地社会事业、福利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4. 曾经南通也是一个在国内小有名气的外向型的纺织基地。从纺织品服装出口的销路,特别是外销来看,南通在全国是属于出类拔萃的城市。能和南通平行的纺织城市不多,比如青岛、宁波、天津、广东东莞、本省的苏州、常州。

随着中国这几年的发展,纺织业逐步走向衰落,原因也是因为外向经济的逐步下滑。从这个角度来讲,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小微企业处于一种非常艰苦的环境,获得的现代知识和政策知识几乎都为零,所以几乎就完全靠有些企业家的苦干。总体而言,纺织品逐步走向衰落是必然。

5.外销市场逐渐衰落的南通纺织业不去开辟国内市场的原因:

内销相对于完全是另外一种运作方式。

内销的运作模式是批货,准备好流动资金,找到好的客户,然后关键是维护好现金源。

外贸以订单销售,订单量由需求决定,要维护品质的安全,符合客户的需求。

可以得到这样一种“结论”,如果你做外贸做得很好,那么做内贸失败的比例极高;直接就做内贸成功的概率往往比由外贸转入做内贸成功的概率要高。这是因为形成外贸思维惯性的那些企业家,难以掌握中国瞬息万变的国内市场。简单讲就是外国人和中国人思维方式两样。外国人讲究严谨、死板,说一就一,说二就二。中国讲究灵活应变,与时俱进,形式逼迫。

6. 南通中小纺织企业目前危机中的举措:

一是在艰难地等政策,二是在产业链的打造方面,尽量往上游和往下游走。

往上游:尽量接服务需求高的业务,在追求产品管理与“高新尖”。

往下游:将工厂转移到劳动力,特别是青年劳动力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

7.南通纺织业大品牌缺乏的部分原因:中国品牌意识的贫乏;山寨产品的猖獗;中国制造给人“中国货便宜而质量不高”的潜意识。

8.南通纺织业国际市场面临危机的部分原因:

独生子女增多、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不利于支撑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工厂;

缺乏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增多、技工学校毕业生比例较少的人才结构的变化不利于纺织业成本控制;

多年来的发展带来一定资金的积累,不利于吃苦耐劳的企业家精神的形成与持续;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9.使南通外贸纺织企业雪上加霜的事件:

劳动法正式实施;人民币汇率正式对外宣布放开,人民币升值

10.纺织业转型短期内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我们是否真正在培养一个转型的机制与体制,鼓励人去转。仅仅有语论气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金融、体制、财税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11.南通中小微纺织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部分措施:

裁员;

鼓励员工提高生产效率;

寻找新的生产基地;

寻找更便宜的原材料来源;

放弃原先利润率比较低的客户,开发新的客户;甚至开发新的市场。

12. 纺织行业大体分三大类,服装、家用纺织品、工业纺织品。在国外发达国家这三者的比例为3:3:3,而在中国,服装行业占70%~80%,其他两个所占的比例还是较少的,因此,家纺行业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13. 未来家纺发展方向:将来家纺会向快速消费品的方向发展,家纺会像服装一样每一季都有新品。

14.同为纺织业的家纺和服装,一个处于上升期,一个却处于衰落期的原因:

服装行业因为发展以近乎饱和,有大量的低成本用工单位,生产商他们的利润非常微小。因为各种竞争,他们被迫降价,利润被进一步削弱。

15. 国内三家上市的家纺企业:罗莱、深圳的富安娜和湖南的梦洁。

16. 目前罗莱的主要精力集中于搞好把国内市场的原因: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家纺市场趋于饱和,拓展海外市场阻力较大。

17.罗莱发展过程中,因竞争力不够而被迫放弃的市场:酒店行业。罗莱曾经试图进入酒店行业,但后来发现酒店的纺织品只要求清一色的白色,而且其追求的是*价,与罗莱的高品质高质量定位不同,所以最终放弃。

九.团队感悟

1. 作为中国第一个纺织博物馆,南通纺织博物馆记录了泱泱中国千万年的纺织历史。从扎草结绳的原始智慧到巨型机器的现代辅助,无不沉淀着纺织业的进步。档案馆,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一座城市用文献、照片、声像形成的记忆。古朴的建筑风格,绿荫遮盖的林荫小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纺织历史留下的最美的形态。博物苑记录了曾经的辉煌,如今的它,存在着,是为了一个更美的明天。这里的每一件藏品、每一栋建筑,都已历经南通城兴衰荣辱的岁月更迭,都已望穿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的巨变沧桑。

2. “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南通,南与富庶的苏南隔江相望,北依广袤的苏北平原,堪称江苏南北文明荟萃之地。而占据纺织庞大市场的服装和家纺,更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

3. 发展、辉煌、衰落三部曲的跌宕起伏,表明南通纺织业正在进入转型的关键期。随着各地纺织业的兴起,曾经的领头羊如今已面临严峻的考验。南通纺织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中的博物馆”,也在期待一次翻新与转变。璀璨的文化为我们积累了厚重的灵魂与底蕴,而创新将会在我们厚重的底蕴之上再次绘出一幅宏大壮美的图腾。南通纺织企业就像一条很大的船,如今的它正逐渐失去昔日的动力,但它也在期待新的引擎助其乘风破浪。茫茫未来,崛起之路在何方?高精尖的纺织技术、威震海内外的国际品牌是南通纺织业正期待的曙光。

十.特别鸣谢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张志强教授(指导老师)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吴建华教授(指导老师)

南通市档案局

南通纺织博物馆

南通兴盛工贸有限公司

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大学“南通纺织业调研团”全体成员

参考文献

感谢网友投稿(qq:1796842530)

南京抗战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

为更加深入了解南京地区民间抗战史,我们社会实践团队计划走访南京民间抗日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抗战遗址、南京市向阳敬老院、荣平康复中心及金陵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地对现存抗战老兵的生存情况进行调研以及对南京地区民间抗战史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与汇编。

访问南京民间抗战史料馆

实践活动的第一天,大家一起走访参观了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储藏了大量有关南京民间抗战的真实历史,由此我们对南京民间抗战史有了最基本的了解,了解了日军侵华、占领南京的罪恶事实。通过一幅幅再现屠城史的黑白照片,一幅幅不屈抗战的真实记载,博物馆种种历史事实照片的呈现和真实历史文的叙述,我们了解到了当年英勇的中国人为了保护家园浴血奋战的经历,了解到生活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生活的不易。通过参观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地,让我们对中国抗战历史有了更为清晰更为深入的了解。

志愿服务参加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七七事变纪念活动

纪念抗日战争77周年这天,我们团队在这特殊的一天里,作为七七事变周年活动的志愿者,陪伴16名抗战老兵及其亲属组成的参观团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悼念活动,与老兵们共同追忆抗战岁月、缅怀遇难同胞。在现场,我们亲眼看见许多老兵在看到馆内重现的日军杀害中国人民的情景时留下了泪水,他们的悲恸之情我们由此感同身受。在休息期间,我们与老兵促膝谈心,众多老兵爷爷给我们讲了当年真实的故事,同时他们也反复给我们强调勿忘国耻,好好学习。通过纪念七七事变志愿服务的活动,我们深知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正视历史,牢记历史,铭记抗战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情怀。

走访向阳敬老院老兵爷爷

按照事先的计划,我们同样也拜访生活在向阳敬老院这边的抗战老人们。我们有幸见到了五位抗战老兵爷爷,他们对生活的热情让我们不由得惊叹。虽然他们年岁已高,但他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降低。他们每天去锻炼,看报了解时事新闻,练书法,写日记等等,让生活充实而有意义。看到这些活到老学到老的抗战老兵,我们也被他们对生活的那份爱所感染。此外我们这次不像前一次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那么短暂的跟爷爷们接触,而是通过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来了解他们。在他们的身上我们收获到了珍贵的一手资源,同时爷爷们也给了我们关于我们社会实践各种建议和意见。

寻访南京民间抗战遗址

寻访南京民间抗战遗址工作主要是走访涉足草鞋峡、利济巷2号(慰安妇遗址)、雨花台、灵谷寺、燕子矶等一系列民间抗战遗址。由于那几天天气较为闷热,团队的小伙伴们又常常在外奔波吃不消,于是我们兵分两路分批次出去走访遗址。令我们失望的是,我们希望研究的7个民间抗日战争遗址。除了雨花台和灵谷寺保存较为完好外,其余几个遗址都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已经看不出曾经发生的动乱,因此给我们的走访计划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只能选择其中有真实价值的遗址来作为我们的实践考察对象。

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档案馆史料搜集

通过几天的实践,我们团队在涉外实践这一方面有了很足的底气,但是在具体的资料掌握方面还存在欠缺,之前的资料来源只是学校的图书馆。为了弥补欠缺,今日我们兵分三路去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和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进行资料搜集。我们资料搜集四个方面,主要是老兵口述抗战史、南京保卫战、走访南京抗战遗址以及同时期的社会热点。

本次实践活动,通过对南京民间抗战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与汇编,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了侵华罪行,提醒了我们要牢记历史、莫忘国耻,展现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新形象。同时,这次社会实践也我们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的绚丽舞台,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积累了社会经验,提高了自己团队协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将为我们以后走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南京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

为积极响应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作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社团联合会的成员,我们一行6人自发组成“南京印记”小分队并进行了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该社会实践活动以“融入山水城林的记忆——南京革命遗迹寻踪”为主题,于7月17日圆满落下帷幕。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因此我们选择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作为实践的开端。首先我们参观了纪念馆。纪念馆内的气氛是沉重的,黑暗下能看清的是一具具同胞的遗骸和一张张日军残害中国同胞的图片资料。纪念馆外遇难同胞纪念碑上的数——300000,足以证明日军的滔天罪行。

“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这是在南京大屠杀中曾无私救助过中国平民的约翰·拉贝先生说的,这句话被刻在纪念馆内的墙上。的确,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追究些什么,但历史的惨痛教训我们不能忘记,千千万万个遇难同胞的鲜血我们不能忘记。

参观完纪念馆后,我们又向馆内负责人询问了相关情况。负责人告诉我们,遇难同胞们的资料至今仍不健全,希望通过我们,通过广大媒体群众,呼吁民众提供线索,完整遇难同胞的资料。

“可以宽恕,

但不可以忘却”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7月13日,我们来到了实践的第二站——梅园新村。刚来到梅园新村纪念馆,我们首先参观了馆内陈设以及资料,了解了这段历史,从中体悟到了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由于纪念馆内不能发放问卷,我们就到纪念馆附近的街道以及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也向被调查者询问了有关南京革命遗迹的了解情况。有一些外地来参观梅园新村的游客表示南京的红色文化氛围很浓重,这份红色精神也希望我们学生能传承下去。

渡江胜利纪念馆

实践过程中最“艰辛”的事情就是去往渡江胜利纪念馆的路途遥远且偏僻,我们一路换乘了3次车又步行了许久才到达目的地,那天的天气完全没有台风的踪迹,实在是酷暑难耐。好在终于到达了纪念馆,我们顾不上休息就进行了参观。

从渡江战役的胜利中我们感受到了胜利的不易与喜悦,体会到不畏艰险的红色精神。

另外,我们注意到,渡江胜利纪念馆虽然周边人烟稀少,但是馆内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这说明了南京市民以及来宁的游客都很注重红色旅游。

雨花台烈士陵园

在雨花台烈士陵园,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两天。第一天我们进行了具体的参观,针对纪念馆内外进行了记录。第二天,我们主要进行了采访以及问卷调查活动,针对雨花台的历史,我们设置了几个问题随机采访路人,并汇总这些问题写入之后的报告中。

雨花台烈士陵园

庄严肃穆

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了,但是从这次实践中领悟到的红色精神没有结束,我们需要传承的红色精神没有结束。生活在南京这样一座被红色文化侵染许久的城市,这是幸运,更是责任。通过此次革命遗迹的探访,我们对红色的理解又加深了,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把这份文化与精神传承下去。

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十二·九”学生运动80周年纪念日做出宣传,传承革命精神,xx年7月17日-20日,统计学院xx级杨润苗、吴婧玉、朱新宇、马雪聪、王玥雯五人由北京出发前往江苏南京,寻访抗战纪念遗址。

正式到达南京为17日上午,简单的休整过后,下午团队便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馆保持屠杀遗址的原型地貌,建筑成一座纪念性的墓冢。在纪念馆中,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无不感受到纪念馆肃穆沉重的氛围,在参观过后,无不被当年侵华日军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慨。在纪念馆出口处,团队随机调查了几位游客,他们都被纪念馆所陈列的历史感到悲哀与震惊。正如拉贝所说:“可以原谅,但是不可以忘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设立,并不是为了宣传仇恨,而是让我们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更好地开创未来。

7月18日,团队前往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雨花台烈士陵园,烈士就义群雕、纪念馆和纪念碑是主要纪念性建筑。在国民*统治时期,雨花台是屠杀***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先后有近10万革命先烈在此惨遭杀害,陵园既是在此原址上建立的。在这块埋葬着无数先烈的土地上,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的脚步都十分沉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走出纪念馆,团队依旧随机采访了了几位游客,他们都表示这样的纪念馆值得参观,其对弘扬革命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得出南京市设立多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南京大学生革命精神传承状况的影响。7月19日团队来到了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等四所学校发放“对南京大学生革命精神传承状况的调查问卷”,以便于团队得出南京市爱国主义基地对大学生革命精神传承的真正影响。19日晚团队在整理问卷中初步得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弘扬革命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日返程,统计学院南京革命教育调研团队外出行动圆满结束。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参观者络绎不绝。足以看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现场教育是传承革命精神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让人们更直观的了解历史、认识历史,从而弘扬和传承革命精神。

第2篇 2019南京社会实践报告

12日上午9点,我们来到了本次征程的最重要的一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它是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筑建,展馆门口的遇难者们惨绝人寰的雕塑,他们脸上写满了恐惧与悲惨。

进入展馆内,它正式向我们上演了一幕幕南京大屠杀时恐怖的场景。馆内陈列了当年南京大屠杀的照片,历史档案资料,中外人士当年对这次历史惨案所写的纪实、报道和出版的专著、图书、报刊,至今尙健的1000多为幸存者的名册、证言、证词和事物,这一切令人倒吸一口气。

这里为我们展现了南京这座和平繁华、闻名遐迩的大都市变成了惨不忍睹,阴森恐怖的人间地狱,日本军队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最恐怖的一页。敌人的残暴让我们痛恨,悲惜人们的生命,我们不能忘记这屈辱的岁月。

走出馆外,我们拿出脚架和dv对来此参观的人们做了相关采访,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着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但我们却拥有同样的一颗和平之心。

期间碰到了北京科技学院前来做社会实践的同学,我们与他们进行了简短的交流。

带着复杂的心情,我们离开了这里,这里曾是我们最期盼到来的地方,如今却是我们最不敢提起的地方。就像馆里的那句话:“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每一名爱国的有志青年都会牢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简短的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了雨花台区,按着原计划来到了南京抗日战争民间纪念馆,继续我们的红色之旅。

虽然与馆藏众多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无法相比,但它更注重历史的变迁,由民间人士自由创办 ,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民间抗战馆之一。它藏在安德门大街边一栋小楼内。朝里走一个小小的徽标,这才是博物馆并不宽敞的入口。

入口处墙上镌刻着田汉的名言*句,走进展厅侧面悬挂着72张神情各异的幸存者照片,均为馆长吴先斌采访时所摄,象征着南京那段黑暗的屠杀史。

三楼,四楼是博物馆的所在地,整个博物馆虽百平米大,但布局却独具匠心。

四楼陈列着楼作为资料室陈列着有关抗日战争的书籍万余册,其中设有专门的书桌上有来自爱国团体和个人留下的与抗战有关的爱国箴言。

我们共同代表材料学院团委写下了自己的感悟。

回到展厅入口,迎门镌刻的巨幅《义勇军进行曲》词谱,撼人心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小结

本次xx年材料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南京之行就这样顺利落下帷幕。

但此次征程的每一站都深深刻在了我们的心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在历史的回顾中,审段视自我,认识自我,修正自我。历史虽然过去了,但历史也被一一句的记录下来,无法回写,然而未来我们可以掌控,少年强则国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南京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

为积极响应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作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社团联合会的成员,我们一行6人自发组成“南京印记”小分队并进行了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该社会实践活动以“融入山水城林的记忆——南京革命遗迹寻踪”为主题,于7月17日圆满落下帷幕。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因此我们选择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作为实践的开端。首先我们参观了纪念馆。纪念馆内的气氛是沉重的,黑暗下能看清的是一具具同胞的遗骸和一张张日军残害中国同胞的图片资料。纪念馆外遇难同胞纪念碑上的数——300000,足以证明日军的滔天罪行。

“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这是在南京大屠杀中曾无私救助过中国平民的约翰·拉贝先生说的,这句话被刻在纪念馆内的墙上。的确,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追究些什么,但历史的惨痛教训我们不能忘记,千千万万个遇难同胞的鲜血我们不能忘记。

参观完纪念馆后,我们又向馆内负责人询问了相关情况。负责人告诉我们,遇难同胞们的资料至今仍不健全,希望通过我们,通过广大媒体群众,呼吁民众提供线索,完整遇难同胞的资料。

“可以宽恕,

但不可以忘却”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7月13日,我们来到了实践的第二站——梅园新村。刚来到梅园新村纪念馆,我们首先参观了馆内陈设以及资料,了解了这段历史,从中体悟到了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由于纪念馆内不能发放问卷,我们就到纪念馆附近的街道以及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也向被调查者询问了有关南京革命遗迹的了解情况。有一些外地来参观梅园新村的游客表示南京的红色文化氛围很浓重,这份红色精神也希望我们学生能传承下去。

渡江胜利纪念馆

实践过程中最“艰辛”的事情就是去往渡江胜利纪念馆的路途遥远且偏僻,我们一路换乘了3次车又步行了许久才到达目的地,那天的天气完全没有台风的踪迹,实在是酷暑难耐。好在终于到达了纪念馆,我们顾不上休息就进行了参观。

从渡江战役的胜利中我们感受到了胜利的不易与喜悦,体会到不畏艰险的红色精神。

另外,我们注意到,渡江胜利纪念馆虽然周边人烟稀少,但是馆内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这说明了南京市民以及来宁的游客都很注重红色旅游。

雨花台烈士陵园

在雨花台烈士陵园,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两天。第一天我们进行了具体的参观,针对纪念馆内外进行了记录。第二天,我们主要进行了采访以及问卷调查活动,针对雨花台的历史,我们设置了几个问题随机采访路人,并汇总这些问题写入之后的报告中。

雨花台烈士陵园

庄严肃穆

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了,但是从这次实践中领悟到的红色精神没有结束,我们需要传承的红色精神没有结束。生活在南京这样一座被红色文化侵染许久的城市,这是幸运,更是责任。通过此次革命遗迹的探访,我们对红色的理解又加深了,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把这份文化与精神传承下去。

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十二·九”学生运动80周年纪念日做出宣传,传承革命精神,xx年7月17日-20日,统计学院xx级杨润苗、吴婧玉、朱新宇、马雪聪、王玥雯五人由北京出发前往江苏南京,寻访抗战纪念遗址。

正式到达南京为17日上午,简单的休整过后,下午团队便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馆保持屠杀遗址的原型地貌,建筑成一座纪念性的墓冢。在纪念馆中,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无不感受到纪念馆肃穆沉重的氛围,在参观过后,无不被当年侵华日军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慨。在纪念馆出口处,团队随机调查了几位游客,他们都被纪念馆所陈列的历史感到悲哀与震惊。正如拉贝所说:“可以原谅,但是不可以忘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设立,并不是为了宣传仇恨,而是让我们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更好地开创未来。

7月18日,团队前往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雨花台烈士陵园,烈士就义群雕、纪念馆和纪念碑是主要纪念性建筑。在国民*统治时期,雨花台是屠杀***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先后有近10万革命先烈在此惨遭杀害,陵园既是在此原址上建立的。在这块埋葬着无数先烈的土地上,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的脚步都十分沉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走出纪念馆,团队依旧随机采访了了几位游客,他们都表示这样的纪念馆值得参观,其对弘扬革命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得出南京市设立多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南京大学生革命精神传承状况的影响。7月19日团队来到了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等四所学校发放“对南京大学生革命精神传承状况的调查问卷”,以便于团队得出南京市爱国主义基地对大学生革命精神传承的真正影响。19日晚团队在整理问卷中初步得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弘扬革命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日返程,统计学院南京革命教育调研团队外出行动圆满结束。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参观者络绎不绝。足以看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现场教育是传承革命精神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让人们更直观的了解历史、认识历史,从而弘扬和传承革命精神。

南京抗战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

为更加深入了解南京地区民间抗战史,我们社会实践团队计划走访南京民间抗日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抗战遗址、南京市向阳敬老院、荣平康复中心及金陵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地对现存抗战老兵的生存情况进行调研以及对南京地区民间抗战史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与汇编。

访问南京民间抗战史料馆

实践活动的第一天,大家一起走访参观了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储藏了大量有关南京民间抗战的真实历史,由此我们对南京民间抗战史有了最基本的了解,了解了日军侵华、占领南京的罪恶事实。通过一幅幅再现屠城史的黑白照片,一幅幅不屈抗战的真实记载,博物馆种种历史事实照片的呈现和真实历史文的叙述,我们了解到了当年英勇的中国人为了保护家园浴血奋战的经历,了解到生活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生活的不易。通过参观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地,让我们对中国抗战历史有了更为清晰更为深入的了解。

志愿服务参加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七七事变纪念活动

纪念抗日战争77周年这天,我们团队在这特殊的一天里,作为七七事变周年活动的志愿者,陪伴16名抗战老兵及其亲属组成的参观团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悼念活动,与老兵们共同追忆抗战岁月、缅怀遇难同胞。在现场,我们亲眼看见许多老兵在看到馆内重现的日军杀害中国人民的情景时留下了泪水,他们的悲恸之情我们由此感同身受。在休息期间,我们与老兵促膝谈心,众多老兵爷爷给我们讲了当年真实的故事,同时他们也反复给我们强调勿忘国耻,好好学习。通过纪念七七事变志愿服务的活动,我们深知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正视历史,牢记历史,铭记抗战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情怀。

走访向阳敬老院老兵爷爷

按照事先的计划,我们同样也拜访生活在向阳敬老院这边的抗战老人们。我们有幸见到了五位抗战老兵爷爷,他们对生活的热情让我们不由得惊叹。虽然他们年岁已高,但他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降低。他们每天去锻炼,看报了解时事新闻,练书法,写日记等等,让生活充实而有意义。看到这些活到老学到老的抗战老兵,我们也被他们对生活的那份爱所感染。此外我们这次不像前一次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那么短暂的跟爷爷们接触,而是通过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来了解他们。在他们的身上我们收获到了珍贵的一手资源,同时爷爷们也给了我们关于我们社会实践各种建议和意见。

寻访南京民间抗战遗址

寻访南京民间抗战遗址工作主要是走访涉足草鞋峡、利济巷2号(慰安妇遗址)、雨花台、灵谷寺、燕子矶等一系列民间抗战遗址。由于那几天天气较为闷热,团队的小伙伴们又常常在外奔波吃不消,于是我们兵分两路分批次出去走访遗址。令我们失望的是,我们希望研究的7个民间抗日战争遗址。除了雨花台和灵谷寺保存较为完好外,其余几个遗址都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已经看不出曾经发生的动乱,因此给我们的走访计划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只能选择其中有真实价值的遗址来作为我们的实践考察对象。

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档案馆史料搜集

通过几天的实践,我们团队在涉外实践这一方面有了很足的底气,但是在具体的资料掌握方面还存在欠缺,之前的资料来源只是学校的图书馆。为了弥补欠缺,今日我们兵分三路去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和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进行资料搜集。我们资料搜集四个方面,主要是老兵口述抗战史、南京保卫战、走访南京抗战遗址以及同时期的社会热点。

本次实践活动,通过对南京民间抗战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与汇编,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了侵华罪行,提醒了我们要牢记历史、莫忘国耻,展现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新形象。同时,这次社会实践也我们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的绚丽舞台,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积累了社会经验,提高了自己团队协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将为我们以后走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实践报告——南京云锦

我在大学里学习的艺术设计中的纺织艺术设计,这是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有的一项工艺。我想参加社会实践,就是冲着有纺织的方面去的,我知道,目前有很多的情况值得我们去了解。我也不熟悉其中的主要关窍,所以我只能去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戊,位于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贡品,因其丰富的文化和科技内涵,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作为中国最高贵的织锦,中国丝绸最高技艺标志的南京云锦,鼎盛时曾拥有3万多台织机,近三十万人以此和相关产业为生,是当时南京最大的手工产业,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社会影响,云锦不仅是南京人的骄傲,也是全人类文明的骄傲。

时至今日,我厂(贡锦云锦研究所)的云锦仍是用5.6米长、4米高、1.4米宽的大花楼木质提花机,由上、下两人配合操作生产出来的。它的生产工序用目前流行的电脑语言来解释较为形象,充分体现了我们云锦研究所前辈的职明才智。

“挑花结本”,相当于软件设计,它用古老的绳索绳记事的方法,把花纹图案色彩转变成程序语言,再上机进行织造。此工艺技术要求很高,实际上是一种以线为材料,进行储存纹样程序的创作设计过程。他不仅要把纹样按织物的具体规格要求,计算“分寸秒忽”,将纹样在每一根线上的细腻变化表现出来,还要按纹样图案的规律,把繁杂的色彩进行最大限的同类合并,编结成一本能上机织造,让织手读懂的程序语言花本。

机上坐着的人,称作“拽花工”,只要按过线顺序提拽即可,相当于在敲电脑键盘。机下坐着的人,称“织手”,他使用“通经断纬”的技术(纬线由不定数的彩绒段拼接而成),挖花盘织,妆金敷彩,就能织出五彩缤纷的云锦来,他面前的织造面即相当于电脑显示屏,这种工艺,至今尚不能被机器所替代。

云锦的织造工艺高超精细,除前面介绍的“挑花结本”、“通经继纬”以外,夹金织银也是云锦的一大特点。织物显得雍容华贵,金碧辉煌,满足了皇家御用品的需要。正因为长期是宫廷用品,一味法语精,在制作中不异工本代价,才使云锦后来居上,达到织锦工艺登峰造极度的地步,云锦主要有“织金”(用黄金打成箔,切成丝,捻成线织就)、“库锦”、“库缎”、“妆花”四大类品种,用于皇帝龙袍、皇后凤衣、霞披、嫔妃的丽装靓服、宫廷装饰及坐、褥、靠垫、枕被等实用品。云锦有时还作为朝廷礼品,馈赠外国君主和使臣以及赏赐大臣和有功之人。我厂的云锦研究所复制的元、明、清龙袍被故宫博物馆珍藏.云锦珍藏册被国家指定为专用礼品.

南京云锦自宋代由彩锦演变而来,到了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统治者习尚用真金妆点官服,加之当时国力扩张,黄金开采量增大,使以织金夹银为主要特征的云锦脱颖而出,后来居上,成为最珍贵、工艺水平最高的丝织品种。受到封建君主和豪门贵族的宠爱。也受到蒙、藏、维吾尔等少数民族人民的喜爱。此后,元、明、清三朝都指定云锦为皇室御用贡品。历代统治者相继在南京设立官办织造局,专门管理云锦的生产并垄断了云锦的销售。这在客观上又进一步推动了云锦的发展和繁荣。清康熙、雍正年间,南京云锦生产达到高峰,秦淮河一带机户云集,机杼声彻夜不绝,云锦产量空前。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上三代四人曾任清代江宁织造官达65年之久。我厂和我厂的云锦研究所也将为云锦的复兴事业做出贡献!

这一次实践对我来说,我虽然没有学到很多的纺织技术,可是我开了眼界,原来艺术是这样的,自己之前接触到的东西真的不行,看到真正的艺术品才知道艺术的魅力,我知道了自己还有更多的地方需要学习,我相信我会努力的,我知道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但是我会努力的,我相信我吃在会在艺术殿堂中驰骋!

第3篇 2016年南京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

为积极响应学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作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社团联合会的成员,我们一行6人自发组成“南京印记”小分队并进行了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该社会实践活动以“融入山水城林的记忆——南京革命遗迹寻踪”为主题,于7月17日圆满落下帷幕。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因此我们选择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作为实践的开端。首先我们参观了纪念馆。纪念馆内的气氛是沉重的,黑暗下能看清的是一具具同胞的遗骸和一张张日军残害中国同胞的图片资料。纪念馆外遇难同胞纪念碑上的数字——300000,足以证明日军的滔天罪行。

“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这是在南京大屠杀中曾无私救助过中国平民的约翰·拉贝先生说的,这句话被刻在纪念馆内的墙上。的确,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追究些什么,但历史的惨痛教训我们不能忘记,千千万万个遇难同胞的鲜血我们不能忘记。

参观完纪念馆后,我们又向馆内负责人询问了相关情况。负责人告诉我们,遇难同胞们的资料至今仍不健全,希望通过我们,通过广大媒体群众,呼吁民众提供线索,完整遇难同胞的资料。

“可以宽恕,

但不可以忘却”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7月13日,我们来到了实践的第二站——梅园新村。刚来到梅园新村纪念馆,我们首先参观了馆内陈设以及资料,了解了这段历史,从中体悟到了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由于纪念馆内不能发放问卷,我们就到纪念馆附近的街道以及社区进行了问卷调查,也向被调查者询问了有关南京革命遗迹的了解情况。有一些外地来参观梅园新村的游客表示南京的红色文化氛围很浓重,这份红色精神也希望我们学生能传承下去。

渡江胜利纪念馆

实践过程中最“艰辛”的事情就是去往渡江胜利纪念馆的路途遥远且偏僻,我们一路换乘了3次车又步行了许久才到达目的地,那天的天气完全没有台风的踪迹,实在是酷暑难耐。好在终于到达了纪念馆,我们顾不上休息就进行了参观。

从渡江战役的胜利中我们感受到了胜利的不易与喜悦,体会到不畏艰险的红色精神。

另外,我们注意到,渡江胜利纪念馆虽然周边人烟稀少,但是馆内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这说明了南京市民以及来宁的游客都很注重红色旅游。

雨花台烈士陵园

在雨花台烈士陵园,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两天。第一天我们进行了具体的参观,针对纪念馆内外进行了记录。第二天,我们主要进行了采访以及问卷调查活动,针对雨花台的历史,我们设置了几个问题随机采访路人,并汇总这些问题写入之后的报告中。

雨花台烈士陵园

庄严肃穆

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了,但是从这次实践中领悟到的红色精神没有结束,我们需要传承的红色精神没有结束。生活在南京这样一座被红色文化侵染许久的城市,这是幸运,更是责任。通过此次革命遗迹的探访,我们对红色的理解又加深了,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把这份文化与精神传承下去。

范文二】

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十二·九”学生运动80周年纪念日做出宣传,传承革命精神,xx年7月17日-20日,统计学院xx级杨润苗、吴婧玉、朱新宇、马雪聪、王玥雯五人由北京出发前往江苏南京,寻访抗战纪念遗址。

正式到达南京为17日上午,简单的休整过后,下午团队便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馆保持屠杀遗址的原型地貌,建筑成一座纪念性的墓冢。在纪念馆中,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无不感受到纪念馆肃穆沉重的氛围,在参观过后,无不被当年侵华日军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慨。在纪念馆出口处,团队随机调查了几位游客,他们都被纪念馆所陈列的历史感到悲哀与震惊。正如拉贝所说:“可以原谅,但是不可以忘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设立,并不是为了宣传仇恨,而是让我们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更好地开创未来。

7月18日,团队前往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雨花台烈士陵园,烈士就义群雕、纪念馆和纪念碑是主要纪念性建筑。在国民*统治时期,雨花台是屠杀***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先后有近10万革命先烈在此惨遭杀害,陵园既是在此原址上建立的。在这块埋葬着无数先烈的土地上,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的脚步都十分沉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走出纪念馆,团队依旧随机采访了了几位游客,他们都表示这样的纪念馆值得参观,其对弘扬革命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得出南京市设立多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南京大学生革命精神传承状况的影响。7月19日团队来到了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等四所学校发放“对南京大学生革命精神传承状况的调查问卷”,以便于团队得出南京市爱国主义基地对大学生革命精神传承的真正影响。19日晚团队在整理问卷中初步得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弘扬革命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日返程,统计学院南京革命教育调研团队外出行动圆满结束。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参观者络绎不绝。足以看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现场教育是传承革命精神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让人们更直观的了解历史、认识历史,从而弘扬和传承革命精神。

第4篇 2016暑假社会实践报告:“铭记历史,牢记南京大屠杀”

12日上午9点,我们来到了本次征程的最重要的一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它是南京市人民政府为铭记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而筑建,展馆门口的遇难者们惨绝人寰的雕塑,他们脸上写满了恐惧与悲惨。

进入展馆内,它正式向我们上演了一幕幕南京大屠杀时恐怖的场景。馆内陈列了当年南京大屠杀的照片,历史档案资料,中外人士当年对这次历史惨案所写的纪实、报道和出版的专著、图书、报刊,至今尙健的1000多为幸存者的名册、证言、证词和事物,这一切令人倒吸一口气。

这里为我们展现了南京这座和平繁华、闻名遐迩的大都市变成了惨不忍睹,阴森恐怖的人间地狱,日本军队在南京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可耻,最恐怖的一页。敌人的残暴让我们痛恨,悲惜人们的生命,我们不能忘记这屈辱的岁月。

走出馆外,我们拿出脚架和dv对来此参观的人们做了相关采访,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拥有着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但我们却拥有同样的一颗和平之心。

期间碰到了北京科技学院前来做社会实践的同学,我们与他们进行了简短的交流。

带着复杂的心情,我们离开了这里,这里曾是我们最期盼到来的地方,如今却是我们最不敢提起的地方。就像馆里的那句话:“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每一名爱国的有志青年都会牢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简短的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了雨花台区,按着原计划来到了南京抗日战争民间纪念馆,继续我们的红色之旅。

虽然与馆藏众多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无法相比,但它更注重历史的变迁,由民间人士自由创办 ,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民间抗战馆之一。它藏在安德门大街边一栋小楼内。朝里走一个小小的徽标,这才是博物馆并不宽敞的入口。

入口处墙上镌刻着田汉的名言*句,走进展厅侧面悬挂着72张神情各异的幸存者照片,均为馆长吴先斌采访时所摄,象征着南京那段黑暗的屠杀史。

三楼,四楼是博物馆的所在地,整个博物馆虽百平米大,但布局却独具匠心。

四楼陈列着楼作为资料室陈列着有关抗日战争的书籍万余册,其中设有专门的书桌上有来自爱国团体和个人留下的与抗战有关的爱国箴言。

我们共同代表材料学院团委写下了自己的感悟。

回到展厅入口,迎门镌刻的巨幅《义勇军进行曲》词谱,撼人心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小结

本次xx年材料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南京之行就这样顺利落下帷幕。

但此次征程的每一站都深深刻在了我们的心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在历史的回顾中,审段视自我,认识自我,修正自我。历史虽然过去了,但历史也被一字一句的记录下来,无法回写,然而未来我们可以掌控,少年强则国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第5篇 南京抗战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

为更加深入了解南京地区民间抗战史,我们社会实践团队计划走访南京民间抗日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抗战遗址、南京市向阳敬老院、荣平康复中心及金陵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地对现存抗战老兵的生存情况进行调研以及对南京地区民间抗战史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与汇编。

访问南京民间抗战史料馆

实践活动的第一天,大家一起走访参观了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储藏了大量有关南京民间抗战的真实历史,由此我们对南京民间抗战史有了最基本的了解,了解了日军侵华、占领南京的罪恶事实。通过一幅幅再现屠城史的黑白照片,一幅幅不屈抗战的真实记载,博物馆种种历史事实照片的呈现和真实历史文字的叙述,我们了解到了当年英勇的中国人为了保护家园浴血奋战的经历,了解到生活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生活的不易。通过参观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地,让我们对中国抗战历史有了更为清晰更为深入的了解。

志愿服务参加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七七事变纪念活动

纪念抗日战争77周年这天,我们团队在这特殊的一天里,作为七七事变周年活动的志愿者,陪伴16名抗战老兵及其亲属组成的参观团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悼念活动,与老兵们共同追忆抗战岁月、缅怀遇难同胞。在现场,我们亲眼看见许多老兵在看到馆内重现的日军杀害中国人民的情景时留下了泪水,他们的悲恸之情我们由此感同身受。在休息期间,我们与老兵促膝谈心,众多老兵爷爷给我们讲了当年真实的故事,同时他们也反复给我们强调勿忘国耻,好好学习。通过纪念七七事变志愿服务的活动,我们深知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正视历史,牢记历史,铭记抗战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情怀。

走访向阳敬老院老兵爷爷

按照事先的计划,我们同样也拜访生活在向阳敬老院这边的抗战老人们。我们有幸见到了五位抗战老兵爷爷,他们对生活的热情让我们不由得惊叹。虽然他们年岁已高,但他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降低。他们每天去锻炼,看报了解时事新闻,练书法,写日记等等,让生活充实而有意义。看到这些活到老学到老的抗战老兵,我们也被他们对生活的那份爱所感染。此外我们这次不像前一次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那么短暂的跟爷爷们接触,而是通过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来了解他们。在他们的身上我们收获到了珍贵的一手资源,同时爷爷们也给了我们关于我们社会实践各种建议和意见。

寻访南京民间抗战遗址

寻访南京民间抗战遗址工作主要是走访涉足草鞋峡、利济巷2号(慰安妇遗址)、雨花台、灵谷寺、燕子矶等一系列民间抗战遗址。由于那几天天气较为闷热,团队的小伙伴们又常常在外奔波吃不消,于是我们兵分两路分批次出去走访遗址。令我们失望的是,我们希望研究的7个民间抗日战争遗址。除了雨花台和灵谷寺保存较为完好外,其余几个遗址都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已经看不出曾经发生的动乱,因此给我们的走访计划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只能选择其中有真实价值的遗址来作为我们的实践考察对象。

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等档案馆史料搜集

通过几天的实践,我们团队在涉外实践这一方面有了很足的底气,但是在具体的资料掌握方面还存在欠缺,之前的资料来源只是学校的图书馆。为了弥补欠缺,今日我们兵分三路去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和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进行资料搜集。我们资料搜集四个方面,主要是老兵口述抗战史、南京保卫战、走访南京抗战遗址以及同时期的社会热点。

本次实践活动,通过对南京民间抗战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与汇编,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了侵华罪行,提醒了我们要牢记历史、莫忘国耻,展现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新形象。同时,这次社会实践也我们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的绚丽舞台,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积累了社会经验,提高了自己团队协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将为我们以后走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6篇 社会实践报告——南京云锦

我在大学里学习的艺术设计中的纺织艺术设计,这是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有的一项工艺。我想参加社会实践,就是冲着有纺织的方面去的,我知道,目前有很多的情况值得我们去了解。我也不熟悉其中的主要关窍,所以我只能去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戊,位于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贡品,因其丰富的文化和科技内涵,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作为中国最高贵的织锦,中国丝绸最高技艺标志的南京云锦,鼎盛时曾拥有3万多台织机,近三十万人以此和相关产业为生,是当时南京最大的手工产业,在中国的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社会影响,云锦不仅是南京人的骄傲,也是全人类文明的骄傲。

时至今日,我厂(贡锦云锦研究所)的云锦仍是用5.6米长、4米高、1.4米宽的大花楼木质提花机,由上、下两人配合操作生产出来的。它的生产工序用目前流行的电脑语言来解释较为形象,充分体现了我们云锦研究所前辈的职明才智。

“挑花结本”,相当于软件设计,它用古老的绳索绳记事的方法,把花纹图案色彩转变成程序语言,再上机进行织造。此工艺技术要求很高,实际上是一种以线为材料,进行储存纹样程序的创作设计过程。他不仅要把纹样按织物的具体规格要求,计算“分寸秒忽”,将纹样在每一根线上的细腻变化表现出来,还要按纹样图案的规律,把繁杂的色彩进行最大限的同类合并,编结成一本能上机织造,让织手读懂的程序语言花本。

机上坐着的人,称作“拽花工”,只要按过线顺序提拽即可,相当于在敲电脑键盘。机下坐着的人,称“织手”,他使用“通经断纬”的技术(纬线由不定数的彩绒段拼接而成),挖花盘织,妆金敷彩,就能织出五彩缤纷的云锦来,他面前的织造面即相当于电脑显示屏,这种工艺,至今尚不能被机器所替代。

云锦的织造工艺高超精细,除前面介绍的“挑花结本”、“通经继纬”以外,夹金织银也是云锦的一大特点。织物显得雍容华贵,金碧辉煌,满足了皇家御用品的需要。正因为长期是宫廷用品,一味法语精,在制作中不异工本代价,才使云锦后来居上,达到织锦工艺登峰造极度的地步,云锦主要有“织金”(用黄金打成箔,切成丝,捻成线织就)、“库锦”、“库缎”、“妆花”四大类品种,用于皇帝龙袍、皇后凤衣、霞披、嫔妃的丽装靓服、宫廷装饰及坐、褥、靠垫、枕被等实用品。云锦有时还作为朝廷礼品,馈赠外国君主和使臣以及赏赐大臣和有功之人。我厂的云锦研究所复制的元、明、清龙袍被故宫博物馆珍藏.云锦珍藏册被国家指定为专用礼品.

南京云锦自宋代由彩锦演变而来,到了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统治者习尚用真金妆点官服,加之当时国力扩张,黄金开采量增大,使以织金夹银为主要特征的云锦脱颖而出,后来居上,成为最珍贵、工艺水平最高的丝织品种。受到封建君主和豪门贵族的宠爱。也受到蒙、藏、维吾尔等少数民族人民的喜爱。此后,元、明、清三朝都指定云锦为皇室御用贡品。历代统治者相继在南京设立官办织造局,专门管理云锦的生产并垄断了云锦的销售。这在客观上又进一步推动了云锦的发展和繁荣。清康熙、雍正年间,南京云锦生产达到高峰,秦淮河一带机户云集,机杼声彻夜不绝,云锦产量空前。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祖上三代四人曾任清代江宁织造官达65年之久。我厂和我厂的云锦研究所也将为云锦的复兴事业做出贡献!

这一次实践对我来说,我虽然没有学到很多的纺织技术,可是我开了眼界,原来艺术是这样的,自己之前接触到的东西真的不行,看到真正的艺术品才知道艺术的魅力,我知道了自己还有更多的地方需要学习,我相信我会努力的,我知道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但是我会努力的,我相信我吃在会在艺术殿堂中驰骋!

《南京实践报告(6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