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专项检查自查报告
根据市局关于开展重要信息系统和政府网站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及时对我局使用的网站安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好下。
一、高度重视,及时开展网络安全专项检查
局网络安全领导小组高度重视,责成相关责任人按照市公安局通知要求,对照安全检查项目逐项开展检查。准确填报相关报表,确保数据准确无误,确保按时报送相关材料。
二、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到位
我局使用的网站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级域网,网站开发、系统内容和运用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硬件(服务器、防火墙、核心路由器)等均由省食品药品监管管理局负责,我局仅是该二级域网使用单位。尽管如此,我局仍然明确了使用二级域网安全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领导、具体责任人和网络安全联络人员,制定了相关责任追究制定,对网上发布的相关政务信息、政策宣传等方面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和政务公开规定挂网公布。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省食品药品监管管理局网管中心,请求省局网管中心予以技术支持和保障,不断改进和完善。
从目前自查情况看,网络运行顺畅,网络安全无故障,未发生失泄秘和遭攻击等不安全情况。
此报告。
专项检查自查报告(2)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关于转发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意见》的通知〉的通知》(鲁组发xx】28号)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组发xx】17号精神),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街道认真对照《意见》的规定和要求,立足自身实际,对近年来选人用人工作进行全面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办事处根据中发[xx]7号文件的指示精神,我处在选拔干部任用干部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了《干部任用条例》中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了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一支认真实践“xxxx”重要思想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干部任用条例》的学习教育,认真贯彻执行《条例》及有关规定。自《干部任用条例》颁布之后,我处就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力争做到使《干部任用条例》深入民心。首先,党工委多次召开党委扩大会,对《干部任用条例》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每个领导干部都作了详细的记录,并在会上就《干部任用条例》中的一些条款进行讨论,加深对《条例》内涵的理解,使每个领导干部对《条例》的内容都有了全面的认识。其次,在每周五的机关干部学习会上对《干部任用条例》进行了学习并在学习完后进行了考试,使全体机关干部对《条例》的内容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干部任用方面的一些程序、条件等等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有利于在干部任用方面充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另外,又对办事处组织人事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门的较为深入的培训,使他们真正做到精通《干部任用条例》的内容,并结合具体的工作,深入贯彻执行好该条例,能够对群众在干部任用方面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促进我处干部任用工作的有效开展。再次,在具体执行该条例的过程中,我处根据自身工作实际,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配套制度,使该条例在我处的具体工作中得到了灵活的运用,其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们始终按照《条例》中的要求,坚持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原则、基本条件、遵守任职资格规定,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做好民主推荐、组织考察、讨论决定等方面的具体工作,认真落实执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规定,并把相关资料建档保存,保证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严格有序开展,使干部选拔任用真正得民心、顺民意。
二是不断完善深化《干部任用条例》及有关规定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首先,我处严格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范(试行)》中的规定,结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进一步规范我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防止和纠正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建立健全了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推进了我处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真正把领导班子建设成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其次,坚持原则,严格按照选拔程序,充分体现民主。党工委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通过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整个推荐工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充分采纳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设立意见箱。近两年来,结合《条例》,办事处出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跟踪考察制度,每半年对中层干部考察座谈一次,对不符合规定或表现不好的人员,坚决依法给予教育、降职或撤职的处分。结合《条例》,积极建立后备干部队伍培养制度,我处着眼于长远,每村建立了3—5名后备干部,处直机关每口选树了2—3名后备干部。调整人员过程中无一人提出异议,真正调出了干劲,调出了上进心,调出了机关活力,基层反映比较好,提高了党工委威信和形象。在村级后备干部民主推荐工作中,采取个人自荐、村党支部推荐和民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村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民主推荐村级后备干部,有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的初步人选,在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上进行民主测评,各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参会人员在50%以上。推荐的后备干部一般应具有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40周岁以下,村书记和村民委主任的后备干部年龄可放宽至45周岁。
村“两委”换届以前,组织专门人员对各村“两委”班子整体状况、每个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后备干部情况及村风民情、群众的思想状态等,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摸底,掌握全面情况,为换届选举提供决策依据。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区别各村不同情况逐一制定工作预案,做到一村一策、一村一案,为换届选举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在整个换届选举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保证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各项程序公开、公正、透明,需要公开的有关内容、环节都向党员群众公开,充分发动党员和群众参与,提高党员群众参与度。在换届选举过程中,认真按照宪法、党章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开展工作,确保选举程序的合法性和选举结果的有效性。坚持法定的程序不变通,规定的步骤不减少,没出现违法现象,不随意简化程序,坚决杜绝操作上的不规范行为。
三、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一是学习《干部任用条例》还不够深入。主要表现为:某些干部对《干部任用条例》的组织学习还不够细致,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刻,内容掌握还不够全面。对《条例》的学习还不够重视,有些条款和程序还不够熟悉。二是《干部任用条例》中规定有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在考察干部中,主要是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通过听取谈话人的口头介绍,看民主测评结果及考察对象的总结材料,形式比较单一,手段比较简单,难以发现考察对象的深层次问题。 有些人认为,如此考察只不过是走形式,因而积极性不高,不与考察组配合,敷衍了事;另外,有些人好人主义严重,怕得罪人,不敢反映问题,使得考察人员难以了解真实情况,对考察对象难以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比如,对村“两委”班子进行测评时,有些村的民主代表性不够。参与测评的党员和群众代表有些是被支部书记“特指”的,这样,公信度容易受到质疑。三是根据《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人人选,必须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注重考察工作实绩。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以上标准没有依据干部的不同级别、不同岗位作进一步细化,考察干部时,只能凭自己的理解程度和价值取向进行分析评价,难免产生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导致考察的失真失实。四是在写考察材料时,考察者的资历、阅历、理论素养、专业知识、兴趣爱好、思维方式、材料能力、责任意识等不同,直接影响考察结论的准确性。
四、整改措施
一是要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练好基本功,特别是要精通《干部任用条例》,熟练掌握选拔考察干部的方法、步骤和各个关键环节。党工委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认真带头学习《条例》,熟悉《条例》的基本内容,提高贯彻执行的自觉性。组织部门的干部要精通《条例》及相关法规文件的具体内容,做干部工作的“明白人”,坚持原则,切实为上级部门当好参谋助手,选好人、用好人。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宣传《条例》,让广大群众了解《条例》,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营造有利于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有利于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丰富考察方法,全面准确了解评价干部。进一步加强对《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考察方法的丰富运用。比如,可以在民主测评中开展“反向测评”,在拟提拔干部民主测评表中增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一栏,由参加民主测评的干部群众对考察对考察对象进行问题性评价,考察组对考察对象在测评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汇总”,再通过个别谈话、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印证,防止“问题”干部、“带病”干部蒙混过关。要突出选人用人这个重点,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继续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树立重品行的导向,注重选拔政治坚定、原则性强、清正廉洁、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干部;树立科学发展的导向,注重选拔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树立崇尚实干的导向,注重选拔求真务实、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干事不张扬的干部;树立鼓励创新的导向,注重选拔思想解放、作风扎实、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干部;树立群众公认的导向,注重选拔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能为民造福、群众拥护的干部。三是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决策机制,坚持和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差额选举等制度,使更多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要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细化考核标准,由笼统性考察向个性化考察转变。借助绩效考核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的考察标准。尽可能对干部的类别进行细化,准确把握不同类别干部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考察重点,建立侧重点不同的考察指标体系。继续推行并不断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培养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建立干部考核与干部培训、选拔、任用相衔接的良性机制。四是开展好“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从严治处、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突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个主题,教育引导机关干部加强理论武装,强化党性锻炼,坚持公道正派,提高道德修养,着力解决在政治坚定性,品德纯洁性、作风先进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建设成过硬的队伍,为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服务,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五是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干部考察材料质量。进一步落实干部考察责任制度,全面分析和归纳,强化工作人员在撰写考察材料过程中的责任意识。
专项检查自查报告(3)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关于转发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意见》的通知〉的通知》(鲁组发20xx】28号)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组发20xx】17号精神),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街道认真对照《意见》的规定和要求,立足自身实际,对近年来选人用人工作进行全面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办事处根据中发[20xx]7号文件的指示精神,我处在选拔干部任用干部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了《干部任用条例》中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了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一支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干部任用条例》的学习教育,认真贯彻执行《条例》及有关规定。自《干部任用条例》颁布之后,我处就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力争做到使《干部任用条例》深入民心。首先,党工委多次召开党委扩大会,对《干部任用条例》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每个领导干部都作了详细的记录,并在会上就《干部任用条例》中的一些条款进行讨论,加深对《条例》内涵的理解,使每个领导干部对《条例》的内容都有了全面的认识。其次,在每周五的机关干部学习会上对《干部任用条例》进行了学习并在学习完后进行了考试,使全体机关干部对《条例》的内容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干部任用方面的一些程序、条件等等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有利于在干部任用方面充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另外,又对办事处组织人事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门的较为深入的培训,使他们真正做到精通《干部任用条例》的内容,并结合具体的工作,深入贯彻执行好该条例,能够对群众在干部任用方面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促进我处干部任用工作的有效开展。再次,在具体执行该条例的过程中,我处根据自身工作实际,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配套制度,使该条例在我处的具体工作中得到了灵活的运用,其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们始终按照《条例》中的要求,坚持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原则、基本条件、遵守任职资格规定,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做好民主推荐、组织考察、讨论决定等方面的具体工作,认真落实执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规定,并把相关资料建档保存,保证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严格有序开展,使干部选拔任用真正得民心、顺民意。
二是不断完善深化《干部任用条例》及有关规定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首先,我处严格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范(试行)》中的规定,结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进一步规范我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防止和纠正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建立健全了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推进了我处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真正把领导班子建设成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其次,坚持原则,严格按照选拔程序,充分体现民主。党工委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通过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整个推荐工作本着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充分采纳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设立意见箱。近两年来,结合《条例》,办事处出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跟踪考察制度,每半年对中层干部考察座谈一次,对不符合规定或表现不好的人员,坚决依法给予教育、降职或撤职的处分。结合《条例》,积极建立后备干部队伍培养制度,我处着眼于长远,每村建立了3—5名后备干部,处直机关每口选树了2—3名后备干部。调整人员过程中无一人提出异议,真正调出了干劲,调出了上进心,调出了机关活力,基层反映比较好,提高了党工委威信和形象。在村级后备干部民主推荐工作中,采取个人自荐、村党支部推荐和民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村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民主推荐村级后备干部,有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的初步人选,在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上进行民主测评,各村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参会人员在50%以上。推荐的后备干部一般应具有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40周岁以下,村书记和村民委主任的后备干部年龄可放宽至45周岁。
村“两委”换届以前,组织专门人员对各村“两委”班子整体状况、每个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后备干部情况及村风民情、群众的思想状态等,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摸底,掌握全面情况,为换届选举提供决策依据。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区别各村不同情况逐一制定工作预案,做到一村一策、一村一案,为换届选举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在整个换届选举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保证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各项程序公开、公正、透明,需要公开的有关内容、环节都向党员群众公开,充分发动党员和群众参与,提高党员群众参与度。在换届选举过程中,认真按照宪法、党章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开展工作,确保选举程序的合法性和选举结果的有效性。坚持法定的程序不变通,规定的步骤不减少,没出现违法现象,不随意简化程序,坚决杜绝操作上的不规范行为。
三、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是学习《干部任用条例》还不够深入。主要表现为:某些干部对《干部任用条例》的组织学习还不够细致,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刻,内容掌握还不够全面。对《条例》的学习还不够重视,有些条款和程序还不够熟悉。
二是《干部任用条例》中规定有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在考察干部中,主要是民主测评和个别谈话,通过听取谈话人的口头介绍,看民主测评结果及考察对象的总结材料,形式比较单一,手段比较简单,难以发现考察对象的深层次问题。 有些人认为,如此考察只不过是走形式,因而积极性不高,不与考察组配合,敷衍了事;另外,有些人好人主义严重,怕得罪人,不敢反映问题,使得考察人员难以了解真实情况,对考察对象难以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比如,对村“两委”班子进行测评时,有些村的民主代表性不够。参与测评的党员和群众代表有些是被支部书记“特指”的,这样,公信度容易受到质疑。
三是根据《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考察党政领导职务拟人人选,必须全面考察其德、能、勤、绩、廉,注重考察工作实绩。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以上标准没有依据干部的不同级别、不同岗位作进一步细化,考察干部时,只能凭自己的理解程度和价值取向进行分析评价,难免产生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导致考察的失真失实。四是在写考察材料时,考察者的资历、阅历、理论素养、专业知识、兴趣爱好、思维方式、材料能力、责任意识等不同,直接影响考察结论的准确性。
四、整改措施
一是要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练好基本功,特别是要精通《干部任用条例》,熟练掌握选拔考察干部的方法、步骤和各个关键环节。党工委班子特别是“一把手”认真带头学习《条例》,熟悉《条例》的基本内容,提高贯彻执行的自觉性。组织部门的干部要精通《条例》及相关法规文件的具体内容,做干部工作的“明白人”,坚持原则,切实为上级部门当好参谋助手,选好人、用好人。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宣传《条例》,让广大群众了解《条例》,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营造有利于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有利于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丰富考察方法,全面准确了解评价干部。进一步加强对《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考察方法的丰富运用。比如,可以在民主测评中开展“反向测评”,在拟提拔干部民主测评表中增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一栏,由参加民主测评的干部群众对考察对考察对象进行问题性评价,考察组对考察对象在测评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汇总”,再通过个别谈话、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印证,防止“问题”干部、“带病”干部蒙混过关。要突出选人用人这个重点,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继续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树立重品行的导向,注重选拔政治坚定、原则性强、清正廉洁、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干部;树立科学发展的导向,注重选拔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树立崇尚实干的导向,注重选拔求真务实、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干事不张扬的干部;树立鼓励创新的导向,注重选拔思想解放、作风扎实、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干部;树立群众公认的导向,注重选拔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能为民造福、群众拥护的干部。
三是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决策机制,坚持和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差额选举等制度,使更多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要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细化考核标准,由笼统性考察向个性化考察转变。借助绩效考核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不同类别领导干部的考察标准。尽可能对干部的类别进行细化,准确把握不同类别干部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考察重点,建立侧重点不同的考察指标体系。继续推行并不断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培养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建立干部考核与干部培训、选拔、任用相衔接的良性机制。
四是开展好“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从严治处、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突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个主题,教育引导机关干部加强理论武装,强化党性锻炼,坚持公道正派,提高道德修养,着力解决在政治坚定性,品德纯洁性、作风先进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建设成过硬的队伍,为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服务,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
五是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干部考察材料质量。进一步落实干部考察责任制度,全面分析和归纳,强化工作人员在撰写考察材料过程中的责任意识。
专项检查自查报告(4)
省安监局:
xx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六大行业开展“红顶中介”专项检查的通知》下发后,林区安监局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全系统扎实开展专项检查。现报告如下 :
一、党组高度重视,组织部署周密。一是在各项工作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党组把专项整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二是主要领导亲自抓。安监局成立了专项检查整治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张文亲自担任组长,对检查整治工作给予有力领导。三是制订了周密计划。安监局制订了《关于对全区安全生产领域“红顶中介”进行专项检查整治方案》,指导专项检查整治活动深入有序地开展。
二、以问题为导向,明确重点。安监局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检查目标,在“严、细、深、实”上下功夫。
首先,对“红顶中介”检查整治工作进行深入宣传发动。局工作人员利用执法检查、审批、许可和在网站上开高专栏等多种形式,对企业和办事群众进行宣讲,使服务对象知悉中介服务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及中介组织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与此同时,安监督局还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对中介服务的咨询投诉。
其次,突出检查重点。根据林区实际,把检查重点放在安监局是否与所属或管辖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真正脱钩;是否违规将现有或已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转为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是否有指定或者变相指定中介服务;是否在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违规开支、报销费用、索贿受贿等问题;是否有违规使用财政、国有资金购买中介服务,虚假支付中介服务项目及违规使用票据、乱收乱支,不按规定实行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问题。工作人员是否有利用职权插手、干预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市场,在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持股分红、占有财物、违规兼职取酬,报销费用,勾结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套取国家资金等问题。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有否利用行政权力搞行业垄断,强行服务并收费,强制企业入会、参加各类培训班、研讨班并收费,强制收取赞助费、咨询费、服务费、审验费等问题。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是否有借监管部门及其公职人员的名义或利用向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搞利益输送、报销费用等方式,排挤其他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介入,抢占市场,垄断经营,强制服务等问题。
第三,对与中介服务有关的各个工作流程和环节进行认真清理。对近年来的审批、许可事项,一一进行清理,重点检查有无依据审批、越权审批,有无擅自将中介服务作为审批前置条件等。
三、认真逐单位逐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林区安全生产领域现有一个社团组织安全生产协会、一家事业单位疾控中心,分别承担了相关的安全生产服务工作。
安全生产协会是经林区民政局批准成立的独立的社团组织,近年来,协会紧紧围绕全区安全生产中心任务,利用网络,及时把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安全标准化推广、伤亡事故等安全生产情况传递给会员单位。积极配合安监局开展“隐患治理,保障安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等主题活动,邀请安全生产方面的专家授课、研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好转,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协会是经确定的企业标准化创建评审组织单位,没有进行中介评价服务。会员单位都是书面申请加入协会,协会的主要经济收入为会员单位的会费,会费标准为协会会员大会讨论一致通过,由会员主动按时缴纳。协会经费支出主要是组织专家查隐患和对会员单位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支出,没有组织外出考察等,没有报销其他费用。
疾控中心承担职工上岗离岗体检等职业卫生服务,收费标准由林区物价局核定,在物价检查中没有发现滥收费问题。
林区企业的安全评价、咨询等都是由企业自主选择的区外中介服务机构进行,安监局没有指定或变相指定行为。
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检查自查报告
第2篇 2023年开学专项督导检查自查报告
开学专项督导检查自查报告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开学专项督导检查自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
2023年开学专项督导检查自查报告一】
我校认真组织领导班子学习“青教办字(2022)4号”文件精神,成立专项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到人,责任明确。按照“青教办字(2022)4号”文件及2023年春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的重点内容,我校从具体细节抓起,逐项排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学校开学条件保障
学校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组织教师3月7日下午返校,准备开学初各项业务工作。学生3月8日上午到校报到,清点人数,收缴各类寒假作业,分发学生书籍簿本,3月8日正式上课。贫困生资助资金已发放到位,学校不存在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学生。学生教材均符合政府要求,学校未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开学初后勤、安保处对学校各类设施、水、电进行了全面检查,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开学第一课对学生进行了安全及文明礼仪教育,开学第一天,升好第一次国旗,做好第一次课间操,上好第一节课。做好第一次作业。
二、学校安全工作
3月7日下午,学校安保处专门对学校的各类设施设备进行了安全隐患的排查,并进行了及时处理,确保学生安全到校,学校大门及时关闭,外来人员必须做好各类登记,经考察无疑后再准许进入。学校值班室各类安保器材完备,监控到位,且正常运转。学生上下学校门口有教师值班、有安全标志,无非法营运接送学生车辆,学生均由其监护人接送,且每辆车不准超过2人,学校门口暂时未设置减速带。开学第一天学校组织各班开展了“安全教育第一课”活动,从不同方
面教育学生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学校各类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齐全,学生均参加过各类演练活动,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学校网络建设正常,无任何安全隐患。
三、规范办学行为情况
学校无乱办班、乱补课现象,学校无乱收费现象,学校收费工作均面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学生校服征订征求学生及家长意见,本着自愿原则参与,学校不强行征订,校服质量过关,价格由物价局定。学校均衡编班,对学生的成绩不排名、不公示,学校作息时间合理,保障学生每天在校学习6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不低于1小时,认真开展体艺活动。
四、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配备足,能满足教学的需求。教师无越级上访事件,通过教代会反映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无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行为。
五、学校自查、抽查情况
为了贯彻落实好此文件精神,学校专门成立领导小组,逐项开展活动。
六、专项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学校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安排人员认真开展好好各项工作,抓好工作的落实。
2023年开学专项督导检查自查报告二】
根据国教督办《关于开展2023年春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要求,《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开学工作的通知》的文件夹精神,我校也成立春季开学工作自查组。对落实开学条件保障、开学教育、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推进新学期重点工作、中央“八项规定”、规范办学行为以及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上岗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及时成立开学工作自查小组。
由校长__*任小组组长,教导主任__*、安保小组__*、__*、教代会__*为成员,对开学收费、课程安排、教学实施、安全协议、中央“八项规定”进行了认真自查。
二、自查结果
1、开学收费工作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对收费项目进行了公示,只收取了地方教材费,票据与实际收费相符。除此之外,学校无任何其它收费项目。各班主任、课任教师也无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现象。
采取的主要措施、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
2、课程安排与实施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由学校教导处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文秘网!/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校委会讨论研究,最后制定任课教师安排表、课表。要求老师不加重学生负担,在日常教学中,严格按课标要求进行教学,把握教学进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
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不移用或挤占音体美劳等课,确保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各班主任负责做好与科任老师的交流、协调工作,组织召开好家长会,并向所有家长进行书面承诺,确保减负工作的全面落实。学校把“轻负高质”工作的成绩与教师考核、职评、评优挂钩。
我们深知阳光体育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鼓励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增强了师生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学生健康的体魄,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生活,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安全协议签订自查
学校与各办公室和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学校还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同时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
4、中央“八项规定”的学习与落实
首先组织老师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内容,做到学习有安排,人人有笔记。学习开会次数明显减少,无上级检查接待支出,厉行勤俭节约,控制办公开支。
5、学校责任督学挂牌上岗自查
学校责任督学牌挂在学校大门外最显眼的位置,公示着领导姓名、职
务、联系电话,让过往群众都能看得到,方便了与群众的联系。
三、存在问题
要自查中,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个别教师的个人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学生“减负”方面还要下力气,教学方式方法与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但我们一定会不断努力,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3年开学专项督导检查自查报告三】
本学期,我校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的要求,于2月23日准时开学报到,并及时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使学校的工作在短时间内有计划、按步骤地得到了开展。下面就我校开学工作开展情况做以自查
一、基本情况
学校共设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8人,其中女103人,教职工14人,专任教师合格率、任职资格率为100%。本年度学区共有适龄生171人,其中女88人,随着义务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学,自xx年以来,学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及15周岁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均为100%。学校设有图书室、多媒体室,教学设施基本满足教学需求。学校占地面积6506平方米,生均3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20平方米,生均3.56平方米。
开学初期我校教师提前一周到校对校园进行了规划平整,同时对各班级的室内布置重新进行了美化。近期我校又对墙体的校风与校训进行了大的更换--由原来的平面字变成了现在的立体字,这使得这些风纪字变得更加醒目。相信通过这些努力一定会使学生在新学期感受到新的气象。
二、工作措施
1、切实加强校务透明度建设。为增强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开学初校委会一班人员及时召开了校委会,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实行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并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对本学期各项工作分工、财务收支、帐务管理及学校用品购买办法等进行了会议公开,充分接受全体教师的监督。学校购买用品票据报销实行购物人、收物人和校长共同签字的办法,使学校财务管理做到了人人参与监督的透明化管理,同时学校在开学的第一周就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促使了教师“以德育人”理念的升华。
2、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办人民满意教育是我们的追求,在办学中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全面育人”理念,充分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教育教学。
3、安全工作高于一切。由于暑假期间学生脱离学校管理教育,部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所淡薄,针对这一现状,在开学报到的第二天,我校就严格要求各班集中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入学安全教育,在第一时间内树立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学校又及时组织教师学习了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安全目标责任书等内容,使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性。做到安全警钟常鸣,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4、开学常规管理。为确保我校学校各项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规范化、正常化,我校严格依据中心校的部署安排,教师于2月23日开学报到,2月25日整理校园,集中开展安全教育,制定教学计划及安排,3月1日正式开课,全体师生严格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准时到校,无缺岗和缺课的现象发生。
5、认真贯彻中央七号文件精神和阳光体育运动。学校按照课程设置安排,开足开齐了体育健康课程,全体教师不得随意挤占一课三操两活动时间,学生的一课三操两活动必须有人负责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并要求学生的家庭作业每天不得超过40分钟,从而保证了学生每天的休息和活动时间,为提高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6、上一学期农远的配套设施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贡献了大量的力量。学期开始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这一设备的作用,我校为此配备了较为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郭友范、陈璀璨),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我校的电教水平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会为其他老师的教学带来更加便利与广泛的教学资源。
三、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打算
开学近一周来,虽然我校的各项工作在学校的安排部署下正在逐步开展,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诸如部分工作进度缓慢;教育配套资金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无法进行;个别工作还需根据实际进行调整等,针对这些问题我校会积极与中心校及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最终把问题逐步解决掉。
第3篇 审计局关于开展专项保密检查的自查报告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
为进一步加强保密工作管理,组织开展好专项保密检查工作,我局领导作出了专门批示,要求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加强保密工作检查,并研究决定成立专项保密检查领导小组,由副局长朱民任组长,办公室主任赖伟春任副组长,徐海龙、戴伟为工作成员,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保密工作责任体系。
二、制定要点,有序部署
三、认真实施,严格检查
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严格实行物理隔离,定期检查,从源头上堵塞失密泄密隐患。采取互联网与内部办公网络物理隔离的办法,减少涉密计算机泄密的机会,设立了专门的计算机与互联网相连,供审计人员上网查阅信息资料;定期对上网进行安全检查;实行优盘、移动硬盘等外接设备使用登记制度,严格涉密载体的使用管理,进一步做好了涉密载体的清理、清查和登记工作,确保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绝对安全。
四、强化管理,防范风险
加强保密工作学习、宣传。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加强《保密法》的宣传,每年组织一次保密专题学习,将保密要求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同安排,同时结合全局会议,反复重申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保密目标管理要求。
加强保密制度建设。建立保密工作双月检查制度,完善双月保密检查台账,定期报告双月保密检查情况。完善日常保密工作检查制度,开展保密文件、档案、保密信访件的登记、流转、注销工作检查,确保全年保密件无遗失。完善保密检查纠错机制,及时指正疏漏环节,确保全局各部门、每位干部保密检查全覆盖、无过失。
加强工作检查。将保密工作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定期不定期开展检查,切实保守好被审计单位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工作秘密。加强对外出携带手提电脑、涉密软盘、光盘、u盘等载体的管理和检查,严防因丢失造成涉密信息的泄露,确保保密工作不存漏洞。
总之,我局在开展保密工作中,领导高度重视,具体措施有力,督查效果明显。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保密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完善地制度,加强保密工作管理,把保密工作各项要求切实落到实处,确保无泄密事件发生。
第4篇 审计局开展非涉密网络保密管理专项检查的报告
有关审计局开展非涉密网络保密管理专项检查的报告
按照市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非涉密网络保密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筑保办通字〔20xx〕7号)有关要求,对照“检查目录”,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我局认真开展了非涉密网络保密管理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非涉密网络基本情况
我局现有非涉密网络为:审计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进行公文处理、审计项目安排、邮件收发等,整个系统工作于我局内部局域网上,连接终端非涉密计算机71台,网络使用部门为我局14个处室,涉及应用系统3个,分别为:oa审计管理系统、社保审计系统、公积金审计系统。
二、非涉密网络保密管理情况
一是对非涉密网络处理信息类别进行了明确规定,严格执行“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和上网信息领导审批制度,审计管理系统所有公文必须履行保密审批程序,防止审计泄密事件发生。
二是制定了非涉密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制度,要求对相关信息严格审查、严格控制、严格把关,从制度上杜绝泄密隐患。
三是定期对非涉密网络开展保密检查,主要对非涉密网络终端计算机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非涉密网络的管理和使用情况、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实施有效监控,切实做好非涉密网络安全监督工作。
三、非涉密网络保密制度落实情况
一是我局非涉密网络未与涉密网络连接。
二是我局非涉密网络未接入涉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
三是我局未在oa审计管理系统、社保审计系统、公积金审计系统3个非涉密应用系统中存储、处理、传递涉密文件信息资料。
四是我局未在非涉密服务器和计算机终端上存储、处理任何涉密文件信息资料。
第5篇 村级财务专项检查自查工作报告
根据县委组织部、纪委、财政局、民政局、农委、审计局等六部委联合发文《民基字20xx】206号》文件要求,我镇及时对全镇5个村民委员会的财务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现有5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农村人口13063人,耕地面积8359亩。20xx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6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11元。现有村两委干部35人(不含大学生村官)。
二、财务状况:
根据安排,结合实际工作具体要求,我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了财务检查:
1、村财务各项收支情况:
全镇各村未出现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现象,就各村今年至11月30日的收入、支出进行统计,村集体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全镇村级总收入1126239。15元,其中补助收入699354元;其他收入135290。75元;发包及上交收入5300元;经营收入296294。4元。各村的财务收入及时上交村级资金账户,做到了应收尽收。全镇村级总支出1033371。62元,其中管理费用171392元,其他支出861979。62元。各项支出严格按照三资管理制度进行审批,没有出现招待费、包车费、礼品、白条入账等现象。
2、各种债权、债务情况:
因各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除2023年以前镇政府借用村集体资金12。118161元外,没有发生其他债权经济事项。全镇汇总的村集体现有债务总额441751元,其中包括原贵源村委会办公楼欠账42300元;原贵川村委会办公楼欠账170000元;村办公楼欠账85000元;原小溪村委会办公楼欠账83851元;西村村西村至东太坑机耕路路基欠账53000元。
3、财务开支审批程序和执行情况:
在财务审批程序方面,各村民委员会都能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工程项目的开支等根据规定都召开了相关的会议,进行决策。在检查过程中未发现违规现象,集体资金管理趋于规范化、制度化。
4、财务公开情况:
充分发挥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作用。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由3人组成,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民主理财会,对财务收支进行审核监督,由财务人员对发生的收支情况进行通报,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问,并将结果按时上墙公布,做到了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财务,按照“一票据一公开”,使村级财务公开的内容完整,程序规范,格式明了清晰。
5、制度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镇结合实际,在执行好《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村级财务管理的各项配套制度,制定了《镇村级财务支出管理细则》。如严格执行村级开支审批报账程序、严格控制备用金和现金支付限额、严格控制购买办公用品、压缩办公经费以及通讯费、交通差旅费、招待费等、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等。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镇村干部和村民对村级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教育引导村干部熟悉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自觉执行各项制度,遏制不按财务规章制度办事的现象。在具体落实中,始终坚持所有应纳入村级财务管理的收入项目全部纳入到镇农村三资代理中心统一管理。做到凡是收入所有权归村组集体的,一律都要及时交到村级集体资金帐户,严禁集体资金体外循环。
三、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村两委没有把应有的集体资产和资源产生经济效益,单靠上级补助资金难以维持村级组织日常运转,村集体经济发展愈显困惑,村级公益事业难以开展,导致村组干部工作积极性难以发挥。
2、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不够到位。虽然建立了监督组织,但没有定期开展监督活动。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在公开的内容、方式和时间上都与相关规定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个别村只单纯强调财务公开,而不注重资产资源处置上的公开,对集体发包事项、农村建设项目、强农惠农政策等方面的公开还不全面。
3、村集体资产、资源台账管理不完善。部分村对属于集体的资金、资产和资源家底不清、管理较乱,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界定权属及资产变动情况不能及时准确登记,造成账实不符。
4、经济合同签订不规范。有些村对村集体的资产、资源的经营发包、租赁、产权转让、工程建设、土地承包流转等项目不重视合同签订,合同签订随意性大;个别的不按照民主程序,不公开、不进行招投标、不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有些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不对等、不全面;有的甚至没有书面合同。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1、加强村干部廉洁自律和财经法规教育。
组织村两委和村监委成员认真学习《蓝田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及其他关于村集体财务管理等文件,提高村干部法律和财经管理意识。
2、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村级财务收支计划、管理费用开支范围与标准和财务审批制度等村财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经村民代表会议研究通过后组织实施。
3、加强村级组织资产、资源管理。
一是落实登记资产、资源台账,盘查固定资产,并要与财务账簿中固定资产相一致。
二是按照“三资”管理的规定,做好资产、资源对外承包项目的发包、合同签订及结算兑现等程序手续工作,及时将集体的各项收入纳入设立的村级资金账户和进行财务结报,严禁私存、挪用,设账外账、小金库。
4、执行好村财季度结报制度,规范报销单据及手续。
各村应及时开展财务结算和民主理财活动,每季度按时结报,村监委和报账员应按照程序把好报销单据初审关,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方可给予批准和支付,不规范的原始凭证不得给予批准和支付款项,也不得传送代理会计做账。
5、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报批手续。
严格按照县委及镇党委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定要求,做好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合同签订、预决算、验收等手续,5万元以上项目必须报镇招投标中心组织招投标,5万元以下可由村级安排组织简易招投标。
6、加强村财公开、民主管理。
村级组织应及时将涉及财务方面的重大事项交民主决策程序通过,并将情况在村务公开栏张贴公布。对每季度的《资金收支明细表》、《会计科目余额表》等财务公开资料,由村报账员及时领回,经村两委负责人和村监委主任审阅签字同意后,进行张贴公开,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7、加大对村级财务经办员的培训力度及管理。
用1—2年时间使村级财务经办人员全部取得会计证,使村级财务经办人员应持证上岗。村两委负责人应加强村级财务的管理,经常性地进行检查和督促,对确实不能胜任工作的村级财务经办员应及时撤换。
第6篇 村级财务专项检查自查报告
根据县委组织部、纪委、财政局、民政局、农委、审计局等六部委联合发文《民基字20xx206号》文件要求,我镇及时对全镇5个村民委员会的财务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镇现有5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农村人口13063人,耕地面积8359亩。20xx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6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11元。现有村两委干部35人(不含大学生村官)。
二、财务状况:根据安排,结合实际工作具体要求,我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了财务检查:
1、村财务各项收支情况:全镇各村未出现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现象,就各村今年至11月30日的收入、支出进行统计,村集体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全镇村级总收入1126239。15元,其中补助收入699354元;其他收入135290。75元;发包及上交收入5300元;经营收入296294。4元。各村的财务收入及时上交村级资金账户,做到了应收尽收。全镇村级总支出1033371。62元,其中管理费用171392元,其他支出861979。62元。各项支出严格按照三资管理制度进行审批,没有出现招待费、包车费、礼品、白条入账等现象。
2、各种债权、债务情况:因各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除2023年以前镇政府借用村集体资金12。118161元外,没有发生其他债权经济事项。全镇汇总的村集体现有债务总额441751元,其中包括原贵源村委会办公楼欠账42300元;原贵川村委会办公楼欠账170000元;村办公楼欠账85000元;原小溪村委会办公楼欠账83851元;西村村西村至东太坑机耕路路基欠账53000元。
3、财务开支审批程序和执行情况:在财务审批程序方面,各村民委员会都能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工程项目的开支等根据规定都召开了相关的会议,进行决策。在检查过程中未发现违规现象,集体资金管理趋于规范化、制度化。
4、财务公开情况:充分发挥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作用。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由3人组成,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民主理财会,对财务收支进行审核监督,由财务人员对发生的收支情况进行通报,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问,并将结果按时上墙公布,做到了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财务,按照“一票据一公开”,使村级财务公开的内容完整,程序规范,格式明了清晰。
5、制度建设情况:近年来,我镇结合实际,在执行好《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村级财务管理的各项配套制度,制定了《镇村级财务支出管理细则》。如严格执行村级开支审批报账程序、严格控制备用金和现金支付限额、严格控制购买办公用品、压缩办公经费以及通讯费、交通差旅费、招待费等、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等。同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镇村干部和村民对村级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教育引导村干部熟悉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自觉执行各项制度,遏制不按财务规章制度办事的现象。在具体落实中,始终坚持所有应纳入村级财务管理的收入项目全部纳入到镇农村三资代理中心统一管理。做到凡是收入所有权归村组集体的,一律都要及时交到村级集体资金帐户,严禁集体资金体外循环。
三、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村两委没有把应有的集体资产和资源产生经济效益,单靠上级补助资金难以维持村级组织日常运转,村集体经济发展愈显困惑,村级公益事业难以开展,导致村组干部工作积极性难以发挥。
2、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机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不够到位。虽然建立了监督组织,但没有定期开展监督活动。以财务公开为重点的村务公开,在公开的内容、方式和时间上都与相关规定的要求有一定差距。个别村只单纯强调财务公开,而不注重资产资源处置上的公开,对集体发包事项、农村建设项目、强农惠农政策等方面的公开还不全面。
3、村集体资产、资源台账管理不完善。部分村对属于集体的资金、资产和资源家底不清、管理较乱,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界定权属及资产变动情况不能及时准确登记,造成账实不符。
4、经济合同签订不规范。有些村对村集体的资产、资源的经营发包、租赁、产权转让、工程建设、土地承包流转等项目不重视合同签订,合同签订随意性大;个别的不按照民主程序,不公开、不进行招投标、不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有些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不对等、不全面;有的甚至没有书面合同。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1、加强村干部廉洁自律和财经法规教育。组织村两委和村监委成员认真学习《蓝田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及其他关于村集体财务管理等文件,提高村干部法律和财经管理意识。
2、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村级财务收支计划、管理费用开支范围与标准和财务审批制度等村财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经村民代表会议研究通过后组织实施。
3、加强村级组织资产、资源管理。一是落实登记资产、资源台账,盘查固定资产,并要与财务账簿中固定资产相一致。二是按照“三资”管理的规定,做好资产、资源对外承包项目的发包、合同签订及结算兑现等程序手续工作,及时将集体的各项收入纳入设立的村级资金账户和进行财务结报,严禁私存、挪用,设账外账、小金库。
4、执行好村财季度结报制度,规范报销单据及手续。各村应及时开展财务结算和民主理财活动,每季度按时结报,村监委和报账员应按照程序把好报销单据初审关,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方可给予批准和支付,不规范的原始凭证不得给予批准和支付款项,也不得传送代理会计做账。
5、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报批手续。严格按照县委及镇党委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定要求,做好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合同签订、预决算、验收等手续,5万元以上项目必须报镇招投标中心组织招投标,5万元以下可由村级安排组织简易招投标。
6、加强村财公开、民主管理。村级组织应及时将涉及财务方面的重大事项交民主决策程序通过,并将情况在村务公开栏张贴公布。对每季度的《资金收支明细表》、《会计科目余额表》等财务公开资料,由村报账员及时领回,经村两委负责人和村监委主任审阅签字同意后,进行张贴公开,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7、加大对村级财务经办员的培训力度及管理。用1—2年时间使村级财务经办人员全部取得会计证,使村级财务经办人员应持证上岗。村两委负责人应加强村级财务的管理,经常性地进行检查和督促,对确实不能胜任工作的村级财务经办员应及时撤换。
第7篇 市志办工资管理专项检查工作的自查报告
根据《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工资管理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市志办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加强工资管理,规范工作程序,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性,安排专人,对照检查内容进行自查,为下一步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结构调整做好准备。现就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执行工资福利与离退休政策方面
根据人事变动及人员变化,及时办理调出、辞职、长期病举人员及死亡人员的工资核减或停发手续;我办没有未经批准长期在外地进修学习及从事其他工作仍领取工资的现象;也不存在死亡后继续领取工资或采取不正当手段虚报冒领工资的情况。
市志办现有2名退休人员,分别于20xx年3月和6月退休,我办财务人员能够严格执行退休制度,及时填写退休审批表办理退休手续;至今再没有病退和提前退休人员。没有退社保补差人员,不存在已办理退休人员通过考录、调动等方式到机关事业单位;不存在一人两个身份,既在企业办理退休,又占编在机关事业单位领取退休费。没有拘役和受行政、刑事处罚人员,没有不按规定擅自进入,弄虚作假或挂名占编领饷情况。
二、工资信息管理方面
严格对照年龄、工龄、党龄和学历、简历建立工资信息,并及时根据变化进行申报变更。不存在将不符合纳入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和退休(退职)以及编制外人员纳入到数据库集中管理。截止20xx年6月1日前的各类工资晋升、工资变动、年度考核晋档晋级、警衔津贴、岗位津贴、信息变更等工资变动已经同步完成。
三、工资档案资料管理方面
按照工资管理要求和人员变化,新进人员工资审核相关材料能够做到齐全、规范。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及时将在职人员的年度考核晋档表、个人工资审批表等存入个人档案。
第8篇 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检查自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搞好我镇涉农资金管理工作,加强涉农资金的监管,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根据中共贵州省纪委《关于做好迎接全省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黔纪发〔xx〕号)文件精神,我镇及时对全镇范围内涉农资金来源、用途、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予以报告。
一、镇情简介
巴铃镇位于兴仁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8公里,距州府驻地兴义86公里,距省城贵阳260公里,东与贞丰县毗邻,南与安龙县接壤,西与本县民建乡、李关乡和东湖办事处相连,北靠大山乡。全镇国土面积20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万亩,辖15个行政村,3个社区,248个村民小组,54000多人口,主要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仡佬等9个民族。1998年巴铃被列为贵州省“双百”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是兴仁县的第一人口大镇,也是黔西南州的商贸重镇之一。
二、自查情况
(一)农村低保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
严格按照城乡低保的相关政策和标准,认真做好城乡低保各环节工作。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核”的程序,把低保资金发放到最困难群众的手里。xx年度发放城低保695855元,农低保1990920元。xx年度发放城低保624660元,农低保5322809.3元。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和管理使用情况
xx年全镇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44646人,收缴参合金892520元,参合率95%,审核报销1300772.75元(县级定点医疗机构除外),其中县外住院747626.5元,巴铃医院553146.25元;
xx年全镇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43690人,收缴参合金873800元,参合率95.17%,审核报销2427698元(县级定点医疗机构除外),其中县外住院1405807元,巴铃医院1021891元。
(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资金发放情况
xx年共发放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927000元,其中兴仁八中初中贫困生520人,兴仁九中初中贫困生680人,每人750元,小学贫困学生54人,每人500元。
xx年共发放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1360500元,其中7月发放,兴仁八中初中贫困生630人,每人750元,兴仁九中初中贫困生690人,每人750元,小学贫困生54人,每人500元;12月提标发放,兴仁八中初中贫困生630人,每人250元,兴仁九中初中贫困生690人,每人250元,小学贫困生54人,每人250元。
(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开展情况
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xx年度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万元,解决农村危房户 户,xx年改造危房 户,涉及补助资金 万元。
(五)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发放情况
xx年退耕还林共发放补助资金891673.5元,xx年发放补助资金611175.45元。
从自查的情况来看,xx年、xx年各类涉农资金均已拨付使用到位。我镇严格按照财经制度管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资金都专款专用,没有发现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和投向、贪污挪用、虚报套取资金等问题,财务管理较为规范,能够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办事。目前镇政府对涉农资金管理的薄弱环节在于对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管。针对这一薄弱环节镇政府将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范措施,及时纠正,坚决堵塞漏洞,防微杜渐,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力度,重点把好涉农资金使用的最后一道关口,制定出台管理措施,一是建立登记备案制度,要求各涉农部门把涉农专项资金的名称、来源、数量、项目安排去向、实施单位等情况,在项目安排后的 15日内报镇纪委备案。二是建立公开制度,各涉农部门要在项目资金安排后 15日内,将资金的名称、来源、数量、和项目安排,作为政务村务公开内容,在项目区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实行资金专户管理,设立专门账户,实行专人负责,专款专用。四是实行项目规范化管理,项目实施程序依法执行,项目质量达到规定要求,项目实施完毕进行检查验收,建立健全项目档案,杜绝专项资金的“跑、冒、漏、滴”现象的发生,使涉农资金发挥更好的使用效益。
三、资金管理使用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组织领导。我镇把严肃财经纪律、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列入党委政府重要工作议程,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采取联席会议、现场办公等形式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加大对涉农资金的管理力度,规范支付程序,保证涉农资金专款专用。
(二)坚持政务公开,便于群众监督。按照各级政务公开的有关要求,由各部门公开资金分配的详细情况(包括现金发放和实物分配情况)及资金拨付的过程和结果。
(三)规范支付程序,完善管理制度。一是采用报账制日常管理方式,建立专户,专账管理,封闭运行。二是加强对涉农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凡涉及专项资金的部门和单位,均属监督检查对象。每季度镇纪委对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进行抽查。
(四)严肃政策纪律,查处违纪行为。镇纪委、财政所等部门加强对涉农资金使用情况的经常性检查督办,坚持处理事和处理人相结合、内部通报和公开曝光相结合、组织处理与纪律处分相结合、行政处罚与刑事惩罚相结合,坚决查处挤占挪用财政涉农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
通过涉农资金自查情况看,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一)资金信息不对称、操作透明度不够。一是信息公开的“时间差”导致群众猜疑。上级下拨涉农资金经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公布,群众知情快,但这些环节多、程序多,政策落实到基层、到群众则需要很长时间,容易引起基层和群众误解。二是公开的内容针对性不够。由于信息公开不规范,规划计划、分配方案、类别标准等基层、群众关心、关注重要事项,难以成为公开的规定内容。三是公开的形式单一,创新性不够。乡镇、村组村务公开、公开栏公开等常规公开,公开面较窄,或者没有在规定的地点全面公开,也让群众产生了一定的误解。
(二)涉农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涉及面广且繁杂。拨付渠道多,参与管理部门多,在管理上又未能形成一整套比较科学、完善的规范。资金的投入、分配、使用、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使资金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使用效益。
(三)由于涉农资金的发放多数采取“一折通”的形式发放,基层财政所和基层信用社存在衔接协调不到位的情况。农户将涉农补贴专用存折丢失、销户后自行补办而不重新登记新账号,也导致补贴资金不能及时上折,给资金发放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结合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涉农资金的管理使用。
1、加强乡镇财政体制建设
根据当前乡镇财政的特点,转变职能,科学定位乡镇财政职能,由原来的抓收入转变为加强对支出的监管和跟踪,完善乡镇财政体制。
2、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
通过乡镇财政职能的合理定位,明确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各项职责,达到“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运转高效”的目的,使乡镇财政工作有章可循。
资金发放上,上级财政要对乡镇给予一定的预拨资金,以解决兑付时间紧、任务重而带来的困难。整合资金性质相同的项目,形成大类项目,如新农村建设、道路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等。合理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降低管理成本。
3、创新公开形式,扩大社会监督
要在深化现行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常规公开形式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涉农资金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形式。一是在乡镇、村一级推广点题公开的形式,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直接公开群众点题关心的问题。二是当前可以重点探索电子网络公开形式,建立完善的中央、省、州、县涉农资金公开网上平台。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页等,实现从中央到基层的自上而下的全过程公开,把资金安排、项目规划审批、政策规定等内容向社会公布,使涉农资金更加透明阳光,扩大社会和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有效规范主管部门权利动作,降低其工作的随意性,防止和减少暗箱操作、优亲厚友等问题的发生。
4、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科学合理决策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的投放,对于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项目要特别慎重,避免决策失误,盘活资源,突出重点进行监管,突出监管效果,有效打压基层找关系、跑项目的时间和空间,多给乡镇在项目资金上的自主权,减轻基层政府的财政压力。对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减少运作成本,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安全。
第9篇 乡镇家电下乡财政补贴资金专项检查自查报告
按上级财政部门会议要求,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各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的家电下乡财政补贴专项检查领导小组。我镇自开展家电下乡补贴工作以来,上级财政部门共拨付我镇家电下乡及汽车、摩托车下乡资金共计296877元,截至xx年x月x日止,我镇共补贴购家电家户847户,兑付财政补贴资金198621.28元,其
中财政直接补贴资金150291.18元,“商审商付”补贴资金48330.10元。所补贴款项已全部通过信用社打入被补贴农户或商家所堤供的帐户上。我镇在家电下乡补贴及专项检查情况如下:
一、在补贴的兑付中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审核,对购家电农户所上报的身份证、户口本、产品标识卡和发票,以及农民购买条件和经销商销售垫付补贴资金等情况进行了认真审查,并把相关资料复印件留存财政所备查;在补贴过程中,严格按相关政策要求,不存在截留、提高或降低标准、挤占农民补贴资金的现象;对于已补贴的家电下乡资金,在要求所在村社干部进行核实其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了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和反映,并向广大群众公布了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联系电话。
二、在自查工作中,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核查领导小组,专门召开了全镇干部工作会议,要求全镇干部高度重视,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就家电下乡落实核查工作进行了布署,镇财政所把已补贴的农户资料按村进行了汇总,并根据我镇实际制定了家电下乡入户调查询问表,并下发各驻村干部,要求各驻村干部对所辖范围的农户补贴情(家庭电话、是否购补贴产品、购产品价格、是否已足额领到补贴款等)进行逐户认真登记、核实。
经核实:
1、我镇家电下乡经办人员没有违法违纪情况,在受理补贴过程中,严格按程序办事,认真审核相关的补贴资料,并把相关的资料进行了复印保存,及时按上级要求对补贴金额通过信用社打入被补贴农户(商家)提供的帐号内,对已补贴情况进行了张榜公示,整个补贴过程不存在挤占、截流及套取补贴资金等现象;
2、经过全镇干部的共同努力,全镇共核查补贴农户847户,其中全家外出15户,电话调查629户,入户调查303户,经核实,共有31户未购补贴产品(财政已补贴),65户所购家电下乡产品超过国家限价,24户未领到补贴款(财政已补贴)。通过此次核实自查,一是存在个别商家用未购产品农户户口本冒领补贴款的现象;二是个别家电下乡销售商家超国家限价销售家电下乡产品;三是部门商家在销售价的基础上另收取产品运费(不到户);四是“商审商付”后由于财政不再直接面对农户,使部分应补农户不能及时领到财政补贴资金;五是部门商家为达到少开票的目地,而采取一票多开的现象。
第10篇 关于全市农村信用社信通卡业务开展情况专项检查报告
为促进“信通卡”相关业务制度的有效落实,及时发现和纠正“信通卡”操作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摸清用卡情况,健全卡业务管理制度,有效防范操作风险,确保卡业务安全、高效运行,市办事处于20xx年3月26日开始对全市农村信用社“信通卡”业务的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将检查发现的具体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通报如下:
一、“涉农资金一卡通”等批量代发业务情况
(一)个别联社至今仍没有与当地财政局签订代理协议书,所有“涉农资金一卡通”资金的发放由辖内各信用社与各乡镇财政所签委托代理协议,资金直接下拨到各信用社代发。
(二)在发放“涉农资金一卡通”时,发现部分联社均未按要求从综合业务系统中打印委托代理关系申请书(以空白纸打印代替),未填写信通卡集体开卡申请书。
(三)各联社涉农资金批量发放后仍有部分营业网点身份证联网核查工作没有完成,如阳原联社东井集信用社所发放的“一卡通”卡片客户已使用,但开卡需要进行的身份证联网核查工作一直没有进行。
(四)个别联社所发放的部分涉农资金明细表没有加盖委托单位公章,没有双方确认签字。发放“涉农资金一卡通”时所有资料没有按顺序装订存档,各联社的大部分营业网点的身份证复印件及联网核查结果未专夹保管,仍存放于库房中。
二、信通卡领用、保管、收回、销毁等情况
(一)检查组抽查的各联社的营业网点对卡片的使用、保管都很规范,但各网点对作废的信通卡管理的情况都比较混乱。如作废卡领入时和作废时均没有出(入)库记录,上交联社营业部作废卡时,作废卡登记表上没有相关人员的签字;
(二)个别联社信通卡作废后未及时在综合业务系统中注销作废,导致在检查中存在辖区内上缴待销毁的信通卡作废卡未见实物,帐实不符问题;
(三)作废卡上缴程序不够规范,个别联社作废卡已上交办事处财务科,但未见到办事处财务人员签章的作废卡登记表和作废卡上交登记簿以及其能说明情况的资料;
(四)个别联社由于在操作综合业务时对操作理解有误,出现作废重复现象,致使作废卡余额多,造成帐实不符;
三、信通卡有关的登记簿建立和登记情况
(一)各联社营业网点登记簿建立不够齐全。所查网点作废卡登记表建立比较齐全,其余需手工建立的登记簿大部分未建立。如:个别联社作废卡登记表上接收人网签字、签章不全;个别联社银行卡跨行交易差错,但没有登记银行卡跨行交易差错处理(通知)单和银行卡业务客户投诉登记簿。
(二)个别联社作废卡剪角处理时不合规,剪角没有沿卡片背面左上角磁条下沿且与水平不大于45度角方向进行剪角处理。
(三)各联社营业网点综合业务系统中生成的打印资料均能完整打印,但保管不够规范,有的装订后留档保管,有的联社的营业网点随传票装订。
(四)个别联社银行卡业务风险联系人变更后没有按要求登记《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银行卡业务风险联系人信息变更审批/备案表》上报备案。
四、客户个人开卡质量情况的检查
(一)经对营业网点的抽查,个别网点存在一人多卡的现象,主要是代发款项种类不同,审核部门把关不严造成的。
(二)个别信用社客户个人开卡申请书个人填写部分填写不全,信用社盖章不全。
(三)个别联社客户申请开卡时,只有客户身份联网核查结果,没有留存客户身份证复印件。
五、相关制度落实及运行情况
(一)个别联社基层网点有关银行卡制度、通知等保管不全,市办下发的四个相关风险提示文件没有转发到基层网点。
(二)通过对各联社营业网点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询问,发现网点主管对信通卡的基本功能和收费标准掌握比较准,但部分功能不熟悉。
(三)各联社均按照市办要求对“信通卡”业务进行了宣传,各营业网点柜台都有宣传彩页,在醒目的地方张贴了公告和宣传品,但个别联社网点没有摆放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受理标识,只有自己打印的受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窗口。
六、整改建议
为防范风险,规范“信通卡”业务持续稳定健康开展,市办事处要求各联社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整改时限定于4月底,具体整改意见如下:
1、各联社已和当地县财政局就涉农资金代发签定了协议,联社有关部门督促信用取消与各级财政所签定的协议,以后发放的资金不再直接下拨到信用社录入,由联社营业部批量划拨用户卡内。
2、发放“涉农资金一卡通”时,需要进行的身份证联网核查工作没有完成的,各联社财务部门要4月底前完成。没有填写信通卡集体开卡申请书的营业网点要及时补录,并将信通卡集体开卡申请书、所有的身份证复印件、身份证联网核查打印结果、综合业务系统中打印的成功清单按顺序装订留档。
3、各联社营业 网点个人客户开卡资料填定不全、印章不全的情况要及时补缺,开卡较多的信用社应及时装订专夹保管的资料。对个别手写的开卡申请书要补打,今后禁止有手工书写代替开卡打印内容的现象。
4、对信通卡作废卡应加强管理,各联社对已上交市办事处待销毁的“信通卡”作废卡要及时与办事处财务科沟通,综合业务中必须做作废卡上交处理,做到帐实相符,并补全作废卡登记表。各联社营业网点上交营业部作废卡登记表时,各联社营业部对以后网点上交来的作废卡登记表营业部有关人员应及时签字返回存档。
5、各联社财务科应督促各营业网点建立健全信通卡相关登记簿。
6、各联社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员工的的培训,使信用社员工对信通卡有进一步的认识,掌握最基本的信通卡功能和使用范围,这样才能熟练应对客户咨询,更便于我们以后开展信通卡发放和规范工作。
7、基层网点应进一步加大有关信通卡知识的宣传力度,对印发的宣传彩页要及时发放,联社财务科要督促没有摆放农民工特色服务受理标识牌的网点要尽快摆放。
8、各联社应加强信通卡有关制度的落实,对网点柜员的操作流程做进一步的完善,提高员工对信通卡风险防范的意识。
第11篇 关于开展社会救助专项资金检查的自查报告
一、20xx年度城乡低保资金
我镇对城乡低保资金已实行社会化发放,由民政业务人员按照市民政局的审批结果提供花名册和发放标准,财政所按月划拨到河口农村信用社,暂存到低保户的个人账户,民政员通知低保对象到信用社领取。无他人代领或村(居)干部代领导现象,低保金全部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审批程序规范,审批档案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20xx年度医疗救助金
我镇的医疗救助工作是符合医疗救助的对象出院后,先到新农合办报销,再凭新农合报销时出具的审批表、户口簿复印件、低保证(或其他证件)复印件一起交到镇民政办公室,并留下电话号码。民政办公室审核后,符合条件的当场填写医疗救助金审批表,再送往市民政局相关科室审批。民政局审批后出文件通知镇民政办拿文件,民政办拿到文件后送往镇长签阅后,按通知文件制花名册,交财政所,由出纳支付医疗救助金。自查结果:2023年度全部按照市民政局的通知文件已全部发放,个别无法走动的对象由村干部代领,民政办打电话核实。
三、五保资金
我镇五保资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由市民政局按月划拨其经费,无代领现象。证件全部发放到对象手中,审批程序规范:由对象户向所在村委会提出申请,村委会组织所在组的村民召开村民会通过后报镇民政办,民政办接到报告,由镇办公会研究同意后,在集中地方公示无异议交市民政局审批,民政局审批后再通知民政办拿文件,档案集中放在市民政局。
经过自查,我镇的城乡低保金、医疗救助、五保金等专项资金是按时全额发放到对象手中,无截留、挪用等现象。
特此报告
第12篇 建筑工地安全专项检查的自查报告
建筑工地安全专项检查的自查报告1
近期,我市建筑工地连续发生三起临时轻型钢结构装配式活动用房火灾事故,虽未导致人员伤亡,但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为汲取火灾事故的教训,加强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
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高度重视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要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的紧急通知》(成建委发xx714号)和《关于转发省住建厅<关于立即开展建筑施工安全消防“回头查、回头看”行动的通知>的通知》(成建委发xx12号)文件精神,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机构、人员和责任。公司要定期组织专项检查,项目部要落实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防火安全责任制,安全工程师要每周带队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安全员要对检查出的隐患进行跟踪消除,确保消防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实处。
二、严格标准强化消防安全
(一)加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消防管理的规章制度,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管理,将目标责任落实到每个层面、每个人员。严格把好产品采购关,必须使用符合阻燃要求目式达到xx目的密目式安全网。对动用电气焊等明火作业实行严格的动火审批制度,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设动火监护人,实行现场监护。实行明火作业时,必须避开易燃易爆物品和装置,操作完毕后腰认真清理现场,防止产生暗火。严禁在明火作业范围内同时从事油漆等易产生挥发性气体的作业;使用易挥发性材料时,应随时封闭其容器,擦拭后的棉纱等物品应集中存放并远离热源。严禁在施工现场内吸烟。严禁在运行的管道、装有易燃易爆的容器和受力构件上进行切割和焊接。对各种用途的临时用房、仓库、贮罐、堆料等要合理布局,保证有足够的安全通道、防护间距。安全通道应保持畅通,标志醒目。
(二)加强活动用房搭设管理。活动用房的设计、制作、安装、拆卸和使用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程》(jgj/t188—xx)的要求执行,且符合《成都市建筑施工现场临时轻型钢结构装配式活动用房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活动用房的安装应符合以下防火要求:
1、活动用房场地周边应设置消防通道,宽度不小于4米,配置消防水源。
2、活动用房距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等危险源的距离不小于16米,食堂用房与宿舍用房应分开设置。
3、对于两层的活动用房,当每层的'建筑面积大于200平方米时,应至少设两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当每层的建筑面积不大于200平方米且第一层使用人数不超过30人时,可只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活动用房栋与栋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5米。
4、活动用房搭设不宜超过两层,其耐火等级达到四级要求,超过两层时,应按现行国家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执行。
5、活动用房墙板和门等装饰材料应满足防火要求。
6、活动用房每100平方米至少配备两具灭火级别不低于3a的灭火器,厨房等用火场所应适当增加。
7、活动用房电气线路安装,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一是所有用电线路应穿阻燃管明敷;二是灯具要与板墙保持安全距离,电线穿过彩钢夹芯板墙板,必须套瓷管或其它不燃的塑管;三是配电线路宜安装智能限电器,应将照明回路与插座回路分开,插座回路应设置漏电保护器。三层或单栋面积超过200平方米的活动用房必须安装智能限电器。
(三)加强活动用房使用管理。
活动用房安装完毕后,正式使用前,应进行验收,并提供活动用房出厂合格证、安装竣工验收表、活动用房产品防火检验报告等验收资料。使用过程中,要加强人员教育,落实下列防火措施:
1、活动用房内禁止使用电饭煲、电炉、电热杯、电棒等电热器具。
2、活动用房内严禁电线乱拉乱接。
3、严禁在手机充电区域内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4、活动板房不能用作危险品仓库、配电房。
三、加强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施工单位要将消防安全教育作为施工现场“三级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普及消防法律、法规和用火、用电、用气常识,使从业人员了解消防要求,增强消防意识,掌握消防知识,遵守消防规定,提高自防自救能力,积极开展群防群治,营造“了解消防、关注消防、参与消防”的社会氛围,防范火灾事故发生。
四、强化监管,排查火灾隐患
决定在我市建筑工地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活动,活动时间为xx年4月至5月,用两个月的时间对全市在建工地进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各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要立即组织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自查自纠,重点对消防设备设施的设置、施工现场易燃物的管理、活动用房防火管理、临时施工用电安全、作业人员作业是否符合操作规程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必须立即排除,确保检查不留死角和漏洞。
各区(市)县建设局、市安监站、市质监站应加强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的监督管理,一是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开展建筑工地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活动;二是要把好开工条件审查关,在开工条件审查时要对活动用房的相关设计、安装、验收、移交资料进行严格审查;三是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要督促施工现场全面排查和消除火灾隐患,发现火灾隐患必须当场督促改正,对整改不力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同时按照《成都市建筑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实施细则》进行不良行为记录,对因材料阻燃达不到要求而发生火灾的活动用房厂家进行公示。
请各区(市)县建设局、市安监站、市质监站在5月31日前将建筑工地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活动总结报质安处。
建筑工地安全专项检查的自查报告2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建筑工地火灾发生率不断攀升,据统计,在建筑火灾中,建筑工地火灾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笔者就目前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工作的现状,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做好日益严峻的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工作浅谈几点看法。
一、目前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工作现状
1、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淡薄。许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没有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没有订立消防安全责任合同,员工消防意识较差,缺乏基本的消防常识。
2、没有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组织机构。大部分单位没有制订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没有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和消防安全教育及宣传,制度落实不力。
3、临时建筑物多,并且耐火等级低。建筑工地工棚、仓库、食堂、宿舍等临时建筑大多采用竹子、木材、油毡、塑料等可燃材料,这些建筑材料耐火等级低,同时施工的脚手架和安全防护物也常用可燃材料制成,施工现场存放和使用大量油毡、木材、油漆、塑料制品及装饰、装修材料等可燃易燃物品临时堆垛。
4、火源管理不善,无防火安全措施。由于施工现场做饭、熬沥青、违章使用电炉子、烘烤取暖等需要使用明火及电焊作业,易产生飞火引发火灾。
5、电源管理不善,电线乱拉,用电器乱接,电气线路超负荷,易引发电器火灾。
6、施工现场消防器材设备设施配置不符合要求,甚至许多工地未配备消防器材设备设施。
7、消防通道堵塞现象严重存在。有些施工现场虽然设置了临时消防通道,但通道内堆满了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无法通行。
8、建筑可燃材料乱堆乱放,混存混放容易引发火灾。
9、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交叉作业,管理混乱,消防意识差。建筑工程一般都要经历基础、结构、设备安装调试和装修四个阶段。因此,各工种人员常处于分散流动状态,特别是到施工中后期,结构和设备安装施工人员交叉作业,设备调试和室内装修工种交叉作业。如遇到国家级省级重点工程,由于工程量大,往往由几家公司同时承建,若建筑工地不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统一指挥、调度生产极易发生火灾事故。
10、施工人员违章操作,违规施工,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因素。
二、建筑工地易引发火灾的原因
1、电气线路过负荷、短路和接触电阻过大引起可燃、易燃材料起火。主要是施工人员随意乱拉临时用电线路,电器开关和配电箱电阻过大,电气线路线径与用电负荷不匹配,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电线接头处理不当而引发火灾。
2、电焊违章操作。在建筑工地,许多地方都需要电焊作业,由于大多数电工没有专门培训,有的虽然经过培训,但施工中缺乏严格管理,违章作业现象相当普遍,加之建筑工地平面管理混乱,各种可
燃物品满地都是,这些可燃物品遇到灼热电焊熔渣即易引起火灾。
3、火种管理不严。工地上吸烟的同志相当普遍,这些人的防火意识大多不强,有的在危险气体场所吸烟,有的在可燃物品堆场吸烟,而且燃着的烟蒂到处乱仍,这些火种一旦遇到可燃物,极易引起火灾事故。另外,工地职工宿舍对蚊香、蜡烛等火种管理不善,也是引起工地火灾的原因之一。
4、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包括食堂做饭时,炉火从烟囱飞出落在可燃棚罩上引发火灾;做饭后炉火未处理好引发火灾;炉火烟囱长期烘烤可燃材料发生火灾。冬季工棚采暖,火炉铁皮烟囱烤燃附近可燃材料发生火灾。
5、照明用电混乱。施工现场尤其是夜间作业用电照明大多是临时性,电线布置分散,因此电源线敷设不规范,随意性较大,照明灯具的固定也不稳定,离易燃可燃物较近,极易引起火灾事故。
6、可燃、易燃物多。由于施工现场存放和使用大量油毡、木材、油漆、塑料制品及其装饰装修材料,遇明火及电焊火花极易引起燃烧。
三、做好建筑工地消防安全工作的措施
针对建筑工地存在的消防安全现状及隐患特点,为确保建筑工地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八个方面来做好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工作:
1、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双方要签订安全责任合同,建立消防安全组织机构,有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
2、施工单位要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及岗前培训,定期开展灭火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因施工单位大多数员工是农民工凑合起来的,有时是临时召集来的,进出流动性大,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缺乏防火灭火自救知识,当地公安消防及安监、劳动部门要协助施工单位做好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工作;
3、建立严格的用火用电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管理人、规范人、教育人,是做好防火安全工作的有效方法。把好用火用电关,是免除基建工地发生火灾事故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要对电焊作业、油漆熬制等危险作业实行严格的动火审批制度,凡未经动火审批和非专业人员一律不得从事易燃易爆物品作业。
4、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施工现场应禁止吸烟,一旦发现有吸烟者,必须从严处理。并且在建的建筑物房间不准设置员工宿舍,施工单位除对施工现场配备安全员每天进行检查外,施工负责人应不定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检查督促;
5、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可燃物及建筑材料的管理。可燃物与明火点要保持一定的分隔距离,尤其是对生石灰用量大,而其火灾危险性又很容易被忽视,应设立单独库房分类存放。对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不准堆放在消防通道上。为防止火灾发生,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设施,并定期对消防器材设施进行维护保养;
6、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公安派出所及安监等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开展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发现火灾隐患及违章行为,应当场或责令限期改正,经复查后仍未改正的火灾隐患,对施工单位及其负责人,按消防、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有关条款处理。
7、施工单位应加强对生产生活用火的消防安全管理。如冬季工程养护及人员取暖使用火炉时,应保证火炉及铁制烟囱与可燃物有效保持足够间距等问题。
8、施工单位应使用具有资质证书的特殊工种人员如电工、电焊工、气焊工等,严禁无证上岗,并应经常对该类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随着消防工作社会化的不断加强,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消防意识不断提高,施工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增强,建筑施工工地火灾将会得到有效的遏制。
68位用户关注
49位用户关注
20位用户关注
83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
54位用户关注
49位用户关注
59位用户关注
18位用户关注
5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