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社会报告
栏目

乡镇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12篇)

发布时间:2023-11-16 08:54:01 热度:14

乡镇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12篇)范文

第1篇 乡镇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xx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中心工作.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根据县政府办《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工作的通知》,我镇于近日就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xx镇,辖8个村,农业人口7533户2.96万人,农村劳动力1.2万人,全镇总面积4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3万亩,农业生产总值 1300万元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对“三农”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xx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完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我镇有五个“新农村”试点,分别分布在碧石、沙田、十六都、溪头四个行政村五个试点自然村。这些试点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十六都村组织实施“三清、三改、三通”等一系列环境整治措施以来,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变,青山绿水,沿河路绿树成萌,环境优美,公路畅通,是个人见人赞的好地方。 我镇新农村建设虽取了一定成效,但与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村生产力低下 我镇的农业总体是还是粗放生产,产业化基本未形成,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都处于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户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出外打工,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外流,“留守”的农民大都是老、弱、妇、幼。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田只能粗放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工,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

(二)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有待加强 我镇除了十六都村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他村村容村貌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由于各种因素,老百姓响应不积极,“六改四普及”难度大,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还不够,有些农民在思想上存在“等、靠、要”的观念,认为新农村建设是上级党和政府的大事,个人存在不愿让利、不愿筹资的思想。虽成立了“村民理事会”,但“理事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改水、改厕、改栏工作进展缓慢。

(三)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财力制约,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1、农田水利设施薄弱,镇、村投入资金有限;2、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虽有所改善,但通达深度、通车质量都存在较大问题。且镇村都面临通村公路的养护资金紧缺的困难。 (四)社会各项事业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镇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扰,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农民缺乏最基本的文化活动,“六合彩”等赌博活动有抬头的趋势。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农村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完善、强化、落实扶持农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持续增长机制。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其次,加强对农民的文化、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二)抓好新农村建设规划,进一步改善农民人居环境 要根据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要在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民房设计上充分体现农村特色和地方特色,注重与自然相和谐。重点整治脏乱差,加大宣传力度,转变镇村干部工作作风,耐心做好引导、疏通工作,认真按照“三清、三通、三改、三规范”的要求,进行一次村庄整治建设。成立“村民理事会”,并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加快“六改四普及”步伐,集中力量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净化、绿化、美化村容村貌,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三)加大对农村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要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进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滞后的瓶颈制约。树立“建设大通道、发展大产业”的思路,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自然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100%。

(四)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制度,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加强乡风建设,加快文化站建设,继承发扬农村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第2篇 乡镇社会办的述职述廉报告

一年以来民政所全体同志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一丝不苟的对待上级部门交派的各项任务,圆满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

一、严格按照要求、准时将各种补助款发放到位。

1、全镇共有低保对象148户,389人,季保障金25200元。

2、社会救济对象16人,季度款390元。

3、优抚18人,季抚恤金2415元。

4、烈军属7人,季抚恤金1125元。

5、伤残军人1名,半年补助款258元。

6、精减人员2名,半年补助款453元。

全年共计发放各种补助款117942元。

二、免费为低保户、优抚户、五保户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为了让农村弱势群体能够看得起病,吃得起药,我们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为全镇409名服务对象免费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共计投入资金4090元,使他们在危机时刻感到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

三、危房改造工作。

为了确保弱势群体的生命,财产不受侵害对全镇29个村街的贫困户、优抚户进行走访,共发现7户贫困家庭和1户优抚户对象还住在危房中,并在雨季来临之前对7户的危房进行了修缮。、其中一户因无法修缮为其新建了四间新房,共计投入资金76865元,其中上级民政部门拨款33000元,其余部分全部自筹。年终,周庄八旬老人周介民亲手捧着感谢信到我镇含泪感谢,他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照顾,我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不可能这么安心的住在自己的房子中,你们真是我的救命星,是你们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我的家中,帮我从困境中摆脱出来”。

四、冬季前将四名五保户老人送入敬老院,让他们在那里安度晚年,真正达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到现在我镇已有20名孤寡老人入住敬老院,已基本达到应保必保。

五、结成帮扶对子,形成人对户的帮扶模式,在镇党委、政府的决定下,每名副科级以上工作人员帮扶一户贫困家庭,在生产、生活、就学等方面对其进行帮助,使之尽快的从根本上脱离贫困。

六、配合相关领导解决了两个村的村委会班子不健全问题。

七、利用一个月时间对镇直的参战、涉核人员进行统计、摸排、填表、上报,初步统计我镇共有40名参战人员和1名涉核人员。

八、利用一周时间对镇直孤残儿童进行统计上报。

九、在镇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对5户少数民族贫困户进行了帮扶,充分体现了党的温暖和对少数民族的关心重视。

总之,在20年的一年里,民政所全体同志始终以镇党委政府为核心,时刻听从领导安排,认真圆满的完成了全年的工作。

第3篇 暑假乡镇卫生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镇卫生院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卫生局提出的“关于开展创建人民满意医院通知”的精神,贯彻落实“科技兴院、人才强院、诚信立院、文化建院、依法治院”的办院方针,为进一步搞好行业窗口的服务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营造人人向上、奋发进取的氛围,把医院建设成为作风优良、技术精湛、服务一流的文明单位,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特制定关于开展创建“人民满意医院”主题实践活动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为核心,以进一步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以“比学习,比服务,比贡献,比技术,比作风”活动为载体,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宗旨,以人民满意为出发和落脚点,全面开展创建“人民满意的医院”活动,推进我院卫生事业发展

二、创建“人民满意医院”目标与要求

应该使医院每一个工作人员明白开展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是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医疗行业的体现,是新形势下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的需要,是推进医院技术进步,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我院社会美誉度的需要,是提高我院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是医院发展的客观需要。总的要求是,通过争创“人民满意医院”的活动,实现医疗队伍素质极大提高,社会形象极大转变,服务态度极大改善,服务质量充分保证,人民群众普遍满意的总体目标。在创建活动中要着力解决职工队伍中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行业作风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努力使医院的综合满意率达到95%以上,职工对医院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医院青年文明号对社会践行率100%;杜绝一、二级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纠纷,出院病人的投诉率控制在0.3%以内;努力做到门诊和住院病人治愈好转率超过部颁标准,“红包”回扣得到基本根治。

1.加强教育,内强素质。开展公民道德、职业道德、行风知识和法制教育,提高全体职工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自觉抵制

行业不正之风,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以病人为中心,把科室的各项工作贯穿于为患者的康复之中,把各项服务活动落实在群众满意的目标上来。

2.技术精良,服务周全。创新医疗技术,开拓医疗新领域,不断推进医疗技术进步,医疗质量普遍得到提高,服务水平得到更大提升,满足人民群众的求医需求。服务环节不断简化,药品费用比例进一步降低。

3.社会形象好,美誉度大为提高。及时解决病人的痛苦,维护病人的利益,服务行为规范,患者的知情权得到充分保障,“红包”回扣不正之风得到有效治理。积极开展扶贫济困,送爱心送温暖活动,树立起医院的良好社会形象。

4.树立“争分夺秒,救命第一”的急救意识,不分节假日,实行24小时急诊服务,积极做好院内、外的急救工作。

5.在诊疗工作中,做到服务态度好,检查细致有序,处理准确及时,杜绝与病人及其家属发生争吵,严禁脱岗现象发生。

6.严格实行首诊负责制,凡需住院或留观治疗的病人,任何情况下不得拒收和推诿。

三、创建“人民满意医院”实施细则

创建“人民满意医院”,这是我院创建工作的核心,各项工作必须围绕这个总目标,服务、服从于这个总目标,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必须以弘扬白求恩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线,建立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和完善亲情化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行风监督管理体系。使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形式和内涵相统一,取得实质效果。积极响应局党委的号召,积极倡导职业道德与职业文明,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争创“人民满意医院”,特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1.热爱本职工作,树立病人是亲人,人民是父母的思想,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时刻把病人的疾苦放在心上。

2.遵章守纪,坚守岗位,不迟到、不早退、不脱岗、检查病人细致有序,处理病情准确及时,认真负责。平时加强岗位练兵,经常做好各种技术训练。

3.文明行医,礼貌待人,学好用好文明用语,杜绝服务忌语。不论患者有理无理,均不能与之争吵,把温暖送到病人的心坎上。

4.努力学习业务知识,钻研技术,熟练掌握各种现场急救技术,在掌握全科知识的基础上,略有专业侧重。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塑造优质服务,技术精湛的“白衣战士、白衣天使”的形象。

5.廉洁行医,拒绝接受患者及亲属的“红包”,拒收礼物和拒吃各种宴请,对于出自病人内心感激而无法退回的钱物,应想方设法退回或上交组织。

6.艰苦创业,增收节支,不浪费医疗资源,不乱收费用,不开人情方,搭车药品,不以不正当的医疗手段收取回扣,小费等。实行高效优质服务,力争患者、群众的满意度达95%以上。

7.对待病人一视同仁,不分病人的贫富、社会地位、种族等。只要他们有疾病,有危难,均一视同仁地进行救治,对各种危重病人,应“有钱要治,没钱也要救治”。

8.在现场抢救、救治、转送病人途中,要确保病人的安全,及时做好请示报告制度。

四、实施的方法步骤:创建工作中,要结合行风评议工作的要求,主动查找科室、个人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好边整边改的方案。主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分析研究,及时整改,并将情况及时报院创建领导小组。科室接到医院的整改通知书后立即研究,在规定时间内做好整改工作。科室要在整改阶段经常组织医护人员下乡义诊,到各卫生服务站开展业务指导工作,义务培训工作,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让卫生服务站在我院开展创建活动中得到帮助,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为**人民的健康工作作出贡献。把创“人民满意医院”的工作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使工作不断深化、持久,不断取得新成效,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科室要切实加强创建“人民满意医院”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要把创建工作放在医疗业务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医院领导是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把握工作重点,明确工作任务,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制度落实到位,整改到位。科室领导要做到带头学、带头整改,确保创建工作的实际效果。

要责任到人,狠抓落实,科室和职工要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把创建人民满意医院作为科室和每个人重要工作职责,要从对人民负责对病员负责,对医院负责的态度,抓好创建工作。

科室要加强管理,以确保创建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防止形式主义,使创建工作富有成效。科室在创建活动中要注重医疗安全工作,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纪律,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要抓好各种医疗制度的落实,加强检查,加强日常事务的管理,加强医疗事故的防范工作,对医疗安全保持高度警惕,防范于未然。要不断改进医疗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4篇 2023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章 来源第一范文 为了了解掌握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县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开展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内容的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我镇于近日就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效

**镇为县委、县政府所在地,辖7个村,其中6个农业村,一个蔬菜村,76个自然屯,农业人口8853户3.47万人,农村劳动力1.5万人。全镇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7万亩,林地1.5万亩,水田1.85万亩。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深入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良策,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xx年全镇gdp总量9.5亿元,增长7%,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2.02亿元,增长11%。全镇粮豆薯总产5.3万吨,粮食单产430公斤。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5.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6%。日光温室发展到51栋,面积2.3万平方米,普通蔬菜大棚2500个,面积16.7万平方米,年产蔬菜2.44万吨以上。畜牧产值实现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xx年向县内外输出劳动力9120人(次),创收32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00元,比上年增长5%;农民人均收入达3646元,比上年增长13%。实行村财镇管,严格履行财务审批手续,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加强,xx年化解债务180万元,没有发生新的债务,农民政策性负担为零。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林业生态建设、农网改造、人畜饮水改造、镇村道路建设、镇村环境整治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全镇村屯公路383公里,实现了村屯道路畅通;农村计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稳步推进;生态保护、农电网改造等公共服务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步。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农民自编自演开展文体活动,县镇组织的科技、文艺下乡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农业信息网络、电化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目前,全镇共有1所中学、18所小学,有3处晋升为省级标准学校,4处小学达到市级标准学校,12处小学实现了县级标准化学校。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组织实施了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科技入户、阳光工程等科教工程,每年培训农民达1万人次以上,培养一大批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xx年在全镇7个村实行了村干部直选制度,全面推进了村党支部“两推一选”,一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有知识的农村能人、致富能手进入“两委”班子,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全镇“两委”47名干部平均年龄为45.4岁,大专以上文化7名,高中、中专40名,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制。先后出台了《**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在指导全镇村务公开活动中,实行“五统一”(统一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建档),做到“三为主”(村务公开以村“两委”、监督小组、镇农经中心为主),突出“一个重点”(以财务公开为重点),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村中重大问题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征询意见,将财务公开延伸到村民小组,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综上所述,可见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二、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我镇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发展,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作用有待增强。我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功能单一、结构分散,辐射力不强,推广型、农产品加工型和综合服务型专业组织协会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政府协调成立的多,农民自发组建的少,多数会员不缴纳会费,财政专项资金扶持助推力弱化。协会活动开展不正常,带动力不强。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一些相应的扶持政策,但其性能、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经济组织、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等问题没有明确的界定。

(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

免征农业税后,我镇农村的基础财力巨减,财政“缺口”大,加之各村历史上形成的债务都很大。省、市、县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镇、村组织机构运转所需财力。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调查显示,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根本无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xx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5%,初中文化程度占5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5%。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我镇农村总体上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的村已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相应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县镇没有稳定的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开展,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五)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发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做“撞钟和尚”、做“太平官”。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都依靠转移支付来维持,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同时由于包产到户后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经济发展,也致使了无人关心集体事业的现象的产生,村委会虽实行村民自治,但一些政策、规划在本村因无力参与支持而无法实施。五是农村村民自治工作发展不平衡。村务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无明细帐,当地群众有意见。六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发展思路和几点建议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就**镇实际情况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前思路可理解为:努力推进和实现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村镇文明化、保障社会化和管理民主化。

农业产业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家庭经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努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二、三产业上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知识化: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教育和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能掌握一项致富的技术,加大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加强对农民应该掌握的经营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村镇文明化:积极推进农村的“四改”(改环境、改容貌、改卫生、改观念),加大对农村公路、农电网、电视网、电话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镇村环境;编修村镇规划,推进现代化村镇建设,改变农村面貌。采取推行农村饮水改造、发展户用沼气、实行人畜分离和垃圾集中处理等措施,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的意识,树立良好的文明乡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保障社会化: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探索建立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管理民主化: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全面实行村干部“直选”和村支部“两推一选”制度,完善“一事一议”、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面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针对我镇的实际,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xx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对当前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二)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

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三)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

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本文权属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koomao.com查看)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四)抓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各级要有总体的规划,对全镇来讲,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发展”原则进行规划,先选择条件好、有特色的村进行试点。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设计以现代建筑方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城郊集中式,严格规划管理,建新拆旧,逐步推进,实现村屯城镇化建设目标。

(五)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农民自办文化扶持基金,引导农民发展民俗文化表演和地域风情旅游;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送文艺下村,加强先进(本文权属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koomao.com查看)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六、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免收义务教育的杂费,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建立起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第5篇 乡镇上半年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xx乡党委、政府和政法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师宗县政法综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各村基层组织和公安派出所、综治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大力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从而较好地保证了我乡社会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秩序的平稳。5月22日,乡综治中心召开了由治保调解主任和相关单位专职同志参加的全乡社会治安形势分析会议,全面分析了上半年社会治安总体形势,为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治安秩序的基本平稳提供了科学决策。现将我乡2023年上半年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报告如下:

一、全乡社会治安基本状况

(一)全乡社会政治稳定

上半年,全乡信访形势总体较好,群众集体上访反映的绝大部分问题都已经解决到位,突发事件也都得到妥善处理,全乡无到市、省、赴京上访,来乡上访26起,同比下降38%,无集体上访。全乡共排查出重点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2起。主要是山场权属纠纷。总体来看,上半年全乡信访形势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好转,社会政治基本平稳,但山场权属和工业项目区的征地补偿、拆迁、拆违等方面的问题仍有可能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

(二)治安状况总体平稳

上半年,我乡综治部门坚持严打不放松,根据上级安排,积极开展了各类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全乡的社会治安稳定状况,没有发生重大恶性治安灾害事故。元旦、春节期间全乡社会治安情况基本平稳。上半年,我乡现行刑事案件发案总量下降,破获现行刑事案件总量下降;治安案件发现、受理数和查处数明显上升;交通事故发生数明显下降。

二、社会治安状况

(一)治安案件查处受理情况

1—6月份我乡共查处治安案件17起,受理17起,结案11起,结案率为64.7%,较去年有所下降。

(二)刑事案件查处情况

2023年上半年全乡共发生刑事案件30起,破9起,破案率为30%,同比下降15%。;

(三)其他情况

成功调处了辖区因山林、土地和邻里之间等矛盾引发的民间纠纷663起,其中治安案件调处(有书面协议)11起,基层治保会调处428起,驻村办调处26起,接处警中简易调处、口头调处138起,参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调处轻微交通事故71起,调处率为99.2%,无一件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三、影响社会治安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增大,招商引资部分项目的引进,外来人员增多,各类矛盾加剧,社会治安形势愈加复杂,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让人民群众满意方面与公众的期望值仍存在差距。 (二)盗窃案件频发的原因是部分群众、企事业单位的防盗意识不强,防盗措施不力,不能开展正常打更巡逻放哨和值班工作。 (三)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案件高发。上半年,故意殴打他人占治安案件的80%。究其原因是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比较淡薄,不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往往采取非常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结果导致触犯法律法规现象的发生,另外《治安处罚法》实施后,殴打他人案件的受案标准降低,原来作为民事纠纷调解的行为现在纳入案件查处,同时也是狠抓立案统计工作的后果。 四、下一步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目前,全乡社会治安形势总体较好,但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也仍然存在,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的解决。 (一)加大严打整治力度,巩固和扩大严打整治成果。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一方面广泛开展摸排,有的放矢地打击各类涉黑涉恶案件,一方面紧抓目前正在侦办的案件,集中力量,适时出击,力求一网打尽;坚持“命案必破”,努力实现“两降一升”目标;加大打击力度,定期摸排治安混乱地区,经常分析本地区不同时期治安形势,找准发案特点和规律,制定对策,适时开展集中整治和专项行动,有效压降发案,提高刑事、治安案件的侦破和查处率。 (二)加大防范力度,实行综合治理。在治安案件的防范、打击方面,一是坚持巡逻工作机制的前提下,在不断拓宽和延伸防控触角的同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巡逻防控效果;二是针对案件多发的村寨、公共场所,要及时与当地负责人协商加大技防和人防力量,提高防范力度,从而减少治安案件的发案率。 (三)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紧密结合起来,将工作重心放在最基层,抓早抓小抓苗头。大力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调解组织的作用,努力推动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达到防止和减少因处置不当而激化矛盾。

(四)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按普法规划的要求,认真组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对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以及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知法懂法用法的能力。

第6篇 2023年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述职报告

2023年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述职报告

今年我村的社会稳定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守土有责,保一方平安”的思想,组织动员各方力量,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核心,以严格落实责任制为抓手,拓展工作思路,以创建“平安和谐”小寨为契机,推进平安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在“五五”普法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村进程,为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创造良好的环境。今年来做了许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年度综治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总结如下:

一、党政重视、责任明确、真抓实干

乡党委政府把综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性工作来抓,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相关站所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社会稳定是全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乡班子领导把依法治乡工作纳入全乡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与其它工作共同部署研究和落实,明确目标,健全制度强化措施,整体推进。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综治工作,多次在大会会上强调综治工作的重要性,并实行全乡班子成员包村挂点责任制,使全乡各村都有一名领导具体负责综治工作。

二、切实履行职责,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以防打架斗殴,酗酒闹事,防小偷小摸为重点,强化政权意识,树立执政理念,充分依靠群众,认真研究对策,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种破坏活动,坚决防止危害群众利益破坏社会和谐的事件发生。

三、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坚持科学发展,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切入点,通过加快发展,增加社会财富,改善群众生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题,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坚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社会稳定预警机制,切实预防、调处矛盾纠纷,成立领导组,领导和协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同时制订了矛盾排查责任制,使矛盾调处这一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乡村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对各类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

四、全面加强服务管理工作

创新理念和管理方式,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团体、行业场所的管理,爆炸物品中的管理,做到全面监管和重点管理相结合,维护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五、下步打算

全年综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部分不稳定因素发现不及时,处理方法过于简单,对部分重点人物管理还不够到位,监管力度还不够。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学习克服今年工作存在的问题,开拓创新,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环境。

第7篇 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述职报告

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述职报告

今年我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综治委及县委办等综治成员单位的直接指导下,在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我们始终以实践“三个代表”和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学习十七大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始终把抓稳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有效地遏制了重大案件的发生,化解了多宗矛盾纠纷,维护了我乡的社会稳定,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强化自身素质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如果没有一只的政治素质较强和业务技能较高的队伍,是很难完成这项工作的,基于这一点,在围绕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十七大精神的基础上,还加强了相关法律法规和信访条例等的学习,提升自己和全体班子的工作素质和基本技能,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需要。

二、落实治安中心户长制度,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认真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工作,落实治安中心户长制度,将全乡自然村庄的治安力量整合起来,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办好自家事,在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治安防控体系,努力提高基层预防,控制、打击犯罪的的能力,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减少刑释解教人员的脱管漏管,采取户籍地和居住地“双列管,两头包”的办法,实行规范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出租房屋的管理,及时发现和打击流窜犯罪活动。成立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改善了青少年学习,生活环境,使青少年违法犯罪状况明显好转。

三、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我乡把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做到健全网络抓预警,突出重点细排查,完善制度重调处,强化职能严督办,规范工作求实效,整合了信访、司法、公安、土地、综治等部门的力量成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有党政领导轮流值班坐阵调处中心,专门接待群众的来信来访,对上访群众反映的事情,由当班领导详细记录下来,能处理的予以处理,不能立即答复的说明回复期限,并上报主要领导,由主要领导批转具体经办人负责查处,实行首问负责制,促使矛盾纠纷的接访、受理、转办、查处、回复等环节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全年共调处民事纠纷78起,成功率100%,使矛盾全部化解在基层,无一件越级上访案件发生。

四、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齐抓共管工作机制

乡、村、组户三级建立完善的“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体系,年初乡政府与1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7个乡直单位和企业签订责任状,对责任状的签订也作了硬性规定,必须是“一把手”亲自签,并对村级分为年中、年末两次有乡综治领导小组带队,对责任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单位、各村干部评先评优奖惩主要依据,对工作措施不落实,矛盾化解不及时处置不当而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或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影响社会稳定的实行责任追究,真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管辖,谁处理”的原则,把工作落实到相关部门、单位和责任人头上。

五、加大投入,开展技防建设

乡政府在财力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每年以增长10000元的递增投入综合治理工作中,将综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县委办公室周主任多次到我指导综治工作,并解决经费20xx元用于技防投入,在县政法委的指导下,安装4个红外线探头,其中2个位于街道中心路向社会面延伸,另外两个探头安装单位内部,实行全天候监控,弥补了人防、物防的不足,在今后的五年内将加大技防投入力度,争取单位覆盖面100%,主要街道路口达80%覆盖面以上。

六、积极地做好综治宣传月活动

突出重点,齐抓共管,为把工作落到实处拟定了实施方案,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此外突出两所中学为重点开展了以司法、公安、交警等部门进校园宣讲法律常识及安全教育,使师生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都明显得到提高。同时利用广播,宣传栏等进行宣传,受教育人达4000余人次,促进了人民群众自觉做好治安防范工作的意识,为我乡的经济发展实现和谐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

七、加大综治工作力度,完善综治例会制度

我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年党委会专题研究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工作6次,综治委全年召开12次会议专门研究平安创建,会议主要是通报前一阶段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当前形势,推广经验,总结教训,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同时开展述职汇报活动。结合我乡防控工作,,突出主题“抓防范,创平安,促发展”,一是开展集中宣传,利用乡村干部大会和逢集等;二是充分发挥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作用;三是充分发挥司法部门普法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课,使百姓知法、懂法、守法;四是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从严从重地打击处理;五是利用群防群治队伍加以防范,总之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形式,手段宣传综治,创建平安,通过多渠道的综合治理,使犯罪案件上升的势头得到遏制,一些治安混乱地区的突出治安问题得到整治,群众的安全感得到增强。

综上所述,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难免还有不足的地方,离上级和人民群众希望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全乡广大干群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协作下,我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定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8篇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3000字:乡镇人民教育情况

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3000字:乡镇人民教育情况

调查时间:20xx年x月x号—x月x号

地点:xx镇内中小学校

对象:部分中小学校部分老师,学生,部分村民。

调查目的:xx镇是北方有名的工业城镇,自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并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xx更是成为了曾经名扬天下的“华夏第一村”。在经历了九十年代的“*派”*,以及亚洲金融危机后,如今的xx早已没有了当年的豪壮的风采。

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方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而xx作为中国乡镇企业的先行者,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弄潮儿,以及作为研究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模板。它能否保持强劲发展动力,能否拥有受过良好教育的未来一代: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调查过程:

如今,xx所辖26村街,有中小学校,幼儿园几十个。但此次调查由于时间有限,人员有限,调查范围只在xx镇内的几所学校:xx镇中学,津美小学,津海小学。 xx镇中学曾经是全县有名的中学,在九十年代早期的时候曾经有接近百分之八十的升学率(考入我县的中学——静海一中),而且几乎年年都有不少 保送到天津一中,南开中学等,要知道那时候,学校的条件很苦,任课老师的水平更是实在不敢恭维。但是那时候的学生真是“苦” 学啊!据很多老师回忆,对那些学生用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来形容他们,最合适不过。当时各个小学都是和镇中学在同一校区。直到九五年的时候各个小学才纷纷搬走,离开那拥挤简陋的镇中大院。

而如今,我回到我的母校(我的小学是在津美小学读的,中学是在镇中学)。这两个地方我都是很多年没有回去了,而现在,许多我当年的熟悉的东西早已不复存在,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新教学楼,粉刷的雪白的墙壁,随着生源的不断增加,伴随着大量资金的涌入。如今在xx无论是什么学校,早已没有了当年“寒碜”的景象,都是清一色的气派,豪华。

此次,我更是走访了我们镇曾经最特别的小学——津海小学。之所以特别,因为这里曾经农民工子弟最多的学校。自从xx的经济腾飞以来,大量的农民工涌入,而xx的原住民不过只有几千人,而农民工的数量高达四万人(不完全统计,因为xx有不少民工没有户口。这个数量仅仅指的是在xx镇内工厂的工作的工人)。有了大量的工人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农民工的子女。几年前,曾今一度因为高额的借读费用,以及各种入学门槛而使大量的农民工子女辍学,十多岁就去工厂上班,童工现象非常普遍。而当时的静海小学却独自降低了入学门槛和解读费用,所以当年很多农民工家长可谓是蜂拥而至。

同时,我也走访了当地的一些村民,还有一些外来人员。为的使我的调查更加客观。 调查结果及分析:

曾经的xx,是靠禹作敏等人靠血靠命才把这个江山打下来的,我这样说一点也不为过,如今很多老人如果一回想起当年艰苦创业的景象,都会不由的感慨,今不如昔啊!!!

今不如昔:

今不如昔?我们该如何去理解?禹作敏等那些老一辈的创业者们他们没一个有高中以上学历的,确切的说那些人们当中有好多人连书都没念过。他们就是一群土的不能再土的穷农民,对他们而言,谈什么文化,谈什么市场规律,谈什么市场营销!但是就是这群土农民创造了曾经的xx神话!我也是xx人,我每当想起这,我都非常的自豪。对于xx的辉煌历史,我在此不再赘述。

今天的xx如果从整体的经济规模,以及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已经超过了当年禹作敏“在位”的时候(此人曾以土皇帝自居)。甚至可以说远远超过了。但是因为什么,很多人会这么说“今不如昔”。这是因为如今的xx早已不是当年的共同富裕,而是早已变的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如今的人们早已不是像十多年前的那样,整天拼命干活,为的是集体而非个人,而如今却变得自私自利,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如今的xx早已不是富甲全国,傲视天下而是变的普通,真的是很普通,某种程度来说就是甘于了平庸,就是因为xx自身的弱点,当年的“华夏第一村”在天津这片盐碱地上早已不复存在,而是输给名震世界的“华西村”。

说到华西村,每一个有着荣辱感的xx人都应该多多少少有一些羞耻感,因为当年华西村默默无闻的时候,xx是何等的辉煌。如今华西村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人民收入,基础设施,民众文化素质,都远远超过了xx;最重要的是:在华西村,根本就没有贫富悬殊的分化!我完全可以用“根本”这两个字,是因为如果在xx你放眼望去,贫民窟和豪华别墅不过几街之隔,这相差的可不是几百米的距离,而是隔开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我从来不是歌颂派,这只不过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在此我更是不想提xx某些地方“官僚”的作为,他们根本不值一提。

有人肯定会问我:你上面所说的和你所要探究的当地教育问题有什么关系? 这个很简单,上面所说就是一个大背景,就是我所要探究的xx教育问题的一个大背景。所以下面就是xx如今天的教育状况。 学校已经豪华中带有浮华。

如今的学校设施绝对在全县范围内算是一流的,学校的建筑,设备,教室及其优良,在xx镇内的很多小学都已经配备了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但师资力量我没做过详细调查,但是在整个静海县当地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想进像xx这个地方的学校当老师,不走后门是行不通的。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因为随着各个学校的财力渐渐雄厚,聘请一些不错的老师应该是没有问题。总之;如今xx的各个学校的硬件软件可以说是非常非常的好。但是学校在某种意义上的好,真个教育就好吗?

答案肯定是不一定,虽然每次全县召开教育大会,xx的镇教委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受到县里的表彰,因为有升学率做保障。可是,我却从中看出水分!因为;从这些学生的结构来看,70%以上的学生都是外来人员。这个“外来人员”其实是我个人定义的,我认为:这个外来人员分这么几种:

1.外来民工子女,他们都是随打工的父母迁移到这里。

2.蓝印户口子女:我敢说这是像天津这中教育资源丰富的省份所特有的。众所周知,天津的学生考大学就是比山东、河南的考生要容易的多,这是由于中国的教育制度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性。很多那些来自高考大省的父母就在天津买一处价格不菲的房产,一次换取一个盖着蓝印的“天津户口”,就是为的让子女能有更大的机会考上更好的大学,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3老师,以及技术人员子女:xx曾经花钱聘请了很多优秀的工程师,技师。他们为xx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他们很多人就留在了xx居住,所以子女也在这里就学。

在xx教学的老师大多数非本地人,他们及其子女是非农业户口。

如果有人仔细看一下每年各个中小学校的那些优秀学生们——他们大多是都是我所定义的外来人员。对,事实就是这样,在今天,撑起xx各个学校的优秀学生们大多不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本地子弟,而是外部势力。我在此丝毫没有歧视和排挤外来人员的意思,我只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从xx走出来的学生,对整个 xx的学生们而感到悲哀。

那些本地学生们,他们大部分人实在是太不认真学习了!真是太不知道如今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啊。好在也有不少学习比较用功的本地学生们,有的是因为家境贫寒(贫富分化),有的家境富裕但是却非常懂事。就是这样,在xx走出去的本地学生,可谓一年不如xx届,如果在镇中学成绩名词表上:前茅的很多都是非本地学生,但是倒数的几乎都是本地学生,这真的很令人悲哀。但是我们能将这种责任归咎于谁?老师?学生?还是政府官员? 这其实还有一个更生深层次的地方值得思考。

富二代现象

可以这么说,在xx亿万富翁,千万富翁真是不少,而家里有个百八十万的家庭更多的是!所以这就涌现了一个富二代的现象,这些孩子和他们的父辈们成长的环境不同,从小就衣食无忧,更别提经受过什么磨砺。对于有些孩子来说“败家子”形容他们最恰当不过。

正如我此次路过各个中小学校的门口,真是别有一番景象啊!在小学里就出现了一对对牵手接吻的情侣,而手机更是流行于小学校园,要知道我在小学的时候,早恋和手机可都是非常少见的东西。而十几岁的小孩混迹网吧,街头打架更是数不胜数。初中生开豪华车四处乱转,互相攀比电子产品,去酒吧,吃西餐;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好像,钱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生来就有,永远用不尽的东西,这些孩子们真可谓“奢靡”啊。

这正是答案的所在,这样的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去学习,去读书吗?不可能,根本不可能。因为物质的极大的满足造成了堕落与颓废。而他们的父母大多忙于自己的生意,很少去管他/她们。就这样,这就是多数xx的孩子们,这就是xx的未来,这就是xx的所谓的接班人们,他们的祖辈们艰苦创业的精神呢?曾经的xx人的志气与豪气呢?没有,没有,在他们身上好似都变成了浮云,他们只是趴在祖宗基业上的蛀虫。

结论:

第9篇 乡镇卫生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下面是整理的关于乡镇卫生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范文,欢迎借鉴!

**镇卫生院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卫生局提出的“关于开展创建人民满意医院通知”的精神,贯彻落实“科技兴院、人才强院、诚信立院、文化建院、依法治院”的办院方针,为进一步搞好行业窗口的服务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营造人人向上、奋发进取的氛围,把医院建设成为作风优良、技术精湛、服务一流的文明单位,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特制定关于开展创建“人民满意医院”主题实践活动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为核心,以进一步加强行业作风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以“比学习,比服务,比贡献,比技术,比作风”活动为载体,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宗旨,以人民满意为出发和落脚点,全面开展创建“人民满意的医院”活动,推进我院卫生事业发展

二、创建“人民满意医院”目标与要求

应该使医院每一个工作人员明白开展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是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医疗行业的体现,是新形势下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的需要,是推进医院技术进步,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我院社会美誉度的需要,是提高我院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是医院发展的客观需要。总的要求是,通过争创“人民满意医院”的活动,实现医疗队伍素质极大提高,社会形象极大转变,服务态度极大改善,服务质量充分保证,人民群众普遍满意的总体目标。在创建活动中要着力解决职工队伍中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行业作风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努力使医院的综合满意率达到95%以上,职工对医院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医院青年文明号对社会承诺践行率100%;杜绝一、二级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纠纷,出院病人的投诉率控制在0.3%以内;努力做到门诊和住院病人治愈好转率超过部颁标准,“红包”回扣得到基本根治。

1.加强教育,内强素质。开展公民道德、职业道德、行风知识和法制教育,提高全体职工思想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自觉抵制

行业不正之风,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以病人为中心,把科室的各项工作贯穿于为患者的康复之中,把各项服务活动落实在群众满意的目标上来。

2.技术精良,服务周全。创新医疗技术,开拓医疗新领域,不断推进医疗技术进步,医疗质量普遍得到提高,服务水平得到更大提升,满足人民群众的求医需求。服务环节不断简化,药品费用比例进一步降低。

3.社会形象好,美誉度大为提高。及时解决病人的痛苦,维护病人的利益,服务行为规范,患者的知情权得到充分保障,“红包”回扣不正之风得到有效治理。积极开展扶贫济困,送爱心送温暖活动,树立起医院的良好社会形象。

4.树立“争分夺秒,救命第一”的急救意识,不分节假日,实行24小时急诊服务,积极做好院内、外的急救工作。

5.在诊疗工作中,做到服务态度好,检查细致有序,处理准确及时,杜绝与病人及其家属发生争吵,严禁脱岗现象发生。

6.严格实行首诊负责制,凡需住院或留观治疗的病人,任何情况下不得拒收和推诿。

三、创建“人民满意医院”实施细则

创建“人民满意医院”,这是我院创建工作的核心,各项工作必须围绕这个总目标,服务、服从于这个总目标,在创建活动中我们必须以弘扬白求恩精神,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线,建立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和完善亲情化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行风监督管理体系。使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形式和内涵相统一,取得实质效果。积极响应局党委的号召,积极倡导职业道德与职业文明,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争创“人民满意医院”,特制定如下实施细则:

1.热爱本职工作,树立病人是亲人,人民是父母的思想,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时刻把病人的疾苦放在心上。

2.遵章守纪,坚守岗位,不迟到、不早退、不脱岗、检查病人细致有序,处理病情准确及时,认真负责。平时加强岗位练兵,经常做好各种技术训练。

3.文明行医,礼貌待人,学好用好文明用语,杜绝服务忌语。不论患者有理无理,均不能与之争吵,把温暖送到病人的心坎上。

4.努力学习业务知识,钻研技术,熟练掌握各种现场急救技术,在掌握全科知识的基础上,略有专业侧重。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塑造优质服务,技术精湛的“白衣战士、白衣天使”的形象。

5.廉洁行医,拒绝接受患者及亲属的“红包”,拒收礼物和拒吃各种宴请,对于出自病人内心感激而无法退回的钱物,应想方设法退回或上交组织。

6.艰苦创业,增收节支,不浪费医疗资源,不乱收费用,不开人情方,搭车药品,不以不正当的医疗手段收取回扣,小费等。实行高效优质服务,力争患者、群众的满意度达95%以上。

7.对待病人一视同仁,不分病人的贫富、社会地位、种族等。只要他们有疾病,有危难,均一视同仁地进行救治,对各种危重病人,应“有钱要治,没钱也要救治”。

8.在现场抢救、救治、转送病人途中,要确保病人的安全,及时做好请示报告制度。

四、实施的方法步骤:创建工作中,要结合行风评议工作的要求,主动查找科室、个人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好边整边改的方案。主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分析研究,及时整改,并将情况及时报院创建领导小组。科室接到医院的整改通知书后立即研究,在规定时间内做好整改工作。科室要在整改阶段经常组织医护人员下乡义诊,到各卫生服务站开展业务指导工作,义务培训工作,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让卫生服务站在我院开展创建活动中得到帮助,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为**人民的健康工作作出贡献。把创“人民满意医院”的工作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使工作不断深化、持久,不断取得新成效,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科室要切实加强创建“人民满意医院”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要把创建工作放在医疗业务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医院领导是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把握工作重点,明确工作任务,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制度落实到位,整改到位。科室领导要做到带头学、带头整改,确保创建工作的实际效果。

要责任到人,狠抓落实,科室和职工要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把创建人民满意医院作为科室和每个人重要工作职责,要从对人民负责对病员负责,对医院负责的态度,抓好创建工作。

科室要加强管理,以确保创建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防止形式主义,使创建工作富有成效。科室在创建活动中要注重医疗安全工作,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纪律,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要抓好各种医疗制度的落实,加强检查,加强日常事务的管理,加强医疗事故的防范工作,对医疗安全保持高度警惕,防范于未然。要不断改进医疗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10篇 乡镇企业管理的社会实践报告

一、调查背景

我的家乡位于贵州省毕节市青场镇。镇内资源较为丰富,林业、养殖业和畜牧种植业是家乡的支柱产业,家乡人民比较富裕。九十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基于家乡我们镇上的支柱产业发展产业:煤矿厂、红砖厂等并开始蓬勃发展,曾经一度引来广东等地的人购买和投资。但是,这些都没有改变家乡企业落后的现实。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学校对应届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和要求,2023年冬,我对家乡的乡镇企业进行了一些调查及在企业的学习。从中我在我的角度谈谈我对家乡的乡镇企业发展和一系列问题及不成熟的见解。

二、调查过程

因个人原因及时间的安排不当,有些企业建厂的时间较早,所以倒闭的也早。而且厂里的主要负责人也举家搬迁了,所以调查的大多是一些原在厂职工人和我自己所见所闻的事,我想通过在他们的嘴里和自己的学习应该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一)煤矿厂

工厂概况:煤矿产业具体是那一年开始起用的我就不得而知,因家乡人世世代代都是用那里的煤了,通过对老一代的人的打听在他的口中得知建厂是在1996年开始。基于家乡的煤矿产业颇为丰厚,建厂时有工人20多人。曾经因煤一度紧张引来了不少的外来人的疯狂收购。(外来人指:不是本地镇上的人)特别是有一年全国的煤价上长,一下子就子厂就火起来了,没多久就形成了企业。

调查过程:为调查企业的发展及最终倒闭的原因,我走访了煤厂的厂办主任吴先生和现煤厂工人周先生。两位先生说:“刚开始建厂的时候有很多人都不怎么看好,但干着干着就好起来了。刚开始最差的时候吧,职工基本隔三差五的不去工作。当时煤就只卖给家乡人烧,根本就要不了多少煤,而且每家都有用不完的煤,眼看煤不好出售就要关门了。 有好几个股东就退股了,一个个都没有心思做下去了。就当大半的人都退资了之后,老王(现在煤厂的懂事长)王先生就到外地去寻找外面的买家。几个月过后他回到煤厂找了朋友借了一笔钱买了一些先进的运输煤的工具,每天都能开采很多煤,,请了工人猛采煤,几个月不到就有很多买家上门买煤,刚刚开始是想买就有得买,后来变成了抢,连家乡的都开始抢购。开始没钱转的时候吧,大家都急着退资,后来厂里转钱了大伙又拿钱出来投资。后来因投资的人越来越多慢慢的不起眼小煤厂就成了一个煤业公司,越做越好直到今天还是一样红红火火”。

调查结果:

1、建厂的原因

1) 企业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所用厂房均为原村支部,仅需廉价购些淘汰设备,投资较少,并由政府和村支部共同承担。

2) 当地有采煤经验基础,设备易购得且廉价。

3) 农村人自和创建时期,政府和村支部对建厂大力支持,倾其全部。

4) 建厂初农民心齐,热情高。

2、退资的原因

1) 当时农村文化水平普遍还很低,每家用煤量都不大,煤在当时没有一定的市场。

2) 劳动力廉价,采煤过程幸苦,又采不出又多又好的煤。

3) 煤厂职工绝大多数都是自家人,没有企业保障,企业没什么负担。

3、兴厂的原因

1) 有一个不怕失败的带头人带来了不少的买家。

2) 有外人的资金支持和先进设备技术支持。

3) 企业有了一定的激励机制,多劳多得制。考虑到更长远的发展。

5) 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完全将个人效益考虑在内,所以工人工作激进。

(二)红砖厂

工厂概况:工厂建于xx年,建厂几个月就得到大量的人力支持以及投资和技术支持。工厂职工数百人,xx年还引进高先进技术材料,砖厂的生意如火登天,后来,没过多久突然之间没有人去砖厂买砖了,没过多久砖厂就关门了。

调查过程:在二月初,我坐车来到砖厂原地,下车我看到的是一片荒凉,我看了一下被荒弃的厂房和设备,厂房狼藉不堪,厂长办公室也成了老鼠窝,屋里还有一些剩下样板砖。还有建厂时的合影像和废气刊物尚在,桌椅上全是灰尘落了一片,可见自从砖厂关门之后就在也没人来管过。我走出砖厂大门正好遇到一个以前在这个砖厂工作的工人,我就上前问了些为何砖厂关门的原因。工人对我说:“那是在xx年快到春节的时候发生的事了,一个厂里的工人为了给家里人办些过年货就提前找厂长预支点钱,可是不但没得到钱还被打了出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月底所有的工人都没有结到工资,老板也不知所踪。工人眼看没有钱过年就想到把厂卖出去,可是像这个样子谁敢接手呢。工人眼没着落了就大伙把剩下红砖全卖了筹备点过年货。就这样砖厂就一直没有人来看过。”我走访了几家以前都在红砖厂工作的工人,他们给我答案都差不多,都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调查结果:

1、 建厂原因

1) 当时土地资源丰富,就在厂址处取得原料,且只须花一些钱买点简单设备即可。

2) 家乡人都要修房盖屋,想到自买砖时方便又便宜就大胆的将钱拿来投资。

3) 而且厂房不需要选地投资,只需简单装修改造就行。

2、 兴厂原因

1) 刚开始有一个好的带头人。

2) 有乡民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

3、亡厂原因

1) 事故发生了却无人知晓,到目前为止也不知道什么因何原因。

2) 根据走访最后得出的结论应该是管理不当,因个人原因发不起工资最后逃之遥遥。

三、调查思考乡镇企业兴衰的原因:

经过调查,绝大多数乡镇企业均是依靠资源优势,在政府的一定量的投入兴建起来,加上农村劳动力低廉和文化水来底下及地域独特的市场优势,这些厂子开始兴盛。但是,由农民组成的企业群体缺乏知识、技术、安全意识、忧患意识,管理经营办法,导致“大锅饭”经营、失火、诚信、社会责任以及在企业发展上犯了致命的错误。我想这是乡镇企业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还有职工负担、领导观念以及文化水不不高管理方法不当引起的一些社会问题,如税收等也是企业没落的制约因素。

虽然煤矿厂现在还是红红火火但是万一有那么一天也说不一定,我不是咒他而是天有不测风云。当然做家乡人的我肯定是想他们一直都这样火红下去。

四、调查建议

1、在以农民为主要力量的企业里,学习应该成为企业的第一要务。其中基础诚信教育更是重中之中。

2、在管理经营上,乡镇企业更应该多学习、多借鉴。一方面切莫盲目自信,另一面一定要注意企业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在产品的技术质量上,如果抓的紧,乡镇产品的低成本将是其在市场上制胜的法宝。

3、乡镇企业福利一定要切合实际,不能因富而多,因贫而无。

4、建立较完善的责任制度及激励制度。

5、乡镇企业多依靠当地资源建厂,所以更要注意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一定要兼顾社会效益。

6、一定要做到凡事有违反国家法律的一律都不充许。

第11篇 乡镇企业管理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乡镇企业管理专业为农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乡镇企业管理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和组织生产的初步能力。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企业管理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仅供参考。

乡镇企业管理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一、调查背景

我的家乡在淄博市张店区的一个小镇中。镇内资源较为丰富,林业、养殖业是家乡的支柱产业,家乡人民比较富裕。九十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基于家乡的支柱产业比较发达了吸引了三、四家外资企业来我镇投资建厂:纺织厂、加工厂等这些企业都使我们家乡的情况有很大的改变,同时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无论是人均收入还是 村民的物质条件或者是精神生活。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学校对及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和要求,今年寒假,我对家乡的乡镇企业进行了一些调查,由于时间较短且调查范围较小,所以仅从我的角度谈谈我对家乡的乡镇企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的不成熟的见解。

二、我镇包含23个自然镇,其中的中埠镇以及黄金村等都是重点的镇,其主要特点是:

1是农业产业比重大。该镇拥有耕地5.64万亩。20xx年我村农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势头,农业总产值达1.48亿元,占整个镇经济总值的 73.2 %,同比增长15.3%;

2是新兴产业发展快。我村最近三至五年吸引了不少的外商的投资,不断有新的厂子建立,这不仅解决了我们村的人民的就业问题,而且还改善了村民的整体的生活水平;

3是工业发展相对弱。虽然我们村最近的厂子不断的建立,但是都是一些轻工业的厂子,例如,纺织厂、针织厂、加工厂等。工业性质的厂子很少,工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的发达;

三、近年来,我镇乘借“三农”东风,整合当地资源,大力发展两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以果蔬、纺织、畜牧等为特色的区域主导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已经是国家级的重点镇。我从这短时间的调查中总结了几条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是政府扶持,思路创新,加大投入。中埠镇政府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突出科技支撑,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以财政投入为导向,及时把农村工作的着力点由以往抓生产、增总量转向抓流通、促增收上,把主要任务放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培育社会产业化经营上,加大力度扶持地方特色产业。为了更好的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科学规划布局,镇政府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府文件和政策性优惠文件,对人们的行业进行补助,对建立现代农业园区给予一定的奖励等,充分调动了农民、企业的积极性。近年来,我镇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规划现代化示范农业园区,建设标准农田38000多亩,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2是做好“新三资”文章,广泛吸纳各方面的资金的多元化投入,积极引导外资及民间工商资本投资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几年来,先后引进新三资800多万元,兴办各类农业“新三资”企业,建立各种绿色产业基地近千亩。

3是鼓励农户联合建基地。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农户以资金、土地、技术、市场等为纽带联合建基地。

4是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发展效益农业的有效载体。

5是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实施“科教兴农”。近几年随着镇政府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利用党员电教室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教培训,努力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营销的农业新业主,实现以培训促成长,育人才促发展。今年上半年由广陈镇农技站组织,举办了水产养殖、家禽管理、栽培等七期培训,受训人员361人。通过为农民传授农业、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广大种养户科学种养的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特色农业的效益增长。 6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切实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长效管理。我镇农技站协助各村做好具有一定规模的由分散农户组成的基地管理工作,通过示范种植、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良种良法推广来规范基地的生产管理,并建立了完备的田间生产档案。

四、虽然我镇近几年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相对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

1、特色产业区域比较凌乱分散,给统一运作统一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规模效益不凸现。

2、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业链短缺,流通渠道相对单一。

3、现有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产品档次低,带动和辐射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难以形成合力支撑效益农业。

4、人们的综合素质仍然是比较的低,例如现在仍然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家庭不懂计算机技术。

五、针对这次的调查结果我总结了几点我们镇今后的发展思路:

1、在思想认识上要树立大农业大提升的意识。

所谓大农业实际上就是传统农业与加工业的产业融合。要发展大农业首先应从思想认识上确立大农业理念,树立大提升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把握“两个趋势”,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农村会议精神,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通过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增值,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的各项制度,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统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中心工作来抓。积极发展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是发展市场农业的必由之路,是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成功之路,也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希望之路。通过这个过程,既使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从种养业生产中获益,又使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得以反 农业与农民。

2、在产业发展上要求形成生态化、规模化格局

在巩固特色农业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农业发展内涵,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要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必须按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理论,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导,更加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努力实现农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在统筹规划产业的同时,应根据各村的实际,突破过去的“小而全”思想束缚,有重点地发展一至两种优势产业。这样有利于经营的集中、管理的集中、技术的集中,容易做大规模,凸现经济效益,推动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3、在运行机制上向企业化合作化经营发展

发展规模经营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区域产业;另一条是围绕某一主导产品,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分户经营,继而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前者需要有规模大、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带动,后者则需要农村合作社、供销社等服务中介组织的引导与管理。所以不难看出,要发展规模经营,推进产业化进程,就必须要做强龙头,提升合作组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流通渠道。鼓励各种经济成分从事农产品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初加工和再加工产业;摒弃传统的农户、市场两点一线的单一模式,积极推导“农户+基地+合作社+市场”或“农户+基地+企业+市场”的多渠道流通模式。从而使整个产业链形成一个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群体,这个产业群体是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带,在这个产业带中,采用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并通过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规模化生产水平来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使之在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

4、在政策扶持上要向农业和农业大镇倾斜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积极招商引资,引导农民将特色化产业做大做强。二是继续加强对农业龙头的支持和培育,尤其要大力发展加工企业和培育购销大户。在资金上给予补助,政策上给予优惠。在扶持龙头企业的同时,注重寻求各个突破,实现每个产业都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特色效益农业的整体发展。三是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和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协调、管理、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帮助农户了解市场,开拓市场。四是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积极解决农业龙头企业以及种养业大户贷款难问题,保证生产资金畅通到位。

5是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强化科技推广站职能。

6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管理和保障机制,缓解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增加农民从事效益农业的信心。

由于这次的调查时间比较短暂,我只是在对我镇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后又结合我村的情况进行了些调查和访问。从这次的调查我发现,现在的城镇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在高科技这方面,以及人们的精神素质。我认为今后我们更应该加大学习现代先进技术的力度,这也给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敲响了一个警钟: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学习当代的文化科学技术,掌握好当代大学生的方向,担当起现在四有青年的责任。

乡镇企业管理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第12篇 2023暑假毛概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乡镇十五分钟文化圈发展状况

无锡,一个承载着3000多年文字可考历史的名城,中国江南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无锡”二字,自古便承载了太多文化和历史的重量,但是在如今全球化的趋势下,无锡是否能保留住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变得愈发重要,兼容并蓄是世界人民友好相处的基石,但传承与发扬优秀的独特的传统文化更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今年暑期,我们小分队就决定响应xx___“中国梦,我的梦”的号召,开展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到江南古城无锡,去实地调研和考察。

那么,何为“十五分钟文化圈”呢?顾名思义,“十五分钟文化圈”的意思就是在广袤的城镇中建立起一个路程范围在十五分钟左右的以公共文化服务为主的区域,这是城镇发展的新概念。

“十五分钟文化圈”在无锡市兴起于xx年,并目标将无锡市建设成为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人文景观相融合、广大人民群众综合素质普遍提高、拥有先进的文化设施、高层次的文化人才、高质量的文化工程、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综合实力全省领先,位居国内同类城市前列的长三角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形成以标志性文化设施为龙头、街道(镇)和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覆盖全市的“市-区-街道社区(镇)-基层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注重服务基层,构建满足居民多样生活需求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规划确立“三核、三轴、六园、多点”的空间结构:“三核”为中心城、环蠡湖和太湖新城三大文化核心,“三轴”为古运河、伯渎港和惠山—十八湾三条文化景观轴,“六园”为六大特色博览园,“多点”为各区级、街道级文化设施。我们小分队此次选择的大浮镇正是位于环蠡湖地区的一个乡镇。我们希望此次的行动能够看到近五年无锡市实施“十五分钟文化圈”规划以来带给乡镇的真实改变。

我们分队于xx年7月18日在队长马傲雪同学的带领下开始了在江苏省无锡市大浮镇进行了暑期实践与参观考察,本次活动在全队人员的通力配合中,在指导老师丛挺的带领下,进展顺利,成员们深入体会大浮镇当地文化氛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进一步深化了对“弘扬中国梦”号召的认识,充分了解了太湖苏南地方文化,深入理解中国梦内涵,收获良多。

大浮村位于无锡市滨湖区山水西路,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这是一个古朴的小镇,拥有百年历史。

调研小分队的第一站先来到了镇政府,向当地人民了解了一下大浮村的风土人情。来到大浮镇之初,小组成员甚至都没察觉以身在乡镇,这侧面反映了发展成熟的大浮镇已经成功的与城市接轨,以自己独特的姿态融入了繁荣的城市生活中。实践当日,绵绵细雨,小镇显得愈发古香古色,镇中人民也保留了一份淳朴,他们用不那么标准的普通话热情地接待了小组成员,将小镇的历史和文化详细地介绍一遍,大浮村不仅临近三国和水浒影视城,还伴着帅元紫砂博物馆,小镇每天要接待很多游客,他们都是冲着这浓郁的文化气息来的。镇政府本身更是为居民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读书、唱歌、下棋等,虽然镇中岁月看似与快节奏的独生生活相去甚远,但镇中人民更多了一味静静品读与领会文化的耐心与平和。

听过了权威的介绍后,第二天小组就来到了无锡著名的三国和水浒影视城。当年风靡全国,被全国人民奉为开山之作的两部改编电视剧就是在这两个影视城完成。三国和水浒影视城都是国家比较早的影视城,虽说比不上新修建的几大影视城宏伟壮阔,但充满了经典的气息。进入影视城,如同回到了那个英雄叱咤风云的年代,所有的场景都很熟悉。“刘备招亲”、“火烧赤壁”、“横槊赋诗”、“草船借箭”、“借东风”、“诸葛吊孝”、“舌战群儒”等众多经典历史戏码,都是在这里拍摄而成的。相信大浮村人民在这种经典文学的熏陶下一定也会对历史文化有自己的理解和拓展。

欣赏过影视城的历史古风,调研小组第三天来到大浮镇的帅元紫砂博物馆。它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前身为帅元紫砂艺术博览苑。博物馆收藏着各种年代,各种风格的紫砂陶器精品约数百件。众多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吕尧成,鲍志强,徐秀棠、徐汉棠,汪寅仙,周桂珍等,均亲临指导,共同探讨紫砂艺术。

紫砂艺术是中国陶艺中的一朵奇葩,是历史与艺术的结合,一个个被打造的晶莹夺目并且具有历史厚重感的茶壶给了小组成员极强的视觉冲击。小组成员仔细研究了一下这些紫砂壶制作的工艺和历史传承,感到受益匪浅。作为一间私人的博物馆,它集文化享受、投资、收藏、研究和交流、展示为一体的平台,为中国紫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无锡人民用自身行动来证明了对文化的热爱,这也是对大浮村人民的一种福祉,对乡镇文化的一种贡献。

在调研之旅快要结束的时候,小组走出了大浮村,来到了临近的江南大学。大学对青少年的培育作用,让其成为文化的标杆。大浮村人民距离江南大学并不远,也许这座211全国重点大学就是大浮村人民对于孩子未来求学的向往所在。江南大学占地辽阔,建筑优美,小组在这座美丽的大学里参观游览,因为学校已经放假,所以校园里只有零散的几位学生,但这依然没有对学校浓重的文化氛围造成影响。江南的大学就是有这种特质,以其温婉和优雅的姿态展示给世人它的实力。

结束了4天3夜的调研旅程,小组对于大浮村的文化及周边文化氛围都有了深刻的理解,乡镇“十五分钟文化圈”的发展也着实没有让小组成员们失望,大浮镇应该成为其他乡镇公共文化设施发展的榜样。公共文化设施的发展,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提高公民素质和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十五分钟文化圈”让大浮镇的居民们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拉近公众与文化的距离,增强对优秀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强文化建设是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幸福指数的衡量标准,是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举措。再偏远的乡镇也不应因为地理位置的偏远而放弃汲取文化养料的权利,这就是大浮村的魅力。

活动结束后,我队成员在返程的列车上召开小组会议,纷纷表示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丰富,受益良多。大家一致认为大学生仅仅学习书本知识远远不够,还必须将实践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而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就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同学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形式新颖的活动更好的认识了自己、更深入地了解了社会,思想上也更近了一步。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加强了大学生对无锡大浮镇文化的了解,还提高了团队成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使得大学生在各方面能力在实际中得到了提升。

《乡镇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