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综合报告
栏目

小课题开题报告怎么写(12篇)

发布时间:2023-11-13 06:01:54 热度:93

小课题开题报告怎么写(12篇)范文

第1篇 小课题开题报告怎么写

科学课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促进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提高的研究

1、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观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比比皆是,也总结出许多优秀并值得推广借鉴的教学经验。学生的探究能力包括了多方面:对问题的预设能力、观察力、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在研究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中,观察力与实验能力比较受重视,有很多相关的经验与案例,分析、综合能力的研究较少,以专题形式作研究则更少。此外,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了肯定,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使用也是刚起步。此前,我们开始研究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手段进行小学科学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研究还没有先例。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创造的,是目前认为帮助大脑记忆及促进思维发散的有效的思维训练工具,在全世界的各个领域被广泛地运用,也在语文、英语、数学、物理等科目的教学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必须逐步掌握分析、综合的能力,而且还要学会利用这些能力获取更多更新的科学知识。由于分析、综合能力不是陈述性的知识,它属于内隐的知识,发展过程与结果不容易体现,因此在小学科学研究中少有重视。但分析与综合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它是逻辑思维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先行条件。小学科学探究要向深层次发展,探索出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学生就必须具备较好的分析、综合能力,因此促进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提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通过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锻炼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2、选题意义:

本课题选立科学课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促进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提高的研究目的是:

1)提高科学探究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使科学思维得到发展。

2)探索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提高的有效性。

3)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老师获得一种便捷、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发展。

5)促使科学教学方法多元化。

3、学术思想及立论根据:

依据有效教学理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认知规律,我们认为:科学课堂是一个放飞梦想的天堂,科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智能全面发展的过程。使用并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目标。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学生经常要运用分析能力来解读数据,作比较,运用综合能力来找规律,下定义。分析、综合能力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探究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关于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也明确要求,要求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必须逐步掌握分析、综合的能力,而且还要学会利用这些能力获取更多更新的科学知识。可见,分析、综合能力是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掌握科学规律的必要能力,它为深一层的科学探究做准备,促进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对学生思维发展具有极大的意义。同时在认知心理学中也认为,儿童时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逐渐具备分类、排序、思维“可逆性”等能力,可以开始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不过在操作的时候还必须借助表象、符号等信息。因此在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过程中,借用图形等具体事物可以帮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思维加工模型,对加速学生的思维过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实践意义。

4、特色与创新:

1)寻求促进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提高与发展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2)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为小学科学教学科研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范例;

4)引发小学科学对分析、综合能力研究的重视,掀起此项研究的热潮;

5)促使学生科学探究向深层次发展,在探究中取得创新性的成果。

5、主要参考文献:

英东尼·博赞著,《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高慎英、刘良华著,有效教学论.广州:东教育出版社,2022

[3]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lindacampbell等著.王成全著.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3

[5]傅道乔著.新课程中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山版社,2022

[6]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7]______教育部制订,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刊,科学课,湖北:湖北教育报刊社:

[9〕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主编,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6.研究内容:

以提高科学探究的实效性,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促使教学方法多元化;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目标,以思维导图为教学手段,通过课堂教学,探讨科学课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了解当前学生分析、综合能力:通过调查、观察等方式获取学生当前的分析、综合能力,希望通过资料的收集及整理了解学生分析、综合能力水平,为改进方法后确定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变化提供有力的前期依据。

2)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在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并让学生学会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探索科学课中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的效果。

第2篇 初中历史小课题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又叫课题申请书,是研究者为申请确立科研课题而向有关部门呈报的请示性文件。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初中历史小课题开题报告,欢迎借鉴!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对于中学各个学科来说,作业都是检查和巩固学生学习状况与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历史老师通过作业的布置,能反馈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认知水平及操作运用情况,进而对学生做出正确评价。

但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是:大家都注重了对教学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创新改革,却对学生的作业布置和评价方面思考的较少。因而也就形成了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传统作业模式。比如我们在许多学校听课过程中发现:许多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完成后布置作业时总会说:“课后请同学们把课本xx页的作业做完交上来”。这种简单粗放的传统作业布置,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极其有限,成为长期制约历史教学发展和影响教学效果的瓶颈。主要表现在:

第一、传统历史作业模式缺乏新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完成历史作业的兴趣与积极性;

第二、传统历史作业模式下,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欠缺;

第三、传统的历史作业模式,使学生的答题方法和思维方式容易程式化,对能力的考查体现不足,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效果不大;

第四、历史老师长期将班里的优秀生与学困生进行“一锅烩”式的作业布置,就会造成优秀生觉得没意思,学困生无法适应等状况。从而降低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传统的历史作业模式所存在的这些弊端,若不尽快改变,将会给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针对上述这些传统落后的作业模式,试图通过调查、实验、论证、分析、研究,找出这些传统作业模式的缺陷,并针对这些弊端,摸索总结出一套较为新颖的历史作业理念和作业布置方法,通过这些新方法使历史教师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作业理念,同时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作业感受,让学生们由过去的应付历史作业到现在的喜欢做历史作业,进而使学生在这种新颖有趣、灵活多样、扎实有效的历史作业之中越来越喜欢上历史课,愈加喜欢学习历史知识,从而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历史素养以及历史学习能力。

三、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课题名称的界定

所谓“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学生,是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如何打破传统的历史作业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作业的布置与评价进行新理念、新方法的探索和研究。

2、课题名称的解读

对于《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这一小课题的研究,我们课题组主要是针对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作业问题,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去研究,对于教师,在研究中试图给他们一种既能全面掌控学生,又能逐步提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和成绩的作业布置与评价方法;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主要是带给他们一些自己比较喜欢、便于操作而且行之有效的作业形式和内容。

3、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角度

在课题研究方向上,我们紧扣“创新”二字,从理念和方法两方面入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切入;将有趣和有效两点结合起来,总结开创一种先进的历史作业布置与评价理念和一些新颖灵活的作业布置方法。

在研究中,课题组还要结合国内外一些先进教师的作业布置与评价方法,召集课题组及实验学校的优秀教师,对各种先进的理念和方法都进行充分的整合、分析、论证,并在实验班级进行有效的尝试,进而总结出一些对历史教学非常实用而且有效的作业布置理念和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课题组教师通过教学实践、问卷调查、听课调研、师生座谈、跟踪实验并结合有关文献理论的研究等方式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大致分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201x年4月初——9月初)

首先由课题负责人组织召开课题小组会议,讨论研究筹备课题的申报立项等工作,并将课题负责人及其成员进行具体分工:即由课题负责人填写课题申请报告,并考虑制定具体的课题实施方案(即开题报告);考察并确定实验学校和班级,即陕鼓子校的高一年级六个班的学生。课题组成员张涛老师具体参与实验,并负责搜集和查阅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编写和收发问卷调查表及调查分析报告等。课题组在对课题进行研究之前,要对课题实验学校以及周边一些高中进行走访调查,力争掌握更多的资料,而这些资料中将涵盖各校历史老师对历史作业的常用布置方法;学生对各种作业布置方式的看法;老师对历史作业布置的一些想法及学生对作业布置方式的建议等。

2、中期实验阶段:(201x年9月中旬——201x年1月上旬)

(1)课题组将对调查搜集到的与本课题有关的数据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分析整理,并针对整理出来的数据,初步得出区域内历史作业布置上的问题所在;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并吸收国内外的一些优秀历史教师在作业布置方面的奇思妙想,来展示一套先进的的作业布置理念和作业布置方法;

(3)结合课题实验学校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划定的高一年级六个实验班内进行分层次、分组别的具体的实验,并从实验中总结出一些操作性较强而且能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全新的作业布置与评价方法;

(4)在充分验证、反复实践之后,课题组将对有关作业布置的一些新理念和新方法进行汇总、成文,由课题实验老师撰写阶段性教学实验反思、教学随笔、教学实验小结。再由课题负责人撰写小课题中期报告。

3、后期总结结题阶段:( 201x年元月中旬——201x年5月底)

收集前期所有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提炼、分析、概括和总结,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由张涛老师撰写完成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调查分析报告;由课题负责人撰写结题报告;并将课题研究成果主件结题报告及相关资料交给西安市有关专家进行评审、鉴定;准备好所有课题研究的文本资料与影像资料等待结题。

五、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一、课题成果预期

1、总结并推出一套全新的历史作业布置理念;总结出若干套具体的历史作业布置方式供教师借鉴;

2、在实验学校老师中间形成一种全新的作业布置与评价风气;

3、能让这种全新的作业布置模式带给学生对历史作业的热爱并带来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

4、进而通过教研室,逐步在全区推行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改革尝试。

二、课题成果的呈现

1、关于《中学历史作业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2、关于《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小课题研究论文;

3、关于中学历史作业创新形式下的作业布置实例若干;

4、《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小课题开题报告;

5、《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小课题中期报告;

6、《中学历史作业的创新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第3篇 教师小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音乐是听觉艺术,欣赏音乐也称之为听觉音乐。音乐只有通过“听”才能感知其美的蕴含,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引发心灵上的火花,产生飞跃的联想,产生创造的激情。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的音乐之耳,能对大千世界的声音有敏锐的感受力、观察力、甚至具有对声音选择、筛选的能力。从学习音乐的先后顺序上来说,必须先吸收,然后才能有所表现;通过欣赏学习音乐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教会学生学习音乐要从欣赏入手。从心灵的深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最重要的是净化心灵让每个人享受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头戏。应该成为音乐教育的核心,通过欣赏教学的研究,提高学生的素养及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的欣赏教学,还停留在听的方法上,没能进一步介入“唱”的研究,多年实践发现听与唱都应该一同进入欣赏教学,加快速度提高“听唱融合”教学是燃眉之急。学生听了作品,要能够快速地表现出来,首先是解决唱的问题,耳朵听到是第一感受,嘴上唱出来是内化的感受,是音乐的二度创造。唱是为听服务的,是在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与理解音乐。真正入心是全面的感受与提升!“听唱融合”在一起会达到欣赏教学的更高的层次。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理论意义:

1)创造一个适合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填补欣赏教学“唱”的不足中的空缺。

2)本课题研究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学生欣赏水平服务,为平利县小学音乐教学发展提供参考实践的依据。

3)本课题有助于课程改革的进程,为创新音乐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保障。

2.实践意义:

1)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反复性:音乐欣赏教学的反复性是由音乐的这种特性所决定的。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稍纵即逝,只有记忆才能抓住它,而记忆最有效的方法是反复,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不断深化的过程,必须进行反复欣赏。常规经验告诉我们,当欣赏一首作品时,听得多了对音乐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教学时间不容许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听,只好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边听边唱。即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光听要好,“唱”加入了二度创造,学生会即刻感受、理解、记忆,会减少周期,提高效率。

2)强调以生为本,动静结合,学生参与。符合心理与年龄特征,“听唱融合 ”符合音乐韵律的特性。

3)提倡整合的原则:将新理念与教学行为整合,现有资源:音响、课本、多媒体等整合;听、唱、奏、跳活动统一在音乐体验上。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音乐只有通过“听”才能感知其美的蕴含,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引发心灵上的火花,产生飞跃的联想,产生创造的激情。学生听了作品,要能够快速地表现出来,首先是解决唱的问题,耳朵听到是第一感受,嘴上唱出来是内化的感受,是音乐的二度创造。唱是为听服务的,是在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与理解音乐。

由听到唱,不仅仅是一个行动的改变,更是心理发展的反映。“一曲三听”、“一唱三听”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歌声产生动人、感人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听了还想听,唱了还想唱,百听不厌,百唱不烦。这是一个反复揣摩、不断提高的练习过程,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和表达歌曲的感情,限度地发挥歌唱的审美潜能。真正入心是全面的感受与提升!听唱融合在一起会达到欣赏教学的更高的层次。

(三)课题的研究步骤和举措

研究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

(1)课题论证、成立课题小组、设计研究方案。

(2)调查学生欣赏现状,整理评估数据。(随机抽样调查)

(3)培训教师、研讨欣赏教学已有的方法,开创新的听唱结合的方法。

(4)专家开题论证、答辩。

(5)结合“项目管理,任务驱动”搞好课题研究,制定并写出计划。

第4篇 英语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运用英文报刊教学提高学生英文写作能力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运用英语语言媒介进行交际的能力越发显得重要,这种交际能力不仅指口语表达能力还包括书面表达能力即写作能力。我国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实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这四种能力中,培养写作能力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而国家建设的客观要求和个人终身发展的需要都要求在英语教学中突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生活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报刊阅读必将成为学生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快捷窗口。英语报刊更是帮助中国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英文写作能力的有力武器;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综语言运用能力。而且陕西省从实行新课改后将英语高考中的书面表达由原来的25分上升至30分,并且对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应该给予强调和突出。然而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整体上的表现并不令人乐观,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相当多的学生害怕英语写作,一说到写就感到烦,疏于动笔、懒于思考;习作中,汉语式句子或逐字逐句翻译的现象比较严重;语言句式贫乏,语法及拼写错误多,以至于老师一见到学生的习作就头痛,批改时无从下笔。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将会越来越差,也必将影响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终身发展。因此该课题的研究能够使我们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基于以上的客观和实际情况,我们将此方面的探索作为本次小课题的研究内容。

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是语言学习的终极目的,能否帮学生顺利地将所学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进行交际不仅是检测我们教学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学生能否顺利实现终身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该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客观的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运用英文报刊教学提高学生英文写作能力》这个课题的关键是将报刊阅读引入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要让学生广泛阅读英文报刊,接触地道的、纯正的英语文章,并做深入研究、获取大量的语言信息、积累词汇和英语表达方式,体会和领悟作者传递的信息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加强对中英文两种文化差异的感悟,最终能用规范的英语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一直都依据英语教材,虽然教材内容在不断地更新,但它的相对稳定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大量输入语言信息,而英语报刊以它的独特优势填补了教材的不足,它能反映社会发展和时代风云,是中学生学习英语的信息库,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乃至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方面都是良师益友。结合我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客观实际情况,学生订阅了适合学生兴趣和学习的《二十一世纪》英文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仅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要充分整合该报的信息资源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1.准备阶段(2022.2-2022.3) 对有关文件、资料和资源库进行搜集学习、整理和分析。筛选和确定课题,制定课题研究制度、研究计划,课题组人员活动计划和分工,撰写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2.启动阶段(2022.4-2022.5初)(1)由课题组负责人介绍课题的意义(2)成员分工(3)实施方案简介,5月下旬提交开题报告。

3.实施阶段(2022.5下旬-2022.10)问题的解决过程。10月31日前中期总结。

主要做法:采取教育调查、行动研究、对比实验。预期主要成果是:课题论证报告、有关调查报告、教学案例及论文、研究过程资料等。在此阶段,课题组各实验小组每周召开一次碰头会;每两周举行一次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的主题研讨会;每月举行一次课题组长参加的总结汇报会;积极研讨、交流课题研究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4.总结阶段(2022.11—2022.1)本阶段主要是经验总结,对课题的研究资料进行汇总,进行成果总结。撰写课题论文、研究报告,准备课题结题资料,将以上材料汇编成册,完成结题工作。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序号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阶 段 成 果 名 称成果形式负责人

12022.5-2022.6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英文报刊论文赖延玲

22022.5-2022.6简单句五种句型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论文夏忠丽

32022.7-2022.9如何从报刊文章中获取英语写作信息论文刘玉平

42022.10-2022.11指导学生比较英汉表达习惯的差异论文温璇

52022.11-2022.1指导学生欣赏并背诵英语美文教学案例常菲

6 2022.4-2022.9指导学生借鉴英文报刊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练习教学案例刘玉平

第5篇 科学小课题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我们大家看看下面的科学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哦!

科学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时间:20xx年8月10日上午9时 地点:xxx中学会议室 参与人员:校长xxx、副校长xxx、教务主任xxx及xxx中学语文教研组老师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

(一)、课题的提出

20xx年,语文新课改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新课程理念如雨后春笋,遍布语文教学百花园,语文课堂从此尝试力改一言堂、填鸭式等传统教学模式,广大语文教师从语文教学“误尽苍生”的社会舆论责难声中进入更新一层的学习、实践、总结。于不断深刻的反思中丰富着新课程改革之理念,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专家因此脱颖而出,他们以炽热的激情诠释着语文教学的理论、实践,书写着语文教学的华美篇章。因此,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广大语文工作者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仍是语文教育教学的热点和难点,有建树而具有实践性的成果仍不多,故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基于以上的认识,也鉴于目前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呈现个性化、多元化的情势,我们课题组同仁觉得有必要探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中效率之一系列途径,构建师生之间知识的良性互动模式,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而尤为重要之处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喜爱语文课。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意义在于: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科学组织语文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促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符合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实验假设

通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使教师找到了在新课程教学中自己的位置,自觉地转变教师角色,同时培养了学生科学系统的学习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并通过语文学习方法和技巧的迁移作用,促进其它学科学习成绩的提高,也为培养学生“大语文观”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三)、理论依据

(1)“纲要信号”教学法体系

前苏联教育学家沙塔洛夫倡导的“纲要信号”教学法认为,知识是由关键的字、词、句,醒目的图示(或图表)、符号(箭头)组成的教学信号系统,调动学生视觉这个分析器,加工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较与鉴别。这种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是:重点难点知识以简练的语言表述,列成纲目,教学中研究问题的思路由图示、箭头的指向深入展开,充分体现了“提纲挈领、简明扼要、信息集中、思维对号”的教学特色。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过程。教师的作用是研究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认知框架的不断变革和重组,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地生成、完善和发展,让学生体验自身主动建构的过程、探究新知识的艰辛及获得新知识的愉悦,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3) 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认为:人类至少具有七种以上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往-交流智能,应该进行全面教育,开发每个人身上的七种智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这一理论也最终促使了美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教育变革。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因此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学会学习;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实验目标和主要内容

1、实验目标

(1)通过研究,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转变,并找到适合本校特点的系统有效的教学方法。

(2)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并学得轻松愉快有兴趣。

(3)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

(4)通过语文学科教学方法的改变,提高语文学科学业成绩,并促进其他学科学业成绩的提高。

(5)使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明确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和作用,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2、实验内容

本课题研究要求研究者首先要广泛阅读有关新课改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论著,熟悉目前所有的各种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全面分析了解已经实行新课改省市语文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然后进行合理分工,进行分类研究。准备从单个研究和集体研究两个方面进行:单个研究就是研究者根据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各自处理,并将处理的结果及经验教训记录下来;集体研究就是针对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重大问题,由课题组负责人召集所有成员根据以往有关同类问题的处理范例,集体研究一个可行性方案,然后予以实施,并对处理的情况跟踪调查,写出评价报告。本课题研究具体分以下四大部分:

(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诗歌和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阅读研究。

(2)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教学的的有效性研究。

(3)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说和应用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4)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力求对语文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从宏观策略的研究到微观领域的实际操作,形成整体结构。

2、实践性原则:本课题研究的宗旨是探索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因此必须以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改革实验为基础。

3、实效性原则: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体现为学生科学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形成,初步落实在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最终体现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中。

4、规范性原则:课题研究按研究规范操作,包括课题立项、研究方案、教学观摩活动、阶段成果交流、原始资料积累与整理、数据统计分析、结题报告等。

(六)、实验方法

教育实验法、教育调查法、对比法、教育观察法。

(七)、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20xx年8月-20xx年9月):申请课题、确定人员分工、制定研究计划。

2、教学研究阶段(20xx年1月-20xx年11月):各位参加研究的教师在自己负责的研究的子课题范围内先采用一些新方法进行教学,突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后通过和学生座谈、问卷、考查等方式,确定一些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然后通过考试成绩分析、问卷调查等了解教学效果,如果效果不够理想,课题组负责人召开课题组会议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写出经验教训,并向报刊投稿。

3、总结阶段(20xx年xx月-20xx年3月)参加研究的教师将自己研究的所有材料进行整理,写出各自所承担的模块的实验报告,然后转交负责人,负责人根据所有材料,写出综合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结集投稿,并编出研究集。

(八)、实验的阶段成果形式

1、实验报告 2、教学叙事 3、研究论文

(九)、实验的组织与管理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以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施。

学术顾问:xxx xxx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2、分工情况:

xxx xxx:负责整个科研课题的理论指导和协调工作,不定期地对研究工作给予督查,同时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将研究成果在全校加以推广。

xxx xxx:负责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研究,及时召集有关会议,处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拟订课题研究计划、报告等。

以下为课题分工研究方向(第一位为负责者):

(1)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诗歌和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阅读研究:xxx xxx xxx

(2)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说明文和议论文阅读教学的的有效性研究:xxx xxx xxx

(3)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说和应用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xxx xxx xxx

(4)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xxx xxx

3、学校:xxx中学

4、实验管理

(1)建立实验管理制度,实验材料实行档案管理。

(2)对实验教师每学期培训一次,培训有计划、有落实。

(3)实验校要写出阶段实验报告。

(4)经费:由实验学校自筹。预计需要经费一万元,其中会议费用占20%,研究费用(含资料费、学习培训费、打印费、考察费等)占50%,成果印刷费用30%.

(5)设立电子信箱,随时交流课题研究成果,并向课题组负责人汇报。

第6篇 2023年数学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起始阶段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高,好奇心强,学习成绩较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同学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勤学苦练,因而继续保持优异成绩,进入良性学习循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2023年关于数学小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范文。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让教师学会放手,以学生的学路来设计和实现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学习。教师只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让学生不仅有良好的学业成绩,更有可持续学习发展的本领学会学习。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2.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构建新的教师角色,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和归宿。

1、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

2、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境式、任务型、问题式的教学方式。从学情出发,以学生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能力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研究进程安排:

2023年2月至3月:提出课题,并进行可行性认证。

2023年4月至2023年1月: ①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收集各类原始材料。 ② 提出具体措施,开展有效研究,整理典型案例。

2023年2月至20xx年1月:结合上一阶段课题开展的情况,开展反思活动,改进实验方法,继续进行课题研究。

20xx年2月至2023年1月:继续开展的课题研究,同时,收集好实验数据和素材,做好课题结题的准备工作。

初二数学成绩分化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第7篇 高中英语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优秀

课题

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现状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是培养多层次、全方位、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事业的人才,要使每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必须面向每一位学生,为全体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谐、全面发展提供均等、充分的机会和条件,这也要求全社会以至每一个家庭都要重视孩子的教育,尤其是重视英语教育。

当前,全国各地的英语教学水平有较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忱、英语运用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但是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期以来被单纯应试教育的观念所困惑,一味地追求升学率,使高中英语学困生面大、面广的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事实:每个学校、班级、学期,英语差生的数量往往比其他学科多些,两极分化的速度比其他学科快些,且年级越高,差生比例越大。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尤其明显。这批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英语教师。不少英语教师曾对此做过分析和探讨,希望找到症结所在。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却是大部分教师对英语学困生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只要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对他们各项未达标的作业等情况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对那些个别扰乱课堂纪律的,则“请出”教室。更有甚者,为了追求班级成绩在年级的排名地位,还动员成绩不好的学生在考试那几天请假。这些做法极其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完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目标,“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了一句空话。因此,高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问题研究迫在眉睫。笔者正是基于这一事实考虑,选取“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现状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作为研究课题,期望能够为解决高中英语学困生问题添砖加瓦。

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长远意义。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转化学困生是教育部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激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找到学好英语的动力,取得好成绩。同时转化英语学困生也是英语教师所面临的现实挑战。《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教师神圣的天职”,我们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纵观我们的英语教学,英语学困生是一个长期存在又无法避免的问题,转化他们是我们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困生的存在不仅阻碍整个教学集体的教学进度,着眼于他们个体,出现偏科甚至发展为门门落后也极大影响了他们的考试成绩,阻碍了他们的学业及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对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转化策略是时代的使命,是教师的天职和学生本身的要求。

本文旨在分析高中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根据英语学困生的不同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研究解决这类学困生问题,不仅是提高英语成绩和英语兴趣的需要,而且对学生本身的成长也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学校乃至对社会都有重要意义,顺应了学生未来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提高我校整体的英语教育教学质量。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一、课题研究综述分析

1.国外研究

对于学困生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学界、心理学界、医学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外对学困生常见的称呼有“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order”等多种。尽管理论派别不同,所涵盖的学生群体也有差别,但关于学困生的研究历史悠久。国外最早研究学困生这一问题的专家是摩根(morgan),他是一位医生,在临床上发现有些儿童存在严重的“词盲现象”(能认一些词,但不知道词的意义),并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当时人们对学困生的研究,也仅仅局限于神经学和医学的范围内,研究者把学生学习成绩差,特别是阅读上的困难,一些学习行为上的障碍都归因于大脑损伤的结果。但通过进一步研究,人们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学困生都是由大脑损伤所造成的,也可能是轻微的脑功能失调引起的,表现为知觉失调、学习障碍以及注意力涣散等现象。后来,研究者把研究的重点从智力上有缺陷的学困生转移到智力正常的学生身上。国外许多研究者直接对学校的教学活动进行了学困生心理过程和学习特征方面的研究,有针对性的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美国学者大都致力于学困生心理特征的研究,如韦纳研究的学困生失败归因理论认为,学困生常常将自己在学习方面的失败归因于任务困难和运气不佳等外部因素,而很少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在他们看来,无论自己怎么努力,最终都是失败,于是形成了学习上的恶性循环。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困生的实质是学习个体缺乏自信心与消极的自我概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学困生称为“难教学生”,这一概念从教育的难度上把差生和优生进行了区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较强的科学性。他认为“难教儿童”虽然难教,但并不等于不可教,而应该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采取一种特殊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措施。赞可夫也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立足于教学实践,从情感、意志等特点分析学困生。

2.国内研究

学困生问题在我国真正得到重视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在解放前以及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学困生问题还不是很突出,并且当时我国的教育学和心理学都比较落后,因而很少看到有关学困生问题的文章和研究报告。10 年*结束后,随着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及差生问题的日益尖锐,许多研究者从各个方面、在各个领域探讨学困生问题,撰写了许多研究报告和论文。上海教育科学研究所钱在森这样界定学习困难学生:其一,智力正常,而学习效果低下;其二,智力正常,但学习准备与学习任务不相适应,学习效果低下,处于持续困难的学习状态。钟启泉的《差生教育与心理》,从原因诊断的角度,治疗的角度,教学论和性格学的角度,以及预防教育的角度综合地考察差生问题。钟启泉以国外的差生研究成果为依据,将差生分为“学习迟钝儿童”、“学习不良儿童”,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近年来,我国在学困生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的重点已从探讨学习困难儿童的特点和原因,转变到如何通过教育干预,切实改善他们落后的学习状况,以便大面积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同时也更加深入地探讨了如何指导帮助学习困难儿童成功进入社会。为此,我国教育工作者,从家庭教育、教育教学、学科教育、认知心理学等多领域入手,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研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国内外学困生研究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学困生研究对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学困生问题是国际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育研究的主题之一,我们在实施基础教育阶段如果能吸取国内外教育理论及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对于转变学困生,促进基础教育是大有裨益的。由于各国的制度、文化背景不同,研究的视角不同,这些对我们可能都有借鉴作用。由于我国的教育是大班集体教学,班级人数多,故正视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并积极探索转化学困生的规律更具有普遍意义。学困生是与教育的普及相伴的,基础教育阶段应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综观世界教育,学困生问题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英语学困生与“差生、后进生”是特殊与普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有个性,也有共性。总之,以上这些启示为英语学困生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高中英语学困生出现的原因有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因与外因。内因主要有学生基础学力不完善、缺乏学习兴趣、意志力薄弱等,外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教师因素等。

2.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类型分析

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类型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划分,一是按照学困生的表现分为缺乏学习动机型、情感障碍型、意志薄弱型、自我消极型;二是按照学困生的成因分为自身因素不足型、社会环境异化型、家庭责任过度型、学校教育缺失型。

3.高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探析

根据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不同类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出转化策略:社会策略;家庭策略;学校策略等。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22.8)

(1)拟定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

(2)做好资源收集、分类工作。

2.研究实施阶段(2022.9——2022.1)

(1)讨论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

(2)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3)根据研究方案,在英语教学中具体实施。

(4)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5)完成资料、经验的总结。

3.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2022.2——2022.7)

(1)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论文。

(2)申请结题,上交研究成果。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2.分析法。这一方法旨在通过分析多方了解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情况,找出其中的规律。

3.观察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困生的知识接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收集信息、经验,

4.访谈法。在对高中英语学困生成因及类型分析完成后,选取部分学科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以了解其行为态度,找到转化方案。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一份问卷分析报告《高中英语学困生现状分析报告》

研究性学术论文《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现状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

一份课题结题报告

第8篇 小学音乐小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音乐小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当前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项复杂的社会系统过程中,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组织形式的课堂教学,如果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我们音乐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帮助引导学生从理论法学习、创造、发展音乐,挖掘音乐的真理与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外部事物叫深层的感悟能力,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此项研究,不但是提高教师和学生素养的需要也是新型社会下学校发展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本课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通过研究这一课题,加强音乐理论教学,在教学中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提倡健康音乐的学习与欣赏,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发挥音乐教师的主要作用。

四、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有效的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多元文化的教育。

2、研究整理挖掘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优秀音乐资源,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素质教育,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策略的有效性。

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的现实意义。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的方法:问卷调查统计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

1、明确实验目的,搜集相关资料。

2、制定研究方案,组织研讨。

3、通过认真学习,观看《音乐课程标准》等书籍。

提供研究参考、借鉴。

具体时间为:20xx年9月——20xx年10月。

第二阶段:

1、抽查,了解围绕课题在所教班级实践操作。

2、分工明确及时展开研究工作。

3、同课头研讨、展示,兑现分析。

4、结合第二课题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进行展演。

具体时间为: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第三阶段:

1、围绕教材开展一系列与课题相关的音乐教学活动。

2、课题归纳总结。

3、收集,整理资料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撰写课题报告。

4、定期学习交流,互相听课,组织艺术实践活动。

5、总结报告。

具体时间为:20xx年1月——20xx年6月。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传统教学形式与现行的教学模式的碰撞,学生及社会思想的改变,课题的研究会有一些困难,但是课题经过一年的研究,学校领导的重视及各项配合再加上全体课题组人员,相信一定客服各种困难,取得良好的成绩。我们也将此研究报告及课件,调查结果,课案,表格等形式把结果予以展示。

第9篇 初中地理小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地理小课题开题报告

地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日常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及现象数不胜数、学不胜学。地理教学新课标也明确要求地理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再学习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地理小课题开题报告。

一、研究课题:

初中地理图册阅读方法的指导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说阅读文章、书籍读得多了,其中的含义自然就会了解、掌握了。古人对阅读的理解既独到又深刻,就是现代的中小学生“听、说、读、写”也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那么,地理图册的阅读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书籍,它有特定的范围和含义,它是地理信息的`最佳载体,是地理教材的补充和延伸,它可替代大量语言文字,既形象直观,又抽象概括,既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工具又是地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专门的训练和指导。怎样阅读地理图册?如何更有效地将图文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这将使我们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

从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看,虽然以课本为主,但要真正掌握知识、具备知识的能力,还必须经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的过程,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规律。一幅图像中有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又有表示各种事物的名称的图名、图例和地图资料说明,以及图内各种文字、数字注记等。由此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因果信息,抽象的地理事物特征和一般发展规律的信息,很容易通过观察,展示在大脑中,形成整体认识。可见,教会学生读懂地理图册上的地理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四、研究方法:

调查法、合作法、文献法、反思法。

1、调查法:调查当前学生对地理学习、理解现状。采用问卷、谈话等方法,以取得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2、合作法:根据研究目标利用集体的智慧进行分析研究。各年级地理教师定期进行讨论、交流不断地积累、改进、提高研究的成果。

3、文献法: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论文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4、反思法:对研究取得的结论进行全面完整地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总结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具体方法。

五、研究实施计划:

1、准备阶段:2023年6月—10月①通过文献资料、上网查阅等途径搜集、整理、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及理论。②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③设计问卷调查,撰写开题报告。

2、研究阶段:2023年11月—20xx年5月。

①按时上传小课题研究资料,交流、讨论、分享研究心得体会。

②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课题研究做好记录设计教学案例,撰写教学反思。

③按时参加小课题研究培训学习,及时获得专家引领、研究方法和理论支持。

④与其他研究人员合作交流,和谐互助,取长补短。

⑤随时调整研究方法,师生互动,重视研究效果。⑥结合指导教师的帮助,撰写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上报研究情况。

3、总结阶段20xx年6月。对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归纳,对课题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整理研究材料,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和论文撰写,申请课题结题。

六、预期结果及表现形式:

1、预期成果:初步形成一系列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2、成果形式:论文、学案、课堂实录、多媒体课件、课题研究报告等。

第10篇 美术小课题开题报告模板格式

美术小课题开题报告模板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时间的改革

一、 课题实验背景: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中的艺术素质及身体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大,尤其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艺术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艺术特色和艺术创新的培养。艺术教育现代化是整个教育现代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我校实验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我们提出学校艺术特色建设,从改革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时间着手,开展美术大课制的实践与研究,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的同时,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学美术教学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去思考、去探索。这些问题中比较突出的是学生的美术作业课堂作业不能当堂课完成,不能及时上交作业,而且即使上交的作业高质量的不多见,延到课后,也少有人会继续去完成,无论是手工课、绘画课还是设计课都存在这个问题,可以说这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等到第二个美术课时再上时,大部分学生因时间间隔过长,或材料带不全,有的甚至忘了带作业等诸多因素不能很好完成整个创作活动,这极大地影响了美术课的教学质量,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不到教学的预想效果。家长也反映:美术作业带回家做是一种负担。但是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师在课后辅导美术兴趣小组时,却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学生兴趣使然,还是另有原因?这就引起我们思考这个问题:上美术课用40分钟的时间科学吗?

也许有人会产生疑问,美术课40分钟如果不够,延长美术课的上课时间会不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不会坐不住、开小差?就此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对他们感兴趣的事都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比如,在大人眼里小孩子的缺点是往往因贪玩而忘记了时间,其实那正是因为他们过于专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的缘故。所以我想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能时时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所在,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艺术,那么影响学生注意力这个问题是可以克服的。

那么美术课到底需要多少分钟才科学?什么情况下只需40分钟?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我初步设想是将一周两节的美术课合并成一节大课,这样学生就有充裕的时间把当天所学的知识得以更深层次的巩固应用和探索,我想这样学生的素质相对于以前一定能得到更充分的提高。

二、实验课题的提出与设想:

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理应发挥主渠道的教育功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虽然美术教学是重过程的教学,但作业却是反映师生教学的一面镜子”“课堂作业效果是教学效果的体现之一,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外在标志” 。(《美术学科教育学》)。

课堂作业,顾名思义,是在美术课堂内完成或基本完成的作业,如何使学生顺利且高质量地完成当堂作业,真正做到既提高学习质量又减轻学生的课外学业负担,是小学美术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学校的一节40分钟的美术课,教学一个主题内容,除去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最多只有20、30分钟的自由创作时间,若想讨论得全面深入些时间就不够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是决不可能的。即便有个别完成也只是快速应付而已。多数学生回家画就失去了课堂上的创作激情,作业就成了负担和任务。同时,“学生根本不可能在这样匆匆而过的教育过程中获得系统的审美知识…造成教学的肤浅性是必然的…”这是其一。

其二、美术科目较之其他科目有着相对的特殊性:有着高度的程式性、独特的缄默知识,与社会实践分不开等…法国教育部也提出:“凡是能在室外学习的东西,一律不在室内进行;凡能通过社会和自然界学习的东西,决不停留在书本上;凡能看的见、摸的着的动态事物,决不观察停止不动的静物。” 课时的宽松可以随时开放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在实践中直观地学习美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新。带领学生参观、访问、郊游、写生等等,然而这在一节课40分钟内是很难做到的。而德、美等国家的美术课授课时间安排为半天,其目的也是能让学生完整地充分地有兴致地完成自己的作品。

为此我们将美术课一周安排一次,时间上两节连在一起,旨在通过实验,从教学实践中找出理想的教学对策,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自身的魅力。从每节40分钟到每二节连贯安排,虽然只是时间上小小的变动,但可以考虑各种相关的重点和教学要求,按照发展层次分步施教,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充分了解教材的特性和练习的方法,结束了教师和学生多年来那种意犹未尽之感!而且对于学生而言,一周只带一次美术用具,可谓“减负”。

三、实验年级:三至五年级学生作为实验班级

四、实验方法:

1、对比法:从学生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三方面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前、后测试比较。

2、观察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的艺术表现欲望与表现力进行观察、记录。

3、调查法:对学生在美术课程教育及相关活动中的兴趣情况、情绪反映程度等进行调查并对照量表进行评价。

4、数据统计法:对实验中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进行科学分析。

5、行动研究法:是将美术课堂改革和体艺整合研究结合起来。在美术教育科学研究和体艺教育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增进二者的相互反馈功能,使艺术整合研究价值增生。

6、文献资料法;收集资料,获取相关信息,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第11篇 初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

导读: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初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问题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的研究”课题是属于实践性的研究课题。本课题结合了本校城乡结合部寄宿学校这一特定的教育环境,以初一、初二部分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本课题研究的立脚点在阅读教学,着眼点在习作训练,是为了寻找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有效的结合点(拓展点)和有效的结合(拓展)方式与方法,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写”的拓展、迁移与辐射,从而形成有效的读写结合策略而展开的研究。

主要研究以下问题:

1、“阅读”与“写作”关系的研究

读和写是一个互补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在语文教学中,读是自外而内的吸收,写则是自内而外的表达,读是文章作者的写的逆想活动过程。因此,“正确把握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的首要条件,也是本课题要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

2、“挖掘读写结合点(拓展点)”的研究(即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问题)

读写对应原则要求读写要有相应的结合点(拓展点)。所谓读写结合点(拓展点)就是读与写在知识与能力上的契合点。不管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所选的文本无论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还是在写作手法运用等方面都是学生模仿习作的范例。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挖掘文本中的“写”的因素进行多方位的迁移、拓展。这样,文本中的好段、佳句、词组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因此,如何挖掘“读写结合点”是本课题要研究的关健问题。

3、“形成有效的读写结合策略”的研究(即解决学生作文“有米难炊”的问题)

关于“读写结合”的方法与模式研究已经不少,但并不是每一种都适合自己的学生。因此,教师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形成一种“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提升学生读写结合能力。这是本课题要研究的中心问题。

4、“提高教师使用教材能力”的研究

要在阅读教学中寓写于读,就要求教师能挖掘出语文教材中的隐性功能,将教材“一课两用”。因此,如何使课题组教师“形成独立分析教材、处理教材、寻找教材中读写迁移点、拓展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是一个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全寄宿制的学校。本地学生大部分是城市化过程中“被居民”的农民子弟;而外地生的父母大多是无暇顾及小孩的教育而选择将孩子送进我校,家庭文化的氛围较差,家长缺乏对孩子智力投资的意识,没有太多的课外读物,没有良好的文化信息来源,导致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知识面窄,阅读能力差,写作水平低。大部分的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因缺素材、缺方法导致没兴趣、没信心。教师虽煞费苦心地指导作文、批改作文,但收效甚微。因此,如何解决学生作文“无米之炊”和“有米难炊”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成为我们迫切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另外,如何提高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也是困扰我们的问题。

三、拟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主要采取以下步骤与措施:

(一)准备阶段:20xx年6月—20xx年9月

1、成立课题组,确定研究对象

1)课题组成员由我校三名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组成。包括:

课题主持人:

课题成员:

2)研究对象包括三位老师所教班的学生及人教版七、八年级的语文教材。

2、分析我校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收集国内外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尤其是读写结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分析归纳“阅读”与“写作”关系,为下阶段的实操打下理论基础。

3、初步制定研究方案。

此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第12篇 基础教育小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每天的数学作业必不可少,而作业中出现的一些习惯性错误总是困扰着他们,每次学生考试结束后,不难发现学生解题错误大同小异……这些现象令老师十分头疼,同时阻碍着学生的进步。那么,到底学生为什么会出错?这些作业中常见的错例有没有什么特点?如何更好的发挥常见错例在数学教学中的特殊效用……这些问题我们考虑的比较少,更谈不上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我们的数学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课题“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研究”将会对小学生数学作业中的常见错例进行了简单的归类,将错误的原因进行透彻的分析,提出纠错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纠错能力和教师教学的预见性。课题的研究将会加速老师教学经验的增长,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教学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数学作业”包括课堂练习,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新课标下各种检测中的习题。

“常见错例”指的是学生作业中错误频率较高,学生易混淆的问题。我们所研究的错例主要来源于学生的作业,这些错例基本都出于通用的北师版数学教材和陕西省通用的教材配套练习册中,所研究的错例既要具有代表性,又要适宜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包括难度过大或者内容过偏的数学问题。小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错例分析研究旨在寻求错例出现原因和解决策略而进行的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主体是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重点解决这个阶段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产生的常见错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错例来进行研究分析,深层次的探究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研究,运用教育理论来进行指导,看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如何避免再次产生这些错误,同时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查找原因,帮助教师和学生来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通过常见错例的分析研究,可以对小学生常见错误进行归纳分类,从学生和老师的角度分析错误原因,形成一套系统的应对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易错题教学措施,从而有效的减少学生作业的出错率,提高纠错效率,提高教学成绩。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的目标:

1.通过记录、反思、归纳、整理错题,提高教师对学生在知识点的掌握过程中将出现的错误思维有预见能力,能有效改进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及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能。

2.研究归纳出小学生数学错题的常见类型并揭示其原因,形成减少小学生数学错题的有效解决策略。获得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中自我纠错能力的指导要点与方式。

3.学生重视错题的修改,养成自觉纠错的良好学习习惯。

4.学生对错题养成反思习惯,思维水平、辨析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准确率得到提高。

本课题拟用一年时间完成,即完成时间为2023年6月至2023年8月,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2.6月-9月)。小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的论题研究资料,设计调查表,开展“学生错题修改及教师对错题利用的状况调查研究”调查。共同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起草课题实施执行计划,对计划进行论证。进行课题申报工作,完成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2.10月-2022.5月)根据实施执行计划进行研究,小组成员查找资料,拓宽学生作业的错误的研究范围。召开专题研讨会,定期上研讨课,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研究计划,收集第一手资料,定期做好研究记录,并对研究素材进行深层次的整理。采取更好的措施和方法,寻求小学生的减少学生作业的出错率方法,使教师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能对学生有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思维错误有较高的预见性,从而能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加以重视。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不断完善策略,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实效。做好阶段性研究与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2.6月—2022.8月)整理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形成实验报告和课题总结报告,撰写相关论文和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形成全面深刻的研究性成果,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研究方法:

1.查找文献法:全体课题组成员要学习参考资料及相关研究文章,了解错例利用的有关理论依据及有效做法。

2.调查研究法:在研究初期及研究结尾阶段,设计相关调查问卷,了解学生错题修改及教师对错题状况调查研究。

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主要以行动研究为主,针对错题类型,制定纠错计划,实施纠错策略,分析纠错效果。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别学生进行个体分析,了解其内在的心理活动,全面分析学生的出错原因,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引导个体认识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5.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教师要对错误资源的生成、解决、总结三步做好记录及资料收集,整理错题集、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

研究具体要求措施:

1.小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的论题研究资料,设计调查表,开展“学生错题修改及教师对错题利用的状况调查研究”调查。起草课题实施执行计划,对计划进行论证。

2.全体课题小组成员分头行动,从学生的作业、课堂演练、试卷等方面着手,找出学生常见的、有代表性的错题进行收集、整理、分类,查找错因,制定错例分析研究策略。

3.全体小组成员召开专题研讨会,在会上积极发言,将自己整理的结果进行表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4.课题负责人将本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总结出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找错、记错、辩错和改错的主动性和能力。

5.对研究素材进行深层次的整理。小组成员查找资料,拓宽错例分析研究的范畴,提高教师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各种思维错误的预见性,减少学生作业的出错率,提高纠错率。

6.将研究得出的结论放到教学实际中进行检验,发到博客上,请各位同仁指正,同时不断修改完善,使自己的论点和论据站的住脚。完成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整理错题集、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论文。完成结题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完成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

2.整理小学生数学常见错题集。

3.研究过程中撰写优秀教学案例与反思,进行课堂教学实录等。

4.研究中撰写相关论文。

5.完成结题报告。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小课题开题报告怎么写(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