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综合报告
栏目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重点摘要(5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4:52 热度:51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重点摘要(5篇)范文

第1篇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重点摘要

研究表明,对中国40个案例城市不同维度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比较发现,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依次是人文环境舒适度、交通便捷性、环境健康性和城市安全性。

其中,城市安全性维度评价在6大指标中得分最低,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安全性评价均较高。

公共服务设施评价的5个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及南京、青岛、成都、济南和昆明等的旅游城市。

而东部沿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宜人性更强,这方面评价的5个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苏州、青岛和南京。

交通便捷性评价的城市分别为厦门、苏州、济南、海口和银川等,另外威海、石家庄和昆明的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高,主要以二三线城市为主。

此次报告首次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城市宜居性感受。一个有意思的结果是:不同年龄、学历、户籍状况、家庭月收入等属性的居民对城市宜居性评价结果明显不同。其中,20-29岁、40-49岁、本地户口、高学历、家庭月收入5000元以下和2万元以上等社会群体的城市宜居性评价较低。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群体的满意度要高于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排名的依次是厦门、威海、宁波、济南和苏州。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发布:居民幸福感厦门第一!

中国科学院宜居城市研究团队14日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排名的依次是厦门、威海、宁波、济南和苏州。

课题组介绍,该报告首次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城市宜居感受。城市宜居性与居民幸福感存在对应性,通常宜居指数高的城市,居民幸福感排名也较靠前。

《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前10名。北京和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和第二名。

二、三线城市的交通便捷性评价较高。40个被调查城市的交通便捷性评价相对较低且得分较为集中,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58.59和59.11分,属于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领域。而交通便捷性评价的城市分别为厦门、苏州、济南、海口和银川等,另外威海、石家庄和昆明的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高。

东部沿海和西部高原城市的环境健康性评价较高。40个被调查城市的环境健康性评价相对较低,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58.24、59.17分,是制约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瓶颈。在40个被调查城市中,环境健康性评价较高的不仅包括厦门、青岛和威海等东部沿海城市,还包括西宁和银川等西部地区高原城市。

环境宜人 提升幸福感

研究显示,幸福感的城市也是城市宜居指数排名靠前的城市。另外,不同群体对幸福感的认知也不同。其中,女性、中年人的幸福感更高;高学历、从事生产性行业群体感觉更幸福。

课题组介绍,环境的宜人性对居民的幸福感有正面的作用。在光照充足、气温适宜的地区,城市的宜居性明显优于干旱内陆地区,居民对身体健康状态和生活稳定性有更高的评价,相应地也对生活状态感到满意和幸福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距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距离。《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我国城市宜居性三短板为安全、健康、交通

报告对中国40个案例城市不同维度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比较发现,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依次是人文环境舒适度、交通便捷性、环境健康性和城市安全性。

中国宜居城市的分维度评价

一线城市的城市安全性评价较高。城市安全性维度评价在6大指标中得分最低,距离全国宜居指数平均值差距达到4分以上,但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安全性评价均较高。

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评价整体。公共服务设施评价的五个城市主要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以及南京、青岛、成都、济南和昆明等的旅游城市,得分均超过65分。

东部沿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宜人性更强。自然环境宜人性评价的五个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苏州、青岛和南京,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

文化特质提升了城市人文环境舒适性。人文环境舒适性评价的城市主要包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和威海等城市,均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抑或包容开放的城市文化。

二三线城市的交通便捷性评价较高。交通便捷性评价的城市分别为厦门、苏州、济南、海口和银川等,另外威海、石家庄和昆明的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高,主要以二三线城市为主。

东部沿海和西部高原城市的环境健康性评价较高。40个调查城市的环境健康性评价相对较低,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58.24、59.17分,是制约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瓶颈。在40个案例城市中,环境健康性评价较高的不仅包括厦门、青岛和威海等东部沿海城市,还包括西宁和银川等西部地区高原城市。

中等收入人群对城市宜居性的满意度

报告首次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城市宜居性感受。一个有意思的结果是:不同年龄、学历、户籍状况、家庭月收入等属性的居民对城市宜居性评价结果明显不同。其中,20-29岁、40-49岁、本地户口、高学历、家庭月收入5000以下和2万元以上等社会群体的城市宜居性评价较低。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群体的满意度要高于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

最幸福的城市在哪里?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排名的依次是厦门、威海、宁波、济南和苏州。

第2篇 2023年中国宜居城市报告

而广州城市宜居指数得分位于倒数第二,北京垫底,评选为最不宜居城市。

相信大家一定对中科院所公布这份《报告》很感兴趣……作为一线城市的北京因为哪几个因素垫底?而我大昆明又是凭借哪些优势位居第二的?

《报告》中透露出出这些信息?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少数公认宜居城市等40个案例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因此,在这份评价结果中,

反映出了我国建设宜居城市中所出现的问题。

问题一:建设宜居城市道阻且长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问题二: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从宜居城市评价要素来看,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昆明凭借哪些优势位居第二?

你一定想问,

这份评价结果是依据哪些指标而得出的结论?

6大维度 29个评价指标

《报告》提出了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

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其中,在公共设施方便服务性、二三线城市的交通便捷性上两项评价指标上,昆明均榜上有名。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距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距离。《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我国城市宜居性三短板为安全、健康、交通

报告对中国40个案例城市不同维度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比较发现,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依次是人文环境舒适度、交通便捷性、环境健康性和城市安全性。

中国宜居城市的分维度评价

一线城市的城市安全性评价较高。城市安全性维度评价在6大指标中得分最低,距离全国宜居指数平均值差距达到4分以上,但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安全性评价均较高。

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评价整体。公共服务设施评价的五个城市主要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以及南京、青岛、成都、济南和昆明等的旅游城市,得分均超过65分。

东部沿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宜人性更强。自然环境宜人性评价的五个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苏州、青岛和南京,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

文化特质提升了城市人文环境舒适性。人文环境舒适性评价的城市主要包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和威海等城市,均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抑或包容开放的城市文化。

二三线城市的交通便捷性评价较高。交通便捷性评价的城市分别为厦门、苏州、济南、海口和银川等,另外威海、石家庄和昆明的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高,主要以二三线城市为主。

东部沿海和西部高原城市的环境健康性评价较高。40个调查城市的环境健康性评价相对较低,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58.24、59.17分,是制约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瓶颈。在40个案例城市中,环境健康性评价较高的不仅包括厦门、青岛和威海等东部沿海城市,还包括西宁和银川等西部地区高原城市。

中等收入人群对城市宜居性的满意度

报告首次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城市宜居性感受。一个有意思的结果是:不同年龄、学历、户籍状况、家庭月收入等属性的居民对城市宜居性评价结果明显不同。其中,20-29岁、40-49岁、本地户口、高学历、家庭月收入5000以下和2万元以上等社会群体的城市宜居性评价较低。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群体的满意度要高于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

第3篇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发布

《报告》中透漏出哪些信息?

6月14日,中科院对外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建设宜居城市道阻且长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报告》指出,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主要短板为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

从宜居城市评价要素来看,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发布 青岛居首 北京垫底

具体城市排名

研究表明,对中国40个案例城市不同维度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比较发现,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依次是人文环境舒适度、交通便捷性、环境健康性和城市安全性。

其中,城市安全性维度评价在6大指标中得分最低,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安全性评价均较高。

公共服务设施评价的5个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及南京、青岛、成都、济南和昆明等的旅游城市。

而东部沿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宜人性更强,这方面评价的5个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苏州、青岛和南京。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发布 青岛居首 北京垫底

交通便捷性评价的城市分别为厦门、苏州、济南、海口和银川等,另外威海、石家庄和昆明的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高,主要以二三线城市为主。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排名的依次是厦门、威海、宁波、济南和苏州。

此外,郑州、南京、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度宜居性评价较低。

北京因为哪几个因素垫底?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发布 青岛居首 北京垫底

《报告》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得分位于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

环境问题

从2022到2023年环境健康性是北京宜居城市建设中出现负增长的维度。

《报告》显示,2023年、2023年和2023年三次调查结果显示,环境健康性要素评价得分在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中均为最低,得分分别于70.01分,58.7分和45.52分,其中后两次调查的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低于60分的基本认可度,表明环境健康性已成为近期北京城市居民公认的短板。

与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横向比较,2023年北京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比平均低12.71分,排名倒数第一,雾霾污染评价得分最低,仅为31.68分。

首都不等于“首堵”

堵车问题也是影响北京宜居城市排名的关键因素,不过,《报告》也强调,不能因为上述因素抹煞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成效。在宜居城市要素评价方面,与2023年相比,2023年城市安全性增幅,增加了1.557倍;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和交通便捷性增速也较快,增长比例分别达到63.3%、61.6%;自然环境宜人性和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增幅却相对较少,增加比例分别为31.13%、20.2%。

第4篇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3中国科学院内容完整版

中国科学院14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显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宜居指数排名全国40个被调查城市前10名,而北京和广州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分别位居倒数第一名和第二名。那么,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2022中国科学院内容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揭秘。

《报告》负责人、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张文忠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选取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新一轮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中国宜居城市指数综合评价结果和分维度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40个代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的城市,城市宜居指数平均值仅为59.92分,中位数为59.83分,均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反映出中国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道路还很漫长。

根据评价结果,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的五座城市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和威海。其中,青岛市城市的综合宜居性评价,位居全国第一位;昆明具备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位居第二位;三亚市以空气环境健康取胜,位居第三位;大连市在城市安全性和自然环境宜人性上表现突出,位居第四;威海市自然环境舒适性和宜人性优势明显,位居全国第五位。

同时,中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最低的五座城市为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和北京。其中,北京位居倒数第一位,离居民认可度尚有较大差距。此外,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和银川宜居指数也相对较低。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本次《报告》评价指标共包括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维度和29个具体评价指标。

研究表明,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而城市安全性评价得分最低,为55.76分,其中交通安全短板制约最为明显;环境健康性评价得分次低,为58.23分,并以雾霾污染要素评价最低,仅为56.4 分;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低,为58.59分,停车便利性和交通运行通畅性是居民不满意的症结所在。

“城市安全性、环境健康性和交通便捷性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三大’短板。”不过,张文忠同时解释,“在29个具体评价指标上,尽管房价与宜居城市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特意回避了房价这一评价指标,这主要是为了避免评价结果被房地产商用来炒作。”

《报告》还指出,北京城市宜居指数之所以倒数第一,主要受制于环境健康性、交通便捷性和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可度三大维度瓶颈制约。其中,环境健康性维度成为北京宜居城市建设的短板。

宜居城市的构成要素

《gn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包括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城市美誉度指数在内的七项一级指标,四八项二级指标,七四项三级指标组成。总结一下城市宜居性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安全要素

安全是人的需求层次中除了基础生理需求之外的首选。目前城市的物质生活水平使绝大部分城市居民已无需过多地关注基础生理需要, 安全成为现代社会中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维护公共安全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 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和创造宜居环境的保证。因此, 宜居城市需要有完善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机制和有效控制危机的能力, 可以将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居民有较高的安全感。

2、生态环境要素

城市宜居继而体现在环境宜居上。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空气质量恶化、水源安全性降低、环境退化等环境问题使公众对良好环境的追求更为迫切。宜居城市应该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建筑环境,实现二者的相互协调和有机融合,从而创造出怡人的城市景观, 满足居民生理和心理舒适的需求。

3、历史文化要素

在宜居城市里, 政治清明, 政局稳定,社会风气良好, 公众有归属感, 并且为身为城市的一分子感到骄傲。城市能够接纳外来种族、文化和事物, 但不盲目改变自身的文化特色, 社会各阶层相处融洽, 城市历史文脉与城市社区有机融合, 这一切都是城市宜居性的体现。所以, 社会文化要素是城市宜居性的基础要素之一。在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维护城市文脉的延续性以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兼收并蓄, 营造高品位的文化环境。

4、经济要素

经济要素是宜居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得到发展, 才能解决城市贫困、环境污染、就业不足等一系列城市问题, 从而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 促进城市人居软环境的改善。

同时, 一个城市的宜居性应该是可持续的、不断发展的, 能够保证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 为居民及其子孙后代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而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前提是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 要使一个城市宜居, 城市的经济系统应该运转良好, 在取得明显效益的同时又不会危及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可以为将来的发展预留足够的能动空间。

5、交通、通讯要素

城市的宜居性还体现在其便利程度上。城市生活便利度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交通、通讯的便捷程度。

同时, 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完善的生产性基础设施, 也包括完善的生活性基础设施, 以及以“数字城市”工程为标志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 它是宜居城市的“数字基础”, 在资讯高度发展的今天, 其地位日益重要。

6、人文要素

宜居城市对居民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居民素质涉及公众的道德素养、文化程度、精神面貌等各个方面。

宜居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学习型的城市, 公众各阶层不断学习、进步, 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同时, 宜居城市是一个社会运行有序、财富分配公正、治安状况良好、居民安居乐业的城市, 应该使每一个居住在该城市的居民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所以, 一个宜居城市必

城市须建立、健全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在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宜居城市的建设涉及城市建设的每一个具体的细节, 不是单独考虑几个简单的要素就能够做到的。一切和城市建设相关的要素都要被包容到这个体系中来。宜居城市的六大组成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构成了宜居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宜居城市是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在此基本原则上实现人与经济、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环境在城市内的和谐共生,以及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5篇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

日前,中科院发布了2023年《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在这份新鲜出炉的报告中,青岛、昆明、三亚最宜居,占据榜单前三甲,郑州的宜居指数虽然没有倒数第一,总体排名却不高。除了位列前三甲的青岛、昆明、三亚之外,进入排行榜排名前十的城市还有: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榜单的倒数后两名被北京和广州包揽,宜居指数分别为56.24分和56.78分。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2022

此次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涵盖城市安全性、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自然环境宜人性、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交通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6大方面,具体包含29个具体评价指标。

报告首次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城市宜居性感受。一个有意思的结果是:不同年龄、学历、户籍状况、家庭月收入等属性的居民对城市宜居性评价结果明显不同。其中,20-29岁、40-49岁、本地户口、高学历、家庭月收入5000以下和2万元以上等社会群体的城市宜居性评价较低。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群体的满意度要高于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

研究表明,对中国40个案例城市不同维度的城市宜居性评价比较发现,居民评价得分的是公共服务设施方便性,其次是自然环境舒适度,然后依次是人文环境舒适度、交通便捷性、环境健康性和城市安全性。

其中,城市安全性维度评价在6大指标中得分最低,深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安全性评价均较高。

公共服务设施评价的5个城市,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及南京、青岛、成都、济南和昆明等的旅游城市。

而东部沿海城市的自然环境宜人性更强,这方面评价的5个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苏州、青岛和南京。

交通便捷性评价的城市分别为厦门、苏州、济南、海口和银川等,另外威海、石家庄和昆明的交通便捷性评价也相对较高,主要以二三线城市为主。

根据上述几个指标,2022宜居城市排名完整名单为:青岛、昆明、三亚、大连、威海、苏州、珠海、厦门、深圳、重庆、杭州、上海、长沙、济南、福州、成都、海口、兰州、长春、乌鲁木齐、天津、合肥、沈阳、南京、宁波、西安、武汉、贵阳、石家庄、西宁、郑州、南宁、呼和浩特、拉萨、银川、南昌、太原、哈尔滨、广州、北京

此次报告首次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城市宜居性感受。一个有意思的结果是:不同年龄、学历、户籍状况、家庭月收入等属性的居民对城市宜居性评价结果明显不同。其中,20-29岁、40-49岁、本地户口、高学历、家庭月收入5000元以下和2万元以上等社会群体的城市宜居性评价较低。也就是说中等收入群体的满意度要高于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

《中国宜居城市报告重点摘要(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