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栏目

区学前教育现状调研报告(4篇)

发布时间:2023-11-23 15:59:07 热度:28

区学前教育现状调研报告(4篇)范文

第1篇 区学前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延平区学前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延平区统计局

为深入了解全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找准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今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措施,近期,区统计局对延平辖区范围内的学前教育情况通过实地访问、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了深入调查。采集了大量反映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有效信息,本文在综合分析各类信息的基础上,查找当前学前教育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一、基本现状

(一)幼儿园配置基本状况

2023年末,延平辖区有幼儿园138所,其中:公立幼儿园20所,在园人数4898人;民办幼儿园75所,在园人数10264人;普惠性民办园20所,在园人数2150人;参与加盟、连锁、并购幼儿园22所,在园人数4382人;无办园许可园1所,在园人员159人。民办园个数和在园人数分别占总量的79.2%和68%.

(二)师资力量配置情况

从教职工人数方面来看,延平辖区幼儿园职工数有1829人,其中:公立园职工总数436人,专任教师320人,具有教师资格证的320人;民办园职工总数1393人,专任教师798人,具有教师资格证的452人。民办园专任教师占总量的71.4%.

从教师收入方面来看,公立园在编教师月平均工资4696元,非在编人员月平均工资1900元;民办园教师月平均工资1700元。公立园平均工资明显高于民办园。

从教师学历方面来看,公办园教师本科生学历142人,专科及以下学历106人;民办园本科生学历98人,专科及以下学历643人。公办园教师本科生学历占比高于民办园44.1%

(三)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与收费标准情况

2023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为5858万元,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比重10.83%;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100元/生年,财政拨款标准100元/生年。

2023年公办园收费标准在340-410元之间,普惠性民办园收费园最高限价800元,其他形式的民办园收费标准在150-2000元之间。

(四)到2023年教育资源目标与需求分析情况

2023年延平区3-5岁幼儿数为14341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0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51.2%,全区公办幼儿园招生4298人。

到2023年,预测全区3-5岁幼儿数有21264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目标85.2%,专任教师总量缺口1000人左右,学位总量缺口4500人左右。到2023年拟新建幼儿园20所,其中公办园13所,新增学位数4050人;改扩建幼儿园数15所,其中改扩建公办园6所,增加学位数1500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所需资金预计21000万元。

二、主要问题

(一)幼教资源短缺。一是随着幼儿入园压力不断增大,幼儿园数量少、超规模、大班额情况十分突出。国家规定最大办园规模为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但本次调抽的夏道中心园和新东方幼儿园平均每班人数均严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二是公立幼儿园数量少,特别在近几年的招生中更出现了报名人数严重超过招生计划的问题,需要通过排队摇号入园。同时现有办园规模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第2篇 全区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我区学前教育基本情况

二、我区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加快普及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普及性学前教育的需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我区学前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2、没有注册的幼儿园较多,取缔较难。由于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民办幼儿园发展迅速且有较大生存空间,一些虽然不具备资格、甚至是非法举办的幼儿园不能退出,目前全区仍有较多无证幼儿园在正常营运。据了解。有些民办幼儿园,大多数是租用房屋或家庭作坊式办园,活动场地狭小。由于受利益驱动,一些民办幼儿园为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大多不愿加大投入,导致基础设施薄弱,教辅玩具短缺,幼儿饮食搭配不合理,保教质量偏低,个别甚至达不到办园的基本条件,在教育设备、食品卫生、消防设施、幼儿接送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满足学前教育的基本需要,影响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健康发展。

3、师资力量薄弱,影响保教质量。目前我区学前教育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数量不足、待遇较低、队伍不稳的问题较为突出。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偏少,按照两教一保的人员配置,全区还缺乏专任教师120名,保育员71名。农村偏远地区的幼儿园由于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待遇偏低,存在外面教师引不进、现有教师留不住现象。民办幼儿园保教人员配备更是不足,据了解,一些无资质的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频繁,保教水平低下,教学形式单一,方法陈旧,坐班式、灌输式教学,保姆式管理和小学化教育倾向明显。

三、解决学前教育问题的几点建议

2、多种渠道,加大资金投入。随着国家对幼儿事业的不断重视,资金的注入也不断加大。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是保障,各级政府必须切实承担起投入的责任。建议各级政府切实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要多渠道争取幼教资金,认真落实各项财政支持政策,逐步改变过去对学前教育不投入、少投入的现状。建立、健全幼儿园创建激励制度,对优质幼儿园给予适当的政策鼓励和资金扶持,以此来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规范管理,提升幼儿园办学质量。一要加强引导,倡导幼儿教育的新理念。遵循幼儿教育规律,端正办园思想,推进幼教改革,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支持幼儿园开展科学保教,改变保姆式保教模式,自觉抵制那些拔苗助长、违反儿童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和做法。二要建立学前教育督导评估等长效机制。定期对幼儿园师资水平、保教质量、管理水平和依法办园等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着力提高办园质量,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三要实施优质幼儿园创建工程。要鼓励民办园提档升级,在公办园实施优质幼儿园创建工程,通过创建活动,优化办园质量,提高全区优质园的数量。四要分类治理、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区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民办个体幼儿园办园整治力度,加强引导,对那些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大,又无证经营的个体幼儿园要坚决予以取缔。五要强化幼儿园安全监管。进一步建立健全幼儿安全责任制度,切实把幼儿安全责任落到实处,严防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

4、落实政策,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加大公办教师招聘力度,充实师资队伍。逐步配齐公办幼儿园的教职工,保证公办幼儿园有一定比例的事业编制,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的教师数量不足问题。要重视偏远地区教师、园长的引进与培养,提高工资待遇,在生活、交通上为他们提供便利。要建立和完善幼儿园教师的全员培训制度,大力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师德教育、学历培训、专业培训,提升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第3篇 2023年园区学前教育调查报告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前教育关系千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今年初,苏州工业园区工委、管委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出16条重要举措,在全市率先扛起学前教育创新发展大旗。

由于此次改革力大面广、标准高、操作性强,文件甫一出台,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如今,大半年过去了,这些改革措施落实情况如何?园区的学前教育发展情况又是怎样?日前,笔者带着诸多疑问深入园区,进行了一番详细调查。

580余万补贴,破解“入园贵”难题

当前,大力鼓励民办幼儿园发展,努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共识。园区目前共有民办幼儿园19所,占据全区幼儿园总数的半壁江山,在增加学前教育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家长需求、缓解幼儿“入园难”矛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多年以来,民办幼儿园投入资金主要来自社会和家长,办学过度依赖市场,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入园贵”的难题。于是,寻求建立公共财政对民办学前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降低孩子入园费用便成为园区努力的方向之一。

根据《意见》,“民办幼儿园吸纳的园区户籍居民、购房并实际居住居民的3-6周岁学龄段子女,按照每年每人30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这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被视为园区探索建立学前教育公共财政投入和激励补偿机制的一个大手笔,当然也是最让园区百姓拍手称快的一件大实事。目前,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财政补贴已经发放到位,共计580多万元,惠及园区4000多名幼儿。

笔者了解到,为了防止民办幼儿园随意提高收费标准,保证财政补贴真正惠及于民,今年七、八月份,园区教育局会同物价部门对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成本逐一进行核算,对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了重新核定、备案,并向社会公示。同时对各家民办幼儿园的幼儿数量、入学条件等进行严格审查,规范招生行为,确保公正公平。

16位教师,建起对口帮扶“立交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是民办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但是长期以来,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性差、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严重影响着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补强这个“软肋”,《意见》强调“民办幼儿园教师在业务培训、职称评定、表彰奖励、科研立项、职业技能鉴定等享受公办教师同等待遇”,明确提出“要组织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结对帮扶,选派公办幼儿园教师到民办幼儿园支教,安排民办幼儿园教师到公办幼儿园挂职学习,支持民办幼儿园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目前,园区“公、民办幼儿园教师交流活动”已经顺利实施,新城花园幼儿园、新加花园幼儿园、新馨花园幼儿园、新洲幼儿园等开发区直属公办幼儿园,分别与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康佳青剑湖幼儿园、金色朝阳高尔夫幼儿园、为明幼儿园等民办幼儿园结为师资输出、挂职学习的对口单位。与此同时,唯亭、娄葑的镇属公办省优质幼儿园与镇民办幼儿园的教师交流工作也同时启动。本学期开学,张雪梅、秦雯雯等16名教师作为首批公办、民办幼儿园双向交流使者,已经分别走进各自对口交流单位,开始了一个学期的异地教学工作。

100万基金,助力民办园构建“安”

近几年来,各地民办幼儿园事故频发,在全社会敲响了安全警钟。种种安全问题的背后,暴露的是民办幼儿园举办者在安保设施、人员配备投入上的不足,以及政府监管的缺失。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园区在民办幼儿园准入审批上,多年来始终坚持安全不达标坚决不批办,从源头上基本保障了民办幼儿园的人防、技防、物防的初步到位。日常监管方面,将民办幼儿园安全工作纳入全区统一管理,每年设立100万元的民办幼儿园校园安全专项奖励基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推动民办幼儿园不断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从园区教育局了解到,为了落实这一举措,今年9-11月份,园区教育局牵头,会同园区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对全区19所民办幼儿园展开全面安全检查,并按照安保技防、消防、卫生三个大项18个小项的评估指标,评出一级园3所,二级园7所,三级园8所,四级园1所,并按照上述级别分别奖励8万元、6万元、4万元和2万元。

目前,100万元的安全奖励基金已经发放到位,按照规定,这些奖金将用于民办幼儿园的安全设施设备的更新维护,安保人员的费用等,不能挪作他用。对于园区民办学前教育来说,安全奖励基金制度的顺利实施,不仅能够为民办幼儿园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提供一定的补充资金,更为重要的是,它在促进民办幼儿园举办者重视安全工作,持续改善安保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2年16所新建园,支持园区幼儿“上好园”

园区目前共有幼儿园38所(不含未开始招生的幼儿园),基本满足了园区幼儿的入园需求,但是客观地说,现有学前教育资源并不充裕。面对不断提速园区建设进程,只有不断加大资源供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育的“入园难”顽症。

今年下半年,园区的景城幼儿园、斜塘实验幼儿园两所新建幼儿园以及扩建的新馨花园幼儿园先后竣工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园区学前教育资源的紧张局面,特别是总投资近4500万元的新馨花园幼儿园扩建工程完成后,新增24个班级,使全园班级达到32个,成为苏州目前规模的幼儿园。按照规划,两年内园区还将有16所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新增192个班级、6000个左右学位。其中2023年建成使用的占到了13所。

第4篇 延平区学前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全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找准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今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措施,近期,区统计局对延平辖区范围内的学前教育情况通过实地访问、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了深入调查。采集了大量反映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有效信息,本文在综合分析各类信息的基础上,查找当前学前教育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一、基本现状

(一)幼儿园配置基本状况

2023年末,延平辖区有幼儿园138所,其中:公立幼儿园20所,在园人数4898人;民办幼儿园75所,在园人数10264人;普惠性民办园20所,在园人数2150人;参与加盟、连锁、并购幼儿园22所,在园人数4382人;无办园许可园1所,在园人员159人。民办园个数和在园人数分别占总量的79.2%和68%.

(二)师资力量配置情况

从教职工人数方面来看,延平辖区幼儿园职工数有1829人,其中:公立园职工总数436人,专任教师320人,具有教师资格证的320人;民办园职工总数1393人,专任教师798人,具有教师资格证的452人。民办园专任教师占总量的71.4%.

从教师收入方面来看,公立园在编教师月平均工资4696元,非在编人员月平均工资1900元;民办园教师月平均工资1700元。公立园平均工资明显高于民办园。

从教师学历方面来看,公办园教师本科生学历142人,专科及以下学历106人;民办园本科生学历98人,专科及以下学历643人。公办园教师本科生学历占比高于民办园44.1%

(三)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与收费标准情况

2023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为5858万元,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比重10.83%;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100元/生年,财政拨款标准100元/生年。

2023年公办园收费标准在340-410元之间,普惠性民办园收费园最高限价800元,其他形式的民办园收费标准在150-2000元之间。

(四)到2023年教育资源目标与需求分析情况

2023年延平区3-5岁幼儿数为14341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0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51.2%,全区公办幼儿园招生4298人。

到2023年,预测全区3-5岁幼儿数有21264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目标85.2%,专任教师总量缺口1000人左右,学位总量缺口4500人左右。到2023年拟新建幼儿园20所,其中公办园13所,新增学位数4050人;改扩建幼儿园数15所,其中改扩建公办园6所,增加学位数1500人,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所需资金预计21000万元。

二、主要问题

(一)幼教资源短缺。一是随着幼儿入园压力不断增大,幼儿园数量少、超规模、大班额情况十分突出。国家规定最大办园规模为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但本次调抽的夏道中心园和新东方幼儿园平均每班人数均严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二是公立幼儿园数量少,特别在近几年的招生中更出现了报名人数严重超过招生计划的问题,需要通过排队摇号入园。同时现有办园规模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区学前教育现状调研报告(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