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栏目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查报告(3篇)

发布时间:2023-10-24 06:36:05 热度:47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查报告(3篇)范文

第1篇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查报告

4月14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在县大建设办公室、住建局、重点工程管理局、建设投资公司和城投公司的配合下,采取实地视察、听取现场汇报等形式,对我县城市大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视察了城南九期路网建设、花木王村拆迁、花木王安置区、北大沟综合治理、花园新村安置区及顺河老街项目,听取了项目负责人汇报,听取了相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市大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大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载体功能明显增强,城市品位不断提高。2023年,完成城市大建设项目62个,年度投资81.3亿元;全年累计完成征迁70万平方米,交付净地7424亩。截至2023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9万人,比“十一五”末增加近一倍,全县城镇化率达46.4%。2023年度荣获全市征迁拆违综合工作先进县、城市大建设完成综合目标优秀单位和棚户区改造完成综合目标先进单位称号,安置房开工完成率、竣工完成率两个单项第一名。

(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县政府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完善城市功能的重中之重,城南新区西环线及大桥、南环线、彩虹大道、工业九路等道路建成通车,国防南路、兴淮路、女山路等新区路网及配套工程顺利完工;开工建设城南九期路网项目、漴东潼河路北段等道路;国道g104五河淮河特大桥及接线工程、城南110千伏输变电项目、35千伏光彩变电站项目、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老城区新建改造排水管网137.4公里、污水管网69.9公里;建成自来水二期,日供水能力达5万吨,县城自来水普及率99%;建成天然气供气管网155公里;县城主次干道交叉口交通信号等和电子警察实现全覆盖。县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二)旧城改造成效明显。完成了征迁体量大,征迁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处于城市中心位置的花园新村及周边区域棚户区改造工作;全面完成花木王(兴县路南)地块、山后凌地块等城中村改造任务;兴淮路、女山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征迁顺利完成;孙坪安置区、花木王安置区二期和西凌安置区ii标段、花园新村安置区i标段(学校和农贸市场)等安置房建设项目如期开工;旧县社区东安置区、小方安置区二期、老消防队安置区等项目基本竣工,正在推进回迁;漴河ch08地块、ch15地块、旧县安置区、花木王安置区一期实现全面回迁安置;顺河老街项目基本建成。

(三)生态环境得到改变。北大沟综合治理工程顺利推进;淮水北调截污工程和新浍河公园绿化亮化提升工程等项目如期完成;建成彩虹大道、兴沱路绿化景观工程和龙河公园二期、南环线、西环线南段等一批新建绿化项目;建成徐明高速公路出入口和城西广场出入口绿化工程,全年新增园林绿地41万平方米,提升园林绿地21万平方米,建成城市绿道10公里。绿色城市,水韵五河魅力进一步彰显。

(四)县城规划建设管理取得初步成效。完成新一轮《五河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完成五河漴河滨河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五河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五河县绿地系统、环卫设施、户外广告、城市排水、天然气利用、村庄布点规划6项专项规划;编制《五河县水系原理及城市水系空间规划》、《五河龙潭湖湿地公园概念性规划》、《安徽五河县沱湖公园总体规划》、《朱顶风情度假区概念性规划》及中心城区城市设计等特色规划;完成36个中心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

二、城市大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应予重视

(一)生态和环境问题依然存在。随着城市大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镇尤其是县城老城区产生的污水、垃圾、建筑扬尘等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等基础设施不足问题日益显现。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压力越来越大。

(二)城市基础设施维护问题不容忽视。在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排水管网堵塞、绿植破坏、路灯不明、护栏折断、路基损坏等已建基础设施破、旧、损现象,影响了城市形象。

(三)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安置房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引发投资方继续投资资金不足、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城市大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

(四)城区公厕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城市发展速度较快,空间拓展也比较广,公厕分布不合理、公厕数量满足不了市民需求; 现有的多数公厕配套设施没有达到标准,还停留在很低的水平,有的设备已经严重老化。 多数没有配置盥洗台等设施,缺乏特殊人群的专用空间,如老年人、盲人、残疾人专用间,缺乏专用马桶和扶手、盲道、轮椅坡道,缺乏儿童专用小便器等,难以表现出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

三、关于城市大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继续推进园林绿化工程,加大城区河流整治力度;科学规划汽车、农机、摩托车维修场地,集中经营,规范管理,减少城市街道及绿地油污污染;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努力实现城市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生活污水达标处理;加强饮用水源管理,尽快启动饮用水取水口上移工程;加快城市垃圾处理设施改造,积极推进城市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管理,下气力治理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燃煤锅炉、路边烧烤等污染源,打造宜居生态环境。

(二)突出特色,打造城市品牌。要在体现特色、突出亮点、塑造城市灵魂的基础上,做精做细,做强做大。充分利用我县河流缠绕、水资源丰富的天然优势,把我县建设成为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生态园林城市;要打造特色街道,重点宣传打造顺河老街,万福商业街及漴东潼河路、泊景城饮食街(群),可以采取一街一绿化,一街一树种,一街一路灯,一街一行业等方式推进,并逐步延伸到乡镇,打造特色乡镇。

(三)建立管护机制,加强基础设施维护管理。政府部门根据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任务及标准,将管护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保证管护资金需要;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组织好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健全、职责明确、管理到位、责任到人;政府部门也可以采取行业监管、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建专业管护队伍,形成县乡镇综合服务网络。

(四)拓宽融资渠道,破解发展难题。要强化研究充分利用美丽乡镇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政策,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科学编制一部分优质项目,大力推进ppp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五)进一步加强公厕建设管理,保障市民正常需求。针对公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调查已有厕所的使用情况、公共场所对公厕的需求量。在实地调研后再进行改造、新建的统一规划。规划应该考虑城市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对公厕的需要, 在布局和选址中应该把握“方便群众”的原则。 公厕建设规划和改造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把便利市民使用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应给予老人、儿童、残疾人特殊的人文关怀。

第2篇 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4月14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在县大建设办公室、住建局、重点工程管理局、建设投资公司和城投公司的配合下,采取实地视察、听取现场汇报等形式,对我县城市大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视察了城南九期路网建设、花木王村拆迁、花木王安置区、北大沟综合治理、花园新村安置区及顺河老街项目,听取了项目负责人汇报,听取了相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市大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大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载体功能明显增强,城市品位不断提高。2023年,完成城市大建设项目62个,年度投资81.3亿元;全年累计完成征迁70万平方米,交付净地7424亩。截至2023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9万人,比“十一五”末增加近一倍,全县城镇化率达46.4%。2023年度荣获全市征迁拆违综合工作先进县、城市大建设完成综合目标优秀单位和棚户区改造完成综合目标先进单位称号,安置房开工完成率、竣工完成率两个单项第一名。

(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县政府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完善城市功能的重中之重,城南新区西环线及大桥、南环线、彩虹大道、工业九路等道路建成通车,国防南路、兴淮路、女山路等新区路网及配套工程顺利完工;开工建设城南九期路网项目、漴东潼河路北段等道路;国道g104五河淮河特大桥及接线工程、城南110千伏输变电项目、35千伏光彩变电站项目、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稳步推进。十二五期间,老城区新建改造排水管网137.4公里、污水管网69.9公里;建成自来水二期,日供水能力达5万吨,县城自来水普及率99%;建成天然气供气管网155公里;县城主次干道交叉口交通信号等和电子警察实现全覆盖。县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二)旧城改造成效明显。完成了征迁体量大,征迁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处于城市中心位置的花园新村及周边区域棚户区改造工作;全面完成花木王(兴县路南)地块、山后凌地块等城中村改造任务;兴淮路、女山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征迁顺利完成;孙坪安置区、花木王安置区二期和西凌安置区ii标段、花园新村安置区i标段(学校和农贸市场)等安置房建设项目如期开工;旧县社区东安置区、小方安置区二期、老消防队安置区等项目基本竣工,正在推进回迁;漴河ch08地块、ch15地块、旧县安置区、花木王安置区一期实现全面回迁安置;顺河老街项目基本建成。

(三)生态环境得到改变。北大沟综合治理工程顺利推进;淮水北调截污工程和新浍河公园绿化亮化提升工程等项目如期完成;建成彩虹大道、兴沱路绿化景观工程和龙河公园二期、南环线、西环线南段等一批新建绿化项目;建成徐明高速公路出入口和城西广场出入口绿化工程,全年新增园林绿地41万平方米,提升园林绿地21万平方米,建成城市绿道10公里。绿色城市,水韵五河魅力进一步彰显。

(四)县城规划建设管理取得初步成效。完成新一轮《五河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完成五河漴河滨河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五河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五河县绿地系统、环卫设施、户外广告、城市排水、天然气利用、村庄布点规划6项专项规划;编制《五河县水系原理及城市水系空间规划》、《五河龙潭湖湿地公园概念性规划》、《安徽五河县沱湖公园总体规划》、《朱顶风情度假区概念性规划》及中心城区城市设计等特色规划;完成36个中心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

二、城市大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应予重视

(一)生态和环境问题依然存在。随着城市大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镇尤其是县城老城区产生的污水、垃圾、建筑扬尘等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等基础设施不足问题日益显现。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压力越来越大。

(二)城市基础设施维护问题不容忽视。在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排水管网堵塞、绿植破坏、路灯不明、护栏折断、路基损坏等已建基础设施破、旧、损现象,影响了城市形象。

(三)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安置房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引发投资方继续投资资金不足、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城市大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

(四)城区公厕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城市发展速度较快,空间拓展也比较广,公厕分布不合理、公厕数量满足不了市民需求; 现有的多数公厕配套设施没有达到标准,还停留在很低的水平,有的设备已经严重老化。 多数没有配置盥洗台等设施,缺乏特殊人群的专用空间,如老年人、盲人、残疾人专用间,缺乏专用马桶和扶手、盲道、轮椅坡道,缺乏儿童专用小便器等,难以表现出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

三、关于城市大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继续推进园林绿化工程,加大城区河流整治力度;科学规划汽车、农机、摩托车维修场地,集中经营,规范管理,减少城市街道及绿地油污污染;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努力实现城市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生活污水达标处理;加强饮用水源管理,尽快启动饮用水取水口上移工程;加快城市垃圾处理设施改造,积极推进城市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管理,下气力治理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燃煤锅炉、路边烧烤等污染源,打造宜居生态环境。

(二)突出特色,打造城市品牌。要在体现特色、突出亮点、塑造城市灵魂的基础上,做精做细,做强做大。充分利用我县河流缠绕、水资源丰富的天然优势,把我县建设成为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生态园林城市;要打造特色街道,重点宣传打造顺河老街,万福商业街及漴东潼河路、泊景城饮食街(群),可以采取一街一绿化,一街一树种,一街一路灯,一街一行业等方式推进,并逐步延伸到乡镇,打造特色乡镇。

(三)建立管护机制,加强基础设施维护管理。政府部门根据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任务及标准,将管护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保证管护资金需要;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组织好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健全、职责明确、管理到位、责任到人;政府部门也可以采取行业监管、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建专业管护队伍,形成县乡镇综合服务网络。

(四)拓宽融资渠道,破解发展难题。要强化研究充分利用美丽乡镇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政策,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科学编制一部分优质项目,大力推进ppp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五)进一步加强公厕建设管理,保障市民正常需求。针对公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调查已有厕所的使用情况、公共场所对公厕的需求量。在实地调研后再进行改造、新建的统一规划。规划应该考虑城市经济社会的未来发展对公厕的需要, 在布局和选址中应该把握“方便群众”的原则。 公厕建设规划和改造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把便利市民使用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应给予老人、儿童、残疾人特殊的人文关怀。

第3篇 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就与经验调查报告

引 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加快xx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省、市主要领导关于推广我镇城镇化建设经验,促进xx经济区和xx都市区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讲话要求,根据市政府的工作安排,由镇有关方面人员组成调研组,于xx年12月,通过现场考察、座谈、查阅资料、参加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我们深刻地了解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镇走出了一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镇党委书记xx、镇长xx高度概括这一发展道路为:通过集体致富、工业带动、城镇引领,实现了村变镇、镇变城即由山沟穷村到经济富村,由工业兴镇到建设生态城镇的实践目标。正如xx省委书记xx同志对xx新型城镇化建设给予的高度评价那样:中央要求的,我在思考的,xx做到了要认真总结和积极推广xx经验。

目前,我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城镇环境呈现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生产方式由依靠土地的农业生产转向发展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人的身份由村民转化为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由分散的农耕聚落转化为鲜明的现代城市文明。这一成功的实践表明,我镇完成了由农村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历史性跨越。对于加快xx经济区和xx都市区内新型小城镇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一、小城镇:新型城镇化的半壁江山

城市是人类历史和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一定地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是人口集聚的中心。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与文明发展的标尺。

经过新世纪十余年的跨越式发展,至2023年底,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51.3%,此举,使世界经济结构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经济总量由全球第七位跃升为第二位,成为世界的一极。近年来,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每年以建筑总量占世界50%左右的规模和年均1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对全球经济拉动贡献率达到50%,直接影响甚或左右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一些专家则形象地将城市化比喻为拉动社会发展的经济航母,认为中国是又一成功的实例。中国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80%左右的城市化水平,按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增速,未来30年,将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最佳良机。

中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不是照搬西方国家单向发展大城市的模式,而是结合中国实际,创新性地将大、中、小城市并举发展,形成纵、横双向城市群发展模式。尤其是将星罗棋布、连结城市和乡村的万千个建制镇,列入城市化建设的范畴,实施小城镇,大战略发展目标,将世界城市化理论创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理论并指导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国的小城镇,对于加快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带有一定的世界意义。

xx在加快建设xx经济区过程中,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施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又将世界城市化模式完善为新型城镇化。并确立了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新战略。

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城乡统筹,城乡统一,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全面实施并融入部分新型农村转移为具有城市功能与生活水准的社区的全面城镇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所谓新型城镇化引领,就是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关系通过城镇连接起来,用城镇统领城乡,关联和促进工业、农业协调发展。其中,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中发挥重要的纽带作用,是区域整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国现有建制镇2万多个,如果每个建制镇城市功能完善,能够承载平均3万左右的人口,其总体人口承载力即可达6亿以上,将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的一半左右,真正成为我国城市化的半壁江山。

我镇作为万千个小城镇的成员之一,其发展进程指导思想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独具特色。总结分析其发展实践与经验,对于助推和促进xx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小城镇的科学规划、健康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二、xx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个普普通通的贫困山村,经过30年的发展,成为国内外闻名的明星镇。现我镇规模企业发展到80多家,产值达到37亿元(2023年),人均产值、人均收入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小城镇前列,被确立为联合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试点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进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系列探索实践,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合村建镇,体制创新,在城镇建设中发挥核心和枢纽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的发展,xx由落后的山沟农村发展成为工业主导,经济发展,集体富裕的新农村,率先进入小康社会,经济总量达到镇级规模。1994年,xx由村变镇,实现了资源统筹、职能整合、运转顺畅。产业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规模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迅速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镇政府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发挥着核心和枢纽作用。

一是高质量地开展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镇政府遵循节水与节地、保护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规模经营与集约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全面完善公共设施。建成了工业、生活、农业、休闲娱乐4个园区,进而带动商贸、餐饮、旅游、文化事业的繁荣。现已基本实现电力、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齐全、土地集约利用、城乡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是有效地解决了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按照生产要素资源合理集中的原则,从xx实际出发,建立了镇区工业经济园区和xx开发区工业经济园区,结合行业特点组建了耐材、制药等集团公司,大力发展高科技产品,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强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庆州集团的耐火材料从每吨几十元发展到几万元,太龙药业在xx省医药行业中第一个实现股票上市。全镇经济实现了由资源开采型向产品深加工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由产品经营型向资本运作型的转变。2023年完成社会产值37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7亿元,上缴国家税金1.4亿元,人均收入达到15600元。

三是在村并镇、民改居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将本镇所有村民全部转为居民户口,成为全省首个全居民镇。村改居后,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镇域全部纳入城镇化管理,居委会的管理体制,干部工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障、办公经费等仍然由镇财政统一发放,对于需要住房的群众,修建公寓楼以最优惠的成本价格销售,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生活福利待遇。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三化协调发展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集中的过程。在城镇,采取两高一带战略措施,即企业高度集中,居民高度集中,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有了居民的集中就可以建立居委会管理体制,统筹规划建设工业区、居民小区、商业服务区、文化休闲区,繁荣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兴工业,做到工、农、交、商、旅及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保证了全镇土地统筹规划安排,合理布局,为集中力量重点发展水利事业、植树造林、恢复生态,发展生态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等现代农业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新型城镇化促进了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

我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采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对外开放的建设理念,一方面根据我镇的地形地貌、历史传统进行合理规划安排镇域空间,合理配置使用资源,保护和恢复生态资源,一方面对外引进短缺资源。在xx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为维持生计导致山体资源破坏、水土资源流失、林木资源砍伐的现象。借助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巨大威力,xx人开始了资源利用的大整合、大调整。从向自然索取为主开始向给予和保护为主,水源不足就投资上亿元实施引黄入竹工程,从30多公里以外引黄河水到xx,供全镇生产、生活、环境利用;封山育林,全面恢复生态,广植竹子,延续xx竹文化勘察景观,设计线路,开发长寿山生态旅游景区;利用紧邻嵩山,位于xx、洛阳之间的有利区位,吸引外来客商发展商贸物流第三产业;利用省会人才、技术在xx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生物制药等等,都是建设新型城镇、发展新型工业、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和显著效果。

(四)依托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走共同富裕道路

我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把全体居民的基本利益、长远利益放在突出位置,让全体居民都能得到实惠,并为子孙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我镇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的民生问题有:

──解决饮食问题。针对长期困扰全镇人畜饮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问题,镇投资上亿元,架设32公里引水管道将黄河之水翻山越岭引到xx,解决了我镇千百年来的缺水问题。由于我镇地形地貌主要为山地,耕地面积狭小,粮食短缺一直困扰着xx人的吃饭问题,特别是撤村并镇后,居民进入城镇,基本上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因而解决粮食问题将成为居民生活最为紧迫的问题,这一问题在xx采取粮油定量供应和福利商品供应相结合的办法得到很好的解决。

──解决就业问题。目前全镇80多家企业,带动8200多人就业,吸纳了全镇绝大多数的适龄就业人口,基本解决了全镇居民家庭的就业问题。95%以上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第三产业的从业比例达到27%。在xx耐火材料企业中60%的中层管理人员都是xx人,在高新技术产业中xx人也有一定比例。2023年xx人均收入达到15600元,在全省各乡镇中提前达到小康水平。

──解决人的城市化问题。我镇不仅把城市化的硬件设施建设好、解决好,而且始终把人的城市化文明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点。在xx的企业群中现有高级工程师40多人,工程师150多人。同时,还曾选派大批人员到xx大学、xx理工大学、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定期开展技术和管理培训,员工的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我林镇兴建了设备齐全的卫生院,所有居民均免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居民水电入户率达到100%,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85%,电话入户率达到98%。镇政府投资3000多万元建学校,免除所有在校学生的一切学杂费,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为所有老年人免费办理养老保险,承担孤寡老人的赡养费用,年底为群众免费置办年货。

(五)打造城镇软实力,推动城镇文明建设

为提高xx凝聚力和向心力,xx人制订和总结出xx精神,即爱xx,比贡献,谋发展,永创业,讲文明,共富裕。xx精神朴实无华,起到极大的激励效果,也是传播xx文化的重要品牌。基础设施是开展精神文明活动的空间场所,镇里配套建设中小学、卫生院、广播电视、文化广场、影剧院等设施,从精神层面培养居民的文化素质,如长期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教育、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培训等;一年两次的三评制度(群众评党员、党员评支部、支部评党委)和十项八好(好党员、好干部、好职工、好民兵、好团员、好公婆、好夫妻、好妯娌、好媳妇、好少年)的评选制度、月评好人好事制度,评出了好风气,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质、职业能力,增强了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有力地推动了我镇城镇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连续三届蝉联全国文明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被授予全国生态文明示范镇、全国环境优美镇、中国小康建设十佳红旗镇、中国新农村建设明星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等30多项国家级荣誉。

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使城镇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给xx干部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xx省委书记xx在视察xx城乡统筹发展情况时指出:关键是做到了四个好。一是基层组织建设搞得好。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建设,重视领导班子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尤其是有镇委书记xx、镇长xx那样长期稳定、廉洁高效的班子核心,使这个团队的思想高度统一,决策精准科学,管理效率显著提高,这是xx事业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二是有一支好的队伍。好的班子带出了好的党员干部队伍。这支队伍是在xx精神感召下开拓创新xx模式的过程中锤炼、凝聚而成的。三是摸索出一条好的发展路子。这条路子就是:通过大力发展村办集体企业,不断经过经济体制改革,壮大工业基础,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引领全镇三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四是有一个好的体制机制。这个体制机制就是建立了以镇党委政府____领导班子,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干出一番大的事业,成就了xx的过去和现在,开创了xx未来的美好前景,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

三、深化发展xx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与重点

在我镇调研座谈中,镇党委书记xx、镇长xx等同志认为,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所取得的初步成就,是xx人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但是,新型城镇化对xx来讲仍然是个崭新课题,还有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xx有信心、有能力按照中央和省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要求,积极推进xx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扎扎实实地建成生态宜居繁荣现代新xx,下一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与重点在于:

(一)抓住xx经济区纳入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全镇工作的战略重点,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纽带和引领作用

新型城镇化道路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是使命也是动力。我镇从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良好,条件优越,对开创xx深层次、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在继续发挥工业主导地位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效应和引领作用,依托城镇,经营城镇,发展城镇,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城乡一体、持续发展的秀美城镇。以此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了xx的发展模式。

(二)贯彻经营城镇理念,在xx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根本解决建设资金短缺和项目运营问题

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单纯依靠财政投入是计划经济的做法,政府在城镇建设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总是有限的。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建设与开发,将城镇作为最大的资产,加以充分利用和经营,采取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的经营城镇理念,则可盘活城镇资产,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在城镇建设和项目运营中的积极作用。政府从一个单纯的投资人角色转变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服务人、监督人,把大量的投资、管理、运营工作交给市场来经营,从根本上解决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使政府从繁琐的城镇管理具体事务中解放出来,大大加速城镇建设的步伐,提高城镇运行的质量和效率。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城镇开发管理模式,也是xx在新起点上创业发展、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必要举措。

(三)规划建设好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秀美山城

我镇山多地少,植被覆盖较好,文化积淀深厚,又临近嵩山,地处xx、洛阳两大城市之间,发展旅游休闲度假条件得天独厚。2023年镇政府决定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规划将北山、南山和长寿山全镇27平方公里打造成个性鲜明的xx风景区。在适宜的地点开展相应项目,比如北山确立发展现代农业,长寿山确立发展家禽散养基地、观光林业等,同时还大力发展农家乐等旅游服务业,丰富完善了旅游项目。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长寿山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镇党委、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际,将规划建设好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秀美山城作为今后的发展目标,打造xx、洛阳的后花园及xx经济区三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城镇。成为可供省内外游客观光游览的秀美山城和投资兴业的宝地。

四、关于支持和推广xx镇新型城镇化试点的建议

(一)应加大对xx镇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的支持力度

我镇作为联合国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xx省和xx市新型城镇化试点镇,是全省第一个全面实现农转居的小城镇。虽然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就,但仍然面临许多持续发展和品质提升的问题,需要大量投入和持久建设。因此,需要国家给予xx更多的政策支持与扶持,包括制度建设上的先行先试管理权限,国土资源规划利用与保护、城镇综合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等各方面的政策与资金扶持,以便促进xx更好更快地发展。

1.资金支持。建议在城镇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国家投入比例,如增加税收提留、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xx市重点镇建设专项经费扶持等。

2.第三产业的扶持。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比例失调,难以适应全面进入城镇化后居民城市生活水平的发展需求,影响着城市的综合化发展。建议对我镇给以特别扶持,如对商户实行阶段性减免税收、简化审批手续、帮助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

3.生态与旅游设施建设的支持。我镇在新一轮规划建设中确立建设秀美山川、营建生态山城的发展目标,已着力开发建设长寿山生态旅游景区,形成xx都市区西部后花园之一。这项系列工程已具有区域公共设施的性质,需要持久建设和大量投入,建议省、市政府有关部门予以相应的政策与资金扶持。

4.技术与智力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实现、农民转为居民之后,城镇面临着加快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以及城市专业管理水平等紧迫问题,我镇作为先行先试示范城镇,更感其紧迫性和现实性。政府应当给以相应的扶持手段和政策,比如:高科技项目的先期试点,城镇管理和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等,鼓励更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xx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5.交通环境的支持。尽快实施镇内310国道改道工程,为城镇发展创造空间,将现有国道改造成城镇内景观大道和主要商贸街区;尽快打通xxxx西路、陇海西路至xx快速通道,开通城际公交线路,以促进我镇商贸、物流、金融、旅游、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繁荣与发展。

(二)xx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的推广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从我镇发展经济、建设城镇、改善民生的做法和成果中,看到我镇立足本地实际谋发展,正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典范之路。xx三化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经验,必将在xx经济区建设和xx都市区发展中发挥独特作用。在推广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方面,我们认为应把握几个原则:

1.分层级推广的原则

我镇合村并镇实施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的经验,对于大城市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乡镇,县城及县域内重点镇,工矿商贸城镇等基础设施较好、工业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具有显著的借鉴意义,可考虑先行先试,分层级逐步推广实施。

2.分阶段实施的原则

把握好xx经验的精神实质,立足当地实际,由点到面,示范带动,分阶段实施,有序推进。确保科学、健康发展,走出一条具有xx经济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3.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的原则

新型城镇化是引领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引擎,以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政府主导,发挥组织动员,督导推动作用,又要尊重群众愿望,各界共同参与,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合力推进,水到渠成。

4.规范建设、依法开展的原则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xx经济区建设中的长久战略任务,是关乎民生和社会发展的百年大计,应科学规划,规范建设,依法开展,着力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生态环境,切实建成品质优良,宜农、宜工、宜商、宜居,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社区。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查报告(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