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的意思:郡和县的并称。郡县之名,初见于周。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国内为三十六郡,为郡县政治之始,汉初封建制与郡县制并行,其后郡县遂成常制。
郡县制的意思:古代地方政权建制。于春秋、战国到秦代逐步形成。秦代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多郡。郡下设县,郡、县长官由中央政府任免。负责统治地方、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等。此制对后世地方政权组织形式有很大影响。[the system of prefectures and counties] 一种地方管理制度,形成于春秋时代和秦朝
(1)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匹夫,而卒亡秦之社稷。
(2)秦统一六国后,废封国,设郡县,属闽中郡.
(3)郡县制的最终形成,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最终完成了向成熟国家的转变。
(4)秦延续传统一步到位实施郡县制,汉片面以秦亡为教训,历经数代三个阶段的艰苦探索,最终也确立了郡县制。
(5)虽然楚国的县制还不完善,但是它为战国、秦汉以后以郡县制为地方政权组织形式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6)秦始皇废封建为郡县,沿袭春秋战国旧县名置武垣县,这就是河间县的前身。
(7)秦朝实行郡县制,大大巩固和稳定了秦朝中央集权统治和全国统一。
(8)本文拟从郡县归属失考、郡县名称失考、误引文献、诸州郡县置废失考、侯国建置失考等五个方面例举其误谬所在,从而为学界更好的利用此书提供某种帮助。
(9)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把分封制改为郡县制了.
(10)严禁中央所辖郡县马匹流往诸侯王国。马政从一个方面体现了西汉王朝强干弱枝的政治方针。
(11)秦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全国划为36郡,属河东郡。
(12)郡县制是由春秋战国时的秦国创始,并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完成的。
(13)分封制与郡县制都是君主专制政体下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体现形式,二者的长期争论反映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14)自秦统一六国,全面实行郡县制以来,郡县制就成为后世中央对地方统治的一种方式。
(15)自秦至清,越南有约一千二百年作为中国郡县,约九百年作为中国藩属。
(16)今兵争之际,当因时制宜,所定郡县,民间岂无武勇之材,宜精加简拔,编辑为伍,立民兵万户府领之。
(17)尤弊之处,遣使就郡县随宜赈恤。
(18)他们设计的东北九省是郡县化的进一步推进,深恐留下任何东北地位特殊化的漏洞,重蹈“九一八”的覆辙。
(19)秦朝的郡县制、汉朝的郡国制,使周姓有了形成郡望的机会。
(20)依据碑文所记,像主是出自河南汝南后定居于山西芮城并在郡县各机构任要职的蔡氏家族。
(21)印第安纳在2006年恢复执行全州统一的夏时制,但仍然是东时区和中央时区各有郡县。
(22)在战国末期,秦朝大一统时期,中国社会经过几百年的战乱,终于从周代的分封制走向郡县制的政治统一。
(23)公元前7世纪的“管仲变法”和公元前4世纪的“商鞅变法”,管仲的“四民分业”思想、盐铁专营政策以及商鞅在土地私有化、郡县制、户籍制、军爵制上的大胆试验,皆具开创之功,它们分别提供了两个颇为极致的治理模型,如同左右极般地站在后世历次变革的两端。吴晓波
(24)我们的董事会能力卓著,高瞻远瞩,领导有方,因此本德堡郡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全美最为成功的郡县之一。
(25)汲取周朝实行分封制导致分裂与动乱的教训,以及为了应对来自外部、内部的种种挑战,秦国果敢地选择了郡县制。
(26)嬴政当即喜之不尽,一连晤谈数日,贾遗言道:“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
(27)且彼且纵使无道,强市货物,善谑妇女,貂珰不之制,藩宪不之问,郡县莫敢谁何,民既哗然不宁矣!
(28)中国图百世之宁,惟据亚洲,治国得失,有史可鉴,秦始皇以郡县治天下,失了江山,元世祖以分封治天下,子孙魂游欧洲,今天,只有四方制天下,才能告成功于先人( 郡县造句)。
(29)这些人所到之处,必夷其豪,族灭豪猾之属,连坐奸豪之家,在某些郡县确实收到了“道不拾遗、无犬吠之盗”的效果。
(30)昔我军败于当阳,孙权以荆州借我,实为借我之力,牵制曹操;今我已得益州、交州之地,梁州指日可下,也当分割荆州郡县与孙吴,巩固联盟。
(31)秦汉时期,皇帝掌握最高监察大权,并亲自负责对三公九卿的监察,而三公九卿又负责督察郡县,从而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垂直监察体系。
(32)官府“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衣服车马不鲜者,郡县督课之”。
(33)狗马禽兽当食者多,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稿。
(34)凡郡县出盐多者设盐官,主盐税;出铁多者,置铁官,主鼓铸;有工多者置工官,主工税物;有水池及鱼利多的地方置水官,主收渔税。
(35)东晋南朝时期,政区建置急剧膨胀,出现“十羊九牧”现象,但佛山地区并未出现滥置郡县,仍保持过去建置格局。
(36)地方官员听说我们起事必将商量对策,不会马上申报于朝廷,我们可略施小计,延滞一两月,江南各郡县便可一鼓而下。
(37)百郡立中正,九州置都士,州闾与郡县,希足束如马齿,生不相识面,何缘别义理。
(38)当地郡县守令接到秦始皇重新建造琅琊台的命令后,便开始广招夫役,日夜赶工,老百姓苦不堪言,导致人怨天怒。
(39)乃诏责郡县,坊郭三年,乡村五年,农隙集众,稽其物产,考其贫富,察其诈伪,为之升降;若故为高下者,以违制论。
(40)后汉,谅辅,字汉儒,广汉新都人,少给佐吏,浆水不交,为从事,大小毕举,郡县敛手。
(41)鼠窃狗盗,不久郡县当捕灭,希望陛下不要以此介怀。
(42)故而立志走访天下,便览郡县志集,寻经世致用之学。
(43)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维护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4)就连扶墙摸壁,懦弱无能的官二代袁绍都能坐拥数个郡县。
(45)献帝建安三年(198年),献帝征郑玄为大司农,这是位列九卿的高官,给安车一乘,所过郡县长吏送迎。
(46)仍命以此誓辞,檄喻所在郡县,并命檄书勿得因御妄论军势。
(47)自从六朝开发以来,到明末这里已经是编户齐民数十万的南陲郡县。
(48)其郡县官年五十以上,虽练达政事,而精力既衰,宜令有司选民间俊秀年二十五以上,资性明敏,有学识才干者,辟赴中书,与年老者参用之。
(49)时四方盗贼蜂起,郡县上奏者不可胜计。
(50)特别是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后,殷通的政治敏感性告诉他,不仅秦朝已摇摇欲坠,因“诸郡县苦秦法”,百姓“争杀长吏以应涉”,自己也危在旦夕。
(51)人迹所至,舟楫所通,莫不为郡县,然纵耳目之欲,穷侈靡之变,不顾百姓之饥寒穷匮也。
(52)宝山旧名大凑山,原以“烹丁辐凑、商贾云集”而得名,汉初时在桂阳设郡县,最早的矿业亦始自汉代。
(53)南谯太守(谯郡别见),晋孝武太元中,于淮南侨立郡县,后割地志咸实土。
(54)然则尊令长之秩,而予之以生财治人之权,罢监司之任,设世官之奖,行辟属之法,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二千年以来之敝可以复振。
(55)可见,盐官、铁官、工官、水官皆置于郡县,主要职责是负责对盐铁、手工、水产等项进行管理和征税。
(56)“为划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己者。
(57)又遣部下将吏,兼因土地富人,往襄阳或蜀、汉,属托郡县,侵官害民,兴生求利,千端万绪。
(58)府兵为常备军,兵士享有军、民双籍,落籍在各郡县,归属当地鹰扬府管辖。[酷猫写作网整理]
(59)赵国以郡县为征兵的单位,一般战争往往只征发邻近战场的郡县的壮丁参战,不靠近战场的郡县就不常征发,使他们能休养生息,以备不测之虞。
(60)一是“封邦建国”的封建制,二是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
(61)这些泥巴上,还有都邑郡县及宫殿苑囿名称,有秀丽挺拔的秦小篆。
(62)丁壮即加斩截,婴儿贯于槊上,椠乐以为戏,淫掠妇女,所过郡县,赤地无余。
(63)清军收复新疆时,左宗棠在1877年上呈的奏章里,提出了“设行省、改郡县,为新疆久安长治之策”的意见。
(64)甲子,敕都尉、鹰扬与郡县相知追捕,随获斩决之。
(65)现在武夷山的文庙里还保存有一块宋太宗赐立各郡县的《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小民易虐,上天难欺。
(66)鼠窃狗盗,郡县捕逐,行当殄尽,愿陛下勿以介怀。
(67)朝鲜国王李讼拒绝,而朝鲜武备废弛,国内重文轻武,有200多年没有打过仗,全国300多郡县大多没有设防。
(68)天宝初,暐还乡拜扫,特赐锦袍缯彩,御赐诗以宠异之,乘传来往,敕郡县供拟。(9727郡县造句)
(69)二月戊寅,诏以频年屡征,有事西北,运输之役,百姓勤劳,令郡县括贫富以为三级,富者租赋如常,中者复二年,下穷者复三年。
(70)为鼓励学习,入学者免更繇役,成绩优秀者补郡县吏,次等的为孝悌,为田。
(71)一个七品芝麻官为啥能贪腐过亿,贪腐过亿的县委书记是怎样炼成的,未获升迁还是私欲膨胀?郡县治,天下安。
(72)推行郡县制度,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大修驰道,统一车轨……
(73)我看是你心太大了,在郡县里哪是那么容易发展的,我们没有什么背景,谁看得起你,就算勉强弄出一点家底来,恐怕也是要被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祸害欺负。
(74)十九年,奋威将军王进宝恢复保宁,遣总兵杨洪招抚重庆,一时郡县复归版图,璧山仍附永川县。
(75)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错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谴呵及细微,责义不量力;群县相迫促,亦内相刻,流至众庶。
(76)阅之,则相国张文忠为县令时所著,采古人嘉言懿行,为郡县楷式,命曰《牧民忠告》。
(77)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78)告示早已传遍各郡县乡野,听闻大公子文韬武略,身边又有谋臣猛将辅佐,此乃辽东之幸啊。
74位用户关注
86位用户关注
26位用户关注
51位用户关注
50位用户关注
1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