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八阵图

作者:杜甫 唐代 时间:2023-08-03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名成 一作:名高)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八阵图

诗词赏析

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杜甫 古诗你成就了永久声名。

江水东流推不转你布阵石头,千古遗恨你灭吴失策功未就。

注释

⑴《八阵图》杜甫 古诗: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⑵盖:超过。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⑶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杜甫 古诗的石块仍然不动。

⑷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八阵图》杜甫 古诗赏析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 古诗“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就是重要原因之一。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杜甫 古诗使他声名更加卓著。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

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杜甫 古诗”,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两句就“《八阵图》杜甫 古诗”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杜甫 古诗”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杜甫 古诗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杜甫 古诗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石不转”,化用了《诗经·国风·邶风·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杜甫 古诗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当然,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并在这种惋惜之中渗透了杜甫“伤己垂暮无成”(黄生语)的抑郁情怀。

这首怀古绝句,具有融议论入诗的特点。但这种议论并不空洞抽象,而是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诗人把怀古和述怀融为一体,浑然不分,给人一种此恨绵绵、余意不尽的感觉。

《八阵图》杜甫 古诗创作背景

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夏迁居夔州,夔州有武侯庙,江边有《八阵图》杜甫 古诗,传说为三国时诸葛亮在夔州江滩所设。向来景仰诸葛亮的杜甫用了许多笔墨记咏古迹抒发情怀。《《八阵图》杜甫 古诗》便是其中一首。

《八阵图》杜甫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成名作一次:名高)

长江石不转,遣憾失吞吴。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杜甫,唐人。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相关诗句

《八阵图》[唐代] 杜甫

八阵功成妙用藏,木牛流马法俱亡。

后来识得常山势,纵有桓温恐未详。

《谒丞相祠观八阵图》[唐代] 杜甫

人言忠孝不磨灭,神物护持存水浒。

千家陵谷几变迁,此石不移自章武。

本由黄帝古兵法,六十四以八为伍。

髯孙且惧促达走,贼操游魂何敢拒。

刻铭沙石水底碑,教战石存山下鼓。

一片丹心天地间,万世闻风犹御侮。

我来起敬凛如生,再拜一言公必取。

瀼流东截阵图前,寝隳城壁颓民宇。

能安拳石止波流,愿回瀼患思民抚。

常使夔人知感公,踏碛年年吊千古。

《滩石八阵图行》[唐代] 杜甫

我生孔明后,相望九百载。

我想孔明贤,巍然伊吕配。

奇谋勇略夸雄师,大节英风盖当代。

木牛流马何足言,八阵遗踪千古在。

我行已度瞿唐门,长滩石垒差参分。

洪纤高下尺寸等,犹有当年节制存。

四头八尾触处首,敌冲中央两皆救。

握奇如枢运无穷。

七纵七擒仍敢攻。

规模黄帝已垂文,后来得者惟将军。

唐宗李靖拾遗意,乐舞旛表徒缤纷。

长江之上石蟠结,江波汹涌石不灭。

使君何事遽划除,一夜风雷吼天阙。

明朝仍旧石纵横,神物护持人已惊。

向来守蜀用此法,谁知石垒真金城。

嗟乎孔明遇不遇,遇则刘公恢大度。

国险地狭民力微,法出万全势未具。

嗟乎孔明以此用於吴,长江内固魏可图。

嗟乎孔明以此用於魏,扫平三分归一篲。

祗应应所遇势不同,势既不同功亦异。

嗟乎孔明之心如石坚,欲扶汉室还中原。

事之不就则天耳,安肯俯首从曹袁。

嗟乎孔明如生石不老,后世用兵无草草。

忽然变作六花看,便失本真难按考。

请观叠石韬机筹,江流东去自悠悠。

英豪得此石外指,长与君王靖边垒。

《弥牟镇孔明八阵图》[唐代] 杜甫

我稽八阵图,规模载方册。

曷来镇西蜀,夔门观叠石。

赋诗有数字,字字究来历。

进涉汉州西,弥矣镇之北。

平原列堆阜,滩石同一式。

细思作者意,孔明有深策。

高岸或为谷,滩石存遗迹。

江海变桑田,平源犹可觅。

故今两处存,千载必一得。

再歌遂成篇,当有智者识。

《八阵图》[唐代]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八阵图》[唐代] 杜甫

负卦龟藏尾,鸣皋鹤引吭。

纵横中左右,奇正锐圆方。

石挟孤忠在,江输宿恨长。

无人同领会,搔首立斜阳。

《观八阵图说》[唐代] 杜甫

天分三百六十度,巧历难窥本在奇。

万世机缄发龙卧,六军偏伍漫鱼丽。

常山变化徒言用,斜谷崎岖不遇时。

积石平沙人不识,尽从{左革右未}{左革右曷}说行师。

《观八阵图说》[唐代] 杜甫

八阵初兴黄帝时,貙刘在汉纪乘之。

流形龙虎随雷雨,定位鸟蛇分坎离。

地以云升高复下,天从风别正之奇。

自然至理开成象,一气未应虚艮维。

作者千古名句

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日月其除,志士正宜待旦。

出自《幼学琼林·卷一·岁时》[唐代] 杜甫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出自《放言五首·其五》[唐代] 杜甫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出自《采桑子·塞上咏雪花》[唐代] 杜甫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出自《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摘自清代曹雪芹的》[唐代] 杜甫

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

出自《莺啼序·重过金陵》[唐代] 杜甫

带雨牡丹无气力,黄鹂愁雨湿。

出自《谒金门·帘漏滴》[唐代] 杜甫

声声只道不如归。

出自《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唐代] 杜甫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出自《鹊桥仙·纤云弄巧》[唐代] 杜甫

人心所 归,惟道与义。

出自《晋书·列传·第四十一章》[唐代] 杜甫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出自《将进酒》[唐代] 杜甫

《八阵图-头唐代尾-头杜甫尾-唐诗三百首,怀古,写人,哲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