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揠苗助长

作者:佚名 先秦 时间:2023-08-03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闵 通:悯)

揠苗助长

诗词赏析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春秋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小步奔去看那禾苗的情况,禾苗却都枯萎了。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注释

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长(zhǎng):生长,成长。

揠(yà):拔。

茫茫然:疲惫不堪的样子。

谓:对,告诉。

其人:他家里的人。

病:疲劳,困苦,精疲力尽,文中是引申义

予(余):我,第一人称代词。

趋:快步走。

往:去,到..去。

槁(gǎo):草木干枯,枯萎。

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寡:少。

耘苗:给苗锄草。

非徒:非但。徒,只是。

益:好处。

孟子: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有“亚圣”之称。

《揠苗助长》佚名 古诗启示

1、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2、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

3、要按照自然规律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只能是适得其反。

《揠苗助长》佚名 古诗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的快点,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也没有长高。他在天边焦急的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的精疲力尽。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没白费,禾苗都长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揠苗助长》佚名 翻译、赏析和诗意

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病了!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急忙跑去看的,禾苗已全部于死了。

天下不助苗长的太少了。

认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揠苗的原因,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闵通:怜悯)。*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作者介绍

佚名,隋人。

作者千古名句

玉纤暗数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

出自《步蟾宫·闰六月七夕》[先秦] 佚名

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

出自《格言联璧·持躬类》[先秦] 佚名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出自《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先秦] 佚名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出自《听流人水调子》[先秦] 佚名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

出自《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先秦] 佚名

国之兴也,天遗之贤人与极言之士;国之亡也,天遗之乱人与善谀之士。

出自《吕氏春秋·览·先识览》[先秦] 佚名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

出自《沁园春·寄稼轩承旨》[先秦] 佚名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出自《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先秦] 佚名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出自《子夜吴歌·春歌》[先秦] 佚名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出自《西施咏》[先秦] 佚名

《揠苗助长-头先秦尾-头佚名尾-小学文言文,寓言,故事,哲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