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江汉

作者:杜甫 唐代 时间:2023-08-02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病欲疏 一作: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江汉

诗词赏析

我漂泊在《江汉》杜甫 古诗一带,思念故土却不能归,在茫茫天地之间,我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

看着远浮天边的片云和孤悬暗夜的明月,我仿佛与云共远、与月同孤。

我虽已年老体衰,时日无多,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觉得病情渐有好转。

自古以来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是为了取其体力,因此,我虽年老多病,但还是能有所作为的。

注释

①《江汉》杜甫 古诗:该诗在湖北江陵公安一带所写,因这里处在长江和汉水之间,所以诗称“《江汉》杜甫 古诗”。

②腐儒:本指迂腐而不知变通的读书人,这里是诗人的自称,含有自嘲之意。是说自己虽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却仍然没有摆脱贫穷的下场;也有自负的意味,指乾坤中,如同自己一样的心忧黎民之人已经不多了。

③“片云”两句:这句为倒装句,应是“共片云在远天,与孤月同长夜”。

④落日:比喻自己已是垂暮之年。

⑤病欲苏:病都要好了。苏:康复。

⑥存:留养。老马:诗人自比。典出《韩非子·说林上》中“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讨伐孤竹后,返回时迷路了,他接受管仲的“老马之智可用”的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找到了正确的路。

《江汉》杜甫 古诗赏析

“《江汉》杜甫 古诗”句,表现出诗人客滞《江汉》杜甫 古诗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乾坤”代指天地。“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身在草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杜诗说》)黄生对这句诗的理解,是深得诗人用心的。

“片云”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像孤月一样的皎洁。昔人认为这两句“情景相融,不能区别”,是很能说明它的特点的。

“落日”二句直承次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周易》云:“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恰好说明:次句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上联明明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不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否则一首律诗中,既见孤月,又见落日,是自相矛盾的。他的话很有道理。落日相当于“日薄西山”的意思。“落日”句的本意,就是“暮年心犹壮”。它和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的诗意,是一致的。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但“落日”实际上是比喻“暮年”。“秋风”句是写实。“苏”有康复意。诗人飘流《江汉》杜甫 古诗,而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胡应麟《诗薮·内篇》卷四赞扬此诗的二、三联“含阔大于沉深”,是十分精当的。

“古来”二句,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老马”用了《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他接受管仲“老马之智可用”的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我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同老马一样,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诗人在这里显然含有怨愤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这是诗人言外之意,是从诗句中自然流露出来的。

《江汉》杜甫 古诗赏析二

首联用自嘲的方式写出诗人滞留《江汉》杜甫 古诗的困境。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杜甫 古诗”为题,正是漂泊流徒的标志。“思归客”是说诗人想回乡而不能回,只得四处漂泊,浪迹天涯。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无限辛酸。“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

颔联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字面上写的是诗人所看到的片云孤月,实际上是用它们暗喻诗人自己。诗人把内在的感情融入外在的景物当中,感慨自己虽然四处飘零,但对国家的忠心却依然像孤月般皎洁。昔人认为这两句“情景相融,不能区别”。

颈联直承次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运用借喻手法写出了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前者是虚写,比喻“暮年”,上联明明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不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否则一首律诗中,既见孤月,又见落日,是自相矛盾的。而后者是实写。身处《江汉》杜甫 古诗,面对瑟瑟秋风,诗人不仅没有了往日的感伤情怀,反倒产生了“病欲苏”的感觉。这种变化是诗人壮心不已的心态和积极用世的精神的反映。这恰好说明,次句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

尾联借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诗人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同老马一样,意在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多病,但他还有智慧可以用,仍能有所作为。另外,诗句中也自然流露了言外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表达了怨愤之情。

全诗使用委婉含蓄的手法,充分表现了诗人老而弥坚、壮心不已的心理状态。诗人虽已五十六岁,北归无望,生计日蹙。尽管如此,却孤忠仍存,壮心犹在。此诗集中地表现了到老不衰、顽强不息的精神,十分感人。

《江汉》杜甫 古诗句解

《江汉》杜甫 古诗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漂泊《江汉》杜甫 古诗,我这思归故乡的天涯游子,在茫茫天地之间,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江汉》杜甫 古诗",长江、汉水之间.首联表达出诗人客滞《江汉》杜甫 古诗的窘境,有自嘲意."思归客"是杜甫自谓,因为身在《江汉》杜甫 古诗,时刻思归故乡,但思归而不得,饱含天涯沦落的无限辛酸."乾坤",即天地."腐儒",迂腐的读书人,这里实际是诗人自指不会迎合世俗.如果说前一句还只是强调诗人飘泊在外的思乡之心,后一句则将自己在天地间的渺小孤独感吐露无遗.诗人原来的抱负是要经天纬地的,然而越到人生的最后阶段,他越是痛感自己的渺小无力.其中的痛楚和无奈该有多深!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像飘荡在远天的片云一样远客异乡;与明月一起,孤独地面对漫漫长夜.颔联为工对."天共远",承《江汉》杜甫 古诗客;"月同孤",承一腐儒.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他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慨叹自己飘泊无依.不过,在明月的皎洁和孤清中,我们又体会到了诗人的孤高自许,他的心,仍然是光明的."永夜",长夜.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我虽已到暮年,就像日将落西山,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逐渐好转.颈联为借对,"落日"比喻暮年,而非写实."秋风"句是写实.诗的意境阔大而深沉,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积极用世、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疏",复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自古以来存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必取其体力,跋涉长途.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比喻自己身虽年老多病,但智慧犹可用,还能有所作为.《韩非子·说林上》里讲,春秋时管仲随齐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失道路.管仲提议用老马领路,于是找到了归途."老马"是诗人自比.

《江汉》杜甫 古诗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五十七岁时所作。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离开夔州,辗转于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时的杜甫历经磨难,北归已经无望,且生活日益困窘。长期漂泊无定的状况让杜甫感慨万千,于是他写下此诗。

《江汉》杜甫 古诗题解

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夔州,有人认为作于江陵,当以后者为是.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秋天,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诗即作于此间.诗题作《《江汉》杜甫 古诗》,近乎无题,大概漂泊流徙中,已无心拟题.杜甫这时已五十六岁,长期飘零,历尽艰辛,北归无望,生计日困,至老仍如浮云行止无定,心中自然颇多感慨.尽管如此,诗人忠魂仍存,壮心犹在,并未因处境困顿和年老多病而悲观消沉,此诗就集中地表现了这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

《江汉》杜甫 古诗评解

诗人身滞《江汉》杜甫 古诗,心有感而作此诗.他用凝炼的笔触,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怀.前两联写所处之穷,后两联写才犹可用.元代方回《瀛奎律髓》评论这首诗说:"味之久矣,愈老而愈见其工.中四句用‘云天’、‘夜月’、‘落日’、‘秋风’,皆景也,以情贯之.‘共远’、‘同孤’、‘犹壮’、‘欲苏’,八字绝妙,世之能诗者,不复有出其右矣."确实,诗的中间两联,情景相融,妙合无垠,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故历来为所称道,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篇》就说,这两联"含阔大于沉深,高(适)、岑(参)瞠乎其后".

《江汉》杜甫 翻译、赏析和诗意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长夜月同我。

落日心犹壮,秋天的风病想疏远。

(病想疏远一个作:苏)

自古以来存在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杜甫,唐人。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相关诗句

《江汉》[唐代] 杜甫

桃花门外三月头,有美人兮眇中洲。

泛呼木兰寂无语,举手相招老白鸥。

白鸥见人头上笠,洒洒西江雨痕湿。

足知心事两相忘,翻然飞出青蘋立。

日斜何许一笛愁,西州回首望东州。

春风吹水柳花落,不见鹤归江上楼。

楼前青青草尺许,中有能言两鹦鹉。

声声浑不说他人,祗谓祢衡骂黄祖。

《武昌江汉亭忆南轩》[唐代] 杜甫

亭下双来绿玉虬,岷嶓万里会吴头。

江穿南北天心过,汉接东西地脉流。

水上龙争方一梦,山中鹊起已千秋。

张刘精爽知何在,安得同来赋远游。

《武昌江汉亭》[唐代] 杜甫

江汉亭前江汉浮,岷嶓万里会吴头。

江穿南北天心落,汉接东西地脉流。

水上龙争方一梦,山中鹊起已千秋。

张刘精爽知何在,安得同来赋远游。

《延安江汉堂上怀范五丈龙图堂是五丈所建》[唐代] 杜甫

煌煌斗柄垂南北,浩浩斯人江汉堂。

横吹三川秋月远,雅歌九姓暮天长。

颇闻病後精神好,最是秋来饭食强。

谁识得名因伯氏,飞鸿送尽更茫茫。

《江汉亭百韵》[唐代] 杜甫

山川自高深,开避由邃古。

长江泻岷峨,横亘截区宇。

东流为沔津,疏凿仗神禹。

襟带成奥区,都会称鄂渚。

环城得修冈,雄胜著台府。

上有江汉亭,凭高欲骞举。

云谯护左方,南楼以为辅。

飞甍立嶕峣,才去天尺五。

星辰近梯级,岚霏日吞吐。

横陈极苍茫,万象互昂俯。

晴光敞双明,景物恣枚数。

炊烟接空翠,下列十万户。

榱栋出棱角,闤闠分脉缕。

川涂竞走集,水陆跨重阻。

东南引湖湘,西北控淮楚。

舟车所交属,人物森萃聚。

歌谣杂谐合,来往纷伛偻。

溟蒙尘蔽空,挥霍汗成雨。

游盖惊云飘,联辔识骖舞,驱驰溢阡陌,时节相媚妩。

裾袖翳朝日,光曜烛绡组。

憧憧蚊迁穴,纭纭茧抽绪。

亭亭肆遐睎,一一可细睹。

至如城中边,万灶宅貔虎。

春秋谨教阅,什什而伍伍。

红旆罗旌幢,中军立旗鼓。

冰霜顷戈甲,雷霆震弓弩。

后先严车徒,坐作中规矩。

被庐犹晋蒐,少长悉有序。

礼成既饮至,络绎还所部。

俯瞰了不遗,清流数鲂鱮。

乃若天空澄,江色入环堵。

云水渺相接,斜阳落晴坞。

千艘卧平沙,片帆归远浦。

微茫泛一叶,咿轧响双橹。

报译认樯乌,航琛知海贾。

微阴转层峦,轻烟生宿莽。

栖鸟绝重澜,归鸿集寒屿。

夜深渔火明,孤洲记鹦鹉。

晴阴与朝暮,景色若夸诩。

方春及韶淑,莺燕争鸣乳。

桃李出新妆,周张环绣黼。

修眉横柳堤,遗钿错花圃。

孟夏薰风来,草木自蕃舞。

翠幄帷清阴,密叶覆幽墅。

入林梯空旻,影团修月斧。

露掌逼高寒,金波沃肝腑。

隆冬雪纷飞,琼楼耀江浒。

万花著林端,晃不分细钜。

兹维四时媚,代谢听寒暑。

荣枯虽异撰,去来莫追拒。

彼动此静观,群鱼沸鼎釜。

纷纷各状态,天械发机杼。

或如怀袖物,俯拾恣所取。

或如海陆珍,搜罗寄庭庑。

或如观大驾,旄头先卤簿。

或如亲校猎,玉虬挖翠羽。

或富若武库,宝物穷积贮。

或丽若上林,鸟兽罗禁御。

或纾若绮縠,或列若簨簴。

或背若相违,或进若相与。

或蓊若兴云,或林若率旅。

或惊若脱兔,或拱若礼鼠。

或若鸡出埘,或若马奔圉。

或变若龙蛇,或怪若{左豸右契}貐。

或奋焉若仇,或比焉若侣。

或矫若怒嗔,或偃若戏侮。

或剩若赢余,或匮若贫窭。

或聚散翕觖,或纵横旁午。

或禽声咿嚘,高下参律吕。

或人语叫噪,历落写筐筥。

或以琴置膝,丝音宜搏拊。

或时棋满枰,石韵杂珩瑀。

或欹枕高眠,胡蝶梦栩栩。

或相对啜茶,舌本跃清语。

或暇日观书,肠腹自撑拄。

或乘兴飞觞,醉后忘尔汝。

或即境挥毫,图画入缣楮。

造物无尽藏,傥来亦何忤。

晚仰已陈迹,恍惚已陈迹,恍惚失处所。

达观萃兹亭,宇宙一秬黍。

斯亭名者谁,儒林得鼻祖。

昔贤维南轩,心学绍东鲁。

睠焉西南游,芳洲撷蓠荰。

遗墨尚淋浪,隶刻照亭柱。

迩来三十年,轩桷渐颓窳。

堂堂魏国孙,玉节蒞兹土。

英声凛荆扬,盛事踵遐武。

曾侯庐陵秀,一笑不龃龉。

风月喜平分,江山藉宗主。

兴仆追前修,遗迹扆蒐补。

飞翚抗雄梁,石花呈古础。

荒榛得奇观,幽思发新杼。

公余多胜概,往往压诸庾。

赓酬驾元白求恩,光焰陵李杜。

领客共落成,而我亦同俎。

半生嗟镂冰,一字不堪煮。

乐事纪末颠,鸿笔愧燕许。

吾伊补书债,欸乃效渔父。

傥继竹枝词,编入武昌谱。

《江汉楼》[唐代] 杜甫

楼高百雉楚城东,吴蜀衣冠邂逅逢。

自是荆山为屏翰,更看江汉日朝宗。

《和职方殷郎中留滞江汉初至南宫,呈诸公并见寄》[唐代] 杜甫

十载别文昌,藩符寄武当。

师贞上介辟,恩擢正员郎。

藻思烟霞丽,归轩印绶光。

还希驻辇问,莫自叹冯唐。

《江汉答孟郊》[唐代] 杜甫

江汉虽云广,乘舟渡无艰。

流沙信难行,马足常往还。

凄风结冲波,狐裘能御寒。

终宵处幽室,华烛光烂烂。

苟能行忠信,可以居夷蛮。

嗟余与夫子,此义每所敦。

何为复见赠,缱绻在不谖。

作者千古名句

鉴悬日月,辞富山海。百龄影徂,千载心在。

出自《》[唐代] 杜甫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出自《山中杂诗》[唐代] 杜甫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出自《木兰歌》[唐代] 杜甫

时不至,不可强生也;事不究,不可强求也。

出自《说苑·谈丛》[唐代] 杜甫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出自《白马篇》[唐代] 杜甫

且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令国家百姓之不治也,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

出自《墨子·22章 节用(下)》[唐代] 杜甫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出自《红楼梦·第五回》[唐代] 杜甫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出自《生查子·元夕》[唐代] 杜甫

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出自《三姝媚·过都城旧居有感》[唐代] 杜甫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出自《答谢中书书》[唐代] 杜甫

《江汉-头唐代尾-头杜甫尾-思归,壮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