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热泪双流却饮泣无声,只是痛悔从前没有珍视你的一往深情。想凭藉丹青来重新和你聚会,泪眼模糊心碎肠断不能把你的容貌画成。
离别时的话语还分明在耳,比翼齐飞的好梦半夜里被无端惊醒。你已自早早醒来我却还在梦中,哭尽深更苦雨风铃声声到天明。
注释
①凭仗:倚着拐杖。
②丹青:指亡妇的画像。
③省(xǐng)识:记忆起、忆起。
④盈盈:此语含有双关意,既有由省识得来的容貌比眼前的画像清晰之意,又有作者无限伤感充盈于怀之意。
⑤ 忒(tè):方言,太、特。
⑥鹣鹣(jiān):即鹣鸟,比翼鸟。似凫,青赤色,相得乃飞。常以之比喻夫妻合美。
⑦更更:一更又一更,即指夜夜苦受熬煎。
⑧ 夜雨铃: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纳兰性德 赏析
词的上阕,抒写了丹青重识的悲戚。睹物思人,自然情伤,更不用说是面对展露容颜笑貌的画像了。放“沮咽却无声”,起句感情凝重。因无声之泣比有声之哭更具酸楚之感,因而它的哀痛之情尤足悲人。“只向从前悔薄情”,语痛情切,读后如见作者对着画像呼唤亡灵表示悔痛的情景。从前未必薄情,然而言“悔薄情”者,严厉责己,正表现出爱之深、爱之切。“凭仗丹青重省识,一片伤心画不成”,道出了突然见到亡妻画像时的复杂心情与怆绝感情。生时虽然同床共席,但死别使他们分离,今天凭借画像重新见到了那清俊的面庞,盈盈的双目,怎能不使他悲伤欲绝呢?“画不成”这一句,用元好问《十日作》成句,意谓因伤心一片故难以握笔填词,上阕就在这样浓重的伤情中结束。
词的下阙写回忆诀别的哀痛。“别语忒分明”一句,虽未具体写别语的内容,但它包含着妻子临终时没说完的肺腑言、衷肠语。如今它是那样清楚地回响在耳边。当时,他并未意识到这是最后的声音,孰料它竟成永别的遗言!言犹在耳,痛定恩痛,令人不胜其哀。“午夜”三句,以“梦”喻生,以“醒”喻死。“午夜鹣鹣梦早醒”,喻他们夫妇如比翼之鸟情深意蜜,却中道分离。这里用“避讳”手法,不忍言死,既以减轻自己的悲伤,也表现出他对妻子的挚爱。自妻子死后,他时刻处于思念之中,尤其在深夜,听着风吹檐前铁马,更鼓声声,痛悼、思念之情,便齐涌心头,常常泣不成声。“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之句,化用唐明皇闻铃总念杨贵妃作《雨淋霖》曲的典故,抒发了这种恨好景不常、好梦易醒,无限思念、无比哀痛的感情。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纳兰性德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在爱妻亡故后,悲痛欲绝,便写了很多悼念亡妻的词。《《南乡子·为亡妇题照》纳兰性德 》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首词,它大约写于卢氏去世不久。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纳兰性德 翻译、赏析和诗意
泪咽却没有声音,只向从前悔无情。
凭仗丹青重记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说话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
你自己早醒我从梦,更进一步,泣尽风檐夜雨铃。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纳兰性德,清人。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出自《青溪 / 过青溪水作》[清代] 纳兰性德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清代] 纳兰性德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出自《虢国夫人夜游图》[清代] 纳兰性德
世俗之君子,贫而谓之富则怒,无义而谓之有义则喜。
出自《墨子·46章 耕柱》[清代] 纳兰性德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
出自《列子·说符》[清代] 纳兰性德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出自《小至》[清代] 纳兰性德
严妆欲罢啭黄鹂,飞上万年枝。
出自《喜迁莺·晓月坠》[清代] 纳兰性德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出自《后汉书·列传·冯岑贾列传》[清代] 纳兰性德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出自《端居》[清代] 纳兰性德
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出自《七绝·莫干山的》[清代] 纳兰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