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曾子易箦

作者:佚名 先秦 时间:2023-07-30

曾子寝疾,病。

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

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

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

元,起易箦。

”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

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

”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

”举扶而易之。

反席未安而没。

曾子易箦

诗词赏析

曾子躺在床上,病危。曾子的弟子子春坐在床旁边,曾元、曾申坐在床脚下,童仆坐在角落拿着蜡烛。 童仆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子春说:“住嘴!”曾子听见这话,惊惧地说:“啊!” (童仆又)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曾子说:“是的。那是季孙送的,我没有啊。(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曾元说:“您的病非常严重啊,不能移动(您的身体啊)。(如果)幸运地到了早晨, 一定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曾子说:“你爱我不如他(童仆)。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小人爱人以无原则迁就。我还有什么苛求啊?我能得到(封建礼教的)正道而死去,也就足够了。”(曾元)扶着抬起(他的身体)然后更换竹席,把他送回席子,还没躺好就死了。

注释

(1)曾子:即曾参,孔子弟子。

(2)寝疾:病倒,卧病,此偏向于病倒。寝,睡卧。疾,小病。

(3)乐正子春:曾参的弟子。

(4)曾元、曾申:都是曾子的儿子。

(5)隅:名词作状语,在角落。

(6)华而睆(huǎn):华美,光滑。

(7)箦(zé):席子。

(8)瞿然:惊叹的样子。

(9)季孙︰鲁国大夫;曾子受其赐箦,非礼也。

(10)革:通“亟”,指病重。

(11)变:在此指移动

(12)姑息:无原则的宽容

(13)正而毙︰谓合于正礼而殁。

(14)反:同“返”。

(15)没:同:“殁”,死。

《曾子易箦》佚名 古诗解析

文章的宗旨是显而易见的,不是暴露“礼”的崩坏,而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礼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曾参是以身护礼的典范。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讲,以曾参为榜样,那是迂腐至极的。但抛开曾参所守“礼”的内容,他那种严于律己,知错必改的精神,也是令人感动的。“君子爱人以德,细人爱人以姑息”,将“德”的内容以新易旧,仍然是富有生命力的名言。

临终易箦,对于曾子来说,不过是其一生中最微乎其微的生活细节,而这个细节正是回光返照中一道耀眼的闪光。《礼记》的原创者,对于这个细节做了简洁而生动地描绘。虽用字不多,但侍疾的场景具体,人物的情态毕现。尤其是童子童言无忌,口无遮拦;曾参表态坚决,语重心长,都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曾子在病重之际还坚持要更换与自己身份和地位不符的床席,乃至在更换床席的过程中死去,表现了曾子恪守礼法的坚定信念,更体现儒家礼法至上的观念。这是一个极端的“克己服礼”的事例。

《曾子易箦》佚名 翻译、赏析和诗意

曾子卧病,病。

乐正子春坐在床下,曾元、曾报坐在脚,儿童角落坐着拿着蜡烛。

童子说:“华美而光洁,大夫的竹席啊?子春说”:“停止!曾子听到了”,惊喜地说:“呼!”他说:“华美而光洁,大夫的竹席啊?”曾子说:“但是。

这是季孙的恩赐啊,我不能改变的。

元,在临终。

”曾元说:“您的病改变了,不可以改变。

幸运地到了早晨,我很容易的。

”曾子说:“你爱我不如他。

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

我还有什么要求呢?我得正而死就行了。

”他扶而容易的。

反席不安而消失。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佚名,隋人。

作者千古名句

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

出自《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先秦] 佚名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出自《李延年歌》[先秦] 佚名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出自《苏幕遮·燎沉香》[先秦] 佚名

锦瑟华年谁与度?

出自《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先秦] 佚名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出自《九日感赋的》[先秦] 佚名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出自《沁园春·长沙的》[先秦] 佚名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出自《长恨歌》[先秦] 佚名

闲倚博山长叹,泪流沾皓腕。

出自《归国遥·春欲晚》[先秦] 佚名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出自《》[先秦] 佚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出自《新雷》[先秦] 佚名

《曾子易箦-头先秦尾-头佚名尾-古文观止,哲理,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