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我清晨从长安出发,回头东望,离秦川已经很远了,太阳从东峰上冉冉升起。天气晴朗,远处的山水明洁清净,可清清楚楚地看见;长安城蜿蜒曲折,重重叠叠宏伟壮丽。秋风吹起,家家户户的竹林飒飒作响,五陵一带的松林蒙上一层寒冷的色彩。我有归去的感叹,这里霜寒露冷,还是回去吧。
注释
⑴秦川:泛指今秦岭以北平原地带。按此诗中意思指长安一带。
⑵炯:遥远。
⑶净:明洁。
⑷重:重叠。
⑸五陵:长安城外汉代的五个皇帝的陵墓。
⑹归欤:归去。
⑺凄其:寒冷的样子。
《望秦川》李颀 鉴赏
这首诗,是李颀晚年辞官归隐故乡之前写的。诗由“望”字入手,描述了长安附近,渭河平原一带,秋风萧瑟、凄凉寥落的景象。诗的上四句写景。旭日东升,登高一望,号称八百里秦川尽呈眼底,正东方的山峰起伏嵯峨,在初日的映照下,山形尤显清晰。四周环顾,远近层峦叠嶂,泾渭纵横,山河互映,都显得明亮洁净,而长安都城则随山势而逶迤曲折,尤显气势雄伟。这四句既写出秦川的广阔视野,又衬托出长安城的巍峨雄姿,而眼界广阔,山河明净,正是秋高气爽时节观景的特点,不言秋而秋色已自见。下四句即转而着重写秋。无数竹丛在寒风中摇曳,瑟瑟作响,一派秋声,五陵苍松翠柏,虽然不像其它树木那样黄叶凋零,但其森然凛冽,透露着浓重的寒意。写秋亦全然由具体的景物来作渲染和衬托。诗中对秋景的描写既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笔墨简淡,线条清晰,犹如一幅萧疏散淡的山水画卷。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清晨,遥望辽阔的秦川大地,太阳刚刚从东面苍凉的峰峦间隙中显露出来,照得长安、渭水一片苍翠。一个“迥”字,将渭河平原的辽远开阔,准确地表现了出来。红日东升,本是极其绚丽多彩的景色,但是由于诗人的心境不佳,这美景也随着萧瑟的秋风显得肃穆苍凉。
太阳升起来了,将大地照得十分清洁、明净,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远处山葱草翠,近处渭水泛波。那蜿蜒起伏、逶迤连绵的城阙正是帝都长安。这“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句中的“净”字和“重”字,将长安城周围的庄重肃穆,秋色的苍劲凄清,传神地点染出来。
接着,诗人进一步渲染秋的悲凉气氛,“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五陵”, 指长安城北、东北、西北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长陵(高祖刘邦)、安陵(惠帝刘盈)、阳陵(景帝刘启)、茂陵(武帝刘彻)、平陵(昭帝刘弗陵)。汉代豪门贵族曾聚居于此。这两句是说,帝都附近,家家有竹,秋风袭来,竹摇叶动,萧萧飒飒,五陵松柏,蓊郁苍翠,微风吹动,松涛声响,更给长安增添了几分寒意。
前面的诗句在着意渲染气氛,结尾两句则是要说明写此诗的原意。诗人“《望秦川》李颀 ”是因为“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诗人才华出众,为时人所推重,四十五岁中进士后,只任过新乡县尉那样的小官,而且长期不得升迁,而现在就要返乡,诗人郁郁不得志而有“归欤”之叹。“客”是作者自指,因为当时在外作官是作客他乡,辞官回乡叫“归”。“凄其”就是凄然,心情悲凉的样子。“霜露浓”是比喻官场上不得志,就像是遭受风霜雨露那样,萎靡不振失去生机。尾联是全诗的主旨,表明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决心。
这首抒情诗,对秋景的描述极为生动细致的,它不但用悲凉的气氛烘托了诗人的心境,而且将秦川大地的秋色呈献在读者面前,是一首不可多得的情景交融的诗篇。
《望秦川》李颀 创作背景
李颀虽出身于唐朝士族赵郡李氏,但中进士仅任新乡县尉之类的小官,经五次考绩,未得迁调。晚年辞官归隐故乡。这首《《望秦川》李颀 》是他晚年官场失意,离别长安途中写的诗。
《望秦川》李颀 翻译、赏析和诗意
我清晨从长安出发,回头东望,离秦川已经很远了,太阳从东峰上冉冉升起。
远近山河清净,长安城蜿蜒曲折,重重叠叠宏伟壮丽。
秋声万户竹,五陵一带的松林蒙上一层寒冷的色彩。
客人有归欤感叹,这里霜寒露冷,还是回去吧。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李颀,唐人。
李颀(690?—751?),字、号均不详,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一带人,唐代诗人。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
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诗以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人皆有唱和。
《下铁礓岭望秦川晚宿九谷》[唐代] 李颀
六月登垅如登天,腾夷铁礓须判年。
过险欲涉渭水渡,快眼喜见秦州川。
溪塍青身下白鹭,驿亭秀木含疏烟。
投鞭清盥且展簟,明日去酌北流泉。
《望秦川(早春感怀)》[唐代] 李颀
柳弱眠初醒,梅残舞尚痴。
春阴将冷傍帘帏。
又是东风和恨、向人归。
乐事灯前记,愁肠酒后知。
老来无计遣芳时。
只有闲情随分、品花枝。
《望秦川》[唐代] 李颀
翠黛随妆浅,铢衣称体香。
好风偏与十分凉。
却扇含情独自、绕池塘。
碧藕丝丝嫩,红榴叶叶双。
牵丝摘叶为谁忙。
情到厌厌拚醉、又何妨。
《望秦川》[唐代] 李颀
竹粉翻新箨,荷花拭靓妆。
断云侵晚度横塘。
小扇斜钗依约、傍牙床。
蘸蜜分红荔,倾筒泻碧香。
醉时风雨醒时凉。
明月多情依旧、过西厢。
《望秦川》[唐代] 李颀
翠黛随妆浅,铢衣称体香。
好风偏与十分凉。
却扇含情独自、绕池塘。
碧藕丝丝嫩,红榴叶叶双。
牵丝摘叶为谁忙。
情到厌厌拚醉、又何妨。
《望秦川》[唐代] 李颀
竹粉翻新箨,荷花拭靓妆。
断云侵晚度横塘。
小扇斜钗依约、傍牙床。
蘸蜜分红荔,倾筒泻碧香。
醉时风雨醒时凉。
明月多情依旧、过西厢。
《望秦川(早春感怀)》[唐代] 李颀
柳弱眠初醒,梅残舞尚痴。
春阴将冷傍帘帏。
又是东风和恨、向人归。
乐事灯前记,愁肠酒后知。
老来无计遣芳时。
只有闲情随分、品花枝。
《南歌子(一名望秦川,一名风蝶令)》[唐代] 李颀
远山愁黛碧,横波慢脸明。
腻香红玉茜罗轻,深院晚堂人静,理银筝¤
鬓动行云影,裙遮点屐声。
娇羞爱问曲中名,杨柳杏花时节,几多情。
惹恨还添恨,牵肠即断肠。
凝情不语一枝芳,独映画帘闲立,绣衣香¤
暗想为云女,应怜傅粉郎。
晚来轻步出闺房,髻慢钗横无力,纵猖狂。
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出自《格言联璧·学问类》[唐代] 李颀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出自《扬州慢·淮左名都》[唐代] 李颀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出自《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唐代] 李颀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出自《》[唐代] 李颀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出自《》[唐代] 李颀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出自《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 三湘有怀》[唐代] 李颀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出自《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唐代] 李颀
苕之华,其叶青青。
出自《小雅·苕之华》[唐代] 李颀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唐代] 李颀
常思某人德业胜于我,某人学问胜于我,则可以自惭矣。
出自《围炉夜话·第六一则》[唐代] 李颀
作者:李端
作者:王昌龄
作者:王昌龄
作者:李颀
作者:李颀
作者:李颀
作者:李颀
作者:李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