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顶波。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谁家住宅建成后还去破坏,哪里的亲朋哭了以后又唱起来?
昨天屋内外还挤满了人,今天在门外就如此冷落了。
北邙山没有留下空闲土地,东海何曾有稳定的波浪?
不要嫌贫爱富去夸张炫耀,死后都成了枯骨又如何呢?
注释
1.宅第:住宅。官员和贵族的大住宅。亲宾:亲人和朋友。哭复歌:因显贵而歌,因败亡而哭。
2.炙(zhì)手:热得烫手。比喻权贵势焰之盛。《新唐书·崔铉传》:“铉所善者,郑鲁、杨绍复、段瑰、薛蒙,颇参议论。时语曰:‘郑、杨、段、薛,炙手可热;欲得命通,鲁、绍、瑰、蒙。’”张罗:本指张设罗网捕捉虫鸟。常以形容冷落少人迹。何逊《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穷巷可张罗。”形容门庭冷落。《史记·汲郑列传》:“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汲(jí):汲黯。郑:郑当时。阗(tián):塞,充满。罗:捕鸟的网。
3.“北邙”二句:言富贵贫贱是随着世事变化而变化的。北邙(máng):山名,亦作北芒,即邙山,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东汉及北魏的王侯公卿死后多葬于此。后人因常以泛指墓地。王建《北邙行》:“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未省:未见。后句即“沧海桑田”之意,比喻社会剧变,人事无常。晋葛洪《麻姑传》:“麻姑(传说中仙人名)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时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矣,岂将复还为陵陆乎?’”
4.“莫笑”二句:为告诫语。前句的“莫”字管“笑”与“夸”二字。后句意谓贫贱、富贵之人,其最后归宿都是一样的。
《放言五首·其四》白居易 古诗简析
这首诗通篇谈世事人生的变化。甲第贵宅破败了,亲人朋友死亡了;昨天炙手可热的人家,今朝门可罗雀;浩瀚汤汤的东海三为桑田。宇宙一切的一切,都在运动,都在变化。世界就在这运动、变化中发展,前进。人生的富贵也是变化的,所以决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显荣,就自我夸耀,看不起别人。这些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人们正确地认识人生和社会,不无哲理的启示。
《放言五首·其四》白居易 古诗创作背景
据序文可知,这组诗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在被贬谪去江州(浔阳)途中和元稹的同名组诗之作。元和五年(810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过了五年,诗人因上书急请追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遭当权者忌恨,当年六月,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放言五首》诗奉和。
《放言五首·其四》白居易 翻译、赏析和诗意
谁家宅第完成回破,什么地方亲友哭又唱?
昨天房顶上忍受炙手,现在朝廷门外好张罗。
北邙没有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顶波。
莫笑着夸富贵贫贱,共同成枯骨两怎么样?*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白居易,唐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出自《格言联璧·处事类》[唐代] 白居易
罩向金笼好羽仪,分明喉舌似君稀。
出自《咏鹦鹉》[唐代] 白居易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出自《春寒》[唐代] 白居易
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出自《荀子·非相》[唐代] 白居易
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出自《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唐代] 白居易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出自《越中览古》[唐代] 白居易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出自《从军行七首》[唐代] 白居易
止戈为武。
出自《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唐代] 白居易
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出自《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唐代] 白居易
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
出自《后汉书·本纪·光武帝纪上》[唐代] 白居易
作者:白居易
作者:白居易
作者:白居易
作者:白居易
作者:白居易
作者:白居易
作者:白居易
作者: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