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渔歌子

作者:李珣 五代 时间:2023-07-28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

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

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

下长汀,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

渔歌子

诗词赏析

《渔歌子·柳垂丝》李珣 赏析

这首《渔歌子》乃记游之作,有景致,有情趣,令人神往。

上片前三句:“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描绘出开阔秀丽的背景:暮春天气,楚江两岸,垂柳轻拂,袅娜多姿,一树树鲜花,姹紫艳红,芳香四溢,沁人肺腑,更有莺歌燕舞,生机盎然,好一派明媚春光。这为作者春游渲染出欢快明朗的气氛。

后三句:“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写作者初游:他乘坐一叶扁舟,轻轻荡着船桨,悠闲自得地从一条小河上出发,刚刚漂入开阔的楚江之时,便听到悠扬的歌声;那歌声起处,但见早出的打鱼人,已经满载着鱼儿,穿梭似地往来于江上,各自回家,他们看着丰硕的收获,喜出望外,欣然而歌,吸引了游客。这里有渔船,游船;渔人,游人;滔滔江水伴着高亢的渔歌,沓杂纷繁,热闹异常。

一船船鲜嫩的鱼虾鳖蟹,令人垂涎。游兴正浓的作者,不肯作罢。过片“罢垂纶”之句,正是说他为渔郎之获吸引而垂钓长川,且喜有了可足美餐的收获,方才作罢。旋即以此嘉肴佐美酒,呼朋啸侣相斟酌,亦即词中所云“还酌醑”。这是一次饶有兴味的野餐,人们早自忘却了时光的流逝,直到酒足兴尽才准备回家。“孤村遥指云遮处”一句,即是准备返航时的一幅画面:已是暮云西遮,同伴们相邀返回,可哪里是住处呢?他们遥望着远方,相互指指点点,那天边依稀可辨的孤村,即是下榻的去处。

早在垂钓之时,船儿信自游去,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江中沙洲之上。下片后三句:“下长汀,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则是写从沙洲返回的情景。“临深渡”句,《全唐五代词》作“临浅渡”,反不好。用“深”字才形象性极强,暗示出已是夜幕降临时分,船儿在水上摸黑行进,难辨深浅,人们小心翼翼屏息而行的情状,可以想见。忽然间,“惊起一行沙鹭”,打破了万簌俱寂的江空。这一句以动写静,与上文明媚春光下的莺啼燕鸣、渔郎引吭以及鸣俦啸侣形成鲜明对比。以此作结,耐人回味。

《渔歌子》李珣 翻译、赏析和诗意

杨柳垂丝,花开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晚。

划着小船,从深水域,慢慢唱渔郎回去。垂纶罢,回酌美酒,我村遥指云遮处。

下长汀,面临过,惊起一行沙鹭。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李珣,宋人。

李珣(855?-930?),晚唐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

相关诗句

《渔歌子》[五代] 李珣

霅溪湾里钓鱼翁,蚱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着

荷衣不叹穷。

《渔歌子 滏水集三》[五代] 李珣

白头波上白头人。

黄叶渡西黄叶村。

山几朵,酒盈尊。

落日西风送到

《渔歌子 滏水集三》[五代] 李珣

一叶黄飞一叶舟。

半竿落日半江秋。

青草渡,白苹洲。

归路月明山上

《渔歌子》[五代] 李珣

负薪行唱路迢迢。

几朵梅花担上挑。

风正紧,雪初飘。

曲中犹自忆前

《渔歌子》[五代] 李珣

满身松露陟崔嵬。

行逐岩前麋鹿来。

枫叶落,菊花开。

日斜人唱采薪

《渔歌子》[五代] 李珣

白云相逐度前峰。

萝壁猿啼翠几重。

清书寂,绿阴浓。

斧声惊动鹤巢

《渔歌子》[五代] 李珣

寒江独钓去还来。

机静应无鸥鸟猜。

冰柱折,雪梅开。

坐拥羊裘夜未

《渔歌子》[五代] 李珣

西风一叶下晴川。

换酒将鱼不用钱。

芦渚畔,蓼洲边。

暮醉醒来月满

作者千古名句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出自《同赋山居七夕》[五代] 李珣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出自《别离》[五代] 李珣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出自《杂诗七首·其一》[五代] 李珣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出自《鹦鹉洲》[五代] 李珣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出自《春泛若耶溪》[五代] 李珣

穷巷多怪,曲学多辩。愚者之笑,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丧焉。

出自《商君书·更法》[五代] 李珣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出自《》[五代] 李珣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出自《蝶恋花·早行》[五代] 李珣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出自《》[五代] 李珣

元老侑坐须眉古,虎臣立侍冠剑长。

出自《赠写御容妙善师》[五代] 李珣

《渔歌子-头五代尾-头李珣尾-纪游,写景,渔人,归家,渔歌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