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生查子

作者:纳兰性德 清代 时间:2023-07-28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

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

总是别时情,那待分明语。

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生查子

诗词赏析

彩云飞逝,碧霞漫天,心中惆怅有人知道多少。看不见合欢花,只能独自依在相思树旁。

与伊人道别的场景历历在目,内心的情感也说不清楚。心甘情愿地到深夜,去数尽那绵长的相思雨。

注释

①生查(zhā)子:唐教坊曲名。调见《尊前集》。仄韵,双调,四十字,上下片各为一首仄韵五言绝句。单数句不是韵位,但末一字限用平声,在双数句用韵。始见韦应物词。生查子,又名《楚云深》、《相和柳》、《睛色入青山》、《梅溪渡》、《陌上郎》、《遇仙楂》、《愁风月》、《绿罗裙》等。

②彩云飞:彩云飞逝。

③碧落: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叫做“碧落”。后泛指天上。

④合欢花:别名夜合树、绒花树、鸟绒树,落叶乔木,树皮灰色,羽状复叶,小叶对生,白天对开,夜间合拢。

⑤相思树:相传为战国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和他的妻子何氏所化生。据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载,宋康王舍人韩凭妻何氏貌美,康王夺之,并囚凭。凭自杀,何氏投台而死,遗书愿以尸骨与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两坟相望。不久,二冢之端各生大梓木,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常栖树上,交颈悲呜。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后以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

⑥判得:心甘情愿地。

⑦厌厌(yān yān):绵长、安静的样子。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纳兰性德 创作背景

卢氏的去世,彻底打碎了纳兰的生活,这个多情种,把卢氏病逝的责任归到自己身上,长期处于无法自拔的自责中,陷入一种难以解脱的痛苦。也正是因此,他的词风大转,写下了无数叫人肝肠寸断、万古伤怀的悼亡之词。这一首《生查子》,写于卢氏去世之后,是天上人间的差别。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纳兰性德 赏析

上片首句一出,迷惘之情油然而生。“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彩云随风飘散,恍然若梦,天空这么大,会飞到哪里去呢?可无论飞到哪里,我也再见不到这朵云彩了。此处运用了托比之法,也意味着词人与恋人分别,再会无期,万般想念,万分猜测此刻都已成空,只剩下无穷尽的孤单和独自一人的凄凉。人常常为才刚见到,却又转瞬即逝的事物所伤感,云彩如此,爱情如此,生命亦如此。“合欢花”与“相思树”作为对仗的一组意象,前者作为生气的象征,古人以此花赠人,谓可消忧解怨。后者却为死后的纪念,是恋人死后从坟墓中长出的合抱树。同是爱情的见证,但词人却不见了“合欢花”,只能空依“相思树。”更加表明了纳兰在填此词时悲伤与绝望的心境。

下片显然是描写了词人为情所困、辗转难眠的过程。“总是别时情”,在词人心中,与伊人道别的场景历历在曰,无法忘却。时间过得愈久,痛的感觉就愈发浓烈,越不愿想起,就越常常浮现在心头。“那得分明语”,更是说明了词人那种怅惘惋惜的心情,伊人不在,只能相会梦中,而耶些纷繁复杂的往事,又有谁人能说清呢?不过即便能够得“分明语”。却也于事无补,伊人终归是永远地离开了自己,说再多的话又有什么用呢。曾经快乐的时光,在别离之后就成为了许多带刺的回忆,常常让词人忧愁得不能自已,当时愈是幸福,现在就愈发地痛苦。

然而因不能“分明语”那些“别时情”而苦恼的词人,却又写下了“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这样的句子。“判”通“拼”,“判得”就是拼得,也是心甘情愿的意思,一个满腹离愁的人,却会心甘情愿地去听一夜的雨声,这样的人,怕是已经出离了“愁”这个字之外。

王同维在《人间词话》中曾提到“愁”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写这种词的多半是不更事的少年,受到少许委屈,便以为受到世间莫大的愁苦,终日悲悲戚戚,郁郁寡欢第二种则是“欲说还休”,至此重境界的人,大都亲历过大喜大悲。可是一旦有人问起,又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一而第i种便是“超然”的境界,人人此境,则虽悲极不能生乐,却也能生出一份坦然,一份对生命的原谅和认可,尔后方能超然于生命。

纳兰这一句.便已经符合了这第三种“超然”的境界,而这一种境界,必然是所愁之事长存于心,而经过了前两个阶段的折磨,最终达到了一种“超然”,而这种“超然”,却也必然是一种极大的悲哀。纳兰此处所用的倒提之笔,令人心头为之一痛。

通篇而看,在结构上也隐隐有着起承转合之意,《生查子》这个词牌毕竟是出于五律之中,然而纳兰这首并不明显。最后一句算是点睛之笔。从彩云飞逝而到空倚合欢树,又写到了夜阑难眠,独自昕雨。在结尾的时候纳兰并未用一些凄婉异常的文字来抒写自己的痛,而是要去“数尽厌厌雨”来消磨这样的寂寞的夜晚,可他究竟数的是雨,还是要去数那些点点滴滴的往事呢?想来该是后者多一些,词人最喜欢在结尾处带入自己伤痛的情怀,所谓“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尽管他不肯承认自己的悲伤,但人的悲伤是无法用言语来掩饰住的。

纳兰这首词,写尽了一份自己长久不变的思念,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他自己的一颗难以释怀的心。

《生查子》纳兰性德 翻译、赏析和诗意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

不见合欢花,空在相思树。

就是分别时情,那需要明确语言。

判得最长宵,几个完全满足满足雨。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清人。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相关诗句

《生查子》[清代] 纳兰性德

去年元夜[1]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清代] 纳兰性德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

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

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生查子》[清代] 纳兰性德

只知眉上愁,不识愁来路。

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

晓起理残妆,整顿教愁去。

不合画春山,依旧留愁住。

《生查子》[清代] 纳兰性德

只知愁上眉,不识愁来路。

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

逗晓理残妆,整顿教愁去。

不合画春山,依旧留连住。

《生查子》[清代] 纳兰性德

万里彩衣远,旬日黄花後。

蓬矢纪佳辰,莲幕翻新奏。

更看桂枝香,归献灵椿寿。

同对小蟠桃,共醉长生酒。

《生查子》[清代] 纳兰性德

去年梅雪天,千里人归远。

今岁雪梅天,千里人追怨。

铁石作心肠,铁石刚犹软。

江海比君恩,江海深犹浅。

《生查子》[清代] 纳兰性德

夜色明河静,好风来千里。

水殿谪仙人,皓齿清歌起。

前声金?中,後声银河底。

一夜岭头云,绕遍楼前水。

《生查子 独游西岩》[清代] 纳兰性德

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

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高高处。

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

作者千古名句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出自《城东早春》[清代] 纳兰性德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三节》[清代] 纳兰性德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出自《鹊桥仙·华灯纵博》[清代] 纳兰性德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出自《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清代] 纳兰性德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出自《送友人入蜀》[清代] 纳兰性德

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出自《荀子·非十二子》[清代] 纳兰性德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出自《宿府》[清代] 纳兰性德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出自《杨柳枝词》[清代] 纳兰性德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出自《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清代] 纳兰性德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出自《雨晴》[清代] 纳兰性德

《生查子-头清代尾-头纳兰性德尾-悼亡,追忆,哀伤,生查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