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欧阳炯 注释
①金陵:今江苏南京。
②落霞:晚霞。
③六代: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均建都于金陵。
④暗逐逝波声:默默地随江水东流的声音消逝了。
⑤姑苏台: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
⑥西子:即西施。春秋时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江城:指金陵,古属吴地。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欧阳炯 鉴赏
这是一首金陵怀古词。凭吊的是六代繁华的消逝,寄寓的则是现实感慨。开头三句点出凭吊之地金陵和当地物色:“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大处落墨,展现出日暮时分在浩荡东去的大江,鲜艳明丽的落霞映衬下,金陵古城的全景;“岸草平”显出江面的空阔,也暗示时节正值江南草长的暮春;“落霞明”衬出天宇的辽阔,也渲染出暮春的绚丽。整个境界,空阔而略带寂寥,绚丽而略具苍茫。很容易引动人们今昔兴衰之感。所以第三句由眼前滔滔东去的江水兴感,直接导入怀古;“水无情”三字,是全篇的枢纽,也是全篇的主句,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它不但直启“繁华暗逐逝波”,而且对上文的“岸草平”、“落霞明”和下文的“姑苏台上月”等景物描写中所暗寓的历史沧桑之感起着点醒的作用。这里的“水”已在词人的意念中成为滚滚而去的历史长河的一种象征。“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三字一顿,句句用韵,显得感慨深沉,声情顿挫。接下来“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两句是“水无情”的具体发挥。词人慨叹繁华的消逝,似乎多少领悟到某中不以人的主观一直转移的力量在暗暗起作用这样一个事实。“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作者特意把姑苏西子联系起来,表达更深一层的意蕴。
《江城子》欧阳炯 翻译、赏析和诗意
晚天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没有感情。
六朝繁华,暗逐消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个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欧阳炯,唐人。
(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江城子》[五代] 欧阳炯
髻鬟狼籍黛眉长,出兰房,别檀郎。
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
露冷月残人未起,留不住,泪千行。
《江城子》[五代] 欧阳炯
竹里风生月上门,理秦筝,对云屏。
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
含恨含娇独自语,今夜月,太迟生。
《江城子》[五代] 欧阳炯
斗转星移玉漏频,已三更,对栖莺。
历历花间,似有马蹄声。
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
《江城子》[五代] 欧阳炯
??飞起郡城东,碧江空,半滩风。
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
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濛濛。
极浦烟消水鸟飞,离筵分手时,送金卮。
渡口杨花,狂雪任风吹。
日暮空江波浪急,芳草岸,柳如丝。
《江城子》[五代] 欧阳炯
鵁鶄飞起郡城东。
碧江空。
半滩风。
越王宫殿,萍叶藕花中。
帘卷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蒙蒙。
《江城子》[五代] 欧阳炯
华灯高宴水精宫。
浪花中。
意无穷。
十载江湖,重绾汉符铜。
应有青藜存往事,人缥缈,佩丁东。
卧听萧寺响疏钟。
渡溪风。
转空濛。
月上孤窗,邻唱有渔翁。
追念使君清坐久,歌一发,恨千重。
《江城子 东园牡丹盛开,二三子邀余饮花下,》[五代] 欧阳炯
水南名品几时栽。
映池台。
待谁开。
应为诗人,著意巧安排。
调护正须宫样锦,遮丽日,障飞埃。
晓风吹绽瑞云堆。
怨春回。
要诗催。
醉墨淋漓,随手洒琼瑰。
归去不妨簪一朵,人也道,看花来。
《江城子》[五代] 欧阳炯
阶前流水玉鸣渠。
爱吾庐。
惬幽居。
屋上青山,山鸟喜相呼。
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
月边渔。
雨边锄。
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
谁唤九原摩诘起,凭画作,倦游图。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出自《把酒对月歌》[五代] 欧阳炯
一切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出自《》[五代] 欧阳炯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出自《兰陵王·柳》[五代] 欧阳炯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出自《夜书所见》[五代] 欧阳炯
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
出自《战国策·秦一·张仪说秦王》[五代] 欧阳炯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出自《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五代] 欧阳炯
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
出自《生查子·落梅庭榭香》[五代] 欧阳炯
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出自《菜根谭·概论》[五代] 欧阳炯
惊沙猎猎风成阵,白雁一声霜有信。
出自《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五代] 欧阳炯
毋借公论以快私情。
出自《菜根谭·概论》[五代] 欧阳炯
作者:欧阳炯
作者:欧阳炯
作者:欧阳炯
作者:欧阳炯
作者:欧阳炯
作者:欧阳炯
作者:欧阳炯
作者:欧阳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