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在清风明月之夜,我想念你极了。浪荡的人啊,你从军十多年了。
你出征时,我再三嘱咐过你了,当鸿雁南归时,你千万要托它捎封家信回来啊!
注释
1.《伊州歌》王维 古诗:乐府曲调名。王维的这首绝句是当时梨园传唱的名歌,语言平易可亲,意思显豁好懂,写来似不经意。这是艺术上臻于化工、得鱼忘筌的表现。伊州: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哈密县。
2.“清风”句:此句《乐府诗集》作:“秋风明月独离居。”以乐景写哀,虽是良宵美景,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圆”。只能给独处人儿增添凄苦。苦:极甚之词。苦相思:相思之极。
3.荡子:指丈夫。
4.从戎(róng):从军。
5.十载馀(yú):极言其从戎之久。
6.征人:丈夫。
7.数:屡次,常常。
8.附书:《乐府诗集》作“寄书”。
《伊州歌》王维 古诗赏析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两句,展现出一位女子在秋夜里苦苦思念远征丈夫的情景。诗句使人想起古诗人笔下“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的意境。这里虽不是春朝,却是同样美好的一个秋晚,一个“清风明月”的良宵。虽是良宵美景,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圆”,给独处人儿更添凄苦。这种借“清风明月”以写离思的手法,古典诗词中并不少见,王昌龄诗云:“送君归去愁不尽,可惜又度凉风天。”到柳永词则更有拓展:“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味虽然彼此相近,但“可惜”的意思、“良辰好景虚设”等等意思,在王维诗中表现更为蕴藉不露。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别就是十来年,可见“相思”之“苦”。但诗中女子的苦衷远不止此。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两句运用逆挽(即叙事体裁中的“倒叙”)手法,引导读者随女主人公的回忆,重睹发生在十年前一幕动人的生活戏剧。也许是在一个长亭前,那送行女子对即将入伍的丈夫说不出更多的话,千言万语化成一句叮咛:“当大雁南归时,书信可要多多地寄啊。”“殷勤嘱”,要求是“数(多多)附书”,足见女主人公盼望期待之急切。这一逆挽使读者的想象在更广远的时空驰骋,对“苦相思”三字的体味更加深细了。
末两句不单纯是个送别场面,字里行间回荡着更丰饶的弦外之音。特别把“归雁来时数附书”的旧话重提,大有文章。那征夫去后是否频有家书寄内,以慰寂寥呢?恐怕未必。邮递条件远不那么便利;最初几年音信自然多一些,往后就难说了。久不写信,即使提笔,反有不知从何说起之感,干脆不写的情况也是有的。至于意外的情况就更难说了。可见,那女子旧事重提,不是没有原因的。“苦相思”三字,尽有不同寻俗的具体内容,耐人玩索。
进一步,还可比较类似诗句,岑参《玉关寄长安主簿》:“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行书”,张旭《春草》:“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岑、张句一样道出亲友音书断绝的怨苦心情,但都说得直截了当。而王维句却有一个回旋,只提叮咛附书之事,音书阻绝的意思表达得相当曲折,怨意自隐然不露,尤有含蓄之妙。
此诗艺术构思的巧妙,主要表现在“逆挽”的妙用。然而,读者只觉其平易亲切,毫不着意,娓娓动人。这正是诗艺炉火纯青的表现。
《伊州歌》王维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军十年多。
征人离开时殷切嘱咐,归雁门来时数附书。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王维桢,明人。
《伊州歌》[唐代] 王维
霜重榆关下角鹰,水寒蒲类半成冰。
马嘶部落征笳动,夜月穹庐泣李陵。
《春怨/伊州歌》[唐代] 王维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出自《侠客行》[唐代] 王维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出自《史记·七十列传·老子韩非列传》[唐代] 王维
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出自《格言联璧·学问类》[唐代] 王维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出自《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唐代] 王维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出自《蒹葭的》[唐代] 王维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出自《赠阙下裴舍人》[唐代] 王维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出自《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八节》[唐代] 王维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出自《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唐代] 王维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出自《山中寡妇 / 时世行》[唐代] 王维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出自《从军行》[唐代] 王维
作者:卢象
作者:皎然
作者:钱起
作者:钱起
作者:钱起
作者:王昌龄
作者:储光羲
作者:崔兴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