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点绛唇

作者:苏轼 宋代 时间:2024-11-15

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

水边朱户。

尽卷黄昏雨。

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

归不去。

凤楼何处。

芳草迷归路。

点绛唇

诗词赏析

杏花开了,芳香弥漫,柳树绿了,垂丝飘飘如缕,其轻如烟。我心中的情人就住在水边的红房子里,她打开窗帘希望能看到我,外面却是一片黄昏雨景。

晚风吹来,烛光摇动。我相思满怀,愁卧在床。想念但又归不去,她现住在何处呢?外面芳草萋萋,我已经找不到回去的小路了。

注释

⑴点绛唇:词牌名。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

⑵烟翠:青蒙蒙的云雾。缕:线。形容一条一条下垂的柳枝。

⑶朱户:红色的门窗,多指女子居住的房屋。

⑷烛影摇风:灯烛之光映出的人、物的影子,被风摇晃的样子。

⑸伤春绪:因春天将要归去而引起忧伤、苦闷的情怀。

⑹凤楼:指女子居住的小楼。

⑺芳草:散发出香气的草。也指春天刚出土的青草。

《点绛唇·红杏飘香》苏轼 鉴赏

东坡才大如海,其词堂庑亦大。如“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固然极富创新之局面,而如“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则又深具传统之神理。此首《点绛唇》亦然。此词所写,乃是词人对于所爱女子无法如愿以偿之一片深情怀想。

上片悬想伊人之情境。“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轻缕”,起笔点染春色如画。万紫千红之春光,数红杏、柳烟最具有特征性,故词中素有“红杏枝头春意闹”、“江上柳如烟”之名句。此写红杏意犹未足,更写其香,杏花之香,别具一种清芬,写出飘香,足见词人感受之馨逸。此写翠柳,状之以含烟,又状之以拖轻缕,既能写出其轻如烟之态,又写出其垂丝拂拂之姿,亦足见词人感受之美好。这番美好的春色,本是大自然赐予人类之造化,词人则以之赋予对伊人之钟情。这是以春色暗示伊人之美好。下边二句,遂由境及人。“水边朱户”,点出伊人所居。朱户、临水,皆暗示伊人之美、之秀气。笔意与起二句同一旨趣。“尽卷黄昏雨”,词笔至此终于写出伊人,同时又已轻轻宕开。伊人卷帘,其所见唯一片黄昏雨而已。黄昏雨,隐然喻说着一个愁字。句首之尽字,犹言总是,实已道出伊人相思之久,无可奈何之情。此情融于一片黄昏雨景,隐秀之至。

下片写自己相思情境。“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烛影暗承上文黄昏而来,摇风,可见窗户洞开,亦暗合前之朱户卷帘。伤春绪即相思情,一枕,言总是愁卧,愁绪满怀,相思成疾矣。此句又正与尽卷黄昏雨相映照。上写伊人卷帘愁望黄昏之雨,此写自己相思成疾卧对风烛,遂以虚摹与写实,造成共时之奇境。挽合之精妙,有如两镜交辉,启示着双方心灵相向、灵犀相通但是无法如愿以偿之人生命运。“归不去”,遂一语道尽此情无法圆满之恨事。“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凤楼朱户归不去。唯有长存于词人心灵中之瞩望而已。“何处”二字,问得凄然,其情毕见。瞩望终非现实,现实是两人之间,横亘着一段不可逾越之距离。词人以芳草萋萋之归路象喻之。此路虽是归路,直指凤楼朱户,但实在无法越过。句中“迷”之一字,感情沉重而深刻,迷惘失落之感,天长地远之恨,意余言外。

东坡此词艺术造诣之妙,在于结构之回环婉转。歇拍、过片,两人情境,一样相思,无计团圆,前后映照。起句对杏香柳烟之一往情深,与结句芳草迷路之归去无计,则相反相成,愈神往,愈凄迷。其结构回环婉转如此。此词造诣之妙,又在于意境之凄美空灵。红杏柳烟,属相思中之境界,而春色宛然如画。芳草归路,象喻人间阻绝,亦具凄美之感。

此词结构、意境,皆深得唐五代宋初令词传统之神理。若论其造语,则和婉莹秀,如“水边朱户,尽卷黄昏雨”,“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置于晏欧集中,真可乱其楮叶。东坡才大,其词作之佳胜,不止横放杰出之一途而已。

此词意蕴之本体,实为词人之深情。若无有一份真情实感,恐难有如此艺术造诣。东坡一生,如天马行空,似无所挂碍。然而,东坡亦是性情中人,此词有以见之。

《点绛唇·红杏飘香》苏轼 创作背景

此词亦作贺铸、李清照词,曾慥《东坡词拾遗》及南宋人编《外集》卷八十五已收录,应为东坡词。《东坡词拾遗》中提及了此词背景,约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是时,东坡正自京口还钱塘,在京口得乡书,即赋此词以抒怀。

《点绛唇》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红杏飘香,含烟柳翠拖轻缕。

水边朱户。

全部卷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

回不去。

凤楼何处。

香草迷归路。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相关诗句

《点绛唇 梨花》[宋代] 苏轼

立尽黄昏,袜尘不到凌波处。

雪香凝树。

懒作阳台雨。

一水相系,脉脉难为语。

情何许。

向人如诉。

寂寞临江渚。

《万年春 景金本注云,四首本名点绛唇 上*》[宋代] 苏轼

土穴秋来,温温渐觉阳和胜。

幽栖兴。

道家偏称。

疏懒多贫病。

凛冽天寒,叶落山川净。

窗前竞。

雪飘风劲。

热焙闲吟咏。

《点绛唇 梅》[宋代] 苏轼

策杖寻芳,小溪深雪前村路。

暗香时度。

更在清幽处。

一见冰容,便有西湖趣。

题新句。

句成梅许。

折得南枝去。

《点绛唇》[宋代] 苏轼

恰破黄昏,一湾新月稍稍共。

玉溪流汞。

时有香浮动。

别后清风,馥郁添多种。

如相送。

未忘珍重。

已入幽人梦。

《点绛唇》[宋代] 苏轼

十载风霜,玉关紫塞都游遍。

驿途方远。

夜雨留孤馆。

灯火青荧,莫把吴钩看。

歌声软。

酒斟宜浅。

三盏清愁散。

《点绛唇》[宋代] 苏轼

天上春来,满前芳草迷归路。

楚山湘浦。

朝暮谁云雨。

凤吹初听,认是吹箫侣。

刘郎去。

碧桃千树。

世外无寻处。

《点绛唇》[宋代] 苏轼

寂寂珠帘,凤楼人去箫声住。

断肠诗句。

彩笔无题处。

花褪残红,绿满西城树。

蘅皋暮。

客愁何许。

梅子黄时雨。

《点绛唇》[宋代] 苏轼

客梦初惊,雪晴风冷千山晓。

塞烟沙草。

又上邮亭道。

石窟萝龛,为我君应扫。

何时到。

放怀吟啸。

相伴山间老。

作者千古名句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出自《寄李儋元锡》[宋代] 苏轼

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行欲方

出自《淮南子·主术训》[宋代] 苏轼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出自《江汉》[宋代] 苏轼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出自《》[宋代] 苏轼

栏干斜转玉绳低,问乞得、天机多少?

出自《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宋代] 苏轼

故兴王有道,而持之异理。

出自《商君书·开塞》[宋代] 苏轼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出自《》[宋代] 苏轼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出自《送陆务观福建提仓》[宋代] 苏轼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出自《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代] 苏轼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出自《咏红梅花得“花”字》[宋代] 苏轼

《点绛唇-头宋代尾-头苏轼尾-春天,忆往,相思,点绛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