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发白马

作者:李白 唐代 时间:2023-07-27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

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铁骑若雪山,饮流涸滹沱。

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

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

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发白马

诗词赏析

将军从白马津出发,张展旌旗跨渡黄河。箫鼓声震动川岳,气势壮大如海上涌起的波涛。武安县有战事,战事浩大,把武安县的屋瓦全都震落了,但战场上兵士气势昂扬,没有慷慨的悲歌。铁骑如若是在雪山上行走,那马饮的水之多,能让滹沱河的水全部干涸。战争在最西部的月窟发起,后来又转战到朝那。倚剑登上燕然山,那里边峰嵯峨,战争频繁。万里之外十分萧条,唯有五原的耕作多。希望能够一扫大漠对中原的威胁,能以武力制伏大漠的胡虏。

注释

①白马:白马津,在今河南滑县。

②武安有振瓦:这里运用的是典故。《史记》中记载:秦国伐魏,赵王令赵奢救魏,秦军驻军在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震。武安,在今河北武安。

③易水无寒歌:这里运用荆轲的事。荆轲刺秦之前,与高渐离慷慨悲歌,高为之送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④滹沱:河名。在河北西南部,为子牙河的北源。

⑤月窟:月生之处,最西边。

⑥略朝那:略,取的意思。朝那,是古代的城市名,旧址在今宁夏固原。

⑦燕然:燕然山,在今内蒙古境内。

⑧五原:郡县名。治所在今陕西定边。

⑨戢:收藏兵器。

《发白马》李白 古诗简析

此诗歌颂中原汉族政权的一位将军发兵出征,讨伐胡兵,大获全胜后,刻石勒功,肃清边患,使边民过上太平生活。

全诗分两段。“朝那”以上为第一段,写发兵攻伐。首二句写发兵行军,旌旗逶迤,渡过黄河。“箫鼓”四句写军队声势浩大,箫鼓响彻山川,如同大海波涛,屋瓦为之震动,将士士气高涨,歌声嘹亮。“铁骑”二句写军队之众多。“扬兵”二句写略地之广阔。“倚剑”以下为第二段。写战胜后的局面。“倚剑”二句写战胜勒功,烽燧戒备森严。“萧条”二句写边地和平景象。末二句写扫清边患后,收兵束甲,不再用兵。

《发白马》李白 古诗创作背景

王琦注:题始于(南朝)梁费昶,其辞曰:“白马今虽发,黄河结冰凘”云云,太白盖拟之。按:白马,古渡口名,一名白马津。在河南省滑县。

《发白马》李白 翻译、赏析和诗意

将军从白马津出发,旌节渡黄河。

箫鼓震动川岳,气势壮大如海上涌起的波涛。

武安有振瓦,但战场上兵士气势昂扬,没有慷慨的悲歌。

铁骑如雪山,那马饮的水之多,能让滹沱河的水全部干涸。

战争狩猎月窟,后来又转战到朝那。

倚剑登上燕然,边疆烽火列巍峨。

万里之外,唯有五原的耕作多。

一扫清大沙漠,能以武力制伏大漠的胡虏。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李白,唐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作者千古名句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出自《飞龙引二首·其一》[唐代] 李白

闲处光阴易过

出自《红楼梦·第一回》[唐代] 李白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出自《钱塘湖春行》[唐代] 李白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自《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唐代] 李白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出自《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唐代] 李白

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出自《左传·襄公·襄公十四年》[唐代] 李白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出自《辛未七夕》[唐代] 李白

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

出自《满江红·豫章滕王阁》[唐代] 李白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出自《代悲白头翁》[唐代] 李白

焚膏继晷,日夜辛勤;俾昼作夜,晨昏颠倒。

出自《幼学琼林·卷一·岁时》[唐代] 李白

《发白马-头唐代尾-头李白尾-乐府,写马,战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