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鲁共公择言

作者:佚名 先秦 时间:2023-07-27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

酒酣,请鲁君举觞。

鲁君兴,避席择言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灸,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

’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

’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

’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以;主君之味,易牙之调也;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前夹林而后兰台,强台之乐也。

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国。

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梁王称善相属。

鲁共公择言

诗词赏析

梁王魏婴在范台宴请诸侯。当大家喝得高兴时,梁王请鲁共公举杯祝酒。鲁共公站起来,离开座位,选择了一番有意义的话,说:“从前,帝尧的女儿叫仪狄酿酒,味道极好,奉送给禹,禹喝了觉得很甜美,于是疏远了仪狄,并戒了酒。说:‘后世必定有因为饮酒而亡国的!’齐桓公半夜里感到饥饿,不舒服,易牙立刻烹煮烧烤,调和五味,进献给齐桓公吃。齐桓公吃得饱饱的,直到第二天早晨还没睡醒。说:‘后世必定有贪图美味而亡国的!’晋文公得到美女南威,三天都不上朝听政,于是将南威推开,疏远了她,说:‘后世必定有因为好女色而亡国的!’楚庄王登上高高的强台,眺望崩山,左面是大江,右面是大湖,俯视下面,徘徊留连,快乐得忘了死的危险。于是,他发誓不再登上强台。说:‘后世必定有爱好修建王室园林而亡国的!’现在,梁王你的酒杯里是仪狄的酒;你的饭菜是易牙所烹调;你左面的白台,右面的闾须,是南威般的美女;你前面有夹林,后面有兰台,是和强台一般的快乐。这四件事里只要有一样,就可以亡国。梁王你而今兼有这四样,难道可以不警惕吗?”梁王听了,连声称赞说好。

注释

1.鲁共公:鲁国国君,名奋。

2.梁王魏婴:梁惠王,即魏王,因魏于公元前362年迁都大梁,故又称梁。梁惠王十五年(前344)召集逢泽(今开封东南)之会,自称为王。当时,梁强盛,鲁、卫、宋、郑的国君均来朝见。

3.鲁君:鲁国君主,即鲁共公,名奋。觞:酒杯。

4.避席:古人席地而坐,避席即站起身,离开座席,表示严肃恭敬。

5.帝女:似指帝尧的女儿。仪狄:美女名。旨酒:美酒。旨,味美。

6.不嗛:不满足,有饥饿感。易牙:一作“狄牙”,齐桓公宠臣,善调味。

7.南之威:一作南威,美女名。

8.楚王: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强台,即章华台。崩山,一作崇山。

9.白台、闾须:皆美女名。

10.尊:同“樽”,酒杯。白台、闾须:均为美女名。夹林、兰台:梁之宫苑、园林名。

《鲁共公择言》佚名 古诗鉴赏

本文记录的是鲁共公在梁王魏婴宴席上的一段祝酒辞,是诫言各诸侯王要警惕酒、味、色、乐的诱惑,否则将有亡国的危险。言直意重,表现了鲁共公卓越的政治见解。

文章的表达,主要运用了譬喻说理、排比言事的手法。全文以大禹疏仪狄而戒酒,齐桓公食美味而不醒,晋文公远南威而拒色,楚庄王不登强台而排乐为例,说明历代明主贤君都是拒酒、味、色、乐的引诱,而梁王兼有四者,足当警惕。理寓于故事中,以譬作喻,便于接受。排比句的运用,增强了气势和说服力。就内容而言,文章张扬的力戒酒、味、色、乐以强国兴邦的思想,不仅在两千多年前有益,即使在今天仍有其勿庸置疑的现实意义。

文章开始先概括叙述梁惠王与诸侯宴饮的情况。“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一句,言虽简而作用大,既交代了当时情况,又总领全篇,文章皆由此而生,这一句表明了梁王的主人地位,而与会诸侯都是弱小之邦。一“觞”字点出宴饮,而“范台”又是魏国之名台,聚美女歌吹娱乐之所在。在此梁惠王自满自得,恣意作乐的情形自然表露出来了,为下文作了铺垫交代。接着写“酒酣”梁王“请鲁君举觞”,即请鲁共公为与宴的诸侯们祝酒,更突出了梁惠王在这些诸侯中的身份和地位,并引出鲁君的祝酒之辞。

文章的主要部分是写鲁共公非同凡响的祝酒辞。鲁共公起身,离开座席祝酒,“避席”这一举动不同寻常,认真严肃可想而知。“择言”一词更显示出鲁共公不是一般地祝酒助兴,而是大有用意。鲁共公的祝酒辞分两层,第一层先以“昔者”领起对古代一些贤明君主对酒色淫逸要提高警惕看法的陈述。文章分别以大禹饮仪狄所造之酒,觉得异常醇美,而引起警觉,疏远了仪狄,再也不喝美酒,并告诫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说明戒酒对一国之君的重要意义。又以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食易牙五味之调而感到舒适,引起警觉,告诫说“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又以晋文公得美女南之威,引起警觉,告诫说:“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楚庄王有章华台之乐,醒悟后“盟强台而弗登”,告诫道“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说明国君要警惕嗜欲女色等。文章在这里将禹与著名的春秋五霸中有作为的国君拈出,写他们也曾经受到过美酒、佳肴、女色、高台陂池之乐的诱惑,但他们都是有理智又贤明的君主,都能很快有所觉悟,戒掉酒色娱乐给他们带来的坏毛病,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治国安邦,给后世提供了榜样。这层以古人为镜,写得文辞严整,文势贯通,方面俱全,又有层次感,同时又具有信手拈来,出口成章的味道。

在第二层中,鲁共公极自然地将梁惠王与古代贤明君王对比,从以上四个相应的方面指出梁惠王奢侈淫靡俱全,已显露出亡国之兆,却还自恃强大,不知醒悟,点明其“择言”祝酒的深刻含义所在,突出文章的主旨。这段话也是分四方面排比写来,对照鲜明,劝讽之意自然显现其中,并在最后以“有一于此,足以亡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告诫梁惠王,语言遒劲有力度,动人心魄,同时又自然得体,使梁惠王最终也不得不服服贴贴地“称善相属”。

这篇文章短小精悍,结构严整,笔法简练,以祝酒辞的形式,却说出事关国家兴亡的大道理,劝讽有力,含义深刻。文章语言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前后对应,有繁有简,如此短章笔法之妙,不可言喻。

《鲁共公择言》佚名 古诗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某些强大的诸侯国国君经常将朝见他的附庸国国君召集在一起,饮宴娱乐,既显示其强大,增加其影响,又是追求更侈靡的淫乐。梁惠王在位之时,魏国较为强盛,于是建筑范台。范台又名吹台,是魏国君臣娱乐游宴之所。此次鲁、卫、宋、郑等诸侯小国的国君朝见梁王,梁惠王得意非常,在吹台宴集诸侯国众国君。梁惠王让鲁共公祝酒,鲁共公在祝酒辞中,以巧妙的引证,委婉而中肯地劝导梁惠王,告诫他消除侈靡淫乐,不然有亡国之虞,语短义长,道理深刻。

《鲁共公择言》佚名 翻译、赏析和诗意

魏惠王魏婴在范台宴请各国诸侯。

饮酒,请鲁君举杯。

鲁国君主兴起,离开座位选择说:“过去的,皇帝的女儿令仪狄酿造美酒,进了禹,禹饮而甜的,于是便疏远了仪狄,与美酒,说:‘后世一定有因纵酒亡国的人。

’齐桓公半夜不舒服,易牙就煎熬烧烤烤,美味可口的菜肴给他,齐桓公吃得很饱,到第二天早晨不感觉,说:‘后代一定有因为贪图美味而亡国的。

’晋文公得到南之威,三天不上朝听政,于是就把南之威,远的,说:‘后世必有以色亡国的人。

’楚灵王登上强台远望崩山,左江而右边湖,以临彷徨,他的音乐忘死,于是结盟强台而不登,说:‘后世必有以高台池沼亡国的人。

’现在您的尊重,仪狄酿造的酒以;你的味道,易牙的调子;左白台,右边的闾须,南之威的美啊;前有夹林,后来兰台,强台的音乐呢。有一件

,足以使国家灭亡。

现在您却兼有这四者,可以不警戒吗!“魏王称赞相连。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佚名,隋人。

作者千古名句

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

出自《贞观政要·卷八·论刑法》[先秦] 佚名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出自《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先秦] 佚名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出自《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先秦] 佚名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出自《遣怀》[先秦] 佚名

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

出自《送僧南归》[先秦] 佚名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出自《黄鹤楼 / 登黄鹤楼》[先秦] 佚名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之操。

出自《菜根谭·概论》[先秦] 佚名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出自《曲池荷》[先秦] 佚名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出自《蜡辞 / 伊耆氏蜡辞的》[先秦] 佚名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出自《梦游天姥吟留别》[先秦] 佚名

《鲁共公择言-头先秦尾-头佚名尾-古文观止,祝酒,寓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