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八六子

作者:杜牧 唐代 时间:2023-07-27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

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

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

辇路苔侵。

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舜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渐远,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

八六子

诗词赏析

在后妃居住的幽深的房里;灯光照着绘有图画的屏风,屏风上的山色一片浓绿,显得格外古雅庄重。听见冰冷的夜雨敲打芭蕉声,惊断了房里她的好梦;醒来看见攀龙香炉的香烟,在绣花缎被上空飘升。失去了皇帝的恩宠啊,她已久住长信宫中,帷帐里萧条凄冷;原来的椒殿闲置无用,门儿关锁冷冷清清。

皇帝车驾来的路上,长满了苔藓一层。绣帘默默地低垂,过很长时间才听见,一声更漏传进宫中。她的容颜木槿花似的,憔悴在不知不觉之中。她羞于梳理乌黑的发髻,独坐呆望满面愁情;伤感的目光注视之处,皇帝乘坐的车渐渐失去行踪。不知何时才能盼到,皇帝仪仗重临再降恩宠?啊,她正在悲苦地心驰神往,翠绿的梧桐又移动了阴影。

注释

⑴此为现存文人词中最早的长调,写宫女的怨情。

⑵洞房:深邃的内室。

⑶画屏二句:形容室内屏风上所画山色。凝翠,凝聚着绿色。沉沉,茂盛、浓重貌。

⑷惊断句:谓雨打芭蕉,惊醒宫中女子的好梦。

⑸龙烟:龙脑香燃烧时散发的烟气。龙脑,又称瑞脑、冰片,系从龙脑香树干中提取膏汁制成。

⑹辞恩句:谓失宠。长信,汉宫名。

⑺椒殿句:谓宫门常闭。椒殿,后妃居住的宫殿,以椒和泥涂壁,取温香多子之义扁,关闭。

⑻辇路:帝王车驾经行的道路,因久不临幸,故生青苔。

⑼迟迟句:谓更漏声缓慢地传入宫禁,形容夜长难耐。漏,古代以铜壶滴漏计时,多称玉漏。丹禁:古代宫禁涂以红色,故称。

⑽舜华:即木槿,夏秋开花,朝开暮敛,古人多形容青春易逝。一作舜华。

⑾翠鬟羞整:谓羞于梳妆。翠梁,指黑发。哭,环形发式。

⑿金舆:帝王的车驾。

⒀彩仗:帝王的仪仗。

⒁消魂:又作销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

《八六子·洞房深》杜牧 赏析

杜牧的这首八六子是一首宫怨词,词的上片着力刻画环境的孤寂、冷清,下片情与景交错而行,写出弃妃心中的希望、惆帐、寂寞与无奈,整首词铺叙委婉,时而抒情,时而布景,井然有致。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起拍三句,写居室所在庭院深深,室内陈设华丽、气氛凄清。“灯照”,点明此处所写为夜间景况;画屏,指屏风,在灯光映照之下,上面所画山水色调显得凝重沉着。“深”、“凝”、“沉沉”四字,渲染了夜中女主人公居室氛围的典雅凝重的特征。

“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三句,写出客观环境的幽静清凉。“冷滴”一语,写出女主人公的神经极其敏感,若为无牵无挂之人,纵使雨打芭蕉,也不至于转眼便被惊醒;“红窗”之“红”字,色彩明亮,同前所写“深”、“凝”、“沉”等字形成对照,象征凝重的压抑的氛围中主人公孤独的心理只有在“红窗好梦”中才有片时解脱;被相思之苦所缠绕的女主人公刚刚幸得入眠,可作好合之梦,不料竟被雨打芭蕉惊断,此种心境可想而知。而梦醒之后,但见那龙形香炉中冒出的烟雾弥漫室内、沾满锦被,无限哀思有如袅袅薰烟不断上升消散,愈见其凄清之意。“龙烟”是指攀龙香炉内所燃香料之烟,飘渺而至,笼罩绣衾,若有若无,虚虚实实。这高贵典雅的环境衬托出女主人公的身份,也衬托出其心境。

“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点明女主人公身份是已失宠之宫妃。“长信宫”多为失宠后妃居处代称,屡屡出现于唐人诗中。词中的“久归”,点明自己失宠日久,因而“凤帐”形同虚设、宫门常关闭不开。“椒殿闲扇”是说她至长信宫后,原来居处已被锁起闲置。

“辇路苔侵。”过片一句,青苔长满了皇帝车驾的必行之路,说明皇帝久已不行幸,与上片之”辞恩久归长信”相呼应,以形象的画面揭示宫妃的冷落处境。

“绣帘垂,梧桐又移翠阴”一句结语,虽未点明这种企望又要落空,但时光不待,桐阴转移,女主人公仍陷在心驰神往的一厢情愿悲苦之中。

全词所写虽不过是描绘宫妃失宠望幸的情态,但其借助环境渲染烘托表述人物心态的手法却很有独特之处。其形象细腻的描绘笔触显示了作者状物摹情的艺术功力,通篇读来婉转缠绵,曲折幽深。

《八六子》杜牧 翻译、赏析和诗意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

聆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小飘绣被子。

辞恩久回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

辇路苔侵犯。

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舜华偷憔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车渐渐远去,什么时候用彩杖重临?正消魂,梧桐又把翠阴。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杜牧,唐人。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相关诗句

《八六子》[唐代] 杜牧

忆南洲。

绀波萦绕,垂杨翠拂朱楼。

念十载风流梦觉,满身花影人扶,旧曾暗游。

无言空怆离忧。

醉袖裛将红泪,吟笺写许清愁。

试与问、杨琼解怜郎否,也应还是,旧家身价,而今艳质不来眼底,柔情终在心头。

黯凝眸。

黄昏月沈半钩。

《八六子(重九即事呈徐倅·祖禹十六叔)》[唐代] 杜牧

喜秋晴。

淡云萦缕,天高群雁南征。

正露冷初减兰红,风紧潜凋柳翠,愁人漏长梦惊。

重阳景物凄清。

渐老何时无事,当歌好在多情。

暗自想、朱颜并游同醉,官名缰锁,世路蓬萍。

难相见,赖有黄花满把,从教渌酒深倾。

醉休醒。

醒来旧愁旋生。

《八六子(九日)》[唐代] 杜牧

晚秋时。

碧天澄爽,云何宋玉兴悲。

对美景良辰乐事,采萸簪菊登临,共上翠微。

堪嗟乌兔如飞。

秉烛欢游须屡,传杯到手休辞。

念戏马台存,隽游安在,且开怀抱,听歌金缕,从教下客疏狂落帽,也胜龌龊东篱。

太白诗:“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

”醉中归。

花阴月影正移。

《八六子(戏改秦少游词)》[唐代] 杜牧

倚危亭。

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念柳外青鸾去后,洞中白鹤归来,恍然暗惊。

吾家渺在瑶京。

夜月一帘花影,春风十里松鸣。

奈昨梦、前尘渐随流水,凤箫歌杳,水长天远,那堪片片飞霞弄晚,丝丝细雨笼晴。

正消凝,子规又啼数声。

《八六子(子寿父)》[唐代] 杜牧

喜椿庭。

近来强健,团栾雁序欢声。

正柳絮帘栊清昼,牡丹栏槛新晴,缓飞翠觥。

阿戎碌碌功名。

但要无灵无难,何曾著公卿。

且抖擞斑衣,笑供儿戏,共将乐事,细酬佳景,须知翠袖全盛绿黛,金章不换蓑青。

松亭。

中间顿个寿星。

《八六子》[唐代] 杜牧

忆南洲。

绀波萦绕,垂杨柳拂朱楼。

念十载风流梦觉,满身花影人扶,旧曾暗游。

无言空怆离忧。

醉袖裛将红泪,吟笺写许清愁。

试与问、杨琼解怜郎否,也应还是,旧家声价,而今艳质不来眼底,柔情终在心头。

黯凝眸。

黄昏月沈半钩。

《八六子(次筼房韵)》[唐代] 杜牧

乍鸥边、一番腴绿,流戏又怨苹花。

看晚吹、约晴归路,夕阳分落渔家。

轻云半遮。

萦情芳草无涯。

还报舞香一曲,玉瓢几许春华。

正细柳青烟,旧时芳陌,小桃朱户,去年人面,谁知此日重来紧马,东风淡墨欹鸦。

黯窗纱。

人归绿阴自斜。

《八六子(牡丹次白云韵)》[唐代] 杜牧

怨残红。

夜来无赖,雨催春去匆匆。

但暗水、新流芳恨,蝶凄蜂惨,千林嫩绿迷空。

那知国色还逢。

柔弱华清扶倦,轻盈洛浦临风。

细认得凝妆,点脂匀粉,露蝉耸翠,蕊金团玉成丛。

几许愁随笑解,一声歌转春融。

眼朦胧。

凭阑干、半醒醉中。

作者千古名句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出自《梦李白二首·其一》[唐代] 杜牧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出自《涉江采芙蓉的》[唐代] 杜牧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出自《扬子江》[唐代] 杜牧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出自《绿罗裙·东风柳陌长》[唐代] 杜牧

满目山河增感慨,一时风景寄遨游。

出自《摘星楼九日登临》[唐代] 杜牧

北窗高卧,莫教啼鸟惊著。

出自《念奴娇·赋雨岩》[唐代] 杜牧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

出自《礼记·曲礼上》[唐代] 杜牧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出自《》[唐代] 杜牧

人生不可安闲,有恒业,才足收放心

出自《围炉夜话·第八三则》[唐代] 杜牧

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

出自《文心雕龙·章句》[唐代] 杜牧

《八六子-头唐代尾-头杜牧尾-写人,宫怨,惆怅,孤寂,八六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