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
作书与鲂鱮,相教慎出入。
《枯鱼过河泣》佚名 古诗赏析
此诗属汉乐府杂曲歌辞,是一首想象极其浪漫的寓言诗。“枯鱼”就是干鱼。诗中写一个遭到灾祸的人以枯鱼自比,警告人们行动小心,以免招来祸患。
开头两句突兀而起,奇峭警拔。诗中说:一条枯鱼过河时,不禁伤心痛哭,悲叹现在后悔已来不及了。既是枯鱼,何以又会过河?又何以哭泣?何以悔恨?这一切,诗中先不说明。“何时悔复及”,意思是说:什么时候失悔还来得及啊!这是用反诘语表示否定,以加强悲叹的语气,加重表现沉痛的心情。先说结果,后叙原因,可以突出结果。诗中这样处理,不仅可以突出悔恨,还可避免平铺直叙,使内容富有曲折。
三四两句仍然不直接回答何以过河,何以泣,何以悔,而写枯鱼作书(写信)给鲂、鱮,但枯鱼何以过河,何以泣,何以悔,却在书的内容中自然透露出来,构想非常巧妙。鲂即鳊鱼,鱮即鲢鱼,诗中用它们代指鱼类,它们就是枯鱼的伙伴。书仅“相教慎出入”五字,内容却极丰富。“相教”即相互告诫。“慎出入”是说无论外出还是归来,都要谨慎小心,千万不可粗心大意。首先是尽量少外出;即使不得已外出,也要处处留心。这里不但表现了枯鱼对伙伴们的关切,还透露出枯鱼之所以泣、悔,就是由于当初麻痹大意,以致被人捕去,此刻被人携过河去,看到过去在里面游嬉过的河水,以后却再也不可能回到那里面去,不禁伤心痛哭,悔恨万分。它用自己的惨痛教训告诫伙伴,希望它们不要再蹈自己的覆辙。这既是对伙伴的警告,也是枯鱼对自己的悲悼。
从内容看,此诗可能作于东汉末年。这时军阀混战,连年不绝,是中国历史上最动乱的时期之一。曹操在《蒿里行》中曾描写过当时社会的惨象:“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枯鱼过河泣》佚名 古诗》以鱼拟人,正反映了在东汉末年的动乱社会中,随时都可能有灾祸降临到人们头上的残酷现实。
此诗通篇全用比喻,想象新奇,结构精巧。清人沈德潜评论此诗说:“汉人每有此种奇想”(《古诗源》),确实显示了汉乐府的高度艺术表现力。
《枯鱼过河泣》佚名 翻译、赏析和诗意
干鱼过河泣,什么时候后悔挽回。
写信给我鱮,相教慎出入。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佚名,隋人。
《枯鱼过河泣》[两汉] 佚名
枯鱼衔索啼,作书寄王鲔。
齐国相易牙,慎勿来河济。
三江丰短蜮,四海饶鲸鲵。
罗网为天地,违之安所如。
枯鱼衔索啼,作书寄杨鱎。
自昔贪芳饵,别尔至今朝。
黄鹄见杨鱎,相戒河水滨。
违之不敢饮,飞遁入冥冥。
《枯鱼过河泣》[两汉] 佚名
为鱼当深潜,深潜身可肥。
勿以风涛便,踊跃图奋飞。
风涛或遽止,处陆胡能归。
汝骸既已腊,泣河计还非。
生荣与死辱,二者相因依。
富贵而亢极,后患亦岂微。
功成泛五湖,鸱夷独知几。
《枯鱼过河泣》[两汉] 佚名
北溟有鲲,歕薄昆仑,气吞积石摧禹门。
过河河水枯,从足困泥涂。
垂涎向海若,能济涓滴无。
中流有鲂鲤,不贷斗升水。
巨口走噞喻,逆游莫若鲔。
鲲兮鲲兮,尔泣何由。
龙伯知决雨,津倒天池。
少水横行,隋鲲所之。
扬鳍为谢鲂与鲤,还有桃花春涨时。
《枯鱼过河泣》[两汉] 佚名
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
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
作书报鲸鲵,勿恃风涛势。
涛落归泥沙,翻遭蝼蚁噬。
万乘慎出入,柏人以为识。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
出自《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两汉] 佚名
物有华而不实,有实而不华者。
出自《论衡·卷二十八·书解篇》[两汉] 佚名
万山不许一溪奔,栏得溪声日夜喧。
出自《桂源铺》[两汉] 佚名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出自《塞上曲》[两汉] 佚名
千里之差,兴自毫端
出自《后汉书·列传·南匈奴列传》[两汉] 佚名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出自《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两汉] 佚名
将弱兵颓,其势自萎。
出自《三十六计·败战计·美人计》[两汉] 佚名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出自《临江仙·送王缄》[两汉] 佚名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出自《韩非子·有度》[两汉] 佚名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出自《长相思·一重山》[两汉]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