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最高楼

作者:辛弃疾 宋代 时间:2023-07-26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最高楼

诗词赏析

我请求辞官归隐,但儿子以田产还没置办为由不让辞官,于是写了这首词骂儿子。我已渐渐年老,力尽筋疲,功名富贵的实现要待到何时?何况富贵功名还处处隐伏着危机。穆生因楚王稍懈礼仪便抽身辞去,陶潜尚未得享俸禄就弃官而归。穆先生、陶县令那样明达的人都是我十分崇敬的老师。

归隐后一定要将荒园修葺,“佚老园”就是个合适的名字。再建个亭儿取名为“亦好”,便能闲时饮酒,醉时吟诗。一块田地千年之中要换八百主人,一人嘴里又能插上几张饭匙。退隐之后便一切作罢,何须再费口舌说什么是非得失。

注释

⑴最高楼:词牌名。

⑵乞(qǐ)归:请求退休归田。

⑶犬子:对自己儿子的谦称。

⑷田产未置:还没有置备好田地产业。

⑸止:劝阻。

⑹衰(shuāi):年老。

⑺须:等待。

⑻富贵:有功业。

⑼醴(lǐ):甜酒。

⑽抽身:退出仕途。

⑾得米弃官归:陶渊明当彭泽县令时,曾有上司派督邮来县,吏请以官带拜见。渊明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于是解印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弃官归隐之志。

⑿葺(qì):修缮。

⒀佚(yì)老:安乐闲适地度过晚年。

⒁亦(yì)好:退隐归耕,虽贫亦好。

⒂匙(chí):小勺。

⒃休休:罢了,此处含退隐之意。

⒄甚(shèn):什么。

《最高楼·吾衰矣》辛弃疾 创作背景

绍熙五年(1194年),词人任福建安抚使,因其壮志难酬,打算辞官归隐,却遭到儿子的阻挠,因此词人写下这首词来训斥儿子。

《最高楼·吾衰矣》辛弃疾 赏析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三句直接驳斥儿子用以阻止词人引退的理由,有针锋相对之势。词人的儿子认为词人此时的官位还不够,积蓄的俸禄还不足以购买丰厚的田产,言下之意希望父亲能继续升官,而词人劈头便说:“吾衰矣。”儿子以富贵为念,词人便以富贵的时机、富贵的忧患来回应。“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五句全是用典,故事的主人公有两个,穆生和陶渊明。西汉楚元王刘交以穆生、白生、申公三位贤士为中大夫、礼贤下士,席上专为不喜饮酒的穆生设醴,其孙刘戊继任为王后忘了设醴。穆生看出楚元王怠慢背后潜伏的危机,毅然辞官。陶渊明曾当任彭泽县令,因为不愿意以五斗米的官俸而低头向乡里的小人,便辞官而去,在农村种地,不求闻达。词人直言要以穆生和陶渊明为师,有及时归隐、远离官场的意思,与儿子希望自己继续留在官场,等待词人以后富贵的想法背道而驰。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两句都在第三字后断开,造成了节奏和语意上的奇峭。作者不仅想到了归隐,而且连归后闲居处的亭、园的名字都想好了。“闲饮酒,醉吟诗”两句概括了理想的生活状态,“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两句引用禅语和谚语,说明人生苦短,眼前占有的身外之物都不能长久,不如看淡。“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三句不仅否认了富贵,而且否认了满足与不满足。

上片说做官的道路危机四伏,要以穆先生、陶县令这些以前的贤人为师,早点隐退,不要期待功名富贵,言外之意包含对朝廷不能用抗战志士的不满。下片想象归隐田园、饮酒吟诗的乐趣。整首词的语言看似平实通俗,实际上却贯穿各种典故和对前人作品句子的化用。通过给儿子讲述道理,把辛弃疾正直不阿、洁身自好的形象体现出来。

《最高楼》辛弃疾 翻译、赏析和诗意

我打算请求回家,小狗把田产未设置阻止我,赋这骂他。

我衰退了,等待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时忘记设醴抽身离去,没得米弃官回家。

穆先生,陶县县令,这是我的老师。

待修个园子儿叫“佚老”,再作一个亭儿叫“也好”,熟悉喝酒,醉吟诗。

千年田地换八百主,一个人口插入几张匙?就休休,还说什么,是和不是!*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作者介绍

辛弃疾,宋人。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相关诗句

《最高楼 智郎中席上即一并序·予谢病北归,》[宋代] 辛弃疾

辖龙川李公、鄂牧安侯思诚索诗,为赋最高楼兼贻仲廉郎中长沙客,宁食武昌鱼。

未觉故人疏。

归舟唤醒乡关梦,宾筵容揽使君须。

听民谣,今五绔,昔无绔。

待留与,南州谈盛事。

更恰好、南楼逢老子。

明月夜,古来无。

江头春草迷鹦鹉,幕中秋水映芙蕖。

绿尊倾,红袖舞,醉时扶。

《最高楼》[宋代] 辛弃疾

蹇驴缓跨,迢递至京城。

当此际,正芳春。

芹泥融暖飞雏燕,柳条摇曳韵鹂庚。

更那堪,迟日暖,晓风轻。

算费尽、主人歌与酒,更费尽、青楼?与筝。

多少事,绊牵情。

愧我品题无雅句,喜君歌咏有新声。

愿从今,鱼比目,凤和鸣。

《最高楼 寄谢国芳》[宋代] 辛弃疾

西池草,和梦泛晴晖。

几度见春归。

寒沙盟冷鸥先觉,秋江影落雁初飞。

故园荒,征路远,信音稀。

笑逆旅光阴忙似瞥。

更好染髭须何用镊。

惊夜杵,捣寒衣。

桃花流水应无恙,小山丛桂更畴依。

早归来,新酒熟,

《最高楼 又前韵》[宋代] 辛弃疾

江风远,吹皱翠罗漪。

山绕似重围。

连延花枝香成阵,坡陀垅亩绿如畦。

个中间,吾受者,一尘兮。

君不见花间偏爱月。

又不见山阴偏喜雪。

搴杜若,载辛夷。

东篱日落悠然坐,舞雩春暖咏而歌。

此何人,千万古,

《最高楼 次前韵》[宋代] 辛弃疾

文章好,自得似风漪。

不定似棋围。

郢人斫垩元无迹,仙家种玉不论畦。

子能之,吾耄矣,奈何兮。

都占断野芳花与月。

更带却野亭风与雪。

情放旷,境清夷。

木瓜暂比空函往,琼瑶已报满车归。

怪天孙,浑不藉,

《最高楼 又次前韵》[宋代] 辛弃疾

吾衰矣,废治不重漪。

朽木更堪围。

触藩曾看赢其角,胁肩又见病于畦。

此何哉,自取耳,亦难兮。

待阔展月台秋待月。

更别起雪堂冬听雪。

花灌溉,草芟夷。

偶逢林叟欢成醉,闲随沙鸟淡忘归。

叹人生,尘土事,

《最高楼 寿松巢次韵》[宋代] 辛弃疾

南州士,人品用番川。

春动九霞筵。

皋比早志青云上,角巾晚傲白云边。

喜诸孙,兰洒洒,玉娟娟。

笑七十、曲江欢未足。

笑七十、金城闲未得。

吾一壑,可忘年。

金丹九转来云鹤,玉琴三叠和风蝉。

报君知,巢上老,海棠仙。

《最高楼 暮春》[宋代] 辛弃疾

花信紧,二十四番愁。

风雨五更头。

侵阶苔藓宜罗袜,逗衣梅润试香篝。

绿窗闲,人梦觉,鸟声幽。

按银筝、学弄相思调。

写幽情、恨杀知音少。

向何处,说风流。

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

落花中,流水里,两悠悠。

作者千古名句

生而富者骄,生而贵者傲。

出自《后汉书·列传·崔骃列传》[宋代] 辛弃疾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出自《夜坐吟》[宋代] 辛弃疾

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出自《墨子·01章 亲士》[宋代] 辛弃疾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出自《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宋代] 辛弃疾

度金针、漫牵方寸。

出自《惜秋华·七夕》[宋代] 辛弃疾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出自《论语十则的》[宋代] 辛弃疾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出自《采桑子·九日》[宋代] 辛弃疾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出自《早梅》[宋代] 辛弃疾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出自《归园田居·其五》[宋代] 辛弃疾

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出自《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宋代] 辛弃疾

《最高楼-头宋代尾-头辛弃疾尾-想象,生活,归隐,最高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