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辛勤劳苦获得的蚕茧不满筐,深夜里煮蚕抽丝恨比丝更长。
贵人们穿绫罗哪知道养蚕苦,他们只是贪恋衣上的绣鸳鸯。
注释
⑴盈:满。
⑵缫(sāo)丝:把蚕茧浸在热水中抽出丝来。
⑶著:穿衣。
《咏蚕》蒋贻恭 古诗创作背景
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便国势衰微,一蹶不振,到了诗人生活的那个年代,局势更为动荡,唐王朝的统治已岌岌可危。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封建统治者不但不思如何励精图治,振兴国运,反而加紧了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一个劲地贪图享乐。诗人在蜀时任过县令,多接触下层农民,目睹和耳闻农民的疾苦。此诗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深刻的反映了这些社会现实。
《咏蚕》蒋贻恭 古诗赏析
这首诗第一句写养蚕的辛勤劳苦。诗人在这里没有过多地描写养蚕的过程,只是用“辛勤”与“得茧不盈筐”互相对照,突出了蚕事的艰辛。人们心中充满了怨恨,因此诗人在下句说这些养蚕人“灯下缥丝恨更长”。这句诗用茧丝来比喻蚕农的恨,既形象又贴切。劳动人民每天深夜都要抽丝织布,每一缕丝都是蚕农辛酸的记录,但是他们享受不到自己劳动的果实。劳动果实被统治者白白拿去,所以在他们心中充满了怨恨,那每一声织机的声响都是劳动人民的叹息,都是劳动人民的诉说。
第三句诗锋一转,写穿绫罗绸缎的贵人。他们穿着华美的衣服,然而他们哪里知道蚕农和织妇的辛酸,他们只知贪爱绣在绸缎上的鸳鸯图案。这样,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就更为明显,更清楚地点明封建社会贫富的对立,写出劳动人民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寄生虫的愤恨和鄙视,诗的社会意义就更深刻,社会作用更广泛了。
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前两句同后两句构成对比,使诗意更加鲜明,加强了诗的表现力,使诗的主题揭示得更加深刻。
《咏蚕》蒋贻恭 翻译、赏析和诗意
辛苦地养蚕可收的蚕丝不满一框,油灯下缫丝但愤恨比这蚕丝还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只知道在衣服上绣些鸳鸯。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蒋贻恭,唐人。
《咏蚕》[唐代] 蒋贻恭
{左亻右蠡}{左亻右蠡}屡神化,宛宛始成室。
生从五泰初,事至三起毕。
利物先遭烹,谋身自无术。
衣被遍四方,丘山计端疋。
岂知骄奢主,结绮踪游逸。
剪彩满园林,光辉艳风日。
理宜得败亡,此道天所疾。
礼经重亲蚕,一缕知自出。
大禹恶衣服,仁俭由圣质。
我本生田家,蚕织尝究悉。
初不耻缊袍,一暖志愿讫。
《咏蚕》[唐代] 蒋贻恭
物亦有仁者,蚕功不可量。
将身甘鼎镬,与世作衣裳。
过栈苍云湿,登山白雪香。
未知龙种似,犹与马群妨。
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出自《鹧鸪天·建康上元作》[唐代] 蒋贻恭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出自《鲁山山行》[唐代] 蒋贻恭
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
出自《汉宫春·梅》[唐代] 蒋贻恭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出自《曲江二首》[唐代] 蒋贻恭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出自《暗香·旧时月色》[唐代] 蒋贻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出自《渔家傲·秋思》[唐代] 蒋贻恭
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
出自《商君书·算地》[唐代] 蒋贻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自《》[唐代] 蒋贻恭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出自《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代] 蒋贻恭
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
出自《河传·风飐》[唐代] 蒋贻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