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侭无言、谁会凭高意。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江岸的枫叶渐渐衰老,水洲的蕙草半已枯凋,满眼衰败的红花绿叶。楚乡作客,登高望远,正逢这样的暮秋天气。传来了稀疏的捣衣声,断断续续回响在残阳里。面对这傍晚景象,我悲伤怀抱,思念远人,新愁和旧恨,接连涌起。
相思之人隔断在脉脉千里之外。两处思念情怀,相隔千山万水。雨停云散天空高远,望不尽远处十二座苍翠山峰。无言相诉,谁会登高望远抒发心中的情意?纵然写得千万种分离的痛苦情思,无奈谁能驾驭行云寄去我的相思情书?
注释
①江枫:江边枫树。
②汀蕙:沙汀上的葱草。楚客:客居楚地的人。温庭筠《雨》诗:“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登临,登山临水。
③疏砧:稀疏继续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④脉脉:含情不语貌。见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注②。
⑤翠峰十二:即巫山十二峰。《天中记》:“巫山十二峰,曰: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⑥谁会:谁能理解。
⑦归云:喻归思。唐薛能《麟中寓居寄蒲中友人》诗:“边心生落日,乡思羡归云。更在相思处,子规灯下闻。”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柳永 赏析
上阕写景,奠定了凄清的基调,烘托出抑郁怀人的氛围。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篇头三句,乃登高所见。“败红”就是“渐老”的“江枫”,“衰翠”就是“半凋”的“汀蕙”,而曰“满目”,则是举枫树、蕙草以概其余,点出当时已是深秋时节了,整个画面呈现红和绿两种时比色。不是鲜红嫩绿,而是黯淡、憔悴的红和绿。 “败红”和“衰翠”是对应上文的“江枫”和“汀蕙”:请注意不是已老和全凋,而是“渐老”和“半凋”;所以还残留一些凄凄惨惨的红和稀稀疏疏的绿,“渐”和“半”意味正老、正凋,还将不断地老下去、凋下去。
“楚客登临,正是幕秋天气。”这是一幅大笔渲染、满画面的深秋枫黄图,秋色极浓。在写足秋色之后,睹此浓浓秋色的抒情主人公出现了,并点明了“暮秋”季节。“楚客”两句,引用宋玉《九辩》悲秋之意,柳永曾宦游于荆襄一带古代楚地,故这里自称为“楚客”;“登临”补出了上文之秋景是他登高所目见,并暗示主题。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写所闻。深秋万物衰败,已让人心生哀愁,何况在这“满目败红衰翠”之中,耳中又闻这断断续续、稀稀朗朗的磁杵之声,在残阳中回荡呢?古代妇女,在秋天到来时,便以磋杵杵捣,制寒衣以送漂泊在外之人。所以在异地漂泊的行人,听闻捣衣声便生旅愁,这里也是暗寓长期漂泊,“伤怀念远”。“暮秋”是秋天将尽,“残阳”则是一日将尽,都是“晚景”。对景难排,因此下文就直接道出“伤怀念远”的主旨。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浓重的秋声秋色深深地触动诗人的离情,接着“对晚景”三字,承上文的所见所闻,启下文的“伤怀念远”,是对主旨的补充,说明这种“伤”和“念”并非偶然触发,而是本来心头有“恨”,才见景生“愁”。“旧恨”难忘,“新愁”又起,故曰“相继”。从写景过渡到抒情、“新愁旧恨相继”,此刻先后涌上心头,这愁恨又是多么的浓重。
下阕抒情,承接上阕直接写出愁恨的缘由。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脉脉”,化用《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其字当作“哌哌”,相视之貌。(“脉”,繁体“作哌”,形近而误。)相视,就是我与她互相对望,也就是她怀念我,我也怀念她,因此接着才会有二、三句。“两处风情”,从“脉脉”来;“万重烟水”,从“千里”来。细针密线,丝丝人扣。“念两处风情”紧扣“脉脉”,“万重烟水”与“千里”呼应,绘出词人与伊人远隔千里,山水重重,两相怀念的情状。一个“念”字,令作者怀人之情顿生层澜。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雨歇”一句,不但写出登临时天气的实况,而且点出是风吹雨打才使红败翠衰,补暮秋雨后之状,秋雨初停,天高山青,而怀人之情让这雨后晴景引逗得愈加郁厄,将山峰望穿亦难消解。“望断”句既是写实,又是寓意。就写实方面说,是讲雨收云散,天高气朗,极目所见,惟有山岭重叠连绵不断。就寓意方面说,则是讲那位“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由于云散雨收,此时也看不见了。“望断翠峰十二”,也是徒然。巫山有十二峰,诗人常在诗中使用李唐神女的传说。词人在这里暗中抒发了对情人的思念,而且暗示了所思之人,乃是天仙般的一流人物。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深进一层。“凭高”之意,无人可会,只能默然无语。以“尽”字至“无言”之上,表达了词人复杂深沉的情感无人能解,也无法自诉,使得作品的情感更显深进。“无言”、“谁会”更是紧扣上阕“脉脉人千里”,表达了词人无人与说的心情。无人与说,只好把书信寄予千里之人,然而“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既无人与说又千里难寄,词人的苦闷愈加深重了。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结尾两句再深进两层。第一层,既然此刻此处无人可诉,无人能会此情此意,那么这“离肠万种”,就只有写之寄于词中。第二层,可是即使写下思念,又如何才能送至她手呢?一种无可奈何之情,在柔情百转中倾吐而出,增强了感染力。“归云”,此处意为无乘归去之云的人托付鸿信。
此词艺术上的特色主要是衬托渲染的手法和宛转往复的情思。词的上片,取正衬的手法,以苦景写悲怀,同时又将凄怨之情灌注到客观的景物中去,以悲写悲,渲染烘托出浓烈的悲苦气氛;下片写出了词人感情上的波澜起伏,采取了总起总收、间以分述的笔法,以使感情的抒发层层逼进,步步加深。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柳永 创作背景
古代妇女,每逢秋季,就用磁杵捣练,制寒衣以寄在外的征夫。所以他乡作客的人,每闻石甚声,就生旅愁。这里也是暗喻长期漂泊, “伤怀念远”之意。
《卜算子慢》柳永 翻译、赏析和诗意
江枫渐老,汀蕙半落叶,满目打败红衰翠。
宗楚客登临,正是深秋天气。
拉疏砧、断续残阳里。
回答晚景、伤害怀念远方,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
念两个地方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盼望翠峰十二。
侭没有说、谁会凭高意。
纵写得、离肠万种,怎么回说谁寄。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柳永,宋人。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卜算子慢》[宋代] 柳永
凭高望远,云断路迷,山簇暮寒凄紧。
兰菊如斯,燕子怎知秋尽。
想闺中、锦换新翻晕。
自解佩匆匆散后,鸳鸯到今难问。
只得愁成病。
是悔上瑶台,误留金枕。
不忍相忘,万里再寻音信。
奈飘风、不许蓬莱近。
又一番、冻雨凄凉,送归鸿成阵。
《卜算子慢》[宋代] 柳永
璧月上极浦。
帆落人挝鼓。
石城倒影,深夜鱼龙舞。
佳气郁郁,紫阙腾云雨。
回首分今古。
千载是和非,夕阳中、双燕语。
向人诉。
记玉井辘轳,胭脂涨腻,几许蛾眉妒。
感叹息、花好随风去。
流景如羽。
且共乐升平,不须后庭玉树。
《卜算子慢》[宋代] 柳永
璧月上极浦。
帆落人挝鼓。
石城倒影,深夜鱼龙舞。
佳气郁郁,紫阙腾云雨。
回首分今古。
千载是和非,夕阳中、双燕语。
向人诉。
记玉井辘轳,胭脂涨腻,几许蛾眉妒。
感叹息、花好随风去。
流景如羽。
且共乐升平,不须后庭玉树。
《卜算子慢》[宋代] 柳永
桃花院落,烟重露寒,寂寞禁烟晴昼。
风拂珠帘,还记去年时候。
惜春心,不喜闲窗绣。
倚屏山,和衣睡觉。
醺醺暗消残酒¤
独倚危阑久。
把玉笋偷弹,黛蛾轻斗。
一点相思,万般自家甘受。
抽金钗, 欲买丹青手。
写别来,容颜寄与,使知人清瘦。
《卜算子慢(歇指调)》[宋代] 柳永
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苹春晚。
欲上征鞍,更掩翠帘相眄。
惜弯弯浅黛长长眼。
奈画阁欢游,也学狂花乱絮轻散。
水影横池馆。
对静夜无人,月高云远。
一饷凝思,两袖泪痕还满。
恨私书、又逐东风断。
纵西北层楼万尺,望重城那儿。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出自《格言联璧·存养类》[宋代] 柳永
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出自《资治通鉴·秦纪·秦纪一》[宋代] 柳永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出自《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宋代] 柳永
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
出自《格言联璧·从政类》[宋代] 柳永
天不老,情难绝。
出自《千秋岁·数声鶗鴂》[宋代] 柳永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出自《王孙游》[宋代] 柳永
又说今夕天津,西畔重欢遇。
出自《荔枝香近·七夕》[宋代] 柳永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出自《春雪》[宋代] 柳永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出自《赠从弟·其二》[宋代] 柳永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出自《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宋代] 柳永